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几天回复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几天回复

发布时间: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几天回复

投稿如果被选中的话,一般编辑会回复你排在几月刊上,并向你索要联系方式(如果你投稿的时候写得不清楚)。然后在出刊的当月他们就会邮寄样刊,有的杂志社寄得早,有的寄的晚,但是基本上当月或者下月初都会到的。其实要看你是怎么投的电子的的话不稳定。。很可能根本没送到。至于 纸张么最多一个月 、、不过还是等3个月好了。。。。。。。。。。。

不一定,也有可能这几天排不上,过几天发。时效性很强的一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用掉,没用的话,可能是没采用。

最晚是两个月,要是两个月没回复的话,就是没选上……

什么投稿在哪?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几天回复一次

什么稿?一般不是有官方网站的吗?去那里看看有没有公布

投稿如果被选中的话,一般编辑会回复你排在几月刊上,并向你索要联系方式(如果你投稿的时候写得不清楚)。然后在出刊的当月他们就会邮寄样刊,有的杂志社寄得早,有的寄的晚,但是基本上当月或者下月初都会到的。其实要看你是怎么投的电子的的话不稳定。。很可能根本没送到。至于 纸张么最多一个月 、、不过还是等3个月好了。。。。。。。。。。。

都不一样诶

不一定,也有可能这几天排不上,过几天发。时效性很强的一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用掉,没用的话,可能是没采用。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

中央媒体: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新华每日电讯 解放军报 半月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日报 求是 人民论坛 学习时报 各地又有自己报刊统一思想

瑞金于都长汀宁化下面为正文江西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集结广场、纪念广场、长征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组成。  在集结广场,地面镌刻了一幅巨大的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路线图上标明中央红军是从雩都(于都)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之路;纪念广场上也矗有“长征从于都出发”的主题雕塑;而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的一块巨大石碑上,还刻着红色醒目的“长征源”三字。它们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诉说,于都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  “长征从于都出发”的主题雕塑。  于都县政府提供的一份县情简介亦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从此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载入史册并闻名世界。  然而,在福建长汀县中复村观寿公祠,展示的一幅长征路线图标注的长征出发地却有四地,龙岩的长汀、三明的宁化以及赣州的瑞金、于都。观寿公祠建于明末清初,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2年前,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就是从长汀观寿公祠出发,开始了战略转移。  事实上,长汀、宁化、瑞金、于都四地的红色旅游都在打“红军长征出发地”牌。宁化、瑞金官方对外也称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点。2007年,宁化还斥资2092万元建设了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长汀、宁化、瑞金、于都,到底哪里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呢?还是长征出发地本来就是多个地方,而不仅限于一地?  澎湃新闻记者查阅相关论文和资料发现,长汀、宁化、瑞金、于都四地的党史研究专家都曾就长征出发地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或文章。  2003年10月,时任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登洲在《福建党史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宁化作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之一的地位不容动摇》的文章。  上述文章称,宁化县委、县政府正在湖村镇锣鼓坪筹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并开发东方军入闽作战、彭湃县等革命旧址,作为在2004年10月举办中央红军长征7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份厚礼。但却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只是江西于都,而否定了闽西长汀、宁化、瑞金与于都等4个起点县的历史事实。  吴登洲在文章中列举了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等五份党史、军史资料证明,宁化与长汀、瑞金、于都等县同属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的历史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68年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第151页注释中记载:“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  长汀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康模生也曾于2006年1月在《福建党史月刊》发表论文称,近些年在报纸杂志上不提福建长汀、宁化,而只说江西的瑞金、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这显然是不够全面客观的,也不是实事求是。康模生认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不是在一个地方,而是在福建、江西的几个地方出发。红九军团是中央红军中率先出发的长征部队,也是惟一一支不在于都境内集结而离开中央苏区的中央红军,长汀是中央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  2006年,时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委员、第一研究部主任黄修荣在长汀纪念红军长征研讨会上的讲话也称,长汀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而在2006年9月,时任于都县委党史办主任黄鹏生在《党史文苑》发表《揭秘长征出发地之争》一文中提到,长征出发地之争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长征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阶段从党的领导人到普通的红军战士,从国内到国外,基本上说中央红军从于都(1957年前称雩都)出发,未发现其他不同说法。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的石碑上刻着“长征源”。  美国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描述是,“当整个红军实际上已经集中到赣南雩都附近时,长征的命令就颁发了。长征是从1934年10月16日开始的。”根据当时的翻译吴黎平说,《西行漫记》中关于毛泽东个人经历和长征问题都是毛泽东同志亲口介绍,记录整理后还经毛泽东同志审阅过。 第二阶段,自1949年全国解放后至1985年,这一时期在各类文献、著作中长征出发地由“一地”变成了“四地”,即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宁化、长汀。  “一地”变“四地”的根据源于1951年10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注释,注释称,“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军第一方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  第三阶段,1985年至2002年,这一时期,党史权威部门的表述中“四地出发”修正为“两地出发”,即瑞金、于都出发。1985年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初稿)及1991年该书修正后的版本,皆称“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6万人,分别自瑞金和于都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从此以后,在一些文献著作中,长征出发地一般不再提长汀、宁化。  第四阶段,2002年后,这一时期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亲临长征出发地考察,又召开了全国性的纪念长征出发理论研究会,党史权威部门和绝大多数党史工作者基本统一了认识,党史界基本认同于都出发的说法,同时也还有少部分同志持瑞金出发的观点。  2002年9月,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改编后出版,对长征出发地改为以下表述,“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也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黄鹏生认为,上述表述保留了原版第一句话,是由于当时的瑞金领导对中央党史研究室考察人员提出了异议,但这种表述已明确肯定了中央红军出发地就是于都。  黄鹏生的文章还透露,2005年11月,中共赣州市委组织召开有瑞金、于都的领导和党史工作者参加的全市红色旅游理论研讨会,会上市委领导强调长征出发地问题不要再争了,明确由瑞金打“红都”牌、于都打“长征牌”、宁都打“反围剿”牌、兴国打“将军”牌、大余打“三年游击战争”牌,并把它们称为赣南红色旅游的“五朵金花”。  上述文章还提到,按理,长征出发地应该没有再争议的必要了;不过,党史和军史界的个别同志仍然有异议,瑞金市委党史办刘良、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王健英等同志仍坚持认为瑞金是长征出发地。2003年,刘良在《党的文献》第5期发表了《中央红军长征始于何时何地考》一文,王健英也发表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和时间考辩》等两篇文章坚称瑞金是长征出发地。公开资料显示,刘良曾是瑞金市委党史办原副主任;王健英是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原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历史学教授。  即便如此,直至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争论仍未有定论。长汀、宁化仍坚持“四个出发地”的说法;瑞金则称是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机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从瑞金的云石山出发的。  云石山是一座海拔较低的小山包,坐落于瑞金市城西19公里处的云石山乡境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人民委员会、中共中央局、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等中央机关各部委驻扎地。云石山,虽然山势不高,但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是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因此又被称为“长征第一山”。  2016年9月11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征出发地是多元的,不是一个地方。就中央红军而言,瑞金是中央首脑机关的出发地,于都是中央首脑机关和红军主力四个军团(中央红军一、三、五、八军团及中央第一、二纵队)的集结出发地。各部队接到中革军委命令时所撤离的地方,均可视为长征出发地。长征出发地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  不过,石仲泉说:“瑞金和于都是主要的,但并不排他。”所以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哪?在瑞金于都长汀宁化四个地方

红军长征时间: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 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4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长征第一渡——于都 于都地处江西省南部。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于都这座建置于汉代,古名雩都,并有“六县之母”之称的小城,至今已有1370多年的历史。然而,它真正名垂青史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平缓朴实的于都河从这里已流过了千百年,如果不是因为长征,它不过是一条普通的河流,但从1934年10月起,于都河渡口成为长征第一渡。 于都东门渡口码头,留有一小段的浮桥,岸边一块巨石上,有当年参加长征的杨成武题写的“长征渡口”四个大字。站在由船只搭起的半截浮桥上,望着日夜长流的于都河水,不由把我的思绪带到1934年10月17日傍晚,就是在这个渡口,红军战士们成4路纵队,通过这座浮桥开始了伟大的两万五千里征程。无数的火把,将于都河水映得通红,映照着出征的队伍远去。 如今,河水依然静静地流,不变的是河水,变了的是河畔的纪念碑园,碑园中心的碧绿草坪上,高高地耸立着一座双帆型纪念碑,高10.18米的纪念碑寓意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及中央和红军机关于10月18日在东门渡口踏上长征征途;碑身为双帆造型,寓意是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顶端的黄色五星中刻有镰刀铁锤,红色碑园背景镶嵌着它,象征着红色的土地养育了革命战士;碑中间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九个大字。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于都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出发地。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于都是“前所未闻的故事”的开篇。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于都是“惊心动魄的史诗”的卷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笔下,于都是“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静静的长征第一渡,以丰碑和纪念碑的名义,永远成为一道让世界惊奇的风景线,一个让中华儿女世代敬仰的永恒的红色景点。

党报:人民日报党刊:《求是》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平台

推荐以下文章:时空的文艺理论烟云——再评周扬关于文艺与政治 《社会科学家》政治与文艺——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政治 《科教文汇》"二为"口号提出的前前后后 《福建党史月刊》探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学批评标准 《环球人文地理》文艺·政治·艺术规律——学习《邓小平文选》一得 《大理学院学报》

《红色对联:苏区的别样斗争武器》《福建党史月刊》2014年 第3期 钟同福 摘 要:苏区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带领人民群众开展革命,在红色土地上留下了不少珍联佳对。这些红色对联,不仅是联海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也是进行/革/命宣传的有力武器。

冰山上的来客 洪湖水浪打浪 红星照我去战斗 红旗颂 团结就是力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映山红 打靶归来地道战 长江之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翻身农奴把歌唱 红星闪闪 保卫黄河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军民大生产八一起义》《庆祝红军大会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南泥湾》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经验

一般采用邮寄,少数大刊物支持转帐。

瑞金于都长汀宁化下面为正文江西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集结广场、纪念广场、长征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组成。  在集结广场,地面镌刻了一幅巨大的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路线图上标明中央红军是从雩都(于都)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之路;纪念广场上也矗有“长征从于都出发”的主题雕塑;而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的一块巨大石碑上,还刻着红色醒目的“长征源”三字。它们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诉说,于都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  “长征从于都出发”的主题雕塑。  于都县政府提供的一份县情简介亦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从此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载入史册并闻名世界。  然而,在福建长汀县中复村观寿公祠,展示的一幅长征路线图标注的长征出发地却有四地,龙岩的长汀、三明的宁化以及赣州的瑞金、于都。观寿公祠建于明末清初,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2年前,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就是从长汀观寿公祠出发,开始了战略转移。  事实上,长汀、宁化、瑞金、于都四地的红色旅游都在打“红军长征出发地”牌。宁化、瑞金官方对外也称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点。2007年,宁化还斥资2092万元建设了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长汀、宁化、瑞金、于都,到底哪里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呢?还是长征出发地本来就是多个地方,而不仅限于一地?  澎湃新闻记者查阅相关论文和资料发现,长汀、宁化、瑞金、于都四地的党史研究专家都曾就长征出发地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或文章。  2003年10月,时任宁化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登洲在《福建党史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宁化作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之一的地位不容动摇》的文章。  上述文章称,宁化县委、县政府正在湖村镇锣鼓坪筹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并开发东方军入闽作战、彭湃县等革命旧址,作为在2004年10月举办中央红军长征7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份厚礼。但却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只是江西于都,而否定了闽西长汀、宁化、瑞金与于都等4个起点县的历史事实。  吴登洲在文章中列举了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等五份党史、军史资料证明,宁化与长汀、瑞金、于都等县同属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的历史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68年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第151页注释中记载:“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  长汀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康模生也曾于2006年1月在《福建党史月刊》发表论文称,近些年在报纸杂志上不提福建长汀、宁化,而只说江西的瑞金、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这显然是不够全面客观的,也不是实事求是。康模生认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不是在一个地方,而是在福建、江西的几个地方出发。红九军团是中央红军中率先出发的长征部队,也是惟一一支不在于都境内集结而离开中央苏区的中央红军,长汀是中央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  2006年,时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委员、第一研究部主任黄修荣在长汀纪念红军长征研讨会上的讲话也称,长汀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而在2006年9月,时任于都县委党史办主任黄鹏生在《党史文苑》发表《揭秘长征出发地之争》一文中提到,长征出发地之争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长征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阶段从党的领导人到普通的红军战士,从国内到国外,基本上说中央红军从于都(1957年前称雩都)出发,未发现其他不同说法。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的石碑上刻着“长征源”。  美国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描述是,“当整个红军实际上已经集中到赣南雩都附近时,长征的命令就颁发了。长征是从1934年10月16日开始的。”根据当时的翻译吴黎平说,《西行漫记》中关于毛泽东个人经历和长征问题都是毛泽东同志亲口介绍,记录整理后还经毛泽东同志审阅过。 第二阶段,自1949年全国解放后至1985年,这一时期在各类文献、著作中长征出发地由“一地”变成了“四地”,即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宁化、长汀。  “一地”变“四地”的根据源于1951年10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注释,注释称,“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军第一方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  第三阶段,1985年至2002年,这一时期,党史权威部门的表述中“四地出发”修正为“两地出发”,即瑞金、于都出发。1985年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初稿)及1991年该书修正后的版本,皆称“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6万人,分别自瑞金和于都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从此以后,在一些文献著作中,长征出发地一般不再提长汀、宁化。  第四阶段,2002年后,这一时期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亲临长征出发地考察,又召开了全国性的纪念长征出发理论研究会,党史权威部门和绝大多数党史工作者基本统一了认识,党史界基本认同于都出发的说法,同时也还有少部分同志持瑞金出发的观点。  2002年9月,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改编后出版,对长征出发地改为以下表述,“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也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黄鹏生认为,上述表述保留了原版第一句话,是由于当时的瑞金领导对中央党史研究室考察人员提出了异议,但这种表述已明确肯定了中央红军出发地就是于都。  黄鹏生的文章还透露,2005年11月,中共赣州市委组织召开有瑞金、于都的领导和党史工作者参加的全市红色旅游理论研讨会,会上市委领导强调长征出发地问题不要再争了,明确由瑞金打“红都”牌、于都打“长征牌”、宁都打“反围剿”牌、兴国打“将军”牌、大余打“三年游击战争”牌,并把它们称为赣南红色旅游的“五朵金花”。  上述文章还提到,按理,长征出发地应该没有再争议的必要了;不过,党史和军史界的个别同志仍然有异议,瑞金市委党史办刘良、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王健英等同志仍坚持认为瑞金是长征出发地。2003年,刘良在《党的文献》第5期发表了《中央红军长征始于何时何地考》一文,王健英也发表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和时间考辩》等两篇文章坚称瑞金是长征出发地。公开资料显示,刘良曾是瑞金市委党史办原副主任;王健英是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原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历史学教授。  即便如此,直至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争论仍未有定论。长汀、宁化仍坚持“四个出发地”的说法;瑞金则称是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机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从瑞金的云石山出发的。  云石山是一座海拔较低的小山包,坐落于瑞金市城西19公里处的云石山乡境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人民委员会、中共中央局、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等中央机关各部委驻扎地。云石山,虽然山势不高,但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是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因此又被称为“长征第一山”。  2016年9月11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征出发地是多元的,不是一个地方。就中央红军而言,瑞金是中央首脑机关的出发地,于都是中央首脑机关和红军主力四个军团(中央红军一、三、五、八军团及中央第一、二纵队)的集结出发地。各部队接到中革军委命令时所撤离的地方,均可视为长征出发地。长征出发地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  不过,石仲泉说:“瑞金和于都是主要的,但并不排他。”所以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哪?在瑞金于都长汀宁化四个地方

中国党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军报》、《半月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 》、《学习时报》。中国党刊分为中央级党刊和地方党刊(1)中央级党刊:《求是》、《党建》、《党建研究》、《人民论坛》、《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发展观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当代中国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理论视野》、《理论前沿》、《党的文献》、《中共党史研究》、《百年潮》。(2)地方党刊:北京市的《前线》、天津市的《天津支部生活》、河北省的《共产党员》、山西省的《前进》、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辽宁省的《共产党员》、吉林省的《新长征》、黑龙江省的《奋斗》、上海市的《上海支部生活》、江苏省的《群众》、浙江省的《今日浙江》、安徽省的《江淮》、福建省的《海峡通讯》、江西省的《当代江西》、山东省的《山东支部生活》、河南省的《党的生活》、湖北省的《政策》、湖南省的《新湘评论》、 广东省的《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今日广西》、海南省的《今日海南》、重庆市的《当代党员》、四川省的《四川党的建设》、贵州省的《当代贵州》、云南省的《云南支部生活》、西藏自治区的《新西藏》、陕西省的《当代陕西》、甘肃省的《党的建设》、青海省的《党的生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共产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今日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建设》。

最好在投稿中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真实姓名 邮箱 地址什么得```一般有邮箱就可以了 一旦被采用 都会跟你询问你的具体联系方式

  • 索引序列
  •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几天回复
  •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几天回复一次
  •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
  •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平台
  • 福建党史月刊投稿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