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会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会

发布时间: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会

1、1991年参加首届国际不育症讲习班(北京国家计划生育科研所)2、1994年出席全国首届不育症研讨会论文大会报告(温洲)3、1994年出席中华男科学会第一届第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北京国谊宾馆)4、1995年出席第二次北京生育调节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友谊宾馆)5、1996年出席第二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男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大会报告(印度昌德加尔庞哲甫大学)6、1997年出席第六届国际男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题研讨会报告(奥地利萨尔茨堡)7、1997年出席中华男科学会第一届第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大会报告(宜昌)8、1998年出席第五届亚洲性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汉城)9、1999年出席中华男科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大会报告(昆明)10、1999年出席第十四届国际性学研讨会(香港)11、1999年四川庐州NSV技术国际培训班手术教员(庐州)12、2000年出席首届欧洲男科学学术研讨会(意大利阿奎那)13、2000年出席美国男科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美国波士顿)14、2000年出席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第六届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TheFifthAsianCongressonU第三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北京)15、2000年出席首届全国民营医院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大会报告(北京)16、2000年出席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0年学术年会会员代表(北京)17、2001年出席《新世纪中国医院院长论坛》大会论文大会演讲(海口)18、2001年出席全国“百佳医院”改革经验交流会及“百佳医院”院长高峰论坛大会报告(烟台)19、2001年出席全国推荐“百姓放心医院”活动现场交流会大会专题报告(南宁)20、2001年出席第十五届世界性学研讨会(法国巴黎)21、2001年出席全国“明明白白看病”推荐“百姓放心医院”活动及卫生部医政司医院分类管理培训班授课专家(北京)22、2002年出席中国医院院长高峰论坛大会报告(海南博鳌)23、2002年出席美国男科学会第27届年会(美国西雅图)24、2002年出席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成立大会被推选为副主任委员(北京)25、2002年首届亚太男科学论坛(上海)26、2002年出席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深圳)27、2002年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研讨会(深圳)28、2002年21世纪中国医院集团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授课专家(广东广州)29、2003年率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代表团访问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30、2004年美国男科学会第29届年会(美国巴尔地摩)31、2004年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总结表彰大会(大连)32、2004年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术会议(南京)33、2004年生殖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学术研讨会(北京)34、2004年中国医院改扩建误区研讨会(昆明)35、2004年主办新疆第一期全疆生殖医学实用新技术培训班(乌鲁木齐)36、2004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北京)37、2004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精子库管理的基础理论讲习班(长沙)38、2005年出席美国男科学会第30届年会(美国西雅图)39、2005年出席第八届国际男科学大会论文专题会议报告(韩国首尔)40、2005年出席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六次全国男科学术会议论文专题会议报告(南宁)41、2005年主办首届性科学国际论坛(16-乌鲁木齐)42、2005年主办新疆第二期全疆不孕不育症实用新技术培训班(乌鲁木齐)43、2006年出席2006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7-西安)44、2006年出席首届中国男科论坛大会报告(8-北京)45、2006年主办首期生殖医学和计划生育实用新技术及管理讲习班(20-乌鲁木齐)46、2006年出席西部生殖医学论坛(25-兰州)47、2006年主办新疆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被选为主任委员(乌鲁木齐)48、2006年出席美国生殖医学学会2006年年会(21-美国新奥尔良)49、2006年出席第二届亚太地区男科学论坛论文专题报告(26-上海)50、2006年出席第二届生殖医学前沿论坛(广州)51、2006年主办全疆第三期不育症实用新技术及管理讲习班(2-库尔勒)52、2006年率新疆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代表团赴新加坡参观访问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及下属医院(15-新加坡)53、2007年承办全国诚信民营医院万里行启动暨2006年诚信民营医院创建总结大会大会主持及主题报告(5-深圳)54、2007年出席2007年全国外生殖器整形术讲习班(上海)55、2007年出席2007中华生殖医学学会年会(7-杭州)56、2007年出席中华男科学会第二届论坛大会报告(7-大连)57、2007年承办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二期男科医师培训班暨第四期“全疆男性不育症讲习班”讲座教授(3-乌鲁木齐)58、2007年出席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会议大会报告(20-广州)59、2007年出席首届亚太男科学论坛专题报告(17-上海)60、2008年出席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师资培训班讲课教师(12-北京)61、2008年出席第三届中国男科论坛专题报告(13-北京)62、2008年承办第五期全疆不育症讲习班授课教授(22-23乌鲁木齐)63、2009年出席第九届国际男科学大会论文专题会议报告(西班牙巴塞罗那)64、2010年不孕不育症的门诊设置规划及工作流程承办生殖医学新进展(第六期全疆不育症讲习班)授课教授(21-22乌鲁木齐)65、2010年医院专科定位理论及实践新加坡高效医院管理学习班授课教授(新加坡)66、2011年出席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五次年会(18-重庆)67、2011年承办第七期全疆不育症讲习班授课教授(22-24乌鲁木齐)68、2011年出席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男科学术会议当选中华男科学会第五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16-福州)69、2011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相关政策及发展重点专科的重要意义承办2011年全国民营医院创新发展与内涵建设高峰论坛暨第三批“全国诚信民营医院”表彰、第六次新疆民营医院大会主持会议并大会报告(10-乌鲁木齐)70、2011年前列腺尿道注药冲洗引流技术的研究新进展应邀出席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二届年会、第三次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研讨会大会报告(09-浙江温州)71、2012年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Hemolok夹夹闭术与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对照研究应邀出席第七届中国男科论坛大会报告(29-大连)72、2012年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估应邀出席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三届年会及第四次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研讨会(06-深圳)73、2012年应邀出席首届2012中国医院论坛并主持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创建经验交流会(16-北京)74、2012年应邀出席2012年中国民营医院发展年会并主持新技术推广会(30-北京)75、2012年应邀出席2012中国男科青年论坛暨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1-北京)76、2012年承办西部生殖医学论坛(24-26乌鲁木齐)77、2013年出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化管理和培训研讨会(09-10北京)78、2013年第八次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入选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19-21西安)79、2013年2013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海峡两岸医院信息化论坛(06-09郑州)80、2013年出席中华医学会第七次生殖医学全国学术会议(09-12沈阳)81、2013年应邀出席2013中国男科青年学术论坛暨CUA全国男科学术会议并作大会主持(18-19北京)82、2013年参加“中国百名院长讲健康”《健康与领导力》高级研修班(27-31北京国家行政学院)83、2013年第四届中国男科专家峰会暨《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会(16-17烟台)84、2013年应邀出席吉林省第五次生殖医学学术会议暨吉林省第三次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学习班并作专家讲座”无精子症患者的精子获取技术”(19-21沈阳)85、2013年承办第四次全国男性生殖医学与人类精子库管理新进展研讨会(25-27乌鲁木齐)86、2013年参加“中国百名院长讲健康”高级研修班下半段荣获“健康传播与健康管理核心专家”奖(12-16北京小汤山)87、2013年应邀出席2013年全国生殖医学新进展学习班、中国西部生殖医学论坛、甘肃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学术年会并作大会主持(25-27兰州)88、2013年应邀出席2013年中国民营医院发展年会并做大会主持及大会报告“民营医院的品牌定位与战略规划”(26-29武汉)89、2013年应邀出席2013中国数字医学论坛(01-03福州)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荣誉总主编:周光召  总主编:朱作言科学通报主编 夏建白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快速地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 能在一个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SCI核心期刊, 05年影响因子为783,同时也被国内外的众多重要科技信息系统收录,如CA等刊物特点:1) 审稿在主编、正副执行主编的组织和特邀编辑的协助下开展,速度快,权威性强,评判准确,且具有多方监督机制。2) 半月刊,全年24期,发表文章 500余篇。3) 设有10个栏目: 点评、进展、评述、前沿、论文、快讯、论坛、争鸣、动态、书讯中国科学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论文产出量不断增加,《中国科学》的出版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文学等学科领域的中英文版系列刊物。《中国科学A辑:数学》主编: 杨 乐·是SCI核心中唯一的一个中国数学期刊·中英文版均为月刊·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数学分册,主要报道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统计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发表过例如陈景润院士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等一系列重要的高水平论文。《中国科学B辑:化学》主编: 黎乐民·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由 Springer 出版公司负责全球发行·英文版被SCI核心, CA, EI等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学》的化学分册,主要报道化学学科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主编: 王大成·最早进入SCI核心收录的中国生命科学期刊·英文版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负责向全球公开发行,可登录www springerlink com查看全文·英文版被 SCI核心, MEDLINE, CA, 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中国科学》的化学分册,主要报道化学学科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主编: 孙 枢·英文版被SCI核心收录·05年SCI最新影响因子为935·中英文版均为月刊·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地学分册,主要报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气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主编: 严陆光·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 向全球公开发行。·英文版被 SCI核心、 EI等收录《中国科学》技术分册,主要报道材料、机械、工程热物理、水利、空间科学、航空、土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电工、电机、建筑、工程力学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主编: 李 未·编委会由享誉国内外的40位专家组成·现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向全球公开发行·英文版被SCI, 数学评论(MR)等收录《中国科学》的信息科学分册,主要报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主编: 王鼎盛·英文版被SCI核心收录·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分册,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和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加速器和探测器、等离子体物理;一般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天文技术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会名单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荣誉总主编:周光召  总主编:朱作言科学通报主编 夏建白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快速地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 能在一个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SCI核心期刊, 05年影响因子为783,同时也被国内外的众多重要科技信息系统收录,如CA等刊物特点:1) 审稿在主编、正副执行主编的组织和特邀编辑的协助下开展,速度快,权威性强,评判准确,且具有多方监督机制。2) 半月刊,全年24期,发表文章 500余篇。3) 设有10个栏目: 点评、进展、评述、前沿、论文、快讯、论坛、争鸣、动态、书讯中国科学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论文产出量不断增加,《中国科学》的出版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文学等学科领域的中英文版系列刊物。《中国科学A辑:数学》主编: 杨 乐·是SCI核心中唯一的一个中国数学期刊·中英文版均为月刊·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数学分册,主要报道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统计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发表过例如陈景润院士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等一系列重要的高水平论文。《中国科学B辑:化学》主编: 黎乐民·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由 Springer 出版公司负责全球发行·英文版被SCI核心, CA, EI等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学》的化学分册,主要报道化学学科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主编: 王大成·最早进入SCI核心收录的中国生命科学期刊·英文版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负责向全球公开发行,可登录www springerlink com查看全文·英文版被 SCI核心, MEDLINE, CA, 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中国科学》的化学分册,主要报道化学学科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主编: 孙 枢·英文版被SCI核心收录·05年SCI最新影响因子为935·中英文版均为月刊·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地学分册,主要报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气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主编: 严陆光·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 向全球公开发行。·英文版被 SCI核心、 EI等收录《中国科学》技术分册,主要报道材料、机械、工程热物理、水利、空间科学、航空、土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电工、电机、建筑、工程力学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主编: 李 未·编委会由享誉国内外的40位专家组成·现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向全球公开发行·英文版被SCI, 数学评论(MR)等收录《中国科学》的信息科学分册,主要报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主编: 王鼎盛·英文版被SCI核心收录·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分册,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和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加速器和探测器、等离子体物理;一般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天文技术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 彩图PDF格式 找 万圣书城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

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钱悳(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钱悳教授1906年6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钱悳教授曾任高等医学院校《传染病学》教材及参考书、《医学百科全书》、《实用内科学》、《中华医学杂志》等医学专著和杂志编委,《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分册》、《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实用血吸虫病学》等主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部)。193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33年后在南京、长沙、贵阳、重庆中央医院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194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进修。1945年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起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195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援大西南的决定,奉调重庆医学院。先后担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 年1月21日上午10时17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100岁。(1906—2006)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共党员,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著名校友。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院长、重庆医学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重庆医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钱悳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医学教育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您可以看看中国医护服务网期刊频道

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2.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脚,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3.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5.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an,LIU H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为250个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8.统计学方法:(1)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χ±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5(或P<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45,χ2=68,F=79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5、P<05和P<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001或P<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10.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数据图及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影像图应标注左右;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引自他刊,应注明出处并提供该刊同意刊载证明。11.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例如:“4 ng/L±2 ng/L”可以表示为“(4±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12.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2±6)%不能写成2±6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1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外文文献需要提供PubMed的PMID号。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二、投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  请通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进行投稿点击“业务中心”进入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网上投稿成功后还需寄送以下几项材料:(1)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40元(请务必注明稿件编号),汇款地址: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收;(2)单位推荐信: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3)一份打印件(也需注明稿件编号);(4)若此项研究为基金项目者,需附批文复印件。投稿过程中如需帮助请致电编辑部。三、稿件处理  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发回稿件,修改稿打印件寄回本刊编辑部,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  3.“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 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以“快速通道”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快速通道”论文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得到确认后,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投稿成功后将稿号告知编辑部并通过特快专递将纸版稿件寄送编辑部。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作者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应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 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需交纳审稿费每篇400元。汇款至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附言中请务必注明“快速通道审稿费”。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在网上投稿成功后3个月内未明确处理意见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本刊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

郭京,硕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医学会北京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第11、12届编委会编委,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在重庆。《中华消化外科》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编辑单位: 中华消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主 编: 董家鸿 主 任: 陈敏 地 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邮政编码: 400038 电 话: 023-68754655 传 真: 023-65317637 电子邮件: 网 址: ZHXHWKZZSWHOSPITALCOM 国内刊号: CN 11-5610/R 国际刊号: ISSN 1673-9752 邮发代号: 78-117 定 价: 12元/期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手上出现血斑是怎么回事

中国软科学杂志编委

会发邮件的只要是退稿都会发邮件通知的,如果没有发邮件的话就是一直在拖着,系统里面显示了拒搞,但是一直没有给你发邮件,这样也很不好。如何申请退稿通过常用联系方式如电话、邮件等方式,和杂志社的编辑联系,提出诉求。简单和编辑解释一下情况,注意态度要诚恳、客气。有的杂志社可能会要求提供书面申请、身份证等走一个撤稿的流程,按要求提供即可。根据一起问道投稿网和多家刊社的对接来看,普遍的期刊都不会给退稿意见的,当然有部分期刊编辑还是比较负责,会给退稿意见。

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情报学报》主编;《中国软科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研究、科技政策研究、科普研究和美国科技问题研究。参与完成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完成“国外科普工作状况调研”等多项课题。正在主持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基于海量信息分析的科技评价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已发表的翻译、校译、编写或主审的著作26本,发表论文、文章及译文500余篇(其中被SCI、SSCI和ISTP收录8篇)。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9篇,出版译著2部。(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下面是他的个人博客:

  • 索引序列
  •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会
  •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会名单
  •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
  •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
  • 中国软科学杂志编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