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参考文献

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参考文献

开放潮我国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李静 外贸企业如何防范出口业务中的风险[J] 经济视角(B版) , 2005,(07) 毛小明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 企业经济 , 2005,(08) 陈金姝 浅谈出口业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J] 对外经贸财会 , 2005,(12) 高伟光 试论国际贸易国家性风险及防范对策[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 2005,(03) 严复雷, 浅析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的防范[J] 黑龙江对外经贸 , 2005,(12) 宫桓刚,屈丽英 中国进口贸易风险分析——来自辽宁的典型案例[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2005,(06)

一般你可以直接去知网里搜相关领域的文章,里面很多参考文献,尤其是EI级别的文章,中英文参考文献都有,现成的。如果你还是找不到,可以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也有很多参考文献讲解

李金林国际贸易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李溯婉多哈中止中国贸易摩擦将居高不下第一财经日报,李金林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当代经济,2004(12)朱颖美国储蓄不足和全球储蓄过剩是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国际贸易问题,李晓“经济主义”时代的中日关系国际经济评论,3-4[1]胡锦涛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J]1当代贵州,2005,(11)1[2]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Z],北京:新华出版社,[4]许兴文,许建明转型社会的乡村发展与政府效能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5]艾医卫,李健,唐美元提高乡镇行政效能的几点思考[J],乡镇建设,1999,(9)[6]任翔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5,(3)[7]龚志兴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党建,2005,(10)[8]杜赞奇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谷祖莎贸易、环境与中国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2]李慕菡,等我国国际贸易中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J],国际贸易问题,2005,(10)[3]程名望,等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4]沈亚芳,应瑞瑶对外贸易、环境污染与政策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05,(1)[5]马丽,等外商投资对地区资源环境影响的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10)[6]邵宏华,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J],世界经济,1996,(12)

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参考文献有哪些

下载、查找、参考文献,点我,点我,点我

摘 要:总结常用来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综述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和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并进行简要的评价。通过各种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的观点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从各个角度探讨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 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综述     随着服务贸易在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开始逐渐引起国内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们大多是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的。首先,利用各种指标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实水平;其次,分析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      (一)测度指标   研究者们用来测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出口额在世界的排序、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行业结构、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指标是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一国服务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康承东,2001),因此出口在世界的排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失为两个最简单、直观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在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中,若劳动、资源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出口比重大,服务贸易竞争力常较弱,若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比重大,则贸易竞争力较强。   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出口贸易减去进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数的数值越大表示越具有竞争力。该指数的优点在于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它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值是多少,它均介于±1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是可比的。但该指数只能用于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国际市场上充分竞争的国家或行业,开展贸易伊始,若在仅有出口或进口的情况下采用该指数会得到片面的结论。同时,该指数仅包含一国出口和进口的因素,实际上是该国出口与进口的比较,并不含有世界市场的规模因素,不能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根据显示性比较优势原理提出,是指一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在该经济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商品或服务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这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的相对优势。RCA指数大于1,说明该产业处于比较优势,小于1则相反。该指数尽管包含有世界市场规模的因素,但其仅就出口方面来衡量一国商品或服务的竞争力,虽然一国在某一商品或服务上具有较大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该国若对该种商品或服务的进口量远大于自身的出口量,显然该国在该种产品或服务的贸易上仍是不具备竞争力的,这是该指数用来测度贸易竞争力的缺陷。   为了消除进口的影响,设计了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即从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中剔除进口的因素,从而得到某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EAi/EA-IAi/IAEWi/EW式中:EAi表示A国i产品出口总额,EA表示A国所有产品出口总额,IAi表示A国i产品进口总额,IA表示A国所有产品进口总额,EWi表示世界i产品出口(或进口)总额,EW表示世界所有产品出口(或进口)总额。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小于0,说明A国i产品有竞争劣势,大于0,有竞争优势,值越大,竞争优势越明显。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综合了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优点,包含了一国进口、出口和世界市场规模的因素,在剔除宏观总量波动影响的同时,能够反映各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可比。因此,测度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时应更多的采用该指标。然而,该指标并没有引起国内足够的重视,仅有少数研究者采用。   (二)测度的对象与结果   许多研究者对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情况进行了测度,大多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水平不高,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差。经过测度,张蕴如指出,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董小麟等认为,加入WTO后,尽管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指数已呈现小幅升势,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激烈竞争这一困难环境中还是不断升级的,但竞争力较弱的情况在近期仍不会有明显改善。研究也表明十三个服务部门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服务贸易领域,国际竞争力较低。   孙江明和苏琴对运输这一部门的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运输贸易出口竞争力极弱。康承东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方式的盛行,这项服务越来越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方式转变,而中国在资本、技术两方面基础较为薄弱,是致使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劣势凸现的原因。董小麟等通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测度与国际比较后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传统的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中国要成为旅游强国,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促进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郑吉昌等对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分析表明,浙江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出口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服务贸易总体比较优势指数在大多数年份为负值,处于竞争弱势。范纯增等对上海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认为上海服务贸易规模小,整体竞争力较差,行业竞争力差异也十分明显。赵书华等的测定表明,北京市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其发展状况影响着全国的整体水平;在全国服务贸易处于比较劣势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服务贸易整体上存在着微弱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进口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为主,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出口面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其中北京市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的比较优势逐渐增大,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      二、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对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的探讨,多在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下进行。郭海虹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张岩根据该理论所进行的分析认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不利因素有:制度因素的制约;高等要素相对贫乏,人力资本状况欠佳;相关产业缺乏有效支持;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有欠缺;缺少能与国外企业相抗衡、“跨国经营”的服务企业集团;政府方面的重视也不足。郑吉昌等以此理论为框架,结合服务贸易的特征,也研究了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就分析的结果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范纯增和于光指出,波特“钻石”理论中六大因素的组合和动态作用过程决定了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实力和持久性。他们指出,在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不同阶段,其具体的决定因素有明显的差异;在要素驱动阶段,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传统的资源优势;在投资驱动阶段,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依靠资本实力;在创新驱动阶段,主要依靠创新和差异化形成竞争优势。万红先认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是服务业的竞争力。因此,她根据中国的国情对波特的模型进行了改造,把波特认为的辅助因素政府放在了钻石的中央作为第五个基本因素,给出了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之所以这样,她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是以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目前还处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仍然很大,而且政府因素能激发和控制其他四个基本因素。宋瑛等也从波特理论出发分析了构成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有的研究者从其它角度探讨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李怀政认为,一国服务贸易能否构建国家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优越的要素生成机制。贺卫和伍星等选取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三个自变量,因变量是作为衡量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后认为,现阶段,中国人力资本、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改善资源禀赋质量而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最大,城市化因素的影响次之,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影响最小。蔡茂森和谭荣认为服务贸易的开放度、服务业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将是服务贸易竞争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伍再华认为,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长期“重制造、轻服务”的政策导向客观上造成服务贸易发展相对缓慢,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服务贸易管理落后等,都是造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的原因。      三、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康承东提出,要加强服务贸易战略研究,在确定服务贸易战略时,中国不仅应进一步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也应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他认为要打破垄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此,一方面要通过竞争深化改革,完善服务业的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另一方面要在竞争中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促进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和素质提高。同时,他还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应对中国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幼稚服务业、高新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服务业进行有效保护,应加强政府间的谈判与协作。   郭海虹是从企业创新和政府作用的角度来说明中国应如何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他认为服务企业应有不畏风险的创新精神;要建立创新环境预警系统;企业创新应以国内为本,注重国内需求的开发;国内企业还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新兴服务种类、先进的服务技术和营销理念。他指出政府应切实加强国内服务生产要素的培育和流动,增加对教育、科研和开发等诸多推进要素的投入;应避免轻服务重产品的倾向,并给予服务业的发展以适当的政策倾斜和优惠;要建立和完善科技项目的评估机制,为技术的产业化奠定基础;应进一步加强服务贸易法制建设,在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体系时也要注意与国际接轨。   李怀政认为,政府应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孵化能力、激励作用,审慎建立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应稳步推进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邓世荣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并主张要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服务业,多渠道扩大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张蕴如还认为政府应引导和规范服务产业形成行业协会、自律工会等自律性中介组织,增强业内协调能力。   王绍媛提出,要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应正确处理好三次产业间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关系。他认为要创新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划清市场经营与行政管理的界线,在宏观上采取有利措施,保证政府把有限资源集中用于基础性第三产业上。认为要建立有实力的大型服务企业,为此,政府应进行全局性规划和调配,引导生产要素向大型服务企业集中,给予政策倾斜,在承认和保障地区和部门即得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联合体,形成一批实力较强、影响较大、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企业集团,并给予发展服务贸易的合理优惠和合法补贴。他还提出要实施品牌战略,应该综合运用经济手段,鼓励、扶持服务名牌企业进入新兴服务行业,在确定重点服务品牌时,也要协调好与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发展服务贸易。   贺卫和伍星等就如何推动人力资本积累、城市化可持续进程和外商直接投资有效吸收和利用等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此来提高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他们认为,要加强制度供给,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应逐步建立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应建立人才自由流动的人力资本市场。在推进城市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需求和发展空间方面,他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采取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的模式,必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提高外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禀赋质量方面,他们指出,有效利用外资首先要打破垄断,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加强国内企业学习和吸收的能力。杨亚梅(2005)也从利用外资、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四、总结      通过各种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弱、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的观点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研究者们也从各个角度探讨了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建议既有宏观服务贸易战略、政府作用方面的,更有微观企业创新方面的;不仅涉及要素培育、要素形成机制、要素市场完善,涉及服务需求结构升级和服务产品品牌建立,也涉及组建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形成行业协会、自律工会,推进城市化建设,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加强国际协调等,这些都对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多集中在整体竞争力方面,尽管有些研究者也对旅游、运输等中国传统的服务贸易部门竞争力进行了单独测定,对浙江、上海和北京等省市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单独测定,但对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和深圳、广州等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地市及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地市竞争力的单独研究还没有开展,对这些部门和地市如何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针对性对策更是少见,未来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采用更加优良的指标(如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来测度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02)   [2]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与‘入世’承诺减让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3 ,(07)   [3]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08)   [4]邓世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03)   [5]董小麟,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06)   [6]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6,(02)   [7]范纯增,于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兼论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5,(02)   [8]郭海虹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5,(02)   [9]黄鹏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入世后的发展前景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3,(01)   [10]贺卫,伍星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02)   [11]康承东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1,(11)   [12]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国家竞争优势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02)   [13]李怀政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2 )   [14]李伍荣,余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初探[J]现代财经 ,2005,(11)   [15]李晓钟,张小蒂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2004,(07)   [16]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   [17]卢映西政府行为与转轨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培育[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02)   [18]卿前龙,孔云龙8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经贸探索,2003,(05)   [19]沈明其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国际比较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09)   [20]宋瑛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5,(01)   [21]孙江明,苏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6,(04)   [22]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3,(02)   [23]田华,张伟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J]经济纵横,2003,(11)   [24]万红先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05)   [25]王庆颖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01)   [26]王绍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J]世界经济 与政治论坛,2005,(01)   [27]王小平服务业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8]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2004,(08)   [29]王雪,马倩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04)   [30]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1]伍再华基于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11)   [32]徐晓玲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07)   [33]杨亚梅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5,(09)   [34]杨颖试析我国服务贸易业国际竞争力[J]亚太经济,2001,(03)   [35]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01)   [36]张南从服务产品特征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国际经济合作,1996,(04)   [37]张向丽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3,(03 )   [38]张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求索,2004,(03)   [39]张蕴如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力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2,(04)   [40]赵书华,李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01)   [41]赵书华,宋征北京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02)   [42]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43]郑吉昌,夏晴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政策措施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05)   [44]周怀峰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5,(03

摘要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问题为世界瞩目,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进口额9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进口增速则比上年提高,进口与出口增速的差距较上年缩小。但因出口增长依然快于进口。加之以往进出口基数差距较大,2007年外贸顺差依然创下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一方面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磨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等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内的进口贸易统计数据,采用定性、定量,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对外贸易进行分析及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外贸问题存在的因素,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合理调整进出口结构,努力平衡国际贸易收支,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等相关措施和建议。关键字:对外贸易;进出口;顺差;经济发展 论文字数较多,以下为论文大纲!第1章 绪论第2章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结合近年数据分析)(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二)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特点第3章 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顺差的原因)(一)贸易顺差的理论分析(二)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外因(三)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内因第4章 巨额对外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贸易顺差必要性(二)巨额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弊端第5章 应对巨额贸易顺差的对策研究(一)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贸易结构调整(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三)适时调整外向型发展模式,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四)适时合理调整人民币汇率(五)合理引导外汇储备的使用(六)整顿和规范外贸秩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服务(七)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参考文献:[1]中国经济贸易编辑委员会 2007年中国经济贸易年鉴[M] 北京:年鉴社,[2]李薇辉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浅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08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4]张鲁青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5] 张生玲,林永生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再认识[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10-[6]李捷1950—2005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整体态势[J]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探索,2007,23(1):19-[7]翁曼莉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发展研究-对外开放2008,2:33-[8]刘丽进口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3(108):86-[9]陈文玲,王检贵关于我国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认识及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6,7: 23-[10]刘燕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进出口贸易参考文献

开放潮我国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李静 外贸企业如何防范出口业务中的风险[J] 经济视角(B版) , 2005,(07) 毛小明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 企业经济 , 2005,(08) 陈金姝 浅谈出口业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J] 对外经贸财会 , 2005,(12) 高伟光 试论国际贸易国家性风险及防范对策[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 2005,(03) 严复雷, 浅析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的防范[J] 黑龙江对外经贸 , 2005,(12) 宫桓刚,屈丽英 中国进口贸易风险分析——来自辽宁的典型案例[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2005,(06)

一般你可以直接去知网里搜相关领域的文章,里面很多参考文献,尤其是EI级别的文章,中英文参考文献都有,现成的。如果你还是找不到,可以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也有很多参考文献讲解

李金林国际贸易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李溯婉多哈中止中国贸易摩擦将居高不下第一财经日报,李金林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当代经济,2004(12)朱颖美国储蓄不足和全球储蓄过剩是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国际贸易问题,李晓“经济主义”时代的中日关系国际经济评论,3-4[1]胡锦涛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J]1当代贵州,2005,(11)1[2]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Z],北京:新华出版社,[4]许兴文,许建明转型社会的乡村发展与政府效能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5]艾医卫,李健,唐美元提高乡镇行政效能的几点思考[J],乡镇建设,1999,(9)[6]任翔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5,(3)[7]龚志兴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党建,2005,(10)[8]杜赞奇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谷祖莎贸易、环境与中国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2]李慕菡,等我国国际贸易中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J],国际贸易问题,2005,(10)[3]程名望,等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4]沈亚芳,应瑞瑶对外贸易、环境污染与政策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05,(1)[5]马丽,等外商投资对地区资源环境影响的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10)[6]邵宏华,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J],世界经济,1996,(12)

进出口贸易分析论文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日趋国际化。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不少国家纷纷要求调整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本文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分析了人民币在进出口贸易、金融货币政策领域给我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探讨了人民币强势时期的升值问题及解决弊端的方案。指出目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表现明显,应适时调整汇率制度来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经济地位的强盛,对外经济、政治等各项往来日益频繁,人民币已在更广大的市场范围内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交易更多地采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和支付。人民币现已实现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资本市场也逐步开放,政府已不可能完全控制人民币汇率。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就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盯住美元制度也受到以日、美等国家越来越多的指责。迫于国际社会的重重压力,人民币升值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将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及应对对策的一些问题做以简要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福祸难料 除日本指责中国因贸易竞争加剧日本的通货紧缩之外,美国、IMF等也都站到了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行列中,特别是美伊战争局势,它带给中国最大的负面影响实际上还是增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因美伊战争,欧美市场的安全性相对减弱,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可能进入中国,从而使我国的投资、工业和外贸出口增长随之加快,但随着外资供给增多,人民币会相对“紧缺”,人民币升值这根“弦”势必将绷得更紧。届时,我们既不能突然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 ,那样的话,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可能会升至5:1 至4 :1 之间,同时,又不能不考虑人民币流通状况,因为一旦人民币扛不住市场的压力而被迫升值,带来的动荡将更大,面对如此现状,采取措施消除市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从放松外汇管理入手,调节人民币的实际升值压力,是政府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利弊对比表:利处弊端 有利于中国进口 不利于中国出口 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可能加剧市场投机行为 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中国吸引海外投资优势减弱 如果是美元支付工资, 结果劳动力成本增加, 赢利应该减少 出口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 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可能导致出现通货紧缩 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产业受冲击 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可能出现“暴富效应” 中国GDP 国际地位提高 可能加剧低收入群体的支出负担

建议写第四个题目,这种战略性研究论文,只需要将一些国际形势做做分析,然后再以具体的案例来辅助说明,基本上就能够写出一篇比较好的学术论文,一般要求5000字数应该是中文核心级别的论文吧,要不然就是CSCD,建议你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很多关于论文的写作教程。如果你想发EI级别的文章,也可以百度下:EI学术会议中心,专门做EI会议论文的

出口贸易参考文献

这个题找电影学院的也不行,找学国际贸易的吧,可能对电电影的出口途径也清,还是去作品吧看看吧:

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的写法与格式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  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  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1)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2)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3)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1)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2)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3)语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  4)文献要新: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校者把关: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四、综述的格式与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1)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2)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 "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实反映;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四要语言简练,详略得当。  总结: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参考文献:写综述应有足够的参考文献,这是撰写综述的基础。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者的劳动及表明文章引用资料的根据外,更重要的是使读者在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时,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综述性论文是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说明问题的,读者如有兴趣深入研究,可按参考文献查阅原文。因此,必须严肃对待。  四、写作步骤  1)选定题目选定题目对综述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选题首先要求内容新颖,只有新颖的内容才能提炼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题目。  选题还应选择近年来确有进展,适合我国国情,又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如对国外某一新技术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在我国的实用性;又如综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供普及和推广。选题通常有几种:一种是与作者所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选题,对此作者有实际工作经验,有比较充分的发言权;一种是选题与作者专业关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乐于探索的课题;还有一种是医学科学情报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加阅读、整理过程的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难以深入,往往流于空泛及一般化。实践证明,题目较小的综述穿透力强,易深入,特别对初学写综述者来说更以写较小题目为宜,从小范围写起,积累经验后再逐渐写较大范围的专题。此外,题目还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  2)查阅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  对初学者来说,查找文献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望;学术论文集能反映一定时期的进展和成就,帮助作者把握住当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期刊文献浩如烟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进展性资料,吸收过来,可使综述更有先进性,更具有指导意义。  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远)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这样"滚雪球"式的查找文献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查阅文献法,许多初学综述写作者都是这样开始的。另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此外,在平时工作学习中,随时积累,做好读书文摘或笔记,以备用时查找,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  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然后再分类阅读。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资料应通读、细读、精读,这是撰写综述的重要步骤,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过程。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用卡片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以便为写作做好准备。  加工处理:对阅读过的资料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写综述的必要准备过程。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把写下的文摘卡片或笔记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而又有确切依据,阐述层次清晰而合乎逻辑。按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轮廓,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这样客观资料中就融进了主观资料。  撰写成文:撰写成文前应先拟提纲,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重点阐明,哪些地方融进自己的观点,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几笔带过。重点阐述处应适当分几个小标题。拟写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多一遍思考,就会多一分收获。  提纲拟好后,就可动笔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写作中要注意说理透彻,既有论点又有论据,下笔一定要掌握重点,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但对相反观点也应简要列出。对于某些推理或假说,要考虑到医学界专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然后阐述存在问题和展望。初稿形成后,按常规修稿方法,反复修改加工。  撰写综述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论必有据,忠于原著,让事实说话,同时要具有自己的见解。文献资料是综述的基础,查阅文献是撰写综述的关键一步,搜集文献应注意时间性,必须是近一二年的新内容,四五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综述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成为浏览式的综述。综述的内容越集中、越明确、越具体越好。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阅读过的原文,不能根据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间接引用(指阅读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对文献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观点、方法上的失误。  五、 综述论文的遴选与审编  1)综述论文是多篇研究成果的综合,所涵盖的内容信息量大,使读者费时不多却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国内外著名期刊很多都设有综述栏目,并给以较大的篇幅和较多的参考文献数额。综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要求比较高,只有资深的作者才可能写出合乎要求的综述论文。它要求作者对所综述的资料拥有准确的判断能力,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有亲身研究的经历和体会,以及有较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综述论文能较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最新研究的热点及新思路、新方法,对启发读者的研究思路具有向导作用。此外,综述论文的桥梁功能亦很显著。  2)综述论文的审稿程序遵从一般审稿规则,但具体到某篇综述的取舍上,还是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  在平衡比较中遴选。综述论文的资料来源于文献,可以有多个作者就同一个问题在一个时间段内分别向编辑部投稿,因此,编辑部必须对类似稿件进行权衡比较、分析,以决定取舍。如"干细胞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本刊在同一时间段内收到3篇文章,经分析比较后认为它们是从不同侧面进行的综述,各有特点,故决定放在同一期刊出。又如,有关"端粒酶"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课题,本刊连续收到多篇同类文章,内容多有重复,结果选取了1篇投稿较早的文章,对后来者只得以"已有类似稿件,请改投他刊"而退稿。  在达到总体评审要求的稿件中遴选。对一篇达到总体评审要求的综述论文应该是:就某一问题写得系统、深入,能反映该课题当前的研究水平,内容有新意,文字通顺。在这些稿件中再根据其对当前研究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进行分级优选。  2)笔者根据所编期刊近几年来审稿人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归纳出对综述稿件的总体评价。  对录用稿件的评价:属国际研究热点,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是该领域重大课题,内容丰富,值得刊登;国内研究较少,对开展此项工作有推动作用;介绍设计的思路及目前动态,对读者有一定启发;综述当前概况,读者将从中汲取教益;内容新颖而重要,能引起有关读者的兴趣与重视;选题很好,对立足国内走向世界有很大的鼓舞作用;目前尚在起始阶段,有利于读者了解其概貌;内容好,文献新,层次清晰,语言通顺;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重点突出,分析得当;综述较全面,并较深入,反映了当前研究状况;属前沿进展资料,有较大学术参考价值;内容具有进展性,且有作者自己的工作,值得介绍;问题有新意,且存有争议,本文提供了一定思路。  对被退稿件的评价:涉及面太窄,感兴趣的读者不多;实验依据不足,多为推测性内容;内容分散,重点不突出,读后无系统概念;罗列文献,未作分析讨论;题目很大,但具体内容不多;国内已有不少报道,无明显特色;观点有错,原则有误,说服无力;内容肤浅,深度不够,未能反映重大进展;语言表达及结构均差,修改难度很大;资料来源可信度差,分量不够;文献未经充分消化,思路不清,前后矛盾;选题缺乏新意,内容陈旧,文字冗长;材料零散,内容单薄,说理不透;对所综述的领域不熟,写作不得要领。笔者在编辑综述稿件时发现,达到录用要求的稿件,都无一例外地要退修和编辑加工后才能刊出。当然,编辑部对稿件退修是很慎重的,一般情况下,退修的稿件即属准备刊发的稿件。  七、综述文稿的常见问题及审编  编辑工作中发现,综述论文文稿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审编时须慎重处理。  1)根据已有的综述直译转抄  这样做,难免有抄袭之嫌,因为"综述论文"不同于"译文"。在写作综述论文时,可以借鉴他人已发表的综述启发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说,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写出有别于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侧重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文献更新,补足与自己侧重点有关的和该课题最新发表的文献,然后按照自己的侧重点重新命题,将全文重新整理,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本刊收到一篇综述文稿,列文献30余篇,而正文不足4000字。在初审中发现,其题名直译自其中一篇文献,进一步发现其内容亦基本来自该篇文献,但鉴于选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故决定让作者重新查阅文献,补足近年的研究进展,改写后再投稿,再审编。  2)洋洋大篇,只是资料的堆积  有的来稿超过1万字,但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对所综述的专题不熟悉,体验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题,而只是资料的堆积。对于这样的稿件退稿时即提醒作者,倒不如选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哪怕是写一个较小的题目,只要在该专题范围内写得系统、深入,这样的文章也是一篇好综述。  3)文献开列过多,引文不当  一般要求综述论文著录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  4)把综述写成讲座  讲座和综述的共同点是文章的综合性、新颖性和进展性。一般认为,综述是专业人员写给同专业和相关专业人员看的,要求系统、深入;讲座是专业人员写给相关专业人员和非相关专业的"大同行"看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从来稿中看到,把综述写成讲座最显著的特征是,文章中夹带大量的基础知识性的内容,甚至把教科书上的图表也搬了过来,文章冗长而深度不足。对此类文稿应大力删减专业人员所熟知的内容,在深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提炼原始文献中的科研信息,从理论和机制的高度上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使其达到综述论文的要求。随着我国科技工作与国际接轨,科研论文亦逐步投向国际期刊。相应地,以综合报道国内外科学技术新进展,促进国内科技发展为宗旨的综述性科技论文必将在国内有所加强,因此,科技期刊将会加大综述文章的比重。  文献综述的写法与格式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1.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2.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3.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 索引序列
  • 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参考文献
  • 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参考文献有哪些
  • 进出口贸易参考文献
  • 进出口贸易分析论文
  • 出口贸易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