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数学专业发sci难吗

数学专业发sci难吗

发布时间:

数学专业发sci难吗

我觉得非常难,因为这种论文对严谨性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对作者的单位职称和学历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很多人都会被卡在基本要求上,而且这种论文的审核是非常严的,非常难通过。

低因子的SCI都比较容易发一些,较高因子的SCI可能数学系的搞纯理论的比较难发,自然科学的搞实验研究的相对好发

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数学的基础理论相对比较完善,想有大的创新比较难。②数学本身就是一个难度相当大的学科,如果自己的数学基础不扎实,理解不透彻很难有突破。

看研究方向的不同,有的方向不难,有的方向需要巨量的实验工作。

数学发sci难吗

回答 SCI论文是被SCI(Scientific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目前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由南京大学引用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 SCI论文本身来说,我国科研工作者大多面临英语能力匮乏的缺陷,尤其对于年龄大和专业性强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内容不是问题,英语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SCI论文对我国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难于发表的,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评价标准,这也是有失公正,虽然缺少人为干预的评价标准,但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时,不得不将精力浪费在于SCI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虽然使得我国科研可与国际接轨,培养我国科技工作者运用SCI官网进行现有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询与搜索的习惯,但制约了我国的科技水准,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使大量优秀研究成果流入英文期刊,破坏了中文期刊的发展,降低了中文在科技领域的“币值”。 一般是不要求的,有的好学校可能会要求。博士毕业有的学校都不要求 更多1条 

发SCI论文挺难的,就得看你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文献读的不够深入透彻,课题没有研究价值,实验数据不够真实精准。自己当初是找赛迪特帮忙编译的,见刊速度挺快。

发表一篇SCI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也是分ABCD区的,a区可能比较难,但是其他区域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基本上SCI二区以上的论文发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评选副教授了。二区以上发上5-8篇就能破格评选教授了。而有的人从讲师到教授估计要二十到三十年时间,基本上十五年左右都算正常速度。十五年专职搞科研,可能就发了五六篇SCI,很难吧?至于良莠不齐的问题,因为SCI也分一、二、三区

数学专业发表sci论文难不难

sci源刊,级别较高。一般情况,单位是以检索为准,不是很好发

不太好发表,sci论文的质量要求都挺高的,需要用心撰写

发表论文很难。博士发表论文难度挺大的,整体比其他学科要难,现代数学的分支太多,首先是字数和页数的要求,通常要求不低于150页、10万字,再一个就是必须要有创新点,要有理论深度。总之比较困难。数学博士论文发表至少要发表两篇到三篇以上的SCI论文,所以难度是非常高的,作为数学博士,发表论文的难度是极高的,通常来说,数学博士都会延迟毕业第四年或者第五年才能够将所有的论文完成,作为数学博士,在发表前出来要完成相应的发表论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

SCI是顶尖期刊,sci论文在国内应2113该是最不好发表5261的。发表一篇SCI能保证毕业4102,发1653表两篇能保证找到工作,发表三篇保证找到好工作。所以对于博士而言,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的话,而且其中还有一篇顶级期刊,那么在就业层面基本上是任何一个高校或研究院所都抢着要的状态。所以说,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就足够让一名博士拿5个博士学位,同时还能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岗位。

机械专业发sci难吗

基本上SCI二区以上的论文发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评选副教授了。二区以上发上5-8篇就能破格评选教授了。而有的人从讲师到教授估计要二十到三十年时间,基本上十五年左右都算正常速度。十五年专职搞科研,可能就发了五六篇SCI,很难吧?至于良莠不齐的问题,因为SCI也分一、二、三区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在还没有发英文的文章前,总觉得写一篇英文的文章是艰难万分,再加上道听途说,听那些有经验的人说审稿周期多长啦,审稿意见多难回答啊,整个过程多么复杂啊,所以对发英文SCI文章总是有一种恐惧感。有一段时间都心里安慰自己,这辈子就发发中文的文章吧,只要研究结果好,中文的照样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再后来,身在国外,不得不用英文写文章,一段时间下来才发现,其实发英文文章不难,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下是在下的分析: 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国、美国出版的)都是被SCI收录的,这个要比入选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所选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录的。只要是经常看的文献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在国内,有中文核心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要比科技核心层次上高一点。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收录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给收录的非常少。那么换成英文期刊,就成了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跟低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只存在期刊水平的差别,不存在SCI跟非SCI的差别。 SCI一共收录3700多种期刊,所以按照研究领域划分的话,一篇文章可以找到几十个个可供投稿的期刊。如果是跨领域的文章,适合投稿的期刊的数量更多。反观中文的期刊,每一个领域一流的期刊的期刊也就是4-5个的样子。每期刊登的文章的数量受限,于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单位都有发文章的要求。在这种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一流期刊数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录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因此还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投英文的期刊。写英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苦了一些,但是换来的将是更宽广的道路。在审稿周期上,综合上看英文期刊的审稿周期反而是要比中文的短。当然,这里比较的是普通的SCI期刊跟国内一二流期刊的比较。国内的一些二三流的期刊的以收版面费为生。对文章的质量控制不严格,编辑觉得差不多的文章就录用了,文章的修改主要靠作者完成,这样的审稿周期确实很短。但是国内一流期刊的审稿周期都比较长,主要也是因为学术能力强的学者通常都兼带一些行政职务,平时都比较忙,审稿的事情自然是拖得比较久一点。在审稿意见上,国外的审稿意见的确是要更加专业一些,要更难回答一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一个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一个一针见血的意见要比那种笼统的审稿意见好多了。而且国外期刊的审稿意见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同行相轻的恶意评价。

很多本科生都会有撰写发表好论文、甚至发表SCI论文的想法,而且有很多人甚至尝试写过,但在提笔时却发现自己无从下手。原因有两个:第一,大多数本科生并没有从事过专门的科研工作;第二,多数本科生没有进行过专门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因此,如果本科生希望写出好论文,我的建议是最好考研究生或博士生,那是有专门培养科研人才的途径,有指导教师、专业的课程、专门的科研条件和经费,以及学位条例的规范指引和你的专门时间付出。在这个过程中,你原来的“高大上”想法,会不断地被导师校正,要你限定自己的问题,着眼“小而深”的问题点,俗称“挖坑”;等你深入挖进去,“挖”出属于自己的新颖的、具有原创性的成果,你自然就知道并可以撰写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SCI论文了。人们常用“Groundbreaking”形容重大的开创性成果,就是俗称挖坑挖的“裂地”了。到那个时候,科学写作和发表的方法,就用上了;即使没有这些方法,你的创新成果,即“内容”(Contents),也完全能够引导你撰写和发表出最好的研究论文。不过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任何时间,都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与出版伦理观念和素养,并时刻牢记和严格遵循,让你的研究生涯不迷航!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687-8132]           收录起始年 2009    获取全文,请点击: Hindawi 出版公司开放获取电子期刊    收录起始年 2008 卷: 2009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CIE(2012版)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CIE(2013版)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CIE(2016版)    SCI影响因子(2014)    提示: Impact Factor: 575, Rank: 7148    Archives of Civi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644-9665]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CIE(2012版)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CIE(2013版)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CIE(2016版)    SCI影响因子(2009)    提示: Impact Factor:515; 5-Year Impact Factor:    SCI影响因子(2010)    提示: Impact Factor: 383 ; Rank: 6873    SCI影响因子(2014)    提示: Impact Factor: 793, Rank: 3492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000-9345]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3年)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5年)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CIE(2012版)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CIE(2013版)    本刊收录在Web of Science: SCIE(2016版)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    提示: 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    提示: 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    SCI影响因子(2010)    提示: Impact Factor: 194 ; Rank: 7501    SCI影响因子(2014)    提示: Impact Factor: 598, Rank: 7061    主题分类:    Engineering: 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ryotechnology    Engineering: General and Others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专业sci难发吗

难。一区论文是在期刊为An1区发表的,一区占得百分比是最少的,影响因子是最大的,相对的sci一区论文发表是有一定的难度的1特别重视论文题目、摘录。工科(工程学)是指如材料科学、计算机、信息、电子、机械、电气、建筑、水利、汽车、仪器等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工程学或工学即"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

最好是有试验的过程在结合思路,这样才能实际的写下去

  • 索引序列
  • 数学专业发sci难吗
  • 数学发sci难吗
  • 数学专业发表sci论文难不难
  • 机械专业发sci难吗
  • 机械专业sci难发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