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同济大学期刊文学类专业

同济大学期刊文学类专业

发布时间:

同济大学期刊文学类专业

目前同济招收的文科生有英语、日语、法学类(国际政治、法学、社会学)、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哲学、中文、新闻传播类、经济学,每个地区招生不一样,所以一个地方可能不是所有专业都招的。这些专业可能分数有差别,新闻传播类、经济学最高,英语次之,接下来法学类,再接下来就是中文、哲学。不过,要说选哪个好还是看你个人爱好啦! 一楼说的中文确实不算好,但是同济和复旦近、联系多,经常会有联合的活动以及名家教授来授课讲座,资源丰富!哲学,有一点不错就是专业课中有德语,也能帮你掌握一门第二外语!文化产业还是新学科,好坏难辨!法学类几个专业都差不多!

同济官网 院系介绍

同济大学好的文科专业有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这些文科专业都是很不错的。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属 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是“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院校。

同济大学期刊文学类

分数低不代表好考,如果想楼主这样想,那岂不是人人上清华北大?自主划线的院校分数线和国家线是没什么必然联系的。如果自主划线的院线的分数线低于国家线的话,楼主得明白,万一学校压分,导致最终总分低于国家线,那就是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也是为什么报34所自主划线院校风险极大的原因。不过如果有志气想拼一下的话,那也未尝不可。总而言之,加油啦!

想太多啦楼主~除了校线还有院线和专业线,最后一名录取的总分都有405分,你说,这是什么道理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应该算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算A类级期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SA 科学文摘(英)(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EI 工程索引(美)(2014)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2014-2015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4年版

按照校方的规定,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要发表2篇学术论文。就工学而言,这2篇中至少还要有1篇是SCI/SCIE/EI。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要求了!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是“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院校。

同济大学核心专业

在下是同济大学大四学生,来说一下我的看法。首先,同济的土木建筑,很强,王牌专业,地位几乎难以撼动。土木工程专业评级A+级,世界排名第一,每年高考录取分巨高。下图是同济大学建造节的学生作品。然后是我比较推荐的(也是我当时报考同济最想去的),车辆工程。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核心功能的承载体,现已成长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和空气动力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高地。在嘉定校区内还有我国第一座汽车整车风洞,着实亲儿子。最后说一下我的专业,自动化。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热度的提高,还有新校长有着自动化背景,这个专业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我们自动化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软硬兼顾”。既学习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软件课程,也上微机原理、电机与拖动等硬件课程,大学四年的小学期既写了软件也焊了电路板。总之就是课很多,学的很多,让你首先对这些有广泛的了解,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继续深入学习。虽然快毕业了,不过研究生还在同济读,大家一起努力呀。

说到同济特色专业,首推土木工程,这是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全国排名杠杠的,就业形势非常好,其整体实力应在清华之上,据说学风最好,学生大都刻苦勤奋,师资力量强大,培养水平高!值得Pick!(悄咪咪补充一句:女生慎选,经常在外面跑会比较累,朋友亲证,但是感兴趣就另当别论啦,而且土木的优质男生应该会很多,怎么取舍,emmm,自己选吧……)建筑学是同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盛名在外,就业率稳定,前途也很好!出过很多知名校友,同济大学大部分校园建筑都有他们的功劳,比如毛泽东塑像等,据说有专业设计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全国开设计算机专业较早的单位之一,师资雄厚,就业前景也很好。如果你想留在上海发展,在互联网高速扩张的当下,学计算机绝对不愁找不到高薪好工作。还有诸如城市规划、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好专业。这些都是理科专业,有人会想问那文科专业呢?18级教育学研一新生表示虽然专业不是全国最好,但借助同济的平台也有很多优势资源可以享受到,比如出国交流等(尤其同济与德国合作较多),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跨界、交叉培养可以考虑考虑。而且同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也很好,开放包容、自由民主,比如建筑所包含的人文情怀,文理科相互浸润、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海洋地质学科海洋地质是同济的王牌专业之一,有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深海海洋科学研究、地震油气勘探领域处于引领地位。海洋地质系和地球物理系,现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资源开发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拥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教师实力非常强大,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洋古生物、地震探测研究等是国内最好的,并具有世界影响力, 也是学校、上海市重点发展的对象,近年为同济挣得很多荣誉,专业未来前景很好。建筑学,建筑工程系是同济大学规模最大的一个系,设有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三个二级学科。具有十分强实的师资和科研力量,享有国内外声誉的著名专家、学者,推动着国内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建筑工程系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系企合作等各个层面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丰硕成果。同济大学是建筑老八校,排名第二,双一流学科三所学校之一,双一流学校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强势,毕业就业容易,具有优势,专业集思想与实践于一体,就业机会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牢固,审美、艺术等素质高,且大多都获得多个国内外竞赛奖项。土木工程,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目前院内设有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和水利工程系5个系所。另外还设有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百年来,土木工程学院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享誉海内外,培养造就的土木工程方面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同济土木工程招得多,是因为同济的土木全国数一数二,需求量也大的缘故。同济土木的就业形势非常好,几乎百分之一百就业,而且土木方面的工作,工资也是可以想象的高。交通运输工程是同济大学的本科交通工程是国内第一,交通运输整体实力很靠前,但是交通运输专业偏向于规划一块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东南大学,但是偏向于交通运输管理方向的话应该不及北京交通的实力,这毕竟是以前上海铁道大学的功底。交通运输类里的规划方向主要是设计院与交通研究所;而交通运输管理方向主要是铁路局和物流公司,搞调度居多 。就业方面,交通是基础项目建设。

同济大学a类期刊

全日制A丶B类针对的是奖学金的多少,A类是1W,B类是5K。但是每年都会重新评的,所以加油的话,研二还是会有机会拿1W等的,就算没奖学金,同济大学还有贷款方式读研,所以TJ还是很人性化的。

几年前是a类不交学费,b类每年交5k学费

同济大学医学版不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关键要看你的单位是怎么认定核心期刊,以你单位要求为准!我长期帮发核心!

土木建筑交通

同济大学期刊分类

截至2014年12年,学校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于全球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与《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同济大学有22位教授担任“973计划”项目(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其中《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和《特大桥梁颤振和抖振精细化理论》分获2005、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同济大学国家863牵头课题启动11项,合同经费近3亿元;全年进校科研经费2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0%,其中纵向6亿元;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中央部委以及上海市科委等课题200余项,合同经费达3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441项,其中重点项目8项,2000万以上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2项,项目获批数全国排名从第11位上升到第8位,获批经费1亿元,比2011年年增长63%;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共获3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41项,其中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9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10项。 2005年开始,同济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20多亿元, 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备到举办,同济大学就有28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承担了科技部和上海市世博科技专项等研究课题170多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任务90多项,并承担了世博主题演绎总策划、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世博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等8个方面的总负责重任。 截至2014年12月,同济大学建设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设有国内首个“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总投资9亿)、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此外,在国务院2013年1月16日讨论通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中,由同济大学领衔,经2011年总体专家组评审获得第一名的“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建议又被列为中国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首位。 基地类型平台或基地名称国家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研究中心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土建结构预计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磁悬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重点实验室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基础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风洞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研究中心教育部土木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企业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建筑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设施农业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海洋地质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节能与环保汽车创新引智基地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创新引智基地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引智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自2014年8月同济大学科技处 ) 学术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以报道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环境及节能、车辆工程等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主,业已形成鲜明的同济特色。2012年12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了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71种理工科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中,同济自然版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为2,首次超过《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排名全国第一。 该刊2002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2004年荣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2006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7年入选“第六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入选“2008年中国300种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2010年被评为“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入选“2010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1年入选“2011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入选“2011年中国300种精品科技期刊”。 《城市规划学刊》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城市规划汇刊》,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学术期刊。该刊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之一。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是国家建筑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美国国际CODEN中心授予国际刊名代码。 《德国研究》1986年创刊,研究对象以德国为主、兼顾欧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该刊所刊登的文章经常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下属的各类刊物全文转载,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8年起它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4年第8期《今日中国》杂志(德文版)还专门介绍了《德国研究》杂志的情况。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8年创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首家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力学季刊》1980年创办并公开发行。该刊自1993年起连续被选为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选为核心期刊;是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力学学会主办的工程力学学科的学术刊物。《岩土工程师》1980年创刊,该刊已被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知网收录。 图书馆藏 根据2014年8月图书馆网站显示,图书馆藏纸本图书和期刊合订本超过404万册,电子图书约 180万种,纸质中外文现刊3000多种,全文电子期刊近4万种。除此之外,图书馆还订购了各种知名的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各类权威的专业学会出版物全文数据库。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应该算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算A类级期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SA 科学文摘(英)(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EI 工程索引(美)(2014)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2014-2015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4年版

  • 索引序列
  • 同济大学期刊文学类专业
  • 同济大学期刊文学类
  • 同济大学核心专业
  • 同济大学a类期刊
  • 同济大学期刊分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