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四川大学文献数据库

四川大学文献数据库

发布时间:

四川大学文献数据库

亲自来看看啊

四川大学的数据库属于很齐全的吧,但是主要是国内的一些知名的数据库,比如万方,维普,CNKI等你这个国外的貌似没有。毕竟买数据库使用权要花费不少的资金。

关于学校查重率、相似率、抄袭率: 各个学校不一样,全文重复率在30%一下(而有的学校,本科是20%)。每章重复率应该没有要求,这个每个学校会出细则的,并且学校也出给出他们查重复率的地方——基本都是中国知网。具体打电话问老师,每界每个学校要求都不一样 修改重复率或抄袭率论文的经验: CNKI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3个字,万方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5个字。否则就会标注出来,算进重复率。我们学校规定是CNKI检测重复率不能超过30%两种数据库检测重复率会有结果上的误差,一般CNKI会更严格一点,先在用万方检测一下,然后对照重复段落,句子反复修改一下,最后用CNKI检测一下,就放心了。 在国内就是知网/维普/万方这三大系统,这里面的资源是不断更新的,每一年毕业生的论文除有保密要求外的基本上都是收这三大系统收录作为比对资源库,所以你就可不能大意啊!!国内就是三大系统,知网/维普/万方知网不对个人开放,维普及万方对个人开放万方不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知网及维普都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现在,所有学校对于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必须通过论文检测查重才能算合格过关。本科毕业生,大部分211工程重点大学,采取抽检的方式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检测查重。抄袭或引用率过高,一经检测查重查出超过百分之三十,后果相当严重。相似百分之五十以下,延期毕业,超过百分之五十者,取消学位。辛辛苦苦读个大学,花了好几万,加上几年时间,又面临找工作,学位拿不到多伤心。但是,所有检测系统都是机器,都有内在的检测原理,我们只要了解了其中内在的检测原理、系统算法、规律,通过检测报告反复修改,还是能成功通过检测,轻松毕业的。 3、有部分同学反映说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袭了其他文献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这是正常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 4、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3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 1)知网查重时,黄色的文字是“引用”,红色的文章是“涉嫌剽窃”。 (2)知网查重时,只查文字部分,“图”、“mathtype编辑的公式”、“word域代码”是不查的(要想知道知网到底查那些部分,可以“全选”——“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文字”)。建议公式用mathtype编辑,不要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 (3)word、excel编辑的“表”是可以查出来的。在某些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把表截图放到论文里边去!作者亲眼见过有同学自己编的系数,查出来居然跟人家重了,数据决定了系数还不能变,欲哭无泪…… (4)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要算重复率的(包括在学校要求的X%以内)!所以引用人家文献的时候最好用自己的话改写一下。 (5)知网的查重是以“章”为基本单元的。比如“封面”、“摘要”、“绪论”都会作为单独的一章,每一章出一个检测结果,标明重复率。每一章有单独的重复率,全文还有一个总的重复率。有些学校在规定论文是否通过查重时,不仅要求全文重复率不能超过多少,还对每章重复率也有要求。 (6)知网查重的确是以“连续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做为判断依据的,跟之前网上一些作者说的情况一致。如果你能够把论文改到任何一句与别的文章保证任意连续13个字都不一样,知网是查不出来的。 (7)但是,如果你有一处地方超过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知网的服务器都对这处地方的前后进行模糊搜索,那些仅仅是简单的加了一些“的”、“在……时”、“但是”等词语来隔断13个字多数情况是会检测出来的。这些模糊搜索有时候非常傻,可能会把一篇写如何养猪的文章跟你的那篇写建筑的文章关联到一起,说你涉嫌抄袭!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自己”呵呵“吧! (8)书、教材在知网的数据库里是没有的。但是,copy书的同学需要注意,你copy的那部分可能已经被别的文章抄过了,检测的时候就重复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尤其是某些经典理论,用了上百年了,肯定有人写过了! 当然,有些同学觉得用自己的话改写一下就ok了。但现实情况是:这些经典理论用自己的话写了也一样有”标红“的可能,因为这些经典的理论已经被人翻来覆去写了N遍了!会不会”标红“就看你人品了!作者查重时,曾出现过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翻来覆去改了三遍仍然”标红“的情况,让人哭笑不得。只能说作者当时人品衰得没办法了,但愿现在发的这篇文章能攒些人品,以待来日! (9)网络上的某些内容也是在知网的数据库里的。比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互动百科”、“百度百科”。作者查重的时候,甚至还遇到很多奇葩的网站,神马“东方财富网博客”、“ 人大经济论坛”。所以,选择网上的内容时要慎重。 (10)外文文献,知网数据库里存储较少。鼓励大家多看外文文献,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翻译过来,把它们应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中来! (11)建议各位学校查重前,在网上先自费查一遍。检测报告会对重复的地方”标红“,先修改一遍。 (12)检测一遍修改完成后,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知网查重最变态、最令人愤怒的地方来了:第一次查重没有“标红”的地方,第二遍可能会出现“标红”,说你是抄袭。舍得花钱的话,在网上花钱再查一遍,直到低于学校要求的重复率。 (13)网上现在常用的查重有”万方“、”知网“、”paperpass“,paperpass最松,万方居中,知网最严。 万方的数据库不全,查出来重复率会低于知网5%,知网是以”连续13个字一样“就算重复,所以查出来重复率较高! 结论:本文的写作纯属作者个人理解、心得体会,根据多年来的检测修改及学校系统规律所得,有人祝各位同学顺利毕业,大好的工作、大把的妹纸在前方等着你,骚年!师兄只能帮你倒这儿了 关于知网相关抽查规定: 有规定的,可以进行第一次修改,修改之后通过就可以答辩,如果第二次不通过就算结业,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这个是在抄袭30%的基础上的。 如果抄袭50%以上的话,直接结业 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1.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在30%至50%(含50%)之间的,需经本人修改。修改后经过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参加学院答辩。再次检测后仍不合格的,按结业处理。须在3 个月后提交改写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2.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且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超过50%的,直接按结业处理。须在4 个月后提交改写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

四川地方文献数据库

来首都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吧

1、知网有免费入口,可以自已找下。网上免费账号也有不少。2、去论坛活动活动。3、如果文章不多,可以在这里求助。我们来帮你下载即可。4、如果是国外的,需要看不同的数据库再回答你。

百度  谷粉学术 (谷歌学术替代品)功能和谷歌一样,然后利用附带sci-hub功能下载论文里面也有知网、万方、维普等免费共享账号望采纳

川大图书馆不错,我去年高考填川大,可惜查一分!哎

四川党史文献数据库

中央媒体: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新华每日电讯 解放军报 半月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日报 求是 人民论坛 学习时报 各地又有自己报刊统一思想

建国70周年以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党和国家在方方面面所取得辉煌成就的书籍有哪些,这个在百度上一搜就知道了。

党报:人民日报 党刊:《求是》 追问: 只有这两个吗?? 回答: 党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 党刊:人民论坛、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前沿、理论观察 具体参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资料中心党报党刊数据库记得采纳啊

《重庆报告》向我们描述了僻处西南的重庆,建立了一个比北京、上海、广东等中共早期组织还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其信仰、近期目标、组织规模、组织机构和分布范围都十分具体而全面。报告称:1920年3月12日,“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成立。该组织由一些拥护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所建立,后来又有一批工人加入,有近40位正式成员和一批候补成员组成。组织机构包括书记处和宣传、财务、出版三部,在川西、川西南、川东南、川北和川东都建立了支部。报告显示,当时四川省共有5个共产主义组织,分别分布在成都、叙府(宜宾)、雅州(雅安)、顺庆(南充)和重庆,而重庆是这个组织“总的组织”、“正式组织”。  报告显示,这个组织公开宣称“共产主义是现在和未来与邪恶斗争的手段,我们的敌人建立了民主政体,而我们应当用共产主义思想对抗民主思想”;主张“取消那些专门保护帝国主义者和资本家的现有军队,建立一支红军队伍,以便取而代之。”他们认为,“我们的组织肩负着如此重大的责任,因此其成员不能不力图把它建成为先进的组织。”因此,他们向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表达了强烈的愿望:  “联合各省的一切共产主义组织,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  “到俄国去,……全面了解共产主义”,“将来回到四川,把在俄国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我们的组织。”  这份名为《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大约作于1920年,是报告中所述的“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四位负责人给当时正在指导中国共产党建党活动的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的一份报告。全文七个部分:一、四川的最近历史;二、我们组织的任务;三、我们组织的历史;四、我们组织的机构;五、成员人数;六、运动;七、我们组织的发展。  从《重庆报告》看,这份报告是迄今所见到的明确宣布自己为共产主义组织,与其他中共早期组织比较成立时间最早,尤其是在不依赖共产国际帮助的情况下,由一群拥护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在僻处西南的重庆独立自主地建立起来的。  “一大”档案经毛泽东、董必武鉴证  包括《重庆报告》在内的“一大”档案回国以后,为了考证这批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在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的帮助下,中央档案馆筹备处将这批俄译稿翻译成中文,连同英文译稿转译成中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于1958年陆续刊登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编辑的内部机密刊物《党史资料汇报》第一、六、十号上,送请中央领导同志审查。  毛泽东主席审看《中国共产党宣言》(《党史资料汇报》第一号)后,于1958年6月3日作出批示:“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但土地国有是不正确的。没有料到民族资本可以和平过渡。更没有料到革命形式不是总罢工,而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是农民战争。”毛泽东的批示,间接证明了这批从共产国际带回来的档案的真实性。  1959年8月5日,中央档案馆筹备处办公室派陈铭康和李玲把关于“一大”的三个译稿文件送到董必武同志那里,请这位中共一大代表亲自鉴定。一个月之后,1959年9月5日,董必武写下了亲笔复函:“我看了你们送来的《党史资料汇报》第六号、第十号所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三个文件虽然是由俄文翻译出来的,但未发现中文文字记载以前,我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材料”。这表明,作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亲历者,董必武认可了这三件中共“一大”档案的真实性,也间接证明了从共产国际带回的这批档案的真实性。  随后,中央档案馆通过对一大批中共早期历史档案的深入研究,作出结论:“上述材料均足以确证董必武同志判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比较可靠’是正确的。”  1961年,中央档案馆又把《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和《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广州共产党的报告》译成中文。在经历了严肃认真的研究和精心缜密的考证之后,1982年,中央档案馆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资料》为名,内部出版了这批档案,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广州共产党的报告》、《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宣言》,以及《董必武同志关于“一大”情况给何叔衡同志的复信》(1929年12月31日)、《董必武同志关于鉴别“一大”文件给中央档案馆的复信》(1959年9月5日)、《陈潭秋: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同时附录了李玲《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本的来源和初步考证》。  据此,中央档案馆确认了《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成为中共“一大”档案的一部分。  《重庆报告》的未解之谜  数十年来,学术界运用这批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研究已大体清晰。但是,“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仍然多有迷雾,有关《重庆报告》的研究仍成果不多,其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因为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中没有四川代表;二是有关“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档案、文献资料亲历者极少;三是关于这份《报告》的研究,除北京、四川、重庆的少数学者有所涉及外,研究者极少,研究进展亦无重大突破,以至于“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至今仍被称为“四川地方党史中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一道哥德巴赫猜想题”,甚至称之为“中共创建史上的最后一个谜”。  这些迷雾主要是:报告的作者究竟是谁?报告究竟是在哪里写的?报告究竟写于何时?报告究竟是报送给谁的?报告是怎样送达共产国际的?“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联系?这个组织的成立时间、组成人员、组织性质、区域分布、创建过程、主要负责人、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及其早期组织的关系、自身特点等等。  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时候,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至今还迷雾笼罩的重大课题―――《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研究,再一次提到了我们面前,期待彻底破解。

四川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

大一时候有图书馆介绍的讲座,馆藏纸质文献609万余册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四川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证明,旧石器时期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年时期,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兴起,使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四川”的名称来历“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在宋徽宗大观三年 (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这以后,宋代设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就是中央派驻川峡四路的官员,都将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元朝合并四路,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元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叫中书省,各地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叫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峡四路基础上设 “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文化历史被写在尘封虫蚀的故纸堆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遥远而隔膜的。而凝固在山水名胜中的历史,却活生生地展示着三千年灿烂的文明。巴山蜀水多奇观,自古文人多入川。川江号子、秦岭山歌唤起悠远的历史回忆,数千年的灿烂文化装点出秀美的巴蜀风光。从世界之最的大佛到历史悠久的古堰;从灵秀雅致的三苏故里到素洁静谧诗圣故居,四川到处是知名的历史古迹,到处是森森翠柏的风雨楼台……四川地灵人杰,是著名的文化之邦。它地处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了巴蜀地区光辉灿烂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是人才荟萃的地方。众多历史人物或出生于四川,或成长于四川,或在蜀地为官,或游览于蜀地,多有遗址或纪念物留存,并留下了千古佳句与著名诗篇。李太白曾从这里杖剑远行,杜工部曾在此地望月怀乡;陈子昂、白居易、苏东坡、陆放翁、黄庭坚、杨升庵、张大千、郭沫若等恰若灿烂的明星,辉耀着这片浪漫的大地。刘皇叔白帝托孤,诸葛亮六出歧山,武则天皇泽“相会” ,唐玄宗剑阁闻铃,元宪宗“上帝折鞭” ,多少忠臣怨主,几许盛衰欢悲。都留在了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宇之间,留给了风雨楼台,暮鼓晨钟…… 四川宗教十分发达,主要教种有佛教、道教。因而四川有上千座保存较好的宗教寺庙,在历史古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相传四川乃道教的发祥地,自魏晋以来道教便开始在四川盛行,传播较广,四川境内的主要道观有:成都的青羊宫、青城山的福建宫、天师洞、上清宫等。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四川传播得很快。明代,特别是万历年间佛教盛行,四川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和古建筑。目前保存较好的上千座寺庙中,绝大部分为佛教庙宇,经历代培修,许多庙宇至今保存完好。其中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成都文殊院、广元皇泽寺、乐山大佛寺、平武报恩寺及峨眉山的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金顶等规模较大,较为著名。四川庙宇大多雕柱飞檐,金碧辉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而且寺庙内众多的匾额楹联、古碑石刻,记载着古代不少诗人墨客的诗文,是考察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化不可多得的史料。与宗教发展相联系的是四川众多的石窟造像、石刻与绘画艺术。四川石窟规模宏大,有的摩崖造像上万尊,大多为佛教造像,也有道教和儒家造像,栩栩如生。其中人物摩崖造像以唐、宋时期的石刻规模最为巨大、最为完整和分布广泛。影响较大的有:唐、宋时期的乐山石刻、荣县石刻,唐代的夹江千佛岩,南北朝和唐代的广元千佛崖以及新近开发的唐、宋时期的安岳石窟等。此外,四川石刻造像的又一大特色是佛像高大,依山而凿。如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始建于唐,高71米;四川第二大佛为荣县大佛,始建于北宋,高67米;还有潼南大佛,始建于明代,高27米。安岳石窟则是以石刻文字为主,称为“经窟”(指经文石刻)。四川石刻之精湛、完整,集我国石刻艺术之大成。创建于唐的成都大慈寺、剑阁昭觉寺和创建于宋的蓬溪宝梵寺,还保存有不少古代壁画。据史书记载,其中大慈寺壁画最为壮观,苏轼誉之为“精妙冠世”,无奈明清时已毁于战火。四川境内还有不少帝王陵墓。陵墓中规模较大的有:位于成都城南的三国时刘备(161年--223年)之“汉昭烈皇帝之陵” ,史称“惠陵” 。位于成都西郊的五代前蜀国皇帝王建(847年―918年)的陵墓,又称“永陵” 。位于成都北郊磨盘山麓的五代后蜀国孟知祥(893年―934年)的陵墓,史称“和陵” 。这些陵墓中藏有不少文物,其中以王建墓的墓室和文物保存最为完好,为研究五代时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四川是三国历史文物保存最多的省份,这体现出四川文化遗迹的又一大特色。古今史学家认为,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刘备、诸葛亮及其继任者蒋琬、费?,给蜀地带来过短暂的安宁和繁荣,蜀地百姓尊敬他们,乐于为他们修祠建庙。故三国之中,魏国、吴国保留的遗迹少,而蜀国则多。四川是蜀国的中心,当然三国遗迹就多在四川了。从历史记载和目前的文物保护单位数字来看,四川的三国遗迹,与其他各省比较,的确是最多的。著名的有成都武侯祠、阆中的张飞庙、汶川姜维城、剑门蜀道、庞统墓、子龙墓、蒋琬墓等,他们为热衷于三国故迹的专家、游客提供了探访、参观的场所,对于三国历史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四川地区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或者揭开了笼罩在这一地区历史上的迷雾,或者丰富和印证了史籍上已有的记载。四川地区的考古发现,其时间包括了从远古的侏罗纪地质年代到晚清时期的数亿年时间,以其时间长和特色鲜明著称。四川地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因而对于产生和繁荣于这个地区的早期的人类文明,史籍记载很少。人们知道四川曾有过灿烂的文明,但史籍记载也很少。人们知道四川曾有过灿烂的文明,但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的诗句,正是这种状况的极好说明。青铜时代蜀国都城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这一历史上的千古之谜。三星堆文明不仅以其迥然不同于同时期中原文明的特色,引证了关于中华民族起源于全国若干地区的“满天星斗说”,而且以其明显的西亚文化特征,说明四川地区是最早开始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地区之一。加之三星堆文明本身的发达程度令人震惊,它的发掘成果震惊了世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居于世界的前列。对此,诸多的史籍如《史记》、前后《汉书》等都有详尽的文字记载,汉代发达的文学艺术也有生动的描绘,但有关这一时期形象资料却不多见,尤其是关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形象资料,更是十分少见。汉画像砖只在四川地区才有出土,它是一种刻有图画的墓砖。图画的内容除宗教和民间传说外,大量的是反映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的画面。由于墓主人的身份涵盖了从士大夫到普通老百姓的各个阶层,这些画像砖也就成了广泛研究汉代文化的珍贵资料。四川地区民族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生存、迁徙,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各个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为这一地区的文化增添了异彩,其中最有特色的就?人悬棺。由于悬棺高高地置于悬崖峭壁之上,又由于它的主人已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消失,悬棺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迷雾。四川地区的悬棺不仅分布广泛,而且以其时代延续长、类型丰富和保存完好的特点,为今天的研究者提供了系统而丰富的资料。揭开悬棺之迷,对于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诞生、发展和消亡,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陕西中医学院同济大学 的不错不过我建议你最好好清楚自己到底要奋斗到个什么程度再说吧

来首都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吧

四川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

推荐 神笔马良杂志网

关于学校查重率、相似率、抄袭率: 各个学校不一样,全文重复率在30%一下(而有的学校,本科是20%)。每章重复率应该没有要求,这个每个学校会出细则的,并且学校也出给出他们查重复率的地方——基本都是中国知网。具体打电话问老师,每界每个学校要求都不一样 修改重复率或抄袭率论文的经验: CNKI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3个字,万方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5个字。否则就会标注出来,算进重复率。我们学校规定是CNKI检测重复率不能超过30%两种数据库检测重复率会有结果上的误差,一般CNKI会更严格一点,先在用万方检测一下,然后对照重复段落,句子反复修改一下,最后用CNKI检测一下,就放心了。 在国内就是知网/维普/万方这三大系统,这里面的资源是不断更新的,每一年毕业生的论文除有保密要求外的基本上都是收这三大系统收录作为比对资源库,所以你就可不能大意啊!!国内就是三大系统,知网/维普/万方知网不对个人开放,维普及万方对个人开放万方不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知网及维普都检测互联网及英文。现在,所有学校对于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必须通过论文检测查重才能算合格过关。本科毕业生,大部分211工程重点大学,采取抽检的方式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检测查重。抄袭或引用率过高,一经检测查重查出超过百分之三十,后果相当严重。相似百分之五十以下,延期毕业,超过百分之五十者,取消学位。辛辛苦苦读个大学,花了好几万,加上几年时间,又面临找工作,学位拿不到多伤心。但是,所有检测系统都是机器,都有内在的检测原理,我们只要了解了其中内在的检测原理、系统算法、规律,通过检测报告反复修改,还是能成功通过检测,轻松毕业的。 3、有部分同学反映说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袭了其他文献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这是正常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 4、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3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 1)知网查重时,黄色的文字是“引用”,红色的文章是“涉嫌剽窃”。 (2)知网查重时,只查文字部分,“图”、“mathtype编辑的公式”、“word域代码”是不查的(要想知道知网到底查那些部分,可以“全选”——“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文字”)。建议公式用mathtype编辑,不要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 (3)word、excel编辑的“表”是可以查出来的。在某些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把表截图放到论文里边去!作者亲眼见过有同学自己编的系数,查出来居然跟人家重了,数据决定了系数还不能变,欲哭无泪…… (4)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要算重复率的(包括在学校要求的X%以内)!所以引用人家文献的时候最好用自己的话改写一下。 (5)知网的查重是以“章”为基本单元的。比如“封面”、“摘要”、“绪论”都会作为单独的一章,每一章出一个检测结果,标明重复率。每一章有单独的重复率,全文还有一个总的重复率。有些学校在规定论文是否通过查重时,不仅要求全文重复率不能超过多少,还对每章重复率也有要求。 (6)知网查重的确是以“连续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做为判断依据的,跟之前网上一些作者说的情况一致。如果你能够把论文改到任何一句与别的文章保证任意连续13个字都不一样,知网是查不出来的。 (7)但是,如果你有一处地方超过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知网的服务器都对这处地方的前后进行模糊搜索,那些仅仅是简单的加了一些“的”、“在……时”、“但是”等词语来隔断13个字多数情况是会检测出来的。这些模糊搜索有时候非常傻,可能会把一篇写如何养猪的文章跟你的那篇写建筑的文章关联到一起,说你涉嫌抄袭!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自己”呵呵“吧! (8)书、教材在知网的数据库里是没有的。但是,copy书的同学需要注意,你copy的那部分可能已经被别的文章抄过了,检测的时候就重复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尤其是某些经典理论,用了上百年了,肯定有人写过了! 当然,有些同学觉得用自己的话改写一下就ok了。但现实情况是:这些经典理论用自己的话写了也一样有”标红“的可能,因为这些经典的理论已经被人翻来覆去写了N遍了!会不会”标红“就看你人品了!作者查重时,曾出现过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翻来覆去改了三遍仍然”标红“的情况,让人哭笑不得。只能说作者当时人品衰得没办法了,但愿现在发的这篇文章能攒些人品,以待来日! (9)网络上的某些内容也是在知网的数据库里的。比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互动百科”、“百度百科”。作者查重的时候,甚至还遇到很多奇葩的网站,神马“东方财富网博客”、“ 人大经济论坛”。所以,选择网上的内容时要慎重。 (10)外文文献,知网数据库里存储较少。鼓励大家多看外文文献,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翻译过来,把它们应用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中来! (11)建议各位学校查重前,在网上先自费查一遍。检测报告会对重复的地方”标红“,先修改一遍。 (12)检测一遍修改完成后,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知网查重最变态、最令人愤怒的地方来了:第一次查重没有“标红”的地方,第二遍可能会出现“标红”,说你是抄袭。舍得花钱的话,在网上花钱再查一遍,直到低于学校要求的重复率。 (13)网上现在常用的查重有”万方“、”知网“、”paperpass“,paperpass最松,万方居中,知网最严。 万方的数据库不全,查出来重复率会低于知网5%,知网是以”连续13个字一样“就算重复,所以查出来重复率较高! 结论:本文的写作纯属作者个人理解、心得体会,根据多年来的检测修改及学校系统规律所得,有人祝各位同学顺利毕业,大好的工作、大把的妹纸在前方等着你,骚年!师兄只能帮你倒这儿了 关于知网相关抽查规定: 有规定的,可以进行第一次修改,修改之后通过就可以答辩,如果第二次不通过就算结业,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这个是在抄袭30%的基础上的。 如果抄袭50%以上的话,直接结业 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1.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在30%至50%(含50%)之间的,需经本人修改。修改后经过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参加学院答辩。再次检测后仍不合格的,按结业处理。须在3 个月后提交改写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2.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且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超过50%的,直接按结业处理。须在4 个月后提交改写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

是一张表啊

image指定一个GIF或JPEG或PNG图片可选

用用用以与频道一起显示

表上面的最后一段话是:这下面的内容

2RSS0

与基于RDF的RSSIO复杂结构不同,RSS0力求简单,一个RSS0文档

只是一个MXL文档,与RDF没有任何关系。RSSZO的核心语法如下图表1一3,

图表1一4是一个RSS0文档例子。

就是嗦数据库不用白不用~ 可以去图书馆对面那栋楼好像叫叫工程中心啥啥啥的,那里三楼可以缴费上网,还可以自带笔记本~我们上机课都是那里,那里的是校园网~

  • 索引序列
  • 四川大学文献数据库
  • 四川地方文献数据库
  • 四川党史文献数据库
  • 四川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
  • 四川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