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苏州日报社总编辑

苏州日报社总编辑

发布时间:

苏州日报社总编辑

季建业,男,1957年1月生,江苏张家港人。1975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苏州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毕业),法学博士学位。历任苏州日报社副总编、党组成员,吴县县委副书记,吴县县(市)委副书记兼苏州太湖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昆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代市长、市长,昆山市委书记、扬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扬州市委书记,扬州市委书记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2013年10月17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2014年12月17日,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检察院就季建业涉嫌受贿一案向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5年1月16日8时30分,烟台中院第一审判庭公开审理被告人季建业受贿一案。

截止2021年7月南京市代市长是夏心旻

现任总编:周跃敏,男,1958年7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高级编辑。1982年2月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日报社工作,先后任新华日报体育记者,扬子晚报文体部副主任、第一新闻部主任、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编委兼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2006年6月,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原总编:周正荣同志:1995年7月—2006年6月任总编辑1997年7月—2006年6月任党委书记2001年8月—2006年6月任董事长2006年6月13日卸任。2002年12月,新华日报在整合原有版面的基础上,由10—12版增加到16个版 。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第三次改版。这是新华日报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改版。

苏州日报副总编辑曹

曹景行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陈鲁豫称他“师奶杀手”,窦文涛叫他“新闻雷达”。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曾任《亚洲周刊》副总编辑、《明报》主笔、《中天新闻频道》总编辑的曹景行,从幕后到幕前,从平面媒体到卫星传播,多年来累积了丰富的新闻知识与经验。 勇于面对挑战的曹景行不但为凤凰卫视创造了多个深受欢迎的时事节目。中文名: 曹景行 别名: 新闻雷达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47年 职业: 新闻记者 主要成就: 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 目录人物简介个性主张阅读是开讲的坚强后盾受教于父亲是一种奢望烦恼和心愿五十一岁成了“电视人”不安分的性格时事开讲时事开讲的成功之道遥控器和“五角钱”理论自由的新闻空间人物简介 个性主张 阅读是开讲的坚强后盾 受教于父亲是一种奢望 烦恼和心愿 五十一岁成了“电视人” 不安分的性格时事开讲 时事开讲的成功之道 遥控器和“五角钱”理论自由的新闻空间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1947年生于上海。1968年起皖南山区插队10年。1978年入复旦大学历史系。 曹景行1982年进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美国经济。   1989年移民香港,应聘做《亚洲周刊》撰述员,一年后升为编辑,两年后升为资深编辑。   1994年成为副总编,同时兼任《明报》主笔,写社论和评论。   1997年转行电视,出任香港传讯电视中天新闻频道总编辑。1998年入凤凰卫视。   曾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景行长安街》节目主持人。现主持东方卫视《双城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邀评论员。随着曹景行在内地知名度越来越大,在街上也不时被人认出。有人对他说,“我晚上睡不着觉,看了你的节目觉得还不错,养成习惯后以后不看还睡不踏实。”曹景行便开玩笑说,希望这样的“失眠者”、“夜猫子”越来越多。高中毕业,正好碰上“文化大革命”。到农村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一晃10年,再读大学时,已是拖妻带女,30出头。毕业后到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世界经济,五六年中每天在中外报刊资料室里从早坐到晚,一直坐到年过40,移居香港,一切又从头开始。 香港回归那一年,忽然感到自己已是50岁的人了,应该找一些更有趣的新鲜事情做做看,于是改行做电视。 1998年7月凤凰台要开《财经论坛》,想找一个头发有点白的人来主持,照了一下镜子,觉得可以试试,就这么试了一年。编辑本段个性主张阅读是开讲的坚强后盾  不管任何时候,提起自己的成就,曹景行都会谦逊地说,“我们就像一个球队。我不一定是踢得最好的,但我正好在这个位置上,球正好到我脚下,如果这个球踢开了,也未必说我本身很好,是因为这个机会好。”这句话,也印在了他新书的扉页上。   “做主持人时,我消耗的全是年轻时代的累积。”曹景行说,在这种累积之上,每天看到的资讯和新闻,便自动在头脑中分类,“比如以巴冲突,我30年前就开始关注,两岸关系关注了20年,中美关系关注了30多年……对我们来说,每个突发的新闻事件都能和原来所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在历史的脉络上有系统地做新闻,就会很清楚、准确。” ?阅读,是曹景行“开讲”的坚实后盾。他把自己的阅读分为年轻时的“乱翻书”和现在的“读报时代”。“知青时期在安徽,是最想看又看不到东西的时候。大家互相传书,拿到手上就翻。”身处资讯匮乏的农场,曹景行像一块海绵,从农场发给干部的书中汲取养料,不管是《二十四史》,还是马列著作,抓到手就狂读。这一路,他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等等艰深的书读了个遍,“比如说我拿一本黑格尔,非常枯燥也会去看,甚至还不止看一遍,不管读不读得懂。” 到大学,他囫囵吞枣的“乱读”时代结束,开始系统地消化整理之前的营养。“我有更多的时间来看我想看的书,除了上历史系的课,我还去上世界经济、国际关系的课。在社科院的六七年,我也大量阅读——这些都成了我后来做新闻工作最重要的后盾。”   时代造就他们的遗憾,却也造就了厚积薄发下的辉煌。在曹景行看来,这种经验是一个时代的普遍经验,而“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这种心态和环境”。曹景行将沉淀的智慧一点点释放,也适时补充新的资讯和知识。在媒体眼中,他是新时代的“知道分子”,以独特的真知灼见走在时代前列。   曹景行却无意长久地在浪尖激荡,而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古人求知模式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似乎只完成了一半,“我喜欢摄影,想到处走走。我每天都会看碟,电影有时比新闻深刻,能反映不同国家的人和社会。”   现在的曹景行,在北京高校享受着宁静的学者生活,也时常以写作和策划的方式介入媒体。“不管我是否离开新闻媒体,都会保持阅读习惯,每天读10份日报。”受教于父亲是一种奢望   ?曹景行有个横跨政治、历史、新闻和文学“四界”的父亲———曹聚仁,曹聚仁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入门弟子,与鲁迅交往密切,写有《鲁迅评传》,1950年只身赴港从事自由写作;1956年起,曹聚仁为国共和谈之事频频北行,是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的座上宾,台湾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也秘密邀其“畅谈”,密商两岸和平统一事宜。曹聚仁去香港时,曹景行才三岁,虽然父亲以后频频北上,但和家人共聚的日子加起来最多也只有一个月。直到1972年,父亲即将辞世,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曹景行从安徽乡下返回上海,和姐姐曹蕾一起赶往澳门,却没能见到父亲在世之前的最后一面。曹景行在《〈香港文丛(曹聚仁卷)〉前记》中写道:“每当朋友说我在香港新闻界打工是‘继承父业’时,我难免肚中一番苦笑。来香港后,曾看到好几篇文章,作者都讲到早年如何受益于我爸爸之教;对于我来说,这却是一种奢望,难以企及。”烦恼和心愿  随着曹景行在内地知名度越来越大,在街上也不时被人认出。有人对他说,“我晚上睡不着觉,看了你的节目觉得还不错,养成习惯后以后不看还睡不踏实。”曹景行便开玩笑说,希望这样的“失眠者”、“夜猫子”越来越多。 曹景行不过出名也有出名的烦恼,曹景行并不是个很注重小节的人,现在出门前也得看看穿着是否合适,举止是否得体。“有一次,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卖冰糖葫芦的,一时嘴谗买了一串,但想想在马路上吃被人看到不好,只好藏在衣服里回宾馆才饱了口福。” 50多岁的曹景行依然童心未泯,不肯服老。“在我们评论组里的7名评论员,我不是最老的,还有3个都比我年纪大呢。”所以,无论是搞策划、跑采访、说评论、办记者站,曹景行都忙得不亦乐乎。谈起未来,他没有明确的规划,“做自己没做的事情,未来仍然充满变数”。五十一岁成了“电视人”  说起自己的事业发展,曹景行连说没想到。因为他到了近30岁才看上电视,到了51岁“知天命”的年龄反而“触电”成了电视人,由此他忍不住感慨:生活真是充满了偶然。   10多岁的他碰上“文革”,和不少上海知青一起到安徽的农场里插队落户。   “文革”后期,他开始从农场发给干部的书籍中“吸取养料”,不管是二十四史还是马列著作,抓到手就如饥似渴地读。   1977年恢复高考,曹景行本来想报考化学系,但因准备不够充分,就报考了把握较大的文科。次年,他和妻子一起双双考上大学,一个学历史,一个学化学,重回上海。后来进入上海社科院工作。   年过40岁之后,他又选择香港作为事业的新起点。他一开始就进入格调较高的《亚洲周刊》,后又担任了《明报》的主笔,写评论得心应手,为目前在凤凰卫视“说评论”铺平了道路。 曹景行“人家说我从事新闻是子承父业,但其实我4岁时就和父亲(曹聚仁)分开了,更多的是从他4000多万字的作品中受到熏陶,他淡泊名利的性格对我影响很大。”因此,他对女儿的事业也同样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现在女儿在美国做市场营销,也有回国内发展的想法。他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女儿身上,只是把得到的资讯提供给她参考。不安分的性格  曹景行早年在社科院做了多年的研究工作,面对做学者和做新闻人的取舍问题。曹景行主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由于他性格里带着那么点“不安分”。一谈到新闻,他眼中闪着老顽童式兴奋的光芒,他甚至用“好玩”和“刺激”来形容做新闻的感觉。特别是遇到重大的新闻事件,它影响着整个社会、整个人生。做为一个新闻人,能够见证历史发生在你的身边并且能够直接参与的感觉是一 曹景行种刺激。这种刺激会使人兴奋并且持之以恒。   曹景行选择做新闻人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环境所迫。初到香港时,内地的学位是不被认可的。进不了大学,做不了公务员,就只剩下两条出路,一个是经商,另一个就是进媒体。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媒体。到凤凰之后,曹景行起初只是做策划工作,帮窦文涛想点子,帮《杨澜工作室》出主意。直到1998年7月,凤凰台要开《财经论坛》,想找一个年纪稍微大点儿的人做主持,他才决定试一试,就这样试了一年。这期间赶上了两会和克林顿来访,他又开始试着做评论。这一做就做到了1999年。1999年5月9日,北约的导弹轰炸了中国驻南大使馆,大规模的电话连线和他救急用的及时评论获得了观众非常强烈的反馈。同时,这个重大事件让曹景行发现了自己的未来空间,就是在《时事开讲》做评论员。编辑本段时事开讲  《时事开讲》做到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固定的收视群。虽在深夜播出,却已形成一批高层次的政要、企业管理人员等固定收视群体。曹景行说,因为他力争在节目中提供给观众“第一解释权”,即在新闻事件报道后的第一时间,对新闻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这就涉及到了政治评论的火候问题。曹景行有两个基本立场是一定要把握住的。首先就是要基于事实,新闻评论不是个人主观的发挥。新闻基于事实,不仅是当天发生的新闻事实,而且要禁得住未来发生的事实的检验。第二是基本的原则立场,所有的言论基调都是从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时事开讲的成功之道  《时事开讲》的成功还在于评论员不是以高高在上的专家角度向观众灌输某种概念,而是一种平等的关注与交流。如果碰到敏感问题,那就在基本立场的基础上“多走半步”。这个半步,就是指《时事开讲》针对某件新闻事件相较于其他媒体的多角度、多侧面的解读。遥控器和“五角钱”理论   说起工作,曹景行滔滔不绝。他主持的《时事开讲》节目,虽在深夜播出,却已形成一批高层次的政要、企业管理人员等固定收视群体。他说,因为他力争在节目中提供给观众“第一解释权”,即在新闻事件报道后的第一时间,对新闻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他还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遥控器”和“五角钱”理论。无论是做电视还是报纸,脑子里总要想着:观众和读者实际上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利,节目、报纸不好看,随时可以使用遥控器换台、或者不掏出口袋里的“五角钱”买报纸。所以,如果连记者自己也不感兴趣的内容,最好别让它随便“出炉”。   曹景行说,这些理论也是到了香港才总结出来的。因为凤凰卫视是商业性电视台,做节目一定要考虑成本和回报。“我们一般不为整体包装大量投入资金,而是集中精力打响栏目品牌,一年开创两三个,5年就是十几个,观众自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广告收入也随之而来了。”编辑本段自由的新闻空间  曹景行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说假话、不说自己不相信的话是底线。当然,这并不代表什么都可以说。相较于其他主流媒体甚至于西方的权威媒体,凤凰给予评论员的表达空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松的。就拿《时事开讲》的选题来说,直到现在,每期节目的内容既不提前审题也不报题,所有的程序由评论员一气呵成。这在其他电视媒体是绝无仅有的。凤凰是个难得的媒体,她是中国改革发展、新闻界本身转变和中国走向世界几个因素结合的产物。十年,对于孩子来说,这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接受教育,开始人生起步的年龄,而对凤凰卫视而言,这十年,已经让凤凰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向了成熟。这十年,凤凰开始一步步向他们的目标迈进: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可以听到凤凰人的声音。他说,若干年后,当你回首过去,你能在中国新闻的发展史上找到凤凰的地位,她的作用就在于她起到了引领中国媒体走向世界的催化剂作用。

生前的成就就是很多节目的主持人,比如说著名的节目《时事开讲》,还做过卫视新闻评论员,也担任过卫视咨询台的副台长。还当过大学教授 。做过杂志的副总编辑,也做过主编。

有很多的成就,编辑过作品光圈中的凤凰,还主持过节目双城记,也主持过节目时事开讲,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同时还在东华大学兼职过教授,还被窦文涛称为了新闻雷达,给人们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他是因病去世的,享年75岁,在2022年2月11日去世的,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媒体人。

荆州日报社总编辑

武昌坐车 建议到长途车站 搭52路车能到荆州日报社门口。(但是52不好等)打的也很便宜 7~8块就够了

荆州日报的发展前途一般来说没有荆州晚报大,同理,荆州晚报比不了楚天都市报。所以就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而言,不怎么样。但是现在工作不好找,能有这么个机会还是把握一下,毕竟做得好可以跳出去嘛!

没有发展,大多都不怎么样。荆州日报和湖北火星传媒有限公司。

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贵州日报社总编辑

“知心弟弟”李燚 ,男,中共党员,1990年4月出生,贵州黔西人,2005(初中三年级)年创办“知心协会”,“知心热线”,《知心小报》,任“知心协会”会长,《知心小报》总编辑,提出“学生帮学生”,解决了许多亲子矛盾,同学烦恼,给许多家庭带去了欢声笑语,所以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知心弟弟”,其事迹被《中国中学生报》《中国少年报》《中学生心理》《中国青年科学》《贵州日报》《贵阳晚报》《黄河之声》《记录》等媒体报道。2005年12月,与“知心姐姐”卢勤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做专访。曾荣获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特等奖;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贵州省“品味贵州醇”杯电视主持人大赛贵阳赛区一等奖;贵州民族大学第二届主持人大赛“金话筒”奖;贵州民族文化学会成立20周年“优秀演员奖”等。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贵州民族大学“感动校园”十佳人物;贵州民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知心有约》栏目主持人;贵州民族大学星空862调频电台《知心有约》主持人;贵州卫视《人生》栏目情感嘉宾团成员;贵州广播电视台旅游广播FM2《和你一起成长》主持人。2013年2月,成功在家乡黔西举办“我的深情为你守候—李燚个人独唱音乐会”。

思南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辖属铜仁地区,历史上思南出了很多名人,明清两代考中进士32人,举人360人。田仁智(?-1376),元朝镇远同知田茂安之二儿子。思州宣慰使田仁厚首先纳款于朱元璋,朱元璋授田仁厚为思州军民宣慰使,而田茂安刚不屑堂侄田仁厚的统辖,便割镇远、思南地方献明玉珍,明玉珍授田茂安为思南道宣慰使,设都元帅府,授田茂安的儿子田仁政为龙泉坪宣慰使,田仁智为镇远军民同知,其弟田仁美为统兵元帅。田仁厚忿恨,遂于于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率兵攻破龙泉坪,田仁政、田仁美战死,田茂安亦抱病亡,后由田仁智袭思南道宣慰使职,朱元璋平定陈友谅后,田仁智遣都司杨琛为使归顺朱元璋,朱仍授其为国南道宣慰使、司治龙泉坪,后迁镇远,再迁水德江(思南)。至此,昔日的思州一分为二,即思州、思南二宣慰司,田氏两家互相仇杀几十年。明太祖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田仁智入朝进贡,授忠顺大夫。九年(公元1376年)十二月,朝贡归至彭泽时染病身故。安康字汝锡,明朝思南府人。幼时读书青鸾溪边,非常用功,晚上挑灯夜读,灯油燃尽时,烧柴火继续读书。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考取举人。任南京兵部司务,工部都水郎中。办事认真,督造御器时,节约料价七千。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出任云南澄江府知府。在云南时,当时数万少数民族聚集起义,他单骑深入起义群众之中,向他们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起义解散,使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祸。老百姓感激他,为他修祠纪念。他为官廉洁,任满回乡时,行装仅衣被数件而已。因安康的功绩,其父安逸被敕赠南京户部员外郎奉直大夫,本人被敕赠中宪大夫。安康擅长写诗,著有《青鸾溪集》,创作有《思南十咏》等诗。《黔诗略纪》录其诗二首。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出身仕宦书香门第,幼读书用功,聪敏过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十七岁时中云南乡试举人,九年(公元1514年)二十岁时入朝考取进士。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任福建延平府推官,六年(公元1527年)任直隶河间府推官,次年授户科给事,九年(公元1530年)授礼科左给事,十五年(公元1536年)任吏科左给事,户科都给事,福建布政司参政,十八年(公元1539年),升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再升任广东布政使。二十年(公元1541年)六月,惊悉两子会试不第后相继丧于京城的消息后,万分悲痛,方寸迷乱,遂辞职还乡。后在家乡办学,直到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田秋居官廉洁奉公,直言敢谏,刚正不阿,功德卓著,政绩斐然。他革除内府监滥支皇室膳食费,清理光禄寺浪费资财,裁减太常寺过多的人役,酌削御马监冗重开支,规劝皇帝天地坛祭祀和迁冢中不要劳民伤财。云南镇官大施虐政,朝廷鞭长莫及,京中官员不敢过问,他他具奏弹劾等等。田秋的最大业绩是关心家乡文化建设,最早提出在贵州兴办州县学校,在贵族开科取士。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在以后的120年间,因为没有乡闱,很多读书人参加考试,都要到千里之外的云南去应试,除少数富贵家庭之外,很多贫寒之士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埋没了很多人才。田秋力主贵州开设乡闱,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他向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奏请在贵州开设考场、开乡试。十四年(公元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公元1537年),贵州首次开科,初定解额二十五名。开科本省,节劳省费,向学者日益增多,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他还上了《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也得到了批准,三地相继办起了学校,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田秋能诗,擅长书法,思南潮底有石临官道,高数尺,上携"黔中柢柱"四字,为田秋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所书。著有《西麓奏议》,删定有《思南府志》二册。王蕃自号一瓢斋,明朝贵州思南府人。生活于明嘉靖至隆庆年间(公元1522-1570年),读书不求仕进,安贫尚义。工于篆隶,擅作墨梅,为诗清逸。所交多名流,著有《一瓢斋集》。《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误作王审。李渭(?-1589),号同野,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历任华阳(四川成都)知县、和州(安徽和县)知州、高州府(广东茂名)同知、化州知府、南京户部郎、韶州知府、广东副使、云南左参议等。任官期间,能廉洁自守,尊爱百姓。初由华阳知县升和州知州、高州同知时,曾有合浦令、化州、吴州吏以珠宝、金银相贿赂,被李渭叱之不受。渭潜心研究儒学,生平无日不以讲学为事,讲学反对空论,主张实践,受人敬仰。他是贵州有名的理学家,一生治学以孔子"四不"为准则,主张修养的功夫是"无欲",还进一步阐明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他与清平的孙淮海、贵阳的马心庵被称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学者称他"同野先生"。明神宗赐他对联曰:"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他晚年辞官还乡后,在思南府城北中和山观音阁点易洞设"中和书院"讲学,兴学黔中,开黔北学风,学者如影相从,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曾有江西万安人赖嘉谟,首以为师,大有德而去,考中进士,官四川左参政。又有江西徐云从学,敬仰同野笃实,终生不忍离去。思南人则有冉宗也、胡学礼、田憔安等都继承了同野之学。李渭一生著作颇丰,有《诗文》三卷、《先行录》三卷、《毋意篇》一卷、《简寄》二卷、《杂著》一卷、《家乘》十二卷、《大儒治规》三卷等。《黔诗纪略》录其诗十首。尤善书法,在思南有其多处摩崖石刻,如中和山有"中和",点易洞有"点易洞"、"云深外",朝阳洞有"不舍昼夜",万胜山顶有"卧月眠云"等。敖宗庆字汝承,号梅坡,明朝思南府(今贵州思南)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初授行人、常典,分守河南,教民垦田,引水灌溉,躬课耕耨,河南人乃知种稻的好处。后晋升广西按察使,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晋升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梅坡天资殊绝,读书目数行下,与李鹏野同岁中举,同野以讲学著,而梅坡则为文章与之齐名,所著《梅坡集》,惜不传。张守宗(1525-1603),明朝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举人,次年中进士。历官户部山西司员外郎,晋升辽府长史。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晚年辞官回乡,敬养老母,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寿终,享近七十八岁。葬于思南河东万胜山顶。萧重望字剑斗,明朝贵州思南府(今贵州思南县)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举人,次年成进士。初任河南阌乡县知县,调祥符行取,再拜云南道监察御史。告养归,服除起官,进都察院佥都御史,不竟其用,卒于官,当时%论深感惋惜。萧重望操行严正,学问高深,在河南作官时,多有政绩。任御史时,曾四次奉命巡视,上疏奏章数十起,所言皆是国家要事。告养归时,仍疏安边五事:请置偏沅巡抚,复云贵总督,设思南府同知、建印江县学,增置安化县等。著有《奏草》,已失传,惟存《请增申侍御土木堡忠臣庙名位》一篇。《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田仰字百源,明朝贵州思南府(今思南县)人。系遵义府通判田贡国之子。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性严介,官吏部主事,太仆寺卿、四川巡抚、四川总督等,所到之处,皆有政绩,无不塑像奉祀。在平定奢崇明叛乱时,因桃红坝大捷有功,嗣任总漕,晋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思南府续志·乡贤》有介绍。田景猷(?-1624),字观野,明朝贵州思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举人,次年进士。痛恨安邦彦叛乱,疏请皇帝敕书宣谕,廷议壮之,即擢升田景猷为职方主事。明安邦彦围贵阳,景猷单骑往,晓以祸福,令罢兵归顺朝廷。安邦彦不听,但慑于他的威名,也不杀他。使其羁赋营中。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解贵阳围时,田景猷逃出贼营,向王三善报告贼营的虚实,使王三善大破贼营。后随王三善征战,直至水西。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春,王三善从大方还军至内庄时兵败遇害,兵皆散。景猷下马叹曰:"臣不能报陛下,死有余憾唉!"遂遇害。后来,朝廷赠田景猷太常少卿。孙顺号茜溪,明朝贵州思南人。明思宗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举人。十年(公元1637年)进士。官浙江安吉知州、行取授兵部浙江司员外郎,升本司郎中。永历称号,相从戎马间,官至兵部尚书。永历亡后,隐居著述以终。《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郭石渠字文渊,贵州思南县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进士。钦赐一品,官翰林院检讨,历任礼部、吏部、刑部郎中。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任乙卯科陕西省正考官,转江南道监察御使。秦魁榜(?-1868)又名秦崽崽,秦黑胡子,清朝贵州思南县人。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腊月,灯花教首刘仪顺,于思南鹦鹉溪与致和团首何冠一组织白号军起义,攻破思南,杀死知府,于次年二月在思南岑头盖修筑大营垒,驻军两万余人。九年(公元1859年),刘仪顺又在岑头盖建宫殿,设府署,立朱明月为秦王,刘仪顺自任左丞相,封秦魁榜为右丞相。白号军纵横千余时,聚兵数十万,持续十余年,联合苗、回义军,先后攻下了思南、印江、石阡、湄潭、务川、绥阳、正安、桐梓、遵义、仁怀、黔西、大定、定番、广顺、镇宁等府州县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秦王政权迁往秦魁榜的家乡思南秦家寨。白号军的胜利震动了清朝最高统治者,他们调集川军、湘军前来镇压。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六月,川军攻陷玉华山,接着进攻岩门关的时候,刘仪顺、秦魁榜被叛徒捉住,慷慨就义于成都,历时十多年的白号军起义最后失败。胡胜海(?-1868)小名胡黑二,清朝贵州思南人。黄号军农民起义军将领。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二月,在安化乾溪梅林寺(思南境内)起义。用黄色头巾包头,故称黄号军。仍奉刘义胜为教主。同年四月攻下务川城,进逼沿河。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黄号军配合各地号军围攻余庆城,夺取荆竹园,作为军事政治中心。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在清军围剿中被俘,惨遭杀害。程掝林清朝贵州思南县人,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举人,十五年(公元1889年)进士。官翰林院总纂,十九年(公元1893年)出任甘肃乡试正考官。平生精研说文,著述甚富。所著《说文通例》未刊稿本,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曾以三千金求出版,未应允。旷继勋旷继勋(1897年—1933年),男,汉族,原名大勋,号集成,贵州思南县人。少时只读过三年私塾,从小好动,爱弹跳,会骑马,练就了一副轻捷矫健的身躯。辍学后随父串乡摆摊卖药。1919年入川当兵,历任连长、营长。1925年升任黄隐江防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不久江防军缩编为第七混成旅时改任第二团团长。同年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分管财政。1929年6月29日建立四川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蓬溪县苏维埃。后出任红6军、红4军、红25军等多个红军军长、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1933年夏,在四川通江洪口牺牲,时年三十六岁。2009年9月10日,旷继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肖次瞻肖次瞻(10--12)原名炳煌,又名次旃、汉吉,汉族,中共党员,黔东早期中共地下党组织主要创建人,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人。13岁考入镇远中学,后考入常德教会学校,专习英语、数学,1924年随父到武汉,就读于共产党人陈潭秋、进步青年钱介磐创办的共进中学。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6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恽代英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后出任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处常委。 熊大瀛熊大瀛6岁入私塾,10岁进小学,17岁毕业于贵州省立七中,继而就读于贵阳师范学校。在省立七中就读期间,他通过阅读革命书籍,对共产主义有了初步认识,并成为革命青年中的骨干之一。1938年元月从贵阳师范学校毕业后返回家乡,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根据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决定,与肖次瞻(见“肖次瞻”条)等筹建中共思南县临时工作委员会。9月初,中共思南县委员会正式成立,熊任组织委员,经常到县中、小学“读书会”去教唱革命歌曲,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争政策和揭露国民党的反共阴谋和卖国行径。1940年2月肖次瞻调离贵阳后熊大瀛继任中共思南县委书记,积极出版县委机关刊物《思南教育旬刊》,宣传鼓动群众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7月12日思南县委遭敌破坏,熊大瀛被捕,在狱中继续和敌人斗争,于1941年8月被敌杀害

《炫舞天鹅》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勇敢追求舞蹈梦想的故事。影片因一段舞蹈展开,讲述了一个平凡的小女孩不懈地追求梦想,也因梦想而变得不再寻常的经历,体现了人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勇敢与坚强、善良与乐观的精神。影片主演戴佳佳还在现场即兴表演了一段西班牙斗牛舞,赢得阵阵掌声。  童星戴佳佳成为本片女主角,她是电视剧《解放》和电影《建国大业》中毛泽东女儿李讷的扮演者。中影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江平表示,佳佳的表演还得到了唐国强的肯定与称赞。此外,曾参演过《寻找成龙》、《爱情左右》的爱新觉罗·启星与张纪中版《天龙八部》中游坦之的扮演者马浴柯,也将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  电影《炫舞天鹅》是奥运天使刘岩受伤以来第一次“触电”,本次担任影片的舞蹈动作总设计。片中需要一个优秀的专业舞者,技术设计编排一段舞蹈去震撼住故事里的小主人公,吸引着她为了自己的奢侈梦想而不断努力。刘岩用精湛的舞技赢得了青年舞蹈家的美誉,也赢得了奥运会开幕式唯一独舞《丝路》的A角,在受伤后,她用坚强的意志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影片中有很多孩子们跳舞的场景,刘岩教导孩子们在镜头面前起舞,使她们看起来最美。  《炫舞天鹅》2009年12月16日在贵阳开拍,是由贵州人投资、主创,在贵阳青岩和三江农场拍摄的一部儿童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平凡的小女孩不懈的追求梦想,也因梦想而变得不再寻常的故事,体现了人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强与勇敢、善良与快乐。《炫舞天鹅》出品人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贵州日报社社长姚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与导演余治林一起出任。总制片人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江平出任,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刘庆鹰出任影片总监制,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霍邢平出任影片总策划。此外,总制片人江平除了亲自为影片主持开机仪式外,本月初,他还特地前往贵阳拍摄基地探班,慰问剧组成员。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现代苏州》杂志,是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苏州城市门户杂志,是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的“第四平面媒体”。 《现代苏州》杂志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现代苏州》杂志社编辑出版,全铜版纸,大16K彩印,半月刊,面向全国发行,邮发代号28-93,全年24期。

集团简介该报业集团拥有七报一刊一社一网站十大媒体,拥有苏州报业广告公司、苏州新苏报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城市报业广告公司、苏州日报印刷中心、苏州报业发行中心等一批经营实体。集团旗下的《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雄踞苏州地区平面媒体前三强,日发行量突破40万份,有效阅读人群达200多万。 还拥有张家港日报、常熟日报、吴江日报、太仓日报、古吴轩出版社(江南音像出版社)、苏南科技开发杂志、苏州新闻网站。2001——2005年5年荣获8个中国新闻奖,被新闻界誉为 “苏州日报现象”。作为主流报系,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广大读者尤其在政府和企业的各级决策层中有着巨大而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其权威性和公信力使她成为传播企业形象,塑造品牌形象的理想载体。苏州新闻网是苏州市政府重点新闻网站,也是苏州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之一。目前的日访问率超过20万人次。每天上午,网民即可通过苏州新闻网查询当天的《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的数字报纸及广告,并可随意检索。

  • 索引序列
  • 苏州日报社总编辑
  • 苏州日报副总编辑曹
  • 荆州日报社总编辑
  • 贵州日报社总编辑
  •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