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有关茶叶的杂志有哪些

有关茶叶的杂志有哪些

发布时间:

有关茶叶的杂志有哪些

茶起源于中国,有几千年的茶文化。国内跟茶直接相关的期刊有20本左右,以茶叶的种植、文化历史及相关技术为主。本文内容统计了国内茶叶方面的期刊,部分期刊做了资料介绍,其他可查询后了解。  《茶叶学报》是福建省出版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杂志以季刊周期发行,报道内容有茶叶的种植、茶叶机械、加工、制茶、经济等,介绍制茶经验,正规出版刊号35-1330/S。  《茶叶科学》是茶叶核心期刊,杂志1964年杭州市创刊,是浙江省茶叶期刊,发行至2000年被纳入到第三版核心期刊目录,对茶叶科学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茶叶》杂志是浙江省期刊,1957年杭州市出版,杂志内容报导茶的栽培、育种、植保、加工、茶叶经贸、茶叶历史、文化、饮茶与健康及中外茶讯等。多次荣获优秀期刊奖,现在以季刊周期发行。  《中国茶叶》是国家级的茶叶期刊,技术性刊物,宣传、推广、普及茶叶科学技术,报道茶叶生产、科研、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英国《食品科技文摘》收录该刊。杂志月刊发行,刊号为33-1117/S。期刊发表论文-核心期刊  茶叶领域其他期刊《茶叶通讯》《茶叶科学技术》《茶业通报》《茶桑科技与信息》《茶博览》《福建茶叶》《广东茶业》《中国茶叶加工》等。  以上茶叶期刊内容的介绍,可以当做资料参考。关于茶叶期刊投稿、茶叶论文发表,需要相关人员咨询平台编辑之后,了解可以提供投稿的期刊有哪些,以及是否符合您的发表需求。

多,茶叶的起源,发现,种植,种类,制作技术,工艺,…

不知道《茶道新生活》这边杂志适不适合您。——杂志云

关于茶叶的杂志有哪些

首先,台湾蔡荣章的《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共三本。讲得由浅入深、准确而细致,可以从这个系列入门,参考平时的品饮感受和朋友间交流,具备基础知识。然后,专修《用心学泡茶》,一气呵成的泡茶书,边冲泡边看书,提高泡茶技术的同时提高品饮技术。最后,通过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在理念和文化上再次升华。这三个系列读完,再选看一些茶学本科的教材

是的。在最新的2014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可以查到《福建茶叶》这个期刊。且这个期刊是这一版新增的核心期刊。

《中国茶叶》杂志社征稿简则一、稿件范围《中国茶叶》杂志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推广、普及茶叶科学技术,弘扬茶文化,传播茶叶信息。设本刊特稿、政策法规、专题综述、试验研究、经济管理、技术指南、产业论坛、历史文化等栏目,刊登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涉茶论文和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简报综述、学术论文、实用技术、先进经验等)及茶文化研究方面的稿件。三、稿件项目及其顺序论文一般应包括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基金项目信息、引言、正文及参考文献。文稿正文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文字简练。四、字体及版面以word 版本投稿,中文字体用“宋体”、西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页面大小A4,正文5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五、各项目基本要求 标题: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作者:论文署名应限于参加本文工作并能对论文内容负责者。多作者时,中文作者名间用逗号隔开。 工作单位:作者的工作单位用全称,地址包括单位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小标题:各级小标题采用法律条文式,一般最多列出3级小标题;各级小标题均另起一行。 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生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明其编号,放在首页下方。多项基金项目时依次罗列,以“、”隔开。 摘要:摘要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概括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也不宜引用文中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关键词:系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的词汇和术语,一般每篇3~6个。 引言:扼要地概述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最后引出研究的目的及试验设计等。“引言”两字可省略。 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准确,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使用规范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图和表:图表应具自明性,图中各部件应组合在一起;文中附表随正文排,附表应使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线,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不要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文献在正文中应有出处,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各条文献按其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编排项目与格式如下所示(以期刊参考文献为例):[序号]作者(多作者标出前3位作者,后加“等”或“et al”)引文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关于茶叶的杂志有哪些书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

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是一本教科书、工具书,从地理分布到制茶工艺、茶叶特色,非常专业。但是对非专业的朋友,涉读起来可能稍显费力。建议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读。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系统性了解茶叶,十分有帮助。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精神博大,这和茶书对茶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息息相关,好学好茶,肯定是免不了多看书的,今天就和我一起,来手下这一份书单吧!《中国古代茶书集成》作者:朱自振/沈冬梅/增勤内容简介:这本书收录了历代茶书(含唐五代、宋元、明、清)近120种(包括辑佚),是迄今为止对中国茶书遗产所作的最完备的清查、鉴别、收录和校注。再也不用跑图书馆啦!《茶趣》作者: 王从仁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茶文化“小典”。说“小”,是因它只有十七万字;说“典”,是因它几乎囊括了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茶之逸事茶之趣闻潺潺而来,妙哉。《茶经》作者:陆羽内容简介:茶的精神从此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的物质文化,更多的是丰富的茶精神文化。《川人茶事》作者: 陈锦内容简介:该书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从纵横两方面阐释了四川茶铺产生的历史原由,梳理了其形成发展的脉络并展示出深厚的人文内涵。行文流畅,而且有大量珍贵的生动翔实的图片,将四川茶铺的文化特色以及四川人的传统生活展现无遗。《茶叶全书》作者:(美)威廉·乌克斯内容简介:第一本西方视角的茶叶百科全书,涉及历史、技术、科学、商业、社会、艺术等各个方面。它与陆羽的《茶经》、日本荣西和尚的《吃茶养生记》并称世界三大茶书经典。 《茶道的开始》作者: 原著陆羽 / 导读 郑培凯 / 绘者 咪兔8号内容简介:《茶道的开始》是台湾教授郑培基以插话形式对茶学经典《茶经》的另类阐述,图文并茂地去阐释专著,生动形象好理解,非常适合初学者。《大观茶论》作者:赵佶(宋徽宗)内容简介:全书共20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点茶”部分更是该书精华,是我们现在了解宋代茶道的珍贵文献史料。《茶人茶话》作者: 陈平原内容简介:本书精选的作者是周作人、林语堂、汪曾祺、唐鲁孙、黄裳、董桥、葛兆光等中国现当代54位作家、学者的随笔、散文共70篇。你总会在其中找到你的“知音”。《中国茶知识千题解》作者:刘祖生、刘岳耘内容简介:全书均以问答的方式,对一千多个茶方面的知识点进行了读解,涵盖了古今茶文化、茶品鉴、茶保健、茶生产知识的方方面面。《日日是好日》作者: 森下典子内容简介:本书以作者25年的茶道学习经历和身心成长,详尽细致地描述了茶道的美妙与禅意——行茶、分茶、碗泡、传杯、清壶的茶事美学。《茶及茶文化二十一讲》作者:程启坤/姚国坤/张莉颖内容简介:非常详细且有深度的一本茶文化读本。历史、分类、器具、文学、宗教、产业、古籍、风物等本书无所不包,不仅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从哲学层面论述了其由技而艺,由艺而道的核心精神。《平常茶非常道》作者:林清玄内容简介:清雅的文字,古典的意境,佛禅的睿智。这是一本禅茶文化的散文集,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娓娓道来,其中却有深意。《品茶要录》作者:(宋)黄儒内容简介:黄儒觉得陆羽所著《茶经》中疏忽了品尝建安茶,故特别叙述品茗时对茶叶欣赏应有的鉴别标准,并且列出十项因采制方法错误而使茶味失色的缺点。《中国茶文化》作者: 徐晓村内容简介:茶作为一种物质性的饮料能够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发生联系,成为一种精神的滋润物,《中国茶文化》就是茶这种饮料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联系而形成的文化。《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作者: 马晓俐内容简介:本书的开拓创新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宏观架构独特,文本分析细腻,把英国茶文化放在历史、文化、经济、艺术和文学等多维空间里,多学科、多视角、多方位地探讨英国茶文化的独特风采,同时展示茶的多维魅力,引证规范,多有创见,科学性强,很好地填补了所在领域的空白。《茶人三部曲》作者: 王旭烽内容简介:作家王旭烽的代表作,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茶董》《四库全书》存目内容简介:晚明文人热衷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此《茶董》专论茶事。而本书以摘抄诗句、故事为主,专门择录了南北朝至宋、金茶事,但不涉及采造煎试之法。这本书是时代特色在文化上的一种反映。对于想要探究古时茶事的读者,非常有帮助。《茶设计》作者:[英] 简•佩蒂格鲁内容简介:本书以从茶叶税收到茶会礼服的衍变过程为主线,对茶的社会地位及经济价值展开论述,内容丰富,诙谐幽默,颇具吸引力,对于想了解英国茶文化还是有些帮助的。《茶马古道》作者: 《茶马古道》编辑部内容简介:由致力于茶马古道研究的专家参与设计、把握路线框架结构,由专业摄影师亲向沿茶马古道路线行走、拍摄图片,历时1年多时间编辑完成。不仅真实再现了古道原貌,而且充分挖掘出了旅行乐趣,提供关于茶马古道最权威的上路指引。《茶味初见》内容简介:怀抱浪漫的茶人梦想,一步步在茶山行走。将这些年的茶思茶语记录下来,直到终于化为这手头丰厚的文字。

郑国建主编《中国茶事》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它对茶叶分类、中国名茶、饮茶器具、茶道之法、茶养生与茶美食、茶历史与茶文化做了一些讲解。对我来说,比较适用的是书中对每种茶叶的解释和品鉴方式。书中有图文对照,从茶叶本身、茶汤、香气、味道和一些独特的地方去讲解品鉴的方法,这块对我来说非常有用。喝茶的时候对照着看,对茶本身的理解会深一些。书的第四部门讲了现代工夫泡茶的基本方法,也有一定的学习之处。整本书,对我喝茶的“实践”,帮助比较大。其实想说一句,想学茶,多喝最有帮助。

有关茶叶的杂志

刊名:《中国茶叶》 刊种:双月刊主办单位: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文名:Tea;publishedpapers;authorgroup;cooperationrate类别:期刊语种:中文创刊时间:1979-05-01邮发代号:32-34单 价:00定 价:00国内统一刊号:33-1117/S国际标准刊号:1000-3150 《中国茶叶》 创刊于1979年,其前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0~1978年编印的《茶叶科技简报》。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茶叶科技,弘扬茶文化,提供茶叶信息。以及茶文化、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学术动态和茶事信息等。主要栏目有政策法规、专题·综述、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总结·探讨、文化·生活、名茶集锦、科技动态、文献精华(国内外文献摘要,每期约40条左右)、读者信箱、茶事·消息。该刊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茶叶干部、技术员、商业人员、茶厂(场)工人、茶农、茶文化研究者、茶叶爱好者以及茶叶科研人员、茶叶院校师生的良好读物。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农业考古正在办一期茶叶的专刊,不知道稿件收齐了没有,你自己去了解一下,是中文核心。

一直都不是。浙江省茶叶学会;中国茶叶博物馆主办,季刊ISSN:0577-8921CN:33-1096/S1957创刊

茶叶方面的期刊有:《茶叶》、《茶叶世界》、《茶叶通讯》、《茶叶科学技术》、《福建茶叶》、《蚕桑茶叶通讯》、《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加工》等都是普刊。《茶叶科学》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可以在知网中查。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纳,

茶叶杂志有哪些

刊名:《中国茶叶》 刊种:双月刊主办单位: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文名:Tea;publishedpapers;authorgroup;cooperationrate类别:期刊语种:中文创刊时间:1979-05-01邮发代号:32-34单 价:00定 价:00国内统一刊号:33-1117/S国际标准刊号:1000-3150 《中国茶叶》 创刊于1979年,其前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0~1978年编印的《茶叶科技简报》。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茶叶科技,弘扬茶文化,提供茶叶信息。以及茶文化、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学术动态和茶事信息等。主要栏目有政策法规、专题·综述、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总结·探讨、文化·生活、名茶集锦、科技动态、文献精华(国内外文献摘要,每期约40条左右)、读者信箱、茶事·消息。该刊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茶叶干部、技术员、商业人员、茶厂(场)工人、茶农、茶文化研究者、茶叶爱好者以及茶叶科研人员、茶叶院校师生的良好读物。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是的。在最新的2014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可以查到《福建茶叶》这个期刊。且这个期刊是这一版新增的核心期刊。

刚好最近接触到一本杂志,2006年创刊的,叫《普洱》杂志,挺不错的,做的挺专业的一本关于普洱茶的杂志!

  • 索引序列
  • 有关茶叶的杂志有哪些
  • 关于茶叶的杂志有哪些
  • 关于茶叶的杂志有哪些书
  • 有关茶叶的杂志
  • 茶叶杂志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