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消毒剂的化学论文

关于消毒剂的化学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消毒剂的化学论文

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份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无菌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o

关于自来水生产中氯化消毒的调查分析高一(5)黄建洲 刘奕钦 陈键炜 李泽龙指导老师:黄洁玲(化学科)一、 课题提出水是地球上的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俗话说:“人能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水。”这形象地说明了水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传染病学和细菌学的研究证明水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80%的疾病以及1/3以上的死亡直接来源于不清洁的饮用水。水质决定着人的体质,于是自来水的消毒处理成为大规模供水系统中最基本的处理工艺,是保证用户安全用水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潮州市处于潮汕平原,属韩江的灌溉区域。我市的饮用水源来自韩江中上游。韩江中上游处于山区,水污染少,水质优。近来,我市的自来水出现漂白粉味,这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适逢新教材高一《化学》中学习了有关卤素的知识,这引发了我们一些想法:经过氯化消毒之后,饮用水中会产生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避免自来水氯化消毒所带来的一些弊端?……二、研究目的1、了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氯化消毒的原理方法以及氯化后水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对自来水生产中氯化消毒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使自来水消毒更趋向科学化。3、调查人们对自来水氯化消毒的看法所持观点。4、通过实践研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如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学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三、研究过程本课题主要采用“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实地调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撰写论文”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实践等。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并通过对资料整理分析,我们从中收集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为实地调查研究作好准备。2、调查实践到潮州市竹竿山水厂进行参观访问,了解有关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具体情况,潮州竹竿山水厂于1995年5月与挪威合作建成自动化程控设施,是现今粤东地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来水厂,日产量约10万吨。在曹副厂长和化验室许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自来水生产的全过程并就自来水氯化消毒问题进行重点调查访问。3、分析研究我们设计两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将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写成调查报告。 四、研究成果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需的物质之一。对传染病学和细菌学的研究证明水的确又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物,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对水的消毒方法,并在大约一百多年前就采用了氯化消毒方法,并沿用至今,成为一种常规消毒方法。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发现氯化后自来水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结果!经过氯化后的水会产生哪些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吗?如何才能得到既清洁又安全的饮用水?……这些均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人类的饮用水大多数是经过自来水厂加工生产的。我市的自来水厂水源来自韩江中上游,韩江中上游流域是广大的山区,水污染程度低,水质好,其中含有害物质少。潮州竹竿山水厂是目前粤东地区规模较大的水厂,负责潮州地区的供水。竹竿山水厂自来水生产消毒采用氯化法,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作用物质是氯气。水厂的自来水生产分为四个阶段,取水,过滤,消毒,输水,自来水进入水厂后,第一道工序是过滤,竹竿山水厂用聚氯化铝(加SO42-)作沉淀剂,药池中AlCl3浓度6%,水中浓度为2mg/L。聚氯化铝可除去水中三卤甲烷母体物质,防止致癌物质产生。过滤后的水要进行消毒,消毒剂用氯气。氯气易溶于水,与水结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对产生臭味的无机物来说,它能将其彻底氧化消毒,对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质如水藻,细菌而言,它能穿透细胞壁,氧化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受到障碍而死亡。次氯酸本身呈中性,容易接近细菌体而显示出良好的灭菌效果,次氯酸根离子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它带负电荷而难于接近细菌体(细菌体带负电荷),因而较之次氯酸,其灭菌效果要差得多,所以氯气消毒效果要比采用漂白粉消毒更佳。自来水厂是从梅州、厦门等地购买液氯的,使用时液氯通过减压阀减压,再进入投氯机投到水中。自来水厂每10几天用氯气约5吨,水产量达100多万吨。我们在市区作了调查,自来水中常常有浓烈的漂白粉味,群众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那究竟这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我们经过研究,到竹竿山水厂询问有关技术人员,得知自来水中带有漂白粉味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它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水厂的投氯的量度提高,因为长距离送水,管道中会产生硫铁菌等有害物质,自来水中含氯量偏高用于杀菌,以防止自来水到达用户前受到二次污染。自来水厂投氯量度提高,是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居民应体谅这一点,为了尽量减少饮用水中带有的浓烈的漂白粉味,我们建议居民的饮水习惯应有所改变,使之进一步科学化。自来水饮用前应放置一段时间,让水中存有的余氯挥发掉,这可减少水中漂白粉味。同时竹竿山水厂对出厂的自来水进行抽样调查,严格把握水中余氯量,保证居民用水的水质高。目前,随着我市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发展迅速,韩江的水污染逐渐加重。氯化消毒水中检验出的氯化有机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应更关注自来水的氯化消毒以及怎样才能保证自来水水质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给自来水厂提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氯化前的工作。竹竿山水厂应和环保等部门合作,对韩江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保证水源的水质。(2)改革投氯消毒工艺,氯化消毒过程中,强力的混合作用是获得连续的消毒效果的关键。潮州竹竿山水厂现拥有先进的投氯机,但以后还需注意投氯消毒工艺提高。(3)采用优化消毒剂。在现阶段,消毒剂除氯气外,还有二氧化氯,臭氧,采用代用消毒剂可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同时提高处理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自来水生产越来越完善,在不久的将来,氯化消毒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人们可安心饮用甘甜的自来水。在调查中,居民反映出我市水价偏高问题,但我们知道,自来水厂的设备投资巨大,而且又要注意提高水的水质,资金费用也相当高,居民这一点应给予体谅。处在夏秋季节,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偏高,我们在饮用自来水时,最好是延长沸腾时间,使水中难以挥发的有机物质得到消毒以保证健康。〖报告一〗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中的利弊(一)调查目的现在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推广到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了,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但我们经过对理论资料了解、研究,认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还是有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我们决定针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调查。(二)调查分析:1、对50名市自来水厂领导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如下:(1)本市自来水生产采用氯化法消毒比较好。(2)本市自来水厂所引用水源水质好,消毒过程中环保做得较彻底、完善。(3)本市自来水厂氯化消毒后的水几乎没有有害物质。(4)日常用水有时会有漂白粉味,但不会危害人体健康。2、对市区居民进行有关饮水问题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整理调查问卷得到下表:选 项题 号 A B C D1 50人/100% \ \ \2 \ 8人/16% 42人/84% \3 50人/100% \ \ \4 \ 50人/100% \ \5 4人/8% 46人/92% \ \6 40人/80% 10人/20% \ \7 没有:47人/94% 没填:3人/6% 8 考虑环保:27人/54% 没填:23人/46% 9 有时:10人/20% 没有:40人/80%由上表反映出:① 关于哪种消毒方法比较好,对氯化法持支持意见占100%即50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在现阶段还是受到认可和支持的。② 对自来水厂水源污染情况认为“没污染”的人数占84%,认为“污染一般”占总人数的16%,潮州市自来水厂所引用的水源来自韩江,韩江水受污染少,水质较好,这是潮州市自来水生产的一大优势。③ 对自来水厂所选用消毒剂的看法,“同意”的人数占100%,这从中体现出大家对“氯气”的信任还是较高。④ 自来水厂消毒剂主要从外地进货,本地没有生产,这也是造成自来水成本偏高的一个原因。⑤ 对于自来水消毒过程氯气的用量,认为“适可”的人数占总人数92%,认为“过高”的占8%即4人。潮州市竹竿山水厂采用投氯机加氯,全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投入剂量比较准确, 对比其他乡镇小型水厂受条件限制而出现投氯剂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竹竿山水厂所生产的自来水质更好,居民饮水后对身体健康有保障。⑥ 对自来水厂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不断改进消毒方法的回答,“有”占80%,而“没有”只占20%,即十人。不断改进,不但有利于提高自来水厂信誉,而且还能不断提高供水的质量,保证居民饮水健康。⑦ 认为氯化消毒后的水没有产生有害物质的人占总人数的94%,有6%的人弃权。由此可见,氯化消毒后的水质是比较好,对人体危害较小。⑧ 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指出厂家考虑到环保问题的占总人数的54%,有46%的人弃权。环保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特别氯气是有毒气体,更须注意,以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由调查得知,自来水厂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⑨ 日常饮用水有时会有漂白粉味,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占20%,认为没有的占80%。现今消毒过程中氯的投入量比较准确,投氯量约为1kg/1000吨水。出现漂白粉味是因为水中含氯量偏高,但这是要防止自来水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人体危害极低。综上所述,基于潮州市的实际情况(如水源水质,自来水厂的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在现今自来水生产中,消毒方法大多数采用氯化法,消毒剂采用液氯。潮州市自来水厂所引用的水源来自韩江,韩江受污染程度比较轻,水质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比较好,而且氯化后水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极少,对人体的健康基本没危害。尽管如此,但许多新的研究都表明自来水氯化消毒后仍不可避免存在有害物质,且目前有关方面专家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我们在此向潮州市自来水公司提出建议:希望贵公司能不断改进自来水消毒的方法,以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报告二〗关于自来水消毒的调查(一)调查目的了解居民对自来水消毒的看法以及平常居民所饮用自来水的水质、居民在生活用水中有何习惯、是否有考虑到珍惜自己的健康等问题。(二)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法。(三)研究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下面是对答卷的综合分析:1、居民对自来水生产的了解程度。对于不同的地区,水质是不相同的,自来水生产所采用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也是不同的。那么,居民是否了解自来水的一些消毒方法?调查数据如下:选项题号 A B C D3 —— 42人(82%) 1人(2%) 7人(14%)4 15人(30%) 15人(30%) 2人(4%) 18人(36%)5 10人(20%) 5人(10%) 17人(34%) 18人(36%)6 19人(38%) 6人(12%) 15人(30%) 10人(20%)从上表看出:○1 居民对自来水生产知识的了解只是一般性,调查中认为自来水厂采用氯气作为消毒剂占84%,42人,其他只占16%,即8人。○2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的优点。调查中有30%认为消毒效果好,有30%认为费用较低,只有4%认为没有有害物质,有36%不知道。总体看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确存在其独特的优点。○3 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能产生致癌物质,经调查,对个这问题有36%人不知道,34%的人认为“不一定”,有20%的人认为“能”,10%的人认为“不能”。由此可见,人们对氯化消毒后的水有没有产生致癌物质的了解程较差,但是并不能说明潮州市自来水厂所生产的自来水就不存在致癌物质。○4 氯气消毒的利弊,有38%的人认为“利大于弊”,认为“弊大于利”的占12%,认为“利弊各半”的占30%,“不知道”的占20%。总之,人们认为氯气消毒还是利大于弊。2、对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的评价。不论我们找再多的理论资料,也不及事实的准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怎样,群众最清楚。我们设计了几道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选项题号 A B C D2 11人(22%) 18人(36%) 19人(38%) 2人(4%)7 31人(62%) 14人(28%) 注:5人弃权(10%)9 10人(20%) 36人(72%) 4人(8%) ——10 13人(26%) 16人(32%) 21人(42%)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于自来水味道略有异味或无味的看法,认为自来水甘甜的只占22%,认为自来水有强烈气味的只占4%,所以可以看出,自来水的味道只是一般而已。而饮用水带漂白粉味,认为没有的占62%,认为有的只占28%。对总体水质的评价,72%的人认为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一般,有20%的人认为水质很好,只有8%的人认为水质很差。有26%的人赞成自来水厂提高给水的含氯标准,32%的人反对这一做法。所以从总体上看,自来水的水质是比较好,但有时略带异味。3、居民的饮用自来水一些生活习惯。生活中我们用的是自来水,健康、良好的饮水习惯是必要的,是身体健康的保证。针对人们是否注意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的问题,我们设计了11至15题四道题,调查结果如下:选项题号 A B C D11 20人(40%) 28人(56%) 2人弃权(4%)12 16人(32%) 30人(60%) 4人弃权(8%)14 23人(46%) 27人(54%) —— ——15 22人(44%) 11人(22%) 17人(34%) ——由上表可以看出,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才饮用的占40%,没有占56%;对用于养殖生物的自来水有先放置一段时间后或加除氯剂才使用的只占32%,没有的占60%;这些体现居民的饮水习惯还不那么科学。现在家庭中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的占46%,饮用自来水的有54%,部分家庭中饮用纯净水等,他们认为纯净水较自来水水质好、干净,含有害物质少。有44%的人认为本地自来水水质好,22%的人认为外地自来水水质好。上述分析可归纳出如下结论:(1)居民对自来水生产有一定了解,且普遍认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优点大于缺点。(2)居民对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的评价比较好。(3)居民饮水习惯欠佳,对健康饮水的知识不甚了解。【参考文献】1、《自来水生产中的氯化处理及问题》孙树萍 杜庆君2、《二氧化氯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进展》尤作亮 黄少杰 张瑞冬 张金松3、《二氧化氯及其在给水中的应用》岳舜琳4、 、《健康——从饮水开始》6、《净水指南》:《水与生命》、《水与生活》7、《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综合主题》)8、《饮用水质与人体健康》李勇 盖相花 (《化学教育》2002年第1期)

一、液氯消毒原理和二氧化氯消毒原理 (一)、液氯消毒 氯气加入水中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不同的水质其化学反应的过程也不一样,但最终起消毒作用的产物为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 当水中无氨氮存在时 CL2+HO2→HOCL+H++CL– ……………………(1) 次氯酸是一种弱电介质 HOCL→H++OCL– ………………………………(2) 次氯酸与次氯酸根在水里所占的比例主要取决于水的pH值,HOCL和OCL–都具有氧化能力,但HOCL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荷细菌的表面,并渗入细菌体内,氯原子氧化作用破坏细菌体内的酶,使细菌死亡;而OCL–带负电,难于靠近带负电荷的细菌,所以虽有氧化能力也难起消毒作用。 从图Ⅰ可以看出,在pH值6-5范围内,水的pH值越低,HOCL的百分含量越大,因而消毒效果越好。 当水中存在氨氮时,(1)式产生的HOCL就会和氨化合,产生一类叫胺的化合物,其成份视水的pH值及CL2和NH3含量的比值而定。 NH3+HOCL →NH2CL+H2O…………………(3) NH3+2HOCL→NHCL2+2H2O…………………(4) NH3+3HOCL →NCL3+3H2O…………………(5) 当水的PH值在5-5之间时,NH2CL和NHCL2同时存在,但PH值低时,NHCL2较多,NHCL2的杀菌能力NH2CL强,所以水的PH值低一些,也是有利于消毒作用的。NCL3要在PH值低 于4时才产生,在一般的饮用水中不大可能形成。 所以,无论水中是否存在氨氮,在使用液氯消毒时,在pH值8-5范围内,pH值越低,消毒效果比PH值高的消毒效果好。 (二)、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化学性质活泼,易溶于水,在20℃下溶解度为98g/L,是氯气的溶解度的5倍。氧化能力为氯气的2倍。CLO2是中性分子,在水中几乎100%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极易穿透细胞膜,渗入细菌细胞内,将其核酸(DNA或RNA)氧化后,从而阻止细菌的合成代谢,并使细菌死亡。在饮用水中 CLO2灭菌反应如下式(6)、(7)所示。 CLO2+ e→CLO2–…………………………………………(6) CLO2+2H2O+4e→CL–+4OH–……………………………(7) 实验测知,式(6)式的电极电位95V ,式(7) 式的电极电位78V。所以使用二氧化氯消毒还可以氧化水中的一些还原性金属离子(如Fe2+ Mn2+等),即对水中的铁、锰有着不错的去处效果。CLO2的氧化能力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溶液酸性越强,CLO2的氧化能力越强。但在PH值6-10范围内的杀菌效果几乎不受PH值影响。 综上,在净水工艺条件下,用液氯消毒,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HOCL,其杀菌效果比OCL–高近80倍。由图表Ⅰ可以看出pH值越高,HOCL离解的越多,当pH值大于8时即达到75%的OCL–,消毒效果就愈发降低。经过众多试验结果得出,CLO2可以在范围内杀灭细菌,液氯只有在近中性条件下才能有效地杀灭细菌。 二、两种消毒剂杀灭饮用水中细菌的情况 在饮用水中投加消毒剂的目的主要是杀灭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病菌,及其它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经过消毒处理的水,不是将水中所有的细菌杀灭,可以允许含有少量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细菌,但一定要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一)、消毒剂投加量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为了研究消毒剂投加两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对我公司的沉淀水(未加消毒剂)、滤前水(预加5 mg/L消毒剂)、滤后水(又加5 mg/L消毒剂)进行了细菌学指标的检测,检测结果见图表Ⅱ。 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 二氧化氯和液氯对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且随着投加量增大杀菌率增大;二氧化氯的灭菌效果稍优于液氯。投加量为5mg/L时,液氯的杀菌率是76%,二氧化氯的杀菌率则达62%。 二氧化氯杀灭细菌的效果明显优于液氯。 (二)、水温对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 消毒剂的杀菌能力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强,温度低时每上升10℃,细菌死亡率成倍增加。图表Ⅲ为Benarde等试验的不同温度下二氧化氯接触时间与大肠杆菌存活率的关系。由图可见,温度升高,灭菌时间相对缩短,杀菌效果相对增强。 三、两种消毒剂对饮用水中有机卤代物 形成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用液氯消毒饮用水所产生的有机卤代物致癌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对比液氯消毒与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水中有机物情况的项目。对用液氯消毒和用二氧化氯消毒的四种同一自来水厂饮用水的富集水样进行GC/MS分析,其试验结果见图表Ⅳ。 由试验结果表明,凡是投加液氯消毒,不仅有机物种类多,含量大,且均形成较多的有机卤代物(如CHCl3、CHBr3等)。如投加7 mg/L液氯的水样检出2种氯代物和7种溴代物,含量为76%;而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水样,未检出有机卤代物。二氧化氯消毒一般只起氧化作用,不起氯化作用,这是二氧化氯消毒几乎不形成有机卤代物的根本原因。可见,源水严重污染或水体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二氧化氯是最好的选择。 四、我厂对饮用水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我厂引进的高效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其制备消毒剂的原理是利用氯酸钠水溶液与盐酸溶液在一定温度和负压下充分反应,产生以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消毒气体,来进行饮用水消毒的。 该设备在投入使用初期,由于管垢中的锈蚀物要消耗一些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消耗量较大,运行成本较高。运行一个月左右后,二氧化氯的投加量趋于稳定。统计生产实践所耗用的成本,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我们得出,在达到同样的消毒效果时,消耗二氧化氯的量要比液氯的消耗量低一些,但制备二氧化氯的原料成本要比液氯成本高02元/吨。为了保证水质,同时兼顾节约成本,我厂在冬季水源污染少、浊度低时,使用液氯消毒;到了夏季,水源污染较重或者水源中有机物含量偏高时,使用二氧化氯消毒。 五、结论 液氯作为经典的饮用水消毒方式,消毒能力强,货源充足,价格低廉,投加设备较为简单,有着价廉物美的优势。但当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会产生有致癌作用的卤化有机物。 二氧化氯作为后发展起来的消毒方式,杀菌能力比液氯消毒强,杀菌效果不受水的pH值影响,只发生氧化作用不发生氯化作用达到消毒效果,避免了有机卤代物的问题。但是二氧化氯制取出来即须应用,不能贮存,制取原料价格较贵。 无论是液氯消毒还是二氧化氯消毒,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应该根据生产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因水制宜,合理选用饮用水消毒剂,力争得到最好的性价比 一、兽用消毒剂的种类及机理 消毒剂的种类有多种,常用的兽用消毒药主要是:酚、醛、醇、酸、碱、氯制剂、碘制剂、重金属盐类、表面活性剂等类型消毒剂。 酚类 这类消毒剂能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变性、沉淀而起杀菌作用,能杀死一般细菌。复合酚能杀灭芽胞、病毒和真菌。主要有苯酚、复合酚、煤酚等。 醛类 醛类的杀菌作用也是较强的,其中以甲醛的效果较好,也最常用。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养殖业的需求,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高效消毒剂也被广泛应用。 酸类 酸类消毒剂的杀菌原理是高浓度的氢离子能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水解,而低浓度的氢离子可以改变细菌体表蛋白两性物质的离解度,抑制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细菌的吸收、排泄、代谢和生长。氢离子还可与其它阳离子在菌体表面竞争性吸附,妨碍细菌的正常活动。 碱类 用于畜禽消毒的碱类消毒药主要有苛性钠、苛性钾、石灰、草木灰、苏打等。碱类消毒作用的机理是阴性氢氧根离子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使细菌酶系统和细胞结构受损害,同时碱还能抑制细菌的正常代谢机能,分解菌体中的糖类,使菌体复活。它对病毒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可用于许多病毒性传染病的消毒,高浓度碱液亦可杀灭芽胞。碱类消毒剂最常用于畜禽饲养过程中场区及圈舍地面、污染设备(防腐)及各种物品以及含有病原体的排泄物、废弃物的消毒。 醇类 醇类主要用于皮肤、器械以及注射针头、体温计等的消毒,如:75%的酒精。 表面活性剂类 这类消毒药又称除污剂或清洁剂,可降低菌体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油的乳化而除去油污,产生一定的清洁作用。另外,表面活性剂还能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选出,阻碍了细菌的呼吸和糖酵解的过程,使菌体蛋白变性,而出现杀菌作用。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洗必泰、杜米芬等。 氧化剂类 这是一类含不稳定的结合态氧的化合物,遇到有机物或酶即可放出初生态氧,而后破坏菌体的活性基因,发挥消毒作用。常用的氧化剂消毒剂有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等。 卤素类 卤素(包括氯、碘等)对细菌原生质及其它结构成分有高度的亲和力,易渗入细胞,之后和菌体原浆蛋白的氨基或其它基团相结合,使其菌体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呈现杀菌作用。在卤素中氟、氯的杀菌力最强,依次为溴、碘,但氟和溴一般消毒时不用。常用的该类消毒剂包括: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溶液、优氯净、强力消毒王、碘酊、复方络合碘等。 二、消毒剂对微生物杀灭效果评价试验现状 评价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但是该规范中规定的某些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评价消毒效果主要是评价对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芽胞等)的杀灭作用以及有机物、PH值、温度等因素对其效果的影响。 《消毒技术规范》(2006征求意见版)中指出检验消毒产品对细菌、真菌的灭活效果时所选用的基础实验菌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 15442、大肠杆菌 8099、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ATCC19977、白色葡萄球菌 8032、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黑曲霉菌ATCC 16404。在上述规定的菌株基础上,根据消毒剂特定用途或试验特殊需要,还可增选其他菌株。病毒灭活试验所用试验病毒株为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poliovirus-Ⅰ,PV-Ⅰ)疫苗株和艾滋病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美国株。 评价消毒剂消毒效果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中和试验、消毒剂定性消毒试验、消毒剂定量消毒试验、消毒剂杀菌能量试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原性破坏试验。具体试验步骤可参见卫生部提出的《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三、兽用消毒药的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生产、经营和使用最广泛的兽用消毒药品主要为复合酚类、碘类、季胺盐类和氯制剂四大类。当前养殖单位广泛应用的效果确实的消毒药主要有: 安灭杀 先灵葆雅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15%的戊二醛和10%的COCO季胺盐; 拜净 拜耳动保生产,主要成分为十二烷氧化胺三碘氧化合物; 百胜-30/15 辉瑞动保生产,主要包含碘、磷酸、硫酸等成分; 农福 杜邦化工生产,主要成分为高效复合酚。 兽用消毒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忽略清除畜禽舍内的粪便、饲料残渣、体表脱落物等有机物;认为饮水消毒剂对畜禽无害而随意加大浓度,造成损失;认为使用温开水做溶剂能增加所有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不能做到交叉应用多种类型消毒剂,造成耐药性的产生;认为消毒剂气味越浓越好,造成畜禽黏膜损伤,影响效益。 四、展望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动物疾病流行也呈现全球化,一些新的疾病的流行给畜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新型传染病疫苗的研究需要较长周期,因此预防控制新型传染病只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注重消毒等预防措施来实现。这种形势下,研究一种或多种新型、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药显得十分必要。 理想的兽用消毒药应具有高效、广谱、作用迅速、活性长效、性质稳定、便于储运、抗有机物干扰、高度的安全性、成本适中等几个特点。新型高效复合型消毒剂以及兽用消毒剂专用表面活性剂将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宠物手术(器械)专用消毒剂、奶牛乳头专用消毒剂、种蛋专用消毒剂、SPF动物屏障设施专用消毒剂、生物安全实验室专用消毒剂、疫苗灭活专用消毒剂等更加细化的专业实用型消毒剂的研究也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延伸阅读 兽用消毒药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消毒药品名称繁杂 我国专业和兼产兽用消毒药品的厂家较多,兽药市场销售的消毒剂品种更是繁多。除国产制品外,还有部分进口药品。动物消毒药品品种多而杂,同一个功能的消毒药品,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不同批准文号的产品,给用户在使用消毒药品的选择上造成了一定困难。 生产厂家刻意夸大消毒效果 部分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消费心理、促进产品销量,刻意的在产品外包装说明中夸大产品的消毒效果,以点盖面,使用绝对化语言,甚至将自己的产品说成“万能药”。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相关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部分经营者利用监管机构的疏忽大意,使大量的劣质消毒药流入兽药市场,既破坏了原有的市场秩序,又给相关养殖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劣质消毒药生产者还利用兽药销售吃回扣的不良心理进入市场,这些受利益驱动的消毒药价格回扣现象,给消毒药品的管理带来消极影响。 缺乏相关药品的科学研究 兽用消毒药的研究涉及消毒学、兽医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研究起来费时费力。同时一个消毒药的问世要经过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和临床等几个步骤,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较长。目前应用的许多消毒药都是公共卫生部门、防检疫部门研究的,缺乏专门针对兽用消毒药的试验研究。

关于消毒剂的化学论文1000字

温度,压力,酸碱度等

关于自来水生产中氯化消毒的调查分析高一(5)黄建洲 刘奕钦 陈键炜 李泽龙指导老师:黄洁玲(化学科)一、 课题提出水是地球上的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俗话说:“人能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水。”这形象地说明了水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传染病学和细菌学的研究证明水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80%的疾病以及1/3以上的死亡直接来源于不清洁的饮用水。水质决定着人的体质,于是自来水的消毒处理成为大规模供水系统中最基本的处理工艺,是保证用户安全用水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潮州市处于潮汕平原,属韩江的灌溉区域。我市的饮用水源来自韩江中上游。韩江中上游处于山区,水污染少,水质优。近来,我市的自来水出现漂白粉味,这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适逢新教材高一《化学》中学习了有关卤素的知识,这引发了我们一些想法:经过氯化消毒之后,饮用水中会产生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避免自来水氯化消毒所带来的一些弊端?……二、研究目的1、了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氯化消毒的原理方法以及氯化后水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对自来水生产中氯化消毒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使自来水消毒更趋向科学化。3、调查人们对自来水氯化消毒的看法所持观点。4、通过实践研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如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学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三、研究过程本课题主要采用“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实地调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撰写论文”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实践等。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并通过对资料整理分析,我们从中收集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为实地调查研究作好准备。2、调查实践到潮州市竹竿山水厂进行参观访问,了解有关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具体情况,潮州竹竿山水厂于1995年5月与挪威合作建成自动化程控设施,是现今粤东地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来水厂,日产量约10万吨。在曹副厂长和化验室许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自来水生产的全过程并就自来水氯化消毒问题进行重点调查访问。3、分析研究我们设计两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将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写成调查报告。 四、研究成果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需的物质之一。对传染病学和细菌学的研究证明水的确又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物,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对水的消毒方法,并在大约一百多年前就采用了氯化消毒方法,并沿用至今,成为一种常规消毒方法。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发现氯化后自来水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结果!经过氯化后的水会产生哪些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吗?如何才能得到既清洁又安全的饮用水?……这些均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人类的饮用水大多数是经过自来水厂加工生产的。我市的自来水厂水源来自韩江中上游,韩江中上游流域是广大的山区,水污染程度低,水质好,其中含有害物质少。潮州竹竿山水厂是目前粤东地区规模较大的水厂,负责潮州地区的供水。竹竿山水厂自来水生产消毒采用氯化法,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作用物质是氯气。水厂的自来水生产分为四个阶段,取水,过滤,消毒,输水,自来水进入水厂后,第一道工序是过滤,竹竿山水厂用聚氯化铝(加SO42-)作沉淀剂,药池中AlCl3浓度6%,水中浓度为2mg/L。聚氯化铝可除去水中三卤甲烷母体物质,防止致癌物质产生。过滤后的水要进行消毒,消毒剂用氯气。氯气易溶于水,与水结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对产生臭味的无机物来说,它能将其彻底氧化消毒,对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质如水藻,细菌而言,它能穿透细胞壁,氧化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受到障碍而死亡。次氯酸本身呈中性,容易接近细菌体而显示出良好的灭菌效果,次氯酸根离子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它带负电荷而难于接近细菌体(细菌体带负电荷),因而较之次氯酸,其灭菌效果要差得多,所以氯气消毒效果要比采用漂白粉消毒更佳。自来水厂是从梅州、厦门等地购买液氯的,使用时液氯通过减压阀减压,再进入投氯机投到水中。自来水厂每10几天用氯气约5吨,水产量达100多万吨。我们在市区作了调查,自来水中常常有浓烈的漂白粉味,群众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那究竟这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我们经过研究,到竹竿山水厂询问有关技术人员,得知自来水中带有漂白粉味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它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水厂的投氯的量度提高,因为长距离送水,管道中会产生硫铁菌等有害物质,自来水中含氯量偏高用于杀菌,以防止自来水到达用户前受到二次污染。自来水厂投氯量度提高,是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居民应体谅这一点,为了尽量减少饮用水中带有的浓烈的漂白粉味,我们建议居民的饮水习惯应有所改变,使之进一步科学化。自来水饮用前应放置一段时间,让水中存有的余氯挥发掉,这可减少水中漂白粉味。同时竹竿山水厂对出厂的自来水进行抽样调查,严格把握水中余氯量,保证居民用水的水质高。目前,随着我市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发展迅速,韩江的水污染逐渐加重。氯化消毒水中检验出的氯化有机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应更关注自来水的氯化消毒以及怎样才能保证自来水水质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给自来水厂提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氯化前的工作。竹竿山水厂应和环保等部门合作,对韩江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保证水源的水质。(2)改革投氯消毒工艺,氯化消毒过程中,强力的混合作用是获得连续的消毒效果的关键。潮州竹竿山水厂现拥有先进的投氯机,但以后还需注意投氯消毒工艺提高。(3)采用优化消毒剂。在现阶段,消毒剂除氯气外,还有二氧化氯,臭氧,采用代用消毒剂可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同时提高处理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自来水生产越来越完善,在不久的将来,氯化消毒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人们可安心饮用甘甜的自来水。在调查中,居民反映出我市水价偏高问题,但我们知道,自来水厂的设备投资巨大,而且又要注意提高水的水质,资金费用也相当高,居民这一点应给予体谅。处在夏秋季节,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偏高,我们在饮用自来水时,最好是延长沸腾时间,使水中难以挥发的有机物质得到消毒以保证健康。〖报告一〗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中的利弊(一)调查目的现在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推广到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了,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但我们经过对理论资料了解、研究,认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还是有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我们决定针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调查。(二)调查分析:1、对50名市自来水厂领导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如下:(1)本市自来水生产采用氯化法消毒比较好。(2)本市自来水厂所引用水源水质好,消毒过程中环保做得较彻底、完善。(3)本市自来水厂氯化消毒后的水几乎没有有害物质。(4)日常用水有时会有漂白粉味,但不会危害人体健康。2、对市区居民进行有关饮水问题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整理调查问卷得到下表:选 项题 号 A B C D1 50人/100% \ \ \2 \ 8人/16% 42人/84% \3 50人/100% \ \ \4 \ 50人/100% \ \5 4人/8% 46人/92% \ \6 40人/80% 10人/20% \ \7 没有:47人/94% 没填:3人/6% 8 考虑环保:27人/54% 没填:23人/46% 9 有时:10人/20% 没有:40人/80%由上表反映出:① 关于哪种消毒方法比较好,对氯化法持支持意见占100%即50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在现阶段还是受到认可和支持的。② 对自来水厂水源污染情况认为“没污染”的人数占84%,认为“污染一般”占总人数的16%,潮州市自来水厂所引用的水源来自韩江,韩江水受污染少,水质较好,这是潮州市自来水生产的一大优势。③ 对自来水厂所选用消毒剂的看法,“同意”的人数占100%,这从中体现出大家对“氯气”的信任还是较高。④ 自来水厂消毒剂主要从外地进货,本地没有生产,这也是造成自来水成本偏高的一个原因。⑤ 对于自来水消毒过程氯气的用量,认为“适可”的人数占总人数92%,认为“过高”的占8%即4人。潮州市竹竿山水厂采用投氯机加氯,全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投入剂量比较准确, 对比其他乡镇小型水厂受条件限制而出现投氯剂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竹竿山水厂所生产的自来水质更好,居民饮水后对身体健康有保障。⑥ 对自来水厂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不断改进消毒方法的回答,“有”占80%,而“没有”只占20%,即十人。不断改进,不但有利于提高自来水厂信誉,而且还能不断提高供水的质量,保证居民饮水健康。⑦ 认为氯化消毒后的水没有产生有害物质的人占总人数的94%,有6%的人弃权。由此可见,氯化消毒后的水质是比较好,对人体危害较小。⑧ 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指出厂家考虑到环保问题的占总人数的54%,有46%的人弃权。环保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特别氯气是有毒气体,更须注意,以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由调查得知,自来水厂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⑨ 日常饮用水有时会有漂白粉味,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占20%,认为没有的占80%。现今消毒过程中氯的投入量比较准确,投氯量约为1kg/1000吨水。出现漂白粉味是因为水中含氯量偏高,但这是要防止自来水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人体危害极低。综上所述,基于潮州市的实际情况(如水源水质,自来水厂的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在现今自来水生产中,消毒方法大多数采用氯化法,消毒剂采用液氯。潮州市自来水厂所引用的水源来自韩江,韩江受污染程度比较轻,水质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比较好,而且氯化后水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极少,对人体的健康基本没危害。尽管如此,但许多新的研究都表明自来水氯化消毒后仍不可避免存在有害物质,且目前有关方面专家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我们在此向潮州市自来水公司提出建议:希望贵公司能不断改进自来水消毒的方法,以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报告二〗关于自来水消毒的调查(一)调查目的了解居民对自来水消毒的看法以及平常居民所饮用自来水的水质、居民在生活用水中有何习惯、是否有考虑到珍惜自己的健康等问题。(二)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法。(三)研究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下面是对答卷的综合分析:1、居民对自来水生产的了解程度。对于不同的地区,水质是不相同的,自来水生产所采用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也是不同的。那么,居民是否了解自来水的一些消毒方法?调查数据如下:选项题号 A B C D3 —— 42人(82%) 1人(2%) 7人(14%)4 15人(30%) 15人(30%) 2人(4%) 18人(36%)5 10人(20%) 5人(10%) 17人(34%) 18人(36%)6 19人(38%) 6人(12%) 15人(30%) 10人(20%)从上表看出:○1 居民对自来水生产知识的了解只是一般性,调查中认为自来水厂采用氯气作为消毒剂占84%,42人,其他只占16%,即8人。○2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的优点。调查中有30%认为消毒效果好,有30%认为费用较低,只有4%认为没有有害物质,有36%不知道。总体看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确存在其独特的优点。○3 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能产生致癌物质,经调查,对个这问题有36%人不知道,34%的人认为“不一定”,有20%的人认为“能”,10%的人认为“不能”。由此可见,人们对氯化消毒后的水有没有产生致癌物质的了解程较差,但是并不能说明潮州市自来水厂所生产的自来水就不存在致癌物质。○4 氯气消毒的利弊,有38%的人认为“利大于弊”,认为“弊大于利”的占12%,认为“利弊各半”的占30%,“不知道”的占20%。总之,人们认为氯气消毒还是利大于弊。2、对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的评价。不论我们找再多的理论资料,也不及事实的准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怎样,群众最清楚。我们设计了几道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选项题号 A B C D2 11人(22%) 18人(36%) 19人(38%) 2人(4%)7 31人(62%) 14人(28%) 注:5人弃权(10%)9 10人(20%) 36人(72%) 4人(8%) ——10 13人(26%) 16人(32%) 21人(42%)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于自来水味道略有异味或无味的看法,认为自来水甘甜的只占22%,认为自来水有强烈气味的只占4%,所以可以看出,自来水的味道只是一般而已。而饮用水带漂白粉味,认为没有的占62%,认为有的只占28%。对总体水质的评价,72%的人认为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一般,有20%的人认为水质很好,只有8%的人认为水质很差。有26%的人赞成自来水厂提高给水的含氯标准,32%的人反对这一做法。所以从总体上看,自来水的水质是比较好,但有时略带异味。3、居民的饮用自来水一些生活习惯。生活中我们用的是自来水,健康、良好的饮水习惯是必要的,是身体健康的保证。针对人们是否注意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的问题,我们设计了11至15题四道题,调查结果如下:选项题号 A B C D11 20人(40%) 28人(56%) 2人弃权(4%)12 16人(32%) 30人(60%) 4人弃权(8%)14 23人(46%) 27人(54%) —— ——15 22人(44%) 11人(22%) 17人(34%) ——由上表可以看出,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才饮用的占40%,没有占56%;对用于养殖生物的自来水有先放置一段时间后或加除氯剂才使用的只占32%,没有的占60%;这些体现居民的饮水习惯还不那么科学。现在家庭中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的占46%,饮用自来水的有54%,部分家庭中饮用纯净水等,他们认为纯净水较自来水水质好、干净,含有害物质少。有44%的人认为本地自来水水质好,22%的人认为外地自来水水质好。上述分析可归纳出如下结论:(1)居民对自来水生产有一定了解,且普遍认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优点大于缺点。(2)居民对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的评价比较好。(3)居民饮水习惯欠佳,对健康饮水的知识不甚了解。【参考文献】1、《自来水生产中的氯化处理及问题》孙树萍 杜庆君2、《二氧化氯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进展》尤作亮 黄少杰 张瑞冬 张金松3、《二氧化氯及其在给水中的应用》岳舜琳4、 、《健康——从饮水开始》6、《净水指南》:《水与生命》、《水与生活》7、《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综合主题》)8、《饮用水质与人体健康》李勇 盖相花 (《化学教育》2002年第1期)

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消毒剂的性质与浓度:—般消毒剂浓度与消毒效果成正比,但乙醇例外。  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与浓度有一定关系,浓度越高消毒时间越短。  细菌的种类与生理状况:同一种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不同,同时也与细菌的数量,菌龄及芽胞的有无有关。  细菌芽胞抵抗力最强,幼龄菌比老龄菌敏感,菌量越多,所需消毒时间越长。  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杀菌过程是一种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故温度高杀菌效果好。酸碱度对消毒的效果剂也有影响。  环境因素的影响:细菌常与某些有机物混在一起,这些有机物对细菌有保护作用,并与消毒剂结合,影响杀菌效果。

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消毒剂的性质与浓度:—般消毒剂浓度与消毒效果成正比,但乙醇例外。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与浓度有一定关系,浓度越高消毒时间越短。细菌的种类与生理状况:同一种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不同,同时也与细菌的数量,菌龄及芽胞的有无有关。细菌芽胞抵抗力最强,幼龄菌比老龄菌敏感,菌量越多,所需消毒时间越长。3。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杀菌过程是一种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故温度高杀菌效果好。酸碱度对消毒的效果剂也有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细菌常与某些有机物混在一起,这些有机物对细菌有保护作用,并与消毒剂结合,影响杀菌效果。请采纳~

关于消毒液的化学小论文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效氯含量5~5%。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气味刺激。

你想知道84消毒液的制取原理,消毒作用吗?请看下面的视频

一次有趣的实验  今天,老师跟我们做了一次小实验,实验的名字叫“纸杯为何燃不着”。  上课预备铃响了,老师手里拿着两个纸杯、打火机和一杯水进了教室。同学们见了非常奇怪:老师上课时一般都带着上课用的教材呀!怎么今天只带了这些呢?不一会儿,同学们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话题无非不是好奇老师上课带这些东西来干什么。这时,班上的“小聪明”站起来,神神秘秘的说:“看老师这架势是要做实验。”说完,同学们一个个心奋不已。这时,老师来到讲台前,笑眯眯的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实验”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欢呼雀跃。一道道目光“唰唰”的一齐看向老师,眼神分明就是在问是什么实验啊!在同学们炽热的视线中,老师却不紧不慢地说:“别着急,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纸杯会不会燃烧?”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会。”“那我们试试吧。”说着,拿出来一个纸杯,打把点燃的火机朝纸杯的底部烧去,底部先是黑了,过了一会儿,纸杯被烧通了。老师还调皮的拿这个纸杯做起了望远镜,东望望,西瞧瞧,顿时把同学们逗乐了。老师放下了手中的纸杯,拿起另一个纸杯,装了水,神秘的笑了笑,问:“这次会不会像上次那样呢?”同学们有的说纸杯会烧通,里面的水会漏下来;也有的说纸杯不会燃烧,因为里面的水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老师也不说话,装聋作哑,继续手里的实验。拿着点燃的打火机对着纸杯的底部攻去,但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虽然底部也黑了,但没有通掉。有的同学说这纸杯动了手脚。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老师又把纸杯里的水倒了,拿打火机烧,虽然时间长了一点,但纸杯还是通了。做完这个实验,老师笑嘻嘻的对我们说:“怎么样,神奇吧!”  见此情景,我们事后查阅资料知道了:这和物体燃烧的沸点有关,当水沸腾时,温度只有100度,而之燃烧点却要180度,物体在没有达到点时是不会燃烧的。此时虽然纸杯不断加热,但这些热量几乎全被水吸走了,所以纸杯也就不能燃起来。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它让我们学到了一个科学知识!

它的有效成份是NACLO,当遇水,发生水解生成了HCLO,它具有强氧化性,从而起漂白作用,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细菌。

关于消毒供应室的论文

物品供应问题:供应室涉及的医疗物品种类繁多,物品管理方法多种多样,潜在的风险相应也比较多。例如医疗物品的回收与下发集中于一人一车,交叉感染几率较大;物品的消毒、灭菌不彻底,包装过程存在漏包漏放,无菌物存放过期等,都会影响临床的诊疗操作,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工作分配及工作区域布局不合理,供应室管理制度不完善:供应室往往物品繁杂,配给的人员及空间有限。工作人员一人兼多职造成分工混乱,科室内工作区域布置不合理,工作区与操作区无明显界限,操作区内也无严格区分,物品摆放无序,甚至有污染物逆行进入清洁区的事故发生。供应室注意事项对于消毒供应室来说,软水内镜、硬式内镜、眼科器械、五官器械及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变频器为最难灭菌的五类器械。由于这些器械多不耐高温高压,只可使用低温灭菌技术进行灭菌,给消毒供应室带来了更多的灭菌挑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微创手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其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成为立足手术领域的王牌。值得注意的是腔镜类手术器械不同于传统手术器械,其产品结构复杂而精细,处理时需仔细检查,妥善管理,如操作不当,易造成安全隐患。

2015年7月31日 明天要转体检中心,有点害怕,又要重新适应那里的人际关系了。护长说:叫我自己过去报到,而我们6个人中我是第一个转到这科室的,也是我们之中最早转科的一个。很感谢我的护长,这么耐心的教导我,我也学到了很多。以下是我在供应室所掌握的:一、下收的流程1、个人防护(口罩、帽子、薄膜手套、橡胶手套)2、用物准备(下收车、登记本、密闭合、塑料篮)3、下科室4、接收物品,清点(查看器械有无损坏)清洁与非清洁分类,填写接收记录。5、接收签名确认6、下收车的清洁消毒(有效氯500mg/L擦拭)二、清洗流程一1,碗、弯盘的清洗个人防护~有效氯消毒液(500mg/L )浸泡30分钟~冲洗~碱性清洗剂~流动水反复刷洗~热水冲洗~蒸馏水冲洗~烘干2、金属器械类清洗个人防护~流动水冲洗~多酶洗涤剂浸泡(2~3分钟)~超声波清洗(5~10分钟)流动水反复刷洗~热水冲洗~蒸馏水冲洗~水溶性润滑剂(30秒)~烘干3、管腔米器械清洗 个人防护~流动水冲洗后高压水枪冲洗至少3次~超洗~多酶洗涤剂浸泡(2~5分钟)~流动水反复刷洗~流动水冲洗后高压水枪冲洗至少3次~蒸馏水冲洗~水溶性润滑剂浸泡2分钟~烘干(开口朝下、竖放)三、包装流程准备工作 1、包装台的清洁(用湿抹布擦拭)2、洗手 3、内、外包布、配件与敷料包内化学指示卡、标签与手术器械单准备工作~检查清洗质量~检查功能、维护~核对组合~包装~注明有效期、明称、核对包装及灭菌者物品的装载要求:1、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物品,灭菌包与包之间留有缝隙(5cm),有利于无菌介质的穿透。2、同一质材的物品,应放同一批次进行灭菌3、不同质材的物品,纺织类物品放置于上层,金属器械类物品放置于下层。4、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大包放置于上层,小包放于下层。5、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盒应平放。盆、盘、碗应斜放。玻璃瓶等无孔器械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有利于蒸气进入和冷空气排出。6、下排气装载量不超过柜室的百分之八十,预真空和脉动真空装载量不超过柜室的百分之九十,同时不应超过柜室的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五。灭菌包的重量要求:敷料包不超过5公斤,手术器械包不超过7公斤。灭菌包体积要求:下排气不超过30乘30乘25cm预真空和脉动真空不超过30乘30乘50cm

消毒,这个是选题内容,有不一昂

关于催化剂的论文

加我,给你

催化剂  定义:又叫触媒。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1981年提出的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为催化反应。  催化剂(catalyst)会诱导化学反应发生改变,而使化学反应变快或减慢或者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化学反应。催化剂在工业上也称为触媒。  初中书上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我们可在波兹曼分布(Boltzmann distribution)与能量关系图(energy profile diagram)中观察到,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物在不改变的情形下,经由只需较少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的路径来进行化学反应。而通常在这种能量下,分子不是无法完成化学反应,不然就是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化学反应。但在有催化剂的环境下,分子只需较少的能量即可完成化学反应。  催化剂有三种类型,它们是: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和它们催化的反应物处于同一种物态(固态、液态、或者气态)。例如:如果反应物是气体,那么催化剂也会是一种气体。笑气(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惰性气体,被用来作为麻醉剂。然而,当它与氯气和日光发生反应时,就会分解成氮气和氧气。这时,氯气就是一种均相催化剂,它把本来很稳定的笑气分解成了组成元素。  多相催化剂和它们催化的反应物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在生产人造黄油时,通过固态镍(催化剂),能够把不饱和的植物油和氢气转变成饱和的脂肪。固态镍是一种多相催化剂,被它催化的反应物则是液态(植物油)和气态(氢气)。  酶是生物催化剂。活的生物体利用它们来加速体内的化学反应。如果没有酶,生物体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就会进行得很慢,难以维持生命。大约在37℃的温度中(人体的温度),酶的工作状态是最佳的。如果温度高于50℃或60℃,酶就会被破坏掉而不能再发生作用。因此,利用酶来分解衣物上的污渍的生物洗涤剂,在低温下使用最有效。  催化剂分均相催化剂与非均相催化剂。非均相催化剂呈现在不同相(Phase)的反应中(例如:固态催化剂在液态混合反应),而均相催化剂则是呈现在同一相的反应(例如:液态催化剂在液态混合反应)。一个简易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包含了反应物(或zh-ch:底物;zh-tw:受质)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反应物内的键因十分的脆弱而导致新的键产生,但又因产物与催化剂间的键并不牢固,而使产物出现。目前已知许多表反应发生吸附反应的不同可能性的结构位置。  仅仅由于本身的存在就能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和质量并不改变的物质就叫催化剂。催化剂跟反应物同处于均匀的气相或液相时,叫做单相催化作用;催化剂跟反应物属不同相时,叫做多相催化作用。  人们利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这被称为催化反应。大多数催化剂都只能加速某一种化学反应,或者某一类化学反应,而不能被用来加速所有的化学反应。催化剂并不会在化学反应中被消耗掉。不管是反应前还是反应后,它们都能够从反应物中被分离出来。不过,它们有可能会在反应的某一个阶段中被消耗,然后在整个反应结束之前又重新产生。  使化学反应加快的催化剂,叫做正催化剂;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叫做负催化剂。例如,酯和多糖的水解,常用无机酸作正催化剂;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常用五氧化二钒作正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是固体,反应物为气体,形成多相的催化作用,因此,五氧化二钒也叫做触媒或接触剂;食用油脂里加入01%~02%没食子酸正丙酯,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在这里,没食子酸正丙酯是一种负催化剂(也叫做缓化剂或抑制剂)。

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王 莉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四川成都 610225)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情况;从性能参数、测定数据、制备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锌铬催化剂、铜基催化剂、合金催化剂等国外新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甲醇;合成甲醇催化剂;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Q121;T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901(2007)03-0055-04  甲醇是除合成氨之外,惟一可由煤经气化而大规模合成的重要化工原料。甲醇可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合成塑料等工业,并且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液体燃料。当今,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石油价格急剧攀升,因此,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合成甲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成甲醇催化剂是合成甲醇的关键技术之一,笔者仅从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性能参数、测定数据、制备方法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甲醇催化剂的研究情况和进展。  1 锌铬催化剂  锌铬催化剂是1种高压固体催化剂,由德国BASF公司于1923年首先研制成功。锌铬催化剂活性较低,为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转化率,操作温度在320~420℃之间,操作压力在25~35MPa,因此被称为高压催化剂。  由于锌铬催化剂的耐热性、抗毒性以及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广、操作控制容易,在1966年以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甲醇合成厂家均采用该催化剂,但该催化剂中Cr2O3的含量高达10%,成为重要的污染源,因而被逐渐淘汰[1]。  2 铜基催化剂  1 CuOZnOAl2O3催化剂  英国ICI公司开发的CuOZnOAl2O3催化剂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铜基催化剂。ICI公司公布了1种铜基催化剂前体及其催化剂的专利以及这种催化剂前体的制备方法[2]。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原子比为w(Cu)∶w(Zn)∶w(Al)=60∶3∶7,催化剂在合成甲醇之前在常压下用合成气进行还原,还原气空速为25000h-1,同时缓慢升温至250℃。催化剂的初活性为64(以每克催化剂下合成气出口中甲醇气的体积分数计),而在同等操作条件下,由Cu,Zn,Al3种金属化合物共沉淀制备得到的不含不溶于酸的尖晶石的Cu6Zn3Al1催化剂的活性为55。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催化剂目前还在广泛使用。  在此之后,国内外对铜基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十分活跃,国外的ICI-3、ICI-5,国内的C306、XNC-98、NC307等CuOZnOAl2O3合成催化剂相继开发出来。这些催化剂的活性都较锌铬催化剂有所提高,合成甲醇的温度在220~300℃,压力在6~10MPa。目前该类催化剂已广泛使用于工业装置中。各种催化剂性能比较见表1。  CuOZnOAl2O3催化剂对于甲醇的合成,无论是从物理性质,还是从其表面对CO的有效化学吸附能力来分析,均表现良好。这一体系的催化剂比只是简单的将3种物质进行混合时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在研究中,低压合成甲醇的Cu/ZnO基催化剂的活性问题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至今学术界仍然没有统一的说法。  2 CuOZnOCr2O3  催化剂铜锌铬催化剂是在铜锌催化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ICI和BASF对铜锌铬催化剂均有研究[3],其中BASF开发w(CuO)∶w(ZnO)∶w(Cr2O3)=31∶38∶5,ICI开发的w(CuO)∶w(ZnO)∶w(Cr2O3)为40∶40∶20、24∶38∶38,催化剂的性能比较见表2。  铜锌铬催化剂在低压合成甲醇工艺中具有很好的活性。一般认为Cr2O3的存在可以阻止一小部分CuO还原,从而保护铜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由于Cr2O3对人体有毒害,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铜锌铬催化剂将被逐步淘汰。  3 CuOZnO(Al2O3)K2O催化剂  低压合成甲醇的CuO/ZnO/Al2O3催化剂经碱金属(如钾)改性后获得的低碳醇催化剂很有工业化前途。在此催化体系上,CO/H2合成产物以甲醇为主,研究中发现钾在催化剂中存在的最佳含量大约在1%。陈宝树等用XPS对混合醇合成用CuOZnOAl2O3K2O催化剂的表面状态及钾的作用进行了考察[4,5],目前尚无该催化剂详细的性能参数。  CuOZnOAl2O3K2O和CuOZnOK2O2类催化剂样品采用Cu,Zn及Al的硝酸盐与Na2CO3水溶液共沉淀母体,两母体组成为w(Cu)∶w(Zn)∶w(Al)=45∶45∶10和w(Cu)∶w(Zn)=50∶50,母体经去离子水洗涤,过滤至NaNO3消失,之后在333K干燥12h,再在625K空气中焙烧3h后,经压片、粉碎,筛分成20~40目颗粒,然后用不同浓度的K2CO3水溶液等体积浸渍,经干燥煅烧后获得一系列不同钾含量的催化剂样品。铜基催化剂浸钾后,催化剂比表面积下降,还原温度降低。通过改变浸钾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活性单元的数量和比例,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4 CuOZnOAl2O3V2O3催化剂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C302是比较有代表性的CuOZnOAl2O3V2O3催化剂。该催化剂在220~270℃,4~12MPa,8000~15000h-1空速下表现出很好的活性,与德国GL-104,S79-4和丹麦的MK-10型催化剂相比,甲醇产率都要高,且粗甲醇的有机杂质仅为129%,远低于GL-104,S79-4和丹麦的MK-101。该催化剂的耐热性好,使用寿命在2年以上,广泛用于低压合成甲醇装置。  Lurgi公司研制的GL-104催化剂(CuOZnOAl2O3V2O3),其中w(CuO)∶w(ZnO)∶w(Al2O3)∶w(V2O3)=59∶32∶4∶5。该催化剂在250℃和5MPa的操作条件下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工业化的CuOZnOAL2O3V2O3合成甲醇催化剂性能比较见表3。  V2O3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耐热性,同时也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但该催化剂对硫十分敏感,这是铜基催化剂合成甲醇的弱点。  5 CuOZnOAl2O3Cr2O3  催化剂资料[3]报道了CuOZnOAl2O3Cr2 O3催化剂,这一体系最适宜的化学成分为w(Cu)∶w(Zn)∶w(Al)=60∶35∶5。对于CuZnOAl2O3系催化剂,如果加入Cr则表现出良好的助催化作用。经分析可知,在CuZnOAl2O3催化剂中仅需加入1%的铬就可以提高催化活性30%左右,可大幅降低含铬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和失效催化剂在处理过程中铬对环境的影响,但尚无催化剂性能测试结果的报道。  6 CuOZrO2催化剂  近年来具有独特性质的ZrO2在催化领域颇受关注,其化学稳定性好,表面同时具有酸性、碱性及氧化性、还原性。CuOZrO2与CuZnOAl2O3类似,对CO/H2合成甲醇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据报道[6,7,8],当铜负载量较小时,就单位质量的铜而言,CuOZrO2较之CuZnO3的甲醇产率更高。同时反应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ZrO2的功能函数比铜高,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导致铜处于类似缺电状态。由于提高了对CO或H2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超细粒子ZrO2浸铜以后,活性大幅度提高,转换率比纯铜提高10倍。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表明:ZrO2成分的增多,可使甲醇产率不断提高。另据数据表明:催化剂的CuO/ZrO2气凝胶表面积在一定程度上与催化剂活性有关。  华东师范大学林明桂等人考察了锰、镧作为助剂对Cu/ZrO2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9],并通过BET,XRD,TPR,H2TPD和CO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吸附—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锰和镧2种助剂均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同时引入2种助剂可使催化剂的活性进一步提高,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一方面,锰的加入可使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增强,特别是铜锰复合物的形成可有效促进活性组分的分散,防止催化剂的烧结;另一方面,镧助剂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铜锆在界面的相互作用,稳定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有利于吸附物种在两者之间发生溢流。Cu/ZrO2甲醇合成催化剂性能见表4。  7 铜基合成甲醇催化剂改进工艺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张喜通等人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两步沉淀法制备了具有高表面铜相对浓度的超细甲醇合成催化剂[10],以组分为φ(H2)∶φ(CO)∶φ(CO2)∶φ(N)=66∶27∶3∶4的原料气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比传统并流沉淀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活性提高9%,比两步沉淀法和添加表面活性剂并流沉淀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活性分别提高3%和8%。添加表面活性剂并流沉淀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性能见表5。  中国专利公布了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得的铜基合成甲醇催化剂[11]。喷雾干燥的进料温度为300~400℃,出料温度为100~150℃。喷雾干燥为压力式喷雾干燥,压力为8~0MPa。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较小的堆密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活性测试中表现出高的活性。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催化剂性能见表6。  德国Ruhr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了共沉淀—化学气相沉积(CVD)相结合的催化剂制备技术,合成了催化活性较高的Cu/ZnO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合成工艺相比,采用CVD法将具有高活性表面的ZnO粒子引至共沉淀法制备的Cu/Al2O3,可以有效地加大CuZnO表面活性,提高合成甲醇催化剂活性。  3 合金催化剂  英国ICI公司在专利中公布了一种甲醇合成催化工艺以及催化工艺中使用的催化剂[12]。这种合金催化剂比公布的铜基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甲醇合成催化活性和更低的反应温度。它们的一般通式如下所示(原子比):  其中M为Cu和/或至少1种Pt族金属;T可选为稀土金属:Yt,Ti,Zr,Ha,Th;当M为Cu时,x=y=1;当M为Pt族金属时,y=20x。  催化剂存在1种以上的M或T。另外,除了这些金属之外,还可以包含少量的金属,例如Al、Mn或碱性稀土金属。  合金催化剂制备方法:Ce金属颗粒和Cu金属颗粒混合物在冷却的铜炉中用电子束熔化20min,然后冷却。得到的合金块在氮气保护下成为600~850mn的小颗粒,再与2倍体积的熔融硅片混合,装入1个可持续加热的等温式甲醇合成反应器中加热至150℃,在5MPa的压力下,体积分数为72%的H2和体积分数为28%的CO合成气通过催化剂,空速为40000h-1。在合成气通过时催化剂前体发生了放热反应,温度升至400℃,然后同时稳定合成气的速率及温度(150℃)。出口气体通过GC分析,甲醇含量的体积分数为0%~5%(相当于14~43kg/L·h)。当空速降低至7000h-1,反应温度升至175℃时,甲醇含量体积分数达到1%(相当于41kg/L·h)。出口气体中还含有体积分数低于1%的水和痕量的甲烷。  4 其他非铜基催化剂  近来已经发现承载在载体上的Pd,Pt,Zr及Rh都是活泼的合成甲醇催化剂[3]。尽管这些催化剂的甲醇生成机理还不够清楚,但已认识到这些催化剂对于合成甲醇的良好活性是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加氧性能,同时伴随有活化非分解吸附CO的能力。研究表明,Pd和Rh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载体的组成和催化剂助剂的作用,同时也发现承载在某些类型,如氧化硅或其他碱性载体上的Pd对甲醇合成具有很高的活性与选择性。  例如,质量分数为3%的Pd/SiO2催化剂是由氯化钯水溶液浸渍SiO2制备而成。用KNO3溶液浸渍Pd/SiO2可制得K/Pd原子比分别为6和8的KPd/SiO2催化剂。所有催化剂均在400℃以下流动中还原16h后储存于真空干燥器内,在用于反应前再用氢气在400℃以下将其还原3h。通过分析在Pd/SiO2及KPd/SiO2催化剂上合成产物得出的结论为:在Pd/SiO2催化剂上合成甲醇显现出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KPd/SiO2催化剂上合成甲醇产率与选择性明显降低。显然钾对Pd/SiO2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其加氧能力,这与Dry,Gonzalez,Campbeu等以前所发现的钾对第Ⅷ族金属催化剂的作用是一致的。应注意的是,在铜基催化剂中加入钾可提高合成甲醇产率,而在Pd/SiO2催化剂中加入钾却导致合成甲醇产率降低。因此,助剂钾在铜基催化剂中的作用与非铜基催化剂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这些催化剂均处于研究阶段。

  • 索引序列
  • 关于消毒剂的化学论文
  • 关于消毒剂的化学论文1000字
  • 关于消毒液的化学小论文
  • 关于消毒供应室的论文
  • 关于催化剂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