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冯秋婷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冯秋婷

发布时间: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冯秋婷

冯秋婷,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央党校党建部任教近20年,担任党建部党的领导与领导学教研室主任多年,现任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在香港、法国进修和培训。长期从事党的建设理论和领导理论教学和研究,曾被中央党校校委授予中央党校优秀中青年教师称号。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如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党的领导概论、新编领导学概论、成功领导方略研究、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等。主持多项国家或中央党校校级课题,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或中央党校奖励。是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简介:《正风报道网》是由《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建设的专注廉政与法治的新型网络媒体,以第一手素材、最鲜活的原创报道和最清醒、最冷静的思辨分析为“两个抓手”,实时追踪报道正风肃纪、反腐倡廉、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的结合体,致力于互联网技术创新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宣传报道功能上的大胆实践。法定代表人:叶春木成立时间:2016-09-01注册资本:101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420103000345289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武汉市江汉区中央商务区泛海国际SOHO城(一期)第1幢4层9号(-11)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冯秋婷出席活动

冯秋婷,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央党校党建部任教近20年,担任党建部党的领导与领导学教研室主任多年,现任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在香港、法国进修和培训。长期从事党的建设理论和领导理论教学和研究,曾被中央党校校委授予中央党校优秀中青年教师称号。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如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党的领导概论、新编领导学概论、成功领导方略研究、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等。主持多项国家或中央党校校级课题,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或中央党校奖励。是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领导科学》杂志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稳中有变的栏目体系。目前有二十多个常设栏目,现对几个重点栏目作一简要介绍。 该栏目秉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旨,精心选取我国历朝历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风云人物,以独到的视角广泛搜求丰富翔实的史料,广征博引,充分展示历史人物具有传奇性和经典性的治政治军和为官为人轨迹,欣赏其智慧和才略,瞻仰其伟绩和高风,感叹其荣辱与机遇,剖析其个人污点与历史局限,鉴其得失、惩其朽腐、兴其惋叹,传播和解读我国历史悠久、瑕瑜互掩的为政为官为人的政治文化。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社长冯秋婷出席活动

2010年5 月,在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和全国中语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获第十一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被录入《中国少年作家作品选》。在意林杂志社举办的首届“意林励志,感恩,成长小故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湖北唯一)。2011年5月,在由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新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世界华人少年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华情写作大赛中获得金奖。获得第十二届“未来之星”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创作大赛一等奖。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受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少年作家学会等单位的邀请,于2011年7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大会。作品入编《中国青少年作家作品精选》作品入编《星光的聚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1年9月,受中国大学生文学联合会邀请,参加中国大学生首届旅游文化节。2011年10月,环球出版社经报请中国新闻出版国际交流集团有限公司同意,诚聘其担任编审。2011年11月,受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的邀请,出席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2012年1月,荣获“首义杯”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作品入编人教版《中学语文延伸阅读(选修课程):当代文学作品选编》2012年2月,作品入编《2011中国年度少年作家作品》2012年4月,担任全国青少年中华情征文活动湖北组委会主任。2012年4月,负责筹备成立中国青年文艺学会湖北省委员会。2012年5月,受聘担任团中央中少总社青少年文学写作基地辅导员,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青少年发展 中心辅导员。2012年6月,应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慈善中国杂志社等单位邀请,在全国政协中协宾馆出席慈善中国书画院成立仪式暨新闻发布会。2012年7月,应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邀请,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出席首届北京大学青少年书画大赛颁奖典礼暨文艺展演活动,并发表讲话。2012年8月,应中国散文学会邀请,在北京大学会议中心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中华情征文活动颁奖典礼上发表讲话。

冯秋婷,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央党校党建部任教近20年,担任党建部党的领导与领导学教研室主任多年,现任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在香港、法国进修和培训。长期从事党的建设理论和领导理论教学和研究,曾被中央党校校委授予中央党校优秀中青年教师称号。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如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党的领导概论、新编领导学概论、成功领导方略研究、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等。主持多项国家或中央党校校级课题,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或中央党校奖励。是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冯振广领导科学杂志社

沈括,字存中,1033年出生在杭州钱塘。沈家世代为官,沈括从小就跟随在外作官的父亲沈周四处奔波,饱览了华夏大好河山和风俗民情,视野和见识都比一般同龄孩子开阔得多,兴趣爱好也广泛得多。日月星辰、山川树木、花草鱼虫??没有他不喜欢琢磨的。传说,有一次小沈括给母亲许氏背诵白居易的一首诗。背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时,突然半日沉默不语。许氏出身士大夫家庭,性情温柔,知书达理,对于儿子凡事总好刨根问底的脾气,早已十分熟悉。她见儿子又犯了“犟”劲,只是笑了笑,递给他一件外衣,嘱咐道:“别背了,今儿天气这么好,邀几个小伙伴到城外山上转转去吧。山上风大天凉,把这件衣服带上。”当时,正是4月暮春天气,庭院中的桃花纷纷谢落,已是“绿肥红瘦”,然而当小沈括和孩子们爬上城郊的山峰时,那满山遍野的桃花却开得正艳,好似一片红霞。沈括抚着一枝桃花,呆呆地嘟哝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猛地一阵山风吹过,他不由得打了个寒噤,脑子里蓦然闪出母亲的话:“山上风大天凉??”“噢”小沈括一下子明白了:温度不同,植物生长的情况也不同。白居易写的没错儿!沈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温馨环境中度过的。然而,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人也不能一世停留在宁静的港湾,尤其是对于那些“天将降大任”的天才,命运似乎更为坎坷。就在沈括刚满1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计顿时艰难起来。沈括不得不外出谋生,到海州沭阳县(今江苏沭阳)当了主簿。从那时起,政务便占据了这位天才科学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但是,无论仕途多么险峻,宦海如何浮沉,公务怎样繁忙,他得志也罢,失意也罢,都从未放弃过科学研究。凭着超凡的意志、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精力,他不停地攀登,终于达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沈括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数理化、医药以及文学艺术,无不通晓。他在科学研究上涉猎范围之广,见解之精辟,都是同时代人所望尘莫及的,他从事的许多项目都代表了时代的水平,具有世界意义。在天文学方面,沈括制定了《奉元历》,制造了新的天文仪器,把天文研究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此外,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发明了“十二气历”。按中国古代历法,阴历和阳历每年相差11天多,古人虽采用置闰的办法加以调整,仍难做到天衣无缝。沈括经过周密的考察研究,提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主张:废除阴历,采用阳历,以节气定月,大月31日,小月30日。这种历法当然是比较科学的,对于农民从事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十分有利,然而却因否定了老祖宗的“经义”而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抵制,迟迟未能推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科学最终一定会战胜愚昧。在沈括之后 900年,英国气象局使用了以节气定月的“萧伯纳历”。如今,沈括所提倡的阳历法的基本原理,已为世界各国接受。沈括一生为官,四处飘泊,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峭拔险怪的名山,一碧万顷的平川,烟波浩渺的湖泊,飞湍急流的江河,到处留下他的足迹。他深邃的目光,透过青山秀水,看到了它们的沉浮变迁。比如在雁荡山,沈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曾游览过不少名山,都是从岭外便能望得见峰顶,而雁荡山却不然,只有置身山谷,才能看到高耸入云的诸峰。经过再三琢磨,沈括得出了结论:是山谷中的大水,将泥沙冲尽之后,这些巨石才高峻耸立,拔地而起的。而且,雁荡山的好多独特景观,如大小龙湫、初月谷等,也都是大水长年累月冲凿的结果。由此,他联想到西北那土墩高耸的黄土区,和雁荡山的成因相同,也是大自然的杰作,只不过一个是石质、一个是土质而已。沈括关于因水侵蚀而构造地形的观点,在当时只有阿拉伯的一位科学家“英雄所见略同”,直到700年之后,英国科学家赫登才完整地运用了这一原理论述地貌变化。另外,在冲积平原成因的解析方面,在“化石”的命名以及地形测量和地图绘制等方面,沈括的贡献也极有价值。沈括对数学也有着独到的研究。相传,刚过“而立”之年的沈括,曾在一位转运使手下当官。在频繁的接触中,转运使发现沈括才华出众,很想把才貌双全的女儿嫁给他。正在这时,一位多嘴多舌的同僚告诉他,说近来沈括常出入酒店,回来就闭门不出,想必是醉得人事不省,在蒙头大睡哩。转运使听后心中十分不悦:没想到这青年平时仪表堂堂,做事一丝不苟,原来竟是个酒鬼!这样想着,便径直闯入沈括住处。推开门一看,那沈括正在摆弄桌上摞起来的酒杯。见转运使大驾光临,沈括忙让座倒茶,并把这些天的发现对上司娓娓道来。原来,酒店里常把酒桶堆成长方台形体,从底层向上,逐层长宽各减一个,看上去四个侧面都是斜的,中间自然形成空隙,这在数学上称为“隙积”。数学上又把计算中间空隙的体积的方法,叫做“隙积术”。他苦思冥想,就是在研究“隙积术”。转运使听罢,这才转怒为喜。没多久,沈括便成了转运使的乘龙快婿。沈括是历史上第一个发明“隙积术”的人。日本数学家山上义夫评价说:“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样一个。我把沈括称做中国数学家的模范人物或理想人物,是很恰当的。”另外,在物理学、光学、声学、生物医学、比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内,沈括也有很深的造诣。一次,沈括的妻子刚推开楼上房间的门,猛听得案上的古琴发出“铮铮”的弹奏声,吓了一大跳,忙唤丈夫前来观看。沈括四下一望,见院墙外面正有一支迎亲队伍穿街而过,鼓乐声还不绝于耳。“原来如此。”沈括和妻子进入房中,命仆人取来另一架琴,又用剪刀剪了个小纸人,贴在琴弦上。然后,他走到原来的古琴旁,用手指用力拨动琴弦,结果,那贴在另一架琴上的纸人竟颤颤巍巍跳动起来,同时弦上发出“铮铮”的声响。“瞧见了吗?这就是声学上的共振现象。如果琴弦音度相同,拨动一架琴上的弦,另一架琴上相应的弦就会振动,发出声音。刚才街上娶亲的鼓乐声传来,你正开门,引起古琴的共鸣,就是这个道理。”沈括为研究琴瑟谐振现象而做的这种小实验,欧洲人直到17世纪才想到。还有一次,沈括听说,慎县发生了一起殴打致死人命案。可是,知县前往验尸时,却怎么也查不出死者的伤痕。后来,听了一位老者的指教,知县命人把尸体抬到日光下,又用红伞遮住阳光,那尸体上的各处伤痕就顿时清晰地现了出来。沈括细细琢磨,反复实验,最后才明白这是滤光的作用。新的红油伞,就像是今天的滤光器,皮下瘀血的地方一般呈青紫色,白光下看不清楚,但在红光下却能清晰显现。沈括把这次“红光验尸”的奇迹记载在他的《梦溪笔谈》中,给后代法医、物理工作者以很大的启示。沈括晚年退出政坛,隐居在江苏镇江朱方门外竹影摇动、溪水潺潺的梦溪园,潜心笔耕,写出了伟大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这是一部反映当时科技发展最新成就、内容丰富的著作,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博学多闻和旷世才华。书中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许多学科,共609条记述。公元 1097 年,65 岁的沈括走完了他光辉人生的最后里程,但是,他魂萦梦绕的科学事业,却依旧在不停地向前延伸。作为他的后继者,我们将以无愧于祖先的不懈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著名的数学大师苏步青,自1931年3月应著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至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才有点不太情愿地到了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后任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他曾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回望苏步青的百年人生路,也是崎岖泥泞,故事多多,今选几则以慰读者。 故事一 公元1902年9月23日,那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祖辈从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阳带溪村的苏祖善家来说,那是一件难得的大喜、大吉的日子。真是老天有眼,天官赐福。苏祖善家添了一丁,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终于有了世代务农的“接班人”。可苏祖善夫妻俩从末上过学,尝够没有文化的苦,望子成龙心切,于是给儿子选取“步青”为名,算命先生还说上一番好话,以“步青”为名,将来定可“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名字毕竟不是“功名利禄”的天梯。正当同龄人纷纷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苏祖善交给儿子的却是一条牛鞭。从此,苏步青头戴一顶父亲编的大竹笠,身穿一套母亲手缝的粗布衣,赤脚骑上牛背,鞭子一挥,来到卧牛山下,带溪溪边。苏步青家养的是头大水牛,膘壮力大,从不把又矮又小的牧牛娃放在眼里。有一次,水牛脾气一上来,又奔又跳,把苏步青摔在刚刚砍过竹的竹园里。真是老天庇佑,他跌在几根竹根中间,未有皮肉之苦,逃过一劫。 放牛回家,苏步青走过村私塾门口,常被琅琅的书声所吸引。有一次,老师正大声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听后,就跟着念了几遍。此后,他竟记住了顺口溜,放牛时当山歌唱。 苏祖善常听儿子背《三字经》、《百家姓》,心存疑惑。有一次,正好看见儿子在私塾门口“偷听”,为父的心终于动了,夫妻一合计,决定勒紧裤带,把苏步青送进了私塾。 故事二 9岁那年,苏步青的父亲挑上一担米当学费,走了50公里山路,送苏步青到平阳县城,当了一名高小的插班生。从山里到县城,苏步青大开眼界,什么东西都新奇。他第一次看到馒头里有肉末,常用饭票换成钱买“肉馒头”吃。一个月的饭票提早用完了,只好饿肚子。他见到烧开水的老虎灶,也觉得好玩,把家里带来的鸡蛋掷进锅里,一锅开水变成一锅蛋花汤,烧水工看到气极了,揪住他打了一顿。 苏步青整天玩呀、闹呀,考试时常坐“红交椅”,到期末考试,他在班里得了倒数第一名。可是,他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私塾里的“偷听”,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作文打了一点基础。然而,语文老师越看越不相信,总认为苏步青的作文是抄来的。因此还是批给他一个很低的分数。这样,更激发了他的牛脾气,老师越说他不好,他越不好好学,一连三个学期,都是倒数第一名。同学和老师都说他是“笨蛋”。 有一次,地理老师陈玉峰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一个小故事:“牛顿12岁的时候,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里念书,成绩不好,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个同学蛮横无理地欺负他,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他疼得直打滚。那个同学身体比他棒,功课比他好,牛顿平时很怕他。但这时他忍无可忍,跳起来还击,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揿在墙上。那同学见牛顿发起怒来如此勇猛,只好屈服。牛顿从这件事想到做学问的道理也不过如此:只要下定决心,就能把它制服。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不久成绩跃居全班第一,后来成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苏步青见陈老师不批评他,还给他讲故事,心里很感激。陈老师见他垂着头,摸摸他的头后说:“我看你这个孩子挺聪明嘛,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考第一名。”又说:“你爸爸、妈妈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希望你把书念好。像你现在这样子,将来拿什么来报答他们?”苏步青再也抑制不住心灵的震憾,泪水像断线的珍珠淌在自已的胸前,第一次感到自己做错了事。此后,他完全变成了懂事的孩子,不再贪玩,刻苦读书,到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名。 1896年,艾克曼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不仅人会生脚气病,就是家养的鸡也有生脚气病的。艾克曼决定用鸡来做实验,探索脚气病的病理。 起先,艾克曼仍把着眼点放在对“脚气病病菌”的搜寻上。他把病鸡的脚和内脏做成各种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又把喂鸡的食料作了严格的消毒,甚至还精心设计了新的环境良好的鸡舍。令人沮丧的是,鸡照样生脚气病。在他特意建立的养鸡场里,鸡常常一批一批地死去。 一天,养鸡场的饲养员生病了,新来了一个饲养员代替他。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新来的饲养员饲养下,一群病鸡慢慢地恢复了健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艾克曼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3个月,原来的饲养员病好了,回到了饲养场里。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鸡又开始生起脚气病来了。这一下,艾克曼豁然开窍:问题一定出在饲养员身上。 经过调查后,艾克曼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原先那个饲养员是个节俭的人,总是用食堂里吃剩下来的白米饭喂鸡;而那个临时代替的饲养员可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收集这些剩饭,他用米糠喂鸡。于是,艾克曼连忙做了这样的试验:他买了一批健康的鸡,一半用白米饭喂养,一半用米糠喂养。结果发现,用白米饭喂养的鸡,很快就生脚气病了;而用米糠喂养的,却一直很健康。 “毫无疑问,脚气病一定和食物有关。”艾克曼恍然大悟。我们已经知道,几乎在这同时,高木也作出了类似的发现。只是,高木的研究到此就中止了,而艾克曼却还要继续研究下去。

中国科学院院士完全名单 (包括已故院士) 1 数学物理学部 (191) 艾国祥 白以龙 蔡诗东 陈 彪 陈和生 陈佳洱 陈建功 陈建生 陈景润 陈木法 陈难先 陈式刚 陈希孺 程开甲 程民德 崔尔杰 戴传曾 戴元本 邓稼先 丁大钊 丁伟岳 丁夏畦 段学复 范海福 方 成 方守贤 冯 端 冯 康 甘子钊 葛墨林 葛庭燧 龚昌德 谷超豪 关肇直 管惟炎 郭柏灵 郭尚平 郭永怀 郭仲衡 郝柏林 何泽慧 何祚庥 贺贤土 洪朝生 洪家兴 胡 宁 胡和生 胡济民 胡仁宇 胡世华 华罗庚 黄 昆 黄润乾 黄胜年 黄祖洽 霍裕平 江泽涵 姜伯驹 解思深 金建中 经福谦 柯 召 邝宇平 李 林 李邦河 李大潜 李德平 李方华 李国平 李家春 李家明 李惕碚 李荫远 李正武 廖山涛 林 群 林同骥 刘应明 卢鹤绂 陆 埮 陆启铿 陆学善 吕 敏 马大猷 马志明 闵乃本 欧阳钟灿 潘承洞 彭桓武 彭实戈 蒲富恪 钱临照 钱三强 钱伟长 钱学森 曲钦岳 饶毓泰 沈 元 沈文庆 沈学础 施汝为 石钟慈 苏步青 苏定强 苏肇冰 孙义燧 谈镐生 汤定元 唐孝威 陶瑞宝 田 刚 童秉纲 万哲先 汪承灏 汪德昭 王 迅 王 元 王承书 王鼎盛 王淦昌 王乃彦 王诗宬 王世绩 王绶琯 王湘浩 王业宁 王竹溪 王梓坤 魏宝文 魏荣爵 文 兰 吴杭生 吴式枢 吴文俊 吴有训 席泽宗 夏道行 冼鼎昌 肖 健 谢家麟 谢希德 熊大闰 徐叙瑢 徐至展 许宝騄 严济慈 严加安 严志达 杨 乐 杨澄中 杨福家 杨国桢 杨立铭 杨应昌 叶朝辉 叶企孙 叶叔华 应崇福 于 渌 于 敏 余瑞璜 詹文龙 张 杰 张殿琳 张恭庆 张涵信 张焕乔 张家铝 张仁和 张淑仪 张文裕 张钰哲 张裕恒 张宗燧 张宗烨 章 综 赵光达 赵忠贤 赵忠尧 郑厚植 周 恒 周光召 周培源 周同庆 周又元 周毓麟 朱邦芬 朱光亚 朱洪元 庄逢甘 邹广田 2 化学部 (175) 白春礼 蔡镏生 蔡启瑞 曹 镛 曹本熹 查全性 陈 懿 陈冠荣 陈洪渊 陈家镛 陈鉴远 陈俊武 陈凯先 陈庆云 陈荣悌 陈茹玉 陈新滋 陈耀祖 程津培 程镕时 戴安邦 戴立信 邓从豪 邓景发 方肇伦 费维扬 冯守华 冯新德 傅 鹰 高 鸿 高济宇 高世扬 高小霞 高怡生 高振衡 顾翼东 郭景坤 郭慕孙 郭燮贤 何炳林 何国钟 何鸣元 洪茂椿 侯建国 侯祥麟 侯虞钧 胡 英 胡宏纹 黄 宪 黄 量 黄葆同 黄本立 黄春辉 黄鸣龙 黄乃正 黄维垣 黄耀曾 黄志镗 黄子卿 嵇汝运 计亮年 纪育沣 江 龙 江 明 江元生 姜圣阶 蒋丽金 蒋明谦 蒋锡夔 黎乐民 李 灿 李方训 李洪钟 李静海 梁敬魁 梁树权 梁晓天 林国强 林励吾 林尚安 刘若庄 刘有成 刘元方 柳大纲 楼南泉 卢嘉锡 卢佩章 陆婉珍 陆熙炎 麻生明 麦松威 闵恩泽 倪嘉缵 彭少逸 钱保功 钱人元 钱逸泰 钱志道 任咏华 沙国河 申泮文 沈家骢 沈天慧 沈之荃 时 钧 苏 锵 苏元复 孙家钟 唐敖庆 唐有祺 田昭武 田中群 佟振合 万惠霖 汪 猷 汪德熙 汪尔康 汪家鼎 王 夔 王 序 王葆仁 王方定 王佛松 吴 奇 吴浩青 吴新涛 吴学周 吴养洁 吴云东 吴征铠 武 迟 肖 伦 谢毓元 邢其毅 徐 僖 徐光宪 徐如人 徐晓白 严东生 颜德岳 杨石先 杨玉良 姚建年 姚守拙 殷之文 游效曾 余国琮 俞汝勤 虞宏正 袁 权 袁承业 袁翰青 恽子强 曾昭抡 张 滂 张存浩 张大煜 张礼和 张乾二 张青莲 张玉奎 赵承嘏 赵玉芬 赵宗燠 郑兰荪 支志明 周其凤 周同惠 周维善 朱道本 朱起鹤 朱清时 朱亚杰 庄长恭 卓仁禧 3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232) 鲍文奎 贝时璋 秉 志 蔡 翘 蔡 旭 蔡邦华 曹天钦 曹文宣 常文瑞 陈 桢 陈 竺 陈凤桐 陈华癸 陈焕镛 陈可冀 陈世骧 陈慰峰 陈文贵 陈文新 陈晓亚 陈宜瑜 陈宜张 陈中伟 陈子元 承淡安 戴芳澜 戴松恩 邓叔群 邓子新 丁 颖 方精云 方荣祥 方心芳 冯德培 冯兰洲 冯泽芳 高尚荫 龚岳亭 郭爱克 韩济生 韩启德 郝 水 贺 林 贺福初 洪德元 洪国藩 洪孟民 侯光炯 侯学煜 胡经甫 黄家驷 黄祯祥 蒋有绪 金国章 金善宝 鞠 躬 孔祥复 匡廷云 黎尚豪 李 博 李朝义 李季伦 李继侗 李家洋 李竟雄 李连捷 李庆逵 李振声 梁 希 梁伯强 梁栋材 梁植权 梁智仁 林 镕 林其谁 林巧稚 刘承钊 刘崇乐 刘建康 刘瑞玉 刘思职 刘新垣 刘以训 刘允怡 娄成后 卢永根 陆宝麟 陆士新 罗宗洛 马世骏 马文昭 毛江森 钮经义 潘 菽 庞雄飞 裴 钢 蒲蛰龙 戚正武 钱崇澍 强伯勤 钦俊德 秦仁昌 邱式邦 裘法祖 裘维蕃 饶子和 沈 岩 沈其震 沈善炯 沈允钢 沈韫芬 沈自尹 盛彤笙 施教耐 施立明 施履吉 施蕴渝 石元春 宋大祥 苏国辉 孙大业 孙汉董 孙曼霁 孙儒泳 谈家桢 汤飞凡 汤佩松 唐崇惕 唐守正 唐仲璋 田 波 童第周 童坦君 涂 治 汪堃仁 汪忠镐 王大成 王德宝 王恩多 王伏雄 王家楫 王善源 王世真 王文采 王应睐 王正敏 王志均 王志新 王志珍 魏 曦 魏江春 魏于全 吴 旻 吴常信 吴建屏 吴阶平 吴孟超 吴英恺 吴征镒 吴中伦 吴祖泽 伍献文 肖龙友 谢联辉 谢少文 熊 毅 徐冠仁 徐国钧 许根俊 许智宏 薛社普 阎隆飞 阎逊初 阳含熙 杨 简 杨福愉 杨弘远 杨惟义 杨雄里 姚 錱 姚开泰 叶桔泉 叶玉如 殷宏章 尹文英 印象初 于天仁 俞大绂 俞德浚 曾 毅 曾呈奎 曾益新 翟中和 张春霆 张广学 张景钺 张启发 张树政 张锡钧 张香桐 张孝骞 张新时 张亚平 张永莲 张友尚 张肇骞 张致一 赵尔宓 赵国屏 赵洪璋 赵善欢 郑光美 郑国锠 郑儒永 郑守仪 郑万钧 郑作新 钟惠澜 周 俊 周廷冲 周泽昭 朱 洗 朱既明 朱壬葆 朱兆良 朱祖祥 朱作言 诸福棠 庄巧生 庄孝僡 邹 冈 邹承鲁 4 地学部 (192) 安芷生 常印佛 巢纪平 陈 旭 陈 顒 陈国达 陈俊勇 陈梦熊 陈庆宣 陈述彭 陈永龄 陈运泰 程纯枢 程国栋 程裕淇 池际尚 丑纪范 戴金星 邓起东 丁国瑜 丁仲礼 董申保 方 俊 冯景兰 冯士筰 符淙斌 傅承义 傅家谟 高 俊 高由禧 高振西 谷德振 顾功叙 顾知微 关士聪 郭承基 郭令智 郭文魁 郝诒纯 何作霖 侯德封 侯仁之 胡敦欣 黄秉维 黄汲清 黄荣辉 黄绍显 贾承造 贾福海 贾兰坡 金玉玕 金振民 乐森璕 李 钧 李崇银 李春昱 李德仁 李德生 李吉均 李曙光 李四光 李廷栋 李小文 李星学 林学钰 刘宝珺 刘昌明 刘东生 刘光鼎 刘嘉麒 刘振兴 卢衍豪 陆大道 吕达仁 马 瑾 马杏垣 马在田 马宗晋 毛汉礼 孟宪民 穆恩之 欧阳自远 裴文中 秦大河 秦馨菱 秦蕴珊 邱占祥 任纪舜 任美锷 戎嘉余 沈其韩 盛金章 施雅风 石耀霖 斯行健 宋叔和 苏纪兰 孙 枢 孙大中 孙殿卿 孙鸿烈 孙云铸 谭其骧 陶诗言 滕吉文 田奇 田在艺 童庆禧 涂长望 涂传诒 涂光炽 汪集旸 汪品先 王 仁 王 水 王 颖 王 钰 王德滋 王恒升 王鸿祯 王铁冠 王曰伦 王之卓 王竹泉 魏奉思 文圣常 翁文波 吴传钧 吴国雄 吴汝康 吴新智 伍荣生 武 衡 席承藩 夏坚白 肖序常 谢家荣 谢学锦 谢义炳 徐 仁 徐冠华 徐克勤 徐世浙 许 杰 许厚泽 许志琴 薛禹群 杨 起 杨文采 杨钟健 杨遵仪 姚振兴 业治铮 叶大年 叶笃正 叶嘉安 叶连俊 殷鸿福 尹赞勋 於崇文 俞建章 袁道先 袁见齐 岳希新 曾庆存 曾融生 翟裕生 张本仁 张炳熹 张伯声 张国伟 张弥曼 张彭熹 张文佑 张宗祜 章 申 赵柏林 赵金科 赵九章 赵鹏大 赵其国 郑 度 钟大赉 周立三 周明镇 周廷儒 周秀骥 周志炎 朱 夏 朱日祥 朱显谟 竺可桢 5 信息技术科学部 (82) 包为民 保 铮 陈桂林 陈国良 陈翰馥 陈俊亮 陈星弼 陈星旦 褚君浩 戴汝为 董韫美 冯纯伯 干福熹 高庆狮 郭 雷 郭光灿 何积丰 侯 洵 侯朝焕 黄 琳 黄宏嘉 黄民强 黄纬禄 简水生 匡定波 雷啸霖 李 未 李启虎 李衍达 李志坚 梁思礼 林惠民 林为干 林尊琪 刘盛纲 刘颂豪 刘永坦 陆汝钤 陆元九 罗沛霖 母国光 彭堃墀 秦国刚 阙端麟 沈绪榜 宋 健 孙钟秀 唐稚松 王 圩 王 选 王 越 王大珩 王家骐 王启明 王守觉 王守武 王阳元 王育竹 王占国 王之江 吴德馨 吴宏鑫 吴培亨 吴全德 夏建白 夏培肃 薛永祺 杨芙清 杨嘉墀 姚建铨 叶培大 张 钹 张 煦 张景中 张嗣瀛 张效祥 郑耀宗 郑有炓 周炳琨 周巢尘 周兴铭 朱中梁 6 技术科学部 (204) 毕德显 蔡昌年 蔡方荫 蔡金涛 蔡其巩 蔡睿贤 曹楚南 曹春晓 曹建猷 常 迵 陈 达 陈创天 陈芳允 陈能宽 陈新民 陈学俊 陈宗基 陈祖煜 程耿东 程庆国 程孝刚 褚应璜 慈云桂 戴念慈 党鸿辛 邓锡铭 丁舜年 都有为 窦国仁 范守善 高景德 高为炳 高玉臣 高镇同 葛昌纯 龚祖同 顾秉林 顾诵芬 顾逸东 郭可信 过增元 韩祯祥 侯德榜 胡海昌 胡文瑞 胡聿贤 黄克智 黄文熙 姜中宏 蒋民华 金展鹏 靳树梁 柯 俊 雷天觉 李 强 李 天 李 薰 李国豪 李济生 李敏华 李述汤 李文采 李依依 梁守盘 梁思成 林 皋 林秉南 林兰英 刘宝镛 刘敦桢 刘高联 刘广均 刘恢先 刘仙洲 柳百新 卢 柯 卢 强 卢肇钧 路甬祥 吕保维 马祖光 毛鹤年 茅以升 孟少农 孟昭英 苗永瑞 闵桂荣 欧阳予 潘际銮 潘家铮 彭一刚 齐 康 钱 宁 钱令希 钱钟韩 邱大洪 任新民 邵象华 沈 鸿 沈志云 沈珠江 师昌绪 石青云 石志仁 史绍熙 宋家树 宋玉泉 宋振骐 孙 钧 孙德和 孙家栋 唐九华 唐叔贤 陶宝祺 陶亨咸 陶文铨 童宪章 屠守锷 汪 耕 汪胡桢 汪菊潜 汪闻韶 王补宣 王崇愚 王大中 王淀佐 王景唐 王立鼎 王希季 王之玺 魏寿昆 温诗铸 闻邦椿 吴承康 吴良镛 吴硕贤 吴学蔺 吴仲华 吴自良 伍小平 肖纪美 谢光选 邢球痕 熊有伦 徐采栋 徐建中 徐士高 徐性初 徐芝纶 徐祖耀 许学彦 薛其坤 严 恺 严陆光 颜鸣皋 杨 卫 杨 槱 杨叔子 杨廷宝 姚 熹 叶恒强 叶培建 叶渚沛 余梦伦 俞鸿儒 张 维 张 泽 张楚汉 张德庆 张恩虬 张光斗 张沛霖 张兴钤 张佑启 张钟俊 张作梅 章名涛 章梓雄 赵淳生 赵飞克 赵仁恺 郑时龄 郑哲敏 支秉彝 钟万勰 钟香崇 周 远 周 仁 周本濂 周干峙 周国治 周惠久 周锡元 周孝信 周尧和 周志宏 朱 静 朱森元 朱位秋 朱物华 庄逢辰 庄育智 邹世昌 邹元爔 7 外籍院士 (28) 巴 顿 伯奇费尔 陈省身 崔 琦 德 泰 丁肇中 冯元桢 傅睿思 高 锟 葛守仁 何毓琦 黄煦涛 霍克弗尔特 霍西金斯 简悦威 杰 尔 井口洋夫 科 顿 克里斯琴森 库 什 莱 恩 雷 文 黎念之 李约瑟 李政道 利翁斯 林家翘 林同炎 罗伯特康 马库斯 毛河光 米歇尔 莫里茨 潘诺夫斯基 丘成桐 萨支唐 沈元壤 司马贺 田长霖 威 利 威塞尔 吴健雄 吴耀祖 肖荫堂 辛克维奇 杨振宁 姚期智 张立纲 张永山 朱棣文 朱经武 卓以和

梁守槃(1916年4月13日~2009年9月5日),福建福州人,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3年(17岁),受当时“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热潮影响,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从此走上“航空救国”之路。1938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193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5年到杭州浙江大学航空系任教授;1949年任浙江大学航空系系主任。中国导弹之初,梁守槃被任命为总体设计师,于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序幕。闯过了航天事业初创时期一系列技术难关。1956年梁守槃(40岁),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守槃成为首批科技工作者,为“两弹一星”工程正式奠基。主持和组织研制成功亚音速、超音速、小型固体三个系列岸对舰、舰对舰、空对舰多种海防导弹,C801超音速固体反舰导弹,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c101,东风一号,东风2号导弹,鹰击8号等一糸列导弹。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初始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获国家科委一等功、部一等功等荣誉。获一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中国一糸列导弹从梁守槃开始。他不是两弹一星成员,但他是两弹一星的奠基者。破除万难为航天事业初创奠定基础,一生共获两次一等功勋,纯金功勋,闪闪发光,可见他在导弹和航天居功厥伟。沈元(28-30)福建福州人,空气动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中国航空航天高等教育事业开拓者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1年,清华大学成立航空工程学院,沈元被任命为院长。1952年,中国将8个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立北京航空学院,沈元参加组建工作并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在培养航空航天科技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有卓越建树。在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办学方针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师资及实验条件建设、科研教学组织领导以及计算机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他参与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预见到宇航事业和火箭、导弹工业需要人才的紧迫性,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创建了火箭、导弹等方面的一整套新专业,这些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如今已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他率领全校师生在北航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中型超声速风洞,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轻型旅客机、探空火箭、无人驾驶飞机等型号的研制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沈元早年在福州英华中学任教,其间教过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陈景润,他是陈景润开始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浓厚兴趣的启蒙老师。60年来他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他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实际及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获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荣誉奖,获航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荣誉奖,获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获1993年世界杰出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及金质证章。北航高等理工学院也叫“沈元荣誉学院。北航最高荣誉奖叫“沈元奖章” 。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科学家,化学家,赴美留学,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1年获博士学位。被选入美国最高荣誉sigmaxi科学会会员。他一生共获20多项荣誉。誉满国际化学工业界,英国皇家学会聘他为名誉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改名高士其,弃仕途旁和金钱旁不要,立志不做官,不爱钱,以科学家造福中国。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在中国极度需要科普的时候,为中国创作了400多篇科普论文,中国为记念他的贡献,把国际的一颗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科学家,化学家。细菌和病毒学家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鲁(1877~1947)中国天文学家。字曙青,号叔钦。福建福州长乐人。1905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后来获该校工科博士学位。1909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1911年回国报效中国。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创造发明了天璇式中文打字机,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示并获奖。天文学家李元先生在一篇追念高鲁的文章中曾建议,我国第一座假天馆(即天文馆)应命名为“高鲁假天馆”,以纪念这位我国近代天文界中不朽的伟大人物。对祖国近代天文尤其是科普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为了记念他的功绩,把国际上的一颗星命名为高鲁星。中国天文学一代宗师。高鲁集中西观象学术之大成,对当时中国的科普以及他的天文知识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张钰哲(16-21),福州闽侯人,(1923年),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留在该校叶凯士天文台做纬度测定工作。 [随后在叶凯士天文台 观测研究工作。1929年,以论文《关于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张钰哲归回报效祖国。誉满国际天文学界,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可见他在国际天文学界的地位之崇高。中国天文学的最高奖—张钰哲奖,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国近代和现代天文学家,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林几(1897~1951),1897年12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书香世家。1918年考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前身。1924年由校方派往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学习两年,专攻法医学,后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深造两年。1928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创建了法医学科和法医研究所。创办《法医月刊》;建立“法医学研究会。在医学院创建了法医学科和法医研究所,增设病理、物证、人证、化验等研究室,添设所用的仪器设备,为培养法医人才、接受检案和法医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他编审法医学教材,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法医检验人才。他为医本科学生或者将从事司、检、法工作的学生上法医课时,编著出版了不同要求的法医学教材。如《医师用简明法医学》、《法官用法医学讲义》、《犯罪侦察学》、《犯罪心理学》等。他主要论文有“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疑案鉴定实例”、“法医学史”等40多篇,分别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北平医刊》、《法医月刊》等杂志上。中国近代和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法医科学奠基人。萨本栋(1902年7月24日—1949年1月31日),字亚栋,福州闽侯县人,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24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伍斯特理工学院。同年,从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旋即转习物理。1927年,从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应聘为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助理及西屋电机制造公司工程师。1935年9月,应邀为美国俄亥俄大学电机工程系客座教授。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学报上发表了论文《应用于三相电路的并矢代数》,引起国际电工理论界的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开拓了电机工程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获得美国的“1937年度理论和研究最佳荣誉奖。用英文撰写成专著,被誉为物理学、电机学巨著。开创了中国科学家编写的自然科学专著被外国人采用为教材的先例。1937年3月放弃高薪厚禄,回国报效中国。他以非凡学识、才智,高尚修养为中国教育贡献巨大。并获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第一次荣誉奖章。中国物理学开拓者,中国物理学家一代宗师,物理电子学新领域的双奠基人。吴宪(1893-1959),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后改习化学,1916年获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录取为研究生;1919 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任教;1946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兼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宪一生发表研究论文l63篇,专著3种。他开拓的领域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代谢等方面,此外,还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美国学者里尔顿·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将他誉为“中国化学的巨人”,并评价道:“毫无疑问,吴宪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最伟大的化学家,或者说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他在1919年发表他的第一项研究时,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类的化学研究。他在国际上,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会会员、荷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顾问委员、原德国自然科学院名誉院士、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院院士、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Sigma Xi Society)会员,以及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营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1949年)和热能需要量委员会委员(1949-1950年)。他的名字被收入《国际医学名人录》(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World Medicine)、《美国科学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第九版)、《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以及《科学家传记大辞典》(Dictionaryof Scientific Biography)等书。他开拓的《一种血液分析系统》引发了一场血液化学方面的革命。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卓著,并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崇高声望和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生物化学界一代巨人。蒋丙然,(1883年~1966年),原名幼聪,字右沧,福建闽侯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创者、中国气象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天文学家,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和现代气象事业奠基人,中国气象学会创建人之一。为我国近代和现代天文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天文界步入国际合作的创举。并且是我国地震、地磁研究开创者。1908年震旦大学毕业后赴比利时留学,并获比利时双卜罗大学农业气象学博士学位。他是我国最早派出学农的留学生之一。1912年11月,蒋丙然学成回国后,应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之邀,到北京中央观象台任技正、气象科科长,并兼航空署气象科代理科长。还在参谋总部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气象学。1913年7月气象科正式开展工作,从此中国的气象事业正式起步,正如蒋丙然所说:“气象一名词,亦于此时在中国开一新纪元”。并为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海洋研究的奠基人。他是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意大利气象学会名誉副会长。陈俊武,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福州长乐区,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工系。石油炼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石化,石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49年,先后担任石油工程装置设计师、工厂设计师、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术攻关组专业组长等职。1982年,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组织科研、设计、炼油等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关,开发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陈俊武为中国石油化工事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陈俊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攻坚克难,急国家之所急;矢志创新,与国家共奋进,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陈俊武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陈俊武的典型事迹树立了不忘初心、科技报国的典范。新时代奋斗者都应像陈俊武那样,以关爱之心对人,以无私之心对事,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用信仰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之力。为中国开创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世界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时代楷模”荣誉奖。最美奋斗者奖。萧光琰(1920—1968),中国物理化学家;福建福州人;一九四二年五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坡蒙那大学化学系。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曾专攻物理化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一九四七年任芝加哥大学冶金研究所研究员、一九四七年八月任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化学师。他在美国时,连得过四枚金质奖章。回国后,把石油科学带到中国,从事的“页岩油催化裂化及其氮中毒的机理研究”和“电子酸性催化剂研究”,在应用的基础理论方面,都有了进展和突破。“页岩油催化裂化”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求以页岩油为原料,制取优质油(包括机油)的途径。开展硅酸铝裂化催化剂的研究,为石油和催化科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填补了中国的空白。中国石油化学领域开拓者,石油化学领域奠基人。一个被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巨人,他才是那个真正改变国家之一的人物,填补了中国石油方方面面科学的空白。张震寰(1915年10月21日—1994年3月23日)籍贯福建福州闽侯县,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功勋荣誉章(一级)。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原主任。1982年成功研制“银河”亿次计算机,填补了中国计算机的空白,为国家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组织并指挥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和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组织指挥了“两弹”结合试验,为发展我国核武器技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成功。为争取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组织领导了远洋测量船队的组建和洲际导弹、潜地导弹、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项目及武器战术技术论证工作。张震寰还主编了《中华气功大典》。他还是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体科学会理事长。由他全面负责组织和指挥的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巨型机的国家之一。他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项目及武器战术技术论证工作,为加强国防科技事业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 。王绶琯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对提高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负责成功地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955年,王绶琯奉命接受了国家急需的“提高时号精确度”的紧急任务,在二年时间里完成了这一任务,同时也为打下时间、纬度等基本天体测量研究的基础创造了条件。当时引进的光电中星仪及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技术还为尔后中国发展的光电等高仪起了先导作用 。1966年以来,王绶琯负责成功地研制出了米波16面天线射电干涉仪、分米波复合射电干涉仪、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并在相应的观测研究中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20世纪90年代,王绶琯与苏定强等一道提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大型科学工程项目 。中国为了记念他,于1993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王绶琯颁布小行星命名书:谨以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 。陈可忠先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人,生于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1924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会宣告正式成立,陈可忠当选为理事之一,又被推为会刊《中国化学会会志》的编辑之一。中国化学会是我国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中国化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化学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1926年9月,陈可忠由美国完成学业回国,在理学院化学系讲授有机化学。陈可忠在校内极力倡导树立研究风气,最早申请开辟了教授专用实验室,长日留校从事教学实验。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陈可忠任自然组主任兼专任编审。从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至1948年,陈可忠长期任职于国立编译馆,其间执掌国立编译馆达十二年之久。国立编译馆各项工作中最可称道的是其对科学术语译名统一的领导与推动。随着各学科文献翻译量的增多,许多有识之士很早就认识到译名统一的重要性:“译述之事,定名为难。而在科学,新名尤多。名词不定,则科学无所依倚而立。”(《科学》发刊词,1915年)早期的译名统一工作主要由个别学者或学术团体进行,国立编译馆成立后,在编订、统一、推广译名上具有了性,编译馆制定了详尽的编订译名计划,成立译名委员会各学科组,与各民间学会、协会密切合作,先后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80个学科领域的译名审定统一工作。统一公布的名词,由编译馆正式出版付印为图书的有《化学命名原则》、《药学名词》、《天文学名词》、《物理学名词》、《矿物学名词》、《细菌学免疫学名词》、《数学名词》及《社会学名词》、《经济学名词》等20余种。这些工作在翻译传播外国先进科学知识和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审定公布的许多科学译名一直沿用至今。自然科学领域统一译名的巨人,中国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译名编审者。中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必不可缺的倚靠。赋予新中文无可估量的价值,让身怀中文的学者能站在世界竞争之颠。李俨(1892-1963),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史学家、中西数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专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李俨在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内,是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1912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科学习,与茅以升是同窗契友。他以大量的史料搜集工作为基础,对中国古代数学史作了大量研究,著作甚丰,是该项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通过国内外的函授教育自修完了土木工程和数学等大专课程;同时开始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与手稿本图书馆的资料,在1915—1917年间,即当李俨刚刚开始中国数学史研究工作不久,他曾与著名的数学史家DE史密斯(Smith)多次通信,草拟提纲,书名为《中国数学史》,再由当时正在美留学的茅以升译成英文转交史密斯。但这一编写计划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此后,1917年发表了《中国数学史余录》,1919年又发表了《中国数学源流考略。一生前后共发表了论文百余篇,专著十余种。可以说,李俨在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内是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李俨编写《中算史论丛》1—4集(商务印书馆,1933、1935、1947)。到《中算史论丛》最后编定,前后历经30余年,可称为是他毕生的得力之作。其中包括分数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定理(勾股定理)研究、平方零约术、大衍求一术、纵横图、帕斯卡(Pascal)三角形(贾宪三角形)研究、方程论、级数论各篇。中算史新资料的发现,以及明代算书志、清代中算著述集录等。明清时期传入的西算以及中算家关于对数、三角术、割圆术、圆锥曲线等方面的研究。编写《微积分学初步》(1936年)《中国数学大纲》上、下册(1958年,《中国古代数学史料》,《近世几何学初编》。开创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局面。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 。田昭武主要从事电化学研究,重视与数理及其他化学学科的结合,研究领域包括光电化学、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三维微加工技术、芯片生化实验研究、谱学电化学和量子电化学等 。1949年,开始独立主讲《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两门主干课。他还承担国家部委委托厦门大学举办的全国性电化学培训班、研讨班担任主讲 。田昭武提出多孔电极极化的“特征电流”概念和“不平整液膜”模型,创立电极绝对等效电路的新解法和测量电极瞬间阻抗的选相调辉技术。设计和推广多种电化学技术和仪器,如新一代的离子色谱抑制器、微区腐蚀测量系统和中国国内第一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等。在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和电化学分析方面,都有结合生产实际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4年11月,田昭武先后获得国际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共35项,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为1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以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共七项。王世真(1916年3月7日一2016年5月27日):福建福州人, 生物化学家、核医学家,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创始人。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历任美国爱荷华大学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核医学中心主任,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从1940年代开始,王世真对甲状腺素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1950年和1951年,他首先发表了两类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类具有拟甲状腺素的活性,另一类具有抗甲状腺素的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的这些工作在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他发表了两类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类具有拟甲状腺素的活性,另一类具有抗甲状腺素的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的这些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1956年在军委卫生部领导下,他创办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应用训练班,第一批核医学骨干从这里走向全国。在中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他在甲状腺激素(TH)的系统研究中,解开了TH作用机制的一些不解之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在异军突起的核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70年代末,他就提出在实验核医学领域内以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原子进行生物医学及药学研究。他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工作者。特别是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任标记化合物研究室主任期间,在他的领导下,从1959年到1979年共合成、生产了总计多达100多种的标记化合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许多基础与临床学科科研工作的开展。他筹建了正电子发射X线体层摄影(PET PECT)中心。在我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核医学就是运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科学。对于普通人来说,知道PET、SPECT、甲功仪、肾图仪、放射性活度计以及用于放射性治疗的伽玛刀、后装治疗机、模拟定位机、直线加速器等设备,就不难明白核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他所开创的中国核医学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成为亚洲核医学领域的领跑者。

《钱学森》观后感 学森》 在看这场电影之前,对于钱学森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两弹一星” 的丰功伟绩上,而在看这场电影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意识到是一个演 员在演一步电影, 而是在看一个叫钱学森的人如何渡过他光辉而又艰 难的一生的,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剧本,他也正是他自己人生戏的导 演,在这场电影结束后,我才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才 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钱学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 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 导弹 “ 之父”火箭之王”……所有的荣誉集于一身, “ 却又被他“无情” 的抛之脑后, 加州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不当,美国优越的生活不过, 却偏偏“固执” 到回到中国过清贫的生活,当时的中国与美国比起来, 就像现在在城 市打工的农民工与居住豪华别墅的商人富豪,只为了 去实现自己的理 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负,向中国实践自己的爱国之 心。 当看到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他那孩子般纯真的笑打动了我, 原 来发自内心的笑容是那么的美,也许在钱学森身上用“美”并不贴 切, 但是我真得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展现它。幕的开始与后面的接应 的那一 画面,也同样是卫星的发射成功,也同样是震撼人心的时刻, 在所有 人为之狂欢的时刻,却惟独他一人现出深邃的眼眸,那眼神 似乎穿过 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呢?是因 为成功对于他来说已经不足为奇了吗?是因为这种场面使 他麻木了 吗?……这在电影中似乎没有讲到, 我想他是在为我们中国 担忧,为 后人担忧吧。 生活在美国的几十年,他始终有一个目标,就是学习最先进的知 识,将之用诸于中国,使中国变得像美国一样强大,他刻苦钻研,一 步步的紧追知识的步伐,却时时刻刻的关注着中国的发展状况,当学 有所成的时候, 回国之心慢慢的侵袭着他, 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 称: ,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宁可 把他击毙在 美国, 也不能让他回国。 就这样被莫名的罪名加以软禁, 失去自由, ” 最后在周恩来总理多次的努力下,才使其终于返国。 对于这种来之不 易的机会,钱学森更加珍惜。 回国后,教授航天知识,在这一部分, 电影中有所体现,震动 了我,因为那一刻让他回想起了在美国授课的 情形,与此刻是截然 不同的,从而引发了他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结 合做为一名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有以下 的几个方面的感悟。 当今 的中国是一个正在苏醒的雄狮,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尽 管 GDP 的增长速度很快,仅次于美国,但是我们的人均值还是很低 的,对 于经济的发展我们并不一定要去追求有多么的快,虽然经济是 我们 生存的一个基础一个前提,但是我们应该追求有质量的提高,如 果 第一个人都怀着像钱学森同志一样的爱国之心去面对每一件事情, 我们和谐社会的步伐将会迈得更快,更稳,更好。 现在杂志,包括 新闻媒体都在关注一个话题,中国有那么多的人 品,为什么没有一 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连比我们落后的国家也都有 这样的殊荣,为 什么中国人总是与他擦肩而过呢?很多人也都是将矛 头直指中国的 教育体制,因此我们如今的教育体制有了素质教育,这 的确是我们 的教育问题,有的媒体报道说:有些美国人称清华北大是 美国的后 备学校,大家也都知道清华北大是国际名校,也是中国最具 有权威 的学府,而多数学有所成的学生,公费出国留学,但却只有少 数回 国,何况我们现在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我们都在沿 着 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与钱学森当时生活的时代相比,已经是上等 了,可是有多少人能体现出他们的爱国之心呢,如果每个出国留学的 学生都能像钱学森那样去想,那样去做的话,如今的中国是不是比现 在更好呢? 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是一个漫长过 程,一个 探索的过程。 我们所有中国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奉献自己的爱国之心, 多为我 们的子孙后代着想。 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做到像钱学森一样, 但 是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去为我们的国家做些事情,让我们的国家真 正的强大起来,让自已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钱学森》观后感今天是钱学森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今晚我们钱学森实验班全体同学观看了关于钱学森生平介绍的记录片《钱学森》,在此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钱学森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出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眼看着自己的国土战火纷飞,任人践踏,钱学森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外来侵略国家,于是他毅然决定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报效我们的祖国身处异乡的钱学森深刻体会到没有受到尊重的滋味,活在屈辱中是痛苦的他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学习当钱学森在美国工作步入正轨的时候,新中国的成立使他盼望回国的心激动不已,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把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是钱学森说的话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出身在和平年代,我们都过着有尊严的生活,看到的是一个蒸蒸日上逐步发展壮大的新中国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我们没有经历过苦难相比钱学森,他身处那样恶劣的坏境也依然坚持奋斗,自强不息,我们以他为荣,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精神我们是幸运的,但我们是经历失败的,我们在高考中摔了一个大跟头,目前也落后于别人一大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站不起来我们依然还有攀登高峰的梦想大学并不是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天堂,来到这里,我们仍需努力,任何时刻我们都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我始终相信人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一旦懈怠,中将瓦解这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领域的奇葩,我们也不敢随便夸下海口要做他那样的科学家甚至超过他,但是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之才我们想做到的很简单:让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的自己我们班全体同学开始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我相信我们可以一直保持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充实我们未来的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我时刻铭记这样一句话:大学很好玩,学习靠自觉,我们是有责任的到这里学习来的这是我在高考失利后放弃读书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对自己说的,我必须对得起我的父母和一直支持我读书的亲人朋友,今天我站在钱学森班,我也要对得起这所学校和"钱学森"这三个字,我也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钱学森把建设祖国作为他的责任,而我也有自己的责任,对他人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未来只能由自己来创造,机会只能由自己来把握,我努力我无悔!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现有的审查体制下, 建国后历史事件能够在影视作品中得到正视并 从容展现的不多,两弹研发算一个,因为此事更多地关乎国家利益而 不是政党利益,而且当事人所受的非常时期的政治冲击也比较小,所 以这一段历史得以再三演绎。与全景展现中国原子弹试制过程的《横 空出世》不同, 《钱学森》是以两弹元勋的生活工作履历为叙事线索 的,从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政治色彩,更专注于人物命运的刻画。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 《钱学森》98 分钟的时长显得有些仓促, 从成片效果上看,这更像是一个人物履历表,而触及灵魂深处的思想 汇报方面略为欠缺,所以看上去有点流水账的感觉。影片中原子弹研 制成功后的下一场景就到了 1980 年,钱学森在自己简陋的办公室迎 来了换防的战士,当他和战士们说他自己也算是个老兵的时候,我想 到的是当年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兵和同僚们在浩劫过后幸存下来 的能有多少?他们又在哪里?他们的遭遇对钱本人又有什么样的影 响?其实这些东西才应该是这部电影在情感上发力的地方, 但这一切 又只能存在于叙事边际的想象之中。另外,影片拍摄时,钱学森的夫 人蒋英还健在,后人门生也一大堆,他们对影片选材和表述方式上的 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创作者有心拍一部《美丽心灵》那样 能深入到科学家内心深处,触摸到他的惶恐和焦虑的人文传记片,也 是有心无力的,这和陈凯歌拍《梅兰芳》所受到的束缚是一样的。所 以《钱学森》最终拍成这个样子我觉得创作者已经尽力了,只是如果 再商业一点会更好, 尤其是前三分之一篇幅中钱学森历尽艰难归国的 段落,在戏剧性和传奇性上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的。尽管如此, 《钱学 森》 也是在我看过的主旋律人物传记片中人物处理比较熨帖自然的一 部,事件的选取无论大小,都在人物性格完善上有所作为,而且人物 至少说“人话” ,有些台词也很经琢磨,如钱学森在劝服好友投身原 子弹研究时所说的“手里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 。 陈坤在外形上其实和钱学森还是距离蛮大的,特别是跟老年钱 学森的扮演者许还山比起来。 但是陈坤能跟人物接近的是传主的优雅 而执着的气质,也可以说是陈坤个人在表演上的一个突破。此外,林 永健扮演的聂荣臻、吴樾扮演的张工农等人物也十分生动,让影片整 体的凝重基调之下仍不失轻松诙谐, 张建亚选择张铁林而不是唐国强 扮演毛泽东,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政治脸谱化的伪崇高感。 如果抛开人物所处的政治和历史背景, 《钱学森》更像了塑造了 一个靠个人学识达到事业顶峰的励志故事, 他的成功不在于投身于一 个新兴政权,而在于将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无可替 代,从而扼住了某些人的喉咙。影片最感人的一幕是最后的纪录片资 料,在钱学森追悼会上蒋英对丈夫的恋恋不舍,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积 淀下来的永久眷恋。 观《钱学森》有感 标题归标题,先来说正事儿。第一次看提前场,心里各种掂量这 片子到底会好到怎样,好吧心里期望值神马的果然还是有点儿偏高 了。貌似确实没有看到激荡人心那样的程度。 一、关于片子结构 故事叙述是从钱老去看蒋英的演出开始, 于是突然觉得影片的 基调定在了温馨浪漫的爱情家庭生活之中。 接着就是钱老在美国的光 辉岁月,随着年份与地点的变更,影片的画面也是转换极快。坐在我 旁边的姑娘自言自语了好几次,咦,怎么跳得这么快…… 接着展开说明钱老如何被美方污蔑如何又被澄清如何被软禁最 后如何终于回到祖国母亲怀抱这些历史性事件。 方式仍旧是字幕的时 间、地点+画面的快速切换。在节点式重要时段时采用钱老年纪作为 字幕来表示。 影片重点放在了回国后的钱老如何为祖国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一 部分,主要展现钱老的才华,钻研精神,忘我精神,爱国主义情怀, 及我国共产党内团结进取,士兵朴实上进的精神面貌。导弹发射实验 与两弹结合实验时自然是重点中的重点,叙述时间有着重增加,画面 尤为壮观,非常振奋人心。 影片之中有钱老的回忆作为穿插。也有纪实性资料片段作为片 子真实性及纪念性成分的添加。 片子结构没有问题,作为这种题材的影片来讲,想要凭借伟人 最光辉的那些年来展现出人物的饱满情感,在短短两个小时内,画面 快速切换也无法避免。 但是总结出一个事实就是, 似乎没有找到亮点。 二、关于片子画面 钱老家中 party 的灯光很小资。海上游轮的壮阔场面非常美。 火车开入祖国大地时候彩色的农田稻田很诗意。 导弹爆炸的效果不由 分说,震撼是一定的。印象最深的还是发射未成功的导弹内部结构的 特效,突然觉得这是在 21 世纪看的科幻电影>< 三、关于演员 关于坤哥 好吧作为基本上是坤哥 NC 粉的偶来说, 看到他作为钱老在影片 中出现,一瞬间我就回神无能了。但是要说实话,坤哥的演技是有亮 点可寻的。 在美国的生活看到钱老富有艺术气息和浪漫情调的一幕,坤哥 在这儿当然是游刃有余。接着要被美方驱逐出境,发现坤哥的台词好 少啊, 基本全看表情。 好的, 眼睛里透出杀气什么的坤哥也不在话下, 厂花不愧是厂花来的。但问题是这里是钱老,憎恨的目光后面还有隐 忍呀,不服呀,实在是无语得不想说话什么的……所以在狱中,噢不 对,是拘留所里的钱老,那几个画面还是挺有分量的,只能靠画面里 的光影、 影片的背景音乐和演员的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来表达的东西, 又纯粹又干净。 又或者在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成功时候所有人欢呼雀跃,钱老 坐在那里只有微微欣慰笑容非常淡定, 这时候演员的气场先得尤为重 要。不得不说坤哥还是做到了最好。 关于其他演员 这里只提一下印象深刻的吧。 雨绮还是很有爱的,蒋英的角色诠释得挺到位的。最喜欢她对 美方那句"go to hell"顿时肃然起敬呀~ 聂帅其实很有范儿,副院长很可爱,后来的几个小兵演得也自 然亲切,论演技来讲都很顺畅。 四、关于吐槽 好的不正经的话来了。 我要吐槽主演的英语! !怎么听都别扭!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其 他讲英语的都是美国 native speaker 所以一对比就觉得主演讲的英 语很奇怪!尤其是坤哥!雨绮还好一点! ! 还要吐槽聂帅! 是因为喜剧演多了吗为什么大家一看都想笑! ! ! 但是演员演得是很好的!但是还是想笑!不过最后就好多了! 继续吐槽三位领导人配的口音!其实没有什么好吐槽的!就是 和前面在美国的英语一对比乡音突然就太清新了! ! 接着吐槽雨绮去拘留所看坤哥说了好多话后!坤哥微微回头说 的“我爱你! ”导演这如果不是历史实情你不觉得有点矫情了么! ! 最后吐槽一下坤哥! !坤哥! !你再怎么演得好!你看起来还是 像厂花!或者陈子坤!或者七哥!或者 ! !我觉得坤 哥的身材有点单薄! !演得出伟人的感觉但是身材上的气势貌似就差 了那么一点点的说! ! 五、回归正事儿 其实看到最后还是很受感动的, 因为到了最后你发现你已经抛 开了影片本身, 至少于我的感觉是, 钱老的形象比从前更深刻在心了。 你看着茫茫荒野上腾起的浩瀚烟雾时,你是不是已经发现,这位伟人 对国家的重要性其实远超出了你的想象;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今天这 样安稳温暖的生活其实有多少是这位伟人的功劳。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看了半天在美国的那段阳光灿烂的花 园式环境的画面, 突然切换到国内贫穷落后或者发射基地尘土飞扬的 画面时,我觉得特有归属感。这是不是就间接让偶看出了自己的爱国 情怀呢>< 另外,有些人觉得坤哥演得钱老没有学者气息,个人观点是, 不是他演得没有学者气息, 是因为他以前演得角色让偶们印象颇深吧 突然转换过来有点儿难度…… 最后,无论片子如何,演员如何,我想影片想要达到的目的还 是达到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为什么给四星呢。因为她还是值得 大家都来看的。 《钱学森》之感,之想 你在一个晴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 可即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 宇宙。-----钱学森 1947 年,刚刚 36 岁的中国科 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 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 厚待遇和远大前程。 美国为什么如此器重钱学森呢?因为他是美国研究航空科学 最高专家冯卡门的优秀学生,是美国最早研究火箭组织加州理 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的 5 成员之一。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火箭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钱学森显露出卓 越的才能。一项在航空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航空科学公式: 即著名的“卡门--钱公式”诞生了。这是由冯卡门提出命题,钱学 森做出结果,至今仍在航空技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项公式。 然而,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 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钱 学森在美国已经生活了 10 多年,又被誉为是“在美 国处于领导 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可他想: 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 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 部力量!他还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已经解放了,国家急需建 设人才,我们要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决定,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他 们认为:钱学森的专业技术如果带回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高速 度前进。 美国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 “我 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 5 个 师的兵力”。 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美国官方“文件”通知 他 ,不准离开美国。本来,他的行李已经装上了驳船,准备由 水路运回祖国。 可美国海关硬说他准备带回国的书籍和笔记本中 藏有重要机密, 诬蔑钱学森是”间谍”。 其实, 这些书籍和笔记本, 一部分是公开的教科书,其余都是钱学森自己的学术研究记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之后,钱学森突然被逮捕,关押 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看守人员每天晚上 隔 10 分钟进室内开一次电灯,使他根本无法入睡。钱学森的遭 遇,引起加州理工学院中坚持正义的同事和学生的同情,在他们 和其他正直人士的强烈抗议下,美国特务机关被迫释放了他。可 对钱学森的迫害并没有停止,他们限制他的行动,监视和检查他 的信件、电话等。尽管有种种限制,但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 地提出严正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 在争取回国的日子里,钱学森更加关心祖国的建设事业, 经常 从《华侨日报》等报刊上了解新中国的情况,和中国科学家、留 学生讨论建设祖国的有关问题。为了能够迅速地回国,他租房子 只签订短时间的合同。家里准备了 3 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备 随时可以搭飞机回中国。 5 年过去了。钱学森争取回国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 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怀。周恩来总理曾亲 自了解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的中国代表, 在会谈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归国问题。 1955 年 8 月,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 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清晨, 钱学森就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天安 门广场。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 到祖国。现在,我终 于回来了!” 冲破重重阻拦而回国的钱学森, 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 中。他倾其所学,又紧 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不断推出科研 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 为“导弹之父”,国务院授予他为“全 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在美国定居,且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幻想。 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钱学森放弃了这一切。在经济大潮如 洪水猛兽般地冲击社会的今天,钱学森的爱国言行,无疑地凝聚 着中华民族之魂,显示了爱国对志士仁人的撼动力。 他做为一名爱国青年,为了祖国的建设放弃自己在美国的一切, 在美国的淫威之下也没有底下中国人固有的不屈的头颅。 而我们 呢,我们不仅是一名中国人,我们还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准 军官,我们为了祖国的建设更应该放弃自己一时的私利,全身心 的投入到祖国的国防事业中去。 钱学森,我们向您敬礼!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

简介:《领导科学》杂志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是综合反映领导科学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领导科学》杂志由半月刊改为旬刊,其中《领导科学》(理论版)主要突出学术性和理论性,以进一步促进对领导科学学科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和领导工作创新提供丰富的学术理论支持。法定代表人:聂世军成立时间:2000-11-06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410105000026629企业类型:全民所有制公司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23号

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杨铨)、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任社长。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科学》杂志社。1918年迁回国内,中国科学社1918年自美国迁中国后设总社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他们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中国科学社以后又发行了《科学画报》、《科学译丛》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图书馆和研究所。1928年定址上海。在全国设有分社或支会。社员多为科学、教育、工程、医务界人士。除学术活动外,办有生物研究所、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科学》、《科学画报》、《科学季刊》等杂志及《论文专刊》、《科学丛书》、《科学史丛书》等。该社于1959年秋结束。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科学社虽然是一个私人学术团体,但是自成立以后,就成了我国科学事业最权威的领导机构,这与英国皇家学会非常相似。到了1948年,任鸿隽曾说:“在计划科学成了流行政策的今日,私立学术团体及研究机关,有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可以保存一点自由空气,发展学术天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社就失去了其权威地位,到了1959年,该社被迫停止活动。于是,中国科学社的“英年早逝”,就成了中国科学命运的一种象征。

  • 索引序列
  •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冯秋婷
  •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冯秋婷出席活动
  •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社长冯秋婷出席活动
  • 冯振广领导科学杂志社
  • 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