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

发布时间: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

石开石开,原名张佩华,山东人氏,人称鲁人石开,出生于书画世家,自幼爱好书法,并置身其中,十年磨一剑,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到书法艺术中。正是凭借着自己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才造就了他如今的名气。现在已经是文化部评定的一级书法师、一级美术师,国礼书画家,同时还是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2、李成连李成连,男,1943年生,河南周口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行草字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他创作的行草书法作品大气浑然,行云流水、苍劲有力、洒脱飘逸,独具一格,颇受书法界关注。被国际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书画艺坛名师。2000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海峡两岸艺术家”荣誉称号。3、范曾范曾(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4、沈鹏沈鹏,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其历年创作书法作品多达15000余件,墨迹刻于国内各地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并远传亚、欧、美洲。此外还出版有《沈鹏诗词选》《三余吟草》诗词集,与人一起创办并主编大型杂志《中国书画》《美术之友》《美术向导》。其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卷》《故宫博物院藏画》等书籍获中国图书荣誉奖。5、张海张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师县。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艺术品中国资深顾问,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石开(职业篆刻书法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成连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范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沈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沈文还是沈从文

一般都比赛都有分组 你要看它有没有分类 没有的话就是不限年龄的 呵呵

在当代书法家排名之当代十大书法家:赵朴初、启功、林散之、沙孟海、沈鹏、欧阳中石、张海、刘炳森、王学仲、李铎。当代书法家排名之中国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书法家: 王义军、王学仲、刘文华、刘彦湖、孙晓云、张旭光、邵岩、邹德忠、嵇小军、管峻。当代书法家排名前100位(此处不分先后):张道兴、林鹏、张荣庆、夏湘平、陈天然、马世晓、张旭光、王冬龄、刘一闻、徐本一、曹宝麟、刘云泉、颜家龙、张良勋、熊伯齐、沃兴华、张业法、金伯兴、陈奋武、刘文华、刘洪彪、刘新德、李刚田、刘正成、管峻、徐利明、吴东民、聂成文、胡抗美、黄惇、祝遂之、陈洪武、朱关田、韩天衡、曾来德、林岫、段成桂、卢中南、田英章、丛文俊、周志高、张改琴、邱振中、吴善璋、陈洪武、张建会、顾亚龙、王丹、龙开胜、包俊宜、王澄、徐海、曾翔、刘彦湖、于明诠、燕守谷、张景岳、宋华平、陈新亚、华人德、张明明、唐云来、何奇耶徒、何满宗、苏士澍、王家新、申万胜、陈永正、钟明善、旭宇、佟韦、权希军、赵雁君、白砥、刘子善、王友谊、毛国典、钟鸣天、戴明贤、章祖安、郭子绪、刘恒、康庄、戴楠发、林剑丹、童衍方、金鉴才、张森、章炳文、董文、王宝贵、张继、王学岭、伦杰贤、梅墨生、胡秋萍、陈海良、陈忠康、陈大中、尹海龙、肖文飞。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美术大观》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民族北街29号,邮政编码:110001,电话:024-23833151,主编张秀时,副主编李春邮箱: (请注明投稿杂志)《设计艺术》杂志不知道。再给您两个:《美术之友》北京北总布胡同32号,邮码:100735电话:010-010-65591404电子邮箱:《美术向导》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2号 邮编:100735电话:010—65122370 010—65122583 010-85114277

1981年 (辛酉)四十七岁 与周韶华、汤文选、陈作丁、鲁慕迅等10人共同创建晴川画会,并以《湖北十人中国画联展》名义在北京、西安、成都、重庆等地展出、反响强烈,被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叶浅予先生誉称为“长江画派”。参展作品《报春图》在《文艺报》,《静静的荷塘》在《中国画》,《有刺的花》在《四川文学》,《多韵》在《芳草》刊发。1982年 (壬戌)四十八岁 《满山红叶时》、《晚露浴雀》刊发于《美术》杂志,为中国美协湖北分会收藏。1983年 (癸亥)四十九岁 参加湖北省美协组织的襄北农场创作活动;《冬花》、 《荷》入选西德波恩举办“中国画展览”,《冬花》刊于《百花齐放》画集德文版封面。1984年 (甲子)五十岁 出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高秋图》、《华而实》双获第六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铜奖。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前者获优秀作品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985年 (乙丑)五十一岁 出席在济南举行的中国美协代表大会;《珠满枝》、《华而实》、《芭蕉叶下诗》等八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在香港举办的“当代中国画展”;《经冬复历春》、《赏叶图》、《并禽听泉图》等在香港《文汇报》整版刊出;《春来也》入选“第一回日本中国水墨画合同展”;《双鸽》入选中国对外友协在东京举办的“中国现代书画家作品展览”;《静静的荷塘》入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新作选》。1986年 (丙寅)五十二岁 随“湖北省书画作品展览”赴澳门访问。《澳门日报》专文谓:印象最深的是冯今松《竹影摇落挂玉泉》、《春兰》、《晓见菊花对秋光》;天津《迎春花》专版刊发《秋林晚添叶》、《吐艳》、《清香》、《物华》;《北京周报》专版刊发《静静的荷塘》、《赏叶图》、《高秋图》、《醉花图》并短文;《新观察》专版刊发《物华天趣》、《吐艳》、《雏鸡》、《江南何处待好风》。1987年 (丁卯)五十三岁 随“湖北省美术院作品展览”访港。香港无线电视台《香港早晨》节目专题推介《楚人重鱼》、《醉花图》、《华而实》、《初日净花枝》等作品。应香港美术会邀请,在香港大会堂讲学。香港华侨日报《新晚报》刊发作品《问春否》;《小鸟图》、《经冬复历春》入选《中国画新百家》;英国伦敦《世界名人录》(OHM SOHM)51期收录立传并每年补充,跟踪评价;《美术》、《中国画》刊发《小鸟》,《美术之友》刊发《华而实》。1988年 (戊辰)五十四岁 发起主办“武汉国际水墨画节”;《春花鸽子图》入选日本“亚细亚现代美术展”;随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出访塞内加尔、加纳、多哥、摩洛哥并在四国举办“中国美术家代表团作品展”; 香港《美术家》专版发表《牡丹》、《盆栽花卉》、《红梅映雪》、《醉花图》、《华而实》、《秋实》、《高秋图》、《瓜熟》、《蓓蕾》、《静静的荷塘》、《育梅图》、《赏叶图》、《等待》、《雏鸡》、《鸽子》等十数幅作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小品技法与欣赏》收录《赏秋图》、《春花鸽子图》;外文版《中国文学》专版刊发《小鸟》、《芭蕉叶下诗》、《楚人重鱼》;天津《迎春花》专版刊发《红辣椒》等十数幅作品。1989年 (己巳)五十五岁 《一水护田将绿绕》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台阶》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第三届水墨展”并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小翠》由外文版《中国文学》刊载;《盆栽花卉》并《我的点滴体会》一文收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当代中国画探索佳作选》。 1990年 (庚午)五十六岁 香港《美术家》主办“冯今松水墨画作品展览”并发行《冯今松水墨画集》。香港《文汇报》连续以一图一文专栏评介。香港《美术家》、《收藏天地》、《良友》专版专文评介,计有《翠屏的传说》等三十多幅。期间,香港众多报刊发表作品数十幅,文章数十篇,影响热烈。1991年 (辛未)五十七岁 扇面画作品同时入选台湾“海峡两岸巨匠辉映展”、北京“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多语种发行的《中国报导》刊发名家一人一画,《忆江南》入选;《美术之友》专版刊发《飞来的灵鸟》等四幅作品;香港《文汇报》整版刊发《不知江月待何人》、《忆江南》等九幅作品。1992年 (壬申)五十八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在京成立,受聘为首届委员;新加坡举办“冯今松意象之诗画展”,《联合早报》刊发吴启基文《老干有新技––冯今松教授的画》、陈瑞献文《超现实的楚人楚画》、皮道坚文《冯今松的花鸟画艺术》;《育春》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览”,《咫尺两丛荷》入选“深圳第二届国际水墨画展”。1993年 (癸酉)五十九岁 发起并联手中国画研究院、广东画院、湖北省美术院主办“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纪游”文化公益活动;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办“首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展出《咫尺两丛荷》并发表于《国画家》“百名画家––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作画”专题;《早春图》收入《中南海珍藏画集》卷二;《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谁是谁非两不知》并包立名文;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词典》。1994年(甲戌)六十岁 “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纪游”进入紧张运作阶段;《争窈窕》收入《当代中国画精粹》;入编《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大辞典》并印度出版的《世界名流》。1995年 (乙亥)六十一岁 国务院三峡办在京召开“三峡刻石”活动协调会,刻石正式动工;《美术》专版刊发《华而实》等七幅作品;《拜月图》、《案头清供》入选东京“中国日本现代水墨画交流展”;韩国汉城《现代中国画大潮流站》展出《红莲图》、《小红鱼》。1996年(丙子)六十二岁 由刻章刻石137件并摩岩刻画146件组成的“三峡刻石”,被组委会定名为“三峡刻石第一观”;《国画家》专版刊发《灼灼其华》;为新加坡出版的《陈瑞献在三峡》一书作序。1997年 (丁丑)六十三岁 “ 三峡刻石”竣工,海内外百位著名华人画家齐聚三峡石门举行揭幕式;为《世界华人画家刻石游记》大型画集作《后记》;《东方塑––三峡刻石》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荆楚大地的新中国第一》一书,收入介绍冯今松发起、组织“三峡刻石”之报告文学;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花墙记》参展并被《美术》发表;《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收入《高秋图》、《关不住点点春色》;《莲花礼赞》为文化部收藏。1998年 (戊寅)六十四岁 马来西亚举办“冯今松教授画展”,吉隆坡《中国报》、《南洋商报》、《焦风》等中英文报刊发画作、照片和文章数十件;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冯今松中国画精品集》。1999年(己卯)六十五岁 连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第二届委员;《双鸽图》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江南赋》等三幅作品参加加拿大维多利亚美术馆主办的“河山画会第五回展”,随展访问美国、加拿大;《国画家》专版刊发《犹是昔年枝》、《有光彩的圣山》等十五幅作品;《大墙内外》收入美国皮斯堡博物馆编辑出版的《世界名画年历》。 2000年 (庚辰)六十六岁 《张开的绿幕》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中国画大展”,并由《美术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法报》刊发;《美术观察》专版刊发《并禽听泉图》等八幅作品。2001年 ( 辛巳 ) 六十七岁 《红莲赋》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并被选入《百年中国画展作品选/花鸟集》;《华而实》收入鲁虹主编的《中国当代美术图鉴》水墨卷;《跨世纪杰出中国画家作品集/冯今松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画家自选小辑/冯今松画辑》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为《李宝林、林墉画鉴》著文。2002年 (壬午) 六十八岁 《中国现代花鸟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版)收入两幅作品;《红莲礼赞》等两幅入选《世纪思索––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作品展》;《冯今松中国画艺术展》在武汉首展,广受好评,中国美协贺电称:“冯今松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2003年 (癸未) 六十九岁 《月牙儿》等一批小品画作入选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花鸟画小品精粹》;十多幅作品为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名家花鸟画小品集》收录;参加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在杭州唐云艺术馆举办的“相约西子湖––中国美协当代中国画创作与品评研讨会”;赴印度访问做艺术交流。2004年 (甲申) 七十岁 参与组织并出席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2004年会暨“三峡论道––当代中国画名家研讨会”;《美术》专版刊发《胡姬兰》等十三幅作品;《荣宝斋》刊发《瑞云簇花送喜来》等十幅作品;《中国画》刊发《不知江月待何人》等十五幅作品;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名家小品集》收入《三余图》等十幅作品。2005年 (乙酉) 七十一岁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冯今松》问世。2006年 (丙戌) 七十二岁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经典中国绘画名家文献丛书/冯今松》问世;与夫人汪光惠去美国探亲,创作《红楼遗梦花解语––宝玉与金陵十二钗》计十三幅。2007年 (丁亥) 七十三岁 创作《好大一棵树》、《远山遥看近却无》等六福作品,参加“河山如画图––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七十周年暨河山画会成立二十周年画展”。2008年 (戊子) 七十四岁 “冯今松中国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主厅展出, 较全面反映画家创作历程的百余幅作品引起全国美术界、新闻界和其他各界强烈、持续反响。其中,《红楼遗梦花解语––宝玉与金陵十二钗》乃首次对社会展出。2010年6月10日0时9分,中国共产党员、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中国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冯今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昌逝世,享年77岁。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网址

杨宏伟,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北京专业画家,北京高格画院院长。原福州市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福州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福州市文联委员、福州市美协常务理事。1949年出生于安徽绘画世家,毕业于安徽师大美术系,深造于中央美院。多次赴美国、新加坡、法国举办画展;数十幅作品先后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各种奖励,并被中国美协及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内外收藏机构和收藏家收藏;数幅作品被作为“国家礼品”赠与外国领导人;作品在《美术》美国《时代周刊》等多种国际国内报刊发表专版介绍及评论家评论,收入20余种版本大型画册;有7种个人专著出版。参加国际美展与出国展览2008年《小狮手》人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该展是首次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画展,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性美展,李长春、刘淇、刘云山、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世界各国驻华 使节及全国文联、美协负责人参加开幕式。2008年《博克手》参加“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展”,并应邀出席开幕式。作品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共800余件。1992年《青草地》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北京国际中国画展”,获一等奖,并应邀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由中央电视台杨澜主持的授奖仪式,文化部副部长亲自颁奖。1992年《塔吉克女孩》参加“加拿大国际枫叶奖中国画大展”并获优秀奖。1990年 与全国著名画家郑乃光、书法家沈觐寿、篆刻家周哲文等赴新加坡进行艺术交流并举办书画展。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杨宏伟作品《大富贵》作为国家礼品赠予仪式的照片。1995年 赴新加坡举办画展,新加坡《联合早报》《新明日报》分别发表作品及画评。同时赴马来西亚访问。2002年 赴美国举办画展,世界著名报刊《时代周刊》发表3个版面的记者专访;作品同时发表于《美国报道》。2007年 赴美国举办第二次画展,作品先后在休斯顿和查尔斯湖展出。2009年 受中国美协委派作为访问学者赴欧洲进行为期3个半月的艺术考察。考察了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荷兰等12个国家,其间在法国举办画展,展厅“Ti 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隔壁。参加国内美展(部分)2011年《渔归》,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第六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广州、北京。2009年《春光》,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上海、北京。2005年《闹春》,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最高奖优秀奖,北京。2005年《留住春光》,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郑州。2001年《渔乐图》,第六届全国年画展,优秀奖,上海。2001年《庆丰收》,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北京。1999年《迎春曲》,中国美协举办,庆祝澳门回归全国美展,优秀奖,北京、澳门。1998年《白裙子》,中国美协举办,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北京。2005年“第三回张怀林、杨宏伟、张绘家庭画展”,福州。2004年《吉祥富贵》,太阳杯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展,铜奖,南宁。2003年《牡丹》,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铜奖,日本大阪、台北。2002年《硕果累累》,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展,一等奖,台北。2001年《寿桃》,海峡两岸中国书画名家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书画精品大展,一等奖,台北。1999年《白裙子》,中国文联举办,沿海文化名城书画精品展,丹东,赴朝鲜访问。1997年《白裙子》,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世界华人书画展,北京。1992年《阳光下》,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览,佳作奖,台北。获奖作品(部分)《青草地》获文化部举办的“北京国际中国画展”一等奖,《塔吉克女孩》获“加拿大国际枫叶奖中国画大展”优秀奖。《迎春曲》获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澳门回归全国美展”优秀奖。《渔乐图》获“第六届全国年画展”优秀奖。《闹春》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最高奖优秀奖。《吉祥富贵》获“太阳杯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展”铜奖。《牡丹》获“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铜奖《硕果累累》获“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展”一等奖。《寿桃》获“海峡两岸中国书画名家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书画精品大展”一等奖。《阳光下》获“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览”佳作奖。《苗山情》获福建省妇女画展特等奖。《乌珠穆沁博克手》获福建省体育美展优秀奖《庆丰收》获福建省美展三等奖。《庆丰收》获福州市美展一等奖。作品发表与收藏(部分)《红手帕》1993年《美术》第5期。《留住春光》2006年《美术》第1期。《庆丰收》2006年《美术》第8期。《冬》等5幅,2009年《美术》第6期,刘曦林评论《阳光下的女性——杨宏伟工笔重彩人物画赏读》。《迎春曲》等6幅,《中国书画》2004年第7期,林瀚画评《激情流动的杨宏伟工笔人物画》。《渔归》等4幅,2007年《国画家》第2期。《夏威夷草裙舞》等5幅,2007年《美术之友》第5期,林公翔画评《尽精微致广大》。《渔乐图》等7幅,2008年《美术博览》第29期,周昭坎画评《爱的流淌——工笔画家杨宏伟的艺术》。《青草地》美国《时代周刊》2002年5月9日第28版。《花帽巴扎》《牧羊女》及评论,《美国报道》2002年5月10日第8版。《高原之晨》等5幅,1993年4月2日香港《文汇报》第7版半个版,左良画评《志笃则必得》。《青草地》1995年3月新加坡《联合早报》《新明日报》。《大富贵》1990年5月1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第7版。★30余幅作品分别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画精品选》等20余种大型画册。★有《当代中国画家杨宏伟》《千姿百态画牡丹》《千姿百态画松树寿桃》等7种个人专著出版。★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东方美术馆、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组委会、加拿大大人物画廊、新加坡东方艺术品中心、美国休斯顿美术家协会、台湾佛教文物发展协会等十余个国内外艺术收藏机构及数十位国内外收藏家收藏。著名艺术评论家评论《阳光下的女性——杨宏伟工笔重彩人物画赏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2009年《美术》第6期“美术家”栏目。《爱的流淌——工笔画家杨宏伟的艺术》,原《美术》杂志社副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周昭坎,2008年《美术博览》总第29期“当代名家”栏目。《志笃则必得》,原青海省美协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左良,1995年4月2日香港《文汇报》第7版。《激情流动的杨宏伟工笔人物画》,著名学者、编审(教授)、画家林瀚,2004年《中国书画》第7期。《尽精微致广大——读杨宏伟的工笔画》,原《青春潮》主编、编审林公翔,2007年《美术之友》第5期。《神情并茂——杨宏伟工笔人物画读后》,福建省文史馆副馆长欧孟秋,2005年《福州画院》第2期。

其实艺术这个词汇包罗万象,意义很广,一时间很难以概括。各种艺术类的杂志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文学艺术、有的是书法绘画艺术、有的是设计创意艺术、有的是雕塑艺术等等……如今我们先把艺术大概划分为以下几种:书法、绘画、雕塑  设计/创意、画报、杂技/魔术  书法/绘画、艺术理论、美术  戏剧、艺术类学报年鉴、艺术研究 艺术教育、声乐舞蹈下面介绍的是全球各种艺术行业的杂志:书法的有:《书画世界》双月刊 《中国文房四宝》半年刊 《中国书法》月刊《中国钢笔书法》月刊 《写字》双月刊 《书法》月刊《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 》月刊绘画的有:《all大美术》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新美术》双月刊  《美术》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小画家》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国画家》双月刊  《画廊》季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苑》双月刊    雕塑的有: 《雕塑》双月刊   设计/创意的有:《iidea美与时代》月刊  《服装设计师》月刊  《SURFACE (美国) 》月刊  《HOW (美国) 》双月刊  《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国际流行公报女士版》不定期刊  《国际流行公报男士版》半年刊  《L'UOMO VOGUE (意大利) 》月刊  《VOGUE(美国) 》月刊  《ALLURE(美国) 》月刊  《OBJEKT (英国) 》季刊  《收藏界 》月刊  《VANITY FAIR(美国) 》月刊  《GOLF DIGEST(美国) 》月刊  《ESQUIRE(英国) 》月刊  《GQ(英国) 》月刊  《ELLE(美国) 》月刊  《MARIE CLAIRE(美国) 》月刊  《HOMES & GARDENS(英国) 》月刊  《ICON (英国) 》月刊  《ICON (法国) 》半年刊  《ARCHITECTURE AUS (澳大利亚) 》双月刊  《THE PLAN (意大利) 》季刊   《ARTICHOKE (澳大利亚) 》季刊  《HOUSES (澳大利亚) 》月刊  《ELLE DECOR (意大利) 》月刊   《ESCAPARATISMO (西班牙) 》季刊  《包装与设计 》双月刊  《WEAR (德国) 》季刊  《NUMERO HOMME (法国) 》半年刊  《F THE FASHION BUSINESS(德国) 》半年刊  《FASHIONTREND (意大利) 》季刊  《WEAR (CHI)(德国) 》季刊  《JPEOPLE BRAND FILE(德国) 》半年刊  《ZOOM ON FASHION TRENDS (意大利) 》季刊  《LEATHER GARMENTS(意大利) 》半年刊  《I-D (英国) 》月刊  《CLEAR MAGAZINE (英国) 》季刊  《A MAGAZINE (法国) 》半年刊  《SPOSABELLA(意大利) 》季刊  《VOGUE SPOSA (意大利) 》季刊  《L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DOMIN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BOOK MOD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MODERN BRIDE (美国) 》月刊  《IN STYLE WEDDING (美国) 》季刊  《BRIDES (美国) 》月刊  《BRIDAL GUIDE (美国) 》月刊  《OUI (法国) 》季刊  《ARCHITEKTUR & WOHNEN (德国) 》双月刊  《ABITARE (意大利)》月刊  《GRAPHIC (NETHERLANDS)(荷兰) 》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ID (美国)》月刊  《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月刊  《设计新潮-建筑》双月刊  《创意》月刊  《VOGUE PAIRS(法国)》月刊 画报的有:《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中国画报(英文)》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竞赛画报》半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哈萨克少年儿童科学画报(哈文) 》双月刊  《江苏画刊》月刊杂技与魔术的有:《杂技与魔术》双月刊书法与绘画的有:《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all大美术》月刊  《世界知识画报A》半月刊  《周末画报》周刊(报)  《THE BITE(英国)》季刊  《书画世界》双月刊  《四川画报》双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北影画报》月刊  《新美域》双月刊  《小画家》月刊  《书法》月刊  《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月刊  《拼拼读读画报》月刊  《故事大王画报》月刊  《国画家》双月刊  《黑龙江画报》双月刊  《画廊》季刊  《吉林画报》双月刊 艺术理论的有:《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数码艺术》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殿堂(朝鲜文)》双月刊  《艺术教育 》月刊  《艺苑掇英 》季刊  《新玉文艺(维文)》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西江文艺》月刊  《山南文艺(藏文)》季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齐鲁艺苑》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文学研究》季刊  《民族艺术研究》双月刊  《长江文艺》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佛山文艺》半月刊  《钢琴艺术》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江门文艺》半月刊  《解放军文艺》月刊  《金沙江文艺》双月刊 美术的有:《HOW (美国)》双月刊  《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连环画报》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GRAPHIC(NETHERLANDS)(荷兰)》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中国版画》半年刊  《新美术》双月刊  《少儿美术》月刊  《美术》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中外童话画刊》月刊  《中国书法》月刊  《中国连环画》月刊  《中国经贸画报》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少儿画王》月刊  《少儿书画》月刊  《上海工艺美术》季刊  《当代美术家》季刊  《江苏画刊》月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术研究》季刊戏剧的有:《中国京剧》月刊  《中国戏剧》月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中国百老汇》月刊  《新剧本》双月刊  《戏剧丛刊》双月刊  《戏剧文学》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戏文》双月刊  《戏剧春秋》双月刊  《舞蹈》月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吐鲁番文艺(维文)》季刊  《四川戏剧》双月刊  《上海戏剧》月刊  《蒲剧艺术》季刊  《牧笛》双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当代戏剧》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剧本》月刊  《剧影月报》双月刊  《剧作家》双月刊 艺术类学报年鉴的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华艺术导刊》双月刊  《中外学术导刊》半月刊  《管理学报》月刊  《解放军报》日报  《中国硬笔书法学报》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四川年鉴》年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陕西年鉴》年刊  《齐鲁学刊》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河南年鉴》年刊  《黑河学刊》双月刊  《黑龙江年鉴》年刊  《湖北年鉴 》年刊  《湖南年鉴 》年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火箭兵报》周刊(报)《吉林年鉴》年刊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晋阳学刊》双月刊  《空军报》周刊(报)  《兰州学刊》双月刊  《辽宁师专学报》双月刊  《洛阳大学学报》季刊 艺术研究的有:《设计》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中国军工报》周报  《艺术市场》月刊  《中国文艺家》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人民武警报》周报  《艺术家》月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造型艺术》双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生活》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界》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掇英》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新疆艺术(汉文版)》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文艺理论文摘卡》季刊  《文艺理论研究》双月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双月刊  《文艺研究》双月刊  《外国文艺》双月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曲艺》月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蒲剧艺术》季刊  《南国红豆》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艺林》双月刊  《民族艺术》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福建艺术》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美术研究》季刊 艺术教育的有:《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音乐教育》月刊  《多来咪》双月刊  《小书画家乐园》月刊  《小艺术家》月刊  《中小学音乐教育》月刊  《艺术教育》月刊 声乐舞蹈的有:《中国京剧》月刊  《音像世界》月刊  《乐器》月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舞蹈》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乐府新声》季刊

《美术大观》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民族北街29号,邮政编码:110001,电话:024-23833151,主编张秀时,副主编李春邮箱: (请注明投稿杂志)《设计艺术》杂志不知道。再给您两个:《美术之友》北京北总布胡同32号,邮码:100735电话:010-010-65591404电子邮箱:《美术向导》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2号 邮编:100735电话:010—65122370 010—65122583 010-85114277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下载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 一、启功(1912——2005),男、著名书画家、教育家,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欣赏启功的书先生兼于两者,更精于后者,他在两者之间融合贯通,其方法突破前人藩篱。“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启功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十大书二、沈鹏,男、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1950年起在《人民画报》社工作,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并兼任编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国书先生评价道:“仆获交沈鹏先生逾三十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次之,是他在诗词创作上达到的境界,已有两本诗集面世,在文化界得到佳誉。作为书画评论家,沈鹏也享有声誉,而且著述颇丰,先后有两本结集出版。十大书法家之一 沈鹏三、欧阳中石,男、1928年出生,山东省肥城市人,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同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欧阳中石的书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其书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个人传记先后被载入山东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泰山儿女》、中国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系列丛书。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著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十大书法家之一 欧阳中石四、李铎,男,1930年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人。历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中国书协顾问、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十大书法家之一 李 铎五、孙伯翔,男,1934年10月4日出生于天津武清县,字振羽,别署师魏斋主人。现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下大力气,同时要多读有用的书,更要捕捉大自然的万物之象。书画的点线其质如钢筋(带锈),或如木棒,或如铁块,或如石块,千万不要似棉团,似麻披,更不要像稻草。丰腴的字最难写,清人刘墉字品位很高。每人写字快慢程度不同,写快也对,写慢也对,关键看他“节奏”、“音符”掌握的准不准,美不美。潜心翰墨至今六十年有余,曾习唐楷,后专师北魏石刻。孙伯翔书法取法高古,得其神髓,为当代书坛所称道。近些年多有变法,碑中寓帖,方峻挺拔中含清新灵动。其用笔方中寓圆,刚柔相济,中侧兼施;结体开合有变,天然成趣,雄浑博大;通篇血脉畅达,精神飞扬。其书重法度,讲情性,主革新。十大书法家之一 孙伯翔六、王镛,男,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1948年生于北京,太原人。1979年考取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1981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沧浪书社社员。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 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王镛先生作为当今富有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在诗、书、画、印四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王镛在书力内含;他的篆刻苍润奔放,古拙奇崛,掺和汉晋砖瓦文字,三代铜器铭文乃至于秦汉古印之神韵而自出机杼,真率、质朴、自然、大气磅礴,与自己书法风格高度统一,成为当代篆刻界最具有影响的开派人物之一。十大书法家之一 王 镛七、潘守宇, 潘守宇,又名潘鸿伟,潘登,男,现年36岁,工商管理硕士,山东嘉祥人,现任中央美院嘉祥石雕集团总经理,下属有出口滑雪手套厂, 肉联厂,中国书法家会员。自5岁每天习字大楷500字,一直到大学毕业,从不辍笔一日。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少年便已负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于楷遨商海》,称其“中国之一流书道家”。曾师从曹玉璋,申景科,张泩濬(“嘉祥有个张泩濬,巨野有个卜昭信”张泩濬是我们嘉祥最有名书法家,前清廪生,嘉祥卧龙山人。张泩濬老师为学生刻印 :“儒商鸿伟”,“圣乡闻人”;学生潘守宇后又拜师范曾,阎心灵(书法家,我县人,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离休),田蕴章(天津南开大学,书法博士导师)。田教授称潘守宇为:“齐鲁欧楷第一人”潘守宇人在江湖,难得浮生半日闲,忙于经商,常在本厂石雕作品,重要碑刻上留字,作品市面上很少见到。2008年9月“潘宏伟”的蝇头小楷兰亭兰亭集序在在日本以12万人民币拍出的 荣宝斋现售其字一平尺上万。潘守宇常说书法有三要素:1,人品:心正则笔正。(唐太宗问柳公权书法;另外世人不推崇奸臣蔡襄,蔡京的书法作品。) 人品不高,笔墨无法。 什么人写什么字,什么人画什么画。明末清初名医、文学家 、书法家傅山先生在《作字示儿孙》中讲: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学颜公书,先读颜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书道》中说:“自来书品,视其人品。故无学不足以言书,无品尤不足以言书,此书道之理也。”2,苦练:《史记》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染。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 墨磨万挺,不做张芝做索靖。(中国历史上几位成功书法家的苦练典故。) -3,书卷气:退笔千管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人学识修养关乎书法成就!潘守宇数年如一日,苦工临习历代名帖,深有体悟:例如《九成宫》《黄甫君》《化度寺》等都临写了数千遍。还有《兰亭集序》是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品,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墨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名。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最好的摹本。潘守宇所临《兰亭集序》,行行疏密相间,相映成趣,字字珠玑,点画呼应,气墨贯通,全文从“永和九年”开始,将“修契”兰亭之事娓娓道来,心情平和,字如珍珠,大小均匀,圆润光泽;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则在群贤毕至,气氛和谐的环境中,作者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神情跃然纸上,这时则字如宝石,大小参差,交相辉映;而到了“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者虽然感慨生死之大事,但同时又不无谓地“嗟叹感伤”,超越生死的限制,珍惜今天,这才是正念正见正思维,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后人也能“有感于斯文”,这也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初衷所在。天地人合一,身心境同构,是以情作书的光辉典范,通篇洋溢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让人观赏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感觉。感叹生命短暂的无奈,更有对生死的超越。整幅作品心情起伏跌宕,字如行云流水,作品气势贯通,浑然一体潘守宇耐得住寂寞,手不释卷,数十年如一日,无论多忙每天晚上都是在阅读中进入梦乡的。对入国学和古法的研读,使得他的书法楷隶灵动飘扬,草行庄重典雅。幅幅作品或儒雅蕴藉、凝重沉着,或整齐多变、轻盈神秀,或自然流动,清丽高雅,运笔疾而不失势,涩而不凝滞,在多端变化中尽显恬淡古雅的艺术风格。潘守宇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推己及人充分理解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情感,抓住作品中体现的微妙的情感变化,与古人气韵相契合,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这种形神兼备不是对古人的亦步亦趋,而是将自己对生命的赞美融入作品中!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黑格尔也认为风格是指“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黑格尔《美学》)马克思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风格即人”(《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继承才能发展,"胸有诗书气自华",潘守宇的书法书卷气沛然,奕奕文采,煌煌才情让人如坐春风!其实艺术这玩艺儿,大都是漫不经心的结果。也就无夫”才是书法艺术发展所需要的,在未来的商海和艺术道路上,我们期待着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取得更大成就! 十大书法家之一 潘守宇八、成忠臣,男,山东海阳人,1964年出生,是当代大儒、思想家、现代水墨画领域的开路先锋和标志性人物。是中国画坛上继吴冠中之后又一位思想深刻,观点鲜明的艺术家。成忠臣自小随叶㳀予先生习画,对传统国画有较深体悟,同时在书法上也是位造诣佷深的大家。成忠臣的行草注重以融为主的理念,面貌上是毛体书风的影子,法度上是颜真卿,苏东坡,王铎,郑板桥等古人基础。假使他没有在这些古人法帖上打好根基,恐怕会落入俗野一路。他注重笔法的规范,每个字都是从传统法帖中走出来的,取势毛体结体,通过对毛体书风的规范,用笔放荡不羁,有一种精神力量。正如曾国藩所讲"大凡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异不相同"。成忠臣声名鹤起靠的不是占据好码头,好位置,而是实实在在的靠本身真实实力说话。正如网友所言"成忠臣现象"是收藏市场理性回归的必然。成忠臣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十大书法家之一 成忠臣九、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1962年 参加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邻、翁闿运等著名书法家亲授。以节临米芾《蜀素贴》行书入选由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后第一次举办的上海市书法展览。周慧珺一直孜孜不倦地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探索追求。她的目光、思想和笔触,沉浸流连在古老博大的书海之中,并执著地寻求构筑着属于她自己的新鲜境界。她的名字和她的书法,早已远扬海内外,成为被人们喜爱的当代书法大家,成为这一代人的骄傲。十大书法家之一 周慧珺十、孙晓云,女,一九五五年八月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五年,在部队服役八年。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导、硕导,苏州大学博导。孙晓云孜孜不倦近六十载。她视写字为“女红”,始终坚持传承文脉,回归传统,对各种书体的特征、要领准确理解,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渐形成自然的书风。这在她的小行草和小行楷书写中尤为鲜明,饱蕴着情怀和法度。她以传统帖学功底与个人书法面貌,成为当今书坛的人物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始,屡获全国大奖,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初心,是热爱,也是追求;是目标,也是动力。从她的作品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孙晓云严肃的态度、毕生的实践和溯本求源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她继承传统经典书法的那份坚持;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她“不忘初心”,让书法真正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信念,这也正是她的书法立场与文化担当。”十大书法家之一 孙晓云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一、启功(1912——2005),男、著名书画家、教育家,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二、沈鹏,男、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三、欧阳中石,男、1928年出生,山东省肥城市人,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同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四、李铎,男,1930年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人。 五、孙伯翔,男,1934年10月4日出生于天津武清县,字振羽,别署师魏斋主人。现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六、王镛,男,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1948年生于北京,太原人。七、潘守宇,   潘守宇,又名潘鸿伟,潘登,男,1966年生于陕西宝鸡,工商管理硕士,祖籍山东孔孟之乡人,现任中央美院嘉祥石雕集团总经理,中国书法家会员。八、成忠臣,男,山东海阳人,1964年出生,是当代大儒、思想家、现代水墨画领域的开路先锋和标志性人物。是中国画坛上继吴冠中之后又一位思想深刻,观点鲜明的艺术家。 九、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十、孙晓云,女,一九五五年八月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在任书协主席。

杨宏伟,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北京专业画家,北京高格画院院长。原福州市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福州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福州市文联委员、福州市美协常务理事。1949年出生于安徽绘画世家,毕业于安徽师大美术系,深造于中央美院。多次赴美国、新加坡、法国举办画展;数十幅作品先后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各种奖励,并被中国美协及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内外收藏机构和收藏家收藏;数幅作品被作为“国家礼品”赠与外国领导人;作品在《美术》美国《时代周刊》等多种国际国内报刊发表专版介绍及评论家评论,收入20余种版本大型画册;有7种个人专著出版。参加国际美展与出国展览2008年《小狮手》人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该展是首次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画展,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性美展,李长春、刘淇、刘云山、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世界各国驻华 使节及全国文联、美协负责人参加开幕式。2008年《博克手》参加“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展”,并应邀出席开幕式。作品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共800余件。1992年《青草地》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北京国际中国画展”,获一等奖,并应邀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由中央电视台杨澜主持的授奖仪式,文化部副部长亲自颁奖。1992年《塔吉克女孩》参加“加拿大国际枫叶奖中国画大展”并获优秀奖。1990年 与全国著名画家郑乃光、书法家沈觐寿、篆刻家周哲文等赴新加坡进行艺术交流并举办书画展。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杨宏伟作品《大富贵》作为国家礼品赠予仪式的照片。1995年 赴新加坡举办画展,新加坡《联合早报》《新明日报》分别发表作品及画评。同时赴马来西亚访问。2002年 赴美国举办画展,世界著名报刊《时代周刊》发表3个版面的记者专访;作品同时发表于《美国报道》。2007年 赴美国举办第二次画展,作品先后在休斯顿和查尔斯湖展出。2009年 受中国美协委派作为访问学者赴欧洲进行为期3个半月的艺术考察。考察了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荷兰等12个国家,其间在法国举办画展,展厅“Ti 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隔壁。参加国内美展(部分)2011年《渔归》,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第六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广州、北京。2009年《春光》,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上海、北京。2005年《闹春》,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最高奖优秀奖,北京。2005年《留住春光》,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郑州。2001年《渔乐图》,第六届全国年画展,优秀奖,上海。2001年《庆丰收》,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北京。1999年《迎春曲》,中国美协举办,庆祝澳门回归全国美展,优秀奖,北京、澳门。1998年《白裙子》,中国美协举办,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北京。2005年“第三回张怀林、杨宏伟、张绘家庭画展”,福州。2004年《吉祥富贵》,太阳杯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展,铜奖,南宁。2003年《牡丹》,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铜奖,日本大阪、台北。2002年《硕果累累》,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展,一等奖,台北。2001年《寿桃》,海峡两岸中国书画名家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书画精品大展,一等奖,台北。1999年《白裙子》,中国文联举办,沿海文化名城书画精品展,丹东,赴朝鲜访问。1997年《白裙子》,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世界华人书画展,北京。1992年《阳光下》,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览,佳作奖,台北。获奖作品(部分)《青草地》获文化部举办的“北京国际中国画展”一等奖,《塔吉克女孩》获“加拿大国际枫叶奖中国画大展”优秀奖。《迎春曲》获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澳门回归全国美展”优秀奖。《渔乐图》获“第六届全国年画展”优秀奖。《闹春》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最高奖优秀奖。《吉祥富贵》获“太阳杯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展”铜奖。《牡丹》获“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铜奖《硕果累累》获“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展”一等奖。《寿桃》获“海峡两岸中国书画名家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书画精品大展”一等奖。《阳光下》获“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览”佳作奖。《苗山情》获福建省妇女画展特等奖。《乌珠穆沁博克手》获福建省体育美展优秀奖《庆丰收》获福建省美展三等奖。《庆丰收》获福州市美展一等奖。作品发表与收藏(部分)《红手帕》1993年《美术》第5期。《留住春光》2006年《美术》第1期。《庆丰收》2006年《美术》第8期。《冬》等5幅,2009年《美术》第6期,刘曦林评论《阳光下的女性——杨宏伟工笔重彩人物画赏读》。《迎春曲》等6幅,《中国书画》2004年第7期,林瀚画评《激情流动的杨宏伟工笔人物画》。《渔归》等4幅,2007年《国画家》第2期。《夏威夷草裙舞》等5幅,2007年《美术之友》第5期,林公翔画评《尽精微致广大》。《渔乐图》等7幅,2008年《美术博览》第29期,周昭坎画评《爱的流淌——工笔画家杨宏伟的艺术》。《青草地》美国《时代周刊》2002年5月9日第28版。《花帽巴扎》《牧羊女》及评论,《美国报道》2002年5月10日第8版。《高原之晨》等5幅,1993年4月2日香港《文汇报》第7版半个版,左良画评《志笃则必得》。《青草地》1995年3月新加坡《联合早报》《新明日报》。《大富贵》1990年5月1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第7版。★30余幅作品分别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画精品选》等20余种大型画册。★有《当代中国画家杨宏伟》《千姿百态画牡丹》《千姿百态画松树寿桃》等7种个人专著出版。★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东方美术馆、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组委会、加拿大大人物画廊、新加坡东方艺术品中心、美国休斯顿美术家协会、台湾佛教文物发展协会等十余个国内外艺术收藏机构及数十位国内外收藏家收藏。著名艺术评论家评论《阳光下的女性——杨宏伟工笔重彩人物画赏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2009年《美术》第6期“美术家”栏目。《爱的流淌——工笔画家杨宏伟的艺术》,原《美术》杂志社副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周昭坎,2008年《美术博览》总第29期“当代名家”栏目。《志笃则必得》,原青海省美协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左良,1995年4月2日香港《文汇报》第7版。《激情流动的杨宏伟工笔人物画》,著名学者、编审(教授)、画家林瀚,2004年《中国书画》第7期。《尽精微致广大——读杨宏伟的工笔画》,原《青春潮》主编、编审林公翔,2007年《美术之友》第5期。《神情并茂——杨宏伟工笔人物画读后》,福建省文史馆副馆长欧孟秋,2005年《福州画院》第2期。

石开石开,原名张佩华,山东人氏,人称鲁人石开,出生于书画世家,自幼爱好书法,并置身其中,十年磨一剑,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到书法艺术中。正是凭借着自己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才造就了他如今的名气。现在已经是文化部评定的一级书法师、一级美术师,国礼书画家,同时还是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2、李成连李成连,男,1943年生,河南周口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行草字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他创作的行草书法作品大气浑然,行云流水、苍劲有力、洒脱飘逸,独具一格,颇受书法界关注。被国际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书画艺坛名师。2000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海峡两岸艺术家”荣誉称号。3、范曾范曾(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4、沈鹏沈鹏,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其历年创作书法作品多达15000余件,墨迹刻于国内各地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并远传亚、欧、美洲。此外还出版有《沈鹏诗词选》《三余吟草》诗词集,与人一起创办并主编大型杂志《中国书画》《美术之友》《美术向导》。其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卷》《故宫博物院藏画》等书籍获中国图书荣誉奖。5、张海张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师县。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艺术品中国资深顾问,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石开(职业篆刻书法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成连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范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沈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下载

艺术也是有划分什么专业类的,你是需要什么专业类型的,而且这个问题意义很广泛。

在当代书法家排名之当代十大书法家:赵朴初、启功、林散之、沙孟海、沈鹏、欧阳中石、张海、刘炳森、王学仲、李铎。当代书法家排名之中国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书法家: 王义军、王学仲、刘文华、刘彦湖、孙晓云、张旭光、邵岩、邹德忠、嵇小军、管峻。当代书法家排名前100位(此处不分先后):张道兴、林鹏、张荣庆、夏湘平、陈天然、马世晓、张旭光、王冬龄、刘一闻、徐本一、曹宝麟、刘云泉、颜家龙、张良勋、熊伯齐、沃兴华、张业法、金伯兴、陈奋武、刘文华、刘洪彪、刘新德、李刚田、刘正成、管峻、徐利明、吴东民、聂成文、胡抗美、黄惇、祝遂之、陈洪武、朱关田、韩天衡、曾来德、林岫、段成桂、卢中南、田英章、丛文俊、周志高、张改琴、邱振中、吴善璋、陈洪武、张建会、顾亚龙、王丹、龙开胜、包俊宜、王澄、徐海、曾翔、刘彦湖、于明诠、燕守谷、张景岳、宋华平、陈新亚、华人德、张明明、唐云来、何奇耶徒、何满宗、苏士澍、王家新、申万胜、陈永正、钟明善、旭宇、佟韦、权希军、赵雁君、白砥、刘子善、王友谊、毛国典、钟鸣天、戴明贤、章祖安、郭子绪、刘恒、康庄、戴楠发、林剑丹、童衍方、金鉴才、张森、章炳文、董文、王宝贵、张继、王学岭、伦杰贤、梅墨生、胡秋萍、陈海良、陈忠康、陈大中、尹海龙、肖文飞。

《时尚周刊》

<艺术品市场>《收藏》《品逸》艺术双月刊

  • 索引序列
  •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
  •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网址
  •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官网下载
  • 美术之友杂志电子版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