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是什么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是什么

发布时间: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是什么

不会那么多吧,参考5本。1303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参考书目1、《中国电影史纲要》 虞吉 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或最新版2、《外国电影史纲要》 虞吉 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或最新版3、《影视批评纲要》 袁智忠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或最新版4、《世界电影史》 乔治·萨杜尔 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或最新版5、《中国电影发展史》 程季华 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或最新版6、刊物《当代电影》《电影艺术》

戏剧》、戏剧艺术》、上海戏剧》、等都可以,上面的都是核心期刊的。望采纳!!!

1、电影戏文类杂志、个人觉得很好的涵盖了各门艺术的《艺术评论》、戏曲戏剧专门的杂志,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

推荐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方向:04艺术与传播05广播影视艺术理论研究06动画艺术理论研究07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研究考试科目:04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61视听语言④871艺术与传播理论⑤980影视作品分析05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61视听语言④886广播影视艺术理论⑤980影视作品分析06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61视听语言④887动画理论基础⑤999动画作品分析07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61视听语言④872数字媒体艺术基础理论⑤981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分析初试参考书目:04方向:《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二版),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艺术理论教程》,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5方向:《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二版),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世界电影史》,波德维尔,汤普森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 《影视批评学导论》 ,沈义贞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影视美学》, 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06方向《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张慧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动画电影探索》,黄玉珊、余为政编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动画艺术概论》,金辅堂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动画艺术研究》,朱剑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07方向:《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黄鸣奋,学林出版社;《数字媒体艺术史》,李四达,清华大学出版社;《新媒体文艺》,范美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不会那么多吧,参考5本。1303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参考书目1、《中国电影史纲要》 虞吉 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或最新版2、《外国电影史纲要》 虞吉 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或最新版3、《影视批评纲要》 袁智忠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或最新版4、《世界电影史》 乔治·萨杜尔 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或最新版5、《中国电影发展史》 程季华 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或最新版6、刊物《当代电影》《电影艺术》

如果你对影视创作有兴趣的话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学到不少东西,那儿的活动还是很多的。可是前景就不好说了。这门课程以前设置在人文学院,第一年以艺术生考估计文化方面要求比较高,建议你不要考,不然你读个大学也很累(当然假如你希望去那儿读)。这个专业招收的人越来越少,三思而后行!谢谢,望采纳!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排名

戏剧与影视学大学排名情况如下(教育部官方学科评估结果):

如果将“传媒”与艺考建立联系,你想到了什么:播音主持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又或是      你还记得冯琳吗?冯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作为领诵员之一,向党献词;后又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作为在校生代表勉励学弟学妹。完美的表现优秀的表现让网友深深记住了她,也令大家对传媒类院校产生了好奇与向往。      最近,浙江传媒学院某专业新媒体课程老师给学生布置的期末作业,再次将传媒类院校推上热议话题。      如果打开央视新闻频道,你又会发现:康辉、海霞、李梓萌、白岩松这些熟悉的央视面孔全都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不过,我们无处不在接触与谈论的传媒类院校,难道只包括中传和浙传吗?还有哪些传媒类院校值得报考?这些高校从专业到就业,都有着怎样的优势?据数据统计,中传2021年校考初试人数4万余名,浙传2021年校考初试人数更高达7万余名为何它们广受艺考生的青睐?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先以刚刚提到的中国传媒大学来说。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传媒类大学第一名      在校友会2021年中国传媒类大学排名中,中国传媒大学位居第一。而它下设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评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男女比例均衡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面向全国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25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及方向。其中大部分专业男女比例相对均衡,      例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明确招生男生50人、女生50人。文化要求有高有低中国传媒大学各艺术类专业对文化分的要求不一,      嘚啵老师举个例子:      假若一名河南文科生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照招简中的要求,文化最低需达到5分;但若同一名考生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那么文化则需最低达到558分。就业前景良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上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就业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中央新闻单位。享有“北有中传、南有浙传”之美誉的浙江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是中国第二大传媒院校,与中传一样,浙传的专业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传媒类大学第二名      在校友会2021年中国传媒类大学排名中,浙江传媒学院位居第二。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方向设置丰富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2021年,浙江传媒学院针对该专业细分了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播音与主持艺术(礼仪文化)、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播音)4个专业方向,其中礼仪文化是浙传独有的专业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更看重文化成绩      在2021年招生简章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录取原则是按专业分和文化折算分4:6比例的综合分排序择优录取。      相较于其它专业来说,这也意味着考生注定要做好在文化课上拼一拼的准备了。更多毕业生选择入职省级广电媒体根据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在选择毕业后就业的本科生中,选择入职广电媒体单位的本科毕业生仅有55人,占总人数的4%左右,但其中有20人都选择了本省的广电媒体单位。山西传媒学院:全国第三所公立传媒类本科院校      山西传媒学院是继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后,全国仅有的三所公立传媒类本科院校之一,其师资和专业实力也不容小觑,其中,戏剧与影视学为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1331工程”省级特色优势学科。      与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不同的是,2021年山西传媒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时,动画、设计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舞蹈编导等15个艺术类专业,均取消校考并承认省统考成绩。      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录音艺术和录音艺术(电影录音方向)4个专业,在少部分省市举行校考,其余大部分省市也承认省统考成绩。      因此,考生若有意愿报考山西传媒学院,一定要重视自己目标专业对应的省统考成绩!5所值得一提的民办传媒类院校      在校友会2021年中国民办传媒类大学排名名单中,还有5所院校,值得艺考生了解:河北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武汉传媒学院、南京传媒学院、辽宁传媒学院。嘚啵老师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从以下4个方面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这几所院校。专业培养方向      这几所院校首先在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时,开设的专业方向也有所不同。例如:四川传媒学院额外开设英汉双语播音和综艺节目主持两个专业方向;南京传媒学院额外开设英播、法播、西播、电子竞技解说与主播专业方向招生计划      作为传媒类院校,毋庸置疑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占据了总招生计划的一大部分。例如:南京传媒学院在2021年3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方向,共招收了490名考生,占总招生计划的22%。文化成绩要求      这几所民办传媒类大学,对于文化成绩的要求均不高。例如:南京传媒学院和四川传媒学院要求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后,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学费因为属于民办类院校,所以各专业的学费相较于公立院校来说,都比较高。      例如:武汉传媒学院的学费高达29800元/学年,辽宁传媒学院的学费为25000元/学年,四川传媒学院的学费为20000元/学年      因此,考生若想报考这几所院校,要注意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

回答 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路是做影视剧和舞台剧编剧,当然也可以从事文艺评论工作、影视理论研究、教学等工作。客观地说,社会目前对该专业的需求不是非常旺盛,但是结合国家宏观政策、社会整体需求等因素来分析,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一个“也许不能像花儿一样鲜艳,但可以像树木一样长青”,值得放手托付的专业。 首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总体上属于文学范畴,编剧的收入是按照稿费来计算的,现阶段的“行情’是,每集剧本所需字数为 5-5万字,稿费从1000元至1万元不等,成熟的编剧大约每周可以完成一-集剧本。 其次,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影视戏剧行业发展很快。目前,全国各影视机构每年拍摄电视剧二万余集,电影上千部,全国各级话剧团体、戏剧团体每年演出舞台剧一万多场次。“看电视剧”成了全国老百姓主流的休闲娱乐方式,中央电视台还成立了专门的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和戏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文艺创作单位、专业剧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评论、导演及制作工作;在大专院校和专业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文化传播公司、文艺节目制作公司、文化事业公司、影视广告公司及文化产业领域进行创作、策划、编导、制作等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提问 中国传媒大学的这个专业怎么样 人呢 回答 在的 在翻书 别急 就业概况 所有专业1112个,艺术学共 35个本科专业,“艺术学”中就业排名第25名 专业需求量最多的地区是上海,占 23% 专业需求量最多的行业是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占25% 就业排名 学科: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 说明:艺术学共 35 个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中排名第7位,在整个艺术学大类中排名第25位。 名牌大学,不会太差 更多16条 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有哪些

戏剧》、戏剧艺术》、上海戏剧》、等都可以,上面的都是核心期刊的。望采纳!!!

和学生有关的书

省级期刊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国家级期刊的主办单位: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领导说详情搜: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中国职称大学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必搜最关键的“郑密路航海路”)、高级经济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农经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审计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统计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政工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工程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教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等。

戏剧与影视学论文

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在文化嬗变中的先锋意识概说 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它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属于社会科学,都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概括和总结,并且在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电视剧艺术学创建活动即是由于在社会展衍进程中现实地存在着的电视剧文艺实践所发出的历史必然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理论把握行为。正如其它艺术模式和艺术阐释一样,电视剧艺术实践和电视剧艺术理论也并不能脱离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而独存,其必然是作为整个人类大文化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在这个大文化环境里,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既受这个环境的制约和催发,又以能动的积极参与精神扮演着文化环境本体拓展的主体角色。这是一种辩证运动的关系。人类大文化环境和各文化组成形态在互相作用的状态下按照它们的内在规律向历史的另一端行进,而从宏观文化与微观理论思维的相互作用与辩证交融的界面上出发去探究与二者相联系并且积极介入其中的一种建设性意识及其属性就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先锋意识正是我们在文化迅速嬗变的当前历史背景下为电视剧艺术学理论建构所要求的重要质素之一。这里,在概念内涵上我们首先要把这里所说的“先锋意识”同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及其理论区别开来。自本世纪初以来先锋派崇尚者及实践者们尽管所持具体观点各异,哲学流派背景错落纷杂,包括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现象学甚至老庄哲学等都被其所采携,但在求奇索怪这一层面上却殊途同归。虽然不能否认在某些艺术领域内确有出色的专门家的存在,但一般来说,对一切传统模式的极端反叛构成了他们“独创性”的主要艺术趣味,从总体上看类似迪尚把小便池以《喷泉》命名后提交艺术博物馆要求展出的行为也就基本上反映了该艺术思潮的艺术追求。毫无疑问,这种具有强烈消解色彩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艺术实践和理论当然不会成为我们散发清新朝气的崭新艺术学的催化剂,不论从外表还是内里都无法看出两者有太多相接近的地方。我们所说的“先锋意识”,指的是主体在理论施事前在大脑中所孕育的一种运动的积极的充分的能动的观念,它包含丰富的潜意识和显意识内容,并深刻地在整个理论思维生长过程中发生着影响。显然,这更接近“先锋”一词的原始意义,而在电视剧艺术学理论建构前和建构中做为一种认知态度的存在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拥有这种“先锋意识”呢?在众多考察视角之中,我们可以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向度来审视:一是从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与文化环境变迁的运动关系来看;二是从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与当前大文化条件下其它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关系来看。必须承认,虽然与整个宇宙时空相比人类的历史显得十分短促,但人类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确已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一过程不仅仍在蓬勃地继续着,而且在量的积累上也越来越是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来完成的。进入20世纪以来,原来需用千年百年才发生较大流变的诸多传统文化模式受到了革命性冲击,发韧于欧洲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生革命循环模式已经可以用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一个更新周期了。在人类文化模式遽变的状态下,包括传统艺术及文艺理论在内的所有人文现象都毫无例外地重新受到了现实的拷问以求证其文化生存权力。幸运的是,以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物理基础的电视艺术(含电视剧艺术)在新的大众文化角逐中不仅没有落得下风,反而取得了不俗的话语权力。而在这种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电视剧艺术理论建构之所以要有一种先锋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并不由它自己所决定,在更深的层面上是生产力水平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对其表层文化形态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包括哲学、美学、文化学等等在内的全部人类精神产品以及复杂多变的人类文化现象无不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之上而存在的。恩格斯说:“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电视剧艺术实践及其理论是文化嬗变的产物,而文化嬗变又根本上是受生产力的推动才得以进行的。因此,在缤纷的艺术部落中由于先锋性生产力因素的介入而获得多种优势从而兼具传统文化、工业文化和科技文化属性的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具有一种内涵丰富的先锋意识就不仅是其理论本身的要求,也是它所存在的环境对它的必然规定。横向地看,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对“先锋意识”的要求在与其它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相较中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把握。我们知道,人类庞大的艺术殿堂中珍藏着无数瑰宝,有的历史极为悠远,从原始社会绵延至今,如歌咏、舞蹈;有的在早期艺术形态发育并不充分,后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从社会实践中分离出来,如书法、篆刻;有的本来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伴随着人类新的物质产品和技术手段的产生而产生的,如电影、电视。无疑,在这个艺术大家族里,电视艺术是诞生较晚但却发展最快的一个。它所具有的文化先锋色彩不仅在与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剧、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相比时可以直接地感觉得到,而且从技术支持层面上看同与其相差不大的电影艺术、电脑艺术以及其它融入更多新科技因素的艺术相比,从目前看它仍然拥有领先一步的受众认同感。这一地位的取得不是偶然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电视本体对作为当代社会群体主体的“人”的更胜一筹的适应能力决定的。作为电视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剧艺术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其艺术实践同姊妹艺术电影或者其它艺术形态相比在先锋性内容上也要更特殊一些。以综合艺术面貌出现的电视剧从接受视角看比传统的电影方式有着获取更便利、选择方式更灵活和审美持续时间更长等一系列新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一种几乎集中了所有传统艺术样式于一身的现代艺术体裁。电视剧的创造过程得到了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艺术因素的积极介入,而每一艺术样式自身亦处于时刻运动状态之中。这样,不断变化着的其它艺术动态便会在电视剧的生产中体现出来,电视剧艺术本体亦酝酿了更多的先锋意识生长点,而这同时也就必然提高了电视剧艺术学构造理论神经的反应能力。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 一、视角转换之于电视文化研究的必要主张从多种视角来研究电视文化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第一,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落后于迅猛发展的实践。我国电视文化的历史始于20 世纪中期,虽然晚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经济和科技两个高速运转的车轮的驱动下,不仅在传播内容、传播 形式、传播技术上,而且在传播理念与文化理念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对电视 文化的理论阐释却尚处于“盲人摸象”式的探索中,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理论 的滞后、理解的偏差又反过来使实践的发展走向误区。第二,电视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形态,既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又有商品 的物质性、消费性,既有强制性、操纵性,又有迎合性、对抗性,既有同质性,又有多元性 ,既有类型性,又有创造性;既有娱乐性功能,又有教化功能。电视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 跨学科的文化形态,涉及到的领域已远远不是传统的文化艺术所能涵盖的。第三,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发展已经置身于市场经济以及文化全球化的新的历史语境下, 它的商品属性使其由以往的艺术文化转变成一种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新现象、新特征由此 频频凸显。对这些新现象、新特征,尤其是其大众文化特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都使我们产 生一种“莫相知”的恐慌,而没能从理论高度予以阐释。第四,以往的从艺术单一视角对它所进行的理论研究陷入了阐释的困境。很多问题,例如 大量不具有审美意义粗制滥造的文本却有很高的收视率、文本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的是声像 光电的技术手段而非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等等,仅从艺术的角度难以解释。在这种复杂的状态下,既要正视电视文化迅猛发展的事实,承认电视文化所蕴涵的商业文 化、大众文化特性,以历史的理性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转型、社会转型赋予文化转型的可能; 又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理性的认识,恰当的评价,审理各种理解的 偏差,以期更有效地规范和引导这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二、电视文化研究的几种视角多重研究视角的转换有助于对电视文化的多重认识,有助于在矫正操作的失误和寻找正确 的发展方向时获得理论上的高度与支持。社会文化视角:以往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常常局限于文本本身,而忽略了这一文化活动的社 会过程全身。随着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演变,电视文化已走出象牙塔,融入广大民众真实生 动的生活中,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的品格。作 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学视角、人类文化学视角的关注,也 许能使我们穿越数量众多庞杂、质量良莠不齐的电视文本,抵达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的剖析 。在这其中,意识形态视角的分析尤为重要,因为一切文化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 代码”。从马克思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学说、文化研究学派、后现代主义,意识 形态批评无不是这些理论的重心。大众文化视角:电视文化所表现出的商业性、消费性、大众娱乐性、通俗性(甚至媚俗性) 、技术性、可复制性、程式化、无深度感正是大众文化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体现出与电视文 化与大众文化的一致性、同质性。因此,在对电视文化的研究中,借鉴西方某些学术思潮对 大众文化已有的研究成果,虽不能祈望彻底解决中国电视文化存在的问题,也不是无益的。 如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使我们认识到电子传播作为生产力给对电视文化生产带 来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人造成的新的控制,认识到其意识形态 的操纵性、欺性的一面;后现代主义理论让我们对电视文化的世俗性、扁平性、游戏性、 狂欢化获得了一种哲学上的认识高度;后殖民主义理论则令我们对电视文化、大众文化中的 全球化倾向、文化同质化倾向保持高度警惕;新历史主义提醒我们,以“戏说”为代表的电 视 文化可能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危险;文化研究学派以它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跨学科的学术胆 识,启示我们以宏观的社会文化研究与微观的文本研究相结合,在微观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 展开宏观的文化研究……这些理论奠定了以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审理电视文化的理论基础。

既然是要论文,基本写作要求什么的肯定不用我再这里赘述了吧~就是格式呀什么的类似的条条框框的东西。这里只说一下论文内容提要~戏剧文学、小说还有电影文学,首先说明这三种文学样式在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上的异同,外在形态即文本格式,小说和戏剧都属于文学形态四大基本表现形式,而电影文学则大多情况下属于改编的(也有原创);比方说戏剧较之于小说,它的缺陷是场景和时空变换上的局限性,而戏剧和小说却又都可以改编拍成电影,电影文学也可以通过创作者独立进行创作等等~内在形态即其作为文学表现形式的基本属性,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美学功能和价值等等~具体就这么多了,说的很不全~细则LZ可以去百度搜一下这三个词,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需要做的是自己进行一个人工的整理和类比~具体再细的问题就去网上找一些高校的专业老师去讨教吧~

  • 索引序列
  •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是什么
  •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
  •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排名
  •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刊物有哪些
  • 戏剧与影视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