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外文经济史期刊

外文经济史期刊

发布时间:

外文经济史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F 综合性经济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经济学动态 改革 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经济科学 宏观经济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科学 经济管理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现代财经 上海经济研究 财经科学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纵横 中国经济问题 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经纬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生产力研究F11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当代亚太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现代国际关系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改革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管理 特区经济 开放导报 南方经济 宏观经济调控 中国改革 中国劳动 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 改革与战略 中国流通经济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F23 会计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财会月刊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 审计与经济研究 中国审计 中国农业会计 广西会计 中国会计电算化 财会研究(兰州) 事业财会 财经理论与实践 会计之友F3 农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村观察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林业经济 中国土地科学 林业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 农业经济 调研世界 乡镇企业研究 中国农垦经济 农村经济 乡镇经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世界农业 农村经济导刊F4/6工业经济(含F27)中国工业经济 管理世界 经济管理 经济研究 改革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南昌) 汽车与配件 中国建材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电业 建筑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企业活力 上海企业 集团经济研究 管理现代化 经营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工业技术经济 电力需求侧管理 铁道经济研究 交通企业管理 旅游学刊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F7 贸易经济国际贸易问题 商业研究 国际贸易 商业经济与管理 财贸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消费经济 国际经贸探索 商业时代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商务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商贸 商场现代化 江苏商论 销售与市场 商业经济文荟 中国物价 中国市场 财贸研究 价格月刊F81 财政国家财政税务研究 财政研究 税务与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财贸经济 中国财政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财经问题研究 涉外税务 财经论丛 财经研究 中国税务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江西财税与会计 财会研究(兰州)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投资研究 金融论坛 保险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上海金融 财经理论与实践 金融与经济 浙江金融 武汉金融 中国金融 西南金融 南方金融 现代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 银行家

1《经济观察报》 2《经济参考报》 3《经济日报》 4《财经》双周刊 5《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周5期报,08年1元一期 6《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订阅指南: 邮发代号:45-138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05 邮局订阅电话:11185 出版信息:逢周一出版,每期印刷100版。 发行价格:优惠价每期6元,全年50期,全年订阅价300元 通讯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报社1809室 邮编:510601 电话:广州(020)37579947 87391621 北京(010)65693425 上海(021)64265507 传真:(020)87399756

经济学的顶级期刊有: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您好,经济学相关的顶级期刊一般都是外文的文献。你其实如果在比较好的大学的话,一般是会有对应翻译过来的文献,你可以去看。

外文经济史期刊推荐

这是国际惯例,做学术研究的每年国家都会拔相应的研究经费,而发表学术类的论文,单位都会给一定的补助。 您说的情况也有,如果您的学术论文被期刊采纳,有的期刊还会给您稿费。经济类的核心期刊推荐如下:1、管理世界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 4、改革 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开发研究 7、上海经济研究 8、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 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 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 20、中国经济问题 21、南方经济 22、现代城市研究 23、消费经济 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 26、中国流通经济 27、开放导报 28、特区经济 29、现代经济探讨 30、宏观经济管理 31、运筹与管理 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34、中国经贸导刊

一是美国的《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号称是全球工商和财经新闻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一般每周出版五天,每天的版面为对开50版左右,多时达54版,少时40多版。2000年的平均日发行量达9万份1,是美国仅有的两家全国性日报中近年来发行量最大的一家(另一家是《今日美国报》),也是全球最著名的经济类报纸之一。 其发行量分别高于美国另两家最有影响的日报——《纽约时报》(2万份)2 、《华盛顿邮报》(2万份)3 ——近一倍或两倍多。《华尔街日报》(欧洲版)发行于欧洲大陆、英国、中东和北非。《亚洲华尔街日报》由卫星传送到新加坡、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印度尼西亚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印刷点出版发行。该报现有编辑、记者650人;国内有11个记者站,国外有36个记者站;在美国国内有17个印刷点,全球有14个印刷点。4    《华尔街日报》于1889年7月8日下午创办于纽约的金融街——华尔街,即墙街(Wall Street)。1882年,一位名叫查尔斯•道(Charles Dow)的经济金融记者与同事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合伙成立了道•琼斯公司,收集并定期向股票经纪人发售有关工商行情的消息。由于生意兴隆,他们又在道•琼斯公司的基础上于1889年创办了《华尔街日报》。该报从创刊之日起,天天发布经济信息和股票指数,百余年来从未中断。自此,以道•琼斯命名的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使两人名声大噪,而他们创办的这份当初只售两美分如今卖到一美元的报纸,也跻身于全球最有影响的报纸之列。据调查,该报读者的平均收入为147,000美元,这近二百万读者代表着一支相当大的购买力,也代表这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这一点也足以证明《华尔街日报》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5    二是英国的《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这是一份以浅桔红色纸张精致印刷的大报。该报的口号是“世界工商报纸”。它将自己定位为主要的国际工商英语报纸,目标是为读者提供最佳的全球工商信息、分析和评论。该报现在每周出六天,每天出版对开40余版,一般分为A、B两大叠。A叠为国际、国内各方面的新闻与评论版组;B叠为“公司与市场”版组。周六出版周末版。《金融时报》属于英国皮尔逊传播公司,于1888年2月13日在英国伦敦创刊发行,迄今已有113年的历史。这份报纸在创办初期只有四页;早期读者只是伦敦城里的金融界人士。1893年该报首次以浅桔红色纸印刷,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现在,这份报纸售价每份85英镑。2000年该报日平均发行量5万份,其中在北美的发行量为5万份,盈利8100万。6 该报的国际版每天在鲁贝、法兰克福、马德里、斯德哥尔摩、香港、东京、纽约和洛杉矶等地与英国本地版同时开印。该报自称在全球160个国家中的读者为1300万人。据1995年“欧洲工商阅读调查”对欧洲行政主管阅读习惯的抽样调查表明,《金融时报》的受欢迎程度远高于其他英语工商期刊。那些每年飞行6次以上的“空中飞客”阅读《金融时报》的比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国际出版物。    此外还有一家《日本经济新闻》报(Nihon Keizai Shimbun),简称《日经》,是日本最有影响的全国性综合经济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出版早刊、晚刊报纸。早刊平均每天二三十个版,晚刊平均十余版。早刊售价110日元(84美元),晚刊售价50日元(38美元)。1999年该报早、晚刊日均发行量合计4万份,在日本的日报中位列第四。7 其中百分之七八十发行到一般居民家庭,百分之二十几发行到企业和机关团体。《日本经济新闻》是日本共同通讯社的正式加盟会员。一般的国内外新闻由共同社提供。与此同时,《日本经济新闻》也配备有国内外采访通讯网,在国内设有通讯支社和通讯点;在国外设有支局,派驻国外记者。    该报1876年12月2日创刊于东京,其前身最早是《中外物价新报》。当时只是“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为提供商业行情而创办的一份周刊小报;1885年7月改为日报,开始转变为以经济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日报。1924年10月改为“套报”版制,开始出版早、晚刊报纸。战后,1946年3月改名为《日本经济新闻》。 该报在日本经济界倍受重视,是各财团、企业和商业公司管理人员的必读报纸,也是日本公司职员可以在上班时间内阅读的惟一报纸。日本的小企业主也大都订阅此报。

经济学的顶级期刊有: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外文经济史期刊排名

经济类核心期刊:F 综合性经济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经济学动态 改革 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经济科学 宏观经济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科学 经济管理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现代财经 上海经济研究 财经科学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纵横 中国经济问题 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经纬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生产力研究F11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当代亚太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现代国际关系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改革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管理 特区经济 开放导报 南方经济 宏观经济调控 中国改革 中国劳动 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 改革与战略 中国流通经济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F23 会计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财会月刊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 审计与经济研究 中国审计 中国农业会计 广西会计 中国会计电算化 财会研究(兰州) 事业财会 财经理论与实践 会计之友F3 农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村观察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林业经济 中国土地科学 林业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 农业经济 调研世界 乡镇企业研究 中国农垦经济 农村经济 乡镇经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世界农业 农村经济导刊F4/6工业经济(含F27)中国工业经济 管理世界 经济管理 经济研究 改革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南昌) 汽车与配件 中国建材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电业 建筑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企业活力 上海企业 集团经济研究 管理现代化 经营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工业技术经济 电力需求侧管理 铁道经济研究 交通企业管理 旅游学刊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F7 贸易经济国际贸易问题 商业研究 国际贸易 商业经济与管理 财贸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消费经济 国际经贸探索 商业时代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商务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商贸 商场现代化 江苏商论 销售与市场 商业经济文荟 中国物价 中国市场 财贸研究 价格月刊F81 财政国家财政税务研究 财政研究 税务与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财贸经济 中国财政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财经问题研究 涉外税务 财经论丛 财经研究 中国税务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江西财税与会计 财会研究(兰州)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投资研究 金融论坛 保险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上海金融 财经理论与实践 金融与经济 浙江金融 武汉金融 中国金融 西南金融 南方金融 现代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 银行家

1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是1955年创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刊物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的理论文章,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2 改革《改革》系中国经济理论界知名学术期刊,系CSSCI来源期刊,列中国经济专业核心期刊第一位、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第一位,荣膺60余项国家和地方奖项。3 会计研究《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主要读者对象:国内外会计理论、实务、教研工作者。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简称比较杂志)是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主管、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荣敬本、赵人伟主编的中央级首家从事比较问题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理论期刊。5 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工业经济与企业经济领域的权威学术月刊,1984年由蒋一苇创办。6 国际经济评论《国际经济评论》(双月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6年,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问题学术刊物。是由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张宇燕担任主编、邵滨鸿担任执行主编,是国内惟一一份专门对国际经济进行学术评论的刊物。7 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杂志是由我国经济学界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倡议创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所属的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大型经济理论刊物。8 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动态》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倡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自196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既坚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及时反映国内经济理论动态,也坚持探讨和跟踪其他国家的经济学流派的最新观点,同时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9 经济科学《经济科学》杂志站在经济理论的前沿,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研究和探索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研究等方面。10 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经济问题》在反映农业经济理论、介绍农业经济政策,提供农业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农业经济学科核心期刊。11 国际贸易问题12 中国农村经济13 金融研究14 世界经济15 中国农村观察16 财贸经济17 财政研究1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 世界经济研究2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您好,经济学相关的顶级期刊一般都是外文的文献。你其实如果在比较好的大学的话,一般是会有对应翻译过来的文献,你可以去看。

顶尖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一流期刊:Economic Journal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二流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Econometric TheoryEconomic TheoryEurope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Money, Banking and Credit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ournal of Real Estate Economics and Finance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三流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 JournalEconomic inquiryEconomic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Economics LettersEconomics of TransitionHealth economics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 theoret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 policyLand economics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National Tax Journal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Oxford economics papersPublic ChoiceReview of Economic Design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四流期刊:其他SSCI经济学期刊(注意不是国内的CSSCI)。不入流期刊:其余期刊均为不入流,比如说《经济研究》、《世界经济》。

外文经济史期刊有哪些

不错的啊

宏观经济分析

经济学的顶级期刊有: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国际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财经杂志《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财富》(Fortune Magazi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庚午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杂志。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2001、2005、2013年的年会分别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和成都举办。《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该杂志因其提供的列表和排名而为人熟知,包括最富有美国人列表(福布斯400)和世界顶级公司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福布斯杂志的座右铭是“资本家工具”(The Capitalist Tool),总编辑是史蒂夫·福布斯,行政总裁是麦克·佩里斯。美国《商业周刊》系全球销量第一之商业类杂志,也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杂志。该刊中文版创刊于1986年,由中国商务出版社与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出版。

外国经济史论文

不冷超

美国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除此之外,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美国最初是一个由英国移民建立起来的移民国家,自1776年独立后,凭借着它的有利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欧洲各国的现代技术成就和充足的资金,以及来自欧洲的大量熟练劳动力,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处于上升时期的情况下,建立起体系完整的资本主义工业和强大的资本主义大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发了战争横财。1945年,美国便占有了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4%、对外贸易额的近4%,以及黄金储备量的5%,而且成了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从而登上了帝国主义霸主的宝座。一 美国的地理优势美国拥有发展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丰富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这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无可比拟的。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使美国有可能主要依靠本国资源建立现代工农业(一)美国地处北美洲南部,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东临大西洋、西滨太平洋,东南隔海与西印度群岛相望。海岸线总长22,680公里,海岸比较曲折,大西洋沿岸多良港。美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二)美国地形上分为三个纵列带,即东部蜿蜒的山地、中部坦荡的平原、西部高峻的大山。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丰富的煤藏。美国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主要农业区美国本土所处纬度在北纬25°~49°之间,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就水热条件来说,美国大部分地区宜于农耕,利于栽培多种作物。(三)美国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育空河,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德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源远流长,完整而庞大的水系纵贯大平原中部,它同北部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有运河相沟通,并可通过圣劳伦斯河、伊利运河和哈得孙河通往大西洋,形成联系全国主要地区的内陆水运网。(四)美国土地资源不但十分丰富,而且质量和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的比重都比较高。全国2亿公顷左右的土地中,可以真正称得上“荒地”的只有10%,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6公顷的农林用地。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和对外贸易中均居极重要的地位,这与它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分不开的。(五)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地,气候温暖、雨水充沛,以生产稻米、水果和蔬菜为主,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商品蔬菜由加利福尼亚州供应。墨西哥湾沿岸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种植柑桔、甘蔗和水稻等亚热带作物和早鲜蔬菜供应全国。二美国的贸易现状(一)煤炭工业是美国重要的燃料动力工业部门。美国有丰富的煤炭,目前已探明储量为3,977亿吨。煤炭分布比较广泛,50个州中的34个州有煤。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煤田是目前美国煤炭开采的集中地,产量占全国的60%,并且是主要的焦煤产区。1987年美国的煤炭产量为86,000万吨,是世界煤炭生产大国,同时又是煤炭输出大国。随着世界石油价格高涨,世界对煤炭、尤其是对动力煤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美国煤炭输出量不断提高,80年代初以来年输出量已增到1亿吨左右,主要输向西欧,也有日本和韩国等。目前,美国正在计划把西部山区的煤直接运到加利福尼亚州各港,然后装上15万吨的大型运煤船运往远东。(二)农业一直是美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仅占2%(1987年),但它却是世界上农业高度发达,农产品极为丰富的国家。每年除自给外,还有大量农产品输出,美国有20%的外汇收入来自农产品,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三)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政治局势激烈动荡和世界经济的巨大演变,美国的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表现在其外贸逆差的不断增大、黄金储备的不断减少和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缓慢等方面,从而美国霸主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尽管这样,美国仍然是个世界大国,它的经济实力仍是最强的。它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农业,强大的金融机构和高水平的科技力量。在这些方面,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比,美国仍保持着其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三美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美元汇率过高。80年代中斯前后,为刺激各国对美投资,美国政府几次提高美元汇率,使美元升值了50%以上。由于美元汇率过高,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便失去了竞争力。 (二)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有些国家如日本对美采取不公平的贸易做法,使美国产品难以进入该国市场,造成了较大的贸易逆差。 (三)美国产品本身的原因。80年代以来,在外国产品潮水般涌入美国的时候,美国国内生产的某些产品却出现了价高质次的问题,丧失了国内外市场,从而导致出口萎缩,进口猛增,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四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90年代以来,尤其是克林顿总统上台以后,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开始采取措施,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克林顿政府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降低美元汇率,增加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是采取贸易大棒政策,迫使有关国家如日本改变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向美国产品开放市场。总之,国际贸易活动是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有明显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地域分工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间的竞争愈益激烈的今天,地理环境各因素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激烈和深刻。而美国的地理优势恰为其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这差不多)

各个城市都有各种行业的工匠。这些工匠既向周边农村地区、也向自己城市的居民出售产品,还有工匠会向更远的地区进行销售。在中世纪,在各个欧洲城市中,工匠们都按照各自的行业组成行会,一般都是:一个城市的一个行业的从业者,组成一个行会。制革者组织成制革行会,制鞋者组织成制鞋行会,还有手套匠行会、马鞍匠行会、成衣匠行会、木匠行会、铁匠行会。同一行会的内部分工也产生许多行会,比如呢布行业中就有织工、染工、漂洗工、呢布修整工等。 行会的形成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工匠们自发的需要。比如在一个城市里有200个铁匠,他们为了互相帮助、互相保护,而会结成一个行会;而且,形成了一个组织以后,如果再有新人想加入这个城市的铁匠圈子,行会会加以限制和排挤,从而保护这200个铁匠的既得利益。其二,市政当局促成工匠们组成行会。因为工匠们形成了一个组织后,有利于市政府对各行各业的工匠进行管理。 行会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要保持自己对本城市本行业的垄断地位。不加入行会,就不能在本城市中从事该行会所经营的行业;而行会对新成员的加盟有着诸多限制,农村来的人、外城市的人、外国人,即使有很高的技艺,也很难成为行会成员。特别是,不允许或严格限制其他城市的产品在本城市销售。 在商品经济中,各个生产经营者之间、各个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往来,只通过自由的、自愿的、等价的、互相同意的方式进行,这种联系和交往的方式,可称为经济方式,或经济手段。货币、合同、合伙制、股份公司、信用等,都是经济方式的工具。与其相对应,运用强制力量,禁止或限制某些产品进入某市场;禁止或限制其他公司进入某经营领域,以维持某一公司对该领域的垄断性经营(比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曾垄断了英国在印度的商业),这些则属于超经济手段。 以此标准来衡量,行会为了保证自己对本城市本行业的垄断而采取的很多手段,都属于超经济手段。所以亨利·皮朗认为:行会“在本质上,是有特权的团体,与工业的自由并无共同之处。它们建立在排他主义与保护政策之上。······中世纪城市经济的保护主义精神在这里有了最强烈的表现。”4后来,到了欧洲近代的初期,这种城市之间的贸易封锁基本消失了;但出现了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也就是重商主义,各个欧洲国家都尽量扩大出口,同时却设置很高的关税,来严格限制他国产品的进口。再后来,自由贸易占了主导地位,关税数额急剧下降,这种状况,在世贸组织成员国不断增多的趋势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从这一线索可以看出,自由交换的原则,在一开始并没有被工商业者们普遍接受和奉行。城市与城市之间并不互相开放市场,进行自由贸易。因为,如果我这个城市开放了市场,让其他城市的产品在我这里销售,到我这里来和我这个行会的同类产品进行竞争,我这个行会肯定吃亏。我的亏损,必须由我这个行会的产品能在其他城市销售,才能得到补偿。可是,其他城市能允许我这个行会的产品自由进入吗?谁能保证这一点?所以,从现实出发,还是不让其他城市的产品进入我这个城市比较好。 所以,自由贸易的观念,必须由各方同时接受和同意,才能在实际中得到确立。人的眼光在开始时总是短浅的,总是想占别人便宜,而不想让别人占自己便宜。但是,每一个城市的工商业生产都在发展,产量在不断地提高,工商业者们都在试图获得更大的利润。于是,他们就对其他城市进行试探性的种种销售。在无数次和其他城市试探性的商业交往中,人会发现,只占别人便宜(自己的产品可以在其他城市销售)而不让别人占自己便宜(禁止或用高关税限制),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正想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其他城市,就必须也让其他城市的产品进入自己的“地盘”。就像奉行重商主义的英国,严格限制尼德兰的商品进入英国,结果不久后各地的羊毛资本家们就向英国国王报告说,英国的羊毛现在无法销售到尼德兰去。 这样,在商品化生产中,人们从只考虑自己占便宜而不顾别人,学会了:要想自己得到便宜,就必须也让别人占便宜。大家自由贸易,各自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这样一种自由的商业经济中,甲城市工商业者的所得,可能比乙城市少,但一定比参与自由经济之前,所得的多。自由贸易所创造出来的总体财富,比城市与城市之间互相封锁、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封锁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多出成千上万倍。米瑟斯说:“如今,一位欧洲普通工人的生活条件,比古埃及法老的生活水平还要舒适。······假如我们将一名公元前的富豪置于今天一位普通人的生活环境中,他也会毫不踌躇地说,他当年的生活比我们这个时代普通公民的生活还要贫困得多。”5 所以,自由贸易的观念和关系在人群中得到自觉自愿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依赖于参与各方的觉悟的共同提高。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了:要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自由行事的空间(比如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去卖自己的产品),就必须自觉尊重别人的自由权利;要使自己能获得别人生产的又多又好的产品,自己就必须生产出又多又好的产品;要让别人对自己讲信誉,自己就必须对别人也讲信誉。人是自利的动物,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但是,深深地参与到商品经济中,仍然在很多地方改变了人。人变得目光长远了,变得懂得尊重别人了,变得尽量为满足别人的利益而努力工作了,变得学会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了。比尔·盖茨和成吉思汗是同样自利的,他们都追求名誉、地位、成就感。但是,他们为追求同样的目的而作出了完全不同的行为,而他们的行为给别人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成吉思汗带来的是战争、屠城、掠夺和压榨搜刮,比尔·盖茨带来的是人类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经常说:“男人最大的乐趣在于征服他的敌人,追击敌人,把他们的财产统统夺过来,让他们的亲人哭泣,占有他们的马匹,把他们的女人搂抱到自己怀里。”6比尔·盖茨整天想的则是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我们以前反复说过,大规模、大范围人群关系的建立,一个是通过暴力征服,通过“坐寇”的方式建立;一个是通过自觉自愿的分工协作的方式建立。而且前一种方式的出现总是先于后一种方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顺序呢? 因为,通过前一种方式建立大规模大范围的人际关系十分容易,只要有一股强大的军事集团就可以了。这个军事集团一旦垄断了一个地区的暴力,比如罗马大军一旦成功占领了高卢,高卢的社会秩序就此建立。整个过程只要二三十年即可。对于高卢的百姓们来说,他们不需要改变什么,只是要多交一些农产品给罗马国家,或者给自己所依附的罗马大地主贵族。另外,要对罗马统治者们服服帖帖。其他一切照旧。简单说,只要有一小群人,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就可以建立起社会秩序,无需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但是,通过后一种方式建立大规模大范围的人际关系则十分艰难。因为,现在是要人们自己在商品经济中改造自己,更新自己,约束自己,去摸索如何与他人建立大家都能接受的关系和规范。现在是要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自愿同意,关系才能建立。让一个人接受一个拥有强大武力的外人的约束,很容易;但让他自觉自愿地和他人达成协议,然后以此来约束自己,就很难。所以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总会大量出现不遵守协议的情况。但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更大满足,尽管很难,也要去做,去自觉地约束自己。于是人们通过缓慢的自我学习,自我觉悟,慢慢形成共识,达成规则。这需要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时间。

一用手写,二用脚写,可以的话,嘴写都行。

  • 索引序列
  • 外文经济史期刊
  • 外文经济史期刊推荐
  • 外文经济史期刊排名
  • 外文经济史期刊有哪些
  • 外国经济史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