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系统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系统

发布时间: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系统

《甘肃藏敦煌文献》中道教的文献有很多。

中国

《心经》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有广本及略本两种本子。广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普巴先生完成了科学、国学、宗教的大融合,并揭谛了“心灵密码、领导密码、决策密码、管理密码、执行密码、模式密码、组织密码和系统密码”。用《科学说心经》重新诠释了心经,在他的解释中,无无明 在全文中的意思是超越了错误、执着,不再一根筋,放下了小我,因为自己的内心已经远离了错误的纠缠。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

自从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敦煌就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往来客商和政府驻军使敦煌辉煌了一千余年之久。到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候,由于宋朝软弱无能,没有能够收复河西走廊。此时敦煌由唐末以来的地方割据政权归义军所控制,面临着回鹘和西域的伊斯兰教势力的威胁。此时敦煌称沙州。宋咸平五年(1002年)归义军内部发生兵变,归义军领袖曹延禄与其弟曹延瑞被迫自杀。延禄的族子曹宗寿在众人推举下掌握了归义军政权,宋朝政府遂任命曹宗寿为归义军节度使。战争和内乱使曹氏归义军政权迅速衰落,而沙州地区的回鹘势力在这一时期却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与归义军政权抗衡的重要力量。此时,归义军政权已不堪一击,任何外来的攻击和内部的骚乱都足以使其倾覆。这使得在归义军政权庇护下的沙州佛教势力感到极度恐慌。景德三年(1006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黑韩王朝灭掉于阗佛教王国,这个消息很可能被从沙州寺院东逃的于阗人得知,在佛教像法灭尽思想的影响和穆斯林东进的威胁下,莫高窟的一些寺院将一些重要的经卷和佛像、幡画等集中起来。收藏在原来存放各寺剔除的经卷、外典、过时文书、旧幡画、佛像的洞窟中(今编号为第17窟),并将该窟洞口封闭起来,做了必要的掩饰。以后,由于当事人和知情者逐渐离开人世,藏经洞的情况也就不再为世人所知。敦煌石窟密洞中,所藏遗书以佛教典籍最多,还有天文、历法、历史、地理、方志、图经、医书、民俗、名籍、帐册、诗文、辞曲、方言、游记、杂写、习书,成为多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依据和补充参证,其主要部分又是传统文献中不可得见的资料,价值尤为珍贵。所以被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次大发现之一。

藏学(一)著作类1、《西藏萨迦格言译注》王尧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2、《藏剧故事及研究》王尧编著,戏剧出版社,1962年;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3、《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陈践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80年4、《吐蕃金石录》王尧编著,文物出版社,1982年5、《吐蕃文献选读》陈践践、王尧编注,民族出版社,1983年9月6、《敦煌本藏文文献》陈践践、王尧编注,民族出版社,1983年3月7、《敦煌吐蕃文献选》王尧、陈践践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8月8、《藏剧故事集》王尧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9、《吐蕃简牍综录》王尧、陈践践编著,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10、《吐蕃时期的占卜研究》王尧、陈践践编著,香港中文大学,1987年11、《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王尧、陈践践编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4月12、《吐蕃文化》王尧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13、《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陈践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14、《西藏文史考信集》王尧著,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15、《藏学零墨》王尧著,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16、《宗喀巴评传》褚俊杰、王尧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7、《中国地域文化·藏文化卷》,王尧、丹珠昂奔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8、《西藏历史文化辞典》王尧,陈庆英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9、《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王尧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0、《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解题目录》王尧、陈践践等,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21、《水晶宝鬘——藏学文史论集》王尧著,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22、《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王尧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23、《中国藏学史》(1949年以前)王尧、王启龙著,民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24、《吐蕃文献选读》(增订本)陈践践、王尧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25、《藏学概论》王尧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6、《西藏文史探微集》王尧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24日披露,该所自2006年起整理出版流失在海外的敦煌古藏文文献,目前完成英藏9册、法藏22册(每册336页左右),并正在推动古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有望完成具备智能检索功能的数据库。这些文献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英国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出版,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藏文文献首次以出版形式回归故里。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数万件珍贵古代文献文物流落海外。在这批流失的珍贵文物中,包括1万件左右的藏文文献,以及相当数量的回鹘文、粟特文、龟兹文、于阗文、梵文、希伯来文等写本。目前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敦煌藏文文献,是流失海外最大宗、最重要的民族古文字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据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才让介绍,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献中,古藏文文献数量仅次于汉文文献,系第二大类古文献。才让说,与国内相比,珍藏在英、法、美、日、俄等国家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内容十分丰富,除了佛教文献外,还有法律、社会契约、历史、医学、伦理、民间故事、语言等方面的文献。此外,还有译自梵文、汉文的文史类著作,比如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汉语古代著作如《战国策》片段的译文,也有儒家著作的翻译。据才让介绍,该所整理出版英藏9册、法藏22册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历时13年,而这项工作还未结束,最终计划整理出版英藏15册、法藏30多册。此后,还将出版其他国家所藏古藏文文献。“有些文献只剩残存断片,文字模糊,内容解读会有一定困难。我们在仔细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与传世的佛教文献进行比对,然后对文献拟名。”才让说,由于按照英法对文献编号的顺序出版,每册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并非单一文献。下一步,将对文献分类辑录,更便于研究。该所目前完成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影印本,也是英藏、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的首次完整出版。这将有利于研究公元8至11世纪吐蕃的历史文化及当时的民族文化交流史。来源:中国新闻网

敦煌的藏经洞里一定是藏了历史的文献这都很珍贵的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网

藏学(一)著作类1、《西藏萨迦格言译注》王尧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2、《藏剧故事及研究》王尧编著,戏剧出版社,1962年;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3、《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陈践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80年4、《吐蕃金石录》王尧编著,文物出版社,1982年5、《吐蕃文献选读》陈践践、王尧编注,民族出版社,1983年9月6、《敦煌本藏文文献》陈践践、王尧编注,民族出版社,1983年3月7、《敦煌吐蕃文献选》王尧、陈践践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8月8、《藏剧故事集》王尧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9、《吐蕃简牍综录》王尧、陈践践编著,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10、《吐蕃时期的占卜研究》王尧、陈践践编著,香港中文大学,1987年11、《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王尧、陈践践编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4月12、《吐蕃文化》王尧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13、《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陈践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14、《西藏文史考信集》王尧著,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15、《藏学零墨》王尧著,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16、《宗喀巴评传》褚俊杰、王尧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7、《中国地域文化·藏文化卷》,王尧、丹珠昂奔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8、《西藏历史文化辞典》王尧,陈庆英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9、《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王尧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0、《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解题目录》王尧、陈践践等,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21、《水晶宝鬘——藏学文史论集》王尧著,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22、《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王尧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23、《中国藏学史》(1949年以前)王尧、王启龙著,民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24、《吐蕃文献选读》(增订本)陈践践、王尧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25、《藏学概论》王尧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6、《西藏文史探微集》王尧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24日披露,该所自2006年起整理出版流失在海外的敦煌古藏文文献,目前完成英藏9册、法藏22册(每册336页左右),并正在推动古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有望完成具备智能检索功能的数据库。这些文献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英国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出版,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藏文文献首次以出版形式回归故里。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数万件珍贵古代文献文物流落海外。在这批流失的珍贵文物中,包括1万件左右的藏文文献,以及相当数量的回鹘文、粟特文、龟兹文、于阗文、梵文、希伯来文等写本。目前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敦煌藏文文献,是流失海外最大宗、最重要的民族古文字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据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才让介绍,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献中,古藏文文献数量仅次于汉文文献,系第二大类古文献。才让说,与国内相比,珍藏在英、法、美、日、俄等国家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内容十分丰富,除了佛教文献外,还有法律、社会契约、历史、医学、伦理、民间故事、语言等方面的文献。此外,还有译自梵文、汉文的文史类著作,比如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汉语古代著作如《战国策》片段的译文,也有儒家著作的翻译。据才让介绍,该所整理出版英藏9册、法藏22册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历时13年,而这项工作还未结束,最终计划整理出版英藏15册、法藏30多册。此后,还将出版其他国家所藏古藏文文献。“有些文献只剩残存断片,文字模糊,内容解读会有一定困难。我们在仔细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与传世的佛教文献进行比对,然后对文献拟名。”才让说,由于按照英法对文献编号的顺序出版,每册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并非单一文献。下一步,将对文献分类辑录,更便于研究。该所目前完成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影印本,也是英藏、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的首次完整出版。这将有利于研究公元8至11世纪吐蕃的历史文化及当时的民族文化交流史。来源:中国新闻网

心经简介: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汉传佛教通行版为玄奘译。这部经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胜,就相当于释迦牟尼佛的心脏一样。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心(梵hrdaya ),指心脏,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经系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般若。智慧也。波罗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经。径也。言此经乃定心之径路也。此经以单法为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相。此五者。经中所说之旨也。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实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即照见五蕴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业报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甚深般若也。六祖慧能对清净心的概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心经思想心经《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的中心思想就在经名体现出来。充分流露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以达到我们学习的榜样。一:摩诃,大也。菩萨教授我们要有广大心量,有包容的心。二:般若,智慧也。菩萨教授我们用智慧去办事,用智慧去利益人民。三:波罗蜜多,到彼岸也。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菩萨教授我们做事要有头有尾,才会圆满。要帮助苦难的人,从苦难此岸带到快乐彼岸。四:心,自性,如来德性也。菩萨教授我们要从心地远离贪嗔痴等烦恼,学习如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五:经,契机契理也。菩萨教授我们自学或教人,要符合佛菩萨的道理,也要有观机说法的方便。使大家都得益安乐。(方海权著)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下载查询

1960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考入青海民族学院物理系读书。在青海民族学院开始学习藏语文。1963年青海民族学院物理系并入青海师范学院。1965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学院物理系。1967年至1978年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中学和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担任教员。1978年10月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文系古藏文专业,学习敦煌古藏文文献。1981年10月毕业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10月至1984年3月在中央民族学院藏学研究所从事藏学研究,任助理研究员,研究藏传佛教萨迦派历史以及蒙藏关系史。1983年曾到西藏萨迦等地考察三个月。编辑《藏学研究论文集》、《藏学研究译文集》各两册。1984年3月调到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负责塔尔寺藏文藏书目录编写及塔尔寺历史文物研究,1986年任副研究员、副所长,再次去西藏考察。1987年起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起任研究员,主持青海藏族社会历史研究课题,主编《中国藏族部落》、《藏族部落制度研究》、《塔尔寺概况》等。1990年4月参加中日佛教文献研究交流代表团访问日本大正大学、京都佛教大学、民族学博物馆。1993年8月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任历史宗教研究所所长和研究员至今。1995 年10月到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任客座教授3个月。1999年4月至12月作为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合作研究。

活佛转世的文化观意第一章 古老的灵魂观念西藏第一位转世活佛虽然出现在1284年,但活佛转世的观念并不是此时才形成的,追溯根源,它与古代藏族的灵魂观念有直接的联系。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和中原地区传到了西藏。在此以前,藏族人所信奉的宗教是由辛绕米沃创立的原始本教。该宗教在吐蕃时期虽是一种原始宗教,但影响却非常大。从很多文献和古老的神话传说中,都可以发现本教的哲学观念带有明显的万物有灵色彩,古代藏族对自然和人的认识,是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正如汉族和东方一些民族一样,古代藏族也认为灵魂可以离开身体而游荡(丧魂或落魄)如一个人受惊之后便会出现抱病卧床等情况,为了使其痊愈,必须由本教巫师举行一种“招魂”仪式。藏族人坚信这种巫术可以强行把敌人(对立面)的灵魂召去。丧葬祭奠中的招魂和还阳术根据敦煌藏文文献P.T1042提供的本教丧葬仪轨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而又神秘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能比较全面地获得有关本教祭司在丧葬时所从事的一系列与还阳术、招魂术等相关的知识。古代西藏本教的丧葬仪轨时间为三天,每天又分为若干个阶段,分别进行不同的祭礼。下面就是一位王室成员的葬礼。第一天—— 上午:首先由本教祭司致礼,然后参加葬礼的人在墓地排列开,开始进行哭丧仪式。其间藏王还要向死者致礼。接着,吐蕃王室成员、死者亲友、武士、大力本教巫师等也相继致礼。这时,本教祭师将金、玉、白陶土、海螺、冰珠石、朱砂、麝香等放入酒中,并向亡灵敬献两瓢酒。然后,本教祭司把死者的亲属领到藏王面前,彼此互献礼物。下午:本教祭司要举行的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牲祭和尸魂相合的仪式。牲祭的内容是,由祭司将魂像、温洛、宝马、宝牦牛,牦牛等—一剥皮,然后敬献在祭坛上。“尸魂相合”仪式实际上就是灵魂归附尸体的仪式。仪式的程序是:本教祭司首先在灵魂(象征物)左右放上兵器,在灵魂(象征物)的顶端放上象征殡葬本教祭司和供献本教祭司的供品,然后再摆上乳品桶、彩线结、食物,最后是死者的像。在死者像的左右两边供上食品袋和魂像。一切准备好后,本教祭司又牵来犏牛、绵羊、宝马、牦牛等,作为祭祀的象征物。这时一名被称作小供献的本教祭司把尸体、尸像、供食等搬到墓室门口。再由断火巫师和大力巫师选择一名魂主,由他把给尸体的供食和给灵魂的供食、尸像等与魂像互相碰三次,以此表示尸魂已相合,灵魂已附在尸体之上。随后,魂主向尸体献上一瓢“相合酒”,并开始从左自右转圈,每转一圈都要致礼和献一瓢酒。三圈后停下。这时一名祭司走到尸体边,也从左自右转三圈,然后从死者的脸部开始,用长矛向死者扎三次,并向死者致礼。这时人们又开始哭丧。最后吐蕃王室的御用本教祭司在宝马等牲口上盖上几层纸,与其他供品一道放人墓室作为殉葬品,自此,尸魂相合仪式结束。第二天—— 早上:最重要的仪式是施行还阳术。当清晨时分,吹第一遍螺号时,吐蕃王室的御用本教祭司、借献祭司、处理尸体者、两位厨师开始用蒿和艾熏香,并对棺材敬礼。

古代的传说是真的 但没有电视上那么夸张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官网

中国

藏学(一)著作类1、《西藏萨迦格言译注》王尧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2、《藏剧故事及研究》王尧编著,戏剧出版社,1962年;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3、《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王尧、陈践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80年4、《吐蕃金石录》王尧编著,文物出版社,1982年5、《吐蕃文献选读》陈践践、王尧编注,民族出版社,1983年9月6、《敦煌本藏文文献》陈践践、王尧编注,民族出版社,1983年3月7、《敦煌吐蕃文献选》王尧、陈践践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8月8、《藏剧故事集》王尧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9、《吐蕃简牍综录》王尧、陈践践编著,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10、《吐蕃时期的占卜研究》王尧、陈践践编著,香港中文大学,1987年11、《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王尧、陈践践编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4月12、《吐蕃文化》王尧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13、《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王尧、陈践践译注,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14、《西藏文史考信集》王尧著,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15、《藏学零墨》王尧著,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16、《宗喀巴评传》褚俊杰、王尧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7、《中国地域文化·藏文化卷》,王尧、丹珠昂奔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8、《西藏历史文化辞典》王尧,陈庆英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9、《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王尧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0、《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解题目录》王尧、陈践践等,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21、《水晶宝鬘——藏学文史论集》王尧著,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22、《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王尧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23、《中国藏学史》(1949年以前)王尧、王启龙著,民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24、《吐蕃文献选读》(增订本)陈践践、王尧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25、《藏学概论》王尧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6、《西藏文史探微集》王尧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 索引序列
  •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系统
  •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
  •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网
  •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下载查询
  • 敦煌藏文文献目录查询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