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哈理工学报

哈理工学报

发布时间:

哈理工学报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原三校均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历经6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哲、文、法、教育、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东、西、南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6万册,电子图书8万册,中外文期刊16万册,文献数据库26种。现有教职工2933人,其中专任教师1715人,副高职以上人员133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日制在校生33361人,留学生近200人。学校设有18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1个教学实践中心;有60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和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个国防特色学科。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另有10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1个,其中,“黑龙江省电介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过科技部验收并被评定为“优秀”,“黑龙江省高效切削及刀具技术工程实验室”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协同创新中心”为首批黑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6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医用生物力学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通过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首批备案。有4个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和1所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院;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973”、“863”项目和国家基金等国家计划项目232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577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11项;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4600余篇;申报专利7533件、获授权专利3971件。在教学研究方面,继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后,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2项,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77项。学生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8293人次,其中国际级195人次、国家级1815人次、省级及地区级6283人次;2011-2016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139项、省级立项183项。学校主办有《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其中《电机与控制学报》为EI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收录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科技与管理》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7-2018)、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7-2018)、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近60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建校60多年来,学校为全国制造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很多毕业生都已成为大中型企业和相关领域的技术和领导骨干,学校被社会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被企业(行业)誉为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面向未来,哈尔滨理工大学将以“稳定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夯实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基础”为基本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深化改革,脚踏实地,早日将学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社会认可、广大师生校友引以为自豪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第三届编委会成员 主任委员: 李大勇             委 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               于晓洋 尤 波 王旭东 王宇奇 王宏起 戈宝军 刘 泊   刘 波 刘玉成 刘胜辉 刘献礼 孙凤莲 孙晓君 毕克新   吉泽升 乔佩利 李大勇 李伟力 李忠华 吴知丰 邵俊鹏   陈德运 范 勇 范剑英 周 真 张礼勇 张晓虹 张嘉振   武俊峰 郑敏利 荣盘祥 郝忠孝 修国义 郭二军 高长元   殷景华 崔云安 黄金杰 曾 涛 童子权 雷清泉 谭光宇   潘状元 滕春贤 魏新劳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成员主 编:刘献礼(教授、博士生导师,龙江学者)编辑部主任:王 萍(副编审)编 辑:付长缨(编辑) 温泽宇(编辑)

哈理工大学学报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主要刊登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的论文。●数理科学 主要刊登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及相关边缘学科的新动向、新成果等综述性论文。●电气与电子工程 主要刊登电机与电器、电气技术、电工理论、电力电子及自动化、电子与信息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机械动力工程 主要刊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论文。●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刊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有关材料科学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 主要刊登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等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论文。●管理科学与工程 主要刊登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及管理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论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核心板),此外,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 D)、《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网等十余种检索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和摘引。于1996年8月创刊。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不止哦,级别更高点:《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核心板);此外,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 D)、《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网等十余种检索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和摘引。引自:哈理工学报主页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核心板),此外,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 D)、《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网等十余种检索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和摘引。于1996年8月创刊。

学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及时推广科技成果,迅速传播科技信息,尽快产生科技生产力,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坚持以报道我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立足本校、面向全国、着眼世界的办刊宗旨。努力创办在国内外具有影响、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

哈理工学报属于几类

不止哦,级别更高点:《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核心板);此外,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 D)、《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网等十余种检索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和摘引。引自:哈理工学报主页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核心板),此外,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 D)、《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网等十余种检索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和摘引。于1996年8月创刊。

学报一般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般专科学校比较好分别,名称无非是例如:某某职业/信息/建筑/技术学院或某某师范/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等。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核心学报就是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

是的,中文核心期刊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投稿

邮箱是 我的期刊已经收到了 还不错

他的贡献邮件我的同事们只是用它的标题收盘持平。

征稿简则 :为使所投稿件尽快能够发表,请作者遵守下列简则:1、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据检索系统。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一次性给付,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交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统一分配。2、 投稿时请附上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职称、学历、标明所在单位、具体部门(须中、英文对照)、地址、邮编、所在省份和市区、联系电话以及E-mail。如果该文章属于某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请标明该项目名称及编号。3、本刊实行三审制,不接收纸质投稿,投稿一律通过网上注册、登陆以后投递且必须是用Word软件输入的(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稿件编号)。文稿字数(包括图表)限于8000字以内,表采用三线表,图必须清晰。正文文字为五号字,分双栏排版。本刊适当收取版面费。作者请自留底稿,来稿一概不退。符合上述要求的稿件,本刊优先录用。欢迎踊跃投稿。4、稿件写作要求题目:(1)中文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2)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或代号;(3)英文题目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作者信息:作者署名一般要求用真实姓名,并提供中英文对照的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编;单位的英文全称应按本单位的惯用英文名称给出。中英文摘要:(摘要中不要出现引言性、常识性的语言)摘要按报道性摘要撰写,给出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1) 目的写法:针对------问题,或为了研究(探讨)------,2) 过程是指研究过程,包括:一是准确表达本文研究内容的依据和已有的方法。如:依据-------理论,采用------方法(或技术)-------。二是说明本文研究的内容。如:研究了(建立了)------(系统模型),并给出了-------,等。3) 结论和结果:要求能充分体现本文的研究水平和层次,所以,结论和结果要表达到位,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有含意不清的词,如(较好,一定的,满意的------)。对重要的指标要给出具体数据。摘要要求每句话具有完整性和明确性,不能用代词,内容表达要有层次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可读性好。字数一般要求在150—200汉字,以第三人称对文章内容进行准确面简要的概括,英文摘要要与中文摘要对照给出,附于中文摘要末。关键词:应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规范词或词组,一般为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英文关键词要与中文关关键词对照给出。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著录。正文:(1)论文正文部分要求简明通顺、结构严谨、可读性好;(2)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要求符合规范,不能用已废弃使用的单位;(3)参考文献在文中按顺序全部标注;(4)图、表的设计要有自明性,并有图题表题;(5)文内标题或小节的层次序号依次为1、2、3、------1、2、3-----,1、12、13----1)、2)、3)---(1)、(2)、(3)、----;(6)整篇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6000字为宜。这里只给出引言和结语部分的写作方法和要求。一、 引言:可分为以下三部分:1) 目前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或方向的发展状态,要用作者自已的语言简要地勾勒出来(由于看了很多文献用自已的语言进行概括出来的,所以,参考文献应标注出来)。2) 目前存在的问题,应结合本文的内容明确点出几个。3) 本文为解决哪些问题,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即点明本文的主思路。二、 结语也可看成由三部分构成:1) 本节开始就把结论和结果做出来(不要再重复文章研究过程内容)。结论要做详细;具有一定的深度,充分体现本文研究的水平,这部分是文章的精华,语言和内容及表达的深度要认真斟酌,必要时给出条件和数据及优化方法,真正构成结论性的语言。2) 本文还存在的问题及引起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点到为止)。3) 本文结果在理论上的可拓展性,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推广性(注意条件)。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所在单位和职称(学位),第一作者的E-mail;著录在论文第一页左下方。基金项目:给出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著录在论文第一页左下方。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需在文中按顺序标注。著录格式如下:①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②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会议召开地点,会议召开时间,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存放地:存放单位,存放年⑤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单位,报告年⑥期刊:[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⑦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⑧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刊号,出版年—月—日⑨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磁盘软件[CP/DK];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

  • 索引序列
  • 哈理工学报
  • 哈理工大学学报
  •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 哈理工学报属于几类
  •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