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网址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网址

发布时间: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网址

卫星专用网在我国发展很快,银行、民航、石化、水电、煤炭、气象、海关、铁路、交通、航天、新华社、计委、地震局、证券等均建有专用卫星通信网,大多采用VSAT系统,全国已有几千个地球站。我国需要建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支持位于地面移动通信网服务区以外用户的移动通信业务,其终端应当是轻便和低成本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还用来为地面通信网未能覆盖的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基本的通信(话音和低速数据,这对发展中国家更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所指的“农村和边远地区”用户,是指十分分散的“自然村”,要求其终端的复杂度、体积和成本应远小于VSAT小站。以我国为主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APMT(亚太移动通信系统)正在筹建,它是以同步卫星支持的区域性系统。系统支持手持机用户,为此星载天线十分庞大(天线直径约1-3m),此外系统还用于支持边远地区的基本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卫星网还将用于支持低业务密度地区的高速率用户(集团用户)终端的通信需求,比如,对因特网的高速浏览,以及高速率的接入公用网。对于这一类的用户,其终端设备的简化和低成本也是十分重要的。建立我国的综合卫星通信系统的设想。目前,我国在同步卫星通信方面的发展已具规模,在作为国家干线通信网的备份和组建专用网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面对一些业务需求,如移动通信业务、边远地区基本通信业务、高速率用户的接入和因特网浏览以及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等方面的需求,我国是采用继续发展和扩大同步卫星通信系统来支持这些新业务?还是建立包括同步卫星和非同步卫星在内的综合卫星通信系统呢?从国外卫星通信发展趋势来看,由于轨道高度较低的非同步卫星无论在支持移动通信,边远地区基本通信和高速率用户的接入等方面都十分有利,它能有效地降低对终端EIRP(有效合向辐射功率)和G/T值(接收机品质因数)的要求,使用户终端大为简化和降低成本。因此,建立我国的综合卫星通信系统在技术上是合理的。

个人如果只是使用卫星电话来出国留学,只要找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公司买一个卫星电话机开通SIM卡即可,目前有双模机,既可以打卫星电话,又可以用电信CDMA通信。比如欧星XT。单位申请开通卫星通信就是租用卫星转发器,联系具体卫星公司申请即可,租用方式有两种:一、长期使用转发器:   用户在一年或以上每天24小时长期使用卫星转发器固定带宽,则属于长期使用转发器服务。如电视节目分配或证券企业的股市行情传送等。二、临时使用转发器:   用户根据业务需求每次临时预订或在一段时期的每一天的固定时段使用转发器带宽时,则属于临时使用转发器服务。如新闻采集和应急通信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临时使用转发器方式:随机使用-依据用户需求没有固定时间及时长临时使用卫星转发器带宽;包年限时使用-依据用户需求每年约定时长而每次没有固定使用时间的方式临时使用卫星转发器带宽;阶段定时使用-依据用户需求一段时期内固定使用时间的方式临时使用卫星转发器带宽。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

利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地球上通信的设想是1945年英国物理学家AC克拉克(ArtherCClarke)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地球外的中继”一文中提出的,并在60年代成为现实。同步卫星问世以前,曾用各种低轨道卫星进行了科学试验及通信。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1号”由苏联于1957年10月4曰发射成功,并绕地球运行,地球上首次收到从人造卫星发来的电波。美国于1960年8月把覆有铝膜的直径30m的气球卫星“回声1号”发射到约1600km高度的圆轨道上进行通信试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不使用放大器的所谓无源中继试验。美国于1962年I2月13日发射了低轨道卫星“中继1号。1963年11月23日该星首次实现了横跨太平洋的日美间的电视转播。此时恰逢美国总统JF肯尼迪被刺,此消息经卫星传至日本在电视新闻上播出,卫星的远距离实时传输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使人造卫星在通信中的地位大为提高。世界上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是1963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同步2号”卫星,它与赤道平面有30°的倾角,相对于地面作8字形移动,因而尚不能叫静止卫星,在大西洋上首次用于通信业务。1964年8月发射的“同步3号”卫星,定点于太平洋赤道上空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为世界上第一颗静止卫星。1964年10月经该星转播了(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实况。至此,卫星通信尚处于试验阶段。1965年4月6日发射了最初的半试验、半实用的静止卫星“晨鸟”,用于欧美间的商用卫星通信,从此卫星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

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的手段之一,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最早提出利用卫星进行通信这一科学设想的是英国空军的雷达教官与技师克拉克。1945年,克拉克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地球外的转播站”。他在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建立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转播无线电与电视信号的通信卫星系统的设想。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了人类利用人造天体为自己服务的新时代,推动了通信卫星的发展。1958年12月18日,美国发射了“斯科尔号”人造地球卫星,并成功地在A、B两站间远距离传送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圣诞节献词。这颗卫星虽然只工作了12天,但它作为第一颗通信卫星而载人了史册。1960年8月12日,美国又成功地发射了“回声1号”通信卫星,它是一个表面涂铝的塑料气球,发射后充气膨胀,直径为30米。它不带无线电设备,是一颗无源通信卫星。它能把无线电信号从一个地球站反射到另一个地球站,实现双向无线电信号的传递,推动了美国卫星通信的发展。这也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无线电与电视通信的开始。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了“电星1号”通信卫星,这是人类发射的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它既装有接收机,又装有发射机。第二天,美国观众通过这颗卫星,第一次收看到了大西洋东岸播出的电视节目实况,首次横跨大西洋的电视转播试验获得了成功。此外,这颗卫星还成功地传送了电报、电话、数据和传真照片。同年,美国还发射了“转播1号”通信卫星,成为美国、欧洲、南美洲、日本之间的通信转播站。1963年7月26日,美国又成功地发射了“同步2号”通信卫星,这是第一颗进入对地同步轨道的卫星。在此之前发射的通信卫星都是中低轨道卫星,们于赤道上空10000千米以下的轨道上。地球同步卫星是高轨道卫星,它定位于赤道上空35786千米处的轨道上,与地球自转同步,运行周期为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从堆面上看,它好像是停在空中静止不动一样。只要有三个相互间隔120度角分布的同步卫星,就能实现在地球上除两极以外的任何两地之间的无线电通信。1964年8月f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了名叫“同步3号”的通信卫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对地同步卫星。当年秋天,利用它向美国传播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实况,从而首次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电视图像转播。1964年,西方国家组建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现在,这个组织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国家,拥有国际电视和电话通信的大部分市场。1965年4月6日,上述组织发射了第一代国际通信卫星“晨鸟”,成为这个组织使用的12颗卫星中的第一颗。它的重量是39千克,同年6月28日,正式开始承担国际通信业务。1965年4月下旬,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准同步轨道卫星“闪电1号”,运行周期为12个小时,它为前苏联北部、西伯利亚、中亚地区提供了电视、广播、传真、电话等业务。“晨鸟”和“闪电1号”卫星的使用,标志着卫星通信进入了实用、提高和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发射了实验用的广播通信卫星。1976年1月,美国和加拿大合作发射了“通信技术卫星”,在更高的频率段内进行卫星电视广播实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这是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大的通信卫星,它除了传送电视图像外,还能进行双向传声和数据通信。1977年,世界无线电管理会议制定了欧洲、非洲及远东等地区直播卫星的发射标准、轨道和频率,后来又制定了新的标准。前苏联、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了试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视节目的卫星直播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把地面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传送到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上,再由卫星上安装的星载电视发射机发射,就可转发到卫星所覆盖地区内用户的卫星电视接收机。用户只要在自己的楼顶上安装一个天线,就能用家中的电视机,接收到由通信卫星转发的电视节目。1983年11月,美国联合卫星通信公司开辟了美国最早的卫星电视收费直播业务,为交费的用户提供59个频道服务的电视节目。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为世界上能独立发射同步卫星的第五个国家。1988年7月,日本开始利用通信卫星向家庭提供24小时不问断的电视节目。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3号”火箭成功地为外商发射了一颗国际商用通信卫星“亚洲1号”,也叫“亚星1号”。我国大部分地区,用直径1米左右的卫星电视天线,就能接收到由它转发的电视节目。从1991年起,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一直使用这颗卫星转播。香港亚洲卫星集团所属的亚洲卫星电视网,利用“亚星1号”向亚洲38个国家和地区免费开播了5套电视节目。从1992年初开始,每个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1993年,“亚星2号”发射成功,在亚洲掀起了卫星电视接收的热潮。1993年,美国发射了直播电视卫星“空中电缆”,用户只要使用口径仅为30厘米的抛物面天线,就可以收看108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欧洲发射的电视直播卫星,如果在卫星电视天线上配接一个解调器,用户还能收看到立体声高度清晰的电视节目。电视卫星直播有很多优点,图像稳定可靠,图像质量也好,不受地形的影响,能很好地消除重影现象,还能同时传送多路彩色电视节目。直播卫星电视是实现电视大面积覆盖的先进手段,在信息社会里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订阅

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的手段之一,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最早提出利用卫星进行通信这一科学设想的是英国空军的雷达教官与技师克拉克。1945年,克拉克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地球外的转播站”。他在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建立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转播无线电与电视信号的通信卫星系统的设想。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了人类利用人造天体为自己服务的新时代,推动了通信卫星的发展。1958年12月18日,美国发射了“斯科尔号”人造地球卫星,并成功地在A、B两站间远距离传送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圣诞节献词。这颗卫星虽然只工作了12天,但它作为第一颗通信卫星而载人了史册。1960年8月12日,美国又成功地发射了“回声1号”通信卫星,它是一个表面涂铝的塑料气球,发射后充气膨胀,直径为30米。它不带无线电设备,是一颗无源通信卫星。它能把无线电信号从一个地球站反射到另一个地球站,实现双向无线电信号的传递,推动了美国卫星通信的发展。这也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无线电与电视通信的开始。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了“电星1号”通信卫星,这是人类发射的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它既装有接收机,又装有发射机。第二天,美国观众通过这颗卫星,第一次收看到了大西洋东岸播出的电视节目实况,首次横跨大西洋的电视转播试验获得了成功。此外,这颗卫星还成功地传送了电报、电话、数据和传真照片。同年,美国还发射了“转播1号”通信卫星,成为美国、欧洲、南美洲、日本之间的通信转播站。1963年7月26日,美国又成功地发射了“同步2号”通信卫星,这是第一颗进入对地同步轨道的卫星。在此之前发射的通信卫星都是中低轨道卫星,们于赤道上空10000千米以下的轨道上。地球同步卫星是高轨道卫星,它定位于赤道上空35786千米处的轨道上,与地球自转同步,运行周期为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从堆面上看,它好像是停在空中静止不动一样。只要有三个相互间隔120度角分布的同步卫星,就能实现在地球上除两极以外的任何两地之间的无线电通信。1964年8月f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了名叫“同步3号”的通信卫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对地同步卫星。当年秋天,利用它向美国传播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实况,从而首次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电视图像转播。1964年,西方国家组建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现在,这个组织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国家,拥有国际电视和电话通信的大部分市场。1965年4月6日,上述组织发射了第一代国际通信卫星“晨鸟”,成为这个组织使用的12颗卫星中的第一颗。它的重量是39千克,同年6月28日,正式开始承担国际通信业务。1965年4月下旬,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准同步轨道卫星“闪电1号”,运行周期为12个小时,它为前苏联北部、西伯利亚、中亚地区提供了电视、广播、传真、电话等业务。“晨鸟”和“闪电1号”卫星的使用,标志着卫星通信进入了实用、提高和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发射了实验用的广播通信卫星。1976年1月,美国和加拿大合作发射了“通信技术卫星”,在更高的频率段内进行卫星电视广播实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这是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大的通信卫星,它除了传送电视图像外,还能进行双向传声和数据通信。1977年,世界无线电管理会议制定了欧洲、非洲及远东等地区直播卫星的发射标准、轨道和频率,后来又制定了新的标准。前苏联、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了试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视节目的卫星直播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把地面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传送到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上,再由卫星上安装的星载电视发射机发射,就可转发到卫星所覆盖地区内用户的卫星电视接收机。用户只要在自己的楼顶上安装一个天线,就能用家中的电视机,接收到由通信卫星转发的电视节目。1983年11月,美国联合卫星通信公司开辟了美国最早的卫星电视收费直播业务,为交费的用户提供59个频道服务的电视节目。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为世界上能独立发射同步卫星的第五个国家。1988年7月,日本开始利用通信卫星向家庭提供24小时不问断的电视节目。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3号”火箭成功地为外商发射了一颗国际商用通信卫星“亚洲1号”,也叫“亚星1号”。我国大部分地区,用直径1米左右的卫星电视天线,就能接收到由它转发的电视节目。从1991年起,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一直使用这颗卫星转播。香港亚洲卫星集团所属的亚洲卫星电视网,利用“亚星1号”向亚洲38个国家和地区免费开播了5套电视节目。从1992年初开始,每个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1993年,“亚星2号”发射成功,在亚洲掀起了卫星电视接收的热潮。1993年,美国发射了直播电视卫星“空中电缆”,用户只要使用口径仅为30厘米的抛物面天线,就可以收看108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欧洲发射的电视直播卫星,如果在卫星电视天线上配接一个解调器,用户还能收看到立体声高度清晰的电视节目。电视卫星直播有很多优点,图像稳定可靠,图像质量也好,不受地形的影响,能很好地消除重影现象,还能同时传送多路彩色电视节目。直播卫星电视是实现电视大面积覆盖的先进手段,在信息社会里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版权信息书名:卫星通信作 者:夏克文甘仲民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2月ISBN: 9787560621401开本:16开定价:00 元内容简介《卫星通信》主要内容包括卫星通信概述、卫星通信基本技术、卫星通信链路设计、卫星通信网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全书内容精练,系统性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简化了理论推导,精简了通用技术的篇幅,突出应用性知识,并且介绍了最新的卫星通信技术成果;习题丰富且具有启发性。《卫星通信》是采用全国招标的形式,通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电子与通信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专家评审会评审选定的,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图书目录第1章 卫星通信概述第2章 卫星通信基本技术第3章 卫星通信链路设计第4章 卫星通信网第5章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参考文献…… 书名:卫星通信作 者:[美]普拉特等著出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11-1字 数:778000页 数:536I S B N :9787505392274定价:00编辑推荐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的主要对象是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以及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也可作为跨专业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本书是一本介绍卫星通信原理、技术和系统的基础性教材,包括卫星移动通信的内容,同时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因特网业务及宽带综合业务的特殊问题和技术进行了讨论。书中还 列举了当前正在运行的一些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卫星通信的一本最新且权威的著作。全书共分为11章,4个附录,内容涉及轨道力学与发射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链路设计、卫星链路的调制与多路技术、多路存取、数字卫星链路误差控制、传播效果及其对卫星地球链路的影响、VSAT系统、低地球轨道与非同步卫星系统、直接广播卫星电视与无线电通信、卫星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等。全书内容结构合理,反映了卫星通信的前沿技术。可作为大专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作者简介Timothy Pratt:弗吉尼亚技术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电气工程硕士与博士学位,并在英国及美国教授通信课程。其研究领域包括卫星通信、定位以及航空电子设备等;此外,他也是IEEE高级会员及IEE(London)的会员。图书目录第1章简介第2章 轨道力学与发射台第3章卫星第4章 卫星链路设计第5章卫星链路的调制与多路技术第6章 多路存取第7章数字卫星链路误差控制第8章 传播效果及其对卫星地球链路的影响第9章VSAT系统第10章 低地球轨道与非同步卫星系统第11章直接广播卫星电视与无线电通信第12章 卫星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附录A 通信工程中的分贝附录B 模拟电话传输附录C 误差函数erfc(x)和函数Q(z)附录D 简单衰减模型术语表索引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电话

卫星通信你玩的起吗

卫星电话就是不需要地面基站就可以通话,即使在野外也可以进行通话,是接受卫星信号

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电话”业务是中国自主研发,自主运营的卫星电话,简称“天通”。它在城市公网环境中可以作为普通的智能手机使用,在传统地面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不到或不稳定区域可以开启卫星通信模式,不受地面环境影响。可支持语音通信、短信发送、数据传输等一系列移动通信服务。

楼上的不懂就别瞎掺和!!刚刚有人送了几张充值卡上面就写的中国卫星通讯,要下载APP我还没用呢!!也是不知怎么用

卫星通信杂志

非法刊物目录  名称 刊号 名称 刊号  教育界 CN79-1229/Z 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CN-HK-4311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CN-1035R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CN18-4258/H  CN26-1035/I4 CN35-1239HK/G  CN26-1035R CN-4258/H  亚洲教育 CN(HK)NR4251/02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CN(HK)-NR4352/46/03  CN(HK)4251/171/02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CN39-7859HK/G 中国教育(高教版) CNNR37-02  中国新教育 CN(HK)NR4332/56/03 当代教师 CN(HK) 25/11/03  教育科研论坛 CNNR183/03 教育新发展 CN(HK)NR184/0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CN(H)39-7869/G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CN38-3150HK/G  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CN38-3153HK/G 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CN(HK)NR4069/194/01 当代素质教育 CN03-3313/G  教育管理与科研 CN142-03/G4 教学理论与方法 CN23-1240/N  中华素质教育杂志 CN(HK)67-4359/R 中华创新教育 CN98-4362/G4  CN98-4359/G4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CN(HK)NR4180/105/02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CN(HK)NR4137/53/02  中国教育研究 CN39-7848/G4 当代南方教育论坛 CN35-1515HK/G  CNHK0315 CN35-1515HK/GJ  CN43-8319H/G/G4  CN98-0315/  CN98-0315/R  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CN43-8861/R 教育纵横 CN(HK)NR4540/264/03  CN43-8816/R  中国现代教育研究 CN56-082HK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 CN(H)39-7869/G  CN65-082HK CNH39-7869/G  中国教育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 中国创新教育 CN(HK)NR 3327/003/01  当代教育 CN(HK)NR4064/190/01 中国教育家杂志 CN44-1406/Q  CN11-4525/N  中华百年教育 CN98-1031/G4 今日教育 CN(HK)NR4263/186/02  CN(HK)4263/186/02  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CN54-9887/HK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CN18-4258/H  CN13-4412/H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CN16-1690/NR 中国教学纵横杂志 CN(HK)NR4159/87/02  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 CN03-0173/G 中华现代全科 CN29-3227/R  中国人文科学研究 CN03-1204 中国研究生杂志 CN03-1029/HK  中国图书馆学 CN1073-168  二 、 30 家利用境外注册刊号的非法出版期刊被取缔 ( 名单 )  这 30 个非法出版的期刊包括:《 WTO 与中国》《中华医学论坛》《中国教育论坛》《中华之窗》《新印刷》《纸张行情》《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中国经济论坛》《中国经济评论》《中外新闻》《中国社会新闻》(中国新闻出版社)《中国社会新闻》(中国时代出版〈香港〉有限公司)《西部太阳能》《中国乳品》《中国肉食工业》《中国烟草》《中外饭店》《国际电子商讯》《美丽人生》《现代华人》《外经导报》《中国城市发展》《中外烟酒茶》《美国中华护理》《防雷世界》《防雷》《陶瓷》《中国关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关注》(中国新闻出版社)《卫星通信广播电视》。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15  三 、新闻出版总署公布 60 种非法报刊  新华社北京 11 月 18 日电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再次公布 60 种非法报刊并宣布取缔,名单如下:  1 .《人民权益报》( ISSN1728 - 7383 );  2 .《中国法制报》( ISSN1810 - 1720 );  3 .《中国模具报》( ISSN1683 - 0717 );  4 .《中华教育杂志》( ISSN1684 - 0445 );  5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ISSN1682 - 7317 , CN ( HK ) NR4069 - 194 / 01 );  6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ISSN1728 - 7502 , CN16 - 1690 / NR );  7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ISSN1683 - 3767 , CN ( HK ) NR4137 - 53 / 02 );  8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ISSN1726 - 3018 , CN18 - 4258 / H );  9 .《中国教育》( ISSN1681 - 1615 , CN•NR37 - 02 );  10 .《中国现代教育杂志》( ISSN1682 - 2706 , CN35 - 3917HK / G );  11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1728 - 3531 , CN03 - 3569 / G•HK );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ISSN1727 - 5121 , CN ( H ) 39 - 7869 / G );  13 .《教学纵横》( ISSN1683 - 514X , CN ( HK ) NR4159 / 87 / 02 );  14 .《当代教育》( ISSN1607 - 2065 , CN ( HK ) NR4064 / 190 / 01 );  15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 ISSN1726 - 6416 , CN03 - 4383 / HK );  16 .《当代素质教育》( ISSN1726 - 765X , CN03 - 3313 / G•HK );  17 .《中国教育研究》( ISSN1727 - 0405 , CN39 - 7848 // G4 );  18 .《中国新教育》( ISSN1727 / 7167 , NR4332 / 56 / 03 );  1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9 - 5726 , CN13 - 9232 / G4 );  20 .《中国新世纪教育》( ISSN1684 - 8606 , CN39 - 7618 / G );  21 .《中国教育探索》( ISSN1009 - 5071 , CN11 - 4461 / I );  22 .《中华现代医药》( ISSN1681 - 5572 , CN98 - 0072 / HK );  23 .《中华医学教育与实践》( ISSN1726 - 1899 , CN ( HK ) 39 - 7818 / R );  24 .《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 ISSN1608 - 6716 , CN19 - 2216 / HK );  25 .《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 ISSN1680 - 6344 , CN29 - 3227 / R );  26 .《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 ISSN1606 - 4666 , CN01 - 4097 / R );  27 .《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 ISSN1680 - 9343 , CN31 - 3927 / R );  28 .《中国医药保健》( ISSN1810 - 363X );  29 .《中国医药》( ISSN1608 - 3776 );  30 .《世界医学论坛》( ISSN1726 - 295X );  31 .《建筑电气资讯》( ISSN1606 - 9668 );  32 .《中国电气》( ISSN1811 - 4709 );  33 .《电气设计与设备》( ISSN1727 - 8171 );  34 .《电气世界》( ISSN1684 - 9191 );  35 .《照明》( ISSN1729 - 3979 );  36 .《电气&智能建筑》( ISSN1609 - 0403 );  37 .《中国石油了望》( ISSN1727 - 9011 );  38 .《触动》( ISSN1810 - 1216 , CN03 - 0127 / H );  39 .《环球消防》( ISSN1726 - 8869 );  40 .《中华财富》( ISSN1727 - 7418 );  41 .《当代市长》( ISSN1681 - 6609 );  42 .《中国城市》( ISSN1726 - 1759 );  43 .《中外妇女》( ISSN1608 - 7836 );  44 .《中外慈善世界》( ISSN1608 - 7828 );  45 .《中国农业产业化》( ISSN1683 - 3791 );  46 .《法制新闻》( ISSN1727 - 0960 );  47 .《百姓与法制》( ISSN1728 - 8703 );  48 .《中国法治新闻》( ISSN1727 - 5989 );  49 .《诚信山西》( ISSN1682 - 119XZs );  50 .《 PIONEERCHINA 创业中国》( ISSN1729 - 1283 );  51 .《中国创新报道》( ISSN1684 - 3878 );  52 .《南方观察》( ISSN1728 - 2497 , CN33 - 66065 / 9 );  53 .《深度新闻》( ISSN1006 - 0400 , CN99 ( Q ) 004 );  54 .《中国经贸》( ISSN1606 - 8548 );  55 .《健康指南》( CN45 - 0056 );  56 .《新旅行 TRAVELER 》( ISSN1671 - 6930 , CN46 - 1067 / GO );  57 .《新旅行 VOYAGE 》( ISSN1009 - 6450 , CN42 - 1620 / J );  58 .《新地产 OFFICE 》( ISSN1009 - 251X , CN23 - 1447 / G2 );  59 .《新地产 HOUSING 》( ISSN1672 - 5719 , CN11 - 5052 / Z );  60 .《中国社会报 “ 警视专刊 ” 》( CN11 - 0021 )。  《人民日报》 ( 2004 年11 月19 日第八版)  四 、 43 种非法刊物名录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确认,以下 43 种杂志也为非法刊物:  《文史哲研究》 ISSN1606-6693 《中国新世纪教育》 ISSN1684-8063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ISSN1606-5115 , CN(HK)NR57/00  《中国教育论坛》 ISSN1684-9566 , CN43-7772/R  《外语教育与翻译》 ISSN1684-2871 , CN(HK)4181-106-02  《中华教育教学杂志》 ISSN1726-6416,CN03-4383/G  《跨文化交流》 ISSN1681-7346 《中国教育》 ISSN1681-1615  《外语教育与翻译》 ISSN1684-2871 , CN(HK)4181-106-02  《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 CN11-1038/F  《中国教育改革》 ISSN1727-7159,NR4331/51/03  《现代教育研究》 ISSN1681-3901 《语言文化教育研究》 ISSN1605-5047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CN39-7859HK/G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ISSN1682-783X , CN35-1239/HK  《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 CN11-1038/F  《中华医学创新论坛杂志》 ISSN1608-2311 , CN19-4721/HK  《今日教育》 ISSN1728-3639 , CN(HK)NR4263/186/02  《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ISSN1680-1296,CN54 -6180M /R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ISSN1682-7317 , CN(HK)NR4069/194/01  《中国教育改革》 ISSN1727-7159,NR4331/51/03  《教育新发现》 ISSN1729-8474 , CN(HK)NR184/02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ISSN1728-0222 , CN13-4412/H  《教育纵横》 ISSN1729-6854 , CN(HK)NR4540/264/03  《中华教育学刊》 ISSN1728-2500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9-5726 , CN13-9232/G4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ISSN1683-3155 , CN54-9887/HK  《中国教育改革》 ISSN1727-7159,NR4331/51/03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9-5726 , CN13-9232/g4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ISSN1683-3767 , CN(HK)NR4137/53/02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ISSN1729-0759 , CN(HK)NR4352/46/03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1728-3531 , CN03-3569/gHK  《教育管理与科研》 ISSN1682-783x  《航空教育》 CN11-2548/g4  《现代教学与管理》 ISSN1683-9021 , CN3559/111/02NR  《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 CN11-1038/f  《中国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 ISSN1810-1089 , CN(HK)0429NR  《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2-9605 , CN11-1038/f  《教育新导向》 CN23-1340/gd , ISSN1005-0493  《中国现代教育学报》 ISSN1728-581x  《教育经济现管理》 ISSN1810-3782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ISSN1729-6528,CN03-1202/g  《文教研究》 ISSN1682-3249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ISSN1729—8490CN43-1318/G(或CN43-1318HK/G)主办中华现代教育教学研究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编辑中国教育科研论坛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北京百万庄邮局130信箱邮编100037电话010-86971238(国家新闻出版署已证实该刊为非法刊物!)  《教育创新与实践》自称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教育教学类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标准刊号为:ISSN1205-2038 CN11-1185/G4。  2006年9月28日出版的,由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管,《教育科研与实践》杂志社主办的,银河人民印务有限公司印刷,湖南长沙市开福区邮政局15-1信箱邮发的《教育科研与实践》月刊,国际刊号ISSN1812-1055,国内刊号CN11-1018/G4,(该刊原名为《当代教育教研》) 可能有问题,刊号是北京的。出版地是湖南。  《教育新视界》统一刊号:ISSN1862-3980 CN4568-48/03H  更多非法刊物查询   《教育导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81-2158国内统一刊号:CN11-3906/F  《教育管理与科研》(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81-2158国内统一刊号:CN11-3906/F(与《教育导刊》的相同)。  《人民教师》(国际刊号:ISSN1810-3766,国内刊号CN11-0803/G,中国教育报刊出版集团主办),但CN11-0803/(G)在北京市版权局局登记注册为《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用CN11-0803/G出版的《人民教师》刊物为非法刊物。  中国育才杂志CN49-5338/GISSN1727-8031,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49-5338/G刊号为非法刊号。  《中国教育发展与研究》国际标准刊号:ISSN1683-0245,国内统一刊号:CN18-1658/H,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18-1658/H刊号为非法刊号。  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部在香港)主管主办的《中国学术研究》,刊号:ISSN1726-3824,CN(HK)16-1037/C。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HK)16-1037/C刊号为非法刊号。  《中国学术研究》杂志,由中国学术研究协会、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会主办的唯一综合性理论月刊,国际刊号ISSN1008-6812、国内刊号CN11-1297/Z。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学术研究》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  《中国教育》ISSN1729-1178,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教育》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  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教育研究论丛》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  《当代教育》和《中国小学生简快作文》,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当代教育》和《中国小学生简快作文》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请大家警惕!  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内统一刊号CN22-1339的期刊为《现代教育科学》。没有《现代教育科学•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研究》期刊。(山东省版权局)  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中国教育改革杂志》期刊。(山东省版权局)  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当代创新教育杂志》期刊。国内刊号:CN11-5881/G4为假。(山东省版权局)  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中国教育界》此种期刊。(山东省版权局)  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中国现代教育》此种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04-0311/HK为假。(山东省版权局)  经咨询新闻出版总署,总署批准的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中,没有《中国教育教学杂志》。(山东省版权局)  国内统一刊号CN37-1021/N的期刊,名称为《科技信息》,为我省正式期刊。我省无《科技信息•科技教育》期刊。(山东省版权局)  《学术经纬》国际刊号:ISSN1818-4161,国内刊号:CNNR183-106/C,自称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学术经纬》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  中华教育发展文化协会主办的《当代教育创新》刊号ISSN1684-243X/CN11-5881/G4。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当代教育创新》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  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中国教育教学杂志》、《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中国学术研究》三种杂志均并未在该局登记。  《教育现代化》国内统一刊号:CN11-1097/D,国际标准刊号:ISSN1729-  经北京市版权局核实,《教育现代化》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  经咨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没有《高教理论导刊》期刊,刊号为假。(山东省版权局)  没有《当代教育报教育科研周刊》,刊号为CN37-0019的报纸为《现代教育导报》。(山东省版权局)  经过我们向北京市版权局核实,刊号为CN11-1128\G4的《当代教育》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  《当代教育》刊物,代号18-340 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  《中国市县发展战略》(教育论丛)(据说最近改名字为《中国市县发展战略?现代创新教育》)国内刊号:CN11-3966/F国际刊号:ISSN1682-9271, 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11-3966/F刊号在该局登记注册的为《中国供销商情》,用CN11-3966/F出版的《中国市县发展战略》(教育论丛)刊物为非法刊物。  《航空教育》,CN11-2548/G4 经核实,CN11-2548/G4刊号在我局登记注册的为《学科教育》,用CN11-2548/G4出版的《航空教育》刊物为非法刊物。(北京市版权局)  11-4075/D<<21世纪教育导刊>>是经过核实,《21世纪教育导刊》杂志并未在我局登记。(北京市版权局)  我省没有《中学时光当代教育研究》期刊。经咨询新闻出版总署,没有《中国教育博览》期刊。(山东省版权局)  《科技与教育》杂志是省一级,国家二级杂志,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类学术期刊。由福建省科学教育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5-1219/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7503《科技与教育》 经与福建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联系,该省没有《科技与教育》杂志,所谓《科技与教育》杂志系非法出版物。(浙江省新闻出版局)  《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是否为非法刊物,由中华教育研究会和中华国际出版集团主办。标准刊号为ISSN1812-5867/CN98-1813/G,从提供的刊号CN98-1813/G看,该刊涉嫌非法出版物,因为目前我国尚无98这个地区号。进一步鉴定,需提供该刊原样本。(浙江省新闻出版局)  《21世纪教育》期刊(国家级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CN11-4075/D,ISSN1726-9250,国内发行代号:DK11055。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21世纪教育》杂志并未在该局登记,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杂志,刊号ISSN1680-5331,CN49-3853/G是非法刊物。  《语言文学研究》国际标准刊号:ISSN1727-852X  主办:中国外语教育研究协会,出版发行:香港文化出版社。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回复说:它在香港是否合法,我们无从查考。但如在内地出版发行,是为不合法。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ISSN1728-0222。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回复说:如用这种刊号在内地从事出版活动,是为非法。  《教与学》,其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安外101支局10号。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  《教育新世界》,ISSN1862-3988。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  《教育界》,刊号:CN79-1229/Z。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79-1229/Z这个刊号为非法刊号,  《现代教学研究》,CN11-1996/G。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  《科学学报》,ISSN1813-2413。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  《当代教育创新》,标准刊号ISSN1836-3431CN11-4628/G4。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该刊并未在该局登记,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ISSN1680-5313CN73-3853/G。据北京市版权局核实,CN73-3853/G这个刊号为非法刊号。  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取缔的非法刊物目录  1.《环球参考》:盗用《科学生活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0045)  2.《大家参考》:盗用《科学生活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0045)  3.《时报新闻》:盗用《科学生活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0045)  4.《参考周刊》:盗用《北方时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0062)  5.《新世纪国际报道》:盗用《甘肃青年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64)  6.《环球人物》:盗用《甘肃青年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64)  7.《环球焦点》:盗用《甘肃青年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64)  8.《环球视听》:盗用《甘肃广播电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23)  9.《视听新闻参考》:盗用《兰州广播电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2-0058)  10.《环球文摘》:盗用《吉林科技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2-0032)  11.《环球报道》:编造《坊渡口卫生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32)  12.《每周参考》:盗用《海南新闻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18)  13.《环球新闻》:编造《海南广播电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28)  14.《新视点》:盗用《教科导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21)  15.《世界周刊》:盗用《教科导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21)  16.《今日环球》:盗用《健康导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1-0061)  17.《焦点参考》:盗用《青年知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0067)  18.《纪实参考》:盗用《青年知识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0067)  19.《国际周刊》:盗用《江苏经济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2-0016)  20.《人民权益报》(ISSN1728-7383)  21.《中国法制报》(ISSN1810-1720)  22.《中国模具报》(ISSN1683-0717)  23.《中华教育杂志》(ISSN1684-0445)  24.《中国当代教育杂志》(ISSN1682-7317,CN(HK)NR4069-194/01)  25.《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ISSN1728-7502,CN16-1690/NR)  26.《中国教育理论杂志》(ISSN1683-3767,CN(HK)NR4137-53/02)  27.《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ISSN1726-3018,CN18-4258/H)  28.《中国教育》(ISSN1681-1615,CN•NR37-02)  29.《中国现代教育杂志》(ISSN1682-2706,CN35-3917HK/G)  30.《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ISSN1728-3531,CN03-3569/G•HK)  31.《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ISSN1727-5121,CN(H)39-7869/G)  32.《教学纵横》(ISSN1683-514X,CN(HK)NR4159/87/02)  33.《当代教育》(ISSN1607-2065,CN(HK)NR4064/190/01)  34.《中华教育教学实践》(ISSN1726-6416,CN03-4383/HK)  35.《当代素质教育》(ISSN1726-765X,CN03-3313/G•HK)  36.《中国教育研究》(ISSN1727-0405,CN39-7848//G4)  37.《中国新教育》(ISSN1727/7167,NR4332/56/03)  38.《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ISSN1729-5726,CN13-9232/G4)  39.《中国新世纪教育》(ISSN1684-8606,CN39-7618/G)  40.《中国教育探索》(ISSN1009-5071,CN11-4461/I)  41.《中华现代医药》(ISSN1681-5572,CN98-0072/HK)  42.《中华医学教育与实践》(ISSN1726-1899,CN(HK)39-7818/R)  43.《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ISSN1608-6716,CN19-2216/HK)  44.《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ISSN1680-6344,CN29-3227/R)  45.《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ISSN1606-4666,CN01-4097/R)  46.《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ISSN1680-9343,CN31-3927/R)  47.《中国医药保健》(ISSN1810-363X)  48.《中国医药》(ISSN1608-3776)  49.《世界医学论坛》(ISSN1726-295X)  50.《建筑电气资讯》(ISSN1606-9668)  51.《中国电气》(ISSN1811-4709)  52.《电气设计与设备》(ISSN1727-8171)  53.《电气世界》(ISSN1684-9191)  54.《照明》(ISSN1729-3979)  55.《电气&智能建筑》(ISSN1609-0403)  56.《中国石油了望》(ISSN1727-9011)  57.《触动》(ISSN1810-1216,CN03-0127/H)  58.《环球消防》(ISSN1726-8869)  59.《中华财富》(ISSN1727-7418)  60.《当代市长》(ISSN1681-6609)  61.《中国城市》(ISSN1726-1759)  62.《中外妇女》(ISSN1608-7836)  63.《中外慈善世界》(ISSN1608-7828)  64.《中国农业产业化》(ISSN1683-3791)  65.《法制新闻》(ISSN1727-0960)  66.《百姓与法制》(ISSN1728-8703)  67.《中国法治新闻》(ISSN1727-5989)  68.《诚信山西》(ISSN1682-119XZs)  69.《PIONEERCHINA创业中国》(ISSN1729-1283)  70.《中国创新报道》(ISSN1684-3878)  71.《南方观察》(ISSN1728-2497,CN33-66065/9)  72.《深度新闻》(ISSN1006-0400,CN99(Q)004)  73.《中国经贸》(ISSN1606-8548)  74.《健康指南》(CN45-0056)  75.《新旅行TRAVELER》(ISSN1671-6930,CN46-1067/GO)  76.《新旅行VOYAGE》(ISSN1009-6450,CN42-1620/J)  77.《新地产OFFICE》(ISSN1009-251X,CN23-1447/G2)  78.《新地产HOUSING》(ISSN1672-5719,CN11-5052/Z)  79.《中国社会报"警视专刊"》(CN11-0021)  80.《WTO与中国》(ISSN1684-2170,CN62-4342/H)  81.《中华医学论坛》(ISSN1684-8977,CN42-0125/R)  82.《中国教育论坛》(ISSN1684-9566,CN42-0138/H)  83.《中华之窗》(ISSN1606-9056)  84.《新印刷》(ISSN1727-8899)  85.《纸张行情》(ISSN1682-4075)  86.《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ISSN1728-2462,CN43-8816/R)  87.《中国经济论坛》(ISSN1682-119XZS)  88.《中国经济评论》(ISSN1726-9598)  89.《中外新闻》(ISSN1607-4025)  90.《中国社会新闻》(ISSN1684-0305,ISSN1727-5962)  91.《西部太阳能》(ISSN1682-119X)  92.《中国乳品》(ISSN1810-1291)  93.《中国肉食工业》(ISSN1810-0465)  94.《中国烟草企业文化》(ISSN1688-518X)  95.《中外饭店》(ISSN1683-0261)  96.《国际电子商讯》(ISSN1683-5468)  97.《美丽人生》(ISSN1703-5724)  98.《现代华人》(国际标准丛刊编号)  99.《外经导报》(ISSN1683-4453)  100.《中国城市发展》(ISSN1727-804XO)

中国教育

是打黄办吗

  • 索引序列
  •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网址
  •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
  •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订阅
  • 卫星通信杂志官网电话
  • 卫星通信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