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代码是1004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学校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开展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第一个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唯一一个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也是学科专业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完备、目前唯一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公安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坚持为政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秉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办学方针,执守“忠诚、求实、勤奋、创新”校训,突出职业化、实战化、行业化办学,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智库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等培养、输送了30余万名各级领导、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学校历史1948年7月,为适应华北地区革命胜利形势的发展,培养和训练一批具有城市公安保卫工作业务知识、胜任在新解放的城市担负接管工作并尽快建立人民公安保卫机构的干部,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即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决定开办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1949年1月,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经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扩建为华北公安干部学校。2月,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迁入北京东四北大街汪家胡同和安定门内方家胡同。7月,经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意,学校迁入西便门外的白云观;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为适应培训全国公安干部的需要,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称中央公安干部学校。1950年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批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名为中央公安干部学校,由中央公安部领导,学校由地区性扩大为面向全国,成为专门培训全国公安保卫干部的基地;7月20日,经政务院第94次会议研究决定筹设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受中央政法委领导,主要训练县(市)人民政府主要干部及(县市)法院、检察署、监察委员会和公安局等负责人员;轮训专署以上政法部门在职干部;培养政法教育工作者与宣传者;适当招收一些有一定条件的工农干部、旧司法人员和新知识分子。1952年,学校在木樨地校区校园内建设了办公楼、东西配楼、平房教室、学员食堂、北大门等校舍,建成了基本满足需要的校园,并于10月底由白云观正式搬迁到新校园。1953年1月12日,为适应尽快提高公安队伍、特别是提高业务骨干的政治、业务素质的需要,罗瑞卿部长兼校长向政务院报告:拟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正规的公安学校,命名为“人民公安大学”;1月28日,周恩来总理批复:“同意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组为正规公安业务学校,但应命名为‘人民公安学院’”。1955年1月6日,公安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成立公安学院分院的规定》,决定成立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武汉分院、西安分院、重庆分院、上海分院等四个公安学院分院,分别属华东、西南、西北和中南公安部领导,业务上受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指导。195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和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合并,合并后校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负责轮训县(市)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学校的重大原则问题由中央政法小组决定,日常工作由公安部党组领导。1984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建制即予撤销。原两校的校址及校产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所有,新公安大学分木樨地校区和团河校区。2000年11月8日,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划归公安大学,成立沙河培训基地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正高职300余人,聘任客座教授80余人,教官30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公安部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3个本科专业、22个专业方向,全部为公安类专业(方向),涵盖公安主要业务领域;设有11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有进修部、军队保卫学院、外警培训部等3个培训机构,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移民管理专业、反恐警务专业;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侦查学、治安学、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公安管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公安学、公安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公共安全工程与技术交叉学科学术科研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部级智库、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0个非在编科研机构以及司法鉴定中心和公安高分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截至2018年10月,近五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多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学术期刊《公安教育》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期刊;主要栏目有院校正规化建设、队伍建设、教育论坛、培训天地、执法研究院、校管理教学研究、师资队伍;1996年荣获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研究警察科学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主要栏目有犯罪研究、侦查研究、公安管理、治安研究、法学研究、反恐研究、警务改革研究、警务指挥研究、警务保障研究、警察史研究、警务建设典型经验介绍、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与争鸣等;1992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现代世界警察》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刊物;主要栏目有域外警坛、中国警界、警务纵横、刑案追踪、警营互动;专门介绍世界各地社会治安与警务工作等最新信息和动向。合作交流截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警察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着交流,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警务学院、俄罗斯联邦内政部莫斯科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内务部警察学院、韩国警察大学、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越南人民警察学院、印度尼西亚国家警察学院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招收和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国警察和执法人员留学生,选派学生赴韩国、加拿大、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司法、警察院校学习或短期访学研修;为7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警察执法人员、纪律部队等举办各类研修班190多期。每年举办一届“国际警务论坛”。

到里面也有分专业的我姐们就分到西城的一个派出所了 然后又升职到了分局这也看你的成绩好不好 专业学得怎么样家里有关系也行啊

一般的大学学报都属于 省级刊物 但是 如果是属于核心刊物 也可以属于国家级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是属于省级以上的期刊 具体是否符合要求 评职称或发表论文 应该有个目录的 可以好好看要求 核心刊物这个就是很好的名片了

当刑警,比较危险。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代码是1004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学校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开展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第一个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唯一一个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也是学科专业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完备、目前唯一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公安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坚持为政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秉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办学方针,执守“忠诚、求实、勤奋、创新”校训,突出职业化、实战化、行业化办学,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智库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等培养、输送了30余万名各级领导、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学校历史1948年7月,为适应华北地区革命胜利形势的发展,培养和训练一批具有城市公安保卫工作业务知识、胜任在新解放的城市担负接管工作并尽快建立人民公安保卫机构的干部,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即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决定开办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1949年1月,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经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扩建为华北公安干部学校。2月,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迁入北京东四北大街汪家胡同和安定门内方家胡同。7月,经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意,学校迁入西便门外的白云观;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为适应培训全国公安干部的需要,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称中央公安干部学校。1950年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批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名为中央公安干部学校,由中央公安部领导,学校由地区性扩大为面向全国,成为专门培训全国公安保卫干部的基地;7月20日,经政务院第94次会议研究决定筹设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受中央政法委领导,主要训练县(市)人民政府主要干部及(县市)法院、检察署、监察委员会和公安局等负责人员;轮训专署以上政法部门在职干部;培养政法教育工作者与宣传者;适当招收一些有一定条件的工农干部、旧司法人员和新知识分子。1952年,学校在木樨地校区校园内建设了办公楼、东西配楼、平房教室、学员食堂、北大门等校舍,建成了基本满足需要的校园,并于10月底由白云观正式搬迁到新校园。1953年1月12日,为适应尽快提高公安队伍、特别是提高业务骨干的政治、业务素质的需要,罗瑞卿部长兼校长向政务院报告:拟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正规的公安学校,命名为“人民公安大学”;1月28日,周恩来总理批复:“同意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组为正规公安业务学校,但应命名为‘人民公安学院’”。1955年1月6日,公安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成立公安学院分院的规定》,决定成立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武汉分院、西安分院、重庆分院、上海分院等四个公安学院分院,分别属华东、西南、西北和中南公安部领导,业务上受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指导。195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和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合并,合并后校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负责轮训县(市)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学校的重大原则问题由中央政法小组决定,日常工作由公安部党组领导。1984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建制即予撤销。原两校的校址及校产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所有,新公安大学分木樨地校区和团河校区。2000年11月8日,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划归公安大学,成立沙河培训基地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正高职300余人,聘任客座教授80余人,教官30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公安部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3个本科专业、22个专业方向,全部为公安类专业(方向),涵盖公安主要业务领域;设有11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有进修部、军队保卫学院、外警培训部等3个培训机构,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移民管理专业、反恐警务专业;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侦查学、治安学、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公安管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公安学、公安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公共安全工程与技术交叉学科学术科研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部级智库、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0个非在编科研机构以及司法鉴定中心和公安高分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截至2018年10月,近五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多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学术期刊《公安教育》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期刊;主要栏目有院校正规化建设、队伍建设、教育论坛、培训天地、执法研究院、校管理教学研究、师资队伍;1996年荣获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研究警察科学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主要栏目有犯罪研究、侦查研究、公安管理、治安研究、法学研究、反恐研究、警务改革研究、警务指挥研究、警务保障研究、警察史研究、警务建设典型经验介绍、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与争鸣等;1992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现代世界警察》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刊物;主要栏目有域外警坛、中国警界、警务纵横、刑案追踪、警营互动;专门介绍世界各地社会治安与警务工作等最新信息和动向。合作交流截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警察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着交流,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警务学院、俄罗斯联邦内政部莫斯科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内务部警察学院、韩国警察大学、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越南人民警察学院、印度尼西亚国家警察学院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招收和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国警察和执法人员留学生,选派学生赴韩国、加拿大、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司法、警察院校学习或短期访学研修;为7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警察执法人员、纪律部队等举办各类研修班190多期。每年举办一届“国际警务论坛”。

学校拥有比较先进和完备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设有DNA鉴定、指纹鉴定、微量物证分析、毒物毒品分析、文件鉴定、枪弹痕迹检验、模拟现场勘查、安全防范技术、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实验室,其中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校园教学科研计算机网、警体训练馆、多功能靶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完备。图书馆现有藏书近80万册,是国内公安类藏书最齐全的图书馆。学校坚持教学、科研、警务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历年来,学校共发表较高水平学术论文千余篇,获国家级科研奖励6项,省部级科研奖励50余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百余项。198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取得了《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新一代高性能多功能文件检验系统》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完成了其它各级科研项目近4000项,其中有一批获得部委和北京市级优秀成果奖。出版刊物有《公安大学学报》、《警察文摘》、《现代世界警察》等。其中《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每年都有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学校派出教师和有关人员到世界各国警察院校或组织进行教学、研究和参观学习。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土耳其、埃及、澳大利亚、巴西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院校或组织开展了学术交流,接受留学生来校学习,开展外警培训,多次主办和参与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北京公安大学是一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公安高等学府。随着教育培训层次不断提高、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和学科专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全校师生正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科教强警的生力军、公安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世界一流的警察大学的办学目标。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

08年之后就不包分配工作了,不过就业的机会很多的,也可以去考公务员。北京公安大学(团河校区)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综合性高等学校。1998年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成为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校拥有比较先进和完备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设有DNA鉴定、指纹鉴定、微量物证分析、毒物毒品分析、文件鉴定、枪弹痕迹检验、模拟现场勘查、安全防范技术、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实验室,其中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校园教学科研计算机网、警体训练馆、多功能靶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完备。图书馆现有藏书近80万册,是国内公安类藏书最齐全的图书馆。学校坚持教学、科研、警务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历年来,学校共发表较高水平学术论文千余篇,获国家级科研奖励6项,省部级科研奖励50余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百余项。198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取得了《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新一代高性能多功能文件检验系统》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完成了其它各级科研项目近4000项,其中有一批获得部委和北京市级优秀成果奖。出版刊物有《公安大学学报》、《警察文摘》、《现代世界警察》等。其中《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每年都有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学校派出教师和有关人员到世界各国警察院校或组织进行教学、研究和参观学习。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土耳其、埃及、澳大利亚、巴西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院校或组织开展了学术交流,接受留学生来校学习,开展外警培训,多次主办和参与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北京公安大学是一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公安高等学府。随着教育培训层次不断提高、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和学科专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全校师生正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科教强警的生力军、公安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世界一流的警察大学的办学目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代码是1004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学校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开展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第一个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唯一一个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也是学科专业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完备、目前唯一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公安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坚持为政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秉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办学方针,执守“忠诚、求实、勤奋、创新”校训,突出职业化、实战化、行业化办学,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智库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等培养、输送了30余万名各级领导、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学校历史1948年7月,为适应华北地区革命胜利形势的发展,培养和训练一批具有城市公安保卫工作业务知识、胜任在新解放的城市担负接管工作并尽快建立人民公安保卫机构的干部,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即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决定开办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1949年1月,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经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扩建为华北公安干部学校。2月,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迁入北京东四北大街汪家胡同和安定门内方家胡同。7月,经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意,学校迁入西便门外的白云观;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为适应培训全国公安干部的需要,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称中央公安干部学校。1950年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批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名为中央公安干部学校,由中央公安部领导,学校由地区性扩大为面向全国,成为专门培训全国公安保卫干部的基地;7月20日,经政务院第94次会议研究决定筹设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受中央政法委领导,主要训练县(市)人民政府主要干部及(县市)法院、检察署、监察委员会和公安局等负责人员;轮训专署以上政法部门在职干部;培养政法教育工作者与宣传者;适当招收一些有一定条件的工农干部、旧司法人员和新知识分子。1952年,学校在木樨地校区校园内建设了办公楼、东西配楼、平房教室、学员食堂、北大门等校舍,建成了基本满足需要的校园,并于10月底由白云观正式搬迁到新校园。1953年1月12日,为适应尽快提高公安队伍、特别是提高业务骨干的政治、业务素质的需要,罗瑞卿部长兼校长向政务院报告:拟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正规的公安学校,命名为“人民公安大学”;1月28日,周恩来总理批复:“同意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组为正规公安业务学校,但应命名为‘人民公安学院’”。1955年1月6日,公安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成立公安学院分院的规定》,决定成立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武汉分院、西安分院、重庆分院、上海分院等四个公安学院分院,分别属华东、西南、西北和中南公安部领导,业务上受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指导。195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和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合并,合并后校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负责轮训县(市)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学校的重大原则问题由中央政法小组决定,日常工作由公安部党组领导。1984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建制即予撤销。原两校的校址及校产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所有,新公安大学分木樨地校区和团河校区。2000年11月8日,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划归公安大学,成立沙河培训基地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正高职300余人,聘任客座教授80余人,教官30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公安部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3个本科专业、22个专业方向,全部为公安类专业(方向),涵盖公安主要业务领域;设有11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有进修部、军队保卫学院、外警培训部等3个培训机构,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移民管理专业、反恐警务专业;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侦查学、治安学、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公安管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公安学、公安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公共安全工程与技术交叉学科学术科研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部级智库、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0个非在编科研机构以及司法鉴定中心和公安高分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截至2018年10月,近五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多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学术期刊《公安教育》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期刊;主要栏目有院校正规化建设、队伍建设、教育论坛、培训天地、执法研究院、校管理教学研究、师资队伍;1996年荣获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研究警察科学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主要栏目有犯罪研究、侦查研究、公安管理、治安研究、法学研究、反恐研究、警务改革研究、警务指挥研究、警务保障研究、警察史研究、警务建设典型经验介绍、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与争鸣等;1992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现代世界警察》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刊物;主要栏目有域外警坛、中国警界、警务纵横、刑案追踪、警营互动;专门介绍世界各地社会治安与警务工作等最新信息和动向。合作交流截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警察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着交流,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警务学院、俄罗斯联邦内政部莫斯科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内务部警察学院、韩国警察大学、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越南人民警察学院、印度尼西亚国家警察学院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招收和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国警察和执法人员留学生,选派学生赴韩国、加拿大、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司法、警察院校学习或短期访学研修;为7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警察执法人员、纪律部队等举办各类研修班190多期。每年举办一届“国际警务论坛”。

中国最好的设备师资最全的警察学校,可以说是警察眼里的清华中 学校始终坚持为公安工作服务、为公安队伍建设服务的宗旨和“政治建校、从严治校”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发挥公安大学优势,形成了“忠诚、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在教育体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内部管理等方面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成为公安系统建校时间最长、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建立并形成了包括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二学位生、本科生、留学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高级警官培训、公安业务培训、港澳警官培训、外警培训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公安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全日制在校生总数12000多人。现有法律系、治安系、侦查系、公安情报学系、犯罪学系、公安管理系、涉外警务系、刑事科学技术系、安全防范系、交通管理工程系、信息安全工程系、军队保卫系等12个系和理科基础课教研部、马列理论课教研部、警体战训教研部等3个教学部。 学校本着“学科立校”原则,紧贴公安实践,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公安学科专业齐全、主干学科特色鲜明、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诉讼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刑法学、行政管理等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研究方向),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教育涉及法学、教育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6个门类,诉讼法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本科设有10个专业,16个专业方向,专业和专业方向覆盖了治安、侦查、国内安全保卫、经济犯罪侦查、禁毒、技术侦察、公安情报、公安管理、涉外警务、刑事科学技术、安全防范、交通管理、网络信息安全、公安法制等公安主要业务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安大学的本科教育着力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应用型公安高级专门人才;强化实践教学,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以“三学期制”为制度保障、课堂教学与警务实践有机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还要掌握擒拿格斗、射击、驾驶等警体实战技能,接受严格的警务化训练,深入实战部门进行警务实践。 学校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按照“培养、引进、外聘”的工作思路,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教员与教官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教师培养上实行两个“五分之一”制度,即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教师力量从事科学研究,有五分之一的教师参加公安业务实践锻炼。积极从公安部业务局、科研院所、北京地区高校及公安实战部门聘请兼职教授和教官。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近600人,具有高级职称34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享受部级津贴专家23人;兼职教授、副教授和教官200多人。2007年,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本着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学科专业建设服务、为公安工作服务的原则,突出科研特色,提升科研水平,全面推动教学、科研与警务实践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近三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的精品课程、优秀教材、特色专业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项目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多个项目被评为国家级和省部级建设项目。主办的刊物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公安教育》、《现代世界警察》、《警察文摘》等。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设在公安大学。 学校本着“管理治校”的理念,积极推进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进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现公安院校管理特色的规章制度,努力做到教学、科研、学生、党务、行政和后勤等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机构进行了互访和学术、业务交流,为法国、东盟、亚非发展中国家先后举办了多期研修班。目前,与英国莱斯特大学治安研究中心、英国苏格兰警察学院、韩国警察大学、俄罗斯联邦内政部莫斯科大学、埃及警察学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在世界警察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目前,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和学生(学员)宿舍面积37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馆藏图书110万册。学校拥有先进和完备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设有DNA鉴定、指纹鉴定、微量物证分析、毒物毒品分析、文件鉴定、枪弹痕迹检验、模拟现场勘查、安全防范技术、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实验室,其中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校园教学科研计算机网、警体综合训练馆、警务战术训练街区、警务战术训练馆、多功能靶尝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国内公安类藏书最齐全的图书馆。 公安大学改革与发展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谱写了共和国公安高等教育华美的篇章。在新的历史时期,全体师生员工在公安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校党委的直接带领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朝着“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警察院校目标迈进!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版权法》第22条规定的情况外,作者上述转让的权利不得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 本刊在论文首次发表后,向作者支付一次性稿酬,其中包含本刊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或向有关电子/网络出版机构转让版权。出刊后向作者赠送样刊。请勿一稿多投。凡投本刊的论文三个月未经刊用或未告知刊用,请作者自行处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邮政编码:100038

一般的大学学报都属于 省级刊物 但是 如果是属于核心刊物 也可以属于国家级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是属于省级以上的期刊 具体是否符合要求 评职称或发表论文 应该有个目录的 可以好好看要求 核心刊物这个就是很好的名片了

公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本刊为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公安学、法学、犯罪学、语言文学等方面的论文,也刊登政治经济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高教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公安干警及公安、政法系统院校师生和政治理论工作者,研究人员、公安、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有英文目次。

08年之后就不包分配工作了,不过就业的机会很多的,也可以去考公务员。北京公安大学(团河校区)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综合性高等学校。1998年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成为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校拥有比较先进和完备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设有DNA鉴定、指纹鉴定、微量物证分析、毒物毒品分析、文件鉴定、枪弹痕迹检验、模拟现场勘查、安全防范技术、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实验室,其中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校园教学科研计算机网、警体训练馆、多功能靶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完备。图书馆现有藏书近80万册,是国内公安类藏书最齐全的图书馆。学校坚持教学、科研、警务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历年来,学校共发表较高水平学术论文千余篇,获国家级科研奖励6项,省部级科研奖励50余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百余项。198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取得了《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新一代高性能多功能文件检验系统》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完成了其它各级科研项目近4000项,其中有一批获得部委和北京市级优秀成果奖。出版刊物有《公安大学学报》、《警察文摘》、《现代世界警察》等。其中《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每年都有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学校派出教师和有关人员到世界各国警察院校或组织进行教学、研究和参观学习。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土耳其、埃及、澳大利亚、巴西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院校或组织开展了学术交流,接受留学生来校学习,开展外警培训,多次主办和参与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北京公安大学是一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公安高等学府。随着教育培训层次不断提高、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和学科专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全校师生正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科教强警的生力军、公安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世界一流的警察大学的办学目标

你这个问题太笼统,不同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去下载培养方案,要是非要说培养方向,那就是培养忠诚可靠,业务扎实的预备警官

  • 索引序列
  •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
  •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
  • 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 公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