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怎么写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怎么写

非艺术在读大学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摘要:通过对时下最新美术教育新闻及专家对其问题的看法得出美术鉴赏的教育对非艺术在读大学生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包括审美教育,学生身心健康及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和文化的紧密关联。正确认识专家的建议,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及艺术创造的重要性。关键字:艺术教育,德育,审美,艺术创造,文化(一)时下有关新闻 新华社杭州1月23日专电(张冬素)今后,浙江省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并且要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才能毕业。这是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的消息。日前,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这一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几年来,浙江省有关部门一直努力全面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2006年4月,该省启动以“走近大师、聆听经典、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送进校园的高雅艺术从开始时的交响乐、京剧、越剧,扩展到去年送话剧、绍剧等,让近46万人次学生接触到传统艺术。据了解,今后浙江省将继续以优秀经典剧目为主要演出内容,把交响乐、京剧、昆曲、越剧、绍剧、婺剧等高雅艺术送进大学校园,并在大学生中开展艺术专家学术讲座,普及高雅艺术知识。据介绍,本次浙江省有关部门规定的高校艺术选修类课,分限定性和任意性两类,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和《戏曲鉴赏》,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选修其中1门,并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才能毕业。浙江省要求高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开齐艺术类选修课程并计入学分。(二)专家看法 著名教育家这样谈论了自己的感受。我老是引用美国的第二轮总统亚当斯的话,他说我们这代不得不在马背上打仗搞政治,是为了让我们的儿子一代搞数学,让我的孙子一代搞音乐和舞蹈。他不是真的讲自己的孙子,自己的儿子,不完全是这样,他就觉得一个人类的目的性的过程,我们这代不得不骑在马背上搞军事搞政治,军事、政治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是过程。为了搞科学,为了搞哲学,最美好的人类还不完全是如此。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的地位不可小看。(三)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和美术在艺术世界的特殊地位不容忽视的,它是人类的亲密伴侣,它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马克思历来就十分重视审美教育,要求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美术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在当今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1美术教学的德育作用 五育之中“德育”首位,美术教育融“德育”于一体,美术教学通过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欣常优秀的美术作品,使人精神振奋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图、色彩、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信心和气魄,自觉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高涨的爱国热情。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作品《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凤仙花中飞舞采蜜的忙碌的情景,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歌颂了普通劳动者的勤劳品质,让同学们不仅体会了生活小景中的高雅景致,也激发了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敬慕。2艺术教育的美育作用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历来被许多人士所认可。我国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在教育内容上就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艺术虽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层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和欣赏的。只有通学习、培养、训练才能使人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3素质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创作。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离开了这些,没有童心,没有童趣,缺乏想象力,就很难培养出健全的人格。(2)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 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四) 与文化的重要关联 艺术课程关注文化,其实并不是现在的事情,因为艺术课程始终就没有脱离文化,也不可能脱离文化。区别在于,过去的艺术教育与文化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关系意识,也没有如此理直气壮地高呼着走向文化的口号。现在的则以自觉的态度,高唱着走向文化的进行曲,态度张扬地浩浩荡荡地走进了文化。且让我们倾听那震耳欲聋走向文化的进行曲:“艺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艺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 艺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艺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艺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我国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共同构成世界艺术的多元文化。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推荐书籍:《美术鉴赏》陈洛家主编;《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作者樊林;《中国民间美术鉴赏》孙建君主编;《中外美术鉴赏》朱旗;戴云亮主编:《中外美术鉴赏十六讲》杨淇主编;

对民族艺术失落的反思  摘要:近些年,“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说法十分时髦,最雄辩的原因莫过于世界已经全球化。各国民族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强,外国文化的影响似乎已经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才会有我们当代绘画的创作背景已经变成了 “国际化”的说法。似乎所有的中国画家作画时都要以“国际”作为背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渐被人们冷落,本文将阐述一些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中出现的崇尚“西化”思潮的评判与反思。  关键词:民族艺术 国际化 评判与反思  前言  20世纪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伤害。中国绘画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也遍体鳞伤。我们的传统民族艺术受到了外来艺术的侵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端正态度,在吸收外来先进艺术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民族艺术。  一、民族艺术的失落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不同民族的艺术之花有着不同的色彩与芳香,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艺术也在不断的互相影响与融合。面对外来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的融入,我国部分人产生了错误的观点,是我国民族艺术受到冲击,对我国艺术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 85思潮”的躁动  85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美术思潮。当时的青年不满于当时美术的左倾路线,厌烦了苏联(俄国)的美术窠臼,厌烦了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价值观,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  对于这场思潮,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气象与新的文化景观。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美术界多元化与参与国际对话的局面;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思潮没有立足于本土文化,甚至是一个“全盘西化”的运动。总的来说,八五思潮是一次激烈的反传统的运动,它是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层危机感中产生的。它对当代的美术甚至电影、音乐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二) 中国绘画的过度西化  受“85思潮”的影响,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摹仿性太强,创造性太少,西方性太强,民族性太少,形式追求太强,思想内涵太少等等。从二十世纪上半叶,我们就视西方现代艺术为中国艺术“现代”与否的标准。今天,仍然有部分人视西方当代艺术为中国艺术“当代”与否的标准。他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过分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对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不够。他们受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否定传统,否定过去,视西方艺术为“世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为西方的就是世界的,认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就是“封建”、“落后”、“保守”的。  二、正确对待各民族艺术  我们的确曾经落后过,的确曾经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失望过,但经过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不再落后,在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今天,不论是艺术发展,还是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我国都达到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崭新高度。此时的我们,应该端正对本民族艺术和外来民族艺术的态度。  一个民族的艺术在吸取外来艺术的营养时,要经历一个过程:第一步是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的“拿来”;第二步是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抛弃糟粕;第三步是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我们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盲从,也不要排外。当然,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革新与发展,并不是一味的继承。我们对待他的态度应与外来文化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摒弃那些保守的、不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化,继承和发展那些具有我们民族精神,能够给人以教育和启发的文化。然后再把本民族的先进艺术文化同外来文化的“精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不断的促进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正确认识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  当代艺术喜欢强调”世界性“和”国际性“,而特别忌讳谈民族性。  但是,什么是民族艺术?什么是世界艺术?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大家都了解吗?  其实,民族艺术并不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要具有民族特征,而是能表达出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艺术的核心与灵魂。而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他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关于二者的关系,它们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他们的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而它们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只有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所以说,我国的民族艺术也存在世界艺术,而西方艺术也并非都是世界艺术。  而且,各民族艺术走向国际不就是与世界交流吗?不就是“国际化”吗?只要是互通有无的平等的交流,对世界各民族无疑都会有好处。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交流中,各民族的艺术都会发生有益的变化,亦如南亚佛教艺术之于中国,亚非艺术之于欧洲一样。但在此种交流中,心态应当正常,应当平等,是互通有无,而不是趋炎附势,更不是完全的被同化。当年林语堂应邀去美国介绍中国文化,就堂堂正正,优雅平和,把地道的五千年中国文化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异邦,致使美国掀起了一阵中国热。这与今天国人对欧美的趋同心态可是大相径庭。所以,所有国家(不论大小)的艺术都是平等的关系,我们也应摆平心态。  四、结束语  世界各国的民族艺术都具有差别性和独特性,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今的全球化越来越明显,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大,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要取它民族艺术之长,补己民族艺术之短,不要盲目排外,也不要被其同化,从而不断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一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反映 艺术—名词,可以作宾语 设计—动词,可以作主语 偶然在《苏大艺苑》报上阅读了一篇“艺术是我,设计是他”的文章②,其中所表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艺术与设计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含义。从而也使我部分的明确了作为艺术和设计的模糊认识。早在几年前(或者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的艺术工作者已经针对这两者之间关系有所争执,到底设计是不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能否同一而论的观点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美术观察》也曾经围绕这一问题作了的讨论。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工艺美术界对“装饰”、“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等概念的逐步过渡和划分,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有人说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而艺术不需要解决问题。这个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分歧,与“艺术是我,设计是他”有同工之妙。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在何方呢?又该如何深入认识和重新定位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呢?在这篇文章中,本人斗胆谈一下自己的认识,虽然有兔子谈论死亡的嫌疑,但还是要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本人就三个概念:“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和“艺术与设计”谈一谈看法。在英文中我们很难看到“Art Design”或“Design Art”,而“Art and Design”倒是用得很多,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Columbu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等。如果照国外的说法应该是“艺术与设计”较为准确。由此看来国际上将艺术与设计并列而立,体现了两个学科领域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特点。在这里,艺术涵盖了美术、建筑、戏曲、影视和音乐等等的大艺术范围,设计则包括了从手工艺到工业设计的所有设计范围。这样的名称涵盖较广,也比较合理。而且在英文中“Art与“Arts”也有微妙的解释,西方院校名称中采用的大都是“Art and Design”,而不是“Arts and Design”,实际上在英文里“Arts”体现的是手工艺而不是艺术的多种类。当然,中国自有中国的国情,也不必一切都要以直接翻译过来为准。 (参考: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思考》,蔡军 ) 对目前我国对“艺术设计”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艺术与设计”的简称或模糊化思维,省略了其中的“and”,这种方式比较概括,但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表达不明确。一种则是在当前中国特定阶段,设计教育者们对设计的“国情化”解释。所谓“国情化”解释,是在人们还停留在“工艺美术”的概念上,对“设计”的定义缺乏全面理解的情况下,在“设计”前面加注“艺术”二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然而在“艺术设计”一词中,“艺术”只是定语,它本身成了对“设计”的装饰。同时“艺术设计”还是对过去“装饰”概念的最好演绎,比如过去的室内装饰系就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从更深层看,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当代一批工艺美术界学者们对设计的认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只有工艺美术,没有设计,所谓设计只不过是“现代工艺美术”。虽然这一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变化,但认为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部分,要将其纳入“设计”范围还不如称其为“设计艺术”为好。 这只是从单独层面上划分,对直截了当的采用“设计”这一概念具有严重的妥协态度。忽略了设计艺术基因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和促进作用。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虽然常常被当作同义术语即使在一些正式的学术讨论中也常被交互使用,但要研究设计艺术,首先要追寻即成事实的真相,但在我国的文化含义中,设计艺术有相对的界限,那界限可以涵概精神的艺术和物化的艺术的领域。从文化发展的观点来看,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从原料加工程序到成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存在方式,他同人的视觉思维、审美观点、生理需求一样,贯穿于艺术作品创造的始终。从古到今,从原始到成熟,在发展形式上,属于时间维的纵向状态,趋向于潜伏期。与设计艺术相区别,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属于空间维的横向状态。趋向于爆发期。可以说当设计艺术处于空间维的横向发展机会中关注的越多,受重视的程度就越大,那么潜伏期也就相应的爆发,其实目前我们所处于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正是设计艺术的发展爆发期,也正是为什么会产生艺术与设计的争论的原因之一。 二 从早期的设计与艺术的关联性来看二者今天所承载的任务 艺术为我——十分个性的自我表达行为。 设计为他——立足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③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原始时代大多数人工制品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这一时期的人工制品大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的,着重考虑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中世纪文艺复兴前的艺术可以说大都体现在建筑上,而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教堂建筑,它综合了诸类艺术。教堂建筑中所使用的彩绘玻璃、祭坛画、壁画、复制画及佛像、雕刻、曼陀罗等,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同时也被当作一种符咒、信仰的对象。此时的艺术和工艺与生活之间始终是不可分离的一体。 人类生产和创造活动中,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赋予物品物质与精神双重作用,这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持点。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设计与艺术开始分离走向互有区别的两个独立体系。但无论从设计或从艺术发展轨迹来看,设计与艺术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作用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达芬奇,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雕刻家、建筑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工艺师等。同一时代的米开朗基罗、丢勒等都属于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的全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工艺在分离的同时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时间维和能量态在共同的空间行为下,艺术逐渐转变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尤其在所谓多元化的今天,他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一种意识表现形式。(甚至不乏一些伪艺术打着艺术的旗号所作的一系列的艺术的艺术)既然是意识就需要表现形式的存在,这也就客观的要求受众群体的存在通过两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产生艺术的共鸣。从而进一步的深掘人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把它释放出来。说的明确一点,就是这种声音就是感情,释放这种感情就是的解放思想。不管这种思想是中庸的、颓废的、条件的、压抑的、痛苦的还是激进的、进步的、偶然的、兴奋的。都是形成人类感情的一份子。使个性寓于其性之中。没有个性也没有其性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一提到“个性”人们也许就会直观的认为是艺术家应具有的天性,或天赋。没有个性的艺术家只被人称作行家,匠人,甚至难登大雅之堂之说,这样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盲目的追求个性,以怪异、有邪,有意识的人为的结果不能寓于共性之中的个性,不能算是艺术行为,这是生理上的问题,是医生要解决的,在艺术上是没有出路的。 记得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著名画家史国良在一次聚会中其中有位风格怪异的女画家(听说还很有名气)带着她的女儿,她女儿当然长的很漂亮。于是她笑着问史,说:你看我女儿长的漂亮吗?史说:“就像你的画。”当时那画家便一脸不高兴。从这当中不难看出这位女画家所谓的绘画语言是什么了。她是在为别人而自己,是哗众取宠,是顾弄玄虚,其中不无炒作的嫌疑。艺术为我而他,为共性而个性,从而达到人类精神升华,这才是艺术的真正目的。 画面(或场面)效果空洞的追求视觉效果,受众者只是承担了一份凑热闹的角色,我想这种艺术家们的追求的个性也就很难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更不必说艺术的共鸣了。 艺术是我为他,设计是他有我。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有其使用价值,在艺术上也同样如此,只是价值表现形式不同罢了,艺术作品的价值是通过使用价值来实现、完成。艺术的使用价值就是作品受众时产生的时代共鸣过程或认知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反映其价值。即无价值的存在物。艺术只为我,设计只为他。单方面的体现,很难做出对艺术和设计二者各自的独立概念。事物是矛盾的,在矛盾中寻求统一,方为万物发展根本。古来中国主张“阴阳互补”方可万物归一,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设计在我国是近二三十年来才出现的名词,以前,称之为“经营、布局、营造”。前面我曾提出了设计是解决问题,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说白了就是解决人类生活的问题,是为他,--为目标群体。因此要想做出设计就必须了解市场、了解科学、了解目的群体。单凭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加上设计者的个性思维和设计提炼,即为他而我,合二为一。否则,只为他没有我,那么,我想信市场上、生活中的一切设计只会产生一个模式,缺乏变化性。正因为艺术上的为我而他、设计上的为他而我的存在,才有人类精神的丰实。知识结构的多元,生活才尽可能的丰姿多彩。 三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设计思维的影响 进化论---西方思辩文化的十字架 循环论---东方中庸文化的太极图 艺术的发展苟合于文化的发展,众所周知,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人们的认识论依据和行为的不同。中国的文化在大一统的中庸思想里面潜伏了几千年,道、儒两大思想主使着东方文化主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这种原始认识论在“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模糊逻辑方法中得到精确的认同。完成并履行着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循环论。这种生死轮回的思想,不正是古代乃至近代唯心主义艺术论的动力之源么?艺术发展随着时间维的运动循环向前发展。应和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古代朴素哲学思想、图形1中的第一阶段我们称之为草创期,接下来是成熟期、升华期,最后回到式微期。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轮回。这是丛剖面形式上来分析,但我们的古人更为馄沌,把这种言、象、意的结果--自然转接的的弧线组合成无始无终的太极图。如果说太极图是东方文化的徽标,那么西方进化论文化的徽标可以用十字架表示,这种象限式的思维方式恐怕很难说明新老历史交替再轨迹上的决定论,对于习惯于东方“球体说”的人来说是难以适应的。然而有得必有失,有失方有得,象限论通过形式演变和坐标式的直观框架。揭示了文化发展过程的历史象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又只能在人的自身活动中得到理性的答案。设计艺术在西方的最早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理性答案的结果。人们在理性的基础上看待艺术创作,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在这种历程、过程和活动中感应、寻找某种确定不变的终极因素。这种思维方式,在“球体说”的文化环境里,人们不会这样考虑,也不愿去考虑。这样,在一定历史意义上说,西方设计艺术早于我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把二者放在同一界面上比较,循环论看到的是运动的相对性,这种两维的运动反映在一维中是同向的,也可以是异向的,这种意识形态只能被人们的直觉感悟,主客观的关系是体验的,不规定的,带有唯心主义的成分。进化论看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物质是运动的),十字交叉的图形,就映象来说,对立面很明显的不可调和的出现,既有上升,又有下降,既前进,又后退。这种绝对永恒的运动属性,必须用理性的思辩来把握,主客体的关系是规定性的,肯定的。物质和意识之间,再这种进化论的驱动下,变的清晰,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色彩。唯物主义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种意识动态量的反作用,目的就是立足于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即设计,一种具象的,容易被逻辑感知的基因基因。 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从未出现过物质与精神这两极对立的哲学。印度的梵的统一,中国的阴阳与道的对立统一,成为思辩的主力。对于梵与阴阳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也没有这种要求。通过进化论和循环论这两种文化现象,我们可以简单做出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一般来说,东方人重感性而西方人重理性,这也是近代科学都出自西方的原因之一,西方人喜欢用统计、计算、归纳、演绎或综合来分析事理,而中国人偏爱吟诗作赋思维无边联想,以求感性收获。但有一点我们要承认,虽然没有这种要求,不能说明就没有这种意识的存在,只不过是没有形成条文、形成体系记录罢了。以下部分的分析也许可以从中看到这种基因的存在。 四 设计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纵横关系 艺术—--最初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加工而成的“设计”。 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 看了上面这两句话,你也许还不会感觉到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互补关系,要知道,不论是艺术还是设计,它都是为人的艺术和设计,贡布里希曾说过这样一句极端的话:“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有的只是艺术家而已。”(《艺术的历程》)毋庸置疑,艺术的主体只能是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艺术史的规律只能是艺术家参与艺术、干预艺术的规律。不论是在洪荒时代的原始艺术,还是在现今文明时代的现代艺术,都是建立在人与人、时代与时代、人与时代的共通共融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代表其所处时期的艺术风格,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受时代政治、经济以及艺术家自身的局限因素所制约,毕竟,艺术不是无目的的产物。从最初的艺术动机可窥一斑。从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开始,艺术审美性便随着第一件工具的创造体现出来。砍砸器、投枪、骨针、兽皮衣裙、陶器等等大多数人工制品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现在仍把人工制品和手工艺品统称为装饰工艺)。但这一时期的人工制品大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的,着重考虑的是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冶金、造纸、印刷、纺织、航海、机器工业直至现代的电子工业的逐步产生,同时反映在艺术上的也是轰轰烈烈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在不同的时空态的质点上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设计”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室内)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和“都市设计”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因此,纵观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设计与艺术经历了最初的一体化,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直至发展为当今设计与技术和艺术之间建立的新融合,设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艺术的存在,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强调功能主义,而忽略艺术对产品本身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过分为表现艺术而忽略功能性,艺术与设计必须完美地结合。 以上是从纵的方向来看,那么从横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在现今的艺术时间维上剖一个截面来研究一下。 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是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基础上着眼的,基因与媒介、观念与形式 、感觉与表现、主体自由化与客体自由化等等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动态表现。屈指可数的八大艺术分类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这些联系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犹如发酵粉一样,伴随引发着艺术动机的草创、成熟、升华。在时间维和能量态的共融交替下形成共通的意识形态,在这里暂且把这种意识形态叫做艺术的血缘关系,或基因关系。它是非物质的,以意识的形式存在,如果说的明确一点,这种基因感觉,就是设计因素的关系存在。他表现在艺术形态上就是设计艺术,表现在思维上就是设计理念。 图中独立的圆代表一门艺术门类(为方便识别起见,用三个表示),但是每一种艺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种环环相扣的存在形式暗示了艺术与艺术之间的暧昧关系。在认识、伦理、审美三种存在方式所构建的整个文化格式塔中,同样也可以解释这个暧昧关系。我们的认识角度要从组成艺术品的物质材料开始,这是表象的,直观的存在,如绘画中的颜料、纸张;建筑的石材、木材、钢材的结合;影视的声、光、电等等,所以在这一物质材料的角度上是独立存在的,是以具象的形式存在,是可以被视知觉的或听知觉的,但是看到这里,我们依然还不能说明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现在让我们继续望中间看那块最小、也最集中的部位---审美角度 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型的”,④这一论点既包含了肯定美的客观存在,是熟悉的:又包含了人是按照美的客观法则和规律去创造这样一种即唯物又辨证的思想。是陌生的这种即熟悉又陌生的体会,恰当的揭示了具有现代因素的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对于具有再现因素的优异作品可以产生某种审美经验的感召力,所以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作为欣赏者,经常触及再现性以及典型化的艺术所带来的特殊的审美动情力这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经验感知就是潜伏在内心深处的美的作用力表现。是属于人的自身因素。 这种是抽象的,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层次和心理经验感知的,不同的人文层次产生不同的经验感知。但是,这个过程同样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够维系艺术形式成立的技术手段,这也就是我们主要所谈论的伦理角度。伦理角度上可以看出它包含很多方面,是最不稳定,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它是一种能量态因素,对不同的艺术分类产生不同的能量,为艺术的再生输送新鲜的血源。它是无形的,但又指导着有形的存在,它是有形的,体现着一种无形得力量。每件艺术品或多或少所包含的这两种作用,起到一个传乘精神与物质的功能。一个立足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功能。 但要研究设计艺术,首先要追寻即成事实的真相,但在我国的文化含义中,设计艺术有相对的界限,那界限可以涵概精神的艺术和物化的艺术的领域。从文化发展的观点来看,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从原料加工程序到成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存在方式,他同人的视觉思维、审美观点、生理需求一样,贯穿于艺术作品创造的始终。从古到今,从原始到成熟,在发展形式上,属于时间维的纵向状态,趋向于潜伏期。与设计艺术相区别,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属于空间维的横向状态。趋向于爆发期。可以说当设计艺术处于空间维的横向发展机会中关注的越多,受重视的程度就越大,那么潜伏期也就相应的爆发,其实目前我们所处于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正是设计艺术的发展爆发期,也正是为什么会产生艺术与设计的争论的原因之一。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

建议你去百度,多找几篇,挑好的段落,修修,拼一下,这里我还没见过有人打字2000的,就算是复制过来,你又不能直接用,还是要修的

【摘要】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 方法 美术鉴赏 必要性 美育 意义  引言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繁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生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创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能,而归复其人生之常情。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也皆得为艺术家。{1}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这段话讲的非常深刻,艺术应该是属于全民的。而现今艺术的创造却被集中在艺术家身上,这并不利于大学生们艺术素质和审美观的提高。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由此可知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更应该实现美术鉴赏课程在大学里的普及。这里的普及不能单单只是书本、字面上的普及,而是真正让大学生实现在精神上的普及,真正的了解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能真正的看透一些问题。那么以下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学习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一 美术是一种文化,而我们大学生有发扬这种文化的义务。  大多人以为“美术”就是“画画”,这是一种误解。在“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他所说的“美育”,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举凡一切能引起人们审美活动的“术”,都属“美育”范畴,而“美育”中的“美术”还包括了文学、音乐、舞蹈在内。后来美术的概念开始具体而微,一般的研究者把“美术”理解为造型艺术的概括,它包含: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现代工业社会中把“工艺美术”和“设计美术”分列为两个不同社会范畴的同一个门类。在中国,又有书法篆刻,同时又把摄影归入“美术”的趋向。由此可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美术”概念的内涵也在逐步扩展。  蔡元培当年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要求,首先也是因为“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的文化表现形态之一,只是这个形态在蔡元培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况且,“宗教”中能够引起人们崇敬、畏惧的形式其实还是“美术”的创造,所以“宗教”的文化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术”创造的,举凡宗教绘画、宗教雕刻、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文学、宗教舞蹈,莫不如此。由此可见,“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2}  更为严肃的说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 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它表现在以美引善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鉴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  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是普通美术教育工作在高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次就是就是表现在以美启真  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鉴赏过程也是培养鉴赏者创造力的过程。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再次表现为以美怡情  美术鉴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通过美术鉴赏课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  美术鉴赏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创造心理等。  总之,美术鉴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大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所以我们就要更加强调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必要性。主要是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艺术漫谈》序,见《丰子恺论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2]张道一主编《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对民族艺术失落的反思  摘要:近些年,“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说法十分时髦,最雄辩的原因莫过于世界已经全球化。各国民族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强,外国文化的影响似乎已经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才会有我们当代绘画的创作背景已经变成了 “国际化”的说法。似乎所有的中国画家作画时都要以“国际”作为背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渐被人们冷落,本文将阐述一些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中出现的崇尚“西化”思潮的评判与反思。  关键词:民族艺术 国际化 评判与反思  前言  20世纪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伤害。中国绘画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也遍体鳞伤。我们的传统民族艺术受到了外来艺术的侵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端正态度,在吸收外来先进艺术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民族艺术。  一、民族艺术的失落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不同民族的艺术之花有着不同的色彩与芳香,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艺术也在不断的互相影响与融合。面对外来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的融入,我国部分人产生了错误的观点,是我国民族艺术受到冲击,对我国艺术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 85思潮”的躁动  85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美术思潮。当时的青年不满于当时美术的左倾路线,厌烦了苏联(俄国)的美术窠臼,厌烦了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价值观,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  对于这场思潮,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气象与新的文化景观。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美术界多元化与参与国际对话的局面;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思潮没有立足于本土文化,甚至是一个“全盘西化”的运动。总的来说,八五思潮是一次激烈的反传统的运动,它是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层危机感中产生的。它对当代的美术甚至电影、音乐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二) 中国绘画的过度西化  受“85思潮”的影响,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摹仿性太强,创造性太少,西方性太强,民族性太少,形式追求太强,思想内涵太少等等。从二十世纪上半叶,我们就视西方现代艺术为中国艺术“现代”与否的标准。今天,仍然有部分人视西方当代艺术为中国艺术“当代”与否的标准。他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过分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对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不够。他们受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否定传统,否定过去,视西方艺术为“世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为西方的就是世界的,认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就是“封建”、“落后”、“保守”的。  二、正确对待各民族艺术  我们的确曾经落后过,的确曾经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失望过,但经过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不再落后,在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今天,不论是艺术发展,还是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我国都达到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崭新高度。此时的我们,应该端正对本民族艺术和外来民族艺术的态度。  一个民族的艺术在吸取外来艺术的营养时,要经历一个过程:第一步是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的“拿来”;第二步是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抛弃糟粕;第三步是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我们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盲从,也不要排外。当然,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革新与发展,并不是一味的继承。我们对待他的态度应与外来文化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摒弃那些保守的、不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化,继承和发展那些具有我们民族精神,能够给人以教育和启发的文化。然后再把本民族的先进艺术文化同外来文化的“精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不断的促进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正确认识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  当代艺术喜欢强调”世界性“和”国际性“,而特别忌讳谈民族性。  但是,什么是民族艺术?什么是世界艺术?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大家都了解吗?  其实,民族艺术并不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要具有民族特征,而是能表达出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艺术的核心与灵魂。而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他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关于二者的关系,它们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他们的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而它们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只有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所以说,我国的民族艺术也存在世界艺术,而西方艺术也并非都是世界艺术。  而且,各民族艺术走向国际不就是与世界交流吗?不就是“国际化”吗?只要是互通有无的平等的交流,对世界各民族无疑都会有好处。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交流中,各民族的艺术都会发生有益的变化,亦如南亚佛教艺术之于中国,亚非艺术之于欧洲一样。但在此种交流中,心态应当正常,应当平等,是互通有无,而不是趋炎附势,更不是完全的被同化。当年林语堂应邀去美国介绍中国文化,就堂堂正正,优雅平和,把地道的五千年中国文化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异邦,致使美国掀起了一阵中国热。这与今天国人对欧美的趋同心态可是大相径庭。所以,所有国家(不论大小)的艺术都是平等的关系,我们也应摆平心态。  四、结束语  世界各国的民族艺术都具有差别性和独特性,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今的全球化越来越明显,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大,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要取它民族艺术之长,补己民族艺术之短,不要盲目排外,也不要被其同化,从而不断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体

建议你去百度,多找几篇,挑好的段落,修修,拼一下,这里我还没见过有人打字2000的,就算是复制过来,你又不能直接用,还是要修的

【摘要】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 方法 美术鉴赏 必要性 美育 意义  引言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繁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生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创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能,而归复其人生之常情。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也皆得为艺术家。{1}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这段话讲的非常深刻,艺术应该是属于全民的。而现今艺术的创造却被集中在艺术家身上,这并不利于大学生们艺术素质和审美观的提高。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由此可知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更应该实现美术鉴赏课程在大学里的普及。这里的普及不能单单只是书本、字面上的普及,而是真正让大学生实现在精神上的普及,真正的了解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能真正的看透一些问题。那么以下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学习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一 美术是一种文化,而我们大学生有发扬这种文化的义务。  大多人以为“美术”就是“画画”,这是一种误解。在“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他所说的“美育”,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举凡一切能引起人们审美活动的“术”,都属“美育”范畴,而“美育”中的“美术”还包括了文学、音乐、舞蹈在内。后来美术的概念开始具体而微,一般的研究者把“美术”理解为造型艺术的概括,它包含: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现代工业社会中把“工艺美术”和“设计美术”分列为两个不同社会范畴的同一个门类。在中国,又有书法篆刻,同时又把摄影归入“美术”的趋向。由此可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美术”概念的内涵也在逐步扩展。  蔡元培当年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要求,首先也是因为“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的文化表现形态之一,只是这个形态在蔡元培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况且,“宗教”中能够引起人们崇敬、畏惧的形式其实还是“美术”的创造,所以“宗教”的文化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术”创造的,举凡宗教绘画、宗教雕刻、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文学、宗教舞蹈,莫不如此。由此可见,“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2}  更为严肃的说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 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它表现在以美引善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鉴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  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是普通美术教育工作在高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次就是就是表现在以美启真  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鉴赏过程也是培养鉴赏者创造力的过程。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再次表现为以美怡情  美术鉴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通过美术鉴赏课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  美术鉴赏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创造心理等。  总之,美术鉴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大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所以我们就要更加强调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必要性。主要是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艺术漫谈》序,见《丰子恺论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2]张道一主编《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内容

非艺术在读大学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摘要:通过对时下最新美术教育新闻及专家对其问题的看法得出美术鉴赏的教育对非艺术在读大学生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包括审美教育,学生身心健康及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和文化的紧密关联。正确认识专家的建议,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及艺术创造的重要性。关键字:艺术教育,德育,审美,艺术创造,文化(一)时下有关新闻 新华社杭州1月23日专电(张冬素)今后,浙江省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并且要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才能毕业。这是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的消息。日前,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这一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几年来,浙江省有关部门一直努力全面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2006年4月,该省启动以“走近大师、聆听经典、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送进校园的高雅艺术从开始时的交响乐、京剧、越剧,扩展到去年送话剧、绍剧等,让近46万人次学生接触到传统艺术。据了解,今后浙江省将继续以优秀经典剧目为主要演出内容,把交响乐、京剧、昆曲、越剧、绍剧、婺剧等高雅艺术送进大学校园,并在大学生中开展艺术专家学术讲座,普及高雅艺术知识。据介绍,本次浙江省有关部门规定的高校艺术选修类课,分限定性和任意性两类,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和《戏曲鉴赏》,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选修其中1门,并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才能毕业。浙江省要求高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开齐艺术类选修课程并计入学分。(二)专家看法 著名教育家这样谈论了自己的感受。我老是引用美国的第二轮总统亚当斯的话,他说我们这代不得不在马背上打仗搞政治,是为了让我们的儿子一代搞数学,让我的孙子一代搞音乐和舞蹈。他不是真的讲自己的孙子,自己的儿子,不完全是这样,他就觉得一个人类的目的性的过程,我们这代不得不骑在马背上搞军事搞政治,军事、政治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是过程。为了搞科学,为了搞哲学,最美好的人类还不完全是如此。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的地位不可小看。(三)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和美术在艺术世界的特殊地位不容忽视的,它是人类的亲密伴侣,它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马克思历来就十分重视审美教育,要求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美术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在当今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1美术教学的德育作用 五育之中“德育”首位,美术教育融“德育”于一体,美术教学通过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欣常优秀的美术作品,使人精神振奋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图、色彩、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信心和气魄,自觉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高涨的爱国热情。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作品《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凤仙花中飞舞采蜜的忙碌的情景,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歌颂了普通劳动者的勤劳品质,让同学们不仅体会了生活小景中的高雅景致,也激发了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敬慕。2艺术教育的美育作用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历来被许多人士所认可。我国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在教育内容上就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艺术虽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层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和欣赏的。只有通学习、培养、训练才能使人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3素质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创作。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离开了这些,没有童心,没有童趣,缺乏想象力,就很难培养出健全的人格。(2)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 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四) 与文化的重要关联 艺术课程关注文化,其实并不是现在的事情,因为艺术课程始终就没有脱离文化,也不可能脱离文化。区别在于,过去的艺术教育与文化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关系意识,也没有如此理直气壮地高呼着走向文化的口号。现在的则以自觉的态度,高唱着走向文化的进行曲,态度张扬地浩浩荡荡地走进了文化。且让我们倾听那震耳欲聋走向文化的进行曲:“艺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艺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 艺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艺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艺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我国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共同构成世界艺术的多元文化。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推荐书籍:《美术鉴赏》陈洛家主编;《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作者樊林;《中国民间美术鉴赏》孙建君主编;《中外美术鉴赏》朱旗;戴云亮主编:《中外美术鉴赏十六讲》杨淇主编;

瞎编啊

对民族艺术失落的反思  摘要:近些年,“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说法十分时髦,最雄辩的原因莫过于世界已经全球化。各国民族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强,外国文化的影响似乎已经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才会有我们当代绘画的创作背景已经变成了 “国际化”的说法。似乎所有的中国画家作画时都要以“国际”作为背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渐被人们冷落,本文将阐述一些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中出现的崇尚“西化”思潮的评判与反思。  关键词:民族艺术 国际化 评判与反思  前言  20世纪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伤害。中国绘画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也遍体鳞伤。我们的传统民族艺术受到了外来艺术的侵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端正态度,在吸收外来先进艺术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民族艺术。  一、民族艺术的失落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不同民族的艺术之花有着不同的色彩与芳香,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艺术也在不断的互相影响与融合。面对外来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的融入,我国部分人产生了错误的观点,是我国民族艺术受到冲击,对我国艺术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 85思潮”的躁动  85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美术思潮。当时的青年不满于当时美术的左倾路线,厌烦了苏联(俄国)的美术窠臼,厌烦了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价值观,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  对于这场思潮,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气象与新的文化景观。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美术界多元化与参与国际对话的局面;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思潮没有立足于本土文化,甚至是一个“全盘西化”的运动。总的来说,八五思潮是一次激烈的反传统的运动,它是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层危机感中产生的。它对当代的美术甚至电影、音乐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二) 中国绘画的过度西化  受“85思潮”的影响,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摹仿性太强,创造性太少,西方性太强,民族性太少,形式追求太强,思想内涵太少等等。从二十世纪上半叶,我们就视西方现代艺术为中国艺术“现代”与否的标准。今天,仍然有部分人视西方当代艺术为中国艺术“当代”与否的标准。他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过分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对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不够。他们受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否定传统,否定过去,视西方艺术为“世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为西方的就是世界的,认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就是“封建”、“落后”、“保守”的。  二、正确对待各民族艺术  我们的确曾经落后过,的确曾经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失望过,但经过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不再落后,在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今天,不论是艺术发展,还是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我国都达到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崭新高度。此时的我们,应该端正对本民族艺术和外来民族艺术的态度。  一个民族的艺术在吸取外来艺术的营养时,要经历一个过程:第一步是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的“拿来”;第二步是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抛弃糟粕;第三步是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我们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盲从,也不要排外。当然,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革新与发展,并不是一味的继承。我们对待他的态度应与外来文化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摒弃那些保守的、不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化,继承和发展那些具有我们民族精神,能够给人以教育和启发的文化。然后再把本民族的先进艺术文化同外来文化的“精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不断的促进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正确认识民族艺术和世界艺术  当代艺术喜欢强调”世界性“和”国际性“,而特别忌讳谈民族性。  但是,什么是民族艺术?什么是世界艺术?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大家都了解吗?  其实,民族艺术并不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要具有民族特征,而是能表达出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艺术的核心与灵魂。而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他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关于二者的关系,它们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他们的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而它们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只有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所以说,我国的民族艺术也存在世界艺术,而西方艺术也并非都是世界艺术。  而且,各民族艺术走向国际不就是与世界交流吗?不就是“国际化”吗?只要是互通有无的平等的交流,对世界各民族无疑都会有好处。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交流中,各民族的艺术都会发生有益的变化,亦如南亚佛教艺术之于中国,亚非艺术之于欧洲一样。但在此种交流中,心态应当正常,应当平等,是互通有无,而不是趋炎附势,更不是完全的被同化。当年林语堂应邀去美国介绍中国文化,就堂堂正正,优雅平和,把地道的五千年中国文化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异邦,致使美国掀起了一阵中国热。这与今天国人对欧美的趋同心态可是大相径庭。所以,所有国家(不论大小)的艺术都是平等的关系,我们也应摆平心态。  四、结束语  世界各国的民族艺术都具有差别性和独特性,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今的全球化越来越明显,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大,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要取它民族艺术之长,补己民族艺术之短,不要盲目排外,也不要被其同化,从而不断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美术创作论文怎么写

网上有类似的论文,你可以看看的。创作过程可以写的。关于格式,你们应该有论文指导老师吧

这种论文还是自己写比较好,请别人写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

摘 要:学校美术文化的构建是当前“文化立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美术文化的构建包括美术教研组文化、美术课堂文化、校本美术课程文化的建设等。只有不断地在价值引领、有机渗透,课改创新、有效生成,校本课程、形成特色的学校美术文化构建途径上行走,才能在常态中培养师生的美术文化意识,逐步形成一种美术文化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关键词:学校 美术文化 构建  文化是一定民族经过长期的物质活动和实践活动积累起来的为一定民族(或种族或集群)共同认同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生的物质成果和非物质成果,包括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总体〔1〕。一般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也可理解为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或行为方式。对于学校文化的理解,陶西平先生认为,学校网文化有两个关键的词:一是学校文化一定是“形成共识”的;二是学校文化是一个“价值观体系”。  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美术文化建设包括美术教研组文化、美术课堂文化、校本美术课程文化的建设等。那么在学校大文化建设中,如何去构建学校美术文化?笔者做了如下的探索,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价值引领,有机渗透——学校美术教研组文化的构建  学校美术教研组文化其发展状态呈现并经历四种类型:   无意识没感觉的散漫化状态。美术教师只是忙于日常教学等工作,对学校美术教育的追求和文化愿景浑然不知,对学校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生态也茫然不知。只体现在学校环境建设中,作为用来美化校园的一种后勤保障方式而已。这时的学校美术文化基本处于顺其自然、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散漫状态。   有意识没思想的点状化状态。学校领导意识到美术教育存在的文化内涵,也努力去改造和提升美术教育的文化品质,但处于东一榔头西一拐杖的状态,既缺少对学校美术文化的价值引领,也缺少改造和发展学校美术文化的整体规划。把它只作为学校其它亚文化形成中的辅助手段,仅仅是教室、专用教室的环境布置,装裱制度、名人名言上墙的制作工具,或者设计一下舞台、报栏,美化一下橱窗、黑板报等。   有策划有思想的结构化状态。随着学校文化意识的觉醒,学校管理者开始有步骤、有策略地整体性和结构性地打造学校美术文化,并有明确的价值追求蕴含其中。此时,学校管理者成为学校美术文化的推进者和领导者,学校美术教师则成为学校美术文化的策划者、管理者和实践者。   有特质有品位的特色化状态。通过美术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学校美术文化在长期的活动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并形成了系列化的教师群体层面上的文化产品,一言蔽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校美术文化形态。如陶艺文化中心,版画艺术交流馆等等。学校美术文化形态的出现,就是这种特色文化形成的标志。  如何构建学校美术文化呢?首先,学校管理者和美术教师要对时代的文化精神保持敏感,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的张扬,是对人的生命自觉的培育和彰显。其次,将时代文化的核心精神吸纳到学校文化中,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学校文化〔2〕。再次,美术教研组全体成员要在高度认同所在学校的文化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教研组的具体情况,通过共同研讨和协商,形成本教研组成员共育共享的文化。  美术文化一旦形成,其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培育教研组品牌。品牌学校的形成,除了需要有品牌教师、品牌校长之外,还需要有品牌教研组,它是品牌教师形成的摇篮,是品牌学校形成的重要引擎之一。学校管理者应不断地去思考:美术文化的创建,为学校文化带来了什么(从硬件上加强了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一个景点育人等),改变了什么(改变了学生的粗言秽语、乱丢乱画等坏习惯,陶冶了学生情操,推动学生文明行为的生成和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等)丰富了什么(丰富了学校文化氛围,增强了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活跃了学生生活等)还缺失什么?美术文化如何根植于学校文化之中?学校文化品牌和教研组文化品牌的内在关联性何在?美术教研组长则要思考:通过美术文化的创建,本组教师改变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本教研组为学校文化贡献了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文化就与学校文化形成了双向构建、双向转化、双向互动的关系。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一所学校理想的文化生态。  二、课改创新,有效生成——学校美术课堂文化的行动  课堂文化的育人功能,一般教师仅仅理解为知识内容的育人方面,这种理解是十分片面的。其实课堂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诸如,课堂中的内容开放文化,民主关系文化,创新评价文化等等,这些要素在学生素质提升、个性张扬中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1.教学内容的开放——成为学校美术文化构建的源动力。  美术课教学内容既有与学生认知、美术素养水平相一致的,也有不相一致的。只有把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与学生原有认知、美术素养水平不相一致的内容与学生发生碰撞,产生矛盾,造成不平衡,学生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建构(生成)。也只有教学内容走向了开放,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撕纸》一课时,通过一段师生互动交流后,造成学生认识上的“不平衡”,引起学生的自我建构的内需,达到教学内容的开放互动,生成智慧与素养。这位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出许多由老师课前制作的撕纸作品,内容有动物、人物、植物,色彩有红、黄、蓝、绿、黑等。师:课前同学们都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吗?生1:很美,很好看!生2:老师,我想问您是怎么做成的?师:噢,老师也想问大家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上来?生3:是剪的,它是剪纸。生4:对,是用剪刀剪的(有很多学生回答也是剪的)。教师又把准备好的剪纸作品挂在撕纸作品的旁边。师:现在请大家再仔细的观察这些作品,与前面的作品进行比对,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生5:老师,咦,它们不一样!我看出来了,后面挂的这些作品才是剪出来的。生6:老师,我也看出来了,前面的那些作品和剪出来的不同!(产生感觉上的不平衡,形成认识冲突)这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都说是撕出来的作品。师:对,这是一种观察的方法。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可以用另一个自己熟悉的物体作比较,来发现这个物体的一些特征。由此教学片段可见,教学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理想的环境,引起学生自我认识的不平衡,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放,促进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个性思维,以促进美术教学内容实施的有效生成。  2.教学方式的民主——成为学校美术文化构建的奠基石。  教学民主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思维方式。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道德化身”“知识化身”,是被神圣化的角色,事实上教师并非无所不能,在价值多元、知识多源、信息多源的今天,教师权威受到严峻挑战,教师需要走下“神坛”,转变教育观、学生观。  试想,一个老师在课堂中如能注意学科的科学性,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更能尊重学生个性特色,尊重学生创新性的见解,从细微处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等等。这样的课堂文化建设想必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相反,如果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学科缺乏一些敬爱之心。教学中缺乏科学,民主的态度,对自己的学生缺少关注,或者丧失热情,这样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因此产生厌恶。学生的素质就不可能能得到提高。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雨沙沙》这一课时,预设学生通过相互语言的交流,就会描绘出一个下雨的场景,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学生只是用嘴说说,留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更谈不上描绘出丰富的下雨场景了。教学的预设走进了“死胡同”。这时,一位学生出乎意料的表演打破了这一困境:下雨了,小青蛙躲在了荷叶下。这位学生边说边做了个躲下去的动作。这一动作给了老师灵光闪现的启示,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生成信息,采用民主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创设不同雨的情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自己心目中的想法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出来。教师这一及时的捕捉,并加以利用,开发,重组,进而开展生成性的教学,取得了精彩有效的再生性教学效果(学生精彩的作品,表现出了下雨天各种生动的氛围)。相反,要是教师没有民主的意识,把学生的动作看作为搅乱课堂的行为,那么结果就另当别论了。  3.教学评价的创新——成为学校美术文化构建的支撑力。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中,一般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为辅。评价方式以教师点评这一单一形式呈现。评价内容以学生作品为主要评价对象。纵观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课堂评价发展具有以下五个鲜明特点:(1)以综合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2)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3)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4)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景性;(5)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让所有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对创新评价方式进行探究,根据以上课堂评价特点并结合学校美术“小组合作教学”实践研究,通过构建小组合作评价文化这一手段来形成对创新评价文化的强支撑,使之具有如下三种原则:评价主体多维性原则。通过多样性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课堂中小组合作活动进行评价,形式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评等等,使用等级制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多维性原则。为了体现激励机制,采用多种趣味性较强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如:精彩瞬间记录表(组内评价表)、成功评价表、成长记录袋等等。评价内容多维性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既要评价学习的效果,也要评价学习的过程;既要评价小组整体,也要评价小组中的每一个体;既要评价合作,也要评价竞争……等等。评价可以是等级制的,如a、b、c或☆、☆☆、☆☆☆;也可以是描述性的,如j(满意)、k(一般)、l(努力)。  评价工具有教师评价表、个人学习档案袋、学生自评表、小组合作评价表、家长评价表等。(1)教师评价表。根据教学内容,每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既评价每个学生的情况,也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采用等级制。(2)学生自评表。主要填写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自己的评价,采用描述性评价。(3)组内评价表。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4)个人学习档案袋。学习档案是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过程的窗口。通常,它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收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所完成的作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体现了学生参与评价的主体过程。如对某个问题的独特理解、某个问题的争论过程、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5)家长评价表。让家长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对课堂表现反馈信息、评价材料展示、作品展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力求拓展课堂评价范围,延伸学校评价触角,达到家校互动共育的功效。  显然,我们只有在充分掌握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各学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将评价机制的杠杆作用应用自如,才能在多样性中滋生创新,在差异性中孕育创意,在个别性中培养创造。  三、校本课程,形成特色——学校美术课程文化的打造  学校美术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文化需要、学校特色建设和本校的艺术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文章来源莲山课件:]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3〕。学校的校本美术课程是学校美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文化标志。  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总目标  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需要处理好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关系。“生本”永远是“校本”“师本”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目的。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学校发展,也不是为了教师本身,而是为了学生本身,为了学生的未来。“学校”虽然是课程开发的理想平台和重要基石,但为学校而开发课程却不是美术课程开发的根本,就校本美术课程开发本身而言,不能只满足于“校本美术课程”设置和“校本美术教材”的编写,必须进入学生学习层面,让学生与课程、教材产生互动和对话。这样,才能避免课程开发为零开发,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效益。如南通美术乡土教材,就是以审美和美术文化教育为主线,欣赏为主,适当进行一些技能训练。整个教材围绕南通地方美术文化历史和地方美术文化寻绎两条主线展开,为南通地区中小学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地方课程选择性资源。并在南通地区各校互动实践过三年,积累了丰富的对话效益。其中清墩文化,东皋印派南通民俗、染织工艺、特色工艺更是独树一帜,创造性的利用到校本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灵动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校本美术课程需要建立“系统思维”。长远规划、谨慎设计、长效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就学校而言,要注意任期校长间的承接移交,保证校本美术课程有效延续性开发的连续性;就教师而言,要非常清醒的明了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目的,把课程开发与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就学生而言,将校本美术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巧妙结合,形成互补共进的关系。南京芳草园小学的校本美术课程《童画石头城》的开发就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在根植于本土文化的美术学习中,使儿童逐渐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以增进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使本土艺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传承与发展,有效地构建出较为完整、全面的学校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校本美术课程的活动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校本美术课程的活动突破了学科中心模式,打破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课程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为广泛的生活情景和学生的发展空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美术教育观、学生活动观。在校本美术课程活动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美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有机结合。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成为智慧。校本美术课程活动到任何时候都没有丢弃美术的本质、特性,体现出其他学科所不能触及到的方面,运用美术感人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呈现地方特色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如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的美术地方课程《宜兴紫砂壶》,就是根植于我国著名陶都宜兴悠久的历史,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保留较好的古城风貌以及古往今来名人辈出,是一座具有万年开发史、7000年制陶史的江南古城之上的校本课程。这一内容通过学生对紫砂壶的赏析,社会调查、走访,了解其历史演变及地域文化特征,并通过尝试、感悟、创作等过程,体验制作紫砂壶的乐趣,掌握基本制作方法与步骤,感受紫砂文化蕴含的独特魅力。  校本美术课程在活动设计中,每个单元主题里都有美术能力的要求。知识技能与人文主题的安排是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知识技能为隐线。校本美术课程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变化。教学活动方式更注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学习方式的自主探究,引发学生长久稳定的兴趣,不断提高其审美情趣和精神品位。如盐城市景山小学,课程活动以《走进红色盐城,追寻英雄足迹》为内容的校本美术课程,通过走进新四军,感悟红色文化,体验英雄的美、崇高的美,将对英雄的崇拜和对家乡这片红色热土的爱浸润到一画、一刻、一拓、一印之中。  校本美术课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性人格的绽放  校本美术课程的评价强调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美术教育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评价注重导向性,通过各种校本美术课程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挖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张扬,使校本美术教育活动致力于个体人格的绽放。评价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知识传授与个性培养的并行和谐发展。  校本美术课程的评价强调以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性、探究性、研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以及自然、民俗、生活中的美术课程文化资源创设个性化的美术活动,帮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如淮安市涟水县第四中学小学部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花窗》,从学生熟悉的二方、四方连续纹样入手,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步领略“透”——双向“借景”的关系,领略淮安的花窗古代园林建筑文化的魅力,在评价中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独特的审美个性。  文化是一种积淀 ,是一种习惯。文化有其引发、同化与传承性,诚如大家所认同的,学校美术文化的构建是一件“慢活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一次次日月更迭、一次次寒来暑往中逐步积累、慢慢沉淀,需要每一任校长和全体教师在这中间行走,为之增添元素、丰富内涵,才能形成一种优秀的美术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论学校文化建设〔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9)  〔2〕李政涛 用文化的力量打造教研组品牌〔j〕 中小学管理 2007(6)

  • 索引序列
  •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怎么写
  •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
  •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体
  • 美术创作论文2000字内容
  • 美术创作论文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