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医学期刊编辑

医学期刊编辑

发布时间:

医学期刊编辑

当然去医院 编辑没有发展空间

有专业的医学知识,有较强的文字控制能力,有较强的交际能力

医学类有《吉林医学》《中国中医药资讯》《求医问药》《中外健康文摘》等 审稿通过了联系你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以下供你参考: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医学期刊编辑部

为什么医学信息杂志社在北京,第一你看主管主办单位,有些主管单位是北京的,主办单位是地方的。第二北京毕竟属于首都,很多杂志社都有在北京设立编辑部的。

《健康必读》《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外健康文摘》 《医药前沿》 《求医问药》 《当代医学》《大家健康》《核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核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核心 中国医药导刊》 《核心 中国妇幼保健》 《核心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核心 中国老年学》

可以发的,大概是明年1、2月份出刊,我空间里有详细的资料,你可以去看一下。

可以发的,我这里有很多合作期刊

医学编辑部编辑

编辑一些与医院、医药有关的一些文章 发往网站或是报纸上!

以下是我在创新医学网上查到的你可以参考一下:首先,创新医学网编辑部在收到您的来稿后,会根据您的目标期刊,对您的论文进行编号,每篇论文都会获得唯一的编号,以便于稿件的后期处理;第二阶段:初审。编辑初审主要审标题、摘要、关键词、审导言和问题提出的背景以及文中的子标题;第三阶段:外审。论文将被送至专家处进行学术把关,专家审阅后给出审稿意见以供参考;第四阶段:校稿。经过前面三个阶段,确定可以录用的稿件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会对其进行三次校稿。一校,编辑会对稿件进行专业修改,包括字体、标点、格式、结构、语言润色以及复制比率的修改;二校,针对论文的统计学问题以及英文翻译进行修改或完善;三校,对稿件进行最终的审阅及编修,确定稿件的各部分都无瑕疵。(在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稿件都有可能被拒,此类稿件,编辑部会根据其情况不同,给出返修、建议转刊或退稿的回复)第五阶段:终审。审校完成后的稿件,我们会将清样寄于作者,与作者进行沟通,待作者没有意见后进行终审,确定无误后即可进行排刊,走快速通道。

工作职责: 1)、按期刊的要求,对学术论文进行排版,文字校对, 2)、熟练按期刊要求把稿件上传到投稿系统。 职位要求: 1)、具有生物、医学基础、药学或临床专业专科以上学历者 2)、熟悉计算机操作、具有资料查询处理、英语阅读及书写能力 3)、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及工作热情

医院期刊编辑

2.1文题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文章主题,不宜过长,以20个汉字为宜,并附英译文题。2.2 作者和单位名称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间用逗号隔开;作者单位要全称(科室)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并附单位英文名称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2.3摘要和关键词综述和论著均需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注意:综述文章的摘要须简明扼要的平述;论著文章的摘要必须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说明;摘要限200~300字;关键词限3~5个,词间用分号隔开,标引的关键词应针对文章所研究的重点内容。2.4 中图分类号列于文章摘要之前。2.5 缩略语文章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应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特别是英文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先标出中文全称,然后在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2.6 计量单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方法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部出版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组合单位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1条,例如:mg/kg/d应改用mg/(kg·d)表示。人体的有关检测值,以L为单位计算,不用ml或dl;物质的量浓度用mol/L,不用N、M、mEq/L。2.7 论文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一级用 1, 2, 3……; 二级用 1, 2, 3……; 三级用 1,2,3……。2.8图表与正文避免重复,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表一律用三线表;表图要有表题、图题及序号。统计学相应检验值(t值、F值、χ值、P值)要准确列于表中或表注内。2.9 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顺序编号,内部资料和未发表文献不可列为参考文献。引文内容须与原文献核对无误。书写格式为:[期刊]作者(3位以内者全列出,超过3位后加等或et al)题目[J]刊名(外文期刊按《IM》中缩写书写),年份,卷(期):起止页(外文文献作者的书写:姓在前,名在后并缩写)[书籍]作者书名[M] 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年 起止页3 题名(中、英文) 一般限20个汉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及结构式和公式。4 作者及工作单位和科室(中、英文)?4.1 作者署名列于标题下,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以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数字序号,并于其工作单位前加相应序号;各单位之间连排以分号隔开。例:张爱华,林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 石家庄050082;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4.2 作者单位排在作者之下,包括单位全称和科室、所在省市(县)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县)名之间以逗号分隔。整个内容用括号括起。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5 摘要(中、英文) 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论著文章的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综述和论著文章均要中、英文摘要。6 关键词(中、英文) 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7 中图分类号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8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引文一定加标注序号,出现的先后顺序列表于文后,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相一致。外文文献的作者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姓前名后,名缩写。内部刊物、资料及未经正式出版的作品勿作为文献引用。 文献类型标识 联机网上数据库 磁带数据库 光盘图书 磁盘软件 网上期刊 网上电子公告 载体类型标识 [DB/OL] [DB/MT] [M/CD] [CP/DK] [J/OL] [EB/OL]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取前三位) 文献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如:?[1] 祝惠民.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2-[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据研究所,[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取前三位)?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如:?[5] 刘怀深.端粒酶与肿瘤研究[J].医学综述,2001,7⑴:17-[6] Gottlies RA,Burleson KO,Kloner RA,et Repe-rfusion injury induces apoptosis inrabbit cardiomyocytes[J]Clin Invest,1994,94⑷:1621-专著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M]//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如:?[7]张庆怡.糖尿病性肾病的治疗进展[M]//刘桂蕊.内科病最新治疗(Ⅱ).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125-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休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如:[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9]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社,1996.

面向临床医生的,生产临床实用的专业内容; 面向大众的,生产靠谱的医学科普内容,与各种医疗健康谣言战斗; 面向药企的,为医药企业提供各种医学支持和专业服务。其实有没有前途真和岗位没太大关系,和个人的兴趣契合最重要。如果一个岗位人人都说好,但不是你的菜,干着不喜欢,那还是趁早走人。似乎“事少钱多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岗位谁都喜欢,先不说这样的岗位是否真的存在,这么干真能体现你的价值吗?如果在工作中不能收获成就感,不能自我实现,那是杯具。我自己做了10年骨科医生,在丁香园论坛也混了10年,随着自己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原来的医院越来越难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感,我选择了离开,加入丁香园。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事业的深入推进,各期刊社要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要求各期刊社要转变思想面对市场。在这样空前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如何做出应对,是各刊社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认为,期刊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其核心之道仍然是期刊质量,而如何提高期刊质量方法也有很多种。文章从期刊的市场定位、选题开发、作者队伍建设、组稿的重要性以及制度化与规范化等几方面入手分别进行了论述,这些都是一本刊物最基本的东西,但做得细、用得好却会使刊物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  期刊;编辑工作;市场定位;选题开发;规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作为期刊部门的运行机制也由过去的单一的政府计划机制转变为市场机制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复合机制。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事业的不断推进,各期刊社需要面对市场的情况越来越紧迫,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投身期刊建设,是很多期刊社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期刊质量是期刊进行市场竞争的根本所在,如果期刊社是大树,那么期刊质量就是根,而且是深根,根好树才会茂盛,而且从大环境来讲,每一本期刊质量的高低与否,还关系到整个文化事业的兴盛与否。   一、期刊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理想的位置   要把自己放在理想的位置,就要把市场定位作好。无论是期刊也好,还是开发其他商品也好,市场定位都离不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定位方面,首先期刊无论怎么定位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方针等,其次是我的市场目标是什么,我用什么样的选题特色办刊特色来实现它;在微观定位中,首先要把自己为什么样的人服务确定好然后再来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特点、体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装帧设计、定价等具体策略[1-2]。期刊的市场定位有以下几种策略选择:   填补空白不断开拓。以笔者所在的《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和《剧作家》杂志做个例子吧。20世纪80年代《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初创,当时医院管理是否算一门科学还很令人怀疑,卫生软科学的期刊阵地还尚未开发。但是我刊编辑部的同仁审时度势,大胆地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卫生软科学期刊《医院管理》,填补了医院管理学术期刊的空白,并很快占领市场,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欢迎。1985年,我刊又及时取得当时的主管部门国家卫生部的大力支持,将刊名更为《中国医院管理》,在大家的努力下,期刊质量不断提高,使得《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一度进入“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的阵营。《剧作家》杂志创刊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杂志名为《黑龙江戏剧》,在中国戏剧界十分有影响,很快占领市场,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欢迎。马也的《站在八十年代门槛上》,以及谭霈生、丁扬中、晏雪等戏剧理论家的文章,都曾在该刊发表后在戏剧界产生震动。1985年,该刊又及时取得当时的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将刊名更为《剧作家》。《剧作家》杂志培养了大批优秀作者如杨利民、杨宝琛、杨宝林、王治普、付军凯、李景宽、朱红赤、张兴华、徐立根、车连滨、马国发、柳盛林、苗俊英等等,当时在全国还掀起了黑龙江现象。《剧作家》杂志199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期刊;199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一级期刊;2002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只有不断创新才会走得更远。如今,卫生软科学的发展十分迅猛,此领域的期刊也是越做越精良,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而且很多期刊风格很相像,栏目设置、选题计划等大同小异。《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作为一本软科学刊物只有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该刊不断更新内容、调整栏目。由于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增加了“医疗改革”栏目,为读者深入解读新医改的具体内容;增加“政策研究”帮助读者摸索国家政策调控的方向。在开设符合形势发展的新栏目的同时,也要及时撤掉已过时的栏目。封面设计对于刊物来讲应该与内容一起成为生产力和创造力[3],所以该刊加大对封面设计的投入,使得刊期外形日益精美,形成了独特风格,美观大方,与新颖的内容相应成趣,深受读者喜爱。   同样,随着中国戏剧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与戏剧有关的学术期刊也非常多,且栏目设置、选题计划等大同小异,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但与《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不同,《剧作家》杂志更是一本文化刊物,所以,有些传统的好东西是不能变的,比如说优秀剧本的创作与刊发,然后为适应新形式又增加了诸如小戏小品等栏目,既保持传统又与时俱进。封面设计也很独特,一度以该刊的美编国内知名画家潘衡生的油画作为背景,很有收藏价值。实践总结,竞争是一定会有的,而且会越来越猛烈,你躲不开,所以只能创新再创新、开拓再开拓,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选题的开发是把期刊办好的基础工作   选题开发是市场定位的延伸和继续,不仅关系到期刊的质量,而且是期刊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选题开发一定要把好关、定好方向并且要坚持办刊原则。   坚持办刊方向。期刊从两点来说都必须坚持办刊方向:首先期刊是具有文化属性的特别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遵循市场规律,既然具有文化属性就还要遵循文化传播的规律[4]。这就要求我们的办刊方向上必须发挥期刊的文化传播作用,为人民传递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实现一定的经济收入,做为发展的资本。其次,一本期刊办刊方向如果总在变,那么说明它是不成熟的,而且一个好的办刊方向是经过多少代编辑的努力积累出来的,不要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随意改动。   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来定位。选题开发要从读者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中国医院管理》杂志明确了自己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院管理工作者及从事卫生行政工作的人员,而不是盲目地将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也定为主要读者对象。刊物定位准确,选题实际,得到了读者和作者的认可。而《剧作家》杂志则确定自己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的戏剧研究人员和戏剧爱好者。刊物定位准确,选题实际,得到了读者和作者的认可。   注重个性与独创性。任何一本期刊都应具有自身的独特风格,俗话说: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其实是很多行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但在期刊业来说,这一点的作用就更突出了。   持续性与实用性。选题在被确定好以后,要有一定的持续性,并且同时还要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针对某一专门的“事件”开发成组的专题文章深入的进行论述,把一个很有实用性或者应该说成“很实际”的问题阐述透彻。这些会是读者非常愿意看到的东西,而且一期上如果篇幅过大的话,也可以做成系列文章,分多期发表,多做一些成系列的大文章,形成期刊的观点,期刊的层次也会因之升华。   三、建设作者队伍是期刊发展永恒的主题   现在我们有了合理科学的定位了,好的选题也有了,那么接下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作者了。没有合适的作者来写出优秀的文稿期刊空有好的定位、编辑空有好的选题,也“难为无米之炊”呀,未来期刊间的竞争,在作者队伍这一点上会是重中之重。   对高层次作者、相关领域专家的文章要重点推出。我们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追求的是将自己刊物的学术地位做到同行业的领先位置。因此,就要多发表期刊所研究的领域内的相关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作者总结自己研究成果和实践的文章,因为他们了行业内最权威、最先进的代表长此良性循环下去,期刊的学术地位与价值才会越来越高。   编辑要有阅读的习惯,尤是同行的期刊,要善于从中发现优秀的写作人材,沟通培养,为己所用。我们坚持阅读同类期刊,一是要扩展自己的眼界,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可以避免因为编辑自己的栏目的稿件时间长了,工作模式化,自己不动脑的缺点。二是要从同类期刊中发现能为自己所用的作者,然后加强联系、约稿。这样在扩展作者队伍的同时,也是为自己期刊扩展思路,避免僵化的过程。   作者队伍也要有梯队建设,要培养年轻的具有潜质的作者。期刊要发展,编辑队伍的梯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相对应的,作者队伍也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著名的编审会退休,以往的骨干作者也会有封笔的一天。而中青年作家相继的会慢慢地成长起来,成为新的有生的力量。中青年作家队伍建设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行业内青年骨干专家,在行业内颇具影中响力,对于此类作者,一经发现,一定要与之建立长期联系与合作,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青年专家成为我们的作者;二是有创作热情,也有发展潜力,但缺乏经验的作者,对于他们,我们更应该多花些工夫来培养,要对他们付出更大的热情,不厌其烦地指出其写作中无论是方向还是内容上的问题,让他们成长起来,将来这些人会有很大一部分成为我们的忠实作者。   四、组稿的重要作用   对大多数编辑来说,编稿并不难,多发一些稿也能做到,但如果要求发一些高质量的稿则不仅需要编辑的文字水平高,还要求稿件本身的质量高。要提高稿件质量编辑必须加强组稿工作。期刊作为稿件发表的平台,组成一本期刊的稿件一般是通过约稿、组稿和自由来稿这三种方式。而很多社科期刊的自由来稿量很大,稿件积压很多。据笔者所在的《中国医院管理》的稿件情况统计,发稿量不足全部来稿的二成。因此,有很多人没有组、约稿的观念和意识,笔者认为这不利于期刊发展:只靠自由来稿期刊就会很被动,不去组、约稿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就体现不出来,无法完全自主地掌握期刊整体学术风格的大局。不利于编辑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开辟新栏目。所以,经过深入调查、认真思考、有的放矢地制订选题,选择恰当的作者进行组稿,并指导作者完成选题,再经过编辑的加工润色,社科期刊的质量就会逐步提高,就会成为一个虽杂却具有独特风格的刊物。   五、编辑要按照科学的道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作者的稿件水平得到升华   编辑与画家、音乐家、文学家等一样,有匠和师的分别,普通的编辑也就是常说的文字匠,只是对稿件的格式、错别字和病句等方面入手来修改文章,而可称为大师级的编辑则会对作者的稿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甚至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稿件质量整体升华。总之,办好一本刊物,是一个科学发展的过程。这其中,既要坚持自己的办刊方向,又要紧随时代脉搏,不断调整自身的栏目结构,发掘先进的思想,把握前沿的动态,注重刊物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以此才可于信息爆炸的今时,而有一立锥之地。   [3] 李新书籍设计是生产力,更是创造力[J]编辑学刊,2012(1)

医学期刊编辑压力

累与不累是看兴趣的。好与不好同样看兴趣,什么工作做的多了都会有厌烦,但是工作对于人来讲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乐趣有烦恼才是生活。 相比与科研来讲,编辑做的更多的是帮助别人来达成目标的工作,没有科研成果做出来的那种喜悦来的强烈。具体看你怎么看了。

编辑挺好的,就是比较忙一些,坐班嘛2011年长安大学杂志社招聘理工科博士2名:因期刊出版工作需要,杂志社2011年上半年招聘2名博士,有意者请与我社联系。 基本要求:211或985院校应届毕业生、理工科专业、35岁以下。 联 系 人:赵老师 芮老师 联系电话:029-82334387 029-82334385 地 址: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杂志社

面向临床医生的,生产临床实用的专业内容; 面向大众的,生产靠谱的医学科普内容,与各种医疗健康谣言战斗; 面向药企的,为医药企业提供各种医学支持和专业服务。其实有没有前途真和岗位没太大关系,和个人的兴趣契合最重要。如果一个岗位人人都说好,但不是你的菜,干着不喜欢,那还是趁早走人。似乎“事少钱多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岗位谁都喜欢,先不说这样的岗位是否真的存在,这么干真能体现你的价值吗?如果在工作中不能收获成就感,不能自我实现,那是杯具。我自己做了10年骨科医生,在丁香园论坛也混了10年,随着自己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原来的医院越来越难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感,我选择了离开,加入丁香园。

首先对论文进行查重,这是最基本的;其次论文里如果涉及到统计方法,需要确定是否正确;论文里的图标、文献引用这些内容也需要注意,不能出现差错。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论文学术价值。建议你去常笑医学网根据文章内容、杂志级别、见刊周期等多重条件筛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期刊。

  • 索引序列
  • 医学期刊编辑
  • 医学期刊编辑部
  • 医学编辑部编辑
  • 医院期刊编辑
  • 医学期刊编辑压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