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东方杂志的宗旨是

东方杂志的宗旨是

发布时间:

东方杂志的宗旨是

古代报刊(不是近代报刊),又称邸报,其实是官府文书,和现在的内参差不多;所以,现在,很多政府机关都大量订报纸——政府公文,你能不接么?钱?那是给上司门房的孝敬;中国报刊都是官方信息、一言堂,本来就是官府通知文书么

1、《中国日报》   它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 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由陈少白担任社长兼总编辑。   早期宣传内容集中在:(1)揭露和声讨请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反封建;(2)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法车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3)报道革命党人和留日学会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4)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和沙俄侵华的野心,号召人民起来救国;(5)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   《中国日报》仿日本报纸采用短行排印,这对传统的竖行长行版来说是一项业务革新。   《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报,其最大特点是把办报和武装起义等紧密结合在一志。   2、《开智录》   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的机关刊物。1900年11月 日在横滨创刊出版。由郑贯公、冯自由、冯斯栾创办,郑贯公主编。   《开智录》以“开通民智”为宗旨,印刷、发行要依附《清主报》,内容和《清主报》相似。   3、《译书汇编》   由我国第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的成员创办的刊物。1900年12月在东京创刊。   该刊“专以编译区美法政名著可宗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4、《民报》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由宋教仁、田桐等主办,程家柽任总编辑。   该刊为大型时事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主”的政治纲领是其办刊宗旨。其宣传内容主要有:(1)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2)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3)宣传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的民主主义。此外,它还大力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   5、《清议报》   保皇派报刊中最有影响的两份报刊。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后来成为保皇会的第一个机关报。   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梁启超主编。   该报以时事评论为主,其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该报于1901年12月21日因火灾而停刊。   6、《新民丛报》   它是一份保皇派报刊,是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1902年2月8日在日本横滨创刊。由梁启超主编。   该报内容丰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编辑严谨,印刷精美。其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   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科技文明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同靡报界和文坛。   7、《时报》   戍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也是改良派在国内重点创建的舆论阵地。1904年6月12日在上海创刊,狄平子、罗普分任经理与主笔。   该报从创刊始,就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评顽固派,又批评革命派。因此,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我大影响,而是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的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8、《大公报》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由英华创办,自任社长,总揽经营和编务。   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由莫华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2)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3)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4)成为一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9、《京话日报》   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   1904年8月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彭翼仲。   该报政治上主张保皇立宪,从一创刊就宣传它是中国人办的报纸,“作报人的心是中国的”,极力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反映人民的疾苦,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热心为读者服务,因而保受读者信任和赞许,但是也因此得罪了官僚和权贵。   10、《东方杂志》   中国近代刊行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期刊。1904年3月11日在上海创刊。先后有孟森、胡愈之等人负责编辑工作。   该报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对外主张联日抗俄,对内提倡君主立宪,教育救国。内容除自己的社论外,还经常选录多种报刊的时论、记事、要闻、奏折等,资料性较强,类似文摘性刊物。1911年改革后,逐渐采取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兼容包的编辑方针,仍坚持改良主义,但它宣传欧美,也译载有关社会主义的内容。新文化的运动后,保守反动。五四运动后又进行改革,社会科学论著增多,科技文章减少,介绍时政。1948年停刊。   11、《大江报》   文学社机关报。1911年1月3日创刊,其前身是《大江白话报》,由詹大悲投资创办并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詹大悲主持的《大江报》有两大特色:一是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宫为主要读者对象;二是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   12、《中华民国公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机关报。1911年10月16日创刊于武昌。由牟鸿勋出任第一任社长。   该报主要内容是刊载军政府和下属各部门以及各革命团体的公告,报道有关武昌起义及各省光复消息,评论革命形势和军政府的政策法令等,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后,逐成为黎元洪控制下的舆论工具。   13、“竖三民”   报名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人 主编人   《民呼日报》 15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吁日报》 3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立报》 11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呼日报》是在《神州日报》被焚后,由于右任重新集资在上海租界创办的,后因揭露贪官污吏罪行,于右任被逐出租界,报馆被封,该报只办了92天。《民呼日报》被封20余天后,他又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后存在48天被查封,一年后,在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创办了《民立报》。   “竖三民”的创办发行,深刻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有力地宣传了革命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1904年3月11日,《东方杂志》创刊于上海,该刊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发行,商务印书馆之创办人夏瑞方主办,徐柯、孟森、杜亚泉等编撰,月刊。该刊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悠久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其所刊载的中外大事记、中外时事汇录和各类汇志,皆按月详尽辑录当月中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和要闻,后人翻检,极为便利。其所刊言论,大多倾向于改良、立宪,呼吁爱国救亡,赞成君主立宪,提倡发展实业,主张普及教育,反对民主革命。《 东方杂志》内容除了刊载其本社所撰之论说及其搜辑之新闻外,并且选录了当时各种官商报纸刊物所载的重要文论和新闻要事,对当时的时政、时事以及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都逐一报道,详加评论,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1904年3月11日,《东方杂志》创刊号登载章程:一、本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二、本杂志略仿日本太阳报、英美两国而利费Review of Review体裁;除本社撰译论说、广辑新闻外,并选录各种官民月报、旬报、七日报、双日报名论要件,以便检阅。三、本杂志区别门类如下:1 社说(选论来稿附)、2 谕旨、3 内务、4 军事、5 外交、6 教育、7 财政、8 实业、9交通、10商务、11 宗教、12 杂俎、13 小说、14 丛谈、15新书月目。四、编次方法首关于本类之论说,次史事、次章奏、次公牍、次规程、次新闻,仍以先本国后外国为序。五、每类无论多少各自为页,不相搀杂以便分钉成书。六、同志寄稿属登请署真姓名及详细住址,以便通讯。惟应否登载由本社同人酌定,原稿恕不检还,信资自给。七、每册卷首编成目录,详注页数以便检讨。全年十二册,另编总目录亦注明页数。八、本杂志分门别类,搜罗宏富、选择精审,有志之士欲检查时事者,得此可免抄录之繁。九、本杂志字数较现行杂志为多,售价极廉,内地人士无力遍阅各报者,得此亦足周知中外近事。十、本杂志用洁白洋纸洋式装钉,每月一册,每册二百五十页,约十五万字,另加精美图画以十幅为率。十一、每月二十五日发行。十二、每册售价大洋银二角五分,预定全年十二册银二元五角,遇闰照加。十三、邮局已通之处每册加邮费三分,信局酒力由闻报者自给,外国邮费照算。十四、本杂志托上海棋盘街中市商务印书馆为总发行所。

东方杂志的宗旨

共产党早期刊物。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报刊的宣传教育作用,早在 1920 年 11 月,就由中 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了《共产党》月刊。该刊译载了列宁的一些重要著 作,介绍过十月革命和欧美各国共产党的概况以及俄国的建党经验。《共产 党》月刊还发表文章与无政府主义思想展开论争。月刊的出版,为中国共产 党的正式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2 年 9 月在上海创办了《向导》周报。这是中国 共产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刊物。它到 1927 年 7 月停刊,经历了党的创建和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程。它着重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主革命 的理论和纲领,多次刊登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宣言和政治主张,大量报道了 工农运动的消息,对推动和维护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展革命形势作出了贡 献。 1923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又在广州创办另一个中央机关刊物《前锋》月 刊。该刊在“发刊词”中说:“我们认定国民运动是中国国家生命之救星。” 因此,“在此运动中,不敢说是领袖,更不敢说是先觉,只愿当前锋,只愿 打头阵”。《前锋》月刊创办于中共三大之后,因此它着重宣传了中共三大 以后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情况。由 于《前锋》至 1924 年 2 月停刊,因此不如《向导》影响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个机关刊物为《先驱》半月刊。它于 1922年 1 月在北京创刊。该刊在“发刊词”中说:“本刊的任务是努力唤醒国民 的自觉。”“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 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该刊发表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介绍苏 联、国际共运情况的文章。《先驱》多次出版专号,刊登青年团的有关文件 和讨论团的建设问题。《先驱》在教育青年走向革命和推动青年运动方面起 了重要作用。在《先驱》停刊两个月之后,1923 年 10 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又在上海创办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由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恽代英主编。该刊出 版过许多专号,介绍俄国革命,帮助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关于青 年运动的理论与方针。《中国青年》后曾迁广州、汉口出版,至 1927 年 10 月停刊。 提高工人政治觉悟,组织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 结合,是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基础。上海、广州、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分别 创刊《劳动界》(1920 年 8 月)、《劳动者》(1920 年 10 月)、《劳动音》(1920 年 11 月)。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指导工人运动的刊物。它们以通 俗的语言,向工人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广大工人群众认识自 己的处境,明确本阶级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工人运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 1921 年 8 月在上海创办机关刊物《劳动周刊》。次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迁往北京,又将北方地方党主办的《工人周刊》转为自己的机关刊物。 这两个刊物的出版发行,都是处在中国工人运动逐步走向高涨时期,它们以 大量史实揭露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不断报道各地工人罢工的消 息,激发了广大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1924 年 10 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在上海又创办《中国工人》月刊。这是中共指导工人运动的重要刊物,半年 后又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刊物。该刊报道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国内外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状况。邓中夏、赵世炎、刘少奇等,都在该刊上发 表文章,论证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和强大力量,从而批判了党 内忽视工人阶级力量的倾向。上述刊物,是研究中国早期工运的重要史料。反映其他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想的刊物。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份发行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的刊物,即《东方杂志》。它于 1904 年 3 月在上海创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至 1948 年它已出版 44 卷。之后,移台湾继续出版。《东方杂志》是一份大型的综合性刊物。 它的内容,可以说无所不包,既有政治新闻,也有军事、外交、教育、财政、 实业、交通、商务、宗教方面的内容介绍,以及翻译小说或图画等。《东方 杂志》早期倾向保守,以其主编杜亚泉为代表,在东西方文化派关于新旧思 潮的论争中,支持旧派主张。《东方杂志》由于内容丰富,反映了中国近现 代史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因此它是一个丰富的史料宝库。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是它受到了各种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的抵制或反抗。 北京大学三大学生社团之一的“国故杂志社”,于 1919 年 3 月创办《国 故》月刊。该刊宣布它的宗旨是“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实际上是宣扬封 建文化,反对新文化;崇尚古文,反对白话文,与《新青年》杂志抗衡,与《新潮》杂志论争。 1922 年 1 月在南京东南大学由吴宓、胡先骕、梅光迪等人编辑出版了《学 衡》杂志。它也以“讲究学术、阐明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 在整理国学和研究中西方古代文化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他们盲目崇古,主 张恢复旧传统。在其刊行的十余年间,没有中断对新文化运动的攻击,发表 许多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研究系张东荪、梁启超等人,于 1919 年 9 月,在上海创办《解放与改 造》半月刊(后更名为《改造》半月刊)。这个刊物刊登了许多讨论社会主 义的文章和译文,实际上是在社会主义被人们普遍关注的情况下,从另一个 角度曲解社会主义,阻止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解放与改造》杂志挑 起了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

1、《中国日报》  它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 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由陈少白担任社长兼总编辑  早期宣传内容集中在:(1)揭露和声讨请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反封建;(2)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法车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3)报道革命党人和留日学会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4)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和沙俄侵华的野心,号召人民起来救国;(5)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  《中国日报》仿日本报纸采用短行排印,这对传统的竖行长行版来说是一项业务革新  《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报,其最大特点是把办报和武装起义等紧密结合在一志  2、《开智录》  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的机关刊物1900年11月 日在横滨创刊出版由郑贯公、冯自由、冯斯栾创办,郑贯公主编  《开智录》以“开通民智”为宗旨,印刷、发行要依附《清主报》,内容和《清主报》相似  3、《译书汇编》  由我国第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的成员创办的刊物1900年12月在东京创刊  该刊“专以编译区美法政名著可宗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4、《民报》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由宋教仁、田桐等主办,程家柽任总编辑  该刊为大型时事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主”的政治纲领是其办刊宗旨其宣传内容主要有:(1)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2)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3)宣传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的民主主义此外,它还大力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  5、《清议报》  保皇派报刊中最有影响的两份报刊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后来成为保皇会的第一个机关报  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梁启超主编  该报以时事评论为主,其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该报于1901年12月21日因火灾而停刊  6、《新民丛报》  它是一份保皇派报刊,是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1902年2月8日在日本横滨创刊由梁启超主编  该报内容丰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编辑严谨,印刷精美其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  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科技文明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同靡报界和文坛  7、《时报》  戍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也是改良派在国内重点创建的舆论阵地1904年6月12日在上海创刊,狄平子、罗普分任经理与主笔  该报从创刊始,就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评顽固派,又批评革命派因此,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我大影响,而是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的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8、《大公报》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由英华创办,自任社长,总揽经营和编务  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由莫华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2)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3)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4)成为一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9、《京话日报》  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  1904年8月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彭翼仲  该报政治上主张保皇立宪,从一创刊就宣传它是中国人办的报纸,“作报人的心是中国的”,极力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反映人民的疾苦,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热心为读者服务,因而保受读者信任和赞许,但是也因此得罪了官僚和权贵  10、《东方杂志》  中国近代刊行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期刊1904年3月11日在上海创刊先后有孟森、胡愈之等人负责编辑工作  该报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对外主张联日抗俄,对内提倡君主立宪,教育救国内容除自己的社论外,还经常选录多种报刊的时论、记事、要闻、奏折等,资料性较强,类似文摘性刊物1911年改革后,逐渐采取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兼容包的编辑方针,仍坚持改良主义,但它宣传欧美,也译载有关社会主义的内容新文化的运动后,保守反动五四运动后又进行改革,社会科学论著增多,科技文章减少,介绍时政1948年停刊  11、《大江报》  文学社机关报1911年1月3日创刊,其前身是《大江白话报》,由詹大悲投资创办并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詹大悲主持的《大江报》有两大特色:一是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宫为主要读者对象;二是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  12、《中华民国公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机关报1911年10月16日创刊于武昌由牟鸿勋出任第一任社长  该报主要内容是刊载军政府和下属各部门以及各革命团体的公告,报道有关武昌起义及各省光复消息,评论革命形势和军政府的政策法令等,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后,逐成为黎元洪控制下的舆论工具  13、“竖三民”  报名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人 主编人  《民呼日报》 15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吁日报》 3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立报》 11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呼日报》是在《神州日报》被焚后,由于右任重新集资在上海租界创办的,后因揭露贪官污吏罪行,于右任被逐出租界,报馆被封,该报只办了92天《民呼日报》被封20余天后,他又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后存在48天被查封,一年后,在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创办了《民立报》  “竖三民”的创办发行,深刻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有力地宣传了革命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1904年3月11日,《东方杂志》创刊于上海,该刊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发行,商务印书馆之创办人夏瑞方主办,徐柯、孟森、杜亚泉等编撰,月刊。该刊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悠久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其所刊载的中外大事记、中外时事汇录和各类汇志,皆按月详尽辑录当月中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和要闻,后人翻检,极为便利。其所刊言论,大多倾向于改良、立宪,呼吁爱国救亡,赞成君主立宪,提倡发展实业,主张普及教育,反对民主革命。《 东方杂志》内容除了刊载其本社所撰之论说及其搜辑之新闻外,并且选录了当时各种官商报纸刊物所载的重要文论和新闻要事,对当时的时政、时事以及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都逐一报道,详加评论,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1904年3月11日,《东方杂志》创刊号登载章程:一、本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二、本杂志略仿日本太阳报、英美两国而利费Review of Review体裁;除本社撰译论说、广辑新闻外,并选录各种官民月报、旬报、七日报、双日报名论要件,以便检阅。三、本杂志区别门类如下:1 社说(选论来稿附)、2 谕旨、3 内务、4 军事、5 外交、6 教育、7 财政、8 实业、9交通、10商务、11 宗教、12 杂俎、13 小说、14 丛谈、15新书月目。四、编次方法首关于本类之论说,次史事、次章奏、次公牍、次规程、次新闻,仍以先本国后外国为序。五、每类无论多少各自为页,不相搀杂以便分钉成书。六、同志寄稿属登请署真姓名及详细住址,以便通讯。惟应否登载由本社同人酌定,原稿恕不检还,信资自给。七、每册卷首编成目录,详注页数以便检讨。全年十二册,另编总目录亦注明页数。八、本杂志分门别类,搜罗宏富、选择精审,有志之士欲检查时事者,得此可免抄录之繁。九、本杂志字数较现行杂志为多,售价极廉,内地人士无力遍阅各报者,得此亦足周知中外近事。十、本杂志用洁白洋纸洋式装钉,每月一册,每册二百五十页,约十五万字,另加精美图画以十幅为率。十一、每月二十五日发行。十二、每册售价大洋银二角五分,预定全年十二册银二元五角,遇闰照加。十三、邮局已通之处每册加邮费三分,信局酒力由闻报者自给,外国邮费照算。十四、本杂志托上海棋盘街中市商务印书馆为总发行所。

东方杂志的宗旨是什么

1904年3月11日,《东方杂志》创刊于上海,该刊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发行,商务印书馆之创办人夏瑞方主办,徐柯、孟森、杜亚泉等编撰,月刊。该刊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悠久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其所刊载的中外大事记、中外时事汇录和各类汇志,皆按月详尽辑录当月中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和要闻,后人翻检,极为便利。其所刊言论,大多倾向于改良、立宪,呼吁爱国救亡,赞成君主立宪,提倡发展实业,主张普及教育,反对民主革命。《 东方杂志》内容除了刊载其本社所撰之论说及其搜辑之新闻外,并且选录了当时各种官商报纸刊物所载的重要文论和新闻要事,对当时的时政、时事以及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都逐一报道,详加评论,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1904年3月11日,《东方杂志》创刊号登载章程:一、本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二、本杂志略仿日本太阳报、英美两国而利费Review of Review体裁;除本社撰译论说、广辑新闻外,并选录各种官民月报、旬报、七日报、双日报名论要件,以便检阅。三、本杂志区别门类如下:1 社说(选论来稿附)、2 谕旨、3 内务、4 军事、5 外交、6 教育、7 财政、8 实业、9交通、10商务、11 宗教、12 杂俎、13 小说、14 丛谈、15新书月目。四、编次方法首关于本类之论说,次史事、次章奏、次公牍、次规程、次新闻,仍以先本国后外国为序。五、每类无论多少各自为页,不相搀杂以便分钉成书。六、同志寄稿属登请署真姓名及详细住址,以便通讯。惟应否登载由本社同人酌定,原稿恕不检还,信资自给。七、每册卷首编成目录,详注页数以便检讨。全年十二册,另编总目录亦注明页数。八、本杂志分门别类,搜罗宏富、选择精审,有志之士欲检查时事者,得此可免抄录之繁。九、本杂志字数较现行杂志为多,售价极廉,内地人士无力遍阅各报者,得此亦足周知中外近事。十、本杂志用洁白洋纸洋式装钉,每月一册,每册二百五十页,约十五万字,另加精美图画以十幅为率。十一、每月二十五日发行。十二、每册售价大洋银二角五分,预定全年十二册银二元五角,遇闰照加。十三、邮局已通之处每册加邮费三分,信局酒力由闻报者自给,外国邮费照算。十四、本杂志托上海棋盘街中市商务印书馆为总发行所。

如果说报刊的真正定义的话,我国古代没有报纸的。相似的东西就是所谓“邸报”,这东西实际就是最近阶段的政府文件汇编,包括各种新颁布的政令、皇帝的旨意、官员的奏折。和现代报纸几乎没有任何瓜葛。

东方杂志的宗旨理念

口号

1904年3月,《东方杂志》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为我国期刊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至1948年12月停刊,共出四十四卷。它忠实地记录了历史风云变迁,是名人发表作品的园地。梁启超、蔡元培、严复、鲁迅、陈独秀等著名思想家、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杜亚泉、胡愈之等出任过其主编。于1999复刊,复刊后的《东方杂志》改名为《今日东方》。

用我们真诚的微笑,换取客户对我们服务的满意;   服务理念,一切为了客户,为了客户一切,为了一切客户。为你所想 为你所乐 为我人生 创造辉煌。   以人为本 以客为尊 卓越服务  保证服务品质,满足客户需求   以客为尊 卓越服务 力争第一   以服务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人为本 以客为尊 团结友爱 共同发展  以诚相待,超越客户的需求;全心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微笑挂在脸上,服务记在心里。《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

1、迎接变化,勇于创新2、适应公司的日常变化,不抱怨3、面对变化,理性对待,充分沟通,诚意配合4、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5、创造变化,并带来绩效突破性地提高6、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7、激情--乐观向上,永不言弃8、热爱工作,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9、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工作,不断自我激励,并获得成功10、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变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11、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12、上班时间只做与工作有关的事情,没有因工作失职而造成的重复错误13、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遵循必要的工作流程14、持续学习,自我完善,做事情充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15、得客户者得天下16、产品与产品的差异在于细节17、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18、人才第一,追求一流,引领变革,正道经营,共存共赢19、三新二点":新机遇、新挑战、新市场;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

北方文学杂志社宗旨

通过云投稿平台查阅,北方文学的确是由黑龙江作家协会主管主办,而且是双刊号省级正规刊物,知名度很高,很多作者都是在这份杂志上投稿的,您是想发表文章在这篇杂志社上吗?可以通过云投 稿,成功率很高的!

创刊于1950年2月的《北方文学》杂志是由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省一级期刊,是新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文学期刊之一。它对我国的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六十年代,就培养出了如郭先红、高凤阁、韩统良、陈桂珍、刘柏生等一大批工农作家;七十年代,它又培养出了如梁晓声、张抗抗、陆星儿、肖复兴、刘敬元等一代当红的知青作家。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北方文学》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发挥了培养文学人才,繁荣文学事业的阵地作用,成为展示黑龙江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为“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创作文学艺术精品”,团结国内外、海内外著名作家,宣传黑龙江,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作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60多年来,《北方文学》共发表了3万余名作者的数万篇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文章,总发表量已达千万字以上,所发表的文章获国际、国内及省政府大奖和被上级媒介转载、选载逾千篇,有力地彰显了黑龙江的风采。

  • 索引序列
  • 东方杂志的宗旨是
  • 东方杂志的宗旨
  • 东方杂志的宗旨是什么
  • 东方杂志的宗旨理念
  • 北方文学杂志社宗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