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林业杂志社

中国林业杂志社

发布时间:

中国林业杂志社

是国家级期刊,但刊物质量不错复合影响因子:517 综合影响因子:302

1、刘宗超,刘粤生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自然杂志》,1991(6)2、刘宗超,刘粤生 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新视角——从物理观到生态文明观,《大自然探索》,1995(3)3、 刘宗超,刘粤生 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信息增殖范型,《自然杂志》,1993(11)4、 刘宗超,刘粤生 社会进步的信息增殖进化论, 《大自然探索》,1998(1)5、 刘宗超 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产业战略, 《经济消息报》,46、 刘宗超, 黄顺基 中国西部发展生态产业的理论探索,《科技导报》,2001(4)47、黄顺基,刘宗超 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9)8、 刘宗超 自然地理系统及其熵变,《自然杂志》,1988(6)9、刘宗超 IGBP与全球变化问题,《自然杂志》,1989(9)10、 刘宗超 生态系统的熵及其演化,《熵与交叉科学》(93-96),气象出版社,198811、 刘宗超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大自然探索》,1995(1)12、刘宗超 广义生态环境演替的改进模型,《干旱区地理》,1989(2)13、刘宗超 生态环境与全球变化问题,《现代生态学透视》(316-322),科学出版社,199014、刘宗超、昝廷全 生态协同学基础,《现代生态学透视》(118-126),科学出版社,199015、 昝廷全、刘宗超 生态热力学基础,《现代生态学透视》(109-117),科学出版社,199016、昝廷全、刘宗超 非线性生态系统分析,《现代生态学透视》(261-272),科学出版社,199017、刘宗超 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对策—罗浮山生态规划实践,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2)18、 刘宗超 生态产业---21 世纪的主导产业,《县市乡镇长周刊》,319、刘宗超,生态文明—21世纪人类的选择,《中国财经报》,1020、刘宗超 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产业战略,《经济消息报》,421、刘宗超 中国农业的出路,《科学中国人》,2001(6)22、刘宗超 湿土冻结及其测定,《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3)23、刘宗超 冻土系统演化的热力学分析, 《干旱区地理》,1991(3)24、刘宗超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自然探索》,1996(3)25、刘宗超,张孝德论中国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世界经济评论》,199626、刘宗超 地球表层的自组织,《第三届天地生会议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刘宗超地球表层学进展,《理论之声》,1989(3)28、刘宗超 星际生态文明的演变,《飞蝶探索》,1997(1)29、刘宗超积雪物理概论,《物理》,1987(4)30、刘宗超、丁德文,承载土的冻结点及其测定,《科学通报》,1989(19)31、马洪、刘宗超、孙莉、蔡国堂、杨志安,太阳辐射对积雪温度场影响的一维解《科学通报》199132、马洪、刘宗超、刘一峰、胡汝骥,中国西部天山季节性积雪的能量平衡研究和融雪速率模拟,《科学通报》,1992(4)33、刘宗超中国天山西部山地积雪辐射平衡研究,《干旱区地理》,1989(4)34、刘宗超 中国天山西部山地积雪辐射平衡的若干特征,《干旱区地理》,1988(2)35、刘宗超论积雪的系统研究,《干旱区地理》,1986(4)36、刘宗超,AGWilson 学术思想评介,《干旱区地理》,1987(1)37、刘宗超,于法稳 入世后中国农业极待解决的几个根本问题,《科技导报》,2000(6)38、刘宗超,加入WTO后中国农业“新四化”道路探索,《科技导报》,2002(12)39、 刘宗超 中国农业的出路,《科学中国人》,2001(6)40、刘宗超,刘绍光一元数理论简介《熵与交叉科学》(181-189),气象出版社,198841、刘宗超,刘绍光及其一元数理论,《大自然探索》(103-111), 1988(2)42、刘宗超,地震形成的一元数机制,《潜科学杂志》, 87年6期43、刘宗超,宏观螺旋全息律探索,《大自然探索》, 1989(3)44、刘宗超,宏观螺旋全结构,《潜科学杂志》(24-25), 7卷6期45、刘宗超、刘粤生 熵理论在地球表层研究中的困境,《熵理论的一场大辩论---全国第三次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81-189),四川科技术出版社,199346、刘宗超 建瓯竹业调查启示录,《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杂志社,200447、刘宗超 世界粮食形势及中国的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8、刘宗超 论草业在现代生态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杂志社,200549、刘宗超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直党建》,《中直党建》杂志社,200550、刘宗超 关于林草牧三位一体《湖南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中的探索,《中国林业》,200451、刘宗超 我国农业“新四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52、刘宗超,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观,《现代科学技术导论》(P190-21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天授、黄顺基、刘大椿主编),1995年版53、刘宗超,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经济学导论》(P433-459),经济科学出版社(周绍鹏、王健主编),1998年版54、刘宗超,刘粤生,信息增殖进化论,《信息革命在中国》(P24-6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顺基主编),1998年版55、刘宗超,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哲学基础的重建,《跨世纪中国经济》(P355-393),新华出版社(肖灼基顾问、王世荣、何深思主编),1999年版。56、刘宗超,面向东盟走农业“新四化”之路 提高广西的农业竞争力,《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专刊》2004年5期57、 张国春、刘宗超,植企业管理于文化之根,《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年12期。58、刘宗超,加强效益农业建设 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日报》,1996年5月20日。59、刘宗超,全球生态问题的根源及其对策,《国际生态与安全》2006年第10期P28-31。60、刘宗超,培育柚木用材林的构想与政策建议,《世界经济调研》(中社会科学院内部上报),2007年12月3日61、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观,《非传统安全――-世界与中国论坛》,中国战略学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主持,2007年12月15-16 。62、 生态农业的新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7年4月10日第3版,2000字。63、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中国产业发展战略,中国财经报,2008年11月11日。64、刘宗超,贾卫列.论大生态期理论对生态文明及地球生物进化的终极意义,环境教育,2009(10):5-7。刘宗超早在1988年就提出“地球表层信息增值进化与全球生态文明观”全新理念。1996年-2000年,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值基础”(96AZX022),先后发表了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方面论文近20余篇,科技论文50余篇、并出版了生态文明专著3本,书名分别为《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生态文明观》(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生态农业专著4本。在这些论文与著作中,较为完整地建构了生态文明观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从1996年开始,刘宗超在实践与技术层面上,提出构建生态农业的“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还原—再生”七环节循环经济概念,创立了生态还原技术,研制出高效安全的生态型肥料,并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加工厂近20家,推行以农作物秸秆造纸黑泥生活污水滤泥等工农畜牧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态肥料生产工艺;推广以施用生态性肥料改良、净化、清洁土壤为技术路径的生态安全种植工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乡镇的循环经济发展。该技术被中国科学技术部列入农村生态环境和循环经济建设“十二五” 重点计划。至今,在刘宗超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000年,刘宗超发起创建北京生态文明科技发展中心、2003年发起创建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这是首家以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生态产业为目标的研究和开发机构。刘宗超先后巡回全国,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思想举办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生态技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讲座数百场,刘宗超及其团队为数十个县市乡镇和企业进行生态项目规划,有效地普及了生态文明观念、推广了生态技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于2008年10月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文明传播一等奖。2006年6月,刘宗超以创立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被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2012年4月,刘宗超博士获得美国第五届“柯布共同福祉奖”,以表彰其在创建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农业模式方面的贡献。“柯布共同福祉奖”由世界生态领域的学者共同评选。前四届获奖者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马克·安尼尔斯基、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玛丽·塔克、后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先驱迪安·弗罗伊登伯格。刘宗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力求使之融为一体。他将汉字“甦”作为生态文明的中国文化之根、并将“甦家”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学派的称谓,赋予“甦”字全新的生态意蕴。刘宗超确信,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人类将会进入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中国人 “天地一体、万物同源,生态文明、道法自然” 的大一统有机整体宇宙观将会成为生态文明社会的主流思想,“甦”所代表生态文明理念也将成为一种世界精神。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已经宣布成立“刘宗超全球生态文明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为生态文明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您可以上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下!

中国林业杂志社社长

1968年插队起,有11年工农兵生活经历,大学毕业后有11年农村试验区基层调研经验;20年来,先后在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事政策研究;为多个国际组织提供研究和咨询,并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交流。曾任《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2004年被校内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和农林经济管理分委员会主席。2005年被校外聘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环保部战略环评专家,农业部、国家林业总局、卫生部等部委研究中心特聘专家;2007年当选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2008年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任为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农林经济管理组成员。 2012年支援西部高校建设兼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2013年列入福建省百人计划兼任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建学院执行院长。此外还受聘为两个大型涉农企业独立董事 。

韩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现居海南。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汩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主席团委员(1997,2001),中国文联全委委员(2001)。 曾在青年部门(1985)、林业部门(1986)以及大学(1995)兼职,曾社会兼任省政协委员、常委(1983、1989、1993)和省人大代表(2003)等职。 艺术成就: 主要作品 小说: 《月兰》(中短篇小说集)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1年 《飞过蓝天》(中短篇小说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 《诱惑》(中短篇小说集)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年 《空城》(中短篇小说集) 台湾林白出版社 1988年 《谋杀》(中短篇小说集) 台湾远景出版公司 1989年 《爸爸爸》(中篇小说集) 作家出版社(北京)1993年 《北门口预言》(中短篇小说集)南海出版公司(海南)1994年 《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4年 《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 太白文艺出版社(陕西)1995年 《马桥词典》(长篇小说) 作家出版社(北京)1996年 中国时报出版公司(台湾)1997年 三联书店(香港) 1997年 《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 明报出版公司(香港)1999年 《暗示》(长篇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 0 0 2年 《诱惑》(法文) (法)PHILIPPE PICQUIRR 1990年 《爸爸爸》(法文) (法)ALINEA 1990年 《女女女》(法文) (法)PHILIPPE PICQUIER 1991年 《归去来》(英文)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TRANSLATION (香港中文大学) 1992年 《鞋癖》(法文) (法)ARCANE 17 1992年 《空屋》(法文) 中国文学出版社(北京) 1994年 《爸爸爸》(意文) (意)EDIZIONE THEORIA 1992年 《爸爸爸》(荷文) (荷)DE GEUS 1996年 《山上的声音》(法文) (法)GALLIMARD 2000年 《马桥词典》(荷文) (荷)DE GEUS 2 0 0 2年 《马桥词典》(英文) (美)COLUMBIA PRESS 即出 散文、随笔: 《面对神秘而空阔的世界》(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6年 《夜行者梦语》(散文随笔集)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3年 《圣战与游戏》(随笔集) (香港)OXFORD PRESS 1994年 《心想》(散文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灵魂的声音》(散文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年 《韩少功散文》(两卷)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 《进步的回退》(演讲集)春风文艺出版社 2 0 0 2 年 电影剧本: 《风吹唢呐声》 潇湘制片厂拍摄 1984年 翻译: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北京)1987年 中国时报出版公司(台湾) 1989年 (与韩刚合译) 《惶然录》(散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1999年 中国时报出版公司(台湾) 2001年 综合: 《韩少功自选集》(四卷) 作家出版社(北京) 1996年 《韩少功文库》(十卷)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 另有传记文学、诗歌、翻译、评论等作品多种。 获奖情况: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 获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1998); 获台湾最佳图书奖(1998); 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2002)。 获其它奖励和表彰多次,包括《马桥词典》入选海内外专家共同推选的"二十世纪华文文学百部经典"(2000)——查看更多》》》》》》

韩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现居海南。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汩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主席团委员(1997,2001),中国文联全委委员(2001)。 曾在青年部门(1985)、林业部门(1986)以及大学(1995)兼职,曾社会兼任省政协委员、常委(1983、1989、1993)和省人大代表(2003)等职。 艺术成就: 主要作品 小说: 《月兰》(中短篇小说集)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1年 《飞过蓝天》(中短篇小说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 《诱惑》(中短篇小说集)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年 《空城》(中短篇小说集) 台湾林白出版社 1988年 《谋杀》(中短篇小说集) 台湾远景出版公司 1989年 《爸爸爸》(中篇小说集) 作家出版社(北京)1993年 《北门口预言》(中短篇小说集)南海出版公司(海南)1994年 《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4年 《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 太白文艺出版社(陕西)1995年 《马桥词典》(长篇小说) 作家出版社(北京)1996年 中国时报出版公司(台湾)1997年 三联书店(香港) 1997年 《韩少功》(中短篇小说集) 明报出版公司(香港)1999年 《暗示》(长篇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 0 0 2年 《诱惑》(法文) (法)PHILIPPE PICQUIRR 1990年 《爸爸爸》(法文) (法)ALINEA 1990年 《女女女》(法文) (法)PHILIPPE PICQUIER 1991年 《归去来》(英文)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TRANSLATION (香港中文大学) 1992年 《鞋癖》(法文) (法)ARCANE 17 1992年 《空屋》(法文) 中国文学出版社(北京) 1994年 《爸爸爸》(意文) (意)EDIZIONE THEORIA 1992年 《爸爸爸》(荷文) (荷)DE GEUS 1996年 《山上的声音》(法文) (法)GALLIMARD 2000年 《马桥词典》(荷文) (荷)DE GEUS 2 0 0 2年 《马桥词典》(英文) (美)COLUMBIA PRESS 即出 散文、随笔: 《面对神秘而空阔的世界》(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6年 《夜行者梦语》(散文随笔集)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3年 《圣战与游戏》(随笔集) (香港)OXFORD PRESS 1994年 《心想》(散文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灵魂的声音》(散文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年 《韩少功散文》(两卷)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 《进步的回退》(演讲集)春风文艺出版社 2 0 0 2 年 电影剧本: 《风吹唢呐声》 潇湘制片厂拍摄 1984年 翻译: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北京)1987年 中国时报出版公司(台湾) 1989年 (与韩刚合译) 《惶然录》(散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1999年 中国时报出版公司(台湾) 2001年 综合: 《韩少功自选集》(四卷) 作家出版社(北京) 1996年 《韩少功文库》(十卷)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 另有传记文学、诗歌、翻译、评论等作品多种。 获奖情况: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 获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1998); 获台湾最佳图书奖(1998); 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2002)。 获其它奖励和表彰多次,包括《马桥词典》入选海内外专家共同推选的"二十世纪华文文学百部经典"(2000)——查看更多》》》》》》

姓 名:温铁军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51年5月  职 称:研究员  职 务:中宏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工作单位:《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社  研究领域:国情与增长、农村产权问题、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  个人简历:  温铁军,男,汉族,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处长,学术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9-8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学习期满,获法学士学位。  1987年公派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ISR)和世界银行进修,获抽样调查专业结业证书。1991年,自费公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到康奈尔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讲学交流,其间参加密执安大学夏季学院量化分析培训,获ICPSR(国际社科联)颁发的统计分析专业结业证书。  1995-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和经管学院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7月-97年2月通过硕士研究生必修课考试和教委外语统考后转修博士课程,1998年7月修满学分通过各科考试获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  温铁军1983年毕业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研究室。1985年末调入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1987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正式组建后调入,1988年任监测处副处长,1993年任调研处长,1995年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1998年试验区办公室机构变动,调任农研中心科研处长,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课题与成果包括:国情与增长、农村产权问题、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农村政治体制与税费改革、农业的稳定性等问题。曾经获国务院农研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等中央五单位联合颁发的“农村改革十周年优秀论文奖”、农业部农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1998年获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

中国林业产业杂志社

序号 期刊名称 刊频 ISSN CN 收录年代 扩刊版影响因子 中国林业产业 月刊 1672-7096 11-5170/S 2004-2013 371

1、负责起草联合会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及其它公文,审定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工作;2、协助秘书长处理秘书处日常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各部门决策事项的贯彻执行情况;督促检查有关会议精神的贯彻和相关事项的落实情况;3、负责牵头组织秘书处办公会议的会务工作,作好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的起草、审核和下发工作,并督促检查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4、审核秘书处向会长、副会长、国家林业局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请示报告等重要文件,发布协会简报、情况通报等;5、负责秘书处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6、负责协会秘书处的财务工作,并检查、审计各分支机构、代管单位的财务管理;7、负责秘书处党务和人事管理工作;8、负责秘书处档案管理及机要保密工作;9、负责与中林天合(北京)森林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联系协调工作;10、完成上级部门及秘书处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1、经授权牵头组织召开会长办公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全体会员大会等会议;2、负责审核及发展联合会会员、会费收缴和会员管理等工作;3、负责联合会分会、各类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的组建和管理工作;4、负责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创新奖的组织和发布工作;5、负责与国家林业局、民间组织管理局等主管部门的对口联络、协调工作;6、负责与国内各级林业产业类行业组织以及其它林业社团的合作和交流;7、负责行业社会责任事业拓展和自律工作;8、负责林业产业相关的咨询服务和科技成果培训、推广;9、负责协调并协助会员单位组织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10、负责联合会主办、承办和协办会展活动和展务筹备工作的配合组织工作;11、完成上级部门及秘书处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1、负责行业统计调查,收集、分析并发布行业信息;2、负责联合会对外宣传工作;3、负责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创新奖的配合组织工作;4、负责《中国林业产业》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和广告工作;5、负责与新闻出版部门、林业宣传业务单位和有关媒体的联系工作;6、负责《中国林业产业》杂志政策指导委员会和信息员的联系、协调工作;7、负责协助做好《中国林业产业》杂志的发行和广告收入管理工作;8、负责联合会主办、承办、协办有关会议或相关活动的采访报道工作;9、负责编辑《会员通讯》、《产业信息》等产业类信息刊物;10、负责《中国林业产业》杂志社筹备组的日常工作;11、完成上级部门及秘书处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1、负责拟定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目标和规划;2、负责与有关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国外民间组织的联络;3、负责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和国际维权工作;4、负责联合会主办、承办和协办会展活动的展务组织协调工作;5、负责国家林业局有关单位的对口联系、协调工作;6、负责收集整理国外林业产业发展动态,提供国际合作政策业务咨询;7、负责承办境外捐赠、援建等工作及合作项目的执行;8、负责参与承担组织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9、负责联合会工会工作(含林产工业协会和认证中心);10、负责联系并对口协调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的具体工作;11、完成上级部门及秘书处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1、负责研究制定林业产业发展年度、中长期规划;2、负责联合会国有项目的计划制定及实施;3、负责组织企业及相关单位开展经贸交流、考察、合作;4、负责《中国林业产业重大问题调查研究》组织、调研、编纂和发布工作;5、负责《中国林业产业发展指南》的组织、调研、编纂和发布工作;6、负责管理中国林业产业网和中国国际林业产业网上博览会等联合会的网络平台;负责联合会官方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7、负责林业产业优质林产品库、交易平台的规划建设和服务工作;8、负责林业行业特色区域、林业企业和林产品品牌评价、认定等活动;9、负责联合会各类合作项目的谈判、可行性论证并提供合作意见;10、负责组织行业人才进行技术、管理、法规等培训;11、完成上级部门及秘书处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林业经济杂志社

刊名:林业经济Forestry Economics主办: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3-338XCN:11-5390/S邮发代号:80-48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林业经济曾用刊名:绿色中国(理论版)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6-2007)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2)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林业经济》创刊于1979年,1980至1981年为季刊,1982至2000年为双月刊,2001至2003年为月刊,2004年起为半月刊,同时更名为《绿色中国》(理论版),2006年恢复为《林业经济》月刊。创刊之初,其主办单位为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所;1983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成立,《林业经济》即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1992起至1995年,《林业经济》成为中国林科院四大院刊之一;1996年,基于在原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所基础上组建了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林业经济》主办单位随之变更为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年起,为凸显刊物的政策导向与决策资讯功能,第一主办单位变更为国家林业局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即《林业经济》由国家林业局计划与资金管理司、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三家联合主办;2001年,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各部委司局等行政机构退出办刊,主办单位由3家减为2家,即为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林经学会。2006年,随着《林业经济》的复刊,进一步明确了刊物作为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会刊的性质。《林业经济》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主办,是全国林业行业最早出版的国家级经济类刊物。 《林业经济》在行业及相关领域保持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和专业水准,在普及经济管理知识、传播林业经济科学理论、培养林业经济科研与管理队伍、促进林业经济理论与实践创新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林业经济》既注重保留了林业经济理论研究的特色,又扩充了及时反映国家林业局重大决策、林业发展最新思路等有关内容,在行业期刊中以其权威性、及时性,理论探讨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特点独树一帜。《林业经济》也在林业及相关行业读者和作者心目中树立了较高的权威、声望,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和亲和力。《林业经济》在国家权威信息发布系统及信息检索部门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林业经济》1991年起进入国家中文核心期刊行列。在最新版的2006年版中国核心期刊排名中,《林业经济》位列农业经济类19种核心期刊的6位。列前十位的依次是《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现代化研究》《农业技术经济》《林业经济》《中国土地科学》《林业经济问题》《生态经济》《农业经济》。1995,年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共评选出学术理论、时事政治、综合文化生活、教学辅导等四类期刊优秀期刊奖21种,提名奖48种。其中学术理论优秀奖7种,提名奖14种,《林业经济》位列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提名奖第3名。从1998年起,《林业经济》首批进入南京大学国家攻关项目研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缩写为CSSCI)来源期刊,保持荣誉至今。在许多大学,有无文章在CSSCI期刊发表,成为衡量与评价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 (权威期刊查询)

普通国家级期刊

是国家级期刊,但刊物质量不错复合影响因子:517 综合影响因子:302

林业核心期刊2015年5月之前快速发表 先发表后付费

中国林业杂志社社长是谁

主办单位: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承办单位: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人民网绿色中国杂志社特邀顾问邵华泽 十四、十五届中共中央委员、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人民日报社原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徐有芳 十五、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原国家林业部部长、中国绿化基金会顾问、中国林业产业协会顾问。曲格平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原国家环保局局长、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杨伟光(已去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广播电影电视部原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原台长。何东君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社原副社长、高级记者。秘书长缪宏 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总编辑。副秘书长徐辉 人民网副总编辑。胡勘平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部部长。耿国彪 绿色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向阳 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副总编辑。于守山 亚太第一卫视执行台台长、北京电视台著名导演、2009绿色中国公益大使。叶 晟 总政歌剧团大型活动总策划、2009绿色中国公益大使。刘晏平 香港卫视董事局主席特别助理兼精品台台长。陆松林 新财富(澳门)论坛组织秘书长。兰人河 《香港商报》广西办事处主任。艺术指导刘劲 总政话剧团著名影视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周恩来总理扮演者、2009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公众人物大奖获得者。音乐总监舒楠 空政文工团著名作曲家、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获得者、2011绿色中国公益大使。组委会大型活动部主任向 阳 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副总编辑。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副主任孔令首 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大型活动部副主任、执行导演。封 祯 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大型活动部副主任、绿色中国网络电视新闻主播。

亲,中国烟草杂志社的社长、主编:刘杰请参见杂志社的官方网站:_htm请一定记得采纳我哟。谢谢支持!

  • 索引序列
  • 中国林业杂志社
  • 中国林业杂志社社长
  • 中国林业产业杂志社
  • 中国林业经济杂志社
  • 中国林业杂志社社长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