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

发布时间:

内科护理参考文献

作 者: 尤黎明 等主编字 数: 1190000开 本: 16纸 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078320包 装: 平装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定 价:¥00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第四节 肺部感染性疾病一、肺炎概述二、肺炎链球菌肺炎三、葡萄球菌肺炎四、其他肺炎第五节 肺脓肿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第七节 肺结核第八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九节 支气管哮喘第十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十一节 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二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第十三节 胸腔积液第十四节 自发性气胸第十五节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呼吸衰竭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第十六节 机械通气第十七节 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二、胸腔穿刺术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 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二、急性心力衰竭第四节 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二、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脏传导阻滞六、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第六节 心脏办膜病一、二尖办狭窄二、二尖办关闭不全三、主动脉办狭窄四、主动脉办关闭不全五、心办膜病病人的护理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心绞痛二、心肌梗死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第九节 病毒性心肌炎第十节 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二、肥厚型心肌病三、心肌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自体办膜心内膜炎二、人工办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第十二节 心包疾病一、急性心包炎二、缩窄性心包炎三、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三节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心脏起搏治疗二、心脏电复律三、心导管检查术四、心导管射频消融术五、经皮穿刺球囊二尖办成形术六、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办成形术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八、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九、先天性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七章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附录一 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观察期附录二 预防接种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加强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19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死并有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护理 心源性栓子先后栓塞肢体及脑部动脉,随时可危及生命或致肢体残疾,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2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8~76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8例,冠心病史21例, 其中行冠脉支架植入术2例。主要临床表现:偏瘫 20例;偏瘫并失语16例;意识障碍7例;合并肢体动脉栓塞1例。本组病例符合 1995 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 2 护理 1 严密观察神志变化 动态评估病人神志变化是预见病人病情的主要指标,应通过对病人的语言反应、疼痛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2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 心源性脑梗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继发的房颤史,血压波动较大,心脏功能多有损害。脑梗死发生后可影响心脏及血压的变化,故在护理中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记24h出入量,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3 注意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偏瘫肢体合理摆放肢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若急性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应避免抬高患肢,腘窝处悬空以免受压,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除观察栓塞平面有无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肢体坏疽。本组中1例肢体动脉栓塞者出现肢体坏疽而放弃医治。 4 药物治疗护理 应用药物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先做皮试,结果阴性者才可使用。溶栓和抗凝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颅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或与速尿针交替使用。 5 基础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病房床单位设置舒适、整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3)重视饮食护理。清醒者第一次进食前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昏迷的病人予留置胃管,进食时可稍抬高床头。4)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6 心理护理 心源性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情绪,渴望得到最大的关注、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极容易产生失望、急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多巡视病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字、指图画等,多关心患者和安慰家属,耐心地解释疾病知识和药物作用,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通过加强对全身, 尤其是心脏情况的监护,保护心脑细胞及对症治疗,注意对于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结果本组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22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 376 -

0

2

内科护理学文献参考

《内科护理学》是指内科相关疾病的护理常规护理学类(内科学)是指基础护理学中相关内科的护理问题集操作

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摘要】 目地 探讨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影响。方法 将249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5例)及观察组(10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5)。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关键词】 整体护理;脑梗死;功能恢复随着护理事业地不断发展,单纯以躯体护理为主地功能制护理已不能满足护理地需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地各个环节系统化地整体护理方式,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及交流,提供适合患者身心、、文化等需要地最佳护理。本文就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随机从病案室抽取2000~2005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地104例脑梗死病例为观察组,其中男62例,女42例,年龄39~81岁,平均(75±87)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或MRI证实颅内有梗死灶,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61例,半卵圆中心28例,放射冠区11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3~11cm2。以1995~2000年住院地145例患者为对照组,男88例,女57例,年龄40~77岁,平均(82±34)岁。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86例,半卵圆中心40例,放射冠区15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4~12cm2。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具有不同程度地肌力、言语、大小便功能及心理障碍(详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治疗方法及疗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具有可比性。2 方法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地相关知识,介绍脑梗死地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每例患者有详细护理记录单,从入院初期开始注重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肌力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适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并从护理中存在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护理工作从被动遵从医嘱到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存在地问题,从而加速患者肢体功能地恢复;(2)积极进行语言功能锻炼,针对不同类型地语言功能障碍采用不同地方法,如完全运动性失语,此类患者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说不出来,只可发“啊”音,从入院开始就练习发音,逐渐过渡到说简单地字、词、句;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可发出简单地字、词或吐词不清,此类患者可鼓励其多说话,开始时速度不宜过快,尽量把每个字说清楚,经常与患者交谈,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对患者取得地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以增强其信心;(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地生活及卫生习惯,多饮水,保证充足地饮水量,饮食宜清淡、消化、富有营养,多食青菜、瓜果等含纤维素高地食物,顺时针按摩腹部,对尿失禁地患者指导其练习排尿地随意性动作,进行肛提肌训练等;(4)在积极治疗患者躯体疾病地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娴熟地操作技术和严谨地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地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心照不宣地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针对患者各种情绪反应及时采用交谈、笔认、手势辨认,充分了解其需要,增强其战胜疾病地信心。2 评价方法 肢体肌力地判断按6级分法,治疗后肌力恢复及以上为改善。运动性失语以能发单字音以上为改善,感觉性失语以能听懂部分语言为改善等。心理状况以与医护人员接触情况而定,能与医护人员部分交流者为改善。大小便功能以主动而顺利排便地改善。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频数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地χ2检验。3 结果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略)4 讨论脑梗死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地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各种功能恢复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病后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减轻负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后脑梗死患者恢复状态结果表明,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过程从单纯疾病护理转向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

0

0

内科护理学参考文献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加强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19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死并有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护理 心源性栓子先后栓塞肢体及脑部动脉,随时可危及生命或致肢体残疾,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2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8~76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8例,冠心病史21例, 其中行冠脉支架植入术2例。主要临床表现:偏瘫 20例;偏瘫并失语16例;意识障碍7例;合并肢体动脉栓塞1例。本组病例符合 1995 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 2 护理 1 严密观察神志变化 动态评估病人神志变化是预见病人病情的主要指标,应通过对病人的语言反应、疼痛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2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 心源性脑梗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继发的房颤史,血压波动较大,心脏功能多有损害。脑梗死发生后可影响心脏及血压的变化,故在护理中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记24h出入量,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3 注意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偏瘫肢体合理摆放肢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若急性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应避免抬高患肢,腘窝处悬空以免受压,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除观察栓塞平面有无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肢体坏疽。本组中1例肢体动脉栓塞者出现肢体坏疽而放弃医治。 4 药物治疗护理 应用药物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先做皮试,结果阴性者才可使用。溶栓和抗凝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颅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或与速尿针交替使用。 5 基础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病房床单位设置舒适、整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3)重视饮食护理。清醒者第一次进食前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昏迷的病人予留置胃管,进食时可稍抬高床头。4)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6 心理护理 心源性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情绪,渴望得到最大的关注、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极容易产生失望、急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多巡视病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字、指图画等,多关心患者和安慰家属,耐心地解释疾病知识和药物作用,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通过加强对全身, 尤其是心脏情况的监护,保护心脑细胞及对症治疗,注意对于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结果本组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22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 376 -

0

0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之一,是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历史最长、版次最多的教材之一。本书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反映临床护理服务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领域的扩展。紧跟临床实际工作的发展,反映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政策法规。汲取国外护理学发展的先进之处,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使教材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色。本教材主要供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普通教育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临床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内容推荐  本书第四版编写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反映临床护理服务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领域的扩展。二是注意知识的更新和疾病谱的变化,紧跟临床实际工作的发展,反映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政策法规。三是明确教材的学科定位,在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在内容取舍上符合护理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业务要求。四是汲取国外护理学发展的先进之处,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使教材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色。五是遵循教材编写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则,强调全书结构体例规范,编写风格一致,内容科学严谨。  在修订过程中,本书具体作了如下调整和努力:①明确护理程序是一种体现整体护理观的、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继续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编写,分为完整、简略两种格式,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及时发现和正确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在本书第一章“绪论”中,阐述了对整体护理观、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问题的基本理解和应用方法,并在全书贯穿了这一思路。②进一步完善护理诊断/问题在教材中的应用和相应护理措施的组织,规范“健康指导”的编写,突出重点,充实内容。③更新和补充了临床新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方法、技术,例如心、脑血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胃肠道内镜检查及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等;适当增加了病种,例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行性感冒、肺血栓栓塞症等;部分章节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动。④根据全套教材的整体规划,本书仍然包括了内科各系统专科、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而将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内容归人其他教材。⑤书末增加了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编写了《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内容包括学习要求与重点难点、自测习题与参考答案、个案护理计划范例、见习与实习指导等;还编制了配套光盘。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

作 者: 尤黎明 等主编字 数: 1190000开 本: 16纸 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078320包 装: 平装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定 价:¥00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第四节 肺部感染性疾病一、肺炎概述二、肺炎链球菌肺炎三、葡萄球菌肺炎四、其他肺炎第五节 肺脓肿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第七节 肺结核第八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九节 支气管哮喘第十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十一节 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二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第十三节 胸腔积液第十四节 自发性气胸第十五节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呼吸衰竭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第十六节 机械通气第十七节 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二、胸腔穿刺术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 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二、急性心力衰竭第四节 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二、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脏传导阻滞六、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第六节 心脏办膜病一、二尖办狭窄二、二尖办关闭不全三、主动脉办狭窄四、主动脉办关闭不全五、心办膜病病人的护理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心绞痛二、心肌梗死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第九节 病毒性心肌炎第十节 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二、肥厚型心肌病三、心肌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自体办膜心内膜炎二、人工办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第十二节 心包疾病一、急性心包炎二、缩窄性心包炎三、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三节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心脏起搏治疗二、心脏电复律三、心导管检查术四、心导管射频消融术五、经皮穿刺球囊二尖办成形术六、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办成形术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八、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九、先天性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七章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附录一 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观察期附录二 预防接种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整体护理体会及分析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摘要】 目地 探讨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影响。方法 将249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5例)及观察组(10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5)。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关键词】 整体护理;脑梗死;功能恢复随着护理事业地不断发展,单纯以躯体护理为主地功能制护理已不能满足护理地需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地各个环节系统化地整体护理方式,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及交流,提供适合患者身心、、文化等需要地最佳护理。本文就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地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随机从病案室抽取2000~2005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地104例脑梗死病例为观察组,其中男62例,女42例,年龄39~81岁,平均(75±87)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或MRI证实颅内有梗死灶,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61例,半卵圆中心28例,放射冠区11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3~11cm2。以1995~2000年住院地145例患者为对照组,男88例,女57例,年龄40~77岁,平均(82±34)岁。其中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86例,半卵圆中心40例,放射冠区15例,脑干、小脑及枕叶4例。梗死面积4~12cm2。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具有不同程度地肌力、言语、大小便功能及心理障碍(详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治疗方法及疗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具有可比性。2 方法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地相关知识,介绍脑梗死地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每例患者有详细护理记录单,从入院初期开始注重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肌力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适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并从护理中存在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护理工作从被动遵从医嘱到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存在地问题,从而加速患者肢体功能地恢复;(2)积极进行语言功能锻炼,针对不同类型地语言功能障碍采用不同地方法,如完全运动性失语,此类患者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说不出来,只可发“啊”音,从入院开始就练习发音,逐渐过渡到说简单地字、词、句;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可发出简单地字、词或吐词不清,此类患者可鼓励其多说话,开始时速度不宜过快,尽量把每个字说清楚,经常与患者交谈,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对患者取得地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以增强其信心;(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地生活及卫生习惯,多饮水,保证充足地饮水量,饮食宜清淡、消化、富有营养,多食青菜、瓜果等含纤维素高地食物,顺时针按摩腹部,对尿失禁地患者指导其练习排尿地随意性动作,进行肛提肌训练等;(4)在积极治疗患者躯体疾病地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娴熟地操作技术和严谨地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地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心照不宣地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针对患者各种情绪反应及时采用交谈、笔认、手势辨认,充分了解其需要,增强其战胜疾病地信心。2 评价方法 肢体肌力地判断按6级分法,治疗后肌力恢复及以上为改善。运动性失语以能发单字音以上为改善,感觉性失语以能听懂部分语言为改善等。心理状况以与医护人员接触情况而定,能与医护人员部分交流者为改善。大小便功能以主动而顺利排便地改善。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频数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地χ2检验。3 结果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略)4 讨论脑梗死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地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各种功能恢复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病后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减轻负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后脑梗死患者恢复状态结果表明,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过程从单纯疾病护理转向整体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心理、躯体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受益。

我不是帮人代写的,要论文自己写, 我只是帮人下载资料。

0

内科护理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格式按照以下的标准写作即可:[1] 刘纯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护理学专业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93-95其他参考文献也可应用上面的格式。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之一,是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历史最长、版次最多的教材之一。本书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反映临床护理服务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领域的扩展。紧跟临床实际工作的发展,反映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政策法规。汲取国外护理学发展的先进之处,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使教材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色。本教材主要供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普通教育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临床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内容推荐  本书第四版编写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反映临床护理服务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干预、家庭护理等领域的扩展。二是注意知识的更新和疾病谱的变化,紧跟临床实际工作的发展,反映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政策法规。三是明确教材的学科定位,在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在内容取舍上符合护理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业务要求。四是汲取国外护理学发展的先进之处,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使教材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特色。五是遵循教材编写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则,强调全书结构体例规范,编写风格一致,内容科学严谨。  在修订过程中,本书具体作了如下调整和努力:①明确护理程序是一种体现整体护理观的、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继续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编写,分为完整、简略两种格式,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及时发现和正确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在本书第一章“绪论”中,阐述了对整体护理观、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问题的基本理解和应用方法,并在全书贯穿了这一思路。②进一步完善护理诊断/问题在教材中的应用和相应护理措施的组织,规范“健康指导”的编写,突出重点,充实内容。③更新和补充了临床新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方法、技术,例如心、脑血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胃肠道内镜检查及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等;适当增加了病种,例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行性感冒、肺血栓栓塞症等;部分章节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动。④根据全套教材的整体规划,本书仍然包括了内科各系统专科、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而将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内容归人其他教材。⑤书末增加了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编写了《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内容包括学习要求与重点难点、自测习题与参考答案、个案护理计划范例、见习与实习指导等;还编制了配套光盘。

第一章 心脏的解剖 心脏位于人体哪个位置? 心脏在体腔内的毗邻关系怎样? 心脏的外形及其结构是怎样的? 何谓心脏的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条沟和一个切迹、一个点? 右心房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右心室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左心房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左心室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心脏壁层的结构是怎样的? 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如何?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是怎样的? 窦房结的位置与功能是怎样的? 房室结区的位置在哪里? 房室结区的组成是怎样的? 房室结区的功能是怎样的? 心脏动脉血管的组成是怎样的? 心脏动脉血管的位置是怎样的? 心脏静脉血管的组成是怎样的? 心脏静脉血管的位置是怎样的? 心包的解剖构成是怎样的? 浆膜心包的位置是怎样的? 心包腔的定义是什么? 心包窦的位置在哪里? 心尖体表投影的位置在哪里?第二章 心脏生理基础 什么是心动周期? 心脏的传导系统有哪些? 心动周期的分期是怎样的? 心房收缩期的生理过程是怎样的? 心室收缩期的分期是怎样的? 心室收缩期的生理过程是怎样的? 心室舒张期的时相及生理过程是怎样的? 心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每搏输出量? 什么是每分输出量? 什么是心排血指数? 射血分数的定义是什么? 影响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心脏的前、后负荷? 心率对心排血量的影响是怎样的? 心肌细胞如何分类?第三章 心血管内科护理评估第一节 护理体检 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什么? 胸痛的常见心血管疾病病因及特点是什么? 心悸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心悸的特点有哪些? 晕厥的常见的心血管病因有哪些? 晕厥的特点是什么? 心源性水肿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什么? 心脏评估视诊的方法有哪些? 心脏评估触诊的方法有哪些?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心脏评估叩诊的方法有哪些? 影响叩诊心界的因素有哪些? 正常心脏的相对浊音界是怎样的? 心脏听诊包括哪些内容? 奔马律的定义是什么? 奔马律的分类是怎样的? 奔马律出现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心脏瓣膜的听诊区是什么? 心脏瓣膜听诊顺序是什么? 心脏心音的标志及听诊特点是什么?第二节 基础心电图 什么是心电图? 心电图导联的分类是什么? 标准心电图导联的位置是什么? 常见心电图胸导联的位置是什么? 特殊情况下的胸导联的位置是什么? 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及其原理是什么? 心电图常见的干扰因素是什么? P波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P波的正常形态是什么? PR间期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PR间期的正常形态是什么? QRS波的正常形态是什么? ST段的正常表现是什么? T波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T波的正常形态是什么? QT间期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Q-T问期及正常形态是什么? 心电图分析的二项“金规则”是什么? 心电图分析心律失常的“8步法”是什么? P波增宽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什么? P波的增高表现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P波低平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P波消失常见于哪些疾病? P波倒置常见于哪些疾病? P波形态变化常见于哪些疾病? P-R问期延长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P-R间期缩短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P-R段偏移常见于哪些疾病? P-R段不等的原因是什么? QRS波高电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QRS波低电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QRS波宽大畸形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QRS波形态变化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Q波变异常见于哪些疾病? 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ST段延长或缩短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T波低平或倒置的常见病例是什么? 缺血性T波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T波高耸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TP融合常见于哪些情况? Q-T间期延长常见于哪些情况? Q-T间期缩短常见于哪些情况? 正常U波的形态是怎样的? U波倒置常见于哪些情况? U波增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特殊的心电学检查有哪些? 为什么要长时间地记录心电图?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提供患者哪些信息? 什么是片段式心电图? 什么是食管-电图? 信号平均心电图的定义是什么? 何为晚电位? 临床电生理检查的意义是什么? 运动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及常用的方式是什么? 运动心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第四章 心力衰竭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是什么? 心力衰竭的诱因有哪些? 心力衰竭的类型是什么? 如何划分心功能的分级?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是什么? 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如何避免洋地黄中毒及其处理? 洋地黄中毒的表现有哪些? 洋地黄中毒如何处理? 洋地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使用8受体阻滞剂时应监测哪些情况? 什么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术中并发症有哪些? 如何预防CR'T术中发生心律失常? 常见CRT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治疗心力衰竭还有哪些方法? 心脏辅助装置有哪些? 何为主动脉球囊反搏? 心脏移植手术的适应证有哪些? 心脏移植手术的禁忌证有哪些? 干细胞移植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有哪些? 持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有哪些?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体液过多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什么是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如何进行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对症护理是怎样的?第五章 冠心病第一节 概述 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是怎样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布规律是怎样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解剖是怎样的? 病理解剖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程分为几期? 第1期病理机制是什么? 第II期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第Ⅲ期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第Ⅳ期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第V期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第Ⅵ期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心肌缺血与疼痛的机制是什么?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冠心病的分型有哪些? 什么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第二节 心绞痛 什么是心绞痛? 心绞痛的病因是什么? 典型心绞痛临床症状的特点有哪些? 典型心绞痛临床体征的特点有哪些? 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哪些情况? 心绞痛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心绞痛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心绞痛发作时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心绞痛缓解期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怎样配合医生正确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延迟见效或完全不见效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心绞痛发作时的对症护理如何进行? 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指导如何进行?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概述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与疼痛的机制是怎样的? 心肌梗死的最新分型是怎样的?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怎样的? 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是怎样的?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有哪些先兆?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如何鉴别?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哪些? 怎样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是怎样的?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动态改变是怎样的?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是怎样的?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心肌损伤标记物是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救治如何进行?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怎样的?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如何进行? 心肌梗死治疗的常用药物是什么? 溶栓疗法的适应证是什么? 溶栓疗法的禁忌证是什么? 常用溶栓药物是什么?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是什么? 溶栓前须做哪些准备? 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如何进行? 何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是什么?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用动脉有哪些? 何谓Allen试验?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什么叫药物洗脱支架? 常见的药物洗脱支架有哪些? 药物洗脱支架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哪类患者优选溶栓治疗? 哪类患者优选PCI治疗?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溶栓期间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过敏反应的表现有哪些? 出血征象的表现有哪些? 血压变化有哪些?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护理如何进行?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护理如何进行? 如何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冠状动脉介人术后用药指导是什么?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健康指导如何进行? 硝酸酯类药物的观察要点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抗血小板治疗的护理观察要点是什么? 抗凝治疗的护理观察要点是什么? 8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治疗的优势是什么? 口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是什么? 使用口受体阻滞剂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是什么?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钙拮抗剂的副作用有哪些? 使用钙拮抗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他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的对症护理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如何进行? 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及表现有哪些?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如何进行?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如何进行? 吸烟与心肌梗死有哪些关系? 肥胖是如何界定的? 心肌梗死患者如何保持大便通畅? 平时如何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如何家庭自救? 服用硝酸甘油有哪些注意事项?第六章 心搏骤停 什么是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的原因分哪两类? 心脏性心搏骤停具体可由哪些原因造成? 非心脏性心搏骤停具体可由哪些原因造成? 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是怎样的? 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如何进行心搏骤停辅助检查? 如何进行心搏骤停的诊断? 判断心搏骤停的方法是什么? 如何判定颈动脉搏动消失? 心搏骤停的预测分哪几类? 心搏骤停临床预测的病因和高危人群对象是什么? 心搏骤停心电图预测的表现有哪些? 心源性心搏骤停如何防治? 现场复苏——基本生命维护如何进行? 心脏复苏的方法有哪些? 心脏复苏电除颤的原理是什么? 心脏复苏药物有哪些? 心搏骤停护理第一阶段的目的是什么? 心搏骤停护理第一阶段分为几个步骤? 胸外心脏按摩的定义是什么? 心前区拳击术的定义是什么? 胸外心脏按摩的方法是什么? 胸外心脏按摩有效的指征有哪些? 人工呼吸的方法是什么? 心脏复苏时常见的给药方式是什么? 心腔内注射的部位和方法是什么? 心脏复苏时的常用药物是什么? 电击除颤治疗无效或室颤波较纤细时的常用药物是什么? 心室颤动的除颤治疗原理是什么? 心室颤动的除颤治疗时能量如何选择? 若一时无电击除颤条件该如何处理? 除颤同时需要有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密切配合的原因是什么? 心搏骤停护理第二阶段的原则是什么? 心搏骤停护理第二阶段分为几个步骤? 心搏骤停护理时对生命体征观察的要点是什么? 心搏骤停护理对脑水肿治疗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护,发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时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护,发现慢速性心律失常时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心搏骤停患者第二阶段 护理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第七章 心律失常第一节 概述 何谓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生理性病因有哪些? 心律失常的病理性病因有哪些? 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心律失常的分类有哪些? 冲动起源异常的分类是什么? 冲动传导异常的分类有哪些? 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指导是什么? 心律失常的护理有哪些?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有哪些? 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窦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特点? 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哪些? 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是怎样的? 窦性心动过缓的特点是什么? 窦性停搏的心电图表现是怎样的? 病窦综合征的定义是怎样的? 窦房结障碍的病因是怎样的? 病窦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是怎样的? 病窦综合征患者的检查方法是怎样的? SSS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心律失常导致晕厥的原因是什么?第三节 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定义是什么?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是什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症状是什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如何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什么危险因素? 什么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室速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室速的病因有哪些? 室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阵发性室速如何治疗? PSVT伴室内差异传导与 PVT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的适应证是什么? 射频消融术的禁忌证是什么?……第八章 风湿性心脏病第九章 心肌炎第十章 心内膜炎第十一章 心包炎第十二章 心肌病第十三章 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第十四章 心血管内科常见辅助检查 第十五章 基础护理操作第十六章 心血管内科专科操作 第十七章 病例示范病参考文献

  • 索引序列
  • 内科护理参考文献
  • 内科护理学文献参考
  • 内科护理学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
  • 内科护理的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