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地址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地址

院校代码11647

浙江传媒学院院校代码是11647。浙江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简称“浙传”,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两个校区,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由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78年)和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4年)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201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签订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协议。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获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浙江传媒大学】的更名计划纳入浙江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截至2021年9月,学院现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05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下设16个二级学院(部、中心),41个本科专业;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12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有教职员工约1400人,其中专任教师980余人;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459人;拥有49个实验室;馆藏纸质图书6万册,电子图书3万册,电子期刊119万册,学位论文813万册,音视频80046小时。历史沿革中专初创:1978年的中国,浙江广播电视学校成立。初创时期是一所培养新闻与广播电视技术专业人才的中专学校,由浙江省广播事业管理局主管。校址位于余杭和临安交界一个叫万市的山村。1982年11月,搬迁到杭州市拱墅区时称“第二文教区”内的舟山东路65号。2000年,成为一所具备一定规模、办学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中等专业学校。高专奠基: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要使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在本世纪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号召,国家广播电视部与浙江广播电视厅合作筹建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以培养较高层次的广播电视人才。1984年4月,国家广电部下达《关于同浙江广播电视厅合办学校事》,以正式文件批复浙江广播电视厅同意扩建、合办一所广播电视新闻学校。同年10月,国家广电部正式作出《关于同浙江广播电视厅合办广播电视专科学校的决定》。1994年,经国家广电部同意、报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转型:2000年5月,按照上级政府的部署,广电学校与已经转制为国家广电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广电高专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10月,省政府正式批文同意在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筹建浙江传媒学院,待办学条件达到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规定时,再向教育部正式申报成立。2003年1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筹建浙江传媒学院。快速发展: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成立浙江传媒学院;与此同时,新校区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顺利建成。2011年9月,桐乡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成立。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3月,浙江传媒学院航空学院揭牌成立。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重点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引才计划入选者2人,省“151人才工程”各层次培养人才34人,省级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四个一批”人才8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5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才1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3人,行业高端人才50余人。院系专业学院设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媒体工程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音乐学院11个二级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公共艺术教育部4个教学部及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1个,其中艺术类专业18个。学科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万计划”,截止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编辑出版学、文化产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五个专业入选教学建设学院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十三五”省级优势专业,7个“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建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特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十三五”浙江省优势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学“十三五”浙江省特色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文化产业管理、摄影、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技术学术资源截至2019年3月,学院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96万册,电子图书75万余册,音像视听资料近5万件,已成为中国区域性广播影视资料中心。《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学报主要栏目有:新闻传播、影视研究、艺术研究、文学·语言、教育·教学、思政·管理、数字信息等。学报为16开本,88页,双月刊。已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对外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科廷大学、韩国中央大学等。开展了教师访学、产学研合作平台、交流生、交换生、短期访学、国际课堂、联合培养硕士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2012年学院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共同建立了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2013年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资格认定。2014年学院与英国波尔顿大学合作视觉传媒硕士学位项目获得教育部资格认定。校徽校标呈圆形,上部自左而右内环绕中文校名全称,下部自左而右内环绕英文校名全称;中部为信鸽图案,标志传媒工具;信鸽翅膀呈现CM字符状,标志传媒的缩写;信鸽展开的翅膀犹如浪花,象征着学校勇立潮头、各学科齐头并进;信鸽飞翔的姿态和象征太阳的红色圆形结合,赋予学校充满朝气和蓬勃发展的形象。校旗校旗为长方形,基本尺寸为2500mm×1550mm。旗面左上角为完整的校标,校标后面为中文校名全称及英文校名全称;旗面底色为红色,校标和文字为黄色。色值为:红色(C:17、M:99、Y:100、K:0),黄色(C:0、M:0、Y:55、K:0)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 邮政编码:310018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

院校代码11647

浙江传媒学院【浙传简介】 浙江传媒学院([英]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和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78年,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198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04年5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一所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人才的高等院校,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两个主要基地之一,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建校以来已经为中央和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电台,为市、县级的电视台、电台及社会影视制作单位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学院位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目前学院新老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钱塘江畔的下沙高教园区和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新老校区占地859亩,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占地786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校园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学院现设有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音乐学院和社科部、公体部等8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工程等28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部分专科专业。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学院开设了“3+2”专升本专业,面向浙江省高职高专优秀应届毕业生招生,学制两年,公办标准收费,学生毕业后发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毕业后享受国家普通本科毕业生待遇。 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生逾一万人。全校教职员工754人,正高职称的有55人,副高职称的有145人,有7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1名,第三层次17人。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人选22人。省第二批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目前我院有广播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2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院级重点学科(应用语言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工程学、艺术学(电视节目制作))及“新闻传播研究所”、“节目主持人研究发展中心”等6个院级重点研究所和个人工作室。省级以上研究机构有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广播电视研究院,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5个,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我院目前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校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教改项目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配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现有虚拟演播实验室、非编实验室、音视频综合实验室、MIDI制作实验室、广电通信计算机实验室等50多个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已建成使用的22层演播大楼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有1200平方米、400平方米、300平方米、200平方米等各种规格演播厅17个,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基地。学校还配备建设了校园有线电视、千兆校园网、卫星地面接收站、校园广播电台和实验电视台。图书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各类文献馆藏量为65万册,其中音像资料近2万件,已成为我国区域性广播影视资料中心。 近年来,该院按照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确立了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目标,通过对外合作、扩大开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实践步伐,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学院深入开展与省广电集团的合作。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成立了浙广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了浙江传媒学院实验艺术剧院。努力攻关广电科技研发项目。积极参与动漫产业。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筹建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先后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德国敏斯特大学、新西兰南海影视学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艺术学院、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德克森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英国考文垂大学于2005年6月签署了正式合作协议。 【机构设置】 党办、院办、综合档案室 发展与对外合作处、高教研究所 组织部、党校 宣传部、统战部、文明办 学工部、人武部、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监察审计处 教务处、招生办 科研处 人事处、离退休办 计划财务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以下为非教学单位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产业后勤管理处 基建处 保卫处 工会 团委 图书馆 实验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实训中心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学报编辑部 采购中心 后勤发展总公司 杭州浙广传媒有限公司 校区地址 浙江传媒学院下沙主校区: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 浙江传媒学院西校区: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舟山东路65号[编辑本段]【分院设置】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音乐学院、社科部、公体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 第四条: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属浙江传媒学院校友: 1、浙江传媒学院(包括前身:浙江广播电视学校、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进修生和在校教职工以及在本校工作过的教职工。 2、浙江传媒学院函授的学生。 3、浙江传媒学院聘请的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及其他兼职人员。 第五条:浙江传媒学院校友经与母校总会或各地校友分会取得联系,填写登记表,承认会章,交纳会费,即为本会会员。 第六条: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会员权利: 1、凡本会会员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3、对本会和母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4、优先取得本会有关刊物和资料。 会员义务: 1、遵守会章,交纳会费。 2、关心和促进母校的发展,联络校友开展学术交流、信息交流、技术咨询和传媒服务活动,为传媒事业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而努力。 3、积极向母校院报、学报和校友会刊物投稿。 第三章 组织 第七条:本会聘请名誉会长若干人,指导本会工作。 第八条:本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均由协商产生。会长由院领导担任,副会长原则上由各地校友分会会长担任,秘书长由分管校友会的处领导担任,副秘书长由各地校友分会秘书长和院校友会负责人担任。 第九条:院校友会负责人负责联络、处理校友总会的日常性工作,编辑和发行校友会刊物,沟通校友联系,开展各项活动。 第十条:各地校友分会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联谊、互助等各项活动。 第四章 经费 第十一条:本会经费来源主要由浙江传媒学院董事会和学校解决。也可由校友自愿资助及交纳会费解决。[编辑本段]【重点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 一、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为依托,以《广播电视编导业务》、《影视剧创作》和《电视导演基础》3门省级精品课程、《视听语言》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及影视艺术学院重点课程群为教学基础,以省级重点示范实验室——电视编辑与导播实验室及全国50多个实习基地为实践阵地,是国家培养广播电视高级专门人才两大基地之一。本专业负责人系省级A类重点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负责人、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硕士导师。本专业1991年始招收专科生、2003年招收本科生,在16年的办学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打造了两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其中有教授6位(硕士导师3人)、博士8位。本专业培养的编导人才创作的影视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大学生影视作品奖。目前有在校生639人;已毕业的1123名本专科学生遍布央视到省市各级广播电视单位,多数已成为导演、编剧、制片人行业中的业务骨干。 本专业正在整合申报2008年度省级教学团队,并争取申报2010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本专业已经成为南方同类院系中特色新颖、优势鲜明的知名专业。近年来,上戏、湖南广校、等众多艺术院校到该校我专业交流取经,来我专业进修、访学的学界同行也日渐增多,累计有云南艺术学院、安徽广校 的二十余名副教授、讲师到本专业做访问学者。 本专业始终坚持培养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高级编创人才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内外传媒行业提供创新型、复合性编导人才;努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作和交流平台,使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将在未来3年内引进和培养编导实践和影视理论兼备的双师型师资,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同时培养一批较强科研能力、国内知名的学者型师资,打造一支具有强大科研生产力的创新团队。 二、广播电视工程(本科) 专业概况 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广播电视工程”本科专业于2003年设置并开始招生,首届招生45名。该专业是在“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科的基础上申请设立的,是学校升格为浙江传媒学院后申报的第一批本科专业之一。 目前在浙江省内就只有该校设置有该专业,培养广播电视工程方面的本科人才,全国也只有5所院校设置有该专业,布局以“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为主,即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其它还有南京大学、西藏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等。对全国广电行业的用人需求来说,以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的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培养的专业人才为主。因此,不论从招生生源,还是从就业市场来说,本专业的优势都是非常明显的,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5%,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广电行业就业。 过多年的努力,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5年被立为校级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同年在浙江省新专业评估中获得“良好”的成绩,2006年被批准为校级首批重点专业进行建设,2007年上半年又顺利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评估。 从2003年本科专业设置以来,本专业教师已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合作)1项,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科技厅项目10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主持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资助课题2项,另有厅级、校级和横向课题15项,共计29项,总科研经费达350余万元。 本专业建设的特色是“立足广电,跟踪前沿,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我们探索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成立“中广班”尝试进行分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上,我们成立“学生科技创新小组”,在平时加强创新能力训练的基础上,2006年本专业同学主持了7项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科研项目,实现学生省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2007年本专业同学又主持申请了4项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科研项目和5项校级学生科研项目。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正在朝着数字化、网络化、产业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正在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急需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也正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特色的、能满足现代传媒行业对技术人才需要的基地。 三、广播电视新闻(专科)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办于1986年,是该校最早开设的专业,已有21年的办学历史。作为原国家广电部直属的行业院校,该校是当时全国开设此专业的25所院校之一。迄今为止,本专业已经为全国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了1000余名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本专业现隶属于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有在校生249名。 2 001年,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本专业增设网络新闻专业方向。2003年,本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同年,本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本、专科专业建设都进入快速优质发展期。2005年,本专业所在的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被评为浙江省级重点学科。 2005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本专业更名为“新闻采编与制作”(艺术类)。本专业立足专科层次建设指标、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经过5年建设,成效显著。 本专业所在的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是浙江省传播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和浙江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本专业负责人是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学科组成员、首届全国“‘百佳十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 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后,本专业制定了五年建设规划,并确定了专业建设的指导原则与发展方向。指导原则是:围绕“两个理念、一个指向”进行专业建设。“两个理念”是 :以新闻专业理念办专业、以“实践即实战”的理念构筑实践教学体系;“一个指向”是指人才培养的指向,即培养“上手快、实践适应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空间大”的学生。专业发展方向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办成国内一流的广播电视新闻优质专科专业。 经过5年建设,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双师型”教师明显增多,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现有2名教师是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组成员,5名教师是省新闻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8名教师担任全省各类优秀广播电视新闻奖评委。 实验教学设备、教材建设、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等教学条件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2002年以来,本专业教师科研成绩显著。专任教师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73篇;出版专著12部,教材16部;承担或参与纵向课题104项,包括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23项,厅、局级课题51项;承担或参与省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20项;承担横向课题26项。 本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专业特色,总体特色为专业性、实战性、前瞻性,具体特色表现为: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与传媒业界交流、合作频繁,能很好地满足“实践即实战”的实践性教学需要;专业培养方向与时俱进,增设网络新闻方向,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使本专业更具前瞻性;构建“三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五结合”的实战教学方法;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广电实验设备充足,实践、实训基地规模庞大,遍及全国。所有这些特色都成为培养“上手快、实践适应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空间大”的应用型人才的有力保障,也得到了传媒业界的广泛认同与好评。 四、主持与播音(专科) 该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于1986年(专科1986年始招生,本科2003年始招生,系全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录取率为报考人数的3%);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专业(专科);2004年经省教育厅验收为“综合评价好”;[编辑本段]【科研机构】 一、全国性研究机构 该校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研究基地。 1.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设立的国家级研究基地,基地设立于2007年10月,是全国四个同类基地之一,反映了该校动画教学和研究在全国的实力和地位。 该校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主任为院长彭少健,副主任为项仲平和潘瑞芳,下设4个研究方向。列入科研处管理。 该校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依托于动画学院,该校动画专业学科形成创建于2001年,是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最早举办的动画专业之一。2001年,该专业开始招收专科生, 2004年,该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在办学历程中,积聚了动漫创作和产业学研一体化的经验和实力。 该校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在全国同类基地中特色鲜明。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和依托了该校独特的专业学科群和人文环境。该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影视艺术学科群,如影视文学、音乐制作、播音主持、录音艺术、影视编导、影视表演及节目制作等相关学科优势,这为该校作为国家动画教研基地创作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对动画学科进行了重点倾斜,动画学科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办学影响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在该校设立后,基地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开展了多方面的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该校围绕动漫文化艺术和产业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共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出版相关教材专著10余本,获得省部厅级相关科研项目10项,浙江省教育规划委托招标课题《产业化、基地化、集团化背景下的浙江动漫游戏专业教育暨人才培养战略研究》获结题优秀奖。学校已经积淀了较为丰厚的动画艺术创作和产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该校还承接了一系列重大题材动漫产品策划、制作项目,如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动画短片《树与云的故事》、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招标项目中小学交通安全三维动画教育片《平安伴你成长》及三维动漫公益广告、三维动漫宣传手册、三维动漫宣传招贴等,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精品工程立项中华传统美德二维动画影院《孝女曹娥》、北京市地震局项目家庭地震应急三点通《笨笨狗PK巨能魔》、防震减灾科普三维动画短局、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招标项目及中小学交通安全三维动画卡通教育片《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三维动漫公益广告、三维动漫宣传手册、三维动漫宣传招贴等。通过承接社会和政府机关重大题材动漫产品策划、制作项目,锻炼了队伍,进一步凝聚了专业教学和科研骨干,吸纳了最前沿的动漫制作和策划的理念与技术,推动动画学科建设水平质的提升。 近年来,经过投入和建设,该校动画教学研究的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基地配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现有虚拟演播实验室、非编实验室、高端动画实验室、音视频综合实验室、MIDI制作实验室等40多个实验室对基地动画教学研究予以协作支持和协助配合。基地独立投入使用的动画专业相关的实验室面积达500余平方米,硬件设备总值达500余万元。学校还建有4个多媒体动画实验室(二维动画系统、三维动画工作站、非线性编辑系统),定格动画工作室资金已到位,正在紧张建设中。学校覆盖传媒各学科领域、价值逾亿元的实验设备为形成完善的动画创意、制作等教育产业链提供了扎实的设施保障。目前基地已经能够完成卡通漫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动画、后期合成等动画实验和制作。基地拥有的设施能较好地满足动画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 基地现有4个校内专业实习基地,校外5个稳定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还可以借助学校的100余个校级实习基地作为基地教学科研的实习实训和制作生产基地,为推进动画产研学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了坚固的平台。 目前学校图书馆与动画专业学科相关的馆藏图书音像资料种类已达8400余种,其中专业图书26400余册,音像资料18680余种,学术期刊20余种。影视动画学院另建有图书资料室,订购有上千种专业书。学校拥有的图书资料能较好地满足基地动画教学科研的需要。 近年来,基地还开展了产学研一体化活动。组织参加了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承办动漫节“动漫产业高峰论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学院因此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先进单位”称号。并与众多动画院校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动画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常州国际动漫节上,与常州动画产业基地签署了建立学生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为学生实习与实践,直接参与动画产品的制作与生产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根据全国和浙江省动漫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基地将建设成为浙江省“动画人才培养与人才信息交流中心、动画科研与技术开发中心、动画节目制作与节目交流中心、动画文献信息资源汇集与散发中心”。 2.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研究基地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研究基地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设立的全国性研究基地,基地设立于2007年4月,是全国唯一的开展媒介素养研究的基地。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介得以改造更新,新型媒介不断涌现,现代媒介构建起的“媒介环境”正在全方位地影响整个人类世界。媒介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因此,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培养其对媒介的正确判断和理解,成为当前传媒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立一个规范的常设研究机构,给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该校凭借专业和技术上的优势,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已有一支较为成熟的媒介素养研究队伍,因此,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将媒介素养研究基地设在该校。与此相配套,该校同时成立媒介素养研究所。 媒介素养研究基地主任为院长彭少健,副主任为项仲平和王天德。列入科研处管理。 媒介素养研究基地设立后,以“媒体媒介素养培育、受众媒介素养培育和政府媒介素养培育”为研究方向,按照“全体发动,重点培育,难点突破,逐层推进”的思路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以“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为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在2007年4月召开了“首届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论坛主题为“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结合转型期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深入探讨转型期传者和受者媒介素养培育的问题。论坛收到论文70余篇,涉及公众媒介素养培育、专业学生媒介素养培育、从业人员媒介素养培育以及公务员媒介素养培育等论题。入选论文中的优秀论文分别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和《视听纵横》等刊物专栏发表。同时还开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媒介素养科研项目研究,经过在全国范围内的招标,设立了首批10余个项目的研究。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也开始进行。还将建立媒介素养研究人才库,建设媒介素养研究网,创办媒介素养研究学刊等。 媒介素养研究基地的建设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全国媒介素养研究的重要基地。

双语是艺术类 不要听楼下的胡扯! 谁告诉你们我们学校的专业可以转 如果不是考艺术类 建议不要考我们学校 普通类 像电子信息 都600多分 没必要 而且艺术类也不低 中传是600+浙传的艺术类也要过本二线10分以上

双播也算艺术类 艺术类是必须通过艺考的 就算分高也没办法转专业 但如果你本来就是艺术生 是可以转其他艺术类专业的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安装

由于G20峰会的召开,学校官网以及相关网站暂时关闭,将于G20峰会结束后,即9月7日恢复正常运行不止浙江传媒学院是这样,浙江地区的其他网站也有类似情况,耐心等待吧

一、主持项目1、主持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媒介文化的批判理论研究”2、主持2011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城市形象的媒体塑造与传播研究”3、主持2011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研究”4、主持200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都市文化”课题5、主持2007年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州地方媒体与地方文化关系研究”6、主持2007年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大众传媒与苏北农村社会变迁”7、主持2008年苏大校级课题项目“传统与变迁:新时期小说的城市想象研究”8、参与2009年“新世纪人文纪录片创作研究”,横向项目、央视新闻纪录片厂(排名2)9、参与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课题(排名3)二、出版著作1、《大众传媒与都市文化》,南方出版社2008年1月版2、《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3、《想象城市:中国当代文学与媒介中的“城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4、《恶搞文化:反叛与颠覆》,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5、《动画剧本写作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副主编)6、《陈铨:异邦的借镜》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作者)三、主要论文1、《抵抗与臣服-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体数字短片》,《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2期2、《观念、结构与表征: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三种解读模式》,《国际新闻界》2009年10期3、《重建批判的媒介文化理论》,《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3期4、《现代性的渴望-媒介叙事中的“上海形象”》,《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0期5、《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8期6、《全球想象与传统的再生产》,《文艺研究》2011年第4期7、《去殖民化与本土意识的媒介建构》,《文艺研究》2012年第5期8、《论一种文学的“城市叙述史”》,《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9、《关于上海的“现代性想象”》,《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10、《“世俗神话”的建构与瓦解》,《现代传播》2010年第3期。11、《平民乌托邦神话-对电视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的批判性解读》,《现代传播》2011年12期12、《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的文化重建-对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张庄村的社会调查展》,《新闻大学》2009年夏季号。(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第10期)13、《寻找人类的“村庄”》,《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14、《真实的幻境与被消费的怀旧》,《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5期。15、《“刘惠芳神话”——社会转型与当代“市民剧”》,《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4期。16、《完善我国电视剧的文化产业》,《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7、《“烦恼人生”与“漂泊的码头”》,《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18、《社会转型中的不同青春偶像》,《中国电视》2008年第7期(曾一果、蔡哲)。19、《社会变迁与家庭认同的差异》,《中国电视》2008年第10期(曾一果、冷冰)。20、《散文化与戏剧化-中韩家庭剧的叙事艺术比较》,《中国电视》2009年第4期。21、《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电视剧的“城市想象”》,《中国电视》2009年第6期。22、《经济危机与灰姑娘神话》,《中国电视》2009年第11期(曾一果、李丹)。2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电视剧的“乡村想象”》,《中国电视》2010第4期。24、《视觉再现、城市文明与人文纪录片的镜头叙事》,《中国电视》2011年第5期。25、《从“男子汉”到“小男人”——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家庭伦理剧的性别考察》,《中国电视》2011年第11期。26、《帝国的历史与民族的历史》,《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3期。27、《现代化的追踪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24日。28、《“青春故事”中的现代都市与文化传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8日。29、《媒介仪式与大众娱乐——关于现场直播的媒介分析》,《当代传播》2010年5期。30、《想象城市:“杂志热”与城市期刊的“城市叙述”》,《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四、获奖情况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电视剧的城市想象》,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艺术理论奖二等奖2、《抵抗与臣服-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体数字短片》,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论文奖三等奖3、《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中的“城乡关系”》,苏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4、《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电视剧的“城市想象”》, 第二届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研究奖一等奖5、《电视媒体在网络时代的生存与发展》获得第六届苏州新闻理论作品二等奖6、《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苏州市第十一届苏州新闻理论奖一等奖7、《论一种文学的城市叙述史》获得首届江苏省文学评论奖三等奖8、《现代性的渴望-媒介叙事中的“上海形象”》,苏州市第十届新闻传播理论作品奖二等奖9、《“世俗神话”的建构与瓦解-影像传播与社会转型中的当代市民电视剧》,第三届“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研究奖”优秀成果一等奖10、《过去的现实主义》,第九届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期刊名称:浙江传媒学院学报英文名称: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dia & Communications主办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出版周期: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言种类:中文期刊尺寸:大16开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6552国内统一刊号:CN 33-1334/G2复合影响因子:324综合影响因子:181 现用刊名: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曾用刊名: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创刊时间:1994 《学报》的办刊目的是:更好的地反映该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进一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该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发展传媒事业服务。学报主要刊登学院涉及到的有关学科领域和传媒领域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科学研究以及教学、教改研究成果等,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反映该校核全国传媒界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学报》的读者对象主要包括:(1)该校师生员工及校友;(2)传媒界主要是广播电视系统的经营管理者和专业工作者;(3)高校、科研部门相关专业、系统得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4)其他读者等。学报有多篇文章被文摘类报刊转载、摘登,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组织的评选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在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浙江省广电厅等组织的各类评选中,获得各种奖项,学报的版式设计曾获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期刊优秀设计三等奖。学报陆续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官网

《市场垄断下的深圳报业集团: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兼论其核心竞争力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6月。《深圳、广州、北京三地党报集团发展现状研究——基于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对比分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5月。《西方印刷媒介内容监管的制度变迁及历史启示》,《中国出版》,2010年第6期。《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内容的监管难题与解决路径》,《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27期。《英美国家电影自我审查机制的成因探析》,《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5期。《汉代朝廷消息的发布--布告》,《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汉代言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2期。《特区新闻人才的需求与新闻教学改革》,《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汉代邸报问题辨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4期。《客观冷静的分析范长江的西北采访--兼复蓝鸿文先生的<我的声明>》,《新闻大学》,2009年总第101期。

参考文献列出如下,你可以自行选择几篇写上。  1 试论电视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王起钧 河北大学 【硕士】河北大学 2006-05-01 0 282  2 传媒引领和谐社会建设途径之探析 洪和根 嘉兴市广播电视总台 【期刊】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7-06-30 0 46  3 传媒转型的逻辑与使命 张伟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10 0 54  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下传媒与司法的和谐关系 郑玉洁 华东政法大学 【期刊】法制与社会 2009-04-25 0 51  5 试论广播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 王蔚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期刊】党史博采(理论) 2006-01-20 0 23  6 和谐社会和传媒的社会责任 【期刊】新闻传播 2006-01-30 0 85  7 旅游传媒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五大角色 《江南游报》 陈鹰 【报纸】中国旅游报 2007-09-21 0 10  8 传媒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 袁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期刊】新闻爱好者 2009-09-10 78  9 和谐难题与传媒责任新论 杨建宇 郑州大学 【硕士】郑州大学 2006-05-01 0 130  1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传媒责任研究 任慧静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南京师范大学 2008-06-30 0 155  11 大众传媒视角下的犯罪控制 张心向; 辛欣 南开大学法学院 【期刊】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15 78  12 网络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从青岛传媒网《百姓说事》栏目说开去 王瑶; 韩丽楠; 朱凯 青岛传媒网 【期刊】青年记者 2008-09-20 0 61  13 论和谐社会中“传媒力”的构建要素研究 张志君; 张婧莹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电视台 博士后 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室主任 【期刊】现代视听 2007-01-30 0 49  14 网络时代下的传媒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李娜 郑州大学 【硕士】郑州大学 2006-04-18 0 199  15 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 陈世昌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武汉科技大学 2010-04-30 17  16 传媒法制报道的三个理论问题 梁衡 人民日报 副总编辑邮编: 【期刊】当代传播 2007-05-15 3 129  17 和谐社会建设与媒体角色定位 骆正林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期刊】现代视听 2007-01-30 0 135  18 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 申思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中央民族大学 2008-04-01 0 164  19 论现代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董姝 长春理工大学 【硕士】长春理工大学 2007-06-01 0 137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

全国核心期刊、向“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赠送期刊、中国中文优秀期刊

《市场垄断下的深圳报业集团: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兼论其核心竞争力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6月。《深圳、广州、北京三地党报集团发展现状研究——基于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对比分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5月。《西方印刷媒介内容监管的制度变迁及历史启示》,《中国出版》,2010年第6期。《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内容的监管难题与解决路径》,《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27期。《英美国家电影自我审查机制的成因探析》,《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5期。《汉代朝廷消息的发布--布告》,《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汉代言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2期。《特区新闻人才的需求与新闻教学改革》,《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汉代邸报问题辨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4期。《客观冷静的分析范长江的西北采访--兼复蓝鸿文先生的<我的声明>》,《新闻大学》,2009年总第101期。

《批评的“盛宴”与隐忧——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文艺批评樽俎折冲思想的批评与反思》,《艺术广角》2012年第6期 《畸零的美学——重审张元电影的影像世界及其叙事范式》,《文景》2009年第11期《求索的镜像:中国电影文化的转换与位移》,《四川戏剧》2006年第6期 《贾樟柯电影:如菊影像与似酒情怀》,《艺术广角》2007年第3期《“疯狂”下的温情与忧伤》,《电影文学》2006年第10期《〈夜宴〉:冯小刚的裂变与迷失》,《艺术广角》2007年第1期《论电视剧〈闯关东〉的叙事学特征及其文化“游吟”功能》,《文艺评论》2008年第3期《央视春晚:新民俗更须政策引导》,《广告大观》2007年第4期《美国电视节目低俗化监管体系探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1期《简析美国电视节目类型观念及其谱系划分》,《中国电视》2008年第11期《美国电视类型化制播实践研究》,《国际广播影视学刊》2008年第11期《我国IPTV产业运营模式比较研究》,《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国外IPTV产业运营模式研究》,《中国传媒科技》2008年第2期《中国电视批评的史学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1期《多样题材彰显主流特色——2007年度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概述》,《中国电视》2008年第4期《200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用真情讲述故事 用爱心温暖人生——四川卫视〈真情人生〉栏目的价值理念与传播定位》,《中国电视》2009年第4期《电视收藏鉴宝:体验经济下的节目传播模式及其批评》《中国电视》2009年第12期《论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的修辞敏感性》,《中国电视》2008年第9期《电视产业化理论探索扫描》, 《南方电视学刊》2008年第5期《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理论问题争鸣》,《南方电视学刊》2009年第1期《“限娱令”:机制回调后的卫视变局》,《南方电视学刊》2011年第6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2年第4期转载《偏执的神话与迷离的景观:新媒体人文精神批评论纲》,《新闻与传播评论》(武汉大学)2009年卷《维度·范式·方法:建构中国电视批评史》,《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2009年秋季卷《中国广电管理体制变革中的几个问题》, 《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21世纪以来的中国电视剧批评及其理论发展》,《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日本民《国家战略视角的“三网融合”与广电业态变革》,《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中国新媒体理论研究发展报告》,《现代视听》2009年第5期《社交奥运与分享传播》,《南方传媒研究》2012年第39辑《场域与视角:电视娱乐化浪潮的多维解读与批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1978—2008:中国电视产业化经营机制流变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对于虚假新闻报道何以治本》,《新闻战线》2011年第3期《哲学王国里的浪漫诗情和人文飘带——德国图书出版现状纵览》,《出版广角》2008年第9期《法国文学书籍的出版、翻译与阅读》,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2009年第1期《经济危机下法国图书出版业的变局调整与应对策略》, 《中国出版》2009年第2期《商业逻辑下的生存智慧与博弈策略——英国图书出版发行业经营状况扫描》,《出版广角》2009年第5期《英国童书市场的出版与发行》,《中国出版》2009年第6期《俄罗斯图书出版发行业的市场化道路》,《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11期《西班牙国民图书阅读状况及其走势分析》,《中国出版》2011年第2期《2010:日本电子书发展状况观察》,《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3期《金融危机下的民族动漫产业及其结构变革》,《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6期《我国电视动画片的创作现状及其营销变革》,《电视研究》2009年第9期《2010年度国产动画片发展报告》,《当代电视》2011年第2期《2011年国产动画片发展报告》, 《当代电视》2012年第2期《2012年国产动画片发展报告》, 《当代电视》2013年第1期《人物、故事、情感:“中国梦”的电视剧表达及其美学标准》, 《中国电视》2014年第7期《舆论场与产业革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知与行》, 《南方电视学刊》2014年第5期 《“老路新鞋”搞不好媒体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12日

双语是艺术类 不要听楼下的胡扯! 谁告诉你们我们学校的专业可以转 如果不是考艺术类 建议不要考我们学校 普通类 像电子信息 都600多分 没必要 而且艺术类也不低 中传是600+浙传的艺术类也要过本二线10分以上

  • 索引序列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地址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安装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下载官网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五期期刊名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