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论文1000字

南京大屠杀历史论文1000字

发布时间:

南京大屠杀历史论文1000字

南京大屠杀 日本人杀了我们南京人民 我想对日本人说 日本将来肯定会遭到同样的报应的,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到了,想跑都跑不了。

《南京大屠杀》 读后感 南京,一个有过辉煌有过伤心的古都。这里有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也有着我们中华民族觉醒的号角声。 在地上边爬边哭的婴儿、妇女绝望的目光、遍地被砍死炸死或枪杀的尸体、被炸弹炸出来的血淋淋的伤口、刚被砍下头颅还喷着热血的人体、扔下炸弹后呼啸而过的飞机、站在俘虏前持刀比赛杀人的日军„„电影镜头将我们带回了七十年前的南京——那个在日军铁蹄和刺刀的蹂躏下化作废墟的六朝古都。这部电影是第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九三七年发生在中国南京震撼人心的故事。在数月的空袭和炮火之下,日军攻克了当时作为中国首都的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恐怖大屠杀,屠杀了我中国同胞30万人。在暴行持续的过程中,一些西方的传教士、教授、医生和商人自发组织了小团体,并在城市中建立了避难安全区,保护了近20万南京市民免遭日军杀害,这些西方人中,甚至还包括了来自德国的纳粹党党员,他们都成为这段历史的目击者。影片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人间地狱惨状,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而每一位中国同胞更应该看看,看看那个猪狗不如的民族是如何在我们的土地上恣意妄为、恶事做绝的 《南京大屠杀》为我们揭开了那段曾经苦难的记忆,时至今天,依旧是我们民族心中的一块伤疤,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们除了伤痛之后还有什么呢?是仇恨,还是骂声;是理解还是无奈。30多万的同胞啊,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就如同一个红色的炸弹炸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心脏地带。机枪的滴答声,飞机的轰鸣声已经成为了过去,可是我的心依旧很痛很痛,痛恨日本畜生,更恨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可以,这群畜生凭什么敢这样。 夜里漆黑一片,黑夜让我安静下来。心里想到的很多很多的东西,可是更多的是什么东西让日本人敢于冒着早就不可磨灭的民族仇恨而举起屠刀,难道他们就不怕吗,他们就不怕百年之后中华民族强盛之后,大和民族将何去何从吗?这是我想的最多的东西。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一个老人这样说的。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辉煌,有过苦难,有过骄傲,今天我华夏民族衰落了被你们这群畜生欺负我无话可说,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群人,你们一定会失败的,也许我看不到了,但是我的子孙一定会看到的,总有一天你们会知道今天做的事情会是错误的,今天你们是在为你们的子孙留下一段不可磨灭的仇恨,以后中华民族还会强大起来的,也许那天我们不会跟你们一样屠杀你们,但是不要忘记没有屠杀就不一定没有灾难。

夜深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望着夜色中的天花板,我的耳畔似乎还回荡着30多万冤魂的声声怨怒,那位妇女的呼喊依然清晰可辨,可怜的孩子摇晃着母亲冰凉的身体,哭泣声响彻去霄,传遍了五十年后的天 日本人离开后留下的断壁残垣,满目荒凉,是何等的不堪啊!它不禁让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诗“万户萧疏鬼唱歌”南京似乎用它那凄楚的目光告诉我们:日本侵略者是可恶的,侵华战争更是令人深恶痛绝的!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是啊,作为一个广明古国,我们不仅要铭记前人创造的骄傲文化,更应铭记南京曾经的屈辱与不幸。 铭记南京,勿忘国耻,呼唤和平,让血腥与杀戮远离,让未来更加灿烂美好!把握现在才能创造明天,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怀着强国之梦,去开创未来,建设祖国,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这是一个“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这是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在70年前的南京,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它经历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便是后来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华裔美籍作家张纯如深入探究此事,写出了让世人震惊的《南京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遗忘的大屠杀》(中文译本为《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全面严谨地论述并分析,是一本极有史料价值的著作,对提醒世人勿忘这次亘古未闻的空前惨剧,起到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作用。日本人对南京的洗劫,是一个可怕的事件。集体屠杀士兵、杀缪并强暴数十万平民,兽行的发生违背了所有的全部战争法则与惯例。如果就其残忍程度与暴虐规模来说,也是世界历史上此类事件中排最前面的。南京大屠杀一直保持一个模糊时间的状态,不同于在日本出现的原子弹爆炸,或是在欧洲上演的犹太人的大屠杀。南京屠城的恐怖景象,事实上很少被亚洲之外的人们所知晓。正因为如此,许多日本的政治家、大学教师以及工业界的领袖们,他们不顾大量事实的存在,死死地一口咬定,南京大屠杀不曾发生过。他们不想让西方国家知道他们丑恶的罪行,于是,他们开始了对历史别有用心的歪曲。他们数十年来系统地从他们的教科书中,肃清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参考书目,搬走了展览馆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销毁原始的资源资料,而且从大众文化中去除任何有关此次大屠杀的痕迹。任何想使记录不会掺水的尝试,必须遮住阳光,于是就见不到作为一个民族,在面对整个这一时期他们行为纪录的时候,日本人在想尽办法安排、培育和维护他们的集体“健忘症”。他们还在精心培育的神话中,把国家的角色伪装起来,声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受害者,而不是战火煽起人。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造成日本人民的大恐怖,帮助这种神话调换真相。但是,想想看,我们难道就没有错吗?在一次被俘虏的过程中,我们有一支很强的武力——超过两个日本团,为什么一点也不曾尝试抵抗,就轻而易举地变成了俘虏?这么多部队的长官,他们都跑哪里去了。两个日本的军团,在我们7000名俘虏已经被解除了武装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决定奋起反抗,他们的部队就会消灭的!为什么我们不发起反抗?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投降?为什么我们要选择逃避!如今日本人不但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而且教育他们的后代这是他们的光荣。这天大的耻辱啊!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挽回祖国的尊严。

太难

南京大屠杀历史论文

这些你都 必备了 推荐 你去 看看<南京南京》这部影片这是不是很真实的南京大屠杀写实 让人有很深刻的体会 强力推荐你去看看!

夜深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望着夜色中的天花板,我的耳畔似乎还回荡着30多万冤魂的声声怨怒,那位妇女的呼喊依然清晰可辨,可怜的孩子摇晃着母亲冰凉的身体,哭泣声响彻去霄,传遍了五十年后的天 日本人离开后留下的断壁残垣,满目荒凉,是何等的不堪啊!它不禁让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诗“万户萧疏鬼唱歌”南京似乎用它那凄楚的目光告诉我们:日本侵略者是可恶的,侵华战争更是令人深恶痛绝的!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是啊,作为一个广明古国,我们不仅要铭记前人创造的骄傲文化,更应铭记南京曾经的屈辱与不幸。 铭记南京,勿忘国耻,呼唤和平,让血腥与杀戮远离,让未来更加灿烂美好!把握现在才能创造明天,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怀着强国之梦,去开创未来,建设祖国,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这是一个“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这是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在70年前的南京,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它经历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便是后来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华裔美籍作家张纯如深入探究此事,写出了让世人震惊的《南京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遗忘的大屠杀》(中文译本为《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全面严谨地论述并分析,是一本极有史料价值的著作,对提醒世人勿忘这次亘古未闻的空前惨剧,起到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作用。日本人对南京的洗劫,是一个可怕的事件。集体屠杀士兵、杀缪并强暴数十万平民,兽行的发生违背了所有的全部战争法则与惯例。如果就其残忍程度与暴虐规模来说,也是世界历史上此类事件中排最前面的。南京大屠杀一直保持一个模糊时间的状态,不同于在日本出现的原子弹爆炸,或是在欧洲上演的犹太人的大屠杀。南京屠城的恐怖景象,事实上很少被亚洲之外的人们所知晓。正因为如此,许多日本的政治家、大学教师以及工业界的领袖们,他们不顾大量事实的存在,死死地一口咬定,南京大屠杀不曾发生过。他们不想让西方国家知道他们丑恶的罪行,于是,他们开始了对历史别有用心的歪曲。他们数十年来系统地从他们的教科书中,肃清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参考书目,搬走了展览馆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销毁原始的资源资料,而且从大众文化中去除任何有关此次大屠杀的痕迹。任何想使记录不会掺水的尝试,必须遮住阳光,于是就见不到作为一个民族,在面对整个这一时期他们行为纪录的时候,日本人在想尽办法安排、培育和维护他们的集体“健忘症”。他们还在精心培育的神话中,把国家的角色伪装起来,声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受害者,而不是战火煽起人。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造成日本人民的大恐怖,帮助这种神话调换真相。但是,想想看,我们难道就没有错吗?在一次被俘虏的过程中,我们有一支很强的武力——超过两个日本团,为什么一点也不曾尝试抵抗,就轻而易举地变成了俘虏?这么多部队的长官,他们都跑哪里去了。两个日本的军团,在我们7000名俘虏已经被解除了武装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决定奋起反抗,他们的部队就会消灭的!为什么我们不发起反抗?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投降?为什么我们要选择逃避!如今日本人不但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而且教育他们的后代这是他们的光荣。这天大的耻辱啊!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挽回祖国的尊严。

随便抄抄,形式与政策又不会有人看。字写好就行。

<<中国纪念故事>>

南京大屠杀历史论文120字

我就是南京人,对于大屠杀虽然没有亲历,但是我的祖辈都是这次人间悲剧的见证者。关于大屠杀,我能给你的建议:1、从每年12月13日南京城上空的放空警报这个角度引发思考,2、我们铭记历史悲剧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3、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必须是基于民族历史问题的解决,这是必须的,没有深刻的对于侵略的反省是不要空谈发展友好关系的,即使现在不出问题,也是根基不牢,难以长久的

200字。你上网搜一下资料和图片看一下,我想你是能写出200字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往往是民族主义的重要关注点。而在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部份极右份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修正主义、否认主义的表现。由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着广泛的分歧,因此视乎讲话者的观点,南京大屠杀可能被称为“南京大虐杀”、“南京虐杀”、及“南京事件”等。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南京大屠杀 日本人杀了我们南京人民 我想对日本人说 日本将来肯定会遭到同样的报应的,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到了,想跑都跑不了。

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

好f g h f g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1937年12月13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急转直下;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间的多处军事要塞无人防守,军队几乎全部撤退到南京外围。[1]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从1937年8月到11月,中国军队在上海与日本上海派遣军已经进行了近三个月惨烈而胶着的战争。战事在日本第10军从杭州湾登陆之后急转直下,侧后被袭的中国守军全线撤退。在日军的迅猛追击下,中国军队的撤退变成了无比混乱的溃逃。中国统帅部此时深感事态严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开会讨论南京防御的问题。会议上多数将领认为部队亟需休整,而南京在军事上无法防御,建议仅仅作象征性的抵抗,只有唐生智以南京是国家首都、孙中山陵寝所在,以及国际观瞻和掩护部队后撤等理由,主张固守南京。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期望保卫首都的作战对德国的外交调停有利,并且以为能够等到苏联的军事介入。出于内政和外交上的考虑,蒋介石最终采纳了唐生智的建议,决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个月,于11月26日任命唐(阶级上将)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副司令长则为罗卓英及刘兴。[2]南京保卫战示意图[3]根据坚守南京的决策,中国统帅部在12月初日军接近南京城之前共调集了约13个师又15个团共10万余人(一说约15万人)的部队保卫南京。这些部队中有很多单位刚刚经历了在上海的苦战和之后的大溃退,人员严重缺编且士气相当低落,而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没有完成训练。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对蒋介石则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11月20日,中国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政府机关、学校纷纷迁往内地,很多市民也逃离了南京。在6月有5万城乡居民的南京市[4],到了12月初的常住人口据估计还有8万至8万人,这还不包括军人和从前方逃亡到南京的难民。 22日,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留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侨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他们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设立一个给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区。29日,南京市市长宣布承认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为安全区提供粮食、资金和警察。唐生智还承诺将部队撤出安全区。12月5日,国际委员会收到日本政府模棱两可的回复,随即开始了安全区的工做。日军进攻南京 日本原本打算在上海附近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从而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然而,日本上海派遣军在淞沪 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5]战场苦战三个月,受到了惨重的损失,日本决策层在是否直接进攻南京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因为顾虑苏联在北方的军事威胁,日军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等人主张“不扩大”战事。因此,11月7日东京将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临时编组为华中方面军的时候,将方面军的作战区域限制在苏州、嘉兴一线(即“制令线”)以东[6]。而日军战地指挥官却强烈要求进攻南京:15日,柳川平助的第10军无视参谋本部的命令,决定趁中国军队溃退“独断敢行”地“全力向南京追击”;22日,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鼓动参谋本部放弃“不扩大”方针,称“为了使事变迅速解决,乘现在敌人的劣势,必须攻占南京”。11月下旬,日军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全面越过“制令线”,分别沿着太湖的南、北两侧开始向常州、湖州进攻[7]。鉴于前线进展迅速的既成事实,24日东京大本营废除了“制令线”,并在12月1日下达了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进攻南京的作战开始后不久,疯狂前进的作战部队就把辎重部队远远抛在身后,由于日军原本没有深入内陆作战的后勤准备,部队立即面临着粮食供给中断的严重问题,日本军司令部于是下达了实际是要部队抢劫的“就地征收”命令。日军在抢劫中通常伴随着奸淫妇女的暴行,为了掩盖自己抢劫和强奸的罪恶,日军除了杀死受害人,还经常放火烧毁整个村庄。南京的陷落 12月8日,日军全面占领了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开始向外廓阵地进攻。11日晚,蒋介石通过顾祝同电告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12日,日军第6师团一部突入中华门但未能深入,其余城垣阵地还在中日军进入南京城国军队手中。负责防守中华门的第88师师长孙元良擅自带部分部队向下关逃跑,虽被第36师师长宋希濂劝阻返回,但已经造成城内混乱。下午,唐生智仓促召集师以上将领布置撤退。按照撤退部署,除第36师掩护司令部和直属部队从下关渡江以外,其他部队都要从正面突围,但唐生智担心属于中央军嫡系在突围中损失太大,又口头命令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和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这个前后矛盾的命令使中国军队的撤退更加混乱。会议结束后,只有属于粤系的第66军和第83军在军长叶肇和邓龙光带领下向正面突围,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成功突破日军包围,第159师代师长罗策群战死。其他部队长官大多数没有向下完整地传达撤退部署,就各自抛下部队前往江边乘事先控制的船只逃离。这些部队听说长官退往下关,以为江边已经做好了撤退准备,于是放弃阵地涌向下关一带。负责封 日军进攻南京中华门锁挹江门的第36师没有接到允许部队撤退的命令,和从城内退往下关的部队发生冲突,很多人被打死或踩死。12日晚,唐生智与司令部成员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轮从下关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后第74军一部约5000人以及第36师也从煤炭港乘船过江,第88师一部和第156师在下关乘自己控制的木船过江。逃到下关的中国守军已经失去建制,成为混乱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过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赶到的日军射杀在江中。大部分未能过江或者突围的中国士兵流散在南京街头,不少人放弃武器,换上便装躲入南京安全区。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急转直下;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间的多处军事要塞无人防守,军队几乎全部撤退到南京外围。[1]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从1937年8月到11月,中国军队在上海与日本上海派遣军已经进行了近三个月惨烈而胶着的战争。战事在日本第10军从杭州湾登陆之后急转直下,侧后被袭的中国守军全线撤退。在日军的迅猛追击下,中国军队的撤退变成了无比混乱的溃逃。中国统帅部此时深感事态严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开会讨论南京防御的问题。会议上多数将领认为部队亟需休整,而南京在军事上无法防御,建议仅仅作象征性的抵抗,只有唐生智以南京是国家首都、孙中山陵寝所在,以及国际观瞻和掩护部队后撤等理由,主张固守南京。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期望保卫首都的作战对德国的外交调停有利,并且以为能够等到苏联的军事介入。出于内政和外交上的考虑,蒋介石最终采纳了唐生智的建议,决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个月,于11月26日任命唐(阶级上将)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副司令长则为罗卓英及刘兴。[2] 南京保卫战示意图[3]根据坚守南京的决策,中国统帅部在12月初日军接近南京城之前共调集了约13个师又15个团共10万余人(一说约15万人)的部队保卫南京。这些部队中有很多单位刚刚经历了在上海的苦战和之后的大溃退,人员严重缺编且士气相当低落,而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没有完成训练。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对蒋介石则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11月20日,中国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政府机关、学校纷纷迁往内地,很多市民也逃离了南京。在6月有5万城乡居民的南京市[4],到了12月初的常住人口据估计还有8万至8万人,这还不包括军人和从前方逃亡到南京的难民。 22日,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留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侨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他们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设立一个给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区。29日,南京市市长宣布承认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为安全区提供粮食、资金和警察。唐生智还承诺将部队撤出安全区。12月5日,国际委员会收到日本政府模棱两可的回复,随即开始了安全区的工做。日军进攻南京日本原本打算在上海附近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从而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然而,日本上海派遣军在淞沪 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5]战场苦战三个月,受到了惨重的损失,日本决策层在是否直接进攻南京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因为顾虑苏联在北方的军事威胁,日军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等人主张“不扩大”战事。因此,11月7日东京将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临时编组为华中方面军的时候,将方面军的作战区域限制在苏州、嘉兴一线(即“制令线”)以东[6]。而日军战地指挥官却强烈要求进攻南京:15日,柳川平助的第10军无视参谋本部的命令,决定趁中国军队溃退“独断敢行”地“全力向南京追击”;22日,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鼓动参谋本部放弃“不扩大”方针,称“为了使事变迅速解决,乘现在敌人的劣势,必须攻占南京”。11月下旬,日军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全面越过“制令线”,分别沿着太湖的南、北两侧开始向常州、湖州进攻[7]。鉴于前线进展迅速的既成事实,24日东京大本营废除了“制令线”,并在12月1日下达了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进攻南京的作战开始后不久,疯狂前进的作战部队就把辎重部队远远抛在身后,由于日军原本没有深入内陆作战的后勤准备,部队立即面临着粮食供给中断的严重问题,日本军司令部于是下达了实际是要部队抢劫的“就地征收”命令。日军在抢劫中通常伴随着奸淫妇女的暴行,为了掩盖自己抢劫和强奸的罪恶,日军除了杀死受害人,还经常放火烧毁整个村庄。南京的陷落12月8日,日军全面占领了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开始向外廓阵地进攻。11日晚,蒋介石通过顾祝同电告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12日,日军第6师团一部突入中华门但未能深入,其余城垣阵地还在中 日军进入南京城国军队手中。负责防守中华门的第88师师长孙元良擅自带部分部队向下关逃跑,虽被第36师师长宋希濂劝阻返回,但已经造成城内混乱。下午,唐生智仓促召集师以上将领布置撤退。按照撤退部署,除第36师掩护司令部和直属部队从下关渡江以外,其他部队都要从正面突围,但唐生智担心属于中央军嫡系在突围中损失太大,又口头命令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和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这个前后矛盾的命令使中国军队的撤退更加混乱。会议结束后,只有属于粤系的第66军和第83军在军长叶肇和邓龙光带领下向正面突围,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成功突破日军包围,第159师代师长罗策群战死。其他部队长官大多数没有向下完整地传达撤退部署,就各自抛下部队前往江边乘事先控制的船只逃离。这些部队听说长官退往下关,以为江边已经做好了撤退准备,于是放弃阵地涌向下关一带。负责封 日军进攻南京中华门锁挹江门的第36师没有接到允许部队撤退的命令,和从城内退往下关的部队发生冲突,很多人被打死或踩死。12日晚,唐生智与司令部成员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轮从下关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后第74军一部约5000人以及第36师也从煤炭港乘船过江,第88师一部和第156师在下关乘自己控制的木船过江。逃到下关的中国守军已经失去建制,成为混乱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过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赶到的日军射杀在江中。大部分未能过江或者突围的中国士兵流散在南京街头,不少人放弃武器,换上便装躲入南京安全区。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南京大屠杀历史小论文

把时间,原因,和你对它的看法写出来。最好看看《南京!南京!》

中心点:日本人对我国人如此的残忍,我们要对他们以礼相待,让他们自己羞愧,内疚

同样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我觉得你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这样的论文才称之为你的文章,,,凭什么问别人。。。要问问你指导老师去啊

楼上的给了大学的写法我说中学的吧,如果你不是中学的就参考吧中学的话比较简单历史什么的就不要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而且是议论文,重点在议上简单点概括一下,快速进入主体然后分层次写1,原因,即为什么会发生,两方面写,日本的侵略和中国的落后,然后展开,要注意层次和论据,举些实在,又说服力的例子2,大屠杀造成了什么灾难和影响,对日本的谴责,以及我们从中要吸取什么教训,落后挨打阿,科教兴国阿之类的大话用一用如果内容不够,1,2中间在加上些内容充实一下最后写个激动的结尾就好

  • 索引序列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论文1000字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论文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论文120字
  • 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
  • 南京大屠杀历史小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