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

发布时间: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

中国法学北大法律评论还有很多大学都有法律评论这类的刊物不过中国知网就一切都搞定了吧。。。

学风非常好,校园里到处是在紧张备考的同学,当年为了抢自习室座位把图书馆大门挤掉,曾经上了当地新闻。后来学校新修建了大学生自习中心,但仍然是一座难抢。如果想来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那劝你不要来了,这次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出路努力,你会显得格格不入。根据学校官方介绍,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40-50%、公务员考取率20%左右。官方敢这么公开宣传,证明确实有一定的实际水平。

CN441728D。中山大学出版社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728D,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2959,创刊于2016年12月4日,为双月刊,逢单月15日发刊,办刊关注地方立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反映立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先进实践经验,旨在促进立法水平提升,服务法治国家建设。中山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的主办单位是中山大学,主管单位是教育部社科司,出版业务接受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中山大学出版社是中山大学直属的下属机构,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在行政管理上由中山大学履行主办单位的职责,股权由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代表中山大学持有,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履行资产经营职责。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目录

学校地处西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甘肃省兰州市,位于兰州市科教中心的安宁区,文化气氛浓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物证技术实验中心、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等实验室和教学科研辅助机构。有“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甘肃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等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学校设有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的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科学技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艺术设计等 40个本、专科专业;具有法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文学士、工学士和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5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民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工666人,其中专任教师445人,教授、副教授14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7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2名;并在国内聘请了8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区)在提前单独录取批和第二批招生,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万余人。截止目前,已累计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8499人,各类成人毕业生3147人,培训全省政法系统在职干部104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0项,发表学术论文2100多篇,其中国家级217篇,出版专著、教材80多部。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教学成果奖86项。办有《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和《西部法学评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其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获第二、三届全国百强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4年以来,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学校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经常举办或承办多类型、多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与英国的英格兰科技大学、伍斯特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新时期新阶段,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按照 “与时俱进抓发展,开拓创新抓改革,勤政廉洁抓管理、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推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基本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截止2015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培育)“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3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建有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此外,黑龙江大学还建有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等6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 理工类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机 构 类 型机 构 名 称主 管 部 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寒区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财政部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农业部重点研究机构 国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 农业部、科学技术部 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开放合作基地 科学技术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科技示范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分中心(IJRC-PTS)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黑龙江大学中俄联合催化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黑龙江大学中法燃料电池联合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黑龙江大学中俄联合光纤技术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高校重点实验室) 数据库与并行计算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寒区植物基因工程与微生物发酵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光电与能源环境材料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电子工程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教育厅 功能材料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教育厅 分子生物学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教育厅 遗传育种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工程(研发)中心 黑龙江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黑龙江大学生物工程研发中心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黑龙江大学禾友农药研发中心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文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机 构 类 型机 构 名 称主管部门“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 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 中央其他部委重点研究基地 中共中央编译局黑龙江大学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中共中央编译局 黑龙江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     黑龙江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基地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黑龙江省哲学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 黑龙江省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 黑龙江省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 法学理论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生产力黑龙江省重点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 黑龙江省国家审计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审计厅人事教育处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流域文明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中国近现代思想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日语语言交流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 民商法学黑龙江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 文化事业发展黑龙江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汉语言文学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中国古代戏曲与宋金文化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黑龙江省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9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8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6600余项,其中有9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9项。 该校博士生导师李锡胤教授、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黑龙江大学软件园被评定为国家级民营科技示范园区IT企业专业孵化器,被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又被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联合批准为黑龙江省级大学科技园。黑龙江大学主办了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祥龙教育软件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高新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光宇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哈尔滨黑龙江大学伊思特软件有限公司、大庆黑龙江大学同智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德维自动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创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市东圣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市东圣智能控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学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北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宇软件有限公司、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格曼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 馆藏资源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追溯到抗战时期成立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图书馆。2011年,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大学三方投资兴建的新扩建馆大楼——文博馆落成,并于2011年7月20日投入使用。截至2015年12月,黑大图书馆馆藏书刊资料近480万册(件)。其中,港台图书10万册,三十年代出版的图书7万册,名人字画、字贴达1000余册,外文藏书30万册。13万册俄文图书是藏书重点,其中最具研究价值的是俄罗斯侨民在中国出版的俄文图书,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文化重要的资料。在5000余种、近10万册古籍线装书中,明清善本、抄本、日本版本达800余种。 学术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期刊名称 统一刊号 出版周期 期刊名称 统一刊号 出版周期 《求是学刊》 23-1070/C 双月刊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3-1181/N 双月刊 《北方法学》 23-1546/D 双月刊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3-1566/T 双月刊 《高教研究与评估》 23-1064/G4 月刊 《中国糖料》 23-1406/S 季刊 《满语研究》 23-1014/H 半年刊 《俄罗斯学刊》 23-1570/C 双月刊 《外语学刊》 23-1071/H 双月刊 《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 23-0030/E 半月报

现代意义上的法理学,通常是指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即作为法学体系中一门分支学科存在的专门学问。法学是以法律这个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法律的原理和发展规律,法律的本质、特征、形式和作用,法律的制度和实施,以及各种法律规范、法律现象和法律思想。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投稿

昆明理工大学。学校代码:10674学校地址:(1)呈贡校区: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邮编:650500;(2)莲华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邮编:650093;(3)新迎校区:昆明市环城东路50号,邮编:650051;(4)嵩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空港大道1号,邮编:651700。

法理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

学校名称:昆明理工大学 院校代码:10674

《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于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6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域外法治、学术动态等。《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的办刊宗旨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密切关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入开展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研究;深刻把握中国法治国情特点。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栏目设置特稿 主题研讨:人工智能与法治现代化 专题研究 域外法治 学术动态 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特色介绍(不代表本站观点)一、《法治现代化研究》编辑部是《法治现代化研究》合法稿件编审机构;本网站是本刊在线投审稿系统。除此之外,本刊未委托其他任何网站接收稿件;也没有授权其他任何机构及个人为本刊组织稿件。二、《法治现代化研究》在线投稿后,勿再向编辑部邮寄书面稿;通过书面形式投稿的,稿件须寄给本刊编辑部,勿寄给编辑个人。三、《法治现代化研究》发表于本刊的文章其版权属于《法治现代化研究》编辑部。对本刊发表的任何文章进行转载、摘登、翻译或集结出版,均须事先征得本刊编辑部的许可。四、发表于本刊的文章其所体现的观点均属于作者个人,不代表本刊编辑部及刊物主办、承办单位的观点。五、本刊为法学专业学术期刊,强调文章具有鲜明的理论性。本刊不刊发以下类型的文章:单纯介绍制度实践或理论观点的文章;会议综述;学术综述。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评价

被评为2010年湖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法治人物和CCTV2011年中国法治人物湖南十佳第一名。主持的研究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资助项目等。还牵头承担了《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湖南省专利条例》、《长沙市不动产登记条例》等大量地方立法研究项目。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担任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法律顾问,在企业改制、并购重组、破产清算等重大法律事务中均为首席顾问和主要负责人。

《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于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6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域外法治、学术动态等。《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的办刊宗旨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密切关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入开展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研究;深刻把握中国法治国情特点。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栏目设置特稿 主题研讨:人工智能与法治现代化 专题研究 域外法治 学术动态 法治现代化研究杂志特色介绍(不代表本站观点)一、《法治现代化研究》编辑部是《法治现代化研究》合法稿件编审机构;本网站是本刊在线投审稿系统。除此之外,本刊未委托其他任何网站接收稿件;也没有授权其他任何机构及个人为本刊组织稿件。二、《法治现代化研究》在线投稿后,勿再向编辑部邮寄书面稿;通过书面形式投稿的,稿件须寄给本刊编辑部,勿寄给编辑个人。三、《法治现代化研究》发表于本刊的文章其版权属于《法治现代化研究》编辑部。对本刊发表的任何文章进行转载、摘登、翻译或集结出版,均须事先征得本刊编辑部的许可。四、发表于本刊的文章其所体现的观点均属于作者个人,不代表本刊编辑部及刊物主办、承办单位的观点。五、本刊为法学专业学术期刊,强调文章具有鲜明的理论性。本刊不刊发以下类型的文章:单纯介绍制度实践或理论观点的文章;会议综述;学术综述。

论坛现场林祥国在致辞中指出,《法治现代化研究》的创刊是江苏省法学领域的一件大事,在我省法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对期刊的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把握方向,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强理论阵地;二要瞄准目标,把期刊办成全国一流、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刊物;三是行成合力,把期刊办成江苏繁荣法学研究事业的平台。周琪在讲话中指出,理论因时代而强,期刊因时代而兴,省委宣传部对这份刊物寄予了深切的期望和祝福,并就办好刊物提出了三点看法:期刊的发展应当把牢正确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彰显专业特色。侍鹏在致辞中肯定了《法治现代化研究》创刊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的的积极意义,并表示江苏省委政法委将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期刊的发展。开幕式上,胡敏强肯定了《法治现代化研究》期刊创刊对法学学科建设的里程碑意义,并表示这是江苏省法学界,新闻出版界乃至全国法学界通力合作的成果。张新宝、黄闽表达了对《法治现代化研究》创刊的美好祝愿,并表示法学期刊不仅要为思想和学术进步提供方法,还要为治理实践提供工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法学院,创办这样一个刊物,对于法学界以及法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洪流、沈建国在发言中肯定了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并就期刊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示了高度的期待。对期刊的发展提出3点意见: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引领学术发展;强化专精尖的发展之路;建设一支有担当的办刊队伍。论坛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彭志斌主持。公丕祥教授在闭幕式上对法学界同仁的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一份学术刊物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代中国处于最为广泛、深刻、深远的大变革时期,这场转型和变革的目标就是实现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推进国家法治的现代化。因此,希冀通过专业法学期刊的建设对时代有所贡献。同时对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编辑部将倍加珍惜、仔细研究、深入消化,同时将认真学习各个期刊办刊的宝贵经验。

昆明理工大学。学校代码:10674学校地址:(1)呈贡校区: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邮编:650500;(2)莲华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邮编:650093;(3)新迎校区:昆明市环城东路50号,邮编:650051;(4)嵩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空港大道1号,邮编:651700。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有哪些

我国比较权威的法学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中国法学杂志社是中国法学会直属的负责编辑出版发行法学期刊的学术机构。中国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中国法学杂志社目前主要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国法学》,并与上海市法学会合作创办了连续性的法学学术理论书刊--《东方法学》。《法学研究》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精品意识,实行"双百方针",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学术水平,建立、完善和更新我国法学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创新,鼓励实证研究,扶持弱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和扶持年轻作者,开展学术批评,倡导学术规范。

如下:《法学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法学研究编辑部编辑、法学研究杂志社出版的法学刊物。刊载有关中国法治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高水平的用稿标准,以展现我国法学理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为法学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立法和司法工作者,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律师、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学理论爱好者。《当代法学》(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吉林大学主管、主办,吉林大学法学院承办。是法律学术理论刊物。它的办刊宗旨是:繁荣法学学术研究,弘扬法治精神,推动社会法制进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荟萃学术精品,为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环境法、军事法等部门法的法学专家、法学研究工作者搭建学术研究平台,提供对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让高层次法律研究人才脱颖而出。杂志在办刊中,突出以各部门法学前沿、热点问题研究为重点的办刊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现代法学》原名为《西南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学术期刊。1982年,更名为《法学季刊》,1988年,更为现名《现代法学》(双月刊)。办刊宗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法学繁荣发展。目前,本刊的主要栏目有:理论思考、观点回应、专题研究、评论。《中国法学》(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严守学术规范。不断推出新人新作,成为我国培养造就法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主要栏目:有走向法治之路、专题论坛、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公证、立法研究、各科专论、讲座与争鸣、判例评析。《法学论坛》本刊以“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宗旨,遵循“传播新思想、探讨新问题、交流新成果、宣传新法律、介绍新知识”的办刊思路,立足科学前沿,关注法学基础理论为主,侧重法学应用理论和学术研究。普及与提高,以创新为主,着重刊登法学研究的新成果,反映法学进度的新动态,介绍法学领域的新观点,积极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

政治法律类的刊物应该就可以,像鸣网上的《法制与经济》《建设者》《人民论坛》《源流》《法制与社会》《南开管理评论》等等,呵呵,不能白回答,要加分哦!!

有一本就叫法学的

  • 索引序列
  •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
  •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目录
  •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投稿
  •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评价
  • 地方立法研究期刊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