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新疆地质期刊2021年第一期目录

新疆地质期刊2021年第一期目录

发布时间:

新疆地质期刊2021年第一期目录

刊名:海相油气地质  MarineOriginPetroleumGeology  主办: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  周期:季刊  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672-9854  CN:33-1328/P  创刊时间:1993  复合影响因子:840  综合影响因子:679  首先肯定一点该刊是核心期刊。最新11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有,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内也有该刊。  11版中文核心目录(部分):  TE石油、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刊名1石油勘探与开发2石油学报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4石油实验地质5天然气工业6石油化工7石油物探8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天然气地球科学10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石油钻采工艺12新疆石油地质13测井技术14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5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6钻采工艺17油田化学18石油钻探技术19石油炼制与化工20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1特种油气藏22石油机械2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钻井液与完井液25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6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7油气田地面工程28海相油气地质29中国海上油气  统计源期刊目录(部分):  G941海南医学  G416海南医学院学报  L037海相油气地质  E651海洋测绘  E155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E131海洋工程  E312海洋湖沼通报  Z010海洋环境科学  如果需要核心期刊目录可发邮件跟我索取,我发你一份电子版的,以便查询。

期刊是需要审稿费的,你交过后,才会送外审。如果文章质量很高,编辑老师审稿通过就录用了!

您好,请问下您的稿件最后录用了吗,结果怎么样,我的也是已经投出去快3个月了,电话没人接。特别耽误时间,特别着急。

文 艳 田新忠 赵黎华 别 肯(新疆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摘 要 地质资料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城市地质勘查、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馆藏基础情况、数据库建设、系统平台建设和服务进展四个方面,介绍了新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所取得的进展,最后提出了今后工作的设想及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关键词 地质资料 集群化 产业化 新疆1 概述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0]113 号)精神,按照“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方针,建立新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围绕“358 项目”需求,进行地质资料专题开发利用和服务,为新疆矿产调查与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新疆整合矿权,整装勘查、地保工程实施提供有利支撑;加速新疆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为政府(国家和地方)、矿山企业、社会大众、科学研究提供有利支撑。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进展1 馆藏基础情况新疆地质资料馆 60 年来接收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大量地质资料,目前馆藏成果地质资料 9700 余种,包括地质、矿产、科研等成果资料。数据量庞大,数据种类繁多。目前,地质资料信息分散,诸多业务系统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资料开发利用方面人才缺乏、技术力量不均衡,缺乏必要的硬件环境。我馆从 2002 年就开展了馆藏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工作,截至 2011 年 6 月,已有 8168 种地质资料实验电子化数据。这些数据大多以文件形式存储,没有经过有效地整理和建库,数据检索繁琐,使用效率低,无法展开利用,地质资料管理及保存现状严重制约了资料的开发利用。2 数据库建设在加强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建立我馆完整的地质数据库体系。目前我馆开展的基础数据库有案卷级目录数据库、文件级目录数据库、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库、新疆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等。今后还要进一步开展区域地质、基础地质及成果地质资料等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地质数据资源建库工作,集成整合各类地质信息资源,形成横向覆盖各专业领域、纵向跨多比例尺的省级地质数据库体系,实现我省地质数据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一体化管理和更新维护。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展专题数据库的开发,为国土资源全国“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提供数据支撑,为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提供依据。1 数据基础建设(1)在摸清家底、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开展新疆区地质资料汇交、催交工作;摸清、收集分布在新疆各个单位的成果地质资料,建立新疆地质资料案卷级目录数据库 9700 种,同时为广大用户提供电子查询服务;建立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17500 件,形成了权威、公开的新疆地质资料目录。尤其是新疆近年开展了区内 7 个重要矿区资源潜力评价、储量利用大调查、矿政管理数据库建设,以及 1∶50 万、1∶25 万、1∶5 万区域地质调查等项目,为摸清家底、领导决策、服务公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集群化产业化服务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2)2008 年,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与服务和其他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初步探索了在新疆范围内开展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道路。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昆仑地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检索图册》和《新疆西昆仑主要金属矿产勘查成果信息检索图册》等成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方法技术指导。(3)2010年开始,开展了新疆工作程度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新疆工作程度数据库已更新维护至9500种。新疆工作程度数据库的建库目的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开展的地质工作,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汇总、建库和展示,以有助于社会各界方便地了解和掌握已有地质工作程度信息,使地质工作规划和部署更具科学依据,避免工作投入的重复和浪费。这项工作将为国内外其他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国家机构、事业单位和有意于投资地质勘查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或电子光盘,使他们能够查询和获得所需要的我区地质工作程度方面的信息。目前该库还在建设中,未提供对外服务。2 依据社会需求,建立专题信息数据库358 项目总体部署是以“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为总的勘查布局。我们结合 358 项目的开展,全面收集、整理、分析该区域成矿区带内的地质资料信息,集合新疆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中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物化遥、水工环、地质研究等方面信息,提取 358 重点成矿区带内基本信息,形成支撑 358 项目的专题资料数据集。编制相关检索图册、说明,提供对策建议。开展专题性地质资料综合开发利用,针对专项开展需求调研,以便发现更多重要线索和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为新疆矿产调查与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 系统平台建设早期新疆地质资料的共享方式多采用的是文件共享方式,各行各业地质资料信息建立的标准不一致,而且行业保护意识较强,数据格式、编码不统一,应用软件平台也不一样,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在系统维护、数据更新上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系统不能正常运转。随着我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程度的提高,迫切需要集成共享同一平台,并解决海量异构空间地质资料信息的快速检索。我中心研发的“三维地质资料查询系统”,能够在真实的三维场景下查看地形地貌与地质资料数据集合,构建面向地质资料管理的数据集成服务与分析应用的开放式平台,实现地质资料属性、空间信息的查询检索,并且能够浏览图文电子化成果,实现了地质资料的共享,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4 服务进展为贯彻落实《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国土资发 [2005]215 号)及《关于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6]98 号)文件精神,近几年新疆地质资料馆加大了地质资料网络建设及服务利用的工作力度。建立了地质资料馆网站,设立了“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地质资料目录查询”等,内设“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办事程序”“借阅利用办法”“信息交换”“资料管理动态”等管理信息,指导地质资料利用人有效、经济地查询利用地质资料。及时更新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据统计,网站年均点击数万次以上。我们还将进一步建立电子阅览室和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及时、高效、准确地提供各种数据和分析结果。馆内设有清洁、整齐、明亮的纸质资料阅览室,有卡片式目录和计算机目录检索系统两种目录查询检索工具,可满足不同借阅者的需求。若客户查询检索有困难,我馆借阅服务岗工作人员将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目录查询检索帮助。除了基本的借阅服务外,我馆还为客户提供图文扫描和图文复印服务。3 对新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设想及建议1 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设想新疆区地质资料摸底、催交,形成新疆区系统的地质资料目录,开展 358 等重点地质项目专题服务,进行地质资料信息采集与集成处理,编制相关图件,删除涉密信息后及时向社会公开利用。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研究,探索新疆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新途径。任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开展调研工作,摸清家底,深入梳理以往地质工作成果信息,针对专题服务工作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基础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开展 358 专题服务;第二阶段是根据 358等项目和地方建设发展规划、部署需求、方向,采集、建立各类数据集信息,并对三大重点成矿带已有工作程度及资料基础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及时掌握地质资料的需求状况,探索地质资料产业化服务。2 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建议1 抓汇交,保障服务资源地质资料的催交、汇交为推动我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奠定了工作基础。我区自严格执行国家下发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来,采取一些合理合法的行政手段,使地质资料汇交人汇交意识不断增强,地质资料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汇交人的汇交意识,同时无论是从业务水平还是服务水平上都对我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汇交人的汇交率与合格率都得到显著提高。另外,在国土资源部建立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总体框架下,建立完善了我区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对我区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实行全程监管,促使汇交人依法汇交地质资料,以进一步落实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及各项标准、规范体系,促进我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不断提高我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水平。2 建立联动机制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有关要求,配合西安地调中心开展我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试点,探索形成部、局、大区与省协同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新机制,拓宽服务渠道,形成集群化运作模式,为其他省开展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提供借鉴。3 加大经费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数据的集成整合为地质资料实现集群化提供基础支撑,而资金的投入为地质资料的集群化提供了保障;只有在资金的充分保障下,馆藏机构的基础数据才能及时地更新和完善,才能真正地实现地质资料的集群化,促进地质资料服务产业化,以便实现部、局、大区与省之间常态和长效机制的建立。(2)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信息的集群化需要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创造性的研究开发人才,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也需要一大批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责任心的服务人员[2]。对于馆藏机构来说,一方面要加强本馆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地质信息管理服务的专业人才,提高馆藏机构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大专院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应该根据实际需求积极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国家有关部门也需要从实际出发,推动地质信息专业资格的培训、认证及就业指导工作。参 考 文 献[1] 郑晓光,徐向琴,王传礼 地质资料信息集成服务方法初探 [J] 档案与建设,2009(8):21 ~ [2] 姚华军,贺冰清,曹献珍 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研究 [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22(9):4 ~

新疆地质期刊2021年第一期目录查询

茹仙古丽托乎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摘 要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地质资料的管理和库藏建设。笔者在新疆地质资料馆通过考察和研究发现,虽然新疆有地质资料馆,但没有收藏管理实物地质资料,也没有设立实物地质资料库,因此在新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严重废弛、损毁散失。笔者认为,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在新疆地质资料馆藏建设中建立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实物地质资料库十分必要,并提出对建立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几点建议。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实物地质资料库 新疆 建议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心、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1]。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记录地质特征和地球演化历程的最真实、最直接的证据之一。实物地质资料库也同样是地质资料库的重要部分。实物地质资料库是保管实物地质资料的基础设施。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所以,许多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岩心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 年,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成立,并进行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从2002年开始,一批批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开始筹建。安徽、上海、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西藏等省区也开始规划实物地质料库建设,各省区进展程度不一,有的刚开始筹划调研,有的则已开始论证[3]。1 新疆地质资料库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是馆藏独特的专业资料馆。它的前身为成立于 1956 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地质资料处。1963 年 9 月,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全区地质资料处。2000 年,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见下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历史沿革简表2001 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成立后,新疆地质资料馆与新疆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合署办公。新疆地质资料馆位于乌鲁木齐市,总建筑面积为 1974 平方米,其中资料库房建筑面积为 525 平方米,阅览室用房建筑面积 214 平方米,办公用房建筑面积 265 平方米。截至 2010 年年底,馆藏成果地质资料共计 9500 余档,其中有电子文档的地质资料 8168 档,约占86%。根据馆藏分类统计,其中包括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465 档;固体矿产勘查资料 5260 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勘查资料 710 档;水文工程资料 353 档;地质科学研究成果报告 863 档;其他类资料 1750 档[4]。这些资料是国家及社会投资,经全自治区地矿、有色、冶金、煤田、核工业、建材等多个行业的地勘单位,几代地质工作者辛勤工作的成果。虽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在疆内唯一的、馆藏成果最丰富的区域性资料库,但在馆里没有收藏、管理实物地质资料,也没有设立实物地质资料库。目前,全疆实物地质资料分散保存在不同部门的基层单位或个人手中。地矿系统的实物地质资料几乎都是不同系统的基层地勘单位生产和保存,保存得也特别分散。由于新疆地矿系统没有一个统一收藏和管理机构及其他种种原因,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严重废弛、大量实物资料损毁散失。从此可以看出,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在新疆地质资料馆藏建设中建立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实物地质资料库,不但十分必要,而且特别紧迫。2 新疆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的意义在新疆建立一个实物地质资料库对国家和新疆的地质工作更有实践价值和科学意义。1 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具有重要保存意义实物地质资料是新疆地质工作取得的最有价值的基础性成果资料。通过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可以了解、研究和解决新疆地质与资源情况。2 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具有多次开发与应用价值通过利用实物地质资料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新疆地质工作的程度,认识新疆各地区地质产矿条件,为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因此,通过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可以重新观察和测试,取得新的认识和发现,对勘查、找矿和开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降低投资风险,促进地矿市场的发展。3 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实物地质资料是反映新疆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展示地质风貌和地矿工作成果的“窗口”;它为从事地质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有关新疆地质风貌的第一手资料和原始信息,从而推动地质科学和地球学科的发展。此外,实物地质资料对社会和教育领域具有科学普及与辅助教学意义。3 新疆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必要性1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国家的要求,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需求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及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地质勘查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求加强馆藏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抢救、保护重要实物地质资料[5]。由此可见,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新疆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是保存和保护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途径目前人们对实物资料的认识不够重视,实物地质资料的分散存放、相互封锁,部分资料保存条件差造成损失现象十分严重,给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实物地质资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已不能适应地矿工作新要求。3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利用和开发实物地质资料,促进地矿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无论是地质勘查,还是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地质科研,将更加需要实物地质资料库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统一规范收藏岩心,系统管理档案资料,充分利用实物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4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是满足社会服务需求的前提实物地质资料库的社会服务对象是科学研究人员、政府领导、高校师生、地矿企事业、社会群体和普通群众等。人们利用实物地质资料可以了解地质遗迹、地球、星体、生命、人类起源和演化的知识。4 建立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建议在新疆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首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选好实物地质资料库建立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的设施、设备、经济、人员等各种条件难以建立独立的实物地质资料库。所以,应在新疆信息中心之下设立一个专门馆藏机构—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2 选好实物地质资料库类型根据新疆的地质条件、矿带、实物地质资料的类型等因素,在新疆应建立普通实物地质资料库,并下设岩心库、标本库、广(薄)片库等主题库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立一个一定规模的特殊实物地质资料主题附库。3 要考虑实物地资料库管理模式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应在行政管理方面与新疆地质资料馆保持统一,在馆藏管理方面独立进行管理和服务。为满足人民对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社会服务的需求,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馆藏机构应创造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现代化的实物地质资料库管理体系。4 体现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地方性特色由于新疆的地质条件、矿带、实物地质资料的类型与其他地区不同,建立的实物地质资料库与其他地区的实物地质资料库显然不同。因此,新疆实物地资料库建立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体现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地方性特色。新疆实物地质资料库地方性特色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①实物地质资料库建立中体现多元文化特色;②实物地质资料类型上体现地方性特色;③社会服务上体现科学性和多元文化性特色。5 结语近几年来,新疆地质勘查工作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但是没有得到有效保管和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实物地质资料保存在不同单位或个人手中,因此很多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已损毁或面临损毁。为了挽救那些遭受破坏和受到威胁的实物地质资料,使它们能够长期保存下来,确保统一规划收藏、系统管理和充分开发利用,为社会提供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实物地质资料库是十分必要的。参 考 文 献[1]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 [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2004-06-25),[2012-04-09]http:///zwgk/flfg/kczyflfg/200406/t20040625_[2]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库藏实物地质资料管理 [S] 北京:海洋出版社,[3]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论文选编:2 集 [C] 北京:地质出版社,66,[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 2011 年度工作总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资料馆概况 [R] [5]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论文选编:2 集 [C] 北京:地质出版社,43,

姜爱玲 李建波(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摘要 从2012年1月起,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按照国土资源部 《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始接收实物地质资料,至2012年底,共接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2634份,从中筛选应汇交实物地质资料11份。本文总结了该工作过程,统计了目录清单报送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接收;统计2011年6月16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78号),按照文件要求,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开始应用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以下简称监管平台)接收实物地质资料,通过一年多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通过本文对该项工作进行初步总结,重点分析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一、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工作概况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开展了下列工作:1)在国土资源部储量司领导下,与全国地质资料馆一道完成完善监管平台,开展了监管平台的技术服务工作。2)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内部,落实了工作责任,在筛选采集室内成立了工作组,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全面掌握了监管平台要求及工作方法,负责接收处理“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解答和处理各种问题。3)从2012年1月开始,正式开始接收汇交人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经筛选后,按要求向汇交人出具回执或发送汇交通知书。4)对选中的实物地质资料,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接收,并办理验收、移交手续。5)运用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汇总分析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情况,并将结果汇报给国土资源部。截至2012年12月底,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共接收汇交人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2634份,经筛选后下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11份(表1),约占全部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的5%,其余2623份均及时回复了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回执。从总体上看,各项工作规范,均达到了国土资源部的文件要求。表1 下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项目一览表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接收情况的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底,共收到来自贵州、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内蒙古、安徽、青海、浙江、天津、上海、重庆、四川、福建、云南、河北、河南、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西藏、新疆、广西、广东、甘肃、海南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2634份。从接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的数量看,有的省份报送的目录清单数量较多;从报送时间和信息内容看,多数省份报送目录清单比较及时,而且项目信息录入齐全准确,因此目录清单处理也比较及时。但也有个别省份至今仍未上报一份目录清单,还有一些省份或单位报送不及时或信息不全、不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情况见表2。表2 接收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统计续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数量统计图、分月接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统计图、不同资金来源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报送统计图分别见图1至图3。图1 2012年1~12月接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统计图2 2012年1~12月接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统计图3 2012年1~12月不同资金来源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统计由图1可以看出报送目录清单最多的是贵州省,共上交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332份;第二为内蒙古(247份),第三为山西省(231份)。由图2可以看出,由于国土资源部对汇交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目录清单上报数量呈逐月上升趋势。由图3可以看出,中央财政安排项目231个,地方财政安排项目530个,其他资金安排项目1850个,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安排项目8个,地方财政和其他资金共同安排项目15个。四、存在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平台里项目数据不够齐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录清单报送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清单报送情况不平衡,仍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要求汇交人向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报送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另外,一些汇交人对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内容的填写不够熟悉,导致信息不全、不规范,形成单位与提交单位不一致。有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只有纸质文件而无电子文件。2)数据录入方面:报送的相当一部分目录清单在监管平台中无数据或数据有出入,这说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信息录入或补录工作方面尚未完全展开。3)新增数据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存在新项目数据录入不及时的情况,导致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以及后续处理工作严重滞后。4)时效性方面:清单上报的时效性不强,往往是需要发放凭证时才上报清单,因此处理清单时间非常紧急。5)软件方面:监管平台软件方面尚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五、建议1)应加大力度宣传并督促汇交人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和监管平台的规定报送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2)建议对汇交人及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进行监管平台的培训。随着地矿市场化进程,社会资金支持的地质工作项目不断增加,因此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数量越来越多,这部分实物地质资料也是汇交监管的重要方面,为此建议国土资源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一步完善项目信息来源,将所有地质工作项目和矿权类项目导入平台。4)建议在《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格式)中增加“项目编号、探(采)矿权证号”一栏,以方便查询及定位的准确性。

2021年第一期新天地杂志

上海节目表上海新闻综合 上海第一财经上海星尚频道 上海电视剧频上海五星体育 上海纪实频道上海娱乐频道 上海艺术人文 上海外语频道 哈哈少儿频道东方电影频道。上海教育频道

60

2021年时尚杂志封面最好看的有哪些?我个人觉得像这种时尚杂志封面的话,我觉得他们的封面都是很漂亮的,我觉得我都是喜欢的。

为船只建港,遮风挡雨;为他人建港,提供坚实的依靠;为心灵建港,保持心中的温暖和幸福。杨启明,一个普通的公交车司机。每天晚上等刚放学的高中生。最后一辆公交车晚发45分钟。保护一个高中生,心理温暖和安全感。为别人建立一个精神港口可能只是随手的,但对别人来说可能意义重大。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也会收获幸福和温暖。建立一个心灵的港湾,收获更多的美。买蔬菜车的设置。为老年人购物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为老年人设计的座位。座位旁边。一个小篮子,一个小袋子。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对老年人的关心。在工作高峰期,一辆蔬菜车已经成为老年人心中的港口,为老年人的购物提供了坚实的依赖,保护了老年人的幸福和微笑,轻轻地打开了老年人心中幸福的开关。建立一个精神之港。这不仅是个人团体应该做的。这也是社会正在做的事情。温暖滋润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为他人建立一个精神港口。

当代杂志2021年第一期目录

我觉得这个排行是比较准的,而且也是比较合理的。

准,因为排行榜是根据影视的评分进行排行的,而且也是大众真实的评价,所以非常准。

1、恣意飞扬的青春与梦想陈刚;2、生活化表演 隐藏的艺术张菁菁;3、中国电影应以文图强王一川;4、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考略黄德泉;5、总理奉安官方电影考寻黄德泉;6、《勋业千秋》残本细读李镇;7、精铁熔成经百炼:秋瑾影像传奇沙丹;8、王云阶对中国电影音乐事业的贡献朱天纬;许凤;9、中国影视基地发展实践与趋势思考刘汉文;10、论1979年至1984年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厉震林;11、电影表演的魅力及其评价探讨张仲年;12、他自画中来——献给远行的钱家骏先生李镇;13、尹力电影:叙事维度、影音策略及文化立场李镇;14、徐园;中国电影起源新探究赵惠康;15、满堂的黄花梨或者一根扁担;尹力访谈录尹力;皇甫宜川;

理论纵横(3)走进教育生活:如果我们这样做研究 范铭(8)教育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化:从主义取向到精神取向 杨建朝课程探索(12)课程标准与教学一致性建构:美国科罗拉多州经验 李锋(15)教师生命素养:一种课程架构 沈琪芳 夏雪梅(19)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仪器剖析 杨国海 张增常专题(23)关于生活德育资源开发的思考 程伟 唐汉卫(26)向善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实效 任光升教职与人生(30)在课堂教学“问题”中探索 王汉岭教改前沿(35)加拿大中小学社会责任感教育透视 于立平(39)小学新生拼音教学适时性研究——基于山东省三区小学一年级学生拼音学习及人学前识字现状的调查 黄海涛(44)小学生阅读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高阳教育广角(48)基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思考 李本禄 崔淑芹(50)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刘艳珍(53)2011年高考语文名句各篇考查统计与分析 桑哲学科教学(57)让语文课“语”味无穷 张晓娟(59)斟学过程视野下HPS融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案例研究 颜石珍(62)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重读小学《科学》课程“照料活动”的教育意蕴 郑洁(64)论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 何艳

新疆地质期刊

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表1、岩石学报 2、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 3、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地质学报 6、地球化学 7、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沉积学报 10、地质科学 11、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现代地质 14、高校地质学报 1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地质与勘探 20、矿物学报 21、地层学杂志 22、地质科技情报 2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

核心期刊最快也是需要半年左右的样子

地学吧,很好

岩石学报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论评地学前缘 地质学报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矿床地质 沉积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地质地球学报 现代地质 高校地质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四纪研究 地质通报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与勘探 矿物学报 地层学杂志 地质科技情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物探与化探古地理学报新疆地质地球与环境

  • 索引序列
  • 新疆地质期刊2021年第一期目录
  • 新疆地质期刊2021年第一期目录查询
  • 2021年第一期新天地杂志
  • 当代杂志2021年第一期目录
  • 新疆地质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