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有哪些

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有哪些

发布时间:

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有哪些

《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

[1] 保罗·库尔兹 , 任事平 2000年人文主义宣言——倡导一种全新的全球人文主义[J] 科学与无神论 , 2005,(02) [2] 王晓华 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和解之路[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05) [3] 隋丽丽 浅析人文主义与中国教育[J] 潍坊学院学报 , 2005,(01) [4] 李申 人文主义在中国[J] 科学与无神论 , 2005,(06) [5] 王文初 新世纪热门写作中人文主义的复活[J] 江西社会科学 , 2005,(04) [6] 黄大庆 召唤有时代感的人文主义观[J] 贵州教育 , 2004,(07) [7] 李纪兵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经济学三题[J] 教书育人 , 2003,(20) [8] 程志敏 论人文主义的历史向度[J] 人文杂志 , 1999,(05) [9] 王忠杰, 林敏 海杜克建筑人文主义精神[J]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 2004,(01) [10] 庄礼伟 人的价值至上,人的权利至上[J] 南风窗 , 2003,(23) 大致查了几篇,也不知道你要哪个,还是你自己查吧。要下载全文,可以到我的百度博客看看,有一些最新的中国期刊网免费帐号,CNKI帐号、英文文献帐号,自己拿着用吧。

关注我国的环境问题是我会自觉做的事,这不仅让我更加的了解我国的环境变化,特别是环境的改善,也帮助我更加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已经不是一般的环境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国际政治关系。但我们始终没有改变环境问题仍在恶化的趋势。实践证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涉及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有效遏制环境问题。社会整体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并体现为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与社会的其他文明形式关系十分密切。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央党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整体文明研究”课题组,在20xx年10月曾对全国8省市201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关于“全面发展应主要包括的内涵”这一问题中,选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项内容的高达77%,选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一比较规范答案的有8%,认为仅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有8%。这就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这一点已成共识。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要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要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为指导,从思想认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口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必须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生态文明概念已经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6%的人赞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使用,有2%的人主张我国应当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高校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工作,以行之有效的方式让祖国接班人积极投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当中去。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培养 一 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对大学生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讲,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学会对生态环境负责,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和教育的具体措施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定要加强德育建设,只有让他们清楚意识到保护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让他们提高使命感和责任心从而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除了学校首先要给与足够的重视之外,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这门课程成为像人文、政治教育一样的必修课程,从而使使大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学习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的素质。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讲座、图片视频展览等让学生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认识。 3、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节日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节日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现在每年有许多节日与环境有关。如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节水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在这些节日前后各种报刊、电台甚至街头都有有关的宣传内容,这对学生都是很好的教育,使同学们感到环境问题受到全人类的关注,自觉重视生态文明的问题。 4、实施开放性教育模式,因为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1)、教师授课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比如给出与生态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作答,参与识别分析,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2)、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等活动对我国生态问题现状进行亲身体验,更能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智慧发明创造,研究生活中可以低能源低消耗的新发明,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和发现科技创新的潜力。 5、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要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参加本地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状况、水质调查,进行空气监测,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以节约宝贵的木材资源,把自己不用的,而仍有使用价值的用品尽量捐献给他人或社会,少用塑料袋以减轻“白色”污染,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等。 三 总结 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今后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中,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大学生们的生活中去,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优秀人才,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绿色”公民。[参考文献] : [1]陈福生,方益权,牟德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葛林豫,李迎芳,郑浩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河南科技,2008(11) [3]万福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程爱民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人才与教育,2008(9) [5]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5)

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有哪些

建设规划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通过,于1998年11月公布实施。《规划》要求从现在起到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从2011年到2030年,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基础上,大约用20年的时间,力争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争取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黄河长江上中游等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大见成效,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40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12%,新增人工草地、改良草地8000万公顷。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从2031年到2050年,再奋斗20年,全国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全国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保护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   实施绿色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保护长江黄河源头,严禁在江河源头采金、挖草(甘草、虫草、发菜);加强长江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严格实施生态脆弱区的禁采禁伐、禁渔、禁猎,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还海,封山育林、风沙区造林植草。    建立适合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自然保护区是近代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自然遗迹的一大创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自然保护区制度尽可能地保护了典型的生态,保护了动植物种质遗传资源。截至1997年底。中国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926个,总面积76.9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64%。其中14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人与生物圈网络,6个被列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因此,进一步加强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必将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    正确对待自然生态资源,实行绿色经济。   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追求超额回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付出的惨重代价。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比所得回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付出,同时还得忍受数十年甚致上百年的生态灾难。为此,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无偿占有、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绿色经济模式。承认并正视生态环境资源的资本的属性,在经济成本核算中要提取“折旧”费,要提生态资源税,还要分得相应红利——即利润中的台理分额,以保证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以及改善有充分的经济基础。    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物质资源。   绿色消费是人类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应尽快取代目前一味追求享乐的高消费而毫无节约的消耗自然资源的消费观。当前,应提倡适度消费,要减少一次性消费,要加强资源的重复利用,要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物种看作维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伙伴。绿色消费就是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他们留下青山绿水,留下丰富的可供永续利用的生态环境资源。

《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滥伐、干旱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2002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84年:防治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与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 一齐关心与共同分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环境千年 行动起来   2001年: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命所系   2004年:海洋存亡 匹夫有责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沙漠与沙漠化   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2008年:改变传统观念 推行低碳经济    2009年: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2010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   2011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2012年: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关注我国的环境问题是我会自觉做的事,这不仅让我更加的了解我国的环境变化,特别是环境的改善,也帮助我更加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已经不是一般的环境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国际政治关系。但我们始终没有改变环境问题仍在恶化的趋势。实践证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涉及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有效遏制环境问题。社会整体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并体现为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与社会的其他文明形式关系十分密切。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央党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整体文明研究”课题组,在20xx年10月曾对全国8省市201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关于“全面发展应主要包括的内涵”这一问题中,选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项内容的高达77%,选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一比较规范答案的有8%,认为仅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有8%。这就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这一点已成共识。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要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要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为指导,从思想认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口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必须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生态文明概念已经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6%的人赞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使用,有2%的人主张我国应当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教授撰写《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增长的极限大讨论。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格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首次使用生态文明,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阐述生态文明。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的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式。2007年5月,我国人学家张荣寰在《中国复兴的前提是什么》一文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定性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提出中国需要“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世界需要“生态文明进程”,理论模式为“全生态世界观”做为全逻辑的参照系,将人定位在全生态世界中最高全息的物种,提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文明环流体系作为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人格、生态、产业的不断上升,以实现文明及其幸福的目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启动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主要走人权生活化、新型城镇化、产业自优化的发展道路。。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教授撰写《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增长的极限大讨论。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格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首次使用生态文明,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阐述生态文明。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的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式。2007年5月,我国人学家张荣寰首次将生态文明定性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提出中国需要“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世界需要“生态文明进程”,理论模式为“全生态世界观”做为全逻辑的参照系,将人定位在全生态世界中最高全息的物种,提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文明环流体系作为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人格、生态、产业的不断上升,以实现文明及其幸福的目的。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文明生态书籍

中国:颜孟坚

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有什么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高校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工作,以行之有效的方式让祖国接班人积极投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当中去。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培养 一 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对大学生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讲,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学会对生态环境负责,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和教育的具体措施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定要加强德育建设,只有让他们清楚意识到保护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让他们提高使命感和责任心从而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除了学校首先要给与足够的重视之外,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这门课程成为像人文、政治教育一样的必修课程,从而使使大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学习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的素质。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讲座、图片视频展览等让学生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认识。 3、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节日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节日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现在每年有许多节日与环境有关。如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节水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在这些节日前后各种报刊、电台甚至街头都有有关的宣传内容,这对学生都是很好的教育,使同学们感到环境问题受到全人类的关注,自觉重视生态文明的问题。 4、实施开放性教育模式,因为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1)、教师授课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比如给出与生态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作答,参与识别分析,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2)、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等活动对我国生态问题现状进行亲身体验,更能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智慧发明创造,研究生活中可以低能源低消耗的新发明,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和发现科技创新的潜力。 5、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要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参加本地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状况、水质调查,进行空气监测,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以节约宝贵的木材资源,把自己不用的,而仍有使用价值的用品尽量捐献给他人或社会,少用塑料袋以减轻“白色”污染,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等。 三 总结 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今后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中,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大学生们的生活中去,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优秀人才,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绿色”公民。[参考文献] : [1]陈福生,方益权,牟德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葛林豫,李迎芳,郑浩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河南科技,2008(11) [3]万福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程爱民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人才与教育,2008(9) [5]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5)

余谋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摘 要 我们的时代是生态文明的时代。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列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就使中国站到了时代的高度。生态文明通过社会全面转型实现。地球科学发展人文转型,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地学精神,以指导和制约地球科学和技术发展,指导和制约人类的地学活动,为建设生态文明服务。这是地学哲学的新使命。关键词 生态文明 地学哲学 美丽中国 地学发展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什么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的中国就是美丽的中国。胡锦涛在十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他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提到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国国家战略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提升到加上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而且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样,中国发展战略就站到了时代的高度和前沿。一、我们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即人类新时代20世纪中叶,世界工业文明达到它的最高成就:工业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达到人类历史的最高峰。同时,与之相伴的问题以全球性危机出现: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的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第一次出现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资源危机现象;人类第一次变老,人口老龄化开始出现;21世纪,全球信贷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接连不断。全球“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造成严重威胁。马克思在说到人类历史转变时说:“转变的顶点,是全面的危机。”“危机”表示转折,全球性生态危机,表示一次时代转折的到来。这是世界历史一次根本性转折,人类从工业文明社会到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开启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它以20世纪中叶轰轰烈烈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兴起为标志。这是我们生活的时代的主要特征。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三个阶段: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在进入它的第四个阶段——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阶段和它的主要特点,我们用以下简表表示(表1)。表1 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简表续表人类文明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不同文明发展中,后一阶段包含前面阶段发展的内容。例如,人文文化发展中包含自然文化;科学文化发展中包含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生态文化发展中包含前面三种文化,但是它们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业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它不是否定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而只是抛弃它们的不完善方面,采用新技术(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现在我们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现在我们面临非常尖锐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是工业文明社会所积累的社会矛盾,无论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全球性的信贷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还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世界性的矛盾、争端和冲突日益深化和尖锐化。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至今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因为主要仍然按照工业文明的思维,试图在工业文明模式的范围内解决它们,这是难以做到的。虽然这些问题没有获得解决,但终归已经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因而可以理解为处于“过渡时期”。我们以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例一,环境保护问题,这是一个新问题工业文明社会没有提出“环境保护”,因为环境污染只是个别和局部现象。随着世界工业化发展向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污染了环境,逐步积累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和损害经济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20世纪中叶在人民反“公害”的社会运动中,第一次提出“环境保护”问题。1972年,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第一次国际人类环境保护会议,发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鉴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宣告“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是人类庄严责任”,开启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40年来,虽然人类作出了巨大努力,投入最新科学技术和十分巨大的经济力量,但是并没有扭转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或者说是“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整体继续恶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的事业。但是,现在主要按照工业文明的思维,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对待。现代工业生产,如果用模式表示是:“原料—产品—废料”。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模式,它以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排放废物导致环境污染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在原有模式上增加一个环节——净化废物,生产模式变为:“原料—产品—废料—净化废物”。为此发展了一个新的产业——环保产业,生产净化废物的设备,并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朝阳产业。问题在于,净化废物设备的生产、安装和运转是很花钱的,一般占企业投资的20%,甚至50%。而且,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达到净化目标,但在社会物质生产的条件下,由于废物的量太大、质量太复杂,很难达到净化的目标。问题的实质还在于,这里被净化的“废物”是有价值的,在生产中可以找到它的用途,在生产中用这样大的代价去“净化”它,是非常不合算的。这是现行的环境保护道路。它是按照工业文明模式设计的。它不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转变是必然的。这就是从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向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发展,它的模式是:“原料—产品—废料—产品……”这是非线性循环的生产方式,以原料的最大限度利用或循环利用为特征。例二,资源保护问题工业文明时代,人们认为,地球资源是无限的,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而没有所谓“资源保护”的问题。世界工业化发展过量过多地消耗资源,20世纪中叶第一次出现资源全面短缺的现象。1972年,第一次国际人类环境保护会议,发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首次提出“资源危机”问题,要求人们“在使用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时,必须防范将来把它们耗尽的危险,并且必须确保整个人类能够分享从这样的使用中获得的好处。”1992年,第二次国际人类环境保护会议,发表《里约热内卢人类环境宣言》,基于资源危机等问题提出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40年来,人们对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有所认识,在科学技术、资金、人力等各方面作出很大投入。但是,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甚至没有缓解,而且是越来越严重了,资源“耗尽的危险”不是将来而是现在。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现在的生产方式仍然主要遵循“原料—产品—废料”这一非循环、线性的生产方式。在这样的生产中,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约,只能达到局部的效果,或延缓资源全面枯竭时间的到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资源危机的严重性及其进一步恶化已经表明,人类需要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生态文明时代需要超越这种线性非循环模式,依据矿产资源有价值的观点,遵循生态学整体性思维,创造“矿产—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的非线性、循环的生产模式,通过“资源再生”实现地球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例三,浙江安吉——全国第一个“生态县”浙江安吉是一个山区农业县,曾经是一个贫困县。20世纪80年代,为了改变贫困面貌走向富裕的生活,采取“工业强县”的举措,遵循现代“工业模式”,引进传统工业如印染、化工、造纸、建材等产业企业,大干几年。虽然GDP上去了,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是美丽富饶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1989年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受到“黄牌”警告。在太湖治理“零点行动”中,不得不投入巨资,对74家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治理,关闭33家污染严重的企业,为“工业强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痛定思痛,2001年1月,安吉县政府调整安吉的发展方向,提出“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重大决策,开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这样,安吉人民就站在了时代的高度,10年时间真正改变面貌,走向了一条富裕安康的道路,实现政治正确、经济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安康、人人有尊严的现代化生活,建设了一个人人称颂的美丽乡村。这是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这些事例以及其他许多事例表明,工业文明300多年的发展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尖锐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对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现在,这些矛盾和问题非解决不可,但在工业文明模式范围内是不能获得解决的,只有建设生态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四、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全面转型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新的文明,由人类社会全面转型实现。①人类价值转型,突破人类中心主义,肯定“自然价值”,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②哲学转型,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③社会政治转型,从资本专制主义到人民民主主义;④生产方式转型,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⑤生活方式转型,从高消费到绿色消费;⑥社会文化转型,伦理道德和生态转向,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向,文学艺术的生态转向;⑦医学模式转型,弘扬中华医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福祉,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五、地学转型,地球科学的人文转向现代地球科学被定义为自然科学,主要是进行其自然科学研究。长期以来,地球科学和技术发展,由于缺乏人文精神的指导和制约,它的应用鼓励和帮助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滥用和浪费,导致地球资源破坏,出现全球矿产全面枯竭,资源危机的严重局面,表现出地球科学和技术的局限性。从科学的角度,现在的地球已经是人类学的地球。地质学家认为,现在地球发展已经进入“人类世”时代。关于地球的研究,不仅需要自然科学,而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从它的纯自然科学研究,到重视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把二者结合起来。例一,地缘政治学研究关于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决定论”,以及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理论基础的“地缘政治学”,长期以来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的反动理论”,至今仍然被拒于主流学术的门外。但是,我们需要肯定地球环境的作用,甚至是决定作用;我们需要关注地缘政治学,发挥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战争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产生于土地、水源、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争夺。这是地缘政治问题。历史上提出的各种地缘政治学,它们作为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例如,1890年,美国马汉提出“海权论”,据此美国建设了称霸世界的海军,至今马汉被评价为“带领美国海军进入20世纪的有先见之明的天才”。例二,地学经济学研究现代工业生产,采用“矿产—产品—废弃物”的线性非循环的生产模式,过多过早过快地开采地下矿藏,导致全球矿产资源面临枯竭,出现资源危机的形势。同时,废弃金属堆积如山,地球上已堆积的废旧物资以万亿吨计,每年新增100多亿吨,发达国家的废弃金属蓄积量超过1000万亿吨,其中大部分处于闲置和报废状态。它们报废(闲置)在城市,被学术界称为“城市矿山”。按地学经济学,它们是有价值的,可以通过“资源再生”重新被利用。也就是说,创造“矿产—产品—资源再生—产品……”这一非线性循环的生产模式,采取“资源再生”途径,可以实现地球资源可持续利用。这是地学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例三,地学文化学和地学伦理学研究地学文化学研究,创造新的地学人文精神,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精神,指导地球科学和技术发展,为合理和科学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提供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以科学原则和规范制约或防止地学活动的不良后果的发生。地学伦理学研究,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建构地学伦理学。首先,这是伦理学主体的扩展,从地学工作者扩展到所有的人,全部地学活动都必须是道德的,即所有人都承担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球的道德责任。其次,这是伦理学对象和范围的扩展,从人和社会扩展到整个地球生命,扩展到宇宙生命,它们成为道德共同体,得到道德待遇和道德保护。为此需要确立新的地学伦理学的道德标准、公正平等的伦理原则和规范,用以指导和制约人的地学活动,以保证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同时,保护地球资源和地球生命。总之,地学文化学研究,它的使命是创造新的地学人文精神,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精神,指导地球科学和技术发展,为合理和科学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提供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以科学原则和规范制约或防止地学活动的不良后果的发生,实现人类和所有生命在地球上共存、共荣和诗意般的栖居,建设人地和谐的世界。这是地学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地学哲学的目标。主要参考文献余谋昌生态文化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余谋昌地学哲学: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文明生态书籍

关注我国的环境问题是我会自觉做的事,这不仅让我更加的了解我国的环境变化,特别是环境的改善,也帮助我更加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已经不是一般的环境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国际政治关系。但我们始终没有改变环境问题仍在恶化的趋势。实践证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涉及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有效遏制环境问题。社会整体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并体现为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与社会的其他文明形式关系十分密切。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央党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整体文明研究”课题组,在20xx年10月曾对全国8省市201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关于“全面发展应主要包括的内涵”这一问题中,选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项内容的高达77%,选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一比较规范答案的有8%,认为仅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有8%。这就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这一点已成共识。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要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要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为指导,从思想认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口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必须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生态文明概念已经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6%的人赞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使用,有2%的人主张我国应当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献资料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一是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节能减排,鼓励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脱硫脱硝、生活垃圾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抓好公共机构、交通运输、建筑、商业民用等领域节能减排。2013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8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1亿吨。搞好用能管理,抓紧落实年度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发展绿色矿产,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启动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发电调度、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四是继续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第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方针,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一是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有效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启动国内光伏市场,促进光伏产业摆脱困境。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三是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减少一次能源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压力。四是加强能源运输通道建设。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第三,搞好生态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一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二是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深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在生态脆弱地区适当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提高补助标准。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搞好森林草原管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监管,提高管护水平。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与流失,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第四,增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一是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2013年与201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2%,氨氮排放量减少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3%。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严格考核各地年度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推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预算管理制度,严控污染物新增量。二是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继续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加大连片整治力度,有效遏制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三是加强PM5监测、信息发布与综合治理。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阶段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2013年要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制定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在12月底前对外发布监测数据。四是深化重点流域污染综合防治。对重点流域优先控制单元分类制定综合治理方案,采取“集中支持”、“一湖一策”等政策措施,优先保护水质较好的控制单元。加强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定期发布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加强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强化铬渣等危险废物重点源管理,推进电子废物污染防治,实行全过程监管。 第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一是组织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发布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二是落实《“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继续组织实施5省8市低碳试点工作方案,启动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鼓励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开展低碳试验试点,开展低碳产业试验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试点,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设规范和评价标准。三是稳步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出经国家备案的自愿减排项目、交易产品、交易平台和第二方审定与核证机构,促进自愿交易市场公开、公正和公平,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自愿减排交易。继续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积累经验。四是建设性参与国际谈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五是广泛开展政策对话和国际合作。继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对话交流与合作,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以大国双边为重点,以多边合作为纽带,以南南合作为突破,构建国际合作平台,支持各地方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作的参与力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六,搞好相应制度安排。实施鼓励分布式能源建设、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和煤层气入网的政策。研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开展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试点。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今年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就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所作出的庄严承诺。加快建设现代林业,增加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审视和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生态养殖,扩大规模,加工产销配套连接,让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实现山绿人富。

关注我国的环境问题是我会自觉做的事,这不仅让我更加的了解我国的环境变化,特别是环境的改善,也帮助我更加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已经不是一般的环境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国际政治关系。但我们始终没有改变环境问题仍在恶化的趋势。实践证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涉及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有效遏制环境问题。社会整体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并体现为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与社会的其他文明形式关系十分密切。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央党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整体文明研究”课题组,在20xx年10月曾对全国8省市201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关于“全面发展应主要包括的内涵”这一问题中,选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项内容的高达77%,选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一比较规范答案的有8%,认为仅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有8%。这就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这一点已成共识。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要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要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为指导,从思想认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口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必须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生态文明概念已经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6%的人赞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使用,有2%的人主张我国应当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主要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也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推进水循环利用。(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扩展资料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开展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确保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目前,我国已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在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站点的监测事权全部上收。“国家考核、国家监测、数据共享”的新机制初步构建。环境数据与百姓感受不再“两张皮”,治理污染出招更精准。民之所望,改革所向。这5年,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的文件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的达40余份。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绿色金融体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一项项重要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新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大气十条”实施后,“水十条”“土十条”相继出台,治污攻坚战向纵深挺进。目前,全国水环境质量呈改善趋势,今年上半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七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摸底详查已启动。在消除污染毒瘤的同时,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力开展,“国家颜值”越来越靓,生态系统活力迸发。大漠无垠,绿进沙退。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茫来嘎查(村),人工种植的固沙植物梭梭,牢牢锁住了一座座黄色沙丘。5年来,我国共治理沙化土地2亿多亩,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变。今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中国的治沙理念和有效方案,正在推动世界防治荒漠化进程。生态红利实实在在,迈向美丽中国的步伐铿锵,得到国际社会点赞。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正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贡献中国的解决方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态文明建设党建网-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述评

  • 索引序列
  • 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有哪些
  • 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有哪些
  • 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
  • 生态文明的文献资料有什么
  •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献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