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南大学核心期刊数量

西南大学核心期刊数量

发布时间:

西南大学核心期刊数量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1986年建设心理学专业;1988独立为心理科学研究所;1994年改建为心理学系;2003 年学科调整,设立心理学院;2005 年 7 月,西南大学成立,在原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基础上设立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在心理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大批知名学者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贡献。叶麟、何其恺、张增杰、刘兆吉等一批心理学家曾执教于此。1986年,由黄希庭教授牵头获得了普通心理学硕士点,并同时成立了心理学专业;1988年,心理学研究所成立之初,只有由1位教授和3位年轻科研人员(即黄希庭教授和张庆林、张进辅、张蜀林,后被简称为“一黄三张”)组成。当时相当困难,没有必要的办公设备、图书资料、实验仪器和办所经费,日常运转仅靠所长黄希庭教授的科研经费和研究生经费维持。在所长黄希庭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全所教职员工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研究所不断得到发展;1993年,黄希庭教授牵头获准普通心理学博士点,同年该学科点被四川省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1994年3月,经教育部备案,设立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与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实行系所合一,一套班子,双重建设,黄希庭教授担任首届系主任兼所长。建系之初,有教职工14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助教2名,党政教辅人员3名;1998年由黄希庭教授牵头成功获得“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在黄希庭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由张庆林教授牵头获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同年,原心理学实验室改建成为重庆市基础心理学重点实验室,由张庆林教授担任主任;2001年,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由黄希庭教授牵头成功申报基础心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黄希庭教授带领张庆林教授、李红教授等成功申报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点,同年重庆市基础心理学重点实验室改由李红教授任主任;2004年,重庆市基础心理学重点实验室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示范重点实验室”,并由李红教授担任主任;2005年,在黄希庭教授、张庆林教授的支持下,李红教授牵头成功申报了“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年,李红教授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组建了“中—加联合儿童心理研究中心”;此外,心理学院还和友邻单位联合建设了教育部重点文科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2004年起,与教育学院共建)、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重庆市心理学与社会研究中心(2001年起,与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共建)。到2007年9月,学院有教职工52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20名,讲师和助教13名,德育工作者5名,教学管理及辅助人员6名;教职工中有硕士学位的27名,有博士学位的21名。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得者1名(黄希庭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李红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黄希庭教授、张庆林教授、李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黄希庭教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2人(黄希庭教授、张庆林教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黄希庭教授);重庆市优秀教师1名(张庆林教授),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李红教授、郑涌教授、陈红教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郑涌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黄希庭教授、张庆林教授、李红教授)。学院有博士研究生导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学科建设以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黄希庭教授作为学科领头人,有张庆林、李红、张进辅、郑涌、陈红等中国心理学界知名学者为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还有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博士、硕士为第三梯队成员, 科研实力强,成果丰硕。其中,黄希庭教授、张进辅教授、李红教授合作完成的《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曾于1998年荣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学院教师还获得其他省部级奖励30余项。仅2004年1月~2007年9月,学院就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34篇,摘要被SSCI收录论文88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45篇,发表一般期刊论文150余篇。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年统计显示,在心理学领域,该院2001~2004年发表在CSSCI上的文章数量全国排名第5,被引用次数全国排名第4。学院十分重视在合作与交流的背景下加强师资与学科建设。2004年以来,举办了10余次国内、国际会议。先后与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国内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关系;与Ya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Brown University、West-Virginia University、 Lond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Toronto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有13名教师曾分别多次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进行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同时该院还接收和培养来自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交换本科生和研究生。学院有心理学(师范)专业、基础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非师范)两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点;有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07年9月,学院有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 466名,硕士研究生 260名,博士研究生 58 名,国内高级访问学者 7 名,博士后研究人员8 名。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今后心理学院计划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 100 名左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00 名左右,高师硕士30名左右,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20 名左右,博士后研究人员 3 ~ 5 名。另外,该院享有接收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的权利,同时还招收应用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网络教育学生,目前在读规模已达 2000 余人。在黄希庭教授提倡的“勤奋、严谨、创新、求实”的院训指导下,心理学院充满生机与活力,全院教职工正全身心投入,努力工作,争取把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西南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但是你问的校报,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学报?预防兽医的核心有: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中文核心期刊,就是北大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全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所以俗称北大核心期刊。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所以很明白,中文社科核心期刊,跟北大核心期刊是不一样的。 一般评职称中要求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指就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其中CSSCI是南京大学发布,所以俗称南大核心。 ——山东期刊采编中心 工作人员答复。

西南政法大学核心期刊数量

你说的没错,研究生同学也搬至渝北新校区,现在是本硕博同校。不会很挤的,虽然人比较多。西政的住宿条件是5星级的,饮水机、热水系统、独立卫生间、四人间、空调。而且不限电,所以很多寝室购买了洗衣机,非常方便。和其他政法大学的比较,我简单说几点:1 西南政法大学是最早建立的高等法学院校 刘伯承元帅是首任校长 2 西政早在1978就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司法部直属的五所(北京,后来的中政、华政、中南、西政、西北)院校中唯一的全国重点,现在也是 3 西政有着辉煌的校史和极为丰富的校友资源,这是其他任何政法院校(甚至是许多其他名校)难以比拟的 4 西政号称“法学教育的黄埔军校”5 由于没评上“211”,西政的确有些没落,但是实力依旧在,每年的高考分数线比较高(尤其是文科、南方地区)6 从实力上来说,说实话,被中政超越了,所以政法院校总的说来 中政>西政>华政>中南>西北 7 西政除了法学还有很多优势学科,刑侦、新闻、会计、政治学、审计、实验班。。。等等 8 西政的同学都是爱校的,我也不例外。欢迎报考“法学黄埔”、“新中国政法类的西南联大”-------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发端于1953年西南政法学院成立之初,是我校最早成立的法学学科之一。1979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居新中国政法院校之首。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本学科成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本学科成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重庆直辖后,1998年被确定为重庆市重点学科。1998年经国家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现学科带头人为赵万一教授和李开国教授。五十年风雨兼程,半世纪沧桑更迭,本学科经历了草创——被撤销——复建——积极开拓——创新发展几个时期。改革开放之初,本学科组金平、杨怀英等均为民商法领域领军性人才,后继者李开国、黄名述、张玉敏、赵万一、陈苇、刘俊等绍继前贤,发扬光大,奠定了本学科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为中国民法学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在中国法学会的二级学会中,赵万一教授、张玉敏教授、陈苇教授和刘俊教授分别担任民法学研究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婚姻家庭法研究会和社会法研究会的副会长。本学科培育了新中国第一批民法人才,目前活跃在中国民商法学理论界、教育界、政界、实业界的一大批西政精英学子,如周强、梁慧星、王卫国等均与本学科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在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和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中,均有四位副会长师出本学科。本学科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立法,推进中国法制化进程。金平教授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即参与《中国民法典(草案)》起草工作并担任第三次起草小组负责人,对《民法通则》的制定与通过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杨怀英教授于婚姻法领域卓越的学术地位以及对立法活动的影响力也获得了极高的学术声誉。本学科教师参加了中国主要单行民事法律如合同法、物权法、劳动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保险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咨询和论证工作并参加了重庆市和其他一些省市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工作。本学科研究力量雄厚,近五年来共公开发表论文694篇(其中核心期刊378篇),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86本,承担项目5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本学科下设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婚姻家庭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不动产法学六个研究方向,学科方向齐全,学科成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致力于民商法重大理论和实践性课题研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学术研究始终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科是经教育部批准、西南政法大学于2006年自主设置的法学二级学科,在民商法学科知识产权法研究方向基础上发展而来,自2007年开始独立招收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培养生。该学科教师敬业精神强,梯队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共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9人,75%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的学位;兼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本学科博导:张玉敏教授、张耕教授、李雨峰教授、孔祥俊教授、孙海龙教授。学科带头人张玉敏教授是全国著名的知识产权法专家,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优秀教师。本学科积极参与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制建设,2005年,张玉敏教授、张耕教授、廖志刚副教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2007年,张耕教授、李雨峰教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孔俊祥教授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孙海龙教授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自2005年以来,本学科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校级项目5项,横向合作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14篇,出版专著11部、教材4部,多次承办国际或国内学术研讨会。本学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批重要教学成果。2005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教学改革”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知识产权法”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张玉敏教授主编的《知识产权法》2006年被评为司法部优秀教材。

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建校伊始,学校得到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成为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渝北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宝圣湖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76 亩;馆藏纸质资源19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4个;有教职工1500余人、在校全日制学生24000余人;下设14个学院(系),开办23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最雄厚、 科研教学成果最丰硕、 学生层次最为完备的学院级单位。现任院长为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唐力教授。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 68名,其中教授 15人,副教授 23人,博士生导师 8 人,硕士生导师 32人,获得博士学位的 1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 14 人。 不论是教师中教授的人数、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的人数,教师中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均位居全校各院系之首。 研究生同学也搬至渝北新校区,现在是本硕博同校。不会很挤的,虽然人比较多。西政的住宿条件是5星级的,饮水机、热水系统、独立卫生间、四人间、空调。而且不限电,所以很多寝室购买了洗衣机,非常方便。和其他政法大学的比较,我简单说几点:1 西南政法大学是最早建立的高等法学院校 刘伯承元帅是首任校长 2 西政早在1978就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司法部直属的五所(北京,后来的中政、华政、中南、西政、西北)院校中唯一的全国重点,现在也是 3 西政有着辉煌的校史和极为丰富的校友资源,这是其他任何政法院校(甚至是许多其他名校)难以比拟的 4 西政号称“法学教育的黄埔军校”5 由于没评上“211”,西政的确有些没落,但是实力依旧在,每年的高考分数线比较高(尤其是文科、南方地区)6 从实力上来说,说实话,被中政超越了,所以政法院校总的说来 中政>西政>华政>中南>西北 7 西政除了法学还有很多优势学科,刑侦、新闻、会计、政治学、审计、实验班。。。等等 8 西政的同学都是爱校的,我也不例外。欢迎报考“法学黄埔”、“新中国政法类的西南联大”-------西南政法大学!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西南科技大学核心期刊数量

《中国酿造》主办单位:中国调味品协会;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出版周期:月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这个期刊,在全国任何高校 都算是 重要的核心期刊。

2012年以来,学报(哲社版)设置专栏“拉美研究”,连续发表我校拉美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投往我校学报刊出。系列成果不仅大多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也进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机构的视野。今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我校学报的整体质量进行评审后,将《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列为核心期刊增补名录。

西南科技大学核心期刊数量要求

是北大核心,统计源期刊,至于是不是该学校的重要核心期刊,在该学校官网应该是有发表目录的。原上草论文

这个不是,核心期刊期刊上会有标志,没有说明的一般都不是核心期刊。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档次还不太够

西南科技大学核心期刊数量多少

这个不是,核心期刊期刊上会有标志,没有说明的一般都不是核心期刊。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档次还不太够

《中国酿造》主办单位:中国调味品协会;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出版周期:月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这个期刊,在全国任何高校 都算是 重要的核心期刊。

  • 索引序列
  • 西南大学核心期刊数量
  • 西南政法大学核心期刊数量
  • 西南科技大学核心期刊数量
  • 西南科技大学核心期刊数量要求
  • 西南科技大学核心期刊数量多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