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

你可以到中国知网和维普网去查阅,以便参考

“梭罗政治思想述评,”15000字,《美国研究》1993年第4期“从日本超级计算机产业的崛起看日本在日美高科技竞争中的比较优势,”6000字,《当代亚太》1995年第2期“美蒙关系与美国的亚太政策,”5000字,《世界发展研究》1996年第17期“第一届克林顿政府的对日政策,”20000字, 牛军主编:《克林顿治下的美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美日互动关系的演变,”6000字,张蕴岭主编:《合作还是对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冷战后美日关系的调整,”30000字,张蕴岭主编:《转变中的中美日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获2000年社科院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年总统选举与美国社会的保守主义思潮,”5000字, 《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1期“1996年美日同盟取得的进展,”7000字,《世界发展研究》“美日同盟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合著),8000字,《当代亚太》1998年第3期“中国对南亚核危机的立场,”(英),5000字,日本国际交流中心2000年出版“美日同盟与地区安全,”18000字,《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2期 (获2001年美国所优秀成果奖)“首脑互访以来的中美关系及朱镕基总理访美,”7000字, 《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第3期“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走向分析,”5000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4期“小布什上台以来的对华政策,”8000字,《当代亚太》 2001年第7期“复合型结构-对东亚政治、安全格局的一种解释,”8000字, 《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4期“论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18000字,《美国研究》2001年第3期 (获2004年美国所优秀成果奖)“国会与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18000字,《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3期“解析美国的反恐怖战争,”8000字,《当代亚太》2001年第12期“影响国会外交安全政策的因素及冷战后的新特点,”16000字,《美国研究》2002年第1期“2001年世界形势的一些特点,”8000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3期“霸权稳定模式与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秩序,”10000字,《当代亚太》2002年第7期“国家安全与个人自由,”12000字,《太平洋学报》,2002年第4期“‘911事件’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6000字,王缉思主编:《2002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5000字,王缉思主编:《2003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论中国的外交战略,”(英),10000字,王缉思、国分良成主编:《中国的崛起与东亚秩序的变化》,日本国际交流中心出版,2004年4月“布什外交战略的调整,”8000字,《当代亚太》2003年第2期“从‘制度霸权’到‘新罗马帝国’,”6000字,《国情报告》,2003年4月“新保守主义的未来,”8000字,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大选与美国外交政策走向论文汇编》,2004年11月“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20000字,《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12期“2004年美国大选及其对美国内外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影响,”6000字,中联部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年鉴“2004年美国大选及其影响,”8000字,《2005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观察中美关系发展的三个维度,”12000字,《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解读布什2006年国情咨文,”6000字,《当代世界》,2006年第3期“从‘利益攸关者’到‘建设性合作者’——胡锦涛主席访美与中美关系,” 6000字,《当代世界》,2006年第6期“透视世界核问题”,8000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5期“美国对伊朗政策的演变”(英)10000字,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德国卢森堡基金会编:《中东局势及发展前景》,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4月“推进互信的平台——中美战略对话回顾”,6000字,《当代世界》,2008年第3期“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沿革”,18000字,《当代世界》,2008年第10期

比如:《管理学家》《今日中国论坛》等刊物都可以的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分享

“梭罗政治思想述评,”15000字,《美国研究》1993年第4期“从日本超级计算机产业的崛起看日本在日美高科技竞争中的比较优势,”6000字,《当代亚太》1995年第2期“美蒙关系与美国的亚太政策,”5000字,《世界发展研究》1996年第17期“第一届克林顿政府的对日政策,”20000字, 牛军主编:《克林顿治下的美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美日互动关系的演变,”6000字,张蕴岭主编:《合作还是对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冷战后美日关系的调整,”30000字,张蕴岭主编:《转变中的中美日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获2000年社科院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年总统选举与美国社会的保守主义思潮,”5000字, 《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1期“1996年美日同盟取得的进展,”7000字,《世界发展研究》“美日同盟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合著),8000字,《当代亚太》1998年第3期“中国对南亚核危机的立场,”(英),5000字,日本国际交流中心2000年出版“美日同盟与地区安全,”18000字,《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2期 (获2001年美国所优秀成果奖)“首脑互访以来的中美关系及朱镕基总理访美,”7000字, 《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第3期“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走向分析,”5000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4期“小布什上台以来的对华政策,”8000字,《当代亚太》 2001年第7期“复合型结构-对东亚政治、安全格局的一种解释,”8000字, 《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4期“论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18000字,《美国研究》2001年第3期 (获2004年美国所优秀成果奖)“国会与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18000字,《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3期“解析美国的反恐怖战争,”8000字,《当代亚太》2001年第12期“影响国会外交安全政策的因素及冷战后的新特点,”16000字,《美国研究》2002年第1期“2001年世界形势的一些特点,”8000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3期“霸权稳定模式与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秩序,”10000字,《当代亚太》2002年第7期“国家安全与个人自由,”12000字,《太平洋学报》,2002年第4期“‘911事件’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6000字,王缉思主编:《2002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5000字,王缉思主编:《2003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论中国的外交战略,”(英),10000字,王缉思、国分良成主编:《中国的崛起与东亚秩序的变化》,日本国际交流中心出版,2004年4月“布什外交战略的调整,”8000字,《当代亚太》2003年第2期“从‘制度霸权’到‘新罗马帝国’,”6000字,《国情报告》,2003年4月“新保守主义的未来,”8000字,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大选与美国外交政策走向论文汇编》,2004年11月“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20000字,《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12期“2004年美国大选及其对美国内外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影响,”6000字,中联部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年鉴“2004年美国大选及其影响,”8000字,《2005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观察中美关系发展的三个维度,”12000字,《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解读布什2006年国情咨文,”6000字,《当代世界》,2006年第3期“从‘利益攸关者’到‘建设性合作者’——胡锦涛主席访美与中美关系,” 6000字,《当代世界》,2006年第6期“透视世界核问题”,8000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5期“美国对伊朗政策的演变”(英)10000字,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德国卢森堡基金会编:《中东局势及发展前景》,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4月“推进互信的平台——中美战略对话回顾”,6000字,《当代世界》,2008年第3期“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沿革”,18000字,《当代世界》,2008年第10期

(一) 专著:1.《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二)合著:1.《东亚金融危机的理论纷争与危机对经济理论的影响》,郭梁主编:《21世纪初的东南亚社会与经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4~31页。 《中国入世对中菲经贸关系的影响》,《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01~2002》,世界华商经济年鉴杂志社2003年出版,第107~112页。3.《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关系》,王勤等著:《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新格局》,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89~216页。4.“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 Catalyst in the Transition of East Asian Economic Models? (Case Studies of Thailand and the Philippines)”,in Lourds Salvador (eds), Asianizing Asia: Reflexivity, History and Identity, Published by ASIA Fellows Program, September 167~ 《东亚金融危机:东盟四国经济发展模式嬗变的催化剂》陈乔之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东南亚:改革与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7~37页。(三)论文:1.《菲律宾华校的嬗变及其诱因探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2.《东亚主要经济体收入分配的比较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3期。3.《菲律宾逆向应对中国入世和CAFTA的举措及其原因探析》,《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4期。4.《中国入世和“10+1”背景下的中菲经济关系》,《当代亚太》2004年第11期。5.《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当代亚太》2003年第5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世界经济导刊》2003年第7期转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国际宏观经济》2003年8月25日全文转载。6.《危机的理论与理论的危机》,《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5期。7.《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谈判与运作:艰巨性初探》,《南洋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菲律宾《世界日报》2003年11月16日转载。8.《菲律宾电子产品出口的“飞地”效应:经验与教训》,《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8期;菲律宾《世界日报》2003年6月15日转载。9.“WTO Bring Chances to All”,“China Daily” May 15, 10.《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关系:回顾与前瞻》,《东南亚》2003年第2期。 《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合作》,菲律宾《潮流》2003年11期、12期,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出版。12.《菲律宾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政策特点》,《亚太经济》2003年第2期;菲律宾《世界日报》2002年8月18日转载。 Impacts of China’s WTO Entry on Sino-Philippine Economic Relations and Philippine Economy, paper submitted to ICAS3,be published in journal Asian Study, N2, by Asian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P14.《东盟三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政策特点》,《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3期。15.《东盟三国的农业发展与战略举措》,《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16.《菲律宾农业发展浅析》,《东南亚》2002年第2期。17.《中国入世对中菲经贸关系的影响初探》,《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1期。18.《改朝换代后的菲律宾经济》,《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2期;菲律宾《世界日报》2002年1月13日转载。《东亚金融危机的理论纷争与危机对经济理论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1期。20.《亚洲“四小”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政策比较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4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工业经济》2002年第2期转载。21.《泰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路与新政策》,《世界农业》2001年第11期。22.《东亚金融危机:东亚模式转换的催化剂?——对泰国菲律宾案例研究》,《 世界经济》2001年第10期。23.《埃斯特拉达-菲律宾特色民主的产物与替罪羊》,《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2期。24.《走出单一“东亚模式”的误区》,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4期;菲律宾《世界日报》2001年5月20日转载。25.《论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东南学术》2000年第6期。26.《亚太经合组织论坛工商咨询理事会》,《当代亚太》2000年第5期;菲律宾《世界日报》2000年4月25-27转载。27.《菲律宾商品出口持续增长动因及其前景》,《东南亚》2000年3、4期合订本;菲律宾《世界日报》2000年11月17至21日连载。《东盟四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逆向转变》,《亚太经济》2000年第5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世界经济》2001年1期转载。29.《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菲律宾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与改革》,南洋问题研究1999年第3期,菲律宾《世界日报》经济版4月11-16日转载。30.《菲律宾新中央银行在抑制经济衰退中的作用》,《当代亚太》1999年第5期。31.《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菲律宾中央银行的主要对策与作用》,《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6期菲律宾《世界日报》经济版4月5-10日转载32.A Chinese Perspective on the 1995 Philippine Rice Crisis and Government Policy on food security, Paper submitted to workshop sponsored by Philippine-China Development Resource and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of Xiamen University from 21 to 25 October 1996, and published in the Philippines 1999 as one of the chapter in the book entitle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 Southeast A《福建民营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福建改革》,1999年第11期 (合作)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介绍

20世纪末,国际社会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冷战的结束及其引发的国际形势、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等一系列震荡和嬗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了40多年的国际政治两极格局最终以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而终结,由此而形成了许多地缘政治的回旋空问及力量真空地带,各种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不断加剧。这种变化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改变其国际地位的机遇,并且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主要出发点。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尤为引人注目。因此关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评价和定位等问题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关注的热门话题。对于中国来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高。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振兴发展、全面走向世界的新世纪。作为一个占世界总人口的1/5的人口大国,一个富强而繁荣的中国必将对世界战略格局产生强烈的影响。拿破仑曾在19世纪初说过:中国“一旦醒来,她将震撼整个世界”。这句名言现在又被重新提及,并成为许多西方人评论中国发展前景的口头禅。如果说拿破仑当时的评价只是一个预测的话,那么在当今世纪之交的时刻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曾经断言:“中国,不论其具体前景如何,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潜在的主导性大国。”在进入新世纪之时,中国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未来的新世界?以什么样的战略态势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采取怎样的策略来推进世界的多极化?如何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这些无疑都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思的重大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均取决于中国国际地位的准确定位。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对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发生错误判断的人,起码不会有一个正确的国际战略”。因此,对冷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反思与定位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随着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各大力量分化组合,以及冷战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评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关系领域中所关注的焦点之一。部分政治家和学者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中国在冷战时期抗衡苏联的战略作用已经丧失,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下降。但是这种认识没有长期占据主流。许多政治家和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崛起,并成为综合国力全面提高的超级大国。如果中国照此发展下去,若干年后将会形成中国领导世界新秩序的情形。出于自身国家利益,如何防范和牵制中国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甚至中国周边一些邻国关注的热点。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鼓吹中国强大起来后必将对世界产生威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宣扬“中国威胁论”和“遏制中国论”的众多论著。这反映了国外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对中国国际地位的研究却是滞后的。到目前为止,尽管一些谈论中国崛起之类的书籍犹如过江之鲫,但大都是感慨激动有余,理性冷静不足,从学术角度对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加以理论分析和认识的学术专著则是凤毛麟角。由于对研究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国内对中国国际地位现状的认识也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这种状况根本不能适应国家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当前国内外对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争论十分热烈,特别是国外的许多观点缺乏客观和科学的根据,并且包含着各种政治经济企图。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国际地位,保持清醒的头脑。若妄自菲薄,对自己的发展视而不见,势必在对外战略上无所作为,坐失良机;而夜郎自大,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也必然导致对外行为的盲动与冒进。所有这些都是违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因此,尽管对冷战后的中国的国际地位给以准确定位是相当困难的,但却是十分迫切和完全必要的。 正确估价本国的国际地位是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对外战略的客观基础,而有效可行的对外战略对提高本国国际地位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中国国际地位,并且在理论上客观科学地界定一系列学术概念,对于消除国外种种不实之词带来的不良影响,推动国际政治学研究在国际地位这一特定领域内的发展,正确制定在未来新世纪切实可行的国家对外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确定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是要正确分析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格局的特点,全面分析国家综合国力水平及其各项要素具体配置,认真研究国家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应当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来加以准确定位。一国国际地位的评判不仅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与当时的国际环境的特点和本国的对外联系状况紧密相关;从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更,以及从亚太地区和全球两个层面上分析中国综合国力的要素及其国际影响,中国目前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同时,本人认为,“中国威胁论”的流行具有深植于历史和现实基础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因而带有某种必然性。 因此,在理论上界定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战略、国际影响、国际格局、极和元等基本概念。同时提出衡量和确定一国国际地位的客观标准及其基本要素;反思中国国际地位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分析冷战后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从亚太地区的区域层次和整个世界的全球层次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最后对中国在未来21世纪的国际地位作出展望。通过对以上各个要素的分析和纵横两个方面的比较,为确定中国目前只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大国色彩的地区性大国的基本结论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论据。 客观地分析和准确地判定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十分困难的。首先,关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评论存在着种种不实之词,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应该区分主流观点和非主流观点,并给予正确的归纳和评析。同时又要注意过滤自身的民族主义感情等主观因素,客观、公正和有说服力地对中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定位。其次,分析和判定一国的国际地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传统的综合国力、国际格局、国际力量、国际影响等概念密切相关,但又有区别。应当力图在理论上界定以上概念,并提出判定一国国际地位的全面标准。最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动态过程,必须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指明冷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但同时也必须从冷战后世界政治的角度,通过横向比较,较为清晰地描述中国国际地位的实际状况。 不仅是由于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国际政治学界对中国的密切关注等一系列原因,1992年底,国际社会尚处于冷战后的震荡之中,已经有大批的西方学者和政治家开始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进行评论和预测,并很快成为国际研究的一股热潮。此时,应当对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展开研究,提出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这一选题的研究应当全面梳理国内外各种理论观点,系统提出分析国际地位的基本依据,客观公正地论述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所有这些工作在国际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这一过渡性的定位与冷战后国际形势的过渡性特点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特点是相适应的。众所周知,一超多强或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是一种介于单极与多极之间的过渡性格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力量还在发展变化之中,分化组合加速调整。那么,这种变化和过渡将会持续多长时间?未来国际关系的格局究竟如何?中国作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在未来21世纪里的地位与作用究竟怎样?所有这些都是世人共同关注的。社会科学的任务不仅要解释历史和现实并揭示其本质与发展规律,而且还要根据历史和现实对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和展望。尽管国际形势的发展千变万化、扑朔迷离,要作出准确的预测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只要对目前中国国际地位的定位是准确的,对当前世界各种力量的分析是正确的,我们就可以把握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勾画出一幅21世纪世界基本格局的蓝图,从而对中国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作用作出富有依据的展望。第一节21世纪的世界所谓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自然是指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对世界整体以及其他国家的影响作用。世界对于国家而言,是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和首要前提。世界格局和形势的发展制约着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与作用。因此,若要准确地预测中国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作用,必须对21世纪世界的基本形势和基本格局作出展望。一、21世纪世界的基本矛盾在长达40多年的冷战期间,整个世界的主要矛盾可以概括为东西矛盾和南北矛盾。冷战本身就是东西矛盾的集中表现,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盟友之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的产物,而冷战的发展又强化了这种矛盾,使得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战争的威胁。与此同时,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矛盾不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发展,核武器的出现,以及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日益现代化,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全球战争和地区冲突的阴影仍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经济停滞和贫穷落后继续阻碍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和平与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只有解决这两大基本问题,人类才能获得新生。全人类在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找到了共同利益。冷战的结束是由于东方阵营的演变、瓦解和崩溃而完成的。东方阵营的瓦解几乎是一夜之间完成的,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形成了许多力量真空地带,因而导致了原先在东西方关系这一主要矛盾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的尖锐爆发,形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整个世界呈现出冲突不断的动荡局面。因此,尽管和平问题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东西方矛盾,但却远未解决,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主题。

核心刊物查询网站: 中文核心期刊2004版htm 到这可以找到中国所有核心刊物~~ 在给你点::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国家级刊物和重点刊物名称目录 (此刊物级别目录执行时间为2001年1月起) 国家级学术刊物 1、《哲学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学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国语文》 16、《中国图书馆学报》 19、《历史研究》 22、《新闻与传播研究》 25、《高校理论战线》 2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经济研究》 5、《经济管理》 8、《社会学研究》 11、《心理学报》 14、《外国文学评论》 17、《音乐研究》 20、《中国史研究》 23、《中国社会科学》 26、《光明日报》 29、《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版 3、《财贸经济》 6、《法学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学评论》 15、《外语教学与研究》 18、《美术》 21、《世界历史》 24、《求是》 27、《人民日报》 30、《体育科学》 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刊物目录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重 点 刊 物 出 版 单 位 1、哲学 1、哲学 1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3 《哲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4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5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6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7 《宗教学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1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2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3 《经济法制》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4 《中国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5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6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 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9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10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11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与财政部主办 12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学会 13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4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与国家税务总局主办 应用经济学 1 《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出版社 4 《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5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6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国价格学会 7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科院 8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9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0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业管理》 国家经贸委 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 13 《市场营销导刊》 中国市场学会与国家经贸委主办 3、法学 法学 1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 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3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中外法杂志 4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政治学 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 社会学 1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杂志社 2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科院 3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华书局 6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国际共运史学会 民族学 1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学刊》 中国社科院 4、教育学 教育学 1 《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部 中国教育学会 2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4 《课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6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7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 8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所 12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1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 1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学探新》 中国心理学会 5、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1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古汉语研究》 湖南大学 3 《古文字研究》 中华书局 4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5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6 《语言文字应用》 国家语委 7 《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0 《文学评论丛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1 《读书》 三联书店 12 《语文建设》 文字改革委员会 13 《辞书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1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所 15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字理论研究会 16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7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8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中国典籍与文化》 国家教育部 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国语言文学 1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6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罗斯研究学会 7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语学院 9 《外语研究》 解放军外语学院 10 《中国英语教学》 中国英语研究会 11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12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 1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 2 《中国记者》 新华社 3 《现代广告》 中国广告协会 4 《国际广告》 中国对外经贸企业协会 5 《中国广告》 《中国广告》杂志社 6 《编辑学刊》 学林出版社 7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署 8 《中国图书评论》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学出版》 教育部 10 《图书发行研究》 中国发行协会 1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12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 艺术学 1 《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 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学院 4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5 《钢琴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杂志社 7 《艺术教育》 文化部 8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9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编辑部 10 《中国美术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师大 11 《装饰》 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版:中国装饰杂志社 12 《中国油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3 《水彩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 14 《中国版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5 《国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16 《连环画报》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17 《雕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18 《艺术与设计》 出版总署 19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20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21 《中国音乐教育》 教育部 6、历史学 历史学 1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科院 4 《考古》 中国社科院 5 《军事历史》 军事科学院 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档案馆 7 《抗日战争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国地方志》 北京 中国地方志办 9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10 《当代中国史研究》 国史学会 11 《欧洲》 中国社科院 12 《当代亚太》 中国社科院 13 《美国研究》 中国社科院 14 《考古学报》 考古杂志社 15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档案馆 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亚研究》 中国社科院 19 《西亚非洲 》 中国社科院 20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7、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 2 《管理现代化》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公共管理 3 《中国行政管理》 人事部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 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6 《国家图书馆馆刊》 中国国家图书馆 7 《图书馆杂志》 上海图书馆 8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刊 9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中国人民大学 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1 《中国信息导报》 国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 8博物馆学 图书情报文献学 1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学会 9、综合类 1 《文献》 国家图书馆 2 《文物》 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华书局 4 《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论点摘编 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全文转载 6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1、经济全球化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2、经济全球化挑战(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贫困和饥饿问题,同时要正视和妥善处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不同群体带来的冲击。(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3、经济全球化对策: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4、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必须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各会员国必须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宪章规定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务。5、亚太经合组织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6、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APEC的重要成员。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帝国主义在亚洲的侵略基地,瓦解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鼓舞和推动了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世界范围的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为世界各国人民维护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空前有利的局面;冲破了雅尔塔体制,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独霸世界和独霸远东的狂妄野心,打乱了它的战略部署,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历史从此进人了新纪元,中国外交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当今世界格局为一超多强的局势,“一超”为美国,“多强”,中国,日本,欧盟,俄罗斯所以我国处于“强"的地位美国极力维护其惟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德国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我国在世界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当代亚太投稿

F1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表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3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497室(200020) 4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非洲研究所 北京鼓楼西大街158号(100720) 5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1104信箱(100007)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7 经济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100081) 9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东院(100007) 10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11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12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350001) 1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4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5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029) 16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493室(100732) 17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33) 18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改名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江苏亚欧区域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9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5层(100732) 2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室 北京西城区西斜街36号(100032)

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另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也是比较权威的社科类数据库。在国外较权威和著名的数据检索系统包括SCI、EI等,为了引导我校科技人员的论文投向, 使他们的论文能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将常用数据库来源期刊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以供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检索、订阅、职称评定等参考。  另外,本指南还列出了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的排序表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谨供参考。  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简称《引证报告》(核心期刊投稿首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版一次,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见下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战线 学术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天津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 江海学刊 江汉论坛 江苏社会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史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浙江学刊 浙江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求是学刊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社会科学辑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州学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人文杂志 求索 思想战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国外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鲁学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学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江西社会科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学刊 学术界 东岳论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东南学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京社会科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术论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东社会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社会科学 探索 学术交流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方论丛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宁夏社会科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长白学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江淮论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社会科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甘肃社会科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晋阳学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社会科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哲学研究 心理科学 心理学报 哲学动态 自然辨证法研究 孔子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哲学史 道德与文明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现代哲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探新 周易研究  B9 宗教 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中国宗教 佛教文化 中国穆斯林 世界宗教文化  C8 统计学 中国统计 统计研究 统计与决策 数理统计与管理  C9l 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 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 人口学 人口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与经济 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 管理学 中国行政管理 管理世界 领导科学 中外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C96 人才学 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民族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从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回族研究 世界民族 中国民族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青海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 满族研究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1,3,5国际政治 世界经济与政治 现代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当代亚太 国外理论动态 美国研究 当代世界 西亚非洲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国际展望 国际论坛 国际观察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和平与发展 拉丁美洲研究 日本学刊 东南亚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  D2,4,6 中国政治 政治学研究 求是 中国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了望 社会主义研究 教学与研究(北京) 毛泽东思想研究 党的文献 马克思主义研究 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探索 党建研究(北京) 中共党史研究 学习与探索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前沿 理论探讨 新视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求是 理论与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工会理论与实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学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妇女研究论丛 党政论坛 理论导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理论探索 半月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中国青年 公安大学学报(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 法律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法学 法学评论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 法商研究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政法论坛 人民检察 河北法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 政治与法律 环境法律评论 比较法研究 法学杂志 当代法学 人民司法 法律适用 法学论坛  E 军事 中国军事科学 军事经济研究 国防大学学报 政工导刊 军事史林 军事历史研究 世界军事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经济学动态 改革 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经济科学 宏观经济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科学 经济管理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现代财经 上海经济研究 财经科学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纵横 中国经济问题 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经纬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生产力研究  F11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当代亚太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现代国际关系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改革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管理 特区经济 开放导报 南方经济 宏观经济调控 中国改革 中国劳动 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 改革与战略 中国流通经济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 会计 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财会月刊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 审计与经济研究 中国审计 中国农业会计 广西会计 中国会计电算化 财会研究(兰州) 事业财会 财经理论与实践 会计之友  F3 农业经济 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村观察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林业经济 中国土地科学 林业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 农业经济 调研世界 乡镇企业研究 中国农垦经济 农村经济 乡镇经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世界农业 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  (含F27) 中国工业经济 管理世界 经济管理 经济研究 改革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南昌) 汽车与配件 中国建材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电业 建筑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企业活力 上海企业 集团经济研究 管理现代化 经营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工业技术经济 电力需求侧管理 铁道经济研究 交通企业管理 旅游学刊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 贸易经济 国际贸易问题 商业研究 国际贸易 商业经济与管理 财贸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消费经济 国际经贸探索 商业时代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商务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商贸 商场现代化 江苏商论 销售与市场 商业经济文荟 中国物价 中国市场 财贸研究 价格月刊  F81 财政国家财政 税务研究 财政研究 税务与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财贸经济 中国财政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财经问题研究 涉外税务 财经论丛 财经研究 中国税务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江西财税与会计 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投资研究 金融论坛 保险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上海金融 财经理论与实践 金融与经济 浙江金融 武汉金融 中国金融 西南金融 南方金融 现代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 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20 信息与传播 现代传播 当代传播  G21新闻学、新闻事业 国际新闻界 新闻记者 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记者 新闻战线 新闻与写作 新闻界 新闻爱好者 新闻大学 新闻知识 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编辑学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出版 编辑之友 出版发行研究 编辑学刊 出版广角 读书 中国图书评论 科技与出版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馆杂志 情报科学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 情报杂志 图书馆论坛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资料工作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情报知识 现代情报  G27 档案学 档案学通讯 中国档案 档案学研究 档案与建设 浙江档案 档案管理 兰台世界 山西档案 档案 北京档案 上海档案 四川档案 湖南档案(改:档案时空)  G3 科学,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软科学 自然辩证法通讯 科学管理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 科学新闻 科技管理研究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G4 综合性教育 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比较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教育评论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人民教育 教学与管理 教育探索 教育与经济 教育科学 江西教育科研 辽宁教育研究 教育导刊 上海教育科研 山东教育科研(改:当代教育科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G61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管理 语文教学通讯(分初中刊和高中刊) 学科教育 外国中小学教育 历史教学 上海教育 中小学教师培训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 天津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中小学外语教学 数学通报 中学物理高中版 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高教研究 江苏高教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 高校理论战线 高教探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 各类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与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父母必读 继续教育  G8 体育 体育科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与科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学刊 中国体育科技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语文 语言教学与研究 民族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汉语学习 语言研究 中国翻译 世界汉语教学 古汉语研究 方言 当代语言学 语文研究 语文建设 修辞学习 语言与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H3/9 外国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界 现代外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语学刊 外语教学 外语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中国俄语教学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天津大学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进展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高技术通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应用科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工学院学报  N 自然科学总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学报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学 管理科学学报 自然科学史研究 自然杂志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技史料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复旦学报医学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广东医学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 新医学 天津医药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陕西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京医学 医学与哲学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介绍英文作文

作文:如何学好英语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Englis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in middle Almost everyone knows that 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but few of us know how to learn it Karl Marx has set a good example for He once said, "When one i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he must use the foreign " In this way, he could use several A saying goes, "Practice makes " When we learn English, we should read more, speak more, listen to English from time to time and practise writing every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earn it

English is one of the useful and important languages in the world so we should learn it Firstly, we shouln't be afraid of making We can learn from our mistakes so be confident and don't be shy when we learn E Secondly, try to speak English as often as Learning English takes take so we should read English everny morning because our brain is fresh in the We should listen to the tape and English When I began to learn English, I found it difficult for me to understand the I listened to the tape again and again, little by little I could understand what they Thirdly, "Practice makes perfect" So we should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with our classmates every If we can, we'd better join an English corner so that we can have more chance to speak E We should remember at least ten words every day because large vocabulary is necessary for us to learn E If we want to writh a good composition, we'd better try to recite some passages every I am sure if we put our hear into English learning, we can learn English

意思是如果对于表格某些内容在表格内无法表达清楚,需要单独说明,这时将需要单独说明的部分加上小写字母上标,并在表格下边对该小写字母所表示的意思进行说明。你要是没有需要具体说明的内容,当然就不需要footnote啦。“Avoid vertical rules”就是用表格的三线法,不要有垂直的线

自我介绍说难不难,但是发现很多同学总是要百度一番,这里分享一篇:  My name is Linda SMy first name is Linda,My last name is SI am fourteen years I like playing sports,such as football,ping-I have two footballs and many ping-pong My favorite subject is PE,because I can play happily with my friends,I think it is very I want to be a runner,like Liu XMy favortie animal is panda,she is kind of shy and I like eating apples for fruit and noodles for food   英语基础要扎实才是硬道理,分享这家在线英语学习机构,这是他们家的免费试听课程地址:【免费领取,外教一对一精品课程】  他们家的外教均持有tesol证书,并是国内唯一一家可在线查询资质的机构,外教靠谱,质量保证。价格也是才是20元左右一节课,性价比高。  还有其他什么学习问题,可以百度搜“阿卡索vivi老师”为您分析解答。  想要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可以百度搜“阿卡索官网论坛”免费下载。

  • 索引序列
  •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
  •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分享
  •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介绍
  • 当代亚太投稿
  • 当代亚太投稿经验介绍英文作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