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刘隆华,汉族,男,1955年10月生,贵州省罗甸县人,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教师。人物经历1955年10月生,现任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校长,兼任贵州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考研究会贵州分会理事长。主要贡献他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潜心研究,致力教改,发表70余篇20多万字的教研论文、主编、合著《中学数学学习指导》(高中版,主编中国气象出版社1993年11月)等17本教学书籍。主要论文有《论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史的教育价值》载内蒙古大学、台湾九章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数学史研究文》(四)、《考题妙解与科学思维》(载陕西师大《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3年12月)、《面向21世纪,我们应做那些准备?》(载东北师大《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6年3月)、《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载河南《数学教师》1997年7月)、《跨世纪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3月)等。其中《考题妙解与科学思维》、《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度”》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复印转载;《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研究》等10余篇论文获省市科研成果奖。获奖记录获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市级政府特殊津贴。据 百度百科刘隆华 其他相关义项建议查阅 百度网页

1、《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版;2、《楚辞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版;3、《楚辞评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月版;4、《楚辞与楚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5、《兰文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6月版;6、《楚辞学通典》(与汤漳平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7、《楚辞考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 1、《楚辞与楚辞学》,《云梦学刊》2004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 2期全文转摘2、《屈陶异同论》,[台]《中国文化月刊》2004年第2期3、《明代楚辞要籍题解》,[台]《书目季刊》2003年第2期4、《2000年楚辞要籍题解》,《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屈原“自沉”的可靠性及其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 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6期转摘6、《楚辞黄昏意象发微及影响研究》,[台]《古今艺文》2003年第4期7、《兰花的文化内涵与儒学的人格定位》,《东南文化》2003年第7期8、《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9、《屈原放逐问题证辩》,《南都学坛》2002年第4期10、《〈九歌〉要籍解题》,《东南文化》2002年第7期11、《宋代楚辞要籍题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6期12、《〈哀郢〉作意研究史略》,《中州学刊》2001年第1期13、《〈天问〉要籍解题》,《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14、《〈离骚〉“求女”研究平议》,《东南文化》2001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全文复印15、《二十世纪中国楚辞研究著作总目》,《云梦学刊》2001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5期全文复印16、《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兼论屈原生平研究的困惑》,《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10期摘录17、《楚辞课题研究史》(八),《云梦学刊》2000年第3期18、《楚辞课题研究史》(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19、《猗猗九畹易消歇 奕奕百亩多淹留──兰花栽种历史考述兼释〈楚辞〉之“兰”》, 《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20、《论二十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二个高潮──抗日战争时期的楚辞研究》,《中国文化研 究》1999年第2期;收入胡经之编《论艺术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12月第1版21、《“兰意象”原型发微》,《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22、《近二十年楚辞研究的回顾及反思》,[台]《中国国学》第二十六辑,1998年11月版23、《千古离骚有馨香──关于楚辞研究的跨世纪思考》,《社会科学报》 1997年3月20 日第4版24、《二十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一个高潮》,《中州学刊》1997年第5期25、《关于楚辞研究的对象审视与历史回顾──楚辞研究一百年》,《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12期全文复印26、《当代楚辞学者简论》,《云梦学刊》1994年第2期27、《楚辞课题研究史》(六),《河北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6期全文复印28、《自学专攻 别开生面──何光岳楚辞研究述评》,《吉首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全文复印29、《我是这样走上研究屈原之路的──〈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写作甘苦谈》,《社会科学报》1993年7月29日第2版30、《楚辞课题研究史》(三),《求索》199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3期全文复印31、《一九九一年国内楚辞研究平议》,《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5期全文复印32、《当代楚辞著作评论平议》,《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4期全文复印33、《一九九一年楚辞研究平议》,《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2年第6期34、《新文化史派、新还原论研究的总结之作──从“萧兵”现象看萧兵新著〈楚辞的文化破译〉》,《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全文复印35、《楚辞课题研究史》(一),《泰安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4 期全文复印36、《金开诚的〈楚辞〉研究论析》,《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3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十四年(1978-1991)复印“楚辞学”论文分析研究》,《高校社科情报》1992年第3期38、《当代楚辞学漫议》,《中州学刊》1992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8期全文复印;收入《楚辞研究》,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版39、《一九九0年国内楚辞研究平议》,《泰安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6期全文复印40、《屈原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鸟瞰》,《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41、《当代楚辞学术会议概论》,《绥化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全文复印42、《综合融通 高屋建瓴──汤漳平、陆永品〈楚辞论析〉评介》,《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43、《出入中西 纵横古今──毛庆〈屈骚艺术新研〉评介》,《江汉论坛》1991年第3期44、《中国屈原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述评》,《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1期全文复印45、《交叉 渗透 拓展──“当代楚辞学”发展纲要》,《南通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5期全文复印46、《〈离骚〉题意解说类览及反思》,《文史哲》1990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3期全文复印;《山东社会科学情报》1991年第1期全文转载47、《屈原:民族精神的完美象征》,《社会科学报》1990年8月23日第2版48、《白雨斋论词的楚辞尺度》,《学术交流》1989年第5期49、《曹植对屈赋继承与创新的动态过程》,《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年第12期全文复印50、《元代楚辞学论纲》,《南通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0年第1期转摘51、《困难?突破?超越──新时期屈原研究述评》,《云梦学刊》1989年第1期52、《元代散曲“嘲讽屈原”通论》,《中州学刊》1989年第3期;《文学遗产》1989年第5 期转摘;收入《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8月版53、《试论才子佳人小说婚姻观念的演变》,《南通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年第5期全文复印54、《“伯夷”通考──兼释〈楚辞〉〈史记〉有关疑义》,《喀什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55、《批隙导? 力探奥秘──戴志钧〈读骚十论〉评述》,《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2期56、《说“都”》,《学术论坛》1985年第6期57、《论颜延之的文学创作》,《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21 期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6年第2期转摘;《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6)摘录介绍;收入《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8月版58、《“二谢”的人品与文品》,《学术论坛》1983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3年第12期全文复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4 )摘录介绍59、《〈国殇〉祀主辨》,《四川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武汉师范学院《中学语文》1983年第10期转摘60、《也谈屈原的思想──与李凤仪先生商榷兼谈以诸子研究屈原思想的得失》,《克山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 1、独立承担的《五百种楚辞著作提要》(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江苏省委“333工程”研究课题;(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参与主持的《楚辞学文库》(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2)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3、主持的《新世纪高等师范学院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研究》(1)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4、《中国当代楚辞研究史》入选江苏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屈原模式与民族精神》入选江苏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中国当代楚辞学者评传》入选江苏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7、《楚辞传播学》入选省高校文科科研项目8、《屈原生平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大学语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2、《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3、《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5、《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6、《中国古代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江苏省政府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85年);2、国家教委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三等奖(1994年);3、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4年);4、中国屈原学会十年屈学研究一等奖(1994年);5、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1995年);6、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6年);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8、江苏省委“333工程”专家(1998年);9、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10、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11、南通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12、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1年);13、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14、南通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刘隆华,汉族,男,1955年10月生,贵州省罗甸县人,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教师。人物经历1955年10月生,现任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校长,兼任贵州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考研究会贵州分会理事长。主要贡献他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潜心研究,致力教改,发表70余篇20多万字的教研论文、主编、合著《中学数学学习指导》(高中版,主编中国气象出版社1993年11月)等17本教学书籍。主要论文有《论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史的教育价值》载内蒙古大学、台湾九章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数学史研究文》(四)、《考题妙解与科学思维》(载陕西师大《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3年12月)、《面向21世纪,我们应做那些准备?》(载东北师大《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6年3月)、《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载河南《数学教师》1997年7月)、《跨世纪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3月)等。其中《考题妙解与科学思维》、《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度”》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复印转载;《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研究》等10余篇论文获省市科研成果奖。获奖记录获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市级政府特殊津贴。据 百度百科刘隆华 其他相关义项建议查阅 百度网页

部行政办公室主任:左 晖教学教研室主任:陈晓梅、陈志敏、任廷锋、余章彪《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控中心主 任:刘 炜(兼)副主任:谭永昌、龙庆菊场地器材管理中心主 任:王克新副主任:吴 卫、张 松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心主 任:余 兵(兼)副主任:韩 伟、冉孟刚教学科研科负责人:邱 勇(兼)、吴绍奎、陈 梅体管中心主 任:汪克新体育教育专业综合办公室负责人:于贵和(兼)、罗丽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体育教学部现有在职教师59名,教学辅助人员5名,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7%;国家级裁判员五名。这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我校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我教学部一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以提高在职教师教学研究与学术水平;同时,充分利用贵州大学为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平台,进一步引进国内外高职称、高学历人员,以形成一支高水平创新型的专业教师梯队。教授讲师名单 体育教学部教授名单 姓名 性别 毕业院校 从事专业 唐吉柿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刘 炜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腊安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晓梅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志敏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宋冬梅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王朝琼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炼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庆菊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以慧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罗云义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齐 心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冉孟刚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三三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廷锋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江 涛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小兵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梁 桦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光明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程明霞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冯 毅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保亚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 浩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 李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邱 勇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于贵和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余 兵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汪克新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裴 岚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胡晓梅 女 西安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讲师名单 姓名 性别 毕业院校 从事专业 陈 尉 男   体育教育训练学 查明艺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 宏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谭永昌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唐兴国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王贵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马武云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史小红 女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黄尚军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鞠 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 涛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丁景勋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高 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昌能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秀芳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筑全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朱应飞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朱兆庭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邹力佳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左 晖 男 贵阳师专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昊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褚三章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卫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喻 强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 多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文波 男 西安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富 燕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教授、副教授简介唐吉柿,男,1955年生,中国党员,贵州遵义市人。参加全国健美操教练培训,主编《体育与健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参编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体育与健康》。发表论文7篇:1、试论体育的审美本质与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增刊),1996年2、市场经济下的体育美学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1997(8)3、心理测试仪对学生焦虑心理测试探讨[J]第一届全国学校体育科报会论文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试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审美功能与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4(1)5、试论体育情报的保密特点及防范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6、体育美学:一种生命现象的文化这些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2004(5)7、自助式体操水平支撑成倒立练习器[J]国家实用型专刊,2000(4)王凇瑞,男,辽宁本溪人,中共党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北京鹰之歌文化传播公司学术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炜, 男,贵州贵阳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部长,中国大学生足球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体育科学协会委员,贵州省学生体育协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贵州省体育场馆协会副主席。今年来主编教材五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于贵和,男,土家族,河北顺平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副部长,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选专家组成员。主编教材一部,副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三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邱勇,男,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副部长。主持参与科研课题六项。近几年主编教材一部,副主编教材两部,参编教材两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余兵,男,壮族,1969年生,广西横县人。2002年参加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高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2003年参加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外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发表论文4篇:1、铅球教学体会[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2(增)2、浅谈贵州大学运动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3(3)3、贵州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若干问题的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报,2003(9)4、高校100米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探讨[J]毕节师专报,2003(9)陈晓梅,女,四川大竹人,中共党员。中国体育科学协会会员。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骨干”培训。荣获2005年贵州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优秀裁判员称号;获中国高校第八届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二等奖;西南区第九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优秀奖。发表论文5篇:1、体育教学论与哲学和教育学[J]福建高校体育,1992(1)2、发展髋踝关节力量与提高短跑速度[J]贵州农学院丛刊,1994第3、4集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语言[J]中国农业教育信息,1998教改专辑4、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道德品质教育[J]贵州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5、关于健康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0年(3)宋冬梅,女,1963年生,贵州省贵阳市人。 1991年6月至1992年8月,参加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1997年8月参加中国健美操协会“全国健美操教练员、裁判员培训”;2007年10月参加“贵州省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发表论文4篇:1、 关于体育消费文化的思考[J]体育科学理论与实践,1999(3)2、 试论体育对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重要性[J]贵州大学学报,2002(3)3、 浅谈健身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持续性发展[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4、 体育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和途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2)罗云义,女,彝族,1958年生,云南永仁县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3篇:1、谈精讲多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竞技体操之美学蕴涵论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4)3、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J]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梁桦,男,1967年生,重庆合川人。2002年至2004年在成都体育学院进修研究生课程;2001年参加中国足球协会裁判初级培训。1993年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第二届大学生足球赛优秀裁判员;199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会一等奖;199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六届体育科技论文报告会三等奖;200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七届体育科学论文会三等奖;2003年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西区决赛“体育道德风尚奖”。发表论文6篇:1、浅谈头部在体操动作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1995(1)2、艺术体操规则的演变与价值取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3、艺术体操的竞技化与艺术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4、奥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J] 贵州体育科技,2002(4)5、影响高校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应用的因素及其对策[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3)6、艺术体操技术动作的竞技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龙庆菊,女,苗族,1972年生,贵州省锦屏人。曾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三等奖,发表论文5篇:1、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贵州体育科技,2003(1)2、太极拳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论从,2004(2)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4、软式排球在贵州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探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5、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1)张李,女,1961年生,贵州省赤水人,国家级裁判员。参加北京奥组委、体育总局田管中心“2008奥运会裁判培训”,发表论文8篇:1、应当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量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7)2、关于改进中长跑教学法的一点探索[J]贵州体育科技,1998(9)3、对田径裁判员强化管理的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10)4、电子表格在体育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4(12)5、“一人为本”背景下的大学生体育人文意识的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5(1)6、对高校体育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体育教学研究,2006(6)7、教师观念的变革与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6(10)8、奥林匹克文化与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7(4)李小兵,男,1968年生,重庆合川人。发表论文7篇:1、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J]贵州大学学报,2002(6)2、高校体育考评初探[J]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2002(6)3、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2(6)4、试论体育教育对贫困地区学生创新能量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8)5、毛泽东的体育观及其对我国体育教育方针的指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10)6、利用弹道反射原理帮助大学生理解跳高运动的初速度和腾起角[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6)7、跆拳道比赛运动员临场心理失态及调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8)任三三,男,1958年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人。发表论文7篇:1、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你加大健康投入[J]中国高校教育与研究,1998(6)2、健康、效益与体育产业[J]贵州体育科技,1998(6)3、历史、人种、文化……观念与足球[J]贵州体育科技,1998(6)4、互助力量在引体向上教学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报,1998(9)5、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2)6、互助力量练习法[J]现代教学研究,2004(9)7、轮滑保护架[J]现代教学研究,2007(4)冉孟刚,男,1965年生,贵州省望谟人,国家级裁判员。1999年荣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九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二等奖;2000年,荣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九届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三等奖。发表论文5篇:1、从终身体育思想试探21世纪体育教师的素质机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增)2、对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理论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2)3、对贵州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及训练与竞技水平的分析[J]贵州体育科技,1998(2)4、浅谈体育运动与智力发展的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增)5、高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增)杨保亚,女,1955年生,贵州黔西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3篇:1、贵州农学院体育专选课编班之我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增),1995(12)2、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J]贵州农学院丛刊1996(6)。3、贵州农学院94级新生身体素质浅析[J]贵州体育科技,1996(3)陈腊安,男,土家族,1953年生,贵州省德江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4篇:1、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初探[J]贵州体育科技,2、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特点及其管理[J]贵州大学学报,3、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贵州大学学报,4、优秀运动表象的实质及其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吴炼,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贵州贵阳人。发表论文6篇:1、浅谈意识在体育竞技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2003(2)2、试论足球运动员战术艺术在竞赛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培养[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3、试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围棋项目的必要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2(2)4、略论足球技战术意识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3)5、对改革现行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2(3)6、论高校足球运动的地位、作用及价值取向[J]贵州大学学报,2002(增)杨秀芳,女,土家族,1975年生,贵州德江人,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发表论文5篇:1、对构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2(3)2、试论贵州土家族傩堂武术的体育渊源及其开发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3、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隐性作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2)4、普通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趋向[J]安顺学院学报,2007(6)5、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民族心理的调适及其途径[J]贵州体育科技,2007(6)杨昌能,男,侗族,贵州天柱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6篇:1、贵州大学学生体育达标现状浅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10)。2、浅谈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状况及发展对策[J]中外教育纵横,2005(4)3、体育活动与亚健康[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9)4、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浅析[J]新教育论坛,2006(4)5、浅谈高校体育在现代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7(6)6、对黔东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0)汪克新,男,1963年生,江苏常州人。参加四川大学“现代体育理论专家”培训;北京大学“体育运动场馆的运营与管理”培训。发表论文3篇:1、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增),2、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量[J]贵州体育科技,2005(6)3、试论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J]规则民族学院学报,2005(6)任廷锋,男,土家族,1964年生,贵州德江人,民主促进会成员。《排球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主编,发表论文九篇:1、试谈分类学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0(4)2、简介体育教学或运动、比赛前的一组拉伸体操[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2)3、条件练习法在学校排球教学训练中的作用和运用[J]铜仁师专学报,2000(3)4、我校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3)5、试论高校学生增强体质的准则和身体体质的测定方法[J]贵州体育科技,2002(3)6、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贵州体育科技,2004(4)7、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的救护教育[J]贵州体育科技,2006(3)8、表象教学法在原地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9、旋转推铅球技术的优越性和运动员的适用性[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6)陈宏,女,贵州省大方县人,中共党员。2001-200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进修;2002年参加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培训。近几年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篇。程明霞,女,1965年生,河南方城人。1997年参加大学生体育协会“全国高校田径教练员培训班”培训;2006及2008年分别参加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培训班”、“‘科技西部行’全省教练员”培训。近来来,发表论文6篇:1、对体育教学模式的讨论分析研究[J]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1997(4)2、论篮球全面技术与特长技术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997(7)3、浅谈审美意识在观赏竞赛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1997(增)4、谈体育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结合[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8)5、武术进入奥运的利弊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增)6、情感教育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现实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2005(增)龙光明,男,苗族,1955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苗族协会副秘书长,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理事会理事。1997年4月,参加贵州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研讨会,6月参加西南区农业院校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及体育课程研讨会,1999年3月参加全国农业院校体育部主任工作研讨会,12月参加全国农业院校体育部主任训练班,2001年7月参加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现代体育教育理论讲习班学习,2003年11月,参加北京大学高层人文体育论坛。发表论文4篇:1、普通高校业余跳远训练的尝试[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3、4集(合刊),1994(4)2、跳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4集,1995(4)3、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3集,1996(3)4、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总第十期,1996(10) 。

贵州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灯盏乙素苷元及其前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60359,2011年~2013年) “紫金透骨喷雾剂”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主持,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黔科合社字[2008]5014号,2008年~2010年) “妇科止带胶囊”的研究开发(主持,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黔科合中药专字[2005]5042号,2005年~2006年,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 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的临床研究及新药注册申报(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2008年~2010年) “荭叶心通软胶囊”的研究开发(参与,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7年~2009年获得临床研究批件) 贵州地产药材荭草的产业化开发应用(主研人,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2007年~2011年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主研人,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年~2009年) 注射用NDC冻干粉针的研究开发(参与,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2005年~2007年,已向SFDA申报临床批件) “KR滴丸”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参与,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2005年~2007年,已获得临床批件) “双菊抗感颗粒”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参与,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2005年~2008年) “菊黄上清含片”的研究开发(主研人,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2004年~2006年,获得临床研究批件) “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的研究开发(主研人,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2004年~2006年,获得临床研究批件) “左羟丙哌嗪口含片”国家二类新药研究(参与,2001年~2002年,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 发表的主要论文: 灯盏细辛组分对脑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0,35(8):1038 (第一作者) 荭草不同药用部位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化学成分比较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1945(第一作者) 贵州产荭草药材指纹图谱的模式识别研究中成药,2008,30 (7):945-949(第一作者) 注射用辛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脑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119-123(第一作者) 羊耳菊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陕西中医,2008,29(10) :1391-1392(第一作者)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萘哌地尔缓释片含量药物分析杂志(增刊),2003,15-16(第一作者) 赤芍提取物有机溶剂残留检测研究贵阳医学院院报,2008,33(1): 35-37(第一作者) 荭叶心通软胶囊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中国药业,2008,17(9):16-17(第一作者) 羟丙哌嗪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贵阳医学院学报,28(5):407-408(第一作者)

张爱华,贵阳医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教授。1978年12月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疗系并留校任教,后分别在中山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及华西医大、四川外语学院等学习研修6年。2001年10月-2003年10月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修。现任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200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贵州省省管专家。200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同年2月被批准为贵阳医学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在贵阳医学院历任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和卫生毒理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现尚兼任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抗癌抗突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剂量与测试技术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司法医学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会员,《中国地方病学杂志》、《环境与职业医学》、《癌变·畸变·突变》及《贵阳医学院学报》杂志编委。贵州省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贵州省副主委。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1986年9月-1990年7月,天津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本科学生1990年10月-2003年5月,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发酵工程,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8年10月-2000年7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5月至今,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工程,讲师、副教授2007年3月至今,电子科技大学,金融工程,博士研究生近五年工作业绩1、授课名称及门数: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与信贷、外汇交易、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共计7门总学时:1092;年平均学时:218;教学质量评价积分:2、指导学生情况:指导2000、2001、2002、2003级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共计75人(其中含商务学院30人)指导贵州财经学院学生科研项目2个担任2005级金融工程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实习情况:2004年6月指导2001级金融专业实习担任班主任情况:2005年9月-2006年7月担任2002级金融3班专业班主任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一)论文发表情况(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1、上海A、B股市场收益率波动性对比研究及预测特区经济,2008年6月,第6期2、贵州省资本市场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特区经济,2008年4月,第4期3、上海B股市场系统性风险及投资机遇分析特区经济,2007年12月,第12期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价值工程,2006年11月,第11期5、关于我国货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7月,第7期6、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师,2006年7月,第7期7、我国股市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研究——基于1999~2005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市场论坛,2006年3月,第3期8、外资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3月,第3期上半月刊9、我国物价当前走势与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7月,增刊科研项目完成情况1、贵州财经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06):贵州省上市公司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主持人已结题2、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4):关于我国货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主持人已结题

中国统计   就不错。

您是指的贵阳市财经学院马??是位于河滨公旁边那个马??

贵州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黄煌,1954年生于江苏江阴。1982年至今供职于南京中医药大学。1987年加入农工民主党,历任第十二、 十三、十四、十五届农工党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农工党江苏省委副主委,第十、十一、十二届农工党南京市委主委,第十三、十四届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九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九、十、十一届江苏省政协常委。现为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政协常委委员、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主委 。07——09 江苏省江阴县中医院学徒、中医师;09——07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07——09 南京中医学院基础部教师;09——10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10——11 赴日本京都大学进修老年医学;11——01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01——07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07——05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05——12 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12——04 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学习;12——01 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市委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01——04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市委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04—— 01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01至今 江苏省政协常委委员、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中医学术流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90年代以后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现致力于经方的普及推广工作,主持全球最大的公益性经方学术网站“经方医学论坛” 。他的学术观点鲜明且有新意,结合临床紧密,实用性强 ,许多著作多次重印,并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韩文出版,并多次赴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讲学,是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著名中医学者。

学报? 是核心? 什么意思不太懂。我就是这个学校的人,请说清楚点。

一、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任主 任: 杨军昌(教授、博士、省管专家)副主任:闵 军(编 辑) 童国萍(副编审) 周感芬(副编审、副研究馆员)二、学报综合办公室人员主 任:毛元学(副教授、硕士)副主任:钟昭会(副编审、硕士)工作人员:吴 平(馆员) 庄 琳(助理馆员) 黄效白(助理馆员)三、《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 编:封孝伦(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副主编:闵 军(编 辑) 童国萍(副编审) 罗晓明(编 审) 赵广示(副编审、硕士)四、《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 编:宋宝安(教授、博士、博导、省核心专家)副主编: 王先桃(副编审) 曾 晶(副教授、副编审)五、《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主 编:金道超(教授、博士、博导、省核心专家)副主编:赵德刚(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赵 致(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编 辑:杨 华(讲 师) 钟昭会(副编审、硕士)六、《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主 编:封孝伦(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执行主编:项锡黔(教授)副 主 编:罗晓明(编审)(兼) 张应华(教授)七、《教育文化论坛》主 编:封孝伦(教授、博士、博导、省管专家)常务副主编:杨军昌(教授、博士、省管专家)副 主 编:周感芬(副编审、副研究馆员)李琼英(副编审、副教授)编 辑:毛元学(副教授、硕士)

  • 索引序列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贵州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贵州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