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题目怎么写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题目怎么写

1、滤波器,衰减器,隔离器。2、上一级电路的内电阻等于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电阻。3、微波抛物面天线、微波缝隙天线、微波定向天线。4、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且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的一种现象。6、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地波;由天线向高空辐射遇到大气电离层折射后返回地面的天波;沿直线传播的空间波。8、多路微波电视系统,微波监控系统,通信中的微波中继系统9、圆柱谐振腔,矩形谐振腔,同轴空腔式谐振器

绪篇 电磁场理论概要第1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1 电磁场的四个基本矢量1 电场强度E2 高斯(Gauss)定律3 电通量密度D4 电位函数5 磁通密度B6 磁场强度H7 磁力线及磁通连续性定理8 矢量磁位A2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1 全电流定律:麦克斯韦第一方程2 法拉第一楞次(Faraday-Lenz)定律:麦克斯韦第二方程3 高斯定律:麦克斯韦第三方程4 磁通连续性原理:麦克斯韦第四方程5 电磁场基本方程组的微分形式6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3 电磁场的媒质边界条件1 电场的边界条件2 磁场的边界条件3 理想导体与介质界面上电磁场的边界条件4 镜像法4 电磁场的能量1 电场与磁场存储的能量2 坡印廷(Poyllfing)定理5 依据电磁场理论形成的电路概念1 电路是特定条件下对电磁场的简化表示2 由电磁场方程推导出的电路基本定律3 电路参量6 电磁波的产生——时变场源区域麦克斯韦方程的解1 达朗贝尔(D’Alembert)方程及其解2 电流元辐射的电磁波7 平面电磁波1 无源区域的时变电磁场方程2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3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8 均匀平面电磁波在不同媒质界面的入射反射和折射1 电磁波的极化2 均匀平面电磁波在不同媒质界面上的垂直入射3 均匀平面电磁波在不同媒质界面上的斜入射本章小结习题上篇 微波传输线与微波元件第2章 传输线的基本理论1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1 传输线的电路分布参量方程2 正弦时变条件下传输线方程的解3 对传输线方程解的讨论2 无耗均匀传输线的工作状态1 电压反射系数2 传输线的工作状态3 传输线工作状态的测定3 阻抗与导纳厕图及其应用1 传输线的匹配2 阻抗圆图的构成原理3 阻抗圆图上的特殊点和线及点的移动4 导纳圆图5 圆图的应用举例4 有损耗均匀传输线1 线上电压、电流、输入阻抗及电压反射系数的分布特性2 有损耗均匀传输线的传播常数3 有损耗均匀传输线的传输功率和效率本章小结习题二第3章 微波传输线1 平行双线与同轴线1 平行双线传输线2 同轴线2 微带传输线1 微带线的传输模式2 微带线的传输特性3 矩形截面金属波导1 矩形截面波导中场方程的求解2 对解式的讨论3 矩形截面波导中的TElo模4 矩形截面波导的使用4 圆截面金属波导1 圆截面波导中场方程的求解2 基本结论3 圆截面波导中的三个重要模式TE11、TM01与TE4 同轴线中的高次模5 光波导1 光纤的结构形式及导光机理2 单模光纤的标量近似分析本章小结习题三第4章 微波元件及微波网络理论概要1 连接元件1 波导抗流连接2 同轴线——波导转接器3 同轴线——微带线转接器4 波导——微带线转接器5 矩形截面波导——圆截面波导转接器2 波导分支接头1 E—T分支2 H—T分支3 双T分支3 波导R,L,C元件1 匹配负载和衰减器2 电抗元件4 定向耦合器1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指标2 波导窄壁双孔耦合定向耦合器5 阻抗变换器与阻抗调配器1 阻抗变换器2 阻抗调配器6 微波谐振器1 角柱腔——从传输模到谐振模2 圆柱腔7 微波铁氧体元件1 微波铁氧体的物理特性2 场移式隔离器3 环流器8 微波元件等效为微波网络1 构成微波网络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2 二端口微波网络9 微波网络的散射参量与传输参量1 散射参量2 传输参量10 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1 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相互转换2 特定情况下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性质3 基本单元二端口微波网络的参量4 微波网络参量的测定11 微波网络的外特性参量1 电压传输系数2 插入衰减L3 插入相移4 输入驻波比p本章小结习题四下篇 天线基本原理与技术第5章 天线理论基础1 电流元的辐射场2 行波长线天线3 自由空间中的对称振子天线1 对称振子上的电流2 对称振子天线的辐射场4 发射天线的电特性参量1 天线的方向性特性参量2 天线辐射波的极化3 天线的辐射功率与辐射电阻4 天线的方向系数和增益5 天线的输入阻抗6 天线的有效长度7 天线的工作频带宽度5 接收天线1 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的物理过程2 天线的互易定理3 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4 付里斯(Friis)传输公式5 接收天线的等效噪声温度6 天线阵列1 二元天线阵列2 N元均匀直线阵列3 圆阵4 面阵、体阵和连续元阵5 对称振子阵列的输入阻抗7 相控阵与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1 相控天线阵列2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波束形成8 地面对天线特性的影响1 远离地面架设的天线2 近地架设的天线9 离散阵列中其他常用单元线状天线1 折合振子2 圆环天线10 以时变电场和时变磁场为源的基本辐射元1 基本口径面辐射源——惠更斯(Huygens)元2 基本隙缝辐射元本章小结习题五第6章 工程中常用的典型天线1 电磁波在自然环境中的传播1 地表面波(地波)传播2 电离层反射(天波)传播3 直视(空间波)传播4 各波段电磁波的传播2 直立天线1 直立天线的辐射场与方向性2 直立天线的特性参量3 直立天线性能的改善3 水平偶极天线1 方向函数与方向图2 基本特性参数3 天线架设参数的选择4 菱形天线1 菱形天线的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2 菱形天线的架设5 引向天线1 引向天线的工作原理2 辐射特性的分析计算方法3 引向天线特性参量的近似计算6 螺旋天线1 螺旋天线的结构与辐射模式2 轴向辐射模式螺旋天线的方向性7 正交振子与电视发射天线1 正交振子的辐射2 翼面振子8 移动通信用天线1 手持机(移动台)用天线2 基站台用天线9 波导隙缝阵列天线1 隙缝天线2 波导隙缝天线阵列10 微带贴片天线的基本原理1 矩形贴片微带辐射元2 微带贴片天线的馈电11 口径面天线1 波导终端口径面的辐射特性2 电磁喇叭3 抛物反射面天线4 双反射面天线本章小结习题六附录附录A 矢量运算公式附录B 矩形截面波导参数附录C 圆截面波导参数附录D 平行双线与同轴线的分布参数附录E 常用硬同轴线参数附录F 常用射频同轴电缆参数附录G 常用金属导体材料性能附录H 常用介质材料性能附录I 电离层的基本参数附录J 电磁波频谱划分附录K 微波波段划分附录L 民用电磁波频率参考文献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题目

微带工作在准TEM模式,其相速介于Vp与c/√εr之间!Vp=λC/λo

当然可以啦。这个就是单枝节匹配,你找到推倒过程,然后吧负载阻抗带进去就可以求出来了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结论怎么写

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章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观点明确、严谨、完整、准确、精炼。文字必须简明扼要。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不要简单重复、罗列实验结果,要认真阐明本人在结业工作中创造性的成果和新见解,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新见解的意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做出客观的叙述。应严格区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特别是导师的)科研成果的界限

结论部分同摘要一样都要求客观性,主要就是简洁总结一下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可以说一下这个论题的在学术上的大致发展趋势,最好不要有类似呼吁或者含有主观性的文字。字数不用太多。

回答 你好 亲亲 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 2、在实际应用上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 3、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 4、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和展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写作都要具备上述内容。作者可根据研究结果的具体情况而定,但第一点应是必不可少的。 更多3条 

我是学计算机的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

你好,当今社会,学历和能力同样重要,最好两者都有,学历是门槛,能力是决定你是否能走的长久,可以选择一个热门专业到学校学习,毕业大专学历+实训技能,安排对口岗位工作,待遇也不错,学得好能力强的还能自己当老板。

《微波技术与天线阻抗匹配》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提取码: f829简介:本书主要介绍现代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传输线理论、传输系统、微波网络、常用微波元器件及天线基本理论。本书融入了作者多年来从事微波领域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体会,同时也借鉴了国内外文献的相关内容。在编写时力求深入浅出,去繁就简,图文并茂,结构合理,知识丰富全面。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选题

相控阵以及低副瓣、超低副瓣天线的理论与技术现代天线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天线微波的分析与设计技术天线微波新理论与新技术研究 西安分部下设三个研究室、一个微波暗室以及一间综合办公室,实验室主任由龚书喜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梁昌洪。 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分部)依托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是专门从事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防特色学科的主要依托单位,拥有大型微波暗室和天线近远场测量系统和先进仪器设备。实验室位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科技楼、新科技楼、微波暗室,总面积约5200余平米。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在“八五”期间投资建设的重点实验室。1992年批准立项,1998年通过验收。2000年通过运行情况评估,评估结果为良。2004年通过运行情况评估,评估结果为优。2009年通过运行情况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国防预研、国防型号、国防预研基金、省级项目和企事业单位的研究项目,年均科研经费数千万元;出版专著、译著、教材数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千篇,SCI、EI和ISTP收录论文数百篇,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数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等。实验室按照“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科研团队建设”的工作指导思想,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我国重大需求,开展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天线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天线微波分析与设计技术、天线微波新理论与新技术研究等。实验室一贯倡导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形成了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优良作风。实验室汇聚了一批基础扎实、严谨务实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实验室现有科技人员62名,其中院士1名,教授、副教授占总人数的以上,博士导师15人,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9人。承担了本学科大量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与培养工作,每年招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百余名。  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将针对当今世界天线与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一如既往地以前瞻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核心,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重点,团结奋进,努力进取,为我国天线与微波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文的(天线学报),开源型的期刊,虽然不是核心,但效果也可以,万方知网都可以查的到

1965年年初中国 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威尔逊)竖立一个喇叭状的天线,用于接收信号“回声“卫星。为了检测该天线的噪声性能,它们将被测定天线天空方向。他们发现,在35厘米地方波长一直有一个存在各向同性的信号,该信号的变化,无论是星期天,有季节没有任何变化,因此可以判断独立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 起初他们怀疑来自天线系统本身的信号。早在1965年,他们进行了天线的彻底检查,取出鸽子窝和鸟粪的天线上,但噪音仍然存在。因此,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额外的天线在4080 MHz的温度测量”发表论文正式宣布这一发现。于是迪克,皮布尔斯,劳尔和威尔金森在同一杂志评选为“宇宙黑体辐射”为刊登了一篇关于这一发现标题给出了正确的解释:这额外的辐射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相当于一个黑体辐射3K的温度下进行。观测其他波长的背景辐射后推断为约7K的温度。 宇宙背景辐射被发现在现代天文学是非常重要的,它给了有力的证据大爆炸理论,并连同类星体,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被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因为在1978年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也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

  • 索引序列
  •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题目怎么写
  •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题目
  •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结论怎么写
  •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
  • 微波技术与天线相关论文选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