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地理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地理

发布时间: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地理

煤炭资源在现在社会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业生产都产生着很大的作用。煤炭重要性不断增加, 人们因此增加了对煤炭开采工作的关注。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 首先一定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确保煤炭开采可以顺利进行, 其次才考虑开采效率。那么征稿煤炭开采类的论文有哪些期刊呢?  《内蒙古煤炭经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开发行的专业期刊。担负着向全国宣传、介绍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煤炭工业发展前景的重任。收录煤炭开采类论文有“ 煤炭企业煤炭资源回收率合理性探微”、“山西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治理对策”等。  《煤矿现代化》(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本刊为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栏目有战略研究、生产建设等,期刊收录关于煤炭开采类论文范文有“新时期煤矿绿色发展的模式和建议”、“煤炭开采技术在复杂巷道区域中的分析”等。  评审煤炭工程师发表职称论文,要根据自己单位的评职文件选择期刊,避免投稿的期刊不符合单位要求,错过评职的机会,可向华盛论文网站客服介绍评职要求,然后为您推荐适合的刊物投稿。

这方面的文章在铭文网上很多的哦,起头我也参考他们的范文,不过时间挺赶的,觉得一时也完成不了,不可能一两天就解决,后来直接让铭文网在线辅导老师帮我解决,非常专业的说,很快就给我了,呵呵。关于论文方面的问题可以去参考下。

目前有很多矿业类的期刊,但都是核心,发表起来要求学术水平非常高,对于屏职称完全没有必要。我有个同学也是矿业工程的,在新汶矿业集团,我给他发表在《价值工程》上,他评审通过了,一点问题没有。如果确实是高水平文章,可以到中国知网找相关期刊。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

说说…工程造价即工程的建造价格,也就是为完成一项工程的建设所需的投资总额近年来,我国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民用建筑,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造价,合理利用国家有限资源呢?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决策后,控制工程的关键在于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是根据用户对功能的要求,具体确定建筑标准结构形式建筑物的空间和平面布置以及建筑群体的合理安排的设计。如何使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符合国家标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能经济合理,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小区规范设计必须满足人们居住和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既要为居民的生活、工作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又能体现独特的风格。小区规划设计应根据小区的基本功能要求确定小区构成部分的合理层次与关系,据此安排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管网道路及绿地的布局,确定合理的人口与建筑密度、房屋间距与建筑层数,合理布置公共设施项目的规模及服务半径,以及水、电、热、燃气的供应等,并划分包括土地在内的上述部分的投资比例。最后,根据用地指标、密度指标和造价指标来评价小区规划设计的经济合理。 2、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在多层住宅建筑中,墙体所占比重大,是影响造价高低的主要原因,衡量墙体比重大小,常采用墙体面积系数(墙体面积/建筑面积)。尽量减少墙体面积系数,它与住宅建筑平面布置层高单元组成等均有密切关系。合理加大建筑进深,减少外墙长度是减少墙体面积系数,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果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相同建筑面积时,住宅建筑的平面形状不同,住宅的建筑周长系数(即每平米建筑面积所占外墙长度)也不同。它按圆形、正方形、矩形T 形的次序依次增大,即外墙面积墙身基础墙身内外表面装修面积依次逐渐增大o但由于圆形建筑施工复杂,施工费用较矩形增加20%~30%,故其墙体工程量的减少不能使建筑工程造价降低,而且用户使用不便。因此,一般都建造矩形和正方形住宅,既利于施工,又能降低成本和使用方便。在矩形住宅建筑中,又以长:宽 =2:1为佳。因为房屋增加到一定程度,就要设置带有二层隔墙的伸缩缝;当长度超过90米时,就必须贯通式过道。这些都要增加造价,所以一般住宅单元以 3~4个住宅单元、房屋长度60~80米较为经济。在满足住宅功能和质量前提下,加大住宅进深,即采用大开间,对降低工程造价有明显效果。 3、住宅的层高和净高。住宅的层高和净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这是因为层高和净高增加,墙体面积增加,柱体积增加,并带来基础管线采暖等因素也使造价增加。当层高从3米降到8米,平均每套住宅综合造价下降4%-5%,并可节约材料、节约能源,有利于抗震口因此,住宅层高不应超过8米。 4、住宅的层敛。民用建筑按层数分为低层、多层、高层住宅,一般来讲,在中小城市,以建多层住宅较为经济,多层住宅具有降低造价和使用费用以及节约用地的优点。在大城市可沿主要街道建设部分中、高层住宅,以利用空间,美化市容。 5、住宅单元组成、户型和住户面积。住宅单元的组成是否合理是关系到适用与经济的重要问题,应根据家庭成员的组成情况、职业情况来确定每单元的房间大小和房间组合。建户型,是指每户有几个居室和组合方式以及厨房、卫生间的合理布置。单元组成和户型设计应尽量使结构面积减小,有效面积增加,同时,增大房屋使用面积,使内墙隔墙在建筑面积中所占比重减小。 6、住宅结构与建筑材料的设计选择。建筑结构主要有:预制结构、现浇结构、装配整体式结构等口建筑材料也多种多样。应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取材,采用最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这样,从这几个方面来优选设计方案,把民用建筑的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得以控制

交通土建工程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B080809 一、考试课程及学分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0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0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03 6268 工程数学 10 04 6269 工程应用英语 10 05 6167 机械工程 4 06 6285 交通工程经济分析 5 07 6286 桥涵水文 5 08 6287 结构设计原理(二) 5 09 6288 公路工程CAD 4 10 6289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5 11 2409 桥梁工程 8 12 6086 工程监理 5 13 6087 工程项目管理 5 S1 2410 桥梁工程(实践) 2 S2 7999 毕业设计 不计学分 合计 74 学分

大学机械论坛百度一下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生

现代社会形态的变化,在世界历史的讨论范文现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学术界,长期存在“内部”和“外部原因说:“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领域的世界的历史,是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需要遵循的基本方法。 现代西方显著变化的外部条件,重要的是要了解现代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这是因为,在此期间,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上,西方资本扩大的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并在远东,中国已成为西方资本青睐的重点对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东方与西方“发现”,成为历史“[1](P79)。同时,现代西方火炮迫使”全球化“的视野,基于在世界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影响现代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的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前西方 />正如我们都知道,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来领导这个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人类走向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15世纪,发展商品生产,中国是远高于在西欧,即使是在19世纪初,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的仍然是充满活力的,非西方的超越。费正清描述,中国,1800年,大型运输船队从长江河及其支流,还有数千航行船舶在中国沿海的南方水果,糖和工艺品,其中大豆和毛皮运到南部的彩色玻璃的大小。初期,英国观察家已经计算出的184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港口的货物吨位超过伦敦到香港,伦敦是西方的贸易中心。[2](P59)根据麦迪森研究,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不仅排名第一的世界,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9%,3%。与此同时,中国的总人口上升到6%9%,占世界总。[3]可以说的是,直到19世纪初, ,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但所有,毕竟,只是在最后的荣耀罢了。英国上升。在从一个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不只有迅速在中国在欧洲大陆的亚洲国家,远东,提出的第一个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在这个国家,直到16世纪和17世纪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封建农业国,但下半年的18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发生。工业革命开始在毛纺织行业,从而延长丝绸纺织产业及棉纺织业,然后迅速扩大,交通运输,矿山,冶金,制造和其他工业行业,该行业迅速超过了农业经济的地位,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信息:1860年,英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仅2%,但在英国的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3%,煤产量占全国的50%的全球产量,棉花产量占全球产量的近一半,贸易占全球贸易的20%,有超过1/3的船,和工业能力的40%-45%,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4](P16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生活时代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工业革命。“共产党宣言”,他们发行这样的感慨:“资产阶级创造的生产力,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甚至超过所有以前的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征服自然的力量的机器,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船舶的运动,铁路交通,电报的使用,整个非洲大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填海工程,导航的河流,如如果魔术,从地调用了大量的人口, - 过去哪一个世纪希望社会劳动证明了这一点生产力吗? “[5](P277)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齐头并进化与工业化是一个全面的替代资本主义的,封建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考西方资本主义的起源时,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深入分析存在于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西欧城市和它的商业总是渐行渐远,从封建制与封建制相分离。具体表现为:经济,城市和它的业务不包括在经济体系中的封建庄园,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城市也有自己的税收外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独立的封建领土,政治,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单位,其自己的独立的司法权力,和自己的价值观,并没有存在的关系之间的主要关闭一个附庸。在马克思看来,“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离也可以看到资本的分离房地产,开始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不依赖于房地产,这仅仅是个开始,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权“[5](P105)在城市之间建立联系的新工具的生产和交换之间的劳动分工的劳动,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立即引起了劳动分工,在生产新的城市,第一个地域的局限就开始消失了。“的一个直接结果之间的分工不同的是一个城市的手工业作坊生产,也就是生产部门的公会系统产生的范围之外。“[5](P108)马克思也观察到,在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结束,”业务不可抗拒的手工业作坊集中在一个国家---英国。 浓度逐渐创造这个国家相对于世界市场,从而使这个国家的工场手工业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能满足在老工业生产力。超过生产力的需要究竟造成了私人所有权的自中世纪以来的第三期电力发展的,它有一个大产业---大自然的力量,作工业用途,整机生产,以及实现最广泛的分工。 “[5](P112),有学者发现,在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资本主义,它是自给自足和封建采邑制度并存的城市自治系统的发展,最具有决定性的,并成为一个产卵地面资本主义的“产妇,胎儿的产生和发展。 [6](P310)生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关系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的革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而不是相反。究竟是诞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构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工业革命的关系。换句话说,有没有生产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的关系,是一种工业革命侈谈。马克思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转型过程中的具体机制,他指出:“随着货币财富,即便为它作了某种优势,不足以使它转化为资本。否则,古罗马,拜占庭,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将结束自己的历史。旧的所有制关系的解体,但也与金钱财富---业务 - 如关联发展,但是,这种解体并不在事实上导致工业的发展,但导致村的规则的城市。“[7](P509)反过来,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灭亡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的关系。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从世界的历史的角度来看,在西欧工业革命的逻辑结果是在西欧封建制的全面崩溃,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的系统内,但另一方面,在世界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革命的情况,在系统中的“世界的历史条件下,这也贯穿始终的主线。“[6](P308-309)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加速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了世界历史上和空间。 过程中的历史变化中的世界的历史,东,西互动的程度也迅速增加,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马克思描述的这种现象中的两个重要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创建的交通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业务的控制,所有的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所以流加速(货币体系开发),资本集中。 “这是首次创造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人都需要,以满足每一个文明国家,与这些国家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除了内向型的国家在过去,自然形成的的状态。“[5](P11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市场的产品,全世界的资产阶级运行驱动不断扩大的需要,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资产阶级剥削的世界市场,使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已成为世界上。”在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隐居各族人民在各方面的交往和相互依存的,而不是“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极为方便,所有的国家,甚至最野蛮的国家卷起到文明。“[5](P276)的广度和深度的全球交流的扩大,资本向外特征的结果,确定此功能的追求资本性质的利润。马克思指出:“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条件的流通创造一个不断扩大的范围,是否直接扩大范围,在范围内的多个位置建立一个生产位置。”资本一方面,试图摧毁所有的交流,交流的限制,赢得了整个星球的市场,另一方面,也努力摧毁的时空,是指商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花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资本较发达,流动性的市场,资本构成更多的资金空间循环道路市场扩大资本,同时也比较抢手,扩大了市场更多的空间,并努力破坏的时空。 “[7](P390,33)整个世界的西方资本的全球扩张的原因,逐渐作为一个整体的联系,这是一个新的现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整体的全球视野看在这个时候,这东方国家都有明显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诱惑和挣脱的封建壁垒升的相比,中国西部,是中国文明的摇篮,东部的国家,提前向资本主义在西方欧洲国家已经放缓了前行的步伐落后于时代。对于这个问题,只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的帮助下,为了得到科学的描述。按照这种理论和方法的所有权因素应该是的分析框架。任何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条件直接决定着发展的性质和程度。“如果体现为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一个功能,那么该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于建立结构能够产生这样的功能。所谓的发展,不同的社会结构的具体特性或功能的体现差异“[8](P224)。美国经济史学家诺思和罗伯特·托马斯也认为,社会发展,关键在于体制因素,其中最突出的财产关系中的作用。客观事实是,无论是封建庄园制度的兴衰,现代工业革命的发生,直接关系到私有财产的地位的变化。私有制不明朗,私营企业和业务收入,是没有法律保障,没有制度保护个人经营的刺激,现代工业和现代商品经济就发展不起来。这里的财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基础所有权的生产资料。[6](P313-314)生产变化的关系相对落后的根本原因,导致中国相对落后于同期,原因为何资本主义关系的生产在西方和中国在不同的历史命运,的主要滋生社会关系的生产是土壤中的显着差异。特殊功能的西欧城市,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城市已经永远被保持在这样的官僚和政治中心---军事要塞的基本属性,总是依赖于农村经济。,与西欧不同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但相互关联的城市,从来没出过的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演变成一个系统存在,始终是一个系统,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和经济生活,手工业,商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的分化,不仅没有增长力。破坏性的力量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但已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有利于经济的补充,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的生产关系。能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始终保持再生能力,它是不可能产生现代工业文明和发展。侯外庐指出,在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从16世纪,中国的历史是不喜欢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关键在于在旧的生产模式以及旧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太深了,新的因素非常薄弱。 “清代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为了保持固有的统治秩序,统治阶级的清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封建专制主义在政治上的帝国国家本身,在其他国家作为贡品国致敬仪式,国家对国家的关系处理,经济,时间,地点,和一些外贸做了严格的规定,对外贸易,并要求将其纳入的框架“支流“。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和西方在经济和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遏制资本主义的胚胎发育。18世纪社会经济的恢复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它仍然是分娩。[9]这是中国相对落后的西方和东方的碰撞前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特别解释东方和西方在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碰撞,构成了存在的反对。现代中国历史的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出发点交换来自: ,这是在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正如费正清说,“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思想在19世纪,在最后阶段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侵略。 “[2](P58)”现代中国在鸦片战争的意义被赋予了特殊的解释,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以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卢森堡19世纪的战争中国的现代历史,以做一个完整的轮廓。她指出了:“中国的最近的历史,是一个欠发达的社会因此,所谓的”温和的“,”和平,爱好的商品交换典型的例子近代中国历史,从在早期的四十多岁的在整个19世纪,战争的血腥屠杀分段的基础上,战争的目的是用蛮力打开了贸易关系。传教士煽动对基督徒的迫害,欧洲人挑起骚乱,中的周期战争造成没有准备好和平的农民,被迫到最新的战争技术和欧洲列强处理。沉重的军费开支导致国家债务,因此,中国接受欧洲的借款人,结果欧洲人控制中国的金融占领要塞的中国自由港口被迫开放,修筑铁路的权利转移到的欧洲资本家通过它,打破商品交易所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直到玩了中国革命的爆发,中国已经制定了。 “[10](P307)卢森堡看来,鸦片战争,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为界的原因,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整体政治,经济,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胜利基本上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社会形态,封建主义的胜利。因此,实际结果将不可避免地破坏自然经济,在封建中国,迫使中国接受西方的商品经济和现代政治,文化,鸦片战争是已知的,因为它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1]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并不构成内划分现代中国的历史,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统治者,这是因为,从点的历史来看,世界,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首先受到强烈的冲击,西方资本主义的,封建制,并作为一个起点,逐步影响和改变社会形态。①标志性的意义在于鸦片战争战争: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为出发点伴随着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马克思指出:“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影响的经济,社会习惯,工业和政治结构在1840年的英国大炮轰击下,充分开发,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面完全隔绝的世界,与外界的接触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当这样的状态下,英国的隔离和暴力突破,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一个密封的棺材,一定解体像木乃伊现场至空气新鲜。 “[5](P692)另一方面,现代中国也因此失去了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转变的可能性。胡赊嗯认为,前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在酝酿的新变化,手工业作坊种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出现的经济和政治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怀疑和抗议。“如果你然而,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恰恰是相同的因素造成的困难,中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并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损失的可能性。 “炮舰政策为先导,西方资本主义到来的侵略势力,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方向。” [12](P41)因此,碰撞的2矛盾的情况反映了毛泽东的一般描述:外国入侵的资本主义,一方面,中国的封建经济的基础上起到瓦解的作用,造成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可同时给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现代的,中国是被动地参与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扩大在世界上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最终导致了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一直参与系统,以确定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和经济结构薄弱,经济欠发达的状态“[13] 中国之所以没有长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问题出在西方资本主义机构。他们侵略中国,,获得特殊规定的权利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市场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抑制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增长。鸦片战争为起点的中国现代史上,事实上,已经清楚地表明,不是内部,但外部因素影响了现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和半封建的国家的一个关键因素。得出结论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导。 鸦片战争是一个资本主义的本质体现,是资本的全球扩张的必然产物。西方和东方的第一次相遇,不友善的转移为根本目的的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的成果,试图改变东方,但在西方,西方的殖民地,以构成中心和外围的其根本目的的领土。的。殖民化和资本主义“两相对比,毫无疑问,非殖民化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第二小提琴。” [14]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所有的人民有可能成为主权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存在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一些非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生存条件背后存在的,否则,资本主义不会成为资本主义。 “这是一些高度发达的国家资本主义,封锁了通往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中国。” [15] 四,“十一五”期间的歧视,但是,对于这个结论,争论旷日持久,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对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也承认西方侵略的清代改革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客观存在,双方之间的根本分歧是不是在这里。哪些因子,这两个方面的主要方面,其中的因素之一为次要方面的根本差异。 反对“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国内内部和外部因素说。学者认为内源性说,外部因素起到了作用,但主要的问题在于内部。费正清似乎都外部视图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倡导者说,将逐渐失去其美德,但没有人能否认,它在许多重要方面是有说服力的。“[2](P130)费正清,1860年开始,40年来,中国已经推迟了的时间,进展缓慢,最终变成了“鸭子仍然在面对更多的外国侵略。在他看来,闭关锁国政策的终止,巧妙地开始西化,废除不平等条约,世界的努力大国,中国还没有这样做。有学者认为,延误了时机,中国不仅是指费正清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40年后,近20年的两次鸦片战争之间,在过去的20年在中国学习国外的改革和加强国家的机会,但清朝统治者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懒惰,什么都不做,并没有进行任何改革,白白浪费了20年。[16]美国学者M·B·詹森(詹森)指出, “西方入侵构成了19世纪中国历史的最重要的因素,”[17](P30),同时也指出,这种冲突的情况:19世纪的国际环境,中国的挑战,刺激和示范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和羞辱。中国国际秩序的手段中显示,但防止使用这些工具在中国挑战提出,但限制和削弱中国,以满足这一挑战,但他坚持认为,国际体系和无与伦比的视图世界上自身的实力和耐力,但它不存在在主要的力量源泉,让中国处理的现代世纪的挑战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在中国。[17](P40 )在一些学者眼中,无论是对现代化的先驱,为后来者的现代化进程本质上是一个国产化改造。在这个过程中,殖民统治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它是也是有限的。总体而言,它既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欠发达,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改变后的被动局面的唯一道路向西方列强学习,实现社会生活的全面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在国内的改革“是内部正宗的版本。具体分析这些观点需要。费正清认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的崛起还没有,可能是因为早在鸦片战争和帝国主义时代很久以前的事情。” [2](P60)在他看来,原因之一是巨大的人力资源供应,机成为不必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几乎没有积累的资本和信贷计划作投资用途。其含义是,中国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并没有上升,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这是一个需要是第一点反驳。不要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中国,实在是没有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崛起,这已经是客观事实基本认可的中国历史学家。费正清的这篇论文后,被承认的客观事实,而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后的示范否定的事实,前显然是不公平的。问题来自内部的重要基础之间的比较。 事实上,中国和日本放在一起比较各自不同的历史命运参数过程中的正确性的判断是一个似是而非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西方殖民者的意思似乎是在中国和日本不同。 M·B·詹森认识到,中国和日本各自承担外,对意愿的影响和强度不同。 “西方在日本的希望和意图一直受到限制,不像中国和日本的只是一个顺手牵羊问题的在欧洲列强,日本在中国的身边,是一个次要的对象;美国,日本仅在通往中国的道路。没有人认为巨大的财务或贸易利益,通过开放日本油和水,从来不会有中国呻吟交流与通过鸦片茶或银的商业利润。“此外,”西权力,对中国的冲击,如果东亚同谋,这将是有益的,和日本人来了“加入”西方的队伍是非常理想的。“[17](P36)可见,日本和中国的西方殖民承受的压力和强度不能同日而语中提到的,强调日本的主动改变的唯一有效的回应,并不能使用内部的支持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事实,西方的入侵,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资本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的国际帝国主义主持下,但也绝不主导国际帝国主义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所笼罩他们掌握了跟头[18 ](P394)。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棉纺织业资本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号:“什么中国纱厂致命的吗?”他们回答说:“坦率地说,中国纱厂的唯一致命的,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复兴中国纱厂和繁荣的行业中的地位,不可避免的变化“[19]。据的比例,中国近代工业在工业和农业的输出统计,在1920年,9%在1936年以8%在1949至17%。这个数字被充分证明,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在中国是一个十分艰难和缓慢。

没分啊亲谁给你写

你直接说清军没入关,中国不太可能落后西方那么多。或者克伦威尔没有赢下战争,资本主义制度可能还要晚一些出现。其实历史假设的内容特别多,就看你的论据充不充分。

测量委员会2006年度工作总结 一、2006年度工作小结 组织召开了“数字矿山与矿产资源绿色开采学术讨论会”。该会11月4日至9日在海南省省海口市召开,旨在促进用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的采矿工业,推动数字矿山的建立,促进以“3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山的应用,来自包括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及兖州矿业集团等十多个矿山企业的40名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前印制了论文集,38篇论文入选。会议就数字矿山的概念、基本框架、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矿区资源环境综合监测分析及“3S”技术应用、矿山地测信息系统、成图系统及其应用、数字矿山与矿山信息化的实施策略与示范工程建设、数字矿山与矿山信息化的培训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主任委员郭达志教授、副主任委员汪云甲教授分别做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3S’技术在矿山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主题报告,副主任委员朱建军教授、马洪滨副教授主持了会议并做了报告。 数字矿山是对真实矿山整体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认识与数字化再现,中国矿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走数字矿山之路,通过信息化改造和数字矿山技术的推行,使传统的采矿业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采矿工艺、决策方式等方面有大的改革。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对数字矿山问题非常重视,参予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4月21日至22日北京举办的“数字矿山战略与未来发展”青年科学家论坛,计划举办系列学术会议,推进数字矿山技术的发展。 2.与有关方面配合,进行了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第十二届大会审稿、会议组织等工作。该会9月21日至26日在辽宁省阜新市和北京市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匈牙利、波兰、瑞典等23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是国际矿山测量协会在新世纪举办的第一次国际大会,也是该协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在亚洲举办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236篇,其中国外70篇,内容涉及矿采损害、矿山安全、土地整治与环境保护、矿山测量高新技术等,论文已经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汇集出版,131篇论文进行了大会报告及交流,20篇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优秀论文受到大会表彰。会上还表彰了德国、中国等国的8位为矿山测量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举办了测绘仪器展览和参观活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达志教授担任了大会分会场主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金峰教授为大会组委会副主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汪云甲教授、朱建军教授参加了会议审稿、优秀青年论文评选等工作。 3.组织了近十名专家教授完成了2004年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矿山测量部分)的编写,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几易其稿,基本客观、全面反映了这一年我国矿山测量学科发展全貌及趋向。 二、2007年活动计划 1.召开“数字矿山与矿山信息化学术研讨会”,规模约80人,时间:9月中旬,地点:待定。 做好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换届准备工作。 3.改进、完善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网站。 我不清楚你的具体职业 ,上面是个范文你看下把,下面的网站你也可以去看看,参考下!

露天采矿论文范文高中

大学机械论坛百度一下

你好 专业代做毕业论文 多年经验 团队合作 作品多多 范文多多 量身定做 质量保证 诚信可靠 需要的话加团队名字沟通``

露天选采机液压系统设计 论文编号:JX480 有设计图,论文字数:19225,页数:45 有任务书,开题报告 摘要 由于我国露天煤矿存在大量的复合煤层,而目前对复合煤层的开采还缺少必要的手段和设备,使得露天煤矿的回采率难于提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针对复合煤层开采的设备,需要研制出可精确地、选择性地开采独立矿层,适合含有矸石夹层的复合煤层的开采新型露天煤矿开采设备。LMXC-I型露天选采机是在滚筒式露天采煤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来的新机型,它可以有效地开采复合煤层,提高露天煤矿的回采率。LMXC-I型露天选采机的截割部和机身升降、行走履带的驱动和转载机的回转及升降均采用液压传动技术,该液压系统采用开式系统。行走机构共四条履带,采用双泵和电液控制,能够方便灵活地实现前进后退及转向。截割部、机身升降以及转载机的回转及升降均由同一个泵供油,并采用多路阀操纵控制。选采机能精确地水平切削一定深度的岩体,实现对煤、岩的分层选采,还能一次性完成矿体的破碎及装车,极大地提高了露天煤矿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复合煤层 选采机 液压传动 Abstract Since China's surface mine exist a large number of complex seam,at present,while the composite coal mining is in lack of the necessary means and equipment,it makes recovery rate of the surface mine difficult to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make a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o the mining equipment of complex seam,the requirement of which are precise,mining independent seam selectively,and this new equipment should be suitable for mining complex seam containing LMXC-I-open mining-selection machine is new model which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roller open shearer,it can effectively mining complex coal,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surface The cutting department and the fuselage movements,running track and republish the driving machine and the rotary movements of LMXC - I-open mining-selection machine are used hydraulic driving technology,the hydraulic system uses open Include a total of four walking tracks,double-pump and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way to achieve moving and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department and the fuselage department,and rotary movement of the landing reproduced machine are driving by the same pump, multi-way valve Election mining machine could cut the depth of the rock on level precisely,and achieve elective mining on coal and rock,it can complete the ore crushing and loading in the same time,which would greatly improv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he surface Key words surface mine complex seam mining-selection machine hydraulic drive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 露天煤矿及露天煤矿采煤工艺的发展 1 2 矿山机械中的液压传动 1 3 LMXC-I型露天选采机的概述 3 第2章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5 1 技术要求 5 1 LMXC-I型滚筒式露天选采机液压传动系统综述 5 2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参数 5 2 系统功能设计 5 1 确定主要参数 5 2 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 14 3 组成元件设计 16 1 主液压泵及其驱动电动机的确定 16 2 整个液压系统中各液压缸动作情况 20 3 液压控制阀的选择 21 4 管路的选择、布置与连接 22 5 油箱及其组件的设计 24 6 液压泵组的结构设计 31 4 验算液压系统技术性能 32 1 系统效率的估算 32 2 发热温升估算及热交换器的选择 33 第3章 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36 1 注意事项 36 2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6 结论39 致谢40 参考文献 41 附录1 42 附录2 46 以上回答来自: -6/htm

给个邮箱发给你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生物

交通土建工程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B080809 一、考试课程及学分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0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0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03 6268 工程数学 10 04 6269 工程应用英语 10 05 6167 机械工程 4 06 6285 交通工程经济分析 5 07 6286 桥涵水文 5 08 6287 结构设计原理(二) 5 09 6288 公路工程CAD 4 10 6289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5 11 2409 桥梁工程 8 12 6086 工程监理 5 13 6087 工程项目管理 5 S1 2410 桥梁工程(实践) 2 S2 7999 毕业设计 不计学分 合计 74 学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税立法框架研究来源: 作者: 时间:2010-08-19 点击: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首要路径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因此为世界各国设定减排任务就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方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目前不承担强制性的减排任务。但是,中国自2008年超过美国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排放量还将进一步增加,承担更多减排责任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这一点在哥本哈根会议谈判中已经充分显现。美国和欧盟在2009年先后提出要针对来自不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国家的商品设置“碳关税”,则进一步表明这种国际压力的现实可能性。同时,中国国内也需要对现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和升级,低碳化、生态化的经济发展目标也强烈要求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就是对当前“内忧外患”严峻形势的积极回应。那么实践中应如何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呢?基本上有两条路径:一是命令控制型的直接管制路径,其主要方式是自上而下将减排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通过行政强制的手段进行碳减排。我国近年来推行的节能减排行动主要采取这一手段。二是市场驱动型的经济刺激路径,其主要方式是利用市场化手段,设置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诱导市场主体主动进行碳减排,形成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①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均已证明,第一种路径强调行政管制手段的作用,这一被动性的方式手段容易发生“政府失灵”问题,运行中暴露出机制僵硬、效率低下的弊病。第二种路径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并采用,而碳排放交易和碳税征收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手段。相对于总量控制下的碳交易而言,碳税(Carbon Tax)的开征较为简单易行,可以依托现有税政机构,无需新设机构;制度政策也比较公开、透明。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北欧一些国家如丹麦、芬兰、瑞典、挪威等国家就开始了碳税立法,并将这一制度手段广泛运用于实践。随后德国于1999年发起的生态税改革中包含了碳税的内容,英国于2001年开征了碳税性质的气候变化税, 2007年10月1日、2008年7月1日加拿大魁北克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先后开征二氧化碳税。此外,美国正在酝酿开征碳税;③日本也在考虑开征碳税,环境省2004年正式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碳税方案。因此,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征税以减少排放量,在前述国家中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对于碳税立法问题我国一直未能予以充分重视,税法与环境法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真正和有效地确立。碳税立法在中国尚属空白,碳税手段还未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选择。立法上的缺漏在相当程度上昭示着理论准备上的不足。我国理论界对碳税立法的研究虽然近几年不断增多,但总体仍然薄弱。对于碳税立法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案、总体思路等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尤其缺乏对碳税立法的框架研究。基于此点,本文以碳税法律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为切入点,对我国的碳税立法进行框架式分析和讨论。一、征税对象的合理选择一般认为,碳税的征收对象是在生产、经营和消费的过程中,因使用含碳能源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代写论文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碳税是以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制度宗旨,但并非所有的二氧化碳排放行为都应纳入征税范围。比如,人类及其他生物基于基本的生理活动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就不应成为征税对象。有学者提出的针对个人普适性征收一定额度的碳税的观点,显然不具合理性。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由含碳能源的消耗而产生,故征收范围的确定往往是具体到各类能源及其产品的消耗行为。根据能源结构的情况,传统能源主要是含碳能源,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据此又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税目: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从碳税立法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碳税征收范围主要集中于石油及石油类能源产品(包括柴油及各类成品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其中,电力是作为含碳燃料(主要是指煤炭)的终端产品而被纳入征税范围的。各国在征收对象的选择方面,差异较大,一般都是根据本国能源结构状况加以确定。总体考察,石油及石油类能源产品一般都会被纳入征税范围,但煤炭和电力则未必,尤其在对电力是否征税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比如挪威就对电力行业实行豁免,不予征收碳税。这一方面是基于对双重征税的担忧,即许多国家主要是火力发电,其原始燃料就是煤炭。如果既对煤炭征税又对电力征税,可能构成双重征税。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电力征税会影响到整个工业体系的成本,导致过重的税负。毕竟,碳税的开征还应到考虑到社会经济的可承受性。对于我国来说,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有重大比例,不仅是电能等的主要燃料,也是我国北方农村的主要供热能源,它“贡献”了最大份额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应当纳入到征收范围。对于电能则目前不应征收碳税,如果在初始阶段就把征收范围定得过宽,将会遭遇较大的阻力,不利于碳税的顺利开征。我们可视碳税实施后的具体发展,再进一步讨论是否对电力征税的问题。因此,我国碳税立法应将征收范围初步界定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含碳能源的消耗行为。二、征税方式的科学确定碳税的征收方式主要是指计税依据和纳税环节应当如何确定的问题。根据计算数量的单位不同,计税依据可分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对于碳税而言,由于其征收目的是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其计税依据当然应选择从量计征的方式,这一点在各国碳税立法上没有任何争议。但是,从量计征是否就是当然按照能源消耗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税基进行征收呢?理论上似乎应当如此。然而,实践中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监测和计算十分困难,虽然没有技术上的严重障碍,但对于征管机关来说十分不便,成本相对高昂。因此,大部分国家实际是按碳含量征税,用燃料的含碳量和消耗的燃料总量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丹麦、瑞典和挪威等),只有少数国家(波兰、捷克等)是直接对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征税。④此外,还有一些国家碳税的计税依据不仅仅是能源燃料的含碳量,还会根据含能量,比如荷兰,其碳税计税依据是含碳量和含能量各占50%。从严格意义上看,这已经不属于标准的碳税,可能会偏离了碳税制度的设计初衷,使其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功能方面打了折扣;但从实际操作上看,这样做的确大大方便了碳税的征收工作,降低了征管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税务机关的征管效率相对较低,在征收碳税时应当尽可能采取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的方式。这就要求我国立法中应当按照能源燃料的含碳量而非二氧化碳实际排放量进行征收。而且,除非我国采取将碳税和能源税混合征收的模式,否则不应当将能源燃料的含能量也纳入到碳税的计税依据中。至于碳税和能源税混合征收,虽然为欧盟一些国家所采用,但总体而言不符合税制简化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也不利于碳税的减排功能在实际运行中的清晰传导。我国现阶段还是应当将碳税作为一个独立税种单独征收。碳税的纳税环节如何选择也是立法框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纳税环节的选择同样需要考虑促进碳减排的效果和征收的便利性问题。根据碳税的征收对象,可能的课税环节主要为生产阶段和消费阶段,即“上游”征税与“下游”征税。选择“上游”征税就意味着直接纳税人是含碳能源的开采、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且成点状分布,征收起来较为方便。但由于其远离能源产品的消费终端,碳税的价格信号传递效果呈递减状态,促进碳减排的效果相对较弱。选择“下游”征税则意味着能源产品的最终消耗者———使用能源的企业和居民是直接纳税人,这些企业和居民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征收起来十分困难。但由于直接向二氧化碳排放者征收,碳税的价格引导效果最为显著。在实践中部分碳税的征收往往会采取折中的方法,即在批发和零售环节征收,我们称之为“中游”征税。我国应当根据不同的含碳能源产品选择不同的征收环节,从而兼顾征收成本和减排效果两方面的目标追求。对于一次性能源产品,包括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可考虑在上游的生产环节进行征收;对于成品油、煤油及液化气等二次能源产品,则考虑在中游的销售环节进行征收。至于下游的消费环节,一般不应考虑。三、税率的灵活设置税率无疑是碳税立法中最敏感也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了税负的轻重,也影响到碳税的实际效果。碳税税率水平的设置十分复杂,一方面要考虑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任务,另一方面也必须关注纳税主体的税负承受能力。除了这两方面的基本要求外,税率设置的技术和策略也相当重要,直接影响到碳税的实施效果。加之碳税尚未被所有国家采用,如果考虑到其对本国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不利影响,税率问题更应当谨慎考虑、灵活设置。从瑞典、德国等国家的做法看,在征收的起步阶段应采取较低的税率,给纳税主体留有一定的缓冲期,然后再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升高。当碳税征收进入到成熟阶段后,也要根据具体实施情况灵活调整税率。比如,瑞典在1993年基于工业部门国际竞争力下降的问题,对税率进行了下调。同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含碳能源产品对碳税的敏感度也不大相同,这也要求立法者应在税率设置上予以分别考虑,比如实行差别税率,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针对行业差别,通常的做法是,对于适应能力较强的领域,设置正常或较高的税率;对于适应能力较弱的领域,比如能源密集型工业,设置较低的税率。针对产品差别,一般对含碳量较高的能源产品课以较高的税率,对含碳量较低的能源产品则课以较低的税率,从而加大碳税的调节力度。以英国为例,其气候变化税的税率设置是灵活多样的,它虽然并不直接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但可以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单位。具体是根据能源的种类而设置不同税率,比如电能是 43p/kWh,天然气是 15p/kWh,煤炭是17p/kg,液化石油气是 96p/kg。其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单位就是04—77£/tCO2。⑤中国在设置碳税税率时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本国的特殊国情。重点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碳税初征阶段,应对其社会可接受性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采取低税率的做法,逐步提高税率水平。当然有学者认为较低的税率在实践中碳减排效果可能不佳,不如不征。对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一方面税率设置是一个逐步加大力度的过程,不应毕其功于一役;另一方面,碳税并非唯一促进碳减排的手段,只是减排机制中的重要一环,还需与行政的、碳交易等手段相结合,因此碳税制度不应承担碳减排的所有任务。二是在碳税征收过渡期结束后,应建立动态的税率调整机制,根据碳税实施效果进行及时调整。三是要区分不同的行业,实行差别税率。对于能源密集型行业,比如钢铁业、电力行业等,其低碳化转型的压力较大,应当适用较低的税率。最后是要重视我国能源结构的现实情况,针对煤炭能源占比较高、大部分为中低收入阶层所消耗的问题,对煤炭能源征收的碳税税率不应太高。四、税收优惠措施的适当考虑从碳税优惠的国际经验看,虽然不同国家间的区别很大,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对能源密集型工业和面临较强国际竞争的企业的负面影响,或者是对低收入居民进行保护,也有一些是出于同其他减排政策综合使用的考虑。⑥在税收减免方面,多数国家基于效率的考虑会对能源密集型行业进行减免,比如瑞典对采矿、电力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免征碳税,对能耗较高或国际竞争力受到较大影响的部分工业部门则减征50%的碳税。另外,许多国家还会根据税收纵向公平原则的要求,对生活成本受到碳税严重影响的低收入阶层进行税收减免,确保其生活福利不因碳税征收而产生大幅下降。在税收返还方面,对于那些减排效果显著、或者大幅增加节能减排投入、采用了先进的碳减排设施和技术、提高了含碳能源的利用效率的企业,给予税收的全部或部分返还。也有一些国家比如荷兰,对教育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公益单位实行优惠政策,给予高达50%的税收返还。我国的碳税立法也应当按照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原则的要求,制定有效的税收优惠措施体系。基于税收公平原则,由于能源密集型行业(比如电力行业)和收入较低的阶层(比如广大北方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承担税负的能力较低,应当给予税收减免或返还。基于税收效率原则,国际竞争力受损严重的行业或企业,应当享受到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返还。而对于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设施、积极主动进行碳减排、减排效果比较显著的企业,无论是基于公平抑或效率原则,都应当给予税收减免或返还,这也正是碳税调节效果的重要体现。

目前有很多矿业类的期刊,但都是核心,发表起来要求学术水平非常高,对于屏职称完全没有必要。我有个同学也是矿业工程的,在新汶矿业集团,我给他发表在《价值工程》上,他评审通过了,一点问题没有。如果确实是高水平文章,可以到中国知网找相关期刊。

  • 索引序列
  •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地理
  •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
  •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生
  • 露天采矿论文范文高中
  • 露天采矿技术论文范文高中生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