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安全防范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安全防范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安全防范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学校统一纸面格式,使用A4打印纸)。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  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装订在一起,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定后归档。  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正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  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理论研究类(理科)、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类(包括机械、建筑、土建工程等):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调研报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理科):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  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  5.经济、管理及文科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撰写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题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篇幅为5000个词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1-2篇外文文献。  6.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1)翻译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外语专业学生翻译6000~8000字符的专业外文文献或写出10000字符的外文文献的中文读书报告),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2)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或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或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等。  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但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学生应参照教务处2004年3月印制的《毕业设计制图规范》进行绘图。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文稿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文稿纸背面不得书写正文和图表,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6.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1"、"2"、"3"等,第三级为"1"、"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7.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园括号括起。

摘要:本文介绍了BLP、DTE和RBAC三种安全策略访问模型,并结合这三种安全策略模型,形成一个适应各类安全产品的实用操作系统。此设计方案遵循GB17859-1999[1]中规定的结构化保护级(相当于《TCSEC》标准的B2级[2])的安全要求进行设计,并在Linux操作系统上得以实现。 关键字:安全技术;安全模型;Linux操作系统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②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建立安全防范体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操作系统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操作系统安全是整个安全防范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本课题将通过研究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访问模型,结合国内、外的相关安全标准和已有的先进技术,将密码服务与高级别存取控制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适合国情的安全操作系统结构,最终形成一个适应各类安全产品系统安全需求的结构化保护级(相当于TCSEC中规定的B2级)实用操作系统。并且通过推动安全操作系统的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模型该类模型是从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的角度描述安全系统,主要针对系统中主体对客体的访问及其安全控制。[3]1 多级安全及自主访问策略模型多级安全及自主访问策略模型的每个主体在替代用户之前,必须被配置最大安全级及标签范围;除某些可信客体外,每一个客体都要配置标签范围。Bell&Lapadula(BLP)模型[4,5]是最典型的信息保密性多级安全模型,包括强制访问控制和自主访问控制两部分。强制访问控制中的安全特性,要求对给定安全级别的主体,仅被允许对同一安全级别和较低安全级别上的客体进行“读”,对给定安全级别上的主体,仅被允许向相同安全级别或较高安全级别上的客体进行“写”,任意访问控制允许用户自行定义是否让个人或组织存取数据。2 多域安全策略模型多域策略的基本思想是:赋予保护对象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该类型表明了保护对象要保护的完整性属性,然后规定只有经授权的主动进程能替代用户访问这一完整性属性,并限制该主动进程的活动范围,使其获得它应该完成目标以外的能力极小化。DTE (Domain and Type Enforcement)模型[6]是近年来被较多的作为实现信息完整性保护的模型。该模型定义了多个域(Domain)和型(Type),并将系统中的主体分配到不同的域中,不同的客体分配到不同的型中,通过定义不同的域对不同的型的访问权限,以及主体在不同的域中进行转换的规则来达到保护信息完整性的目的。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目的就是通过域隔离,确保对系统的完整性破坏的极小化。RBAC模型[6]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主要用于管理特权,在基于权能的访问控制中实现职责隔离及极小特权原理。其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 RBAC基本要素关系F1 the relationship of basic elements in RBAC在本系统中,将实现基于角色的授权和控制,支持角色互斥,不支持角色的继承,不支持同一个用户的多个角色。 安全系统的设计1 安全模型的设计本系统中的安全服务器将遵循改进的BLP模型、DTE模型以及RBAC模型来实现系统的安全策略。其中,BLP模型保护信息的机密性;DTE模型保护信息的完整性;RBAC模型是授权模型。通过三种模型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保证系统中的信息以及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图2为本系统中三种模型以及重要功能的相互关系。图2 模型间的相互关系F2 the relationship of models如图2所示,授权策略RBAC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它通过为用户设置特定角色,影响IA控制、特权控制、多域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等基本功能,达到控制系统中用户/主体对客体/对象的访问目的。在本系统中,每个用户都有且只有一个角色。为某个用户给定一个角色,相当于给定该用户的最大特权集、安全标记范围、DTE域范围和最小审计掩码。该用户的上述属性只能够在给定角色的范围内指定。RBAC是通过最小特权、强制访问控制(包括MAC机密性保护和DTE完整性保护)和安全审计等功能组合实现的。而多域策略DTE和多级安全策略BLP则是在授权策略授权的基础上,调用多域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功能,实现对客体/对象信息的完整性和机密性保护。本系统在BLP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 对BLP模型“上写下读”的信息流规则进行了限制,将其中的“上写”改为:低安全等级的主体可以创建高安全等级的客体或向高安全等级的客体中添加信息,但是不能修改或删除高安全等级客体中的原有信息。例如,低安全等级的主体可以在高安全等级目录下(在通过了DAC和DTE检查的情况下)创建新的文件(包括子目录、命名管道等),但是不能删除原有的文件(包括子目录、命名管道等),也不能改写高安全等级文件的内容; 引入可信主体的概念,即:所谓可信主体,就是拥有多个安全级或一个安全级范围的主体; 引入可信客体的概念,即:所谓可信客体,就是拥有多个安全级或一个安全级范围的客体。本系统中DTE实现采用为主体/客体指定域/型标识(统称为DTE标识)的方法,DTE策略将通过为主体赋“域”(Domain),为客体赋“型”(Type),并定义“域”和“型”之间的访问权限实现DTE完整性保护,并采用DTEL(DTE Language)语言进行描述,通过命令设置到系统核心。核心中将为每个主体维护一个“域”标记,为每个文件维护一个“型”标记。当操作发生时,系统将根据主体“域”标记、文件“型”标记以及访问控制表判断是否允许操作发生。原则上,构造一个安全系统必须同时兼顾用户应用系统、O/S服务系统、Linux 内核、硬件这四个子系统,使它们都获得有效的保护;但本系统主要关心用户应用系统和Linux 内核系统,因为它们与Linux 系统安全联系最直接。构筑安全Linux 系统的最终目标就是支持各种安全应用,如果系统在构造之初就没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的应用,或者说不采取隔离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应用,那么这样的系统是不实用的,因为不同的应用对系统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胁是不同的。对用户应用系统的控制,我们主要采用角色模型与DTE技术的结合;而对Linux 内核的控制,则通过权能访问控制、增强的BLP模型及DTE策略来实现。2 安全系统的结构设计图3 Linux 结构化保护级安全服务器系统结构图F3 the structure chart of Linux structure protection security server 图3说明了本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3,用户请求的系统操作进入核心后,首先经过安全策略执行点,调用相应的安全策略执行模块,安全策略执行模块读取相关的系统安全信息和主/客体安全属性,并调用安全策略判定模块进行安全判定,决定是否允许用户请求的操作继续执行;当用户请求的系统操作得到允许并执行结束后,再次通过安全策略执行点,进行相关安全信息/属性的设置和安全审计。安全服务器中的功能模块与原有的系统操作是相对独立的,双方通过hook函数进行联系。通过改变hook函数的指向,可以启用不同的安全服务器。不同的安全服务器可以选择不同的安全策略,从而达到支持多安全策略的目的。3 安全系统的功能特性安全系统在原有Linux操作系统基础上,新增了的强制访问控制、最小特权管理、可信路径、隐通道分析和加密卡支持等功能组成,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标识与鉴别标识与鉴别功能用于保证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存取系统资源。本系统的标识与鉴别部分包括角色管理、用户管理和用户身份鉴别等三个部分: 角色管理是实现RBAC模型的重要部分,将角色配置文件存放在/etc/security/role文件中,角色管理就是对角色配置文件的维护。 用户管理就是对用户属性文件的维护,是在系统原有用户管理的基础上修改和扩充而来;本系统改变了原有系统集中存放用户属性的方式,在/etc/security/ia目录下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属性文件。 用户身份鉴别过程就是控制用户与系统建立会话的过程;本系统将修改原有系统的pam模块和建立会话的程序,增加对管理员用户的强身份鉴别(使用加密卡),增加为用户设置初始安全属性(特权集、安全标记、域、审计掩码)的功能。 自主访问控制(DAC)用于进行按用户意愿的存取控制。使用DAC,用户可以说明其资源允许系统中哪个(些)用户使用何种权限进行共享。本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中加入ACL机制。利用ACL,用户能够有选择地授予其他用户某些存取权限,来对信息进行保护,防止信息被非法提取。 强制访问控制(MAC)提供基于数据保密性的资源存取控制方法。MAC是多级安全及自主访问策略的具体应用,通过限制一个用户只能在低级别上读访问信息、只能在自身的级别上写访问信息,来加强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从而提供了比DAC更严格的访问约束。 安全审计审计是模拟社会监督机制而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用于监视并记录系统活动的一种机制。审计机制的主要目标是检测和判定对系统的渗透,识别操作并记录进程安全级活动的情况。本系统中的审计事件分为可信事件与系统调用。系统对每个用户审计的内容不同,需要设置系统的审计事件掩码和用户的审计事件掩码。在形成审计记录时,核心将根据审计掩码进行选择。 客体重用客体重用是指TSF必须确保受保护资源内的任何信息,在资源被重用时不会被泄露。客体重用功能可以防止重要的客体介质在重新分配给其他主体的时候产生信息泄漏。在本系统中,出于系统效率和可靠性的考虑,只实现对核心重要数据结构剩余信息的自动清除和文件内容的人工清除。 最小特权管理根据《TESCE》B2级中提出的最小特权原理,系统中的每个进程只应具有完成其任务和功能所需要的最小特权。因此,在本系统中开发了一种灵活的特权管理机制,把超级用户的特权划分成一组细粒度特权的集合,通过对系统中用户和进程特权的赋值、继承和传递的控制,将其中的部分特权赋给系统中的某个用户,从而使系统中的普通用户也能具有部分特权来操作和管理系统。 可信路径可信路径要求为用户提供与系统交互的可信通道。可信路径的实现方法是通过核心对安全注意键的监控,并退出当前终端下的所有应用程序,启动新的可信登陆程序。根据《TESEC》B2级对可信通路的要求,在本系统中开发了可信通路机制,以防止特洛伊木马等欺诈行为的发生。用户无论在系统的什么状态下,只要激活一个安全注意键(一般设置为Ctrl-Alt-A),就可以进入一个安全的登录界面。另外,本系统还采用了管理员用户的强身份认证和建立加密通道等技术,也可以保证用户与系统间交互的安全性。 隐蔽通道分析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1]要求第四级及以上级别安全信息系统产品必须分析与处理隐蔽通道。本系统掩蔽通道分析将基于源代码,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分析所有操作,列出操作及其涉及的共享资源(客体属性) 列出操作与共享资源的关系图 找出所有可能的存储隐蔽通道 分析、标识每个存储隐蔽通道,并给出带宽 加密卡支持 本系统基于国产密码硬件资源,实现的密码服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件存储加解密:在命令层为用户提供一套SHELL命令,实现文件的机密性、完整性保护,同时提供一套接口库函数,供用户编程使用。特权用户强身份认证:结合RBAC、DTE策略,对特权(角色)用户实施强身份认证。数据传输加解密:在核心提供一套函数接口,用于实现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结论本方案通过对Linux核心结构和操作系统域外层安全体系的层次结构的研究,遵循国内、外的相关安全标准,将三种安全策略模型和已有的先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了强制访问控制、最小特权、可信路径等安全功能,成功的在Linux操作系统上得已实现,基本达到了GB17859-1999中规定的结构化保护级(相当于《TCSEC》标准的B2级)的要求。操作系统安全增强技术作为信息安全的关键部分,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在安全领域,系统的安全性总是相对的。因此,对安全模型的研究和建模以及信息安全系统体系和方案设计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本设计方案已经在Linux操作系统上得到具体的实现,还有待于在实际应用中对安全操作系统进一步的考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1] GB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S][2] DoD 28-STD, Department of Defense 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S] Department of Defense, Washington,DC, [3] 石文昌, 孙玉芳 计算机安全标准演化与安全产品发展[J] 广西科学, 2001, 8 (3): 168-[4] BELL D E, LaPADULA L J Secure computer system: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and model[R] Bedford MA: Mitre Corp, M74-[5] 石文昌, 孙玉芳, 梁洪亮 经典BLP安全公理的一种适应性标记实施方法及其正确性[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1,11 (38): 1366~1371[6] 季庆光,唐柳英《结构化保护级》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策略模型[R] 北京:中科院信息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软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Security Model LI Fang, HU Zhi-xing(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Abstract: After study of BLP model, DTE model and RBAC model, and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security models, an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security system and its components and functions is provided, which achieves the structure protection of GB17859 (as the level B2 of TCSEC standard) The scheme is implemented on Linux operating system Key words: security techniques; security model; Linux operating system

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关注中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学校统一纸面格式,使用A4打印纸)。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  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装订在一起,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定后归档。  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正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  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理论研究类(理科)、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类(包括机械、建筑、土建工程等):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调研报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理科):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  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  5.经济、管理及文科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撰写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题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篇幅为5000个词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1-2篇外文文献。  6.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1)翻译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外语专业学生翻译6000~8000字符的专业外文文献或写出10000字符的外文文献的中文读书报告),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2)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或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或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等。  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但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学生应参照教务处2004年3月印制的《毕业设计制图规范》进行绘图。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文稿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文稿纸背面不得书写正文和图表,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6.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1"、"2"、"3"等,第三级为"1"、"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7.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园括号括起。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的安全这几年备受人们的关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巨大的信息含量和交互功能,提高了各个领域的工作效率,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即影响网络稳定运行又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可以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网络的安全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学术堂整理的关于网络安全的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查看。  1、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  2、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在大数据时代的探讨  3、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  4、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5、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设计  6、网络安全信息关联分析技术的运用与问题阐述  7、美国网络安全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8、基于威胁传播的多节点网络安全态势量化评估方法  9、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10、信息化网络安全的建设与防护技术分析  11、空间信息网络安全协议综述  12、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13、基于并行约简的网络安全态势要素提取方法  14、欧盟NIS指令研究对我国网络安全保障实施的启示  15、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16、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17、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探讨  18、基于攻防行为树的网络安全态势分析  19、美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20、以色列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其治理  (论文范文可到学术堂内自行查看)

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演讲稿)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平湖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 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 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1996年2月,国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育部将今年3月28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定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生命,在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 今天是第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希望这个日子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建筑施工常见隐患分析与控制

相关专业,题目的范围要小。大了的话就不好写了!

安全防范技术毕业论文

1 绪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读取,更不能修改传送给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时,它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以及发送者是否曾发送过该条消息的问题。大多数安全性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有恶意的人试图获得某种好处或损害某些人而故意引起的。可以看出保证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使它没有编程错误。它包括要防范那些聪明的,通常也是狡猾的、专业的,并且在时间和金钱上是很充足、富有的人。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能够制止偶然实施破坏行为的敌人的方法对那些惯于作案的老手来说,收效甚微。网络安全性可以被粗略地分为4个相互交织的部分:保密、鉴别、反拒认以及完整性控制。保密是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者访问,这是人们提到的网络安全性时最常想到的内容。鉴别主要指在揭示敏感信息或进行事务处理之前先确认对方的身份。反拒认主要与签名有关。保密和完整性通过使用注册过的邮件和文件锁来实现。2 方案目标本方案主要从网络层次考虑,将网络系统设计成一个支持各级别用户或用户群的安全网络,该网在保证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的同时,还实现与Internet或国内其它网络的安全互连。本方案在保证网络安全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比如:可以满足个人的通话保密性,也可以满足企业客户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障,数据库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系统不被病毒侵犯,同时也可以防止诸如反动淫秽等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等。需要明确的是,安全技术并不能杜绝所有的对网络的侵扰和破坏,它的作用仅在于最大限度地防范,以及在受到侵扰的破坏后将损失尽旦降低。具体地说,网络安全技术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采用多层防卫手段,将受到侵扰和破坏的概率降到最低;2.提供迅速检测非法使用和非法初始进入点的手段,核查跟踪侵入者的活动;3.提供恢复被破坏的数据和系统的手段,尽量降低损失;4.提供查获侵入者的手段。网络安全技术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近年来,网络安全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产生了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内容。3 安全需求通过对网络系统的风险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及安全方案来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即,可用性: 授权实体有权访问数据机密性: 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或进程完整性: 保证数据不被未授权修改可控性: 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操作方式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与手段访问控制:需要由防火墙将内部网络与外部不可信任的网络隔离,对与外部网络交换数据的内部网络及其主机、所交换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同样,对内部网络,由于不同的应用业务以及不同的安全级别,也需要使用防火墙将不同的LAN或网段进行隔离,并实现相互的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在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防止非法窃取、篡改信息的有效手段。安全审计: 是识别与防止网络攻击行为、追查网络泄密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网络监控与入侵防范系统,识别网络各种违规操作与攻击行为,即时响应(如报警)并进行阻断;二是对信息内容的审计,可以防止内部机密或敏感信息的非法泄漏4 风险分析网络安全是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网络安全不单是单点的安全,而是整个信息网的安全,需要从物理、网络、系统、应用和管理方面进行立体的防护。要知道如何防护,首先需要了解安全风险来自于何处。网络安全系统必须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涵盖物理层、系统层、网络层、应用层和管理层各个层面上的诸多风险类。无论哪个层面上的安全措施不到位,都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都有可能造成网络的中断。根据国内网络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情况,应当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及管理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风险分析是网络安全技术需要提供的一个重要功能。它要连续不断地对网络中的消息和事件进行检测,对系统受到侵扰和破坏的风险进行分析。风险分析必须包括网络中所有有关的成分。5 解决方案1 设计原则   针对网络系统实际情况,解决网络的安全保密问题是当务之急,考虑技术难度及经费等因素,设计时应遵循如下思想:1.大幅度地提高系统

留下你的E-MAIL地址吧~我是专业做这个的,呵呵,我给用户讲的PPT就是你说的这些东西直接给你参考吧~

摘要:文章分析了局域网的安全管理所涉及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字:系统、防火墙、INTERNET、信息安全、数据库、病毒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带来许多问题,由于频繁使用互联网,病毒的传播日益猖獗,黑客的攻击也越来越多,给局域网数据的管理、网络的安全带来很多问题,笔者从事局域网的管理工作多年,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一些关于局域网的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供大家借鉴。 我们单位的局域网综合了公司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生产日报、月报等各方面的许多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是每天靠相关专业人员写进数据库的,因此在使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网络运行状况一直良好。经验告诉我们:要管好局域网,必须由局域网用户和管理员共同来努力。 一网络管理员应作到的安全措施 加强服务器主机的独立性 局域网中,通常有一台以上的主服务器,提供所有计算机的连结并控制这台计算机就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因此,企业内部应对服务器主机的安全性加强控制,尽可能将其独立,不要将重要资料放置此处,将重要资料独立放在内部机器上,这样可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 网络分段 把网络上相互间没有直接关系的系统分布在不同的网段,由于各网段 间不能直接互访,从而减少各系统被正面攻击的机会。以前,网段分离是 物理概念,组网单位要为各网段单独购置集线器等网络设备。现在有了虚 拟网技术,网段分离成为逻辑概念,网络管理员可以在网络控制台上对网 段做任意划分。 网络分段可分为物理分段和逻辑分段两种方式: 物理分段通常是指将网络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ISO/OSI)模型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上分为若干网段,各网段相互之间无法进行直接通讯。目前,许多交换机都有一定的访问控制能力,可实现对网络的物理分段。 逻辑分段则是指将整个系统在网络层(ISO/OSI模型中的第三层)上进行分段。例如,对于TCP/IP网络,可把网络分成若干IP子网,各子网间必须通过路由器、路由交换机、网关或防火墙等设备进行连接,利用这些中间设备(含软件、硬件)的安全机制来控制各子网间的访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采取物理分段与逻辑分段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控制。 防火墙技术 如果网络在没有防火墙的环境中,网络安全性完全依赖主系统的安全性。在一定意义上,所有主系统必须通力协作来实现均匀一致的高级安全性。子网越大,把所有主系统保持在相同的安全性水平上的可管理能力就越小,随着安全性的失策和失误越来越普遍,入侵就时有发生。防火墙有助于提高主系统总体安全性。 防火墙的基本思想——不是对每台主机系统进行保护,而是让所有对系统的访问通过某一点,并且保护这一点,并尽可能地对外界屏蔽保护网络的信息和结构。它是设置在可信任的内部网络和不可信任的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它可以实施比较广泛的安全政策来控制信息流,防止不可预料的潜在的入侵破坏。防火墙系统可以是路由器,也可以是个人机、主系统或者是一批主系统,专门用于把网点或子网同那些可能被子网外的主系统滥用的协议和服务隔绝。 防火墙可以从通信协议的各个层次以及应用中获取、存储并管理相关的信息,以便实施系统的访问安全决策控制。防火墙的技术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包过滤技术、代理技术和状态监视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用来阻止外面的未经授权的用户的非法访问你的网络下的设备的工具,它通常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体。 为了更好地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我们就使用以前提到过的例子来说明首先,大多数网络身份验证除了用户帐号和口令之外的,就是IP地址,IP地址是INTERNET网络上最普遍的身份索引,它有动态和静态两种。 (1)动态IP地址指每次强制分配给不同上网机器的主机的地址。ISP提供的拨号服务通常是分配动态IP地址,一个拨号计算机通常每次拨号都有一个不同的IP但是总有一个范围。 (2)静态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地址,它可以是某台连入Internet的主机地址,静态IP分几类,一类是whois可以查询到的,并且此类IP地址主要是Internet中最高层主机的地址,这些主机可以是域名服务器,httpd服务器(Web Server)、邮件服务器、BBS主机或者网络棋类游戏服务器。另一类静态IP地址被分配给Internet网络中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主机,这些机器有固定的物理地址。然而他们不一定有注册的主机名。 使用企业级杀毒软件 在网络病毒日益猖獗的今天,不管人们多么小心翼翼,仍然会难免碰翻病毒这个“潘多拉”盒子。在这时候,选择一个功力高深的网络版病毒“杀手”就至关重要了。一般而言,查杀是否彻底细致,界面是否友好方便,能否实现远程控制、集中管理是决定一个“杀手”的三大要素。现在病毒日益猖獗,日常需要写入服务器的单机的安全也特别重要,我建议购买企业版杀毒软件,并控制写入服务器的客户端,网管可以随时杀毒,保证写入数据的安全性,服务器的安全性。 最好选择从事反病毒行业历史比较悠久,在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企业研发的产品,千万不能贪便宜选择不知名厂商生产的廉价产品,不仅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而且一旦造成损失,将会得不偿失。 防止黑客攻击 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个人服务器、家庭局域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小区局域网和校园网中,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开设的各种各样的共享服务,为广大网虫们提供了丰富的共享资源,但由于自身的精力与资金的原因不能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往往成为黑客和准黑客们的试验品,造成数据的丢失或硬件的损坏。因此如何保证网络安全及自身机器的安全就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黑客与管理员是两个互相独立又互相了解的对立面,一个好的管理员如果不了解黑客的思路、做法,就无法来设置安全策略保护自己的网络,而一个黑客如果不熟悉各种安全措施,在面对着种类繁多的防护措施又会无从下手,双方为了攻击与反击想尽了方法,用尽了手段。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想要保护自己防范攻击就必须先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思路以及他们使用的方法和工具,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他们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来制定自己的安全策略,做到因法而异,准备以不变应万变,来对抗入侵。黑客入侵常用方法如下: ●Data Diddling-------------未经授权删除档案,更改其资料(5%) ●Scanner-------------利用工具寻找暗门漏洞(8%) ●Sniffer--------------监听加密之封包(2%) ●Denial of Service-------------使其系统瘫痪(2%) ●IP Spoofing---------------冒充系统内网络的IP地址(4%) ●Other------------其他(9%) 知道了黑客的入侵方法,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 如果要给黑客们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偶然攻击者,他们与前面提到的偶然威胁中的用户可不一样,他们往往无目的地攻击服务器,试图搜索里面的信息,这样做的原因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过了一把当黑客的瘾,这些人一般只会使用已有的黑客软件,或者从网上照搬来的攻击方法来试探系统漏洞。总体来说,水平一般,很业余,只要采取一般的保护措施,比如简单的防火墙或者升级系统补丁就可以把他们屏蔽在外了。而对付另一类顽固攻击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他们大部分为网络及编程高手,熟悉各种程序语言、操作系统及网络各层间的协议,能够自己编写攻击程序,找到系统的漏洞,发现侵入的方法。而且这些人的目的远远不只是为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商业机密,报复等原因。 现在我们再来说一下黑客几种主要和常见的攻击类型。拒绝服务攻击,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攻击方式,一般是通过程序占用了主机上所有的资源,或者是在短时间内向主机发送大量数据包,影响其它正常数据交换,从而造成系统过载或系统瘫痪。网络蠕虫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影响最大的实现拒绝攻击服务的方法。此外通过中止TCP握手过程和邮件炸弹也可以实现拒绝服务攻击。前门攻击,这种攻击方式最为直接,黑客会试图以系统承认的合法用户的身份登录系统进行访问。他们会直接试图利用字母组合去破解合法的用户名及密码。由于使用了配置强大的计算机运算的破解程序,前门攻击对于高级黑客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当服务器日志中出现了大量登录失败的信息后,就说明很可能已经有黑客开始光顾服务器的前门了。天窗攻击和特洛伊木马攻击很相似,前者是直接利用管理员留下的后门(就是用于系统检测或故障维护的特殊用户通道)侵入系统;而后者是通过一些驻留内存的程序(后门病毒,代码炸弹等),为非法入侵者打开一个随时出入的特殊通道。IP欺和中间人攻击是另外两种类似的攻击手段,第一种前面已经提过,通过新生成的IP报头非法进入合法网络进行通讯,而中间人攻击则是首先通过IP欺获得合法身份,然后截取网络中的数据包获取其中的数据,从这些数据窃取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 管理员在配置服务器的安全策略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比如在配置授权服务时,尽量用自己的方式为每个用户加上详细的描述来表述其身份,这样一旦发现新出现的用户没有描述,或未用你的方法进行描述,你可以立刻核对它的合法性,看是否为入侵后留下的额外控制账号。配置数据保护和数据集成可以为主机上的各种数据提供授权保护和加密,这样可以防止用户在远端登录主机时,登录信息被中途监听、截获,如果已经被截获,可以防止被破解。安全策略是管理员手里最基础的工具,有效地利用这个工具可以击退大部分非法入侵。 做为要建立服务器的管理员,首先要评估和分析自己服务器会受到哪些入侵,以及自己服务器上哪些资源数据容易被别人攻击。做好这样的评析才能方便地建立自己的安全策略,花最小的代价建立好最妥当的防护方法。入侵监视软件也是管理员必备的武器之一,它替代管理员对流入流出服务器的数据进行监视,检测其合法性。这类软件都还有一个规则数据库,用来和网络中实时交流的数据进行检测比较,通过那些合法的,中止那些非法的。管理员可以自行设置网络规则和应变手段,比如在发现入侵后进行反跟踪,找到入侵的源头。或者是直接进行反击,迫使黑客停止攻击,转入防御(比较常见的监听软件有ISS RealSecure、Axent Intruder Alert等)。而且在配置服务器时,尽量避免使用系统的默认配置,这些默认配置是为了方便普通用户使用的,但是很多黑客都熟悉默认配置的漏洞,能很方便地、从这里侵入系统,所以当系统安装完毕后第一步就是要升级最新的补丁,然后更改系统的默认设置。为用户建立好详细的属性和权限,方便确认用户身份以及他能访问修改的资料。定期修改用户密码,这样可以让密码破解的威胁降到最低。总之要利用好服务器自身系统的各种安全策略,就可以占用最小的资源,挡住大部分黑客了。 数据库的安全保护: 服务器中的程序、数据是动态的,随时变化,因此要作好备份工作,备份要多留几份,这样才使系统崩溃时,可以及时恢复数据,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随时修改口令、密码, 不要将密码泄露出去,服务器不用时就进入锁定状态,免得由于误错做,引起故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局域网用户应做的安全防护 许多企业内发生的网络安全危机,有多半来自员工本身没有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常识导致黑客有机会侵入计算机,达到破坏的目的因此企业或个人加强本身的网络保护知识,有绝对的不要以下列出几项,供各位参考 保密自己的口令、密码。严禁帐号,密码外借,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平时我们设定密码时往往随便就以简单的数字,电话号码,或单纯的英文字母,单词设定,这样很不安全,很容易被轻易获取因此设定密码愈复杂,就愈安全密码、帐号不要借给他人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安装在线杀毒软件,随时监视病毒的侵入,保护硬盘及系统不受伤害。常见的有KV3000、金山毒霸等,还要记得及时给病毒库升级。这样才能加强杀毒软件的抗病毒能力。 浏览WEB时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常见黑客入侵的方式,都是先寄发内含入侵程序的电子邮件给对方,使收件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邮件,入侵程序便悄悄进驻你的计算机,这样不仅会被窃取重要资料,而且会破坏你硬盘的所有资料也有的黑客将邮件以HTM格式放在WEB页上寄出,只要上网者轻轻一击,你的计算机就种着了 不要随便借你的计算机给别人使用黑客会在你的计算机上种植木马程序或获取你的相关网络资源密码等, 以后他就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随意获取你的资源,监视你的一举一动,控制你 的计算机,使你的机器速度下降,甚至死机

内部网络安全 1、针对局域网采取安全措施 由于局域网采用的是以广播为技术基础的以太网,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包,不仅为这两个节点的网卡所接收,也同时为处在同一以太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的网卡所截取。因此,只要接入以太网上的任一节点进行侦听,就可以捕获发生在这个以太网上的所有数据包,对其进行解包分析。从而窃取关键信息。这就是局域网固有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1)网络分段 2)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 需要完整的请到我的空间浏览地址:%BC%BC%CA%F5%D1%D0%BE%BF%D5%DF/blog/item/html

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建筑施工常见隐患分析与控制

发到你邮箱了··看看·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演讲稿)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平湖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 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 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1996年2月,国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育部将今年3月28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定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生命,在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 今天是第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希望这个日子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 索引序列
  • 安全防范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 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安全防范技术毕业论文
  • 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