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作文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作文

发布时间: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作文

集邮的作文?。

啊,终于把堆积如山的作业写完了!看着桌上一大堆自己的“战果”时,心里一阵窃喜。就在我收拾书桌时,突然发现了一枚邮票,静静地躺在桌角上。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珍藏了六年的邮票,它寄托着我的一段真挚的友谊。那还是六年前,我还在老家的时候,有一个邻居,他也是我的伙伴,叫张二亮。虽然比我大两岁,但我们俩却每天形影不离,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上学……他的爱好我知道,我的爱好他也明白,他的爱好是集卡,我和他常常为了赢卡,饭都顾不上吃,午觉也顾不上睡,在外面赢其他小朋友的卡,常搞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而且总会被爷爷和邻居来一顿“混合双打”,或者没收我们辛苦迎来的卡。即使这样,我们还偷着出去玩卡。我的爱好是集邮。所以,我们总是在邮局附近“出没”。每当看见有人把信从信封里取出来时,我们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地把被丢弃的信封从地上捡起来,我们都舍不得把信封从邮票上撕下来,生怕弄坏了邮票。有时实在捡不到粘有邮票的信封,就只好用乞求的语调,求取信的叔叔或阿姨:“叔叔(阿姨),您能把信封上的邮票给我们吗?”就这样,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两年的时光。到了2001年的时候,我就要回北京了,临走的时候,我们俩还互相许诺,我帮他赢卡,他帮我集邮。来到北京后,我拼命地赢卡,还没等我邮回去,他已经给我寄来了一张精美的邮票,还给我写了封信:小宇,这次只给你邮了一张,下次还会有更多的。看了信和这张邮票,我激动得掉下了不争气的眼泪,我又买了一张新的邮票,把我所有赢来的卡寄了回去。从那以后,我把那张邮票一直收藏在书包里,想像宝贝似的收藏着他它。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作品

一般来说稀缺本是:   创刊号(刚才出版发行,一部分集邮者还不知道,而且发行时间最早,最主要的是创刊号发行数量最少)。   复刊号(或复刊第一期,但是也有例外,如《集邮》杂志稀缺的不是复刊号80年第一期,而是80年第二期)。   停刊号(停刊前的最后一期;一些人认为停刊了不要了,后来感觉要补齐,再找就找不到了)。  个别增刊(有些增刊是“精华本”,收藏者更多些,另外增刊发行量要少些) 。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

一本杂志是双月刊,每两个月发行一期,今年最新一期为第34期,这本杂志创刊6年,2014年8月发行。因为杂志是双月刊,每两个月发行一期,所以,一年一共有12÷2=6期。又因为今年最新一期为第34期,则过了34÷6=5年……4个月。而现在是2020年12月,则是2020-6=2014年,12-4=8月,即创刊6年,2014年8月发行。扩展资料: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在数学中,当一级运算(加减)和二级运算(乘除)同时在一个式子中时,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同一级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集邮》杂志创刊于1955年1月28日,为月刊,每月1号出版。《集邮》是中国第一份国家级集邮杂志,它报道新中国邮票的发行信息和历史背景,涉及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邮票介绍和研究,也介绍外国发行的邮票。杂志创刊后深受国内外广大集邮者和海外华人以及研究中国邮票的外国集邮者的欢迎。《集邮》创刊号的发行量为50000本,其后发行量一直昂居全世界集邮报刊之首。它为中国乃至世界世界集邮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集邮》杂志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集邮》曾停刊两次,第一次1960年第7期发行后停刊,后于1961年第1期复刊。文革期间曾经停刊(1966年第6期发行后停刊),后于1980年第1期复刊。从2008年开始改刊为全彩大16K版。

2007年开始出版发行的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内容

普30《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全套8枚!是分三次发行的,1发行了,10分“保护森林”60分“防止大气污染”1发行5分“稳定低生育水平”30分“珍惜矿产资源”80分“珍惜生命之水”5元“保护海洋资源”1发行50分“防止荒漠化”5元“保护生物多样化”所以要全部的资料要找到三期的《集邮》才行!《集邮》杂志的新邮资料,尤其是普通邮票的资料,经常是后补的!所以真的不好找!

《集邮》杂志从1955年1月创刊至今,已有46年刊史。由于时间跨度大,中间几经停刊和复刊,其中停刊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从1966年7月至1979年12月。因此,要集全一整套《集邮》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集邮文献爱好者一般将《集邮》杂志的收藏分成两小阶段进行,一个阶段是文革前的《集邮》杂志,共计125期(册);另一阶段是从1980年1月《集邮》杂志复刊至今,共计200多期(册)。有的爱好者只注重收集1980年复刊后出版的部分,原因在于全国范围内留存下来的成套的《集邮》杂志不超过1000套,要想收集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整套文革前《集邮》杂志的市场价约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成交价格的高低主要是以品相的好坏为标准。而1980年复刊后的部分则相对容易,1000元左右即可收集齐全。 一、文革前《集邮》杂志的收藏要点 文革前《集邮》杂志并不是本本都稀缺,一般来讲是两头少、中间多。但也有例外,如处于中间时段的1960年第7期就十分罕见,市场价一般不低于300元。记得笔者刚开始经营《集邮》杂志时也不明就里,别人要买这一本时,开价每本50元,结果连品相有严重缺陷的都被一抢而空,等明白过来了再出200元一本的高价也找不到。价高的原因出在印量上。1960年第7期实际上是一本停刊号,这一期出版后《集邮》杂志即告停刊(或日休刊),一直到1961年7月才复刊,时隔整整一年;而这一期的印量仅有24500册,比1955年第1期(创刊号)的印量还少,且事后没有任何加印。 所谓“两头少”,是指刚刚创刊的1955年和即将停刊的1966年所出版的《集邮》杂志较为紧俏。创刊号于1955年1月28日出版,定价为旧人民币1000元,折合新人民币为10元;印量为25700册。创刊号面市以后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各地售缺纷纷告急的情况下,只好于1955年2月10日第二次印刷,结果比第一次印得还多,印量为28000册。这样,创刊号就有了两种版本,暂且称为原版和再版。原版的市场价一般为400元至500元,再版的市场价一般为200元左右。 1966年第6期(即停刊号),也是非常稀缺的一期,但是从本期刊登的大段大段的社论和语录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推断其印量肯定很少。这一期里有关集邮的文章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转载自《人民日报》和《红旗》的社论,里面还附有一张铅印的小版条,上面印的是:“现因全力参加文化大革命活动,经上级批准,‘集邮’月刊从今年第七期起暂时停刊,凡已交预订费的订户,由原收订邮局负责退款。人民邮电出版社”。目前,1996年第6期的市场价为500元左右。 除以上这3本,1996年第5期也比较罕见。这期的内容同1966年第6期相似,目前市场价也在200元上下。概括地说,文革前的125期《集邮》杂志除了这4本,其余均较为常见,市场价在20元至40元之间。笔者在经营实践中发现,1955年第2-12期,1961年第1、2、3期,1962年第10期,也比别的期数稀缺,价格要销高一些。究其原因,有时候令人想不到,如1962年第10期之所以较罕见,原因在于这一期封底印的是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且是彩色原大;不少集邮者从封底剪下来放进集邮册里充数,因此笔者手头的这一期有不少是被开了天窗或缺封底的。 文革前《集邮》杂志还有一个小秘密鲜为人知,那就是1996年第5期的“北京版”。1966年第5期流传于世的有两个版本,差异在于封二。“北京版”的封二是阿尔巴尼亚当时发行的新邮图案,而另一个版本的封二印的却是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在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不合适,需要收回。可是杂志已经发下去了,怎么收回呢?外地的《集邮》杂志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来了,且大张旗鼓地回收,影响更不好。于是《集邮》杂志发行部的同志在北京地区挨家挨户地上门回收已经发到订户手中的1966年第5期,然后紧急加印了一部分再送到这些订户手中——这一部分的封二取消了“毛主席语录”,改为印邮票图案,因此形成了北京和外地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物以稀为贵”,北京的订户只有1000户左右,“北京版”的1966年第5期当然奇货可居了,市场价不低于500元。

文史杂志2020年第二期作品集

《文史月刊》 创刊已有40余年历史,是由山西省政协主管,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的大型国家级文史档案及人文社科类学术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中国记者网、万方数据库等收录期刊。是中央和国家档案馆永久馆藏期刊。国内刊号:CN 14-1285/K国际刊号:ISSN 1671-0746,邮发:22-196。 办刊宗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变迁,深刻揭示发展运作规律,积极而又生动具体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积极为广大学术工作者提供一个坚实的展示交流平台。记述中国包括山西近百年来历史大事的文史类杂志。刊名变迁:《山西文史资料》(原)《文史月刊》(现)。 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从事一线文史编制工作者,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在职及全日制博士、硕士,及有志于文史研究的青年学生及学者,海归人员及海外人士等。

中华书局 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的出版机构之一。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创立,创办人为陆费逵。初系合资经营,资本二万五千元,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1913年设编辑所,陆续编辑出版《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

你可以去当当网上查阅分类 可以开发票和送书上门

  • 索引序列
  •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作文
  •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作品
  •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
  • 集邮杂志2020年第一期内容
  • 文史杂志2020年第二期作品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