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官网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官网

一、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学什么是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对于不少读者来者来说,跨文化传播是依然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稀罕的事情。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跨文化传播了。在因特网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不少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便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很早已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Sitaram&Cogdell,1976,第六页)。然而,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第一人则是爱德华•霍尔,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SI)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学呢?跨文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一门学科,其英文表达为“Intercultru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在我国也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或者“跨文化交流学”。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理论见诸于有关文化差异(文化维度)的著作中,特别是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哈里•C特兰狄斯(HarryCTriandis)、方斯•特龙皮纳尔斯(FonsTrompenaars)、沙龙•施瓦兹(ShalomSchwartz)及克里佛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等人的著作中。目前,这些学者的相关理论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传播理论和传播情景中,特别是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之中。二、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及爱德华•霍尔其人(一)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跨文化传播学始创于美国并不是偶然的。我们知道,在发现新大陆之前,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后来各大洲的移民都相继涌入美国,于是美国便逐渐成为一个移民大国,一个文化多元社会。在这个宗教、文化多元的社会中,白人占统治地位,印第安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以及东欧的移民便自然处于被支配地位。于是,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开始蔓延。二战使得不少欧洲的美国同盟变成了废墟,为了冷战的需要,为了跟苏联抗衡,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大力扶植欧洲经济发展,于是大量的专家、学者、企业员工被派往欧洲;同时,美国经济并未受到二战的太大影响,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繁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移民。美国政府发现,许多由美国政府和企业外派的工作人员都因文化差异,无法适应派往国生活,最终无功而返。美国的外来移民及留学生中经历着这种“文化震撼”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说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来移民、留学生、旅游者剧增,外派工作人员不断,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客观上需要一门崭新的学科——跨文化传播学来研究相关的跨文化冲突问题。(二)爱德华•霍尔的生平爱德华•霍尔正好处于这个时代,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使他成为了承担这一使命的人。爱德华•霍尔1914年5月16日出生于美国的密苏里州,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1933-1937年曾经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并研究,写成自传《三十年代的西部》。二战期间,爱德华•霍尔曾经在欧洲和菲律宾服役,并在这些地方从事不同文化中的空间概念研究。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美国政府部门的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oreignServiceInstitute)任教,对外派出国人员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期间,他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并撰写了几部非常畅销的有关跨文化传播的著作。爱德华•霍尔生平和事业主要事件时间事件1914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WebsterGroves1918-1932年在新墨西哥长大1933-1937年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1936年获丹佛大学人类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亚利桑那州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4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2-1945年二战其间,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194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并在美国军队机关府特鲁克岛管理处从事研究1946-1948年任丹佛大学人类学系主席并从事丹佛的种族关系研究1948-1950年与EricFromm一起在佛蒙特州的本宁顿学院教书1950-1955年华盛顿特区外派人员培训学院第四课程体系主任1952-1956年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55年在《美洲科学》杂志中发表了发表《礼节人类学》一文1959年《无声的语言》一书发表1960-1963年又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63-1967年成为伊利诺斯州理工学院(芝加哥)人类学教授;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资助进行空间关系学和不同种族交往的研究1966年《隐藏的维度》一书发表1967-1977年成为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直到退休1976年出席在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主的跨文化传播会议1976年《超越文化》一书发表1977年在柏林国际传播协议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论文1977至今退休后居住在新墨西哥的圣达菲;偶尔在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的会议中及暑期跨文化传播学院讲学;在新墨西哥大学任教1983年《生活的舞蹈——时间的另一个维度》一书发表1983年《隐性差异:国际传播研究》一书发表1987年《隐性差异:与日本人做生意》一书发表1990年《理解文化差异:德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一书发表(三)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经历和专业背景前面我们提到,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爱德华•霍尔能够开创跨文化传播这一崭新的学术领域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是分不开的。爱德华•霍尔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自己所属“文化身份”是来自北欧的美国白人文化。从在他的生活经历中可以发现,他前后跟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和菲律宾文化有过较深的接触。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各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也为他从事跨文化研究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爱德华•霍尔四岁时,举家搬迁到ElPaso(在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属于德克萨斯州),家里雇佣了一位来自Juarez(德克萨斯州的一个镇)的保姆,后来他们又搬迁回了圣路易丝。到了这里,保姆和她的两个女儿便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五岁时,霍尔和一群西班牙小孩同在一个幼儿园,后来在法国也住过一段时间。可以说霍尔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我小时候经常碰到这类事情。我对此非常感兴趣。”1933-1937年,霍尔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他的工作主要是用金钱来激励当地的印第安人修建大坝,以便改善那里的生存环境,提高印第安人的生活水平。与印第安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霍尔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敏感,“我在保留地的时候,常常考虑如何才能跟瓦霍人和霍皮人共事,在这里我发现他们完全不同。要把我的思维方式强加给他们根本就不管用。”这段期间的接触让霍尔知晓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跨文化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及其复杂性。”(Hall,1992,第76页)1942-1945年,二战期间,霍尔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期间领导了一个非裔美籍士兵组成的军团。他认为自己的领导工作非常具有创造性,“我非常自己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因为我和黑人士兵一道工作。我非常尊敬他们,并且常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的利益。”霍尔的跨文化生活经历使得他对跨文化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获得了跨文化传播第一手的资料,从此对跨文化传播获得了感性认识;而真正引领他进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应该是受到的学术影响。霍尔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也曾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中工作过。这些学习和研究使得他能接触到相关方面的学者,最后形成了跨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后来,霍尔把他受到的专业影响分成四个部分:(1)文化人类学;(2)语言学;(3)动物行为学;(4)弗罗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Hall,1992;Sorrells,1998)三、爱德华•霍尔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贡献施拉姆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传播学的建立。他说拉斯韦尔、勒温、拉扎丝菲尔德、霍夫德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来到传播学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当他们为传播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便像游牧民族一样离开了这片绿洲,继续其他领域的研究。施拉姆是传播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来到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后,跟其他游牧学者相反,他留下来了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Rogers,1994)。海默借用了施拉姆的比喻来描绘跨文化传播学的建立。二战后,来自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如马格丽特•••米德,卢丝•••贝尼迪克特,格里果力•贝特森离开各自的研究领域,短暂地涉足这块人类当时很陌生的领域:有关文化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交叉领域。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霍尔却留下来了,在这块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领域安家,并把这块领域叫做“跨文化传播学”。霍尔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霍尔的跨文化生活和工作经历已经让他产生了“跨文化”这一概念,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教学工作期间,他就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culture)概念,他把这些思想进行了梳理后于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一书。该书已经包含了我们理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间会说话”。霍尔非常重视非言语传播问题,该书花了将近20%的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61-1969年间便发行了505000册,还被众多著作、杂志和其他出版物转摘,前后被翻译成6种文字。(MasaoKunihiro)可以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这一学科的诞生。在霍尔的努力耕耘下,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学诞生了,霍尔成为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创立者。自跨文化传播学创建以后,这门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我国外语教学、国际关系等涉外专业中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1970年,国际传播协会中还下设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74年,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在美国马里兰州正式宣布成立;1998年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成立。跨文化方面的著作、杂志也相继出版,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ASamovarandRichardEPorter,1972年)、《跨文化传播学》(LSHarms,1973年)、《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CCondonandFathiYousef,1975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不少大学都开设了传播学课程。从大量的跨文化传播著作和文章来看,霍尔依然在该学科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的著作的引用率依然最高。我国学者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到跨文化传播学这一领域,研究重点为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大学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课程,在我国有关跨文化传播(交际)的著作和外文的影印和翻译文本也相继出版,如关世杰著的《跨文化交流学》,胡文仲著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跨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郭镇之主编的《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LarryASamovar和RichardEPorter合著的Co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AReading的影印版本已经在我国发行,并被麻争奇等译翻译并命名为《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1995年,我国还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会议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2005年5月举了第六次会议。可以说,霍尔在文化和传播之间拓展的这一领域已经跨越了太平洋,在我国不断的影响日益扩大。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对于不少读者来者来说,跨文化传播是依然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稀罕的事情。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跨文化传播了。在因特网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不少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便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很早已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然而,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第一人则是爱德华•霍尔,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SI)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是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经由跨文化传播,维系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把不同区域、族群、国家的人群“连结”在一起,促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没有跨越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和文明。

跨文化传播,既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主要关联到两个层次的传播:第一,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在日常交往互动中的融合、矛盾、冲突与解决方式,等等;第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基于文化系统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与影响,以及由跨越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决定的文化融合、发展与变迁。作用: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是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经由跨文化传播,维系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把不同区域、族群、国家的人群"连结"在一起,促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没有跨越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和文明。国际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国际传播包括两个部分:由外向内的传播和由内向外的传播。由外向内的传播是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传达给本国民众;而由内向外的传播是把有关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国际社会。狭义的国际传播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的国际传播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新兴学科。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际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学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其中文化语言学凸显“文化”的侧面,社会语言学凸显“社会”的侧面,而言语交际学凸显“交际”的侧面,这三个不同的侧面都围绕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语用”这个核心。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了这么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许多人在语言交流当中有很多障碍,最早的时候沟通障碍在于你的英语表达不好而产生误解,这是传统的看法。扩展资料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个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为了适应这样一个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因为这门学科必须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必须研究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必须研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必须研究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所有这些研究不但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要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更科学、更完善、更丰满,从而更好地为这个时代服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跨文化交际 (社会学名词)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跨文化交际涉及到社会语言学、人文学以及语用学等领域的研究。由于文化的广阔涵盖面,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地成为多学科的研究课题。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大公司顾问、语言教师等对不同国度的“语言与文化”问题感兴趣,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与研究会极大的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世界的和平。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  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理解、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文化与国际关系》(潘一禾)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_Q 提取码:sq9t    书名:文化与国际关系作者:潘一禾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5页数:329内容简介:国际文化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本书将“国际文化关系”的研究领域、学科特点和基本方法,对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国际文化关系问题,进行概念界定和理性辨析。作者努力寻找新的视角和分析范式,探讨如何减少文化间的隔阂和误解,以及如何减少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并为如何利用不同文化的正面价值和凝聚力,从更好的方向塑造为未来国际 关系格局提供建设性的思考路径。作者简介:潘一禾,女。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1987年获(原)杭州大学“世界文学”硕士。1992年获美国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硕士。已出版《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西方文学中的政治》、《故事与解释:世界文学名著通论》、《裸体的诱惑:论文学中的性与情》等个人学术专著。已在国内各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翻译学术著作和外国小说若干。已独立完成和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著作曾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浙江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及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优秀成果二等奖多项等。

一、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学什么是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对于不少读者来者来说,跨文化传播是依然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稀罕的事情。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跨文化传播了。在因特网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不少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便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很早已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Sitaram&Cogdell,1976,第六页)。然而,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第一人则是爱德华•霍尔,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SI)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学呢?跨文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一门学科,其英文表达为“Intercultru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在我国也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或者“跨文化交流学”。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理论见诸于有关文化差异(文化维度)的著作中,特别是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哈里•C特兰狄斯(HarryCTriandis)、方斯•特龙皮纳尔斯(FonsTrompenaars)、沙龙•施瓦兹(ShalomSchwartz)及克里佛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等人的著作中。目前,这些学者的相关理论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传播理论和传播情景中,特别是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之中。二、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及爱德华•霍尔其人(一)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跨文化传播学始创于美国并不是偶然的。我们知道,在发现新大陆之前,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后来各大洲的移民都相继涌入美国,于是美国便逐渐成为一个移民大国,一个文化多元社会。在这个宗教、文化多元的社会中,白人占统治地位,印第安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以及东欧的移民便自然处于被支配地位。于是,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开始蔓延。二战使得不少欧洲的美国同盟变成了废墟,为了冷战的需要,为了跟苏联抗衡,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大力扶植欧洲经济发展,于是大量的专家、学者、企业员工被派往欧洲;同时,美国经济并未受到二战的太大影响,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繁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移民。美国政府发现,许多由美国政府和企业外派的工作人员都因文化差异,无法适应派往国生活,最终无功而返。美国的外来移民及留学生中经历着这种“文化震撼”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说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来移民、留学生、旅游者剧增,外派工作人员不断,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客观上需要一门崭新的学科——跨文化传播学来研究相关的跨文化冲突问题。(二)爱德华•霍尔的生平爱德华•霍尔正好处于这个时代,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使他成为了承担这一使命的人。爱德华•霍尔1914年5月16日出生于美国的密苏里州,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1933-1937年曾经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并研究,写成自传《三十年代的西部》。二战期间,爱德华•霍尔曾经在欧洲和菲律宾服役,并在这些地方从事不同文化中的空间概念研究。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美国政府部门的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oreignServiceInstitute)任教,对外派出国人员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期间,他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并撰写了几部非常畅销的有关跨文化传播的著作。爱德华•霍尔生平和事业主要事件时间事件1914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WebsterGroves1918-1932年在新墨西哥长大1933-1937年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1936年获丹佛大学人类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亚利桑那州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4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2-1945年二战其间,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194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并在美国军队机关府特鲁克岛管理处从事研究1946-1948年任丹佛大学人类学系主席并从事丹佛的种族关系研究1948-1950年与EricFromm一起在佛蒙特州的本宁顿学院教书1950-1955年华盛顿特区外派人员培训学院第四课程体系主任1952-1956年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55年在《美洲科学》杂志中发表了发表《礼节人类学》一文1959年《无声的语言》一书发表1960-1963年又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63-1967年成为伊利诺斯州理工学院(芝加哥)人类学教授;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资助进行空间关系学和不同种族交往的研究1966年《隐藏的维度》一书发表1967-1977年成为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直到退休1976年出席在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主的跨文化传播会议1976年《超越文化》一书发表1977年在柏林国际传播协议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论文1977至今退休后居住在新墨西哥的圣达菲;偶尔在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的会议中及暑期跨文化传播学院讲学;在新墨西哥大学任教1983年《生活的舞蹈——时间的另一个维度》一书发表1983年《隐性差异:国际传播研究》一书发表1987年《隐性差异:与日本人做生意》一书发表1990年《理解文化差异:德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一书发表(三)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经历和专业背景前面我们提到,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爱德华•霍尔能够开创跨文化传播这一崭新的学术领域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是分不开的。爱德华•霍尔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自己所属“文化身份”是来自北欧的美国白人文化。从在他的生活经历中可以发现,他前后跟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和菲律宾文化有过较深的接触。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各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也为他从事跨文化研究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爱德华•霍尔四岁时,举家搬迁到ElPaso(在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属于德克萨斯州),家里雇佣了一位来自Juarez(德克萨斯州的一个镇)的保姆,后来他们又搬迁回了圣路易丝。到了这里,保姆和她的两个女儿便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五岁时,霍尔和一群西班牙小孩同在一个幼儿园,后来在法国也住过一段时间。可以说霍尔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我小时候经常碰到这类事情。我对此非常感兴趣。”1933-1937年,霍尔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他的工作主要是用金钱来激励当地的印第安人修建大坝,以便改善那里的生存环境,提高印第安人的生活水平。与印第安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霍尔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敏感,“我在保留地的时候,常常考虑如何才能跟瓦霍人和霍皮人共事,在这里我发现他们完全不同。要把我的思维方式强加给他们根本就不管用。”这段期间的接触让霍尔知晓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跨文化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及其复杂性。”(Hall,1992,第76页)1942-1945年,二战期间,霍尔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期间领导了一个非裔美籍士兵组成的军团。他认为自己的领导工作非常具有创造性,“我非常自己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因为我和黑人士兵一道工作。我非常尊敬他们,并且常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的利益。”霍尔的跨文化生活经历使得他对跨文化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获得了跨文化传播第一手的资料,从此对跨文化传播获得了感性认识;而真正引领他进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应该是受到的学术影响。霍尔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也曾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中工作过。这些学习和研究使得他能接触到相关方面的学者,最后形成了跨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后来,霍尔把他受到的专业影响分成四个部分:(1)文化人类学;(2)语言学;(3)动物行为学;(4)弗罗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Hall,1992;Sorrells,1998)三、爱德华•霍尔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贡献施拉姆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传播学的建立。他说拉斯韦尔、勒温、拉扎丝菲尔德、霍夫德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来到传播学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当他们为传播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便像游牧民族一样离开了这片绿洲,继续其他领域的研究。施拉姆是传播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来到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后,跟其他游牧学者相反,他留下来了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Rogers,1994)。海默借用了施拉姆的比喻来描绘跨文化传播学的建立。二战后,来自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如马格丽特•••米德,卢丝•••贝尼迪克特,格里果力•贝特森离开各自的研究领域,短暂地涉足这块人类当时很陌生的领域:有关文化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交叉领域。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霍尔却留下来了,在这块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领域安家,并把这块领域叫做“跨文化传播学”。霍尔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霍尔的跨文化生活和工作经历已经让他产生了“跨文化”这一概念,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教学工作期间,他就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culture)概念,他把这些思想进行了梳理后于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一书。该书已经包含了我们理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间会说话”。霍尔非常重视非言语传播问题,该书花了将近20%的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61-1969年间便发行了505000册,还被众多著作、杂志和其他出版物转摘,前后被翻译成6种文字。(MasaoKunihiro)可以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这一学科的诞生。在霍尔的努力耕耘下,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学诞生了,霍尔成为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创立者。自跨文化传播学创建以后,这门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我国外语教学、国际关系等涉外专业中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1970年,国际传播协会中还下设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74年,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在美国马里兰州正式宣布成立;1998年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成立。跨文化方面的著作、杂志也相继出版,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ASamovarandRichardEPorter,1972年)、《跨文化传播学》(LSHarms,1973年)、《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CCondonandFathiYousef,1975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不少大学都开设了传播学课程。从大量的跨文化传播著作和文章来看,霍尔依然在该学科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的著作的引用率依然最高。我国学者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到跨文化传播学这一领域,研究重点为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大学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课程,在我国有关跨文化传播(交际)的著作和外文的影印和翻译文本也相继出版,如关世杰著的《跨文化交流学》,胡文仲著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跨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郭镇之主编的《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LarryASamovar和RichardEPorter合著的Co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AReading的影印版本已经在我国发行,并被麻争奇等译翻译并命名为《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1995年,我国还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会议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2005年5月举了第六次会议。可以说,霍尔在文化和传播之间拓展的这一领域已经跨越了太平洋,在我国不断的影响日益扩大。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期刊

这些是中国的。武大国际法评论 国际论坛 国际观察 世界经济与政治 现代国际关系 外交论坛外国的就不知道了。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现代国际关系)Quarterly Journal International Politics(国际政治科学)

文化人类学家是跨文化传播学的开拓者。从20世纪初期开始,以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为先导,对人类不同文化的差异及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学术努力日益深入。在“二战”进入后期阶段之后,美国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确保美军能在新近占领的岛屿上与土著居民沟通与合作?由于美军对这些土著居民的语言和文化一无所知,美国政府就邀请了一些优秀的文化人类学家,专门研究这些地区的文化。在这一时期,研究者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性产生了全新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这样的认识:作为一门学科的跨文化传播学,应致力于考察那些对不同文化成员之间的人际传播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因素。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菊与刀》(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一书,就是美国政府在1944年委托研究的成果之一。当时,美国政府需要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如果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正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说:严重的事态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日本人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能否不进攻日本本土而获致投降?我们是否应该直接轰炸皇宫?从日本俘虏身上,我们可以期望得到什么?在对日本军队及日本本土进行宣传时,我们将宣传些什么才能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并削弱日本人那种抵抗到最后一个人的意志?这些问题在日本通中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对立。如果和平降临,为了维持秩序,日本人需要永远进行军事管制吗?我军是否要准备在日本深山老林的要塞中与那些疯狂的抵抗到底分子进行战斗?在世界和平有可能到来之前,日本会不会发生一次法国或俄国式的革命?谁将领导这次革命?或者,日本民族只有灭亡?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报告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与德国的诸多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随后的发展确如本尼迪克特所料,美国政府的一系列决策也与她的意见大抵一致。“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许多地区建立了海外基地,与此同时,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性机构也在纷纷建立。美国政府急需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外交法令》(Foreign Service Act),决定在美国国务院下设驻外事务处(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为美国援外技术人员和外交官提供语言和人类学意义的文化培训。一些学者认为,此举意味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正式开始。 1958 年,美国南亚问题专家伯迪克(Eugene Burdick)等出版了《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直指50 年代美国驻东南亚的外交官和经援人员漠视当地文化的令人反感的形象。美国国务院向驻外人员明确提出,应以该书为镜子来对照各自的行为。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是美国驻外事务处任职的专家之一,他的主要工作是选拔和训练到国外工作的美国人。霍尔发现,美国人与他国人民相处时的许多困难是由于美国人“以我们自己的标准与他人交往”引起的,美国形象的不堪也与培训不足以及缺乏对其他文化了解的外交人员和出国人员有关。在发表一系列有关跨文化训练的论文后,霍尔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具体勾勒了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若干原则:跨文化传播训练的参与和体验;从单一文化社会层面的研究转向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研究;重视非语言传播;强调文化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坚持非评判性的族群相对主义(non-judgemental ethnorelativism);关注传播与文化的关系,兼之《无声的语言》首次使用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词,许多研究认为,此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起创立的“和平队”(Peace Corps) ,让美国各个学术领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传播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在这一时期,美国国内少数族群争取民权的斗争和不断深入的文化多样性争论,更使美国政府认识到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传播的重要性。以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案》为标志,美国政府开始正视少数族群文化的合法权利,同时,以文化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为主力,社会科学不同领域都加强了文化与传播的综合性研究。在这一时期,跨文化传播研究逐步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开始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旨是对造成文化差异的文化、语言、非语言要素进行探讨,尤其是聚焦于理解人际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增进有效传播的相关技巧。自1961年到1969年,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一书的发行量高达50多万册,并被译为6 种语言畅销海外。霍尔还出版了他的另一力作《隐蔽的空间》(The Hidden Dimension),分析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类型、学习特点、接受和反应方式,得到了世界各地学界乃至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1966年,史密斯(Alfred Smith)主编了论文集《传播与文化》(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反映了知识界将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研究跨文化传播现象的集体努力。20世纪70年代,交通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日渐密切,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对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关注和理论汇聚,跨文化传播学逐渐发展成为传播研究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一时期,全美传播协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与国际传播协会均成立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74年,《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年刊》(The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创刊;1977年,《跨文化关系国际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创刊。跨文化传播专业出版社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其中包括影响至今不衰的Intercultural Press、Sage Publications等。大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教学著作陆续问世,最有影响的是拉里·萨默瓦等主编的《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972 年首版后每隔3 年就重新修订,成为长期通行的专业教材。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高等院校广泛设立跨文化传播相关课程,1977 年,全美有450 所教育机构开设了这门课,部分院校开始授予跨文化传播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传播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学科在学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得到了西方学界的普遍认可。1989年,阿森特(Molefi Asante)与古迪孔斯特主编的《国际与跨文化传播手册》(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集中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鉴于跨文化传播学无可辩驳的实用性,其研究成果进一步被应用到外交、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等机构,特别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纷纷成立进行跨文化传播训练的专门机构。此外,由于跨文化传播学自身的发展,跨文化话语分析学、跨文化语用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分支科学也应运而生,研究领域日益宽广,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呈现着不同层次的摩擦、矛盾和冲突,跨文化传播愈加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特别关注的对象。正像萨默瓦指明的,“生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多的文化交流、全球化市场以及具有多元文化的组织和劳动力的出现——这些都要求我们掌握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村生活的技能”。 学界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与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议题也变得更为多样,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矛盾分析、文化多元与文化霸权已成为探讨的焦点之一,现代性、反思性和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正在被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还借助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女性主义、知识话语权力理论等,对跨文化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排名

《外语学刊》杂志是多语种外语语言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全国常用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学刊》旨在为全国外语研究与教学工作者服务,推动外语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发展。本刊欢迎以下稿件:(1).普通语言学(音位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2).俄语、英语和日语三个语种的具体语言研究;(3).修辞学、文体学、翻译理论的研究;(4).外语教学论、教学法的研究;(5).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的研究;(6).语言学著作评介。投稿邮箱: 联系人:黄编辑

你 代写的 都不知道?代谁写?

考研国际关系主要内容初试为全国医科研究生统考科目,但复试为院系自主命题,按研究方向分科命题,需要在考前根据本科专业确定研究方向并且查询学校招生简章具体规定。参考如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 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专业介绍  国际关系主要研究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是研究的内容,国际关系就是研究国家之间互动的规律。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性的关系,国家之间交往,国家之间进行谈判,进行合作,或者说进行对立,他们之间有无规律,而这些规律往往会对世界政治、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全国国际关系专业排名1、复旦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中国人民大学 5、外交学院   8、南开大学    9、清华大学 10、武汉大学等。

1、首先欢迎你选择国关 兴趣决定一切 2、不要担心跨专业问题 这个专业大多都是跨的 而且 你又是学日语的 以后可以研究日本方向 我现在打算研究这个方向 都打算自己学日语 但是 希望你还要把二外英语学好 因为 这个专业 你想要更好的发展 学好英语很重要3、二本也没什么 现在很多学校都看实力的 当然 也存在极个别歧视现象 不过 只要楼主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 一般是没问题的 不过 我觉得 至少也得是个211 不然考研干嘛呢 我本人就是二本的 考的华中师范4、现在 你才大一 要是你感兴趣的话 可以先去看看学校 看看人家都看什么书 然后自己找来看看 书看多了 或者看了很多专业书 是没有坏处的 先打好基础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养才重要5、平时也看以多看看 参考消息 环球时报 等等报刊杂志 关注时事对这个专业来说很重要 也可以去借一些本专业的专业期刊 不过那些有点难 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6、追回 祝楼主追梦成真 衷心希望国关这个大家庭能多一名有识之士 加油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在哪个城市

世界知识出版社创立于1934年,是中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权威性国际性问题书刊出版社。在知识界和年轻人中尤其享有较高声誉。她出版的6种杂志以及众多图书为帮助中国读者认识世界、促进中国走向世界起到了独特的历史作用。拥有力量强大的编辑、记者队伍:出版社现有编辑、记者100多人,他们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翻译和加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阿语的外文稿件。对外合作不断扩大:自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以来,出版社同美国兰登书屋、西蒙•舒斯特出版集团、IDG世界图书公司、约翰•维里父子出版社集团、哈柏科林斯出版公司、英国培生出版集团等世界上知名出版集团以及众多的大学出版社均有合作。同时,出版社还与日本、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巴西、俄罗斯、埃及、韩国、古巴、新加坡等国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往来。图书出版范围广泛:现已出版书3000余种,内容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新科技、人物传记等方面;其中有专著,也有译著。外交方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中国外交》(一年一卷)、《新中国外交50年》等权威书籍;十卷本的《国际关系史》获国家图书奖。 “六大期刊”各具特色:创刊于1934年的《世界知识》半月刊,是一本国际问题的普及性、权威性刊物。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世界知识》、《世界博览》已两次入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世界知识画报》、《世界博览》两本杂志分别从图片和文字两种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风貌。《英语沙龙》、《英语文摘》均为双语学习刊物,深受英语爱好者的喜爱。创办于1936年的《世界知识年鉴》(已出版27版)自2001年起改为年刊,她资料翔实、内容广博,集各国历史、地理、政治、军事、文化大全。出版社还设有世界知识音像出版社、世界知识印刷厂。世界知识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系列产品及《新版各国概况》等图书深受读者欢迎。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邮编:100010

  • 索引序列
  •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官网
  •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
  •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期刊
  •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排名
  • 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在哪个城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