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种业期刊怎么样

中国种业期刊怎么样

发布时间:

中国种业期刊怎么样

《城市开发》、《城市住宅》、《中国园林》、《中州建设》等杂志

《中国种业》,《中国蔬菜》,《世界农业》。国内的主要是这三个。《中国玉米》,也会涉及一些种业的内容。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科技报》、《中国乳业》、《甘肃畜牧兽医》、《中国畜牧兽医》、《吉林畜牧兽医》  园艺花卉类  《中国蔬菜》 《蔬菜》 《中国园艺文摘》 《温室园艺》  农学农作物类  《中国农业气象》 《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 《云南植物研究》  粮油食品类  《农产品加工》 《绿色食品》 《食品科学》 《中国食物与营养》  林业类  《中国林业教育》 《林业科技开发》 《中国城市林业》 《世界竹藤通讯》  农资农机类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包装与食品机械》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  水产渔业海洋类  《中国水产文摘》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观赏鱼》 《北京水产》  农业报纸、杂志、农书  报纸  《农学报》  《农学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报社地址在上海。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的第一份报纸。初为半月刊,翌年改为旬刊,每卷(期)25~30页,用连史纸石印。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共出315卷。该报主持者有罗振玉、蒋伯斧等人。报道内容涉及农、林、牧、渔等,尤以蚕桑和茶叶的篇幅较大。  《沪郊农民报》、《农民日报》  《沪郊农民报》创刊于1950年初,1951年底停刊,1958年初复刊。四开四版,五天一期,后改每周出两期。由中共上海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主办;主编田野。报道内容主要是上海市农村工作及农业生产等。数月后该报改名为《农民日报》,发行量10万份。由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总编许思潮、副总编田野。1960年上半年停刊,转办内部刊物《农村工作》。  《解放日报市郊版》  《解放日报市郊版》试刊于1978年7月1日,10月1日起正式出版,1987年底停刊。四开四版,周二发行。由解放日报社主办,历届负责人有贾安坤、龚心瀚、宋超等。报道内容有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郊区农村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典型;农民群众的关心热点和农事动态等。  《上海农垦报》  《上海农垦报》创刊于1982年。由中共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委员会、上海市农场管理局主办。主编纪少华。该报四开四版、周报。主要反映上海农垦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信息、经验等。  《上海郊区报》  《上海郊区报》创刊于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总编朱振天。该报四开四版,每周刊出两次。主要反映郊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重要农事活动的动态等。1990年7月1日改名为《东方城乡报》。  《上海科技报农村版》  《上海科技报农村版》创办于1987年,由市农业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科协联合主办,主编姜聚光。主要内容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报道农业科技新闻。1988年因《上海郊区报》创办而停办。  杂志  《农村改进》  《农村改进》杂志创刊于民国23年(1934年)11月2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漕河泾农学团编印。创刊号刊出了《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感想》、《沪西农村未来的危机》、《高桥农村改进区实习工作报告》、《沪西园艺场实习工作报告》等文章。只出刊一期。  《土壤肥料与农业》  《土壤肥料与农业》杂志创刊于民国32年(1943年)11月。季刊。该杂志为中国肥料普及会主办的农业学术性刊物,着重登载土壤、肥料方面的科技论文。主编铁明。刊出四期后停办。  《化肥工业》  《化肥工业》杂志初名《化学肥料》,创刊于1958年10月。月刊。1959年改名为《化工研究技术》,1960年又改名为《化学肥料技术指导》。1963~1965年,改名为《化工技术资料化肥专业分册》,双月刊。1966年起,又改名为《化学肥料工业》。1974年,定名为《化肥工业》。该杂志报道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微肥、叶面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同时介绍国外化肥工业的现代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所主办。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科技》创刊于1971年5月。原名《农业科技简报》,半月刊。1973年3月,改名为《农业科技通讯》,月刊。1977年1月,定名为《上海农业科技》。1980年2月,改为双月刊。该杂志坚持普及与提高、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上海地区农业科技成果。由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主编徐开智。  《科学种田》、《当代农业》  《科学种田》,创刊于1972年2月,月刊。是一本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绍上海郊区及长江三角洲农村实行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介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和基本知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7年,改名为《当代农业》。历任主编有施正书、黄彰栋、王模。1989年起转给江苏省农林厅编辑出版。  《农药译丛》  《农药译丛》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农药研究所主办。主要介绍国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动态和技术。主编王能五。  《食用菌》  《食用菌》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部农业局、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集团联合主办。该杂志着重报道食用菌生产、科研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主编张甫安。  《上海农村经济》  《上海农村经济》创刊1979年,季刊。1986年公开发行后改为双月刊。由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主编陈锡根。该杂志主要介绍上海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的动态和经验。  《上海农学院学报》  《上海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5月,季刊。该刊是由上海农学院在编辑出版《上海农学院科技资料》的基础上办起来的,主要报道上海农业高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农业学报》创刊于1985年2月,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主办。主编徐新春。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科研和生产领域的科技论文,反映农业科研和生产的新成果。  《杂草学报》  《杂草学报》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张泽溥。该杂志主要刊出上海及全国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农田杂草的防除经验、化学除草剂新品种介绍等。  《上海蔬菜》  《上海蔬菜》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陈恩平。该杂志报道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科技和生产流通领域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指导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  《上海农业》  《上海农业》创刊于1988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局主办。主编先后由王祖德、陈正玄担任。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生产的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经营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适度规模与农田设施建设、农林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新经验,指导郊区农业生产。  国内相关刊物  《大豆科学》   《分子植物育种》   《麦类作物学报》   《棉花学报》《中国棉花》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遗传学报》《遗传》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  《杂交水稻》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植物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杂志怎么样

1、来稿请按本刊所设栏目及报道范围撰写。内容要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可读性和可用性,密切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着重实用高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文字表达必须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数据可靠,集约简洁,通顺流畅,逻辑性强。计量单位必须严格规范,一律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用m、cm、mm,质量单位用kg、g、t(吨)表示。Ppm停止使用,表示数量的改用10的-6次方,表示浓度的改有mg/kg。表示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年份用全称),或表示计量和有统计意义的数字以及表序数和编号中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和百分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3、文稿要求抄写或打印在16开单面方格纸上(如已输入磁盘,请尽量提供),稿中外文字母和符号必须分清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斜体字以下画横线来表示。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初次出现时,请用铅笔作出标注。4、文中图、表、照片应附最主要的。文稿中的形态特征图或曲线坐标图不宜太多。插图最好用计算机绘制,用激光打印机输出,图中所用字号为6号字体,图表力求精简,坐标图纵横坐标标目注示要完整,并注明法定计量单位。文稿中需留出图位。线条要求均匀,文字、数字、符号要用铅笔写清;表要制成三线表;照片清晰、层次分明;图、表、照片中的所有文字均为中文;文内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且在数字之间用圆点分开,末位数字后不加圆点。5、稿件正文内容前应附:题目,作者单位、地址、邮编及姓名。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栏目除按上述要求书写外,其格式编排为:1材料与方法;2结果分析;3结论。必要时也可在文章前附有摘要(200字左右)和关键词(3-5个)。6、企业家风采、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国外动态等栏目,每篇字数要求在3000字左右;政策法规、市场观察、种子产业化、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名特新优品种等栏目每篇字数要求在1500字左右;读者信箱将对广大群众关心的有关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组织解答。7、本刊将酌情收取版面费。届时由编辑部直接与作者联系。8、请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可作必要的压缩和删改。不愿改动者,请事先向编辑部声明。9、来稿刊登后将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期刊1册,同时还根据自愿的原则以优惠20%的刊价售给作者。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从投稿之日起,4个月内未接到通知的请自行处理。10、请最好使用电子版,已发电子版的,尽量不要再补寄打印稿。

《中国种业》,《中国蔬菜》,《世界农业》。国内的主要是这三个。《中国玉米》,也会涉及一些种业的内容。

农业科技报I36,日发行二十万份2926,面向全国,聚焦三农,还有影视中心9353连接前面一起看号可接洽,网站等融媒体平台 单从内容上看,目前是很好的。

中国种业杂志怎么样啊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乳业》 《甘肃畜牧兽医》 《中国畜牧兽医》 《吉林畜牧兽医》  园艺花卉类  《中国蔬菜》 《蔬菜》 《中国园艺文摘》 《温室园艺》  农学农作物类  《中国农业气象》 《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 《云南植物研究》  粮油食品类  《农产品加工》 《绿色食品》 《食品科学》 《中国食物与营养》  林业类  《中国林业教育》 《林业科技开发》 《中国城市林业》 《世界竹藤通讯》  农资农机类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包装与食品机械》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  水产渔业海洋类  《中国水产文摘》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观赏鱼》 《北京水产》  农经类(含农经、农金、乡企)  农业报纸、杂志、农书  报纸  《农学报》  《农学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报社地址在上海。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的第一份报纸。初为半月刊,翌年改为旬刊,每卷(期)25~30页,用连史纸石印。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共出315卷。该报主持者有罗振玉、蒋伯斧等人。报道内容涉及农、林、牧、渔等,尤以蚕桑和茶叶的篇幅较大。  《沪郊农民报》、《农民日报》  《沪郊农民报》创刊于1950年初,1951年底停刊,1958年初复刊。四开四版,五天一期,后改每周出两期。由中共上海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主办;主编田野。报道内容主要是上海市农村工作及农业生产等。数月后该报改名为《农民日报》,发行量10万份。由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总编许思潮、副总编田野。1960年上半年停刊,转办内部刊物《农村工作》。  《解放日报市郊版》  《解放日报市郊版》试刊于1978年7月1日,10月1日起正式出版,1987年底停刊。四开四版,周二发行。由解放日报社主办,历届负责人有贾安坤、龚心瀚、宋超等。报道内容有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郊区农村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典型;农民群众的关心热点和农事动态等。  《上海农垦报》  《上海农垦报》创刊于1982年。由中共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委员会、上海市农场管理局主办。主编纪少华。该报四开四版、周报。主要反映上海农垦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信息、经验等。  《上海郊区报》  《上海郊区报》创刊于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总编朱振天。该报四开四版,每周刊出两次。主要反映郊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重要农事活动的动态等。1990年7月1日改名为《东方城乡报》。  《上海科技报农村版》  《上海科技报农村版》创办于1987年,由市农业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科协联合主办,主编姜聚光。主要内容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报道农业科技新闻。1988年因《上海郊区报》创办而停办。  杂志  《农村改进》  《农村改进》杂志创刊于民国23年(1934年)11月2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漕河泾农学团编印。创刊号刊出了《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感想》、《沪西农村未来的危机》、《高桥农村改进区实习工作报告》、《沪西园艺场实习工作报告》等文章。只出刊一期。  《土壤肥料与农业》  《土壤肥料与农业》杂志创刊于民国32年(1943年)11月。季刊。该杂志为中国肥料普及会主办的农业学术性刊物,着重登载土壤、肥料方面的科技论文。主编铁明。刊出四期后停办。  《化肥工业》  《化肥工业》杂志初名《化学肥料》,创刊于1958年10月。月刊。1959年改名为《化工研究技术》,1960年又改名为《化学肥料技术指导》。1963~1965年,改名为《化工技术资料化肥专业分册》,双月刊。1966年起,又改名为《化学肥料工业》。1974年,定名为《化肥工业》。该杂志报道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微肥、叶面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同时介绍国外化肥工业的现代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所主办。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科技》创刊于1971年5月。原名《农业科技简报》,半月刊。1973年3月,改名为《农业科技通讯》,月刊。1977年1月,定名为《上海农业科技》。1980年2月,改为双月刊。该杂志坚持普及与提高、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上海地区农业科技成果。由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主编徐开智。  《科学种田》、《当代农业》  《科学种田》,创刊于1972年2月,月刊。是一本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绍上海郊区及长江三角洲农村实行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介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和基本知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7年,改名为《当代农业》。历任主编有施正书、黄彰栋、王模。1989年起转给江苏省农林厅编辑出版。  《农药译丛》  《农药译丛》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农药研究所主办。主要介绍国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动态和技术。主编王能五。  《食用菌》  《食用菌》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部农业局、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集团联合主办。该杂志着重报道食用菌生产、科研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主编张甫安。  《上海农村经济》  《上海农村经济》创刊1979年,季刊。1986年公开发行后改为双月刊。由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主编陈锡根。该杂志主要介绍上海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的动态和经验。  《上海农学院学报》  《上海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5月,季刊。该刊是由上海农学院在编辑出版《上海农学院科技资料》的基础上办起来的,主要报道上海农业高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农业学报》创刊于1985年2月,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主办。主编徐新春。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科研和生产领域的科技论文,反映农业科研和生产的新成果。  《杂草学报》  《杂草学报》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张泽溥。该杂志主要刊出上海及全国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农田杂草的防除经验、化学除草剂新品种介绍等。  《上海蔬菜》  《上海蔬菜》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陈恩平。该杂志报道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科技和生产流通领域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指导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  《上海农业》  《上海农业》创刊于1988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局主办。主编先后由王祖德、陈正玄担任。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生产的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经营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适度规模与农田设施建设、农林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新经验,指导郊区农业生产。

1、来稿请按本刊所设栏目及报道范围撰写。内容要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可读性和可用性,密切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着重实用高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文字表达必须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数据可靠,集约简洁,通顺流畅,逻辑性强。计量单位必须严格规范,一律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用m、cm、mm,质量单位用kg、g、t(吨)表示。Ppm停止使用,表示数量的改用10的-6次方,表示浓度的改有mg/kg。表示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年份用全称),或表示计量和有统计意义的数字以及表序数和编号中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和百分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3、文稿要求抄写或打印在16开单面方格纸上(如已输入磁盘,请尽量提供),稿中外文字母和符号必须分清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斜体字以下画横线来表示。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初次出现时,请用铅笔作出标注。4、文中图、表、照片应附最主要的。文稿中的形态特征图或曲线坐标图不宜太多。插图最好用计算机绘制,用激光打印机输出,图中所用字号为6号字体,图表力求精简,坐标图纵横坐标标目注示要完整,并注明法定计量单位。文稿中需留出图位。线条要求均匀,文字、数字、符号要用铅笔写清;表要制成三线表;照片清晰、层次分明;图、表、照片中的所有文字均为中文;文内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且在数字之间用圆点分开,末位数字后不加圆点。5、稿件正文内容前应附:题目,作者单位、地址、邮编及姓名。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栏目除按上述要求书写外,其格式编排为:1材料与方法;2结果分析;3结论。必要时也可在文章前附有摘要(200字左右)和关键词(3-5个)。6、企业家风采、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国外动态等栏目,每篇字数要求在3000字左右;政策法规、市场观察、种子产业化、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名特新优品种等栏目每篇字数要求在1500字左右;读者信箱将对广大群众关心的有关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组织解答。7、本刊将酌情收取版面费。届时由编辑部直接与作者联系。8、请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可作必要的压缩和删改。不愿改动者,请事先向编辑部声明。9、来稿刊登后将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期刊1册,同时还根据自愿的原则以优惠20%的刊价售给作者。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从投稿之日起,4个月内未接到通知的请自行处理。10、请最好使用电子版,已发电子版的,尽量不要再补寄打印稿。

农业科技进步奖,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是当地农委和科委评比奖项。《中国种业》是部级刊物。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

中国种业杂志怎么样投稿

目前《中国农学通报》和《农学学报》都是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投稿到刊出一般半年左右,流程规范,学术影响逐年提升,是发文的较好选择

《中国种业》,《中国蔬菜》,《世界农业》。国内的主要是这三个。《中国玉米》,也会涉及一些种业的内容。

中国种业编辑部待遇怎么样

1、来稿请按本刊所设栏目及报道范围撰写。内容要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可读性和可用性,密切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着重实用高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文字表达必须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数据可靠,集约简洁,通顺流畅,逻辑性强。计量单位必须严格规范,一律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用m、cm、mm,质量单位用kg、g、t(吨)表示。Ppm停止使用,表示数量的改用10的-6次方,表示浓度的改有mg/kg。表示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年份用全称),或表示计量和有统计意义的数字以及表序数和编号中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和百分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3、文稿要求抄写或打印在16开单面方格纸上(如已输入磁盘,请尽量提供),稿中外文字母和符号必须分清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斜体字以下画横线来表示。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初次出现时,请用铅笔作出标注。4、文中图、表、照片应附最主要的。文稿中的形态特征图或曲线坐标图不宜太多。插图最好用计算机绘制,用激光打印机输出,图中所用字号为6号字体,图表力求精简,坐标图纵横坐标标目注示要完整,并注明法定计量单位。文稿中需留出图位。线条要求均匀,文字、数字、符号要用铅笔写清;表要制成三线表;照片清晰、层次分明;图、表、照片中的所有文字均为中文;文内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且在数字之间用圆点分开,末位数字后不加圆点。5、稿件正文内容前应附:题目,作者单位、地址、邮编及姓名。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栏目除按上述要求书写外,其格式编排为:1材料与方法;2结果分析;3结论。必要时也可在文章前附有摘要(200字左右)和关键词(3-5个)。6、企业家风采、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国外动态等栏目,每篇字数要求在3000字左右;政策法规、市场观察、种子产业化、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名特新优品种等栏目每篇字数要求在1500字左右;读者信箱将对广大群众关心的有关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组织解答。7、本刊将酌情收取版面费。届时由编辑部直接与作者联系。8、请勿一稿两投,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可作必要的压缩和删改。不愿改动者,请事先向编辑部声明。9、来稿刊登后将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期刊1册,同时还根据自愿的原则以优惠20%的刊价售给作者。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从投稿之日起,4个月内未接到通知的请自行处理。10、请最好使用电子版,已发电子版的,尽量不要再补寄打印稿。

就业方向:种子公司;种子管理站;农场;农业类公司;科研与教学单位;农业行政部门;相关涉农单位;自主创业;中国种子公司很多的四千多家,就业不难,就看是什么企业了,本科进外企相对较难,但工资会高很多,最好建议考研到读博。孟山都中国即中中种集团,登海先锋种业,都是很好的种子公司,另外还可以进农科院农科所种子站,本科生大多都是下基层,做好吃苦的准备。其实刚出来能找到对口的专业的不多,,就看你自己会些什么了,英语,或者专业基础课程,都可以是你毕业后的工作方向。而工资的话,南部沿海城市2000多咯。有考研想法和专业基础的话还是考研的比较好。

回答 希望能帮到您加油 更多3条 

  • 索引序列
  • 中国种业期刊怎么样
  • 中国种业杂志怎么样
  • 中国种业杂志怎么样啊
  • 中国种业杂志怎么样投稿
  • 中国种业编辑部待遇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