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扬州大学优秀论文评选

扬州大学优秀论文评选

发布时间:

扬州大学优秀论文评选

扬州大学,简称扬大。学校坐落于长江、古运河之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0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截至2014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4091亩,校舍建筑面积117万多平方米;7个校区位于市区中部,首尾相连;学校拥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30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9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000多人;学校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亿元。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5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该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该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2-2013年期间,学校共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3年,在ESI评价的22个学科中,学校共被ESI收录论文3672篇,被引231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3,在全球排名前1%的5039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1664位。学校的“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被评定为首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儒商研究”、“扬州文化研究”、“女性文学多棱镜”、“审美新视角”等特色栏目。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该刊为综合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既发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内容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该刊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文摘》等都不同程度地转载、摘引该刊所发论文。该刊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等门类的学术论文。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被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德国 《数学文摘》(ZBL)、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收录。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该刊是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英国CABI、动物学记录(ZR)、美国DIALOG、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内所有以”中国”名头出版的农业文摘类期刊和部分医学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作为一次文献源期刊收录。2002年以来多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学术类一等奖),蝉联”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4年9月,全校拥有文献402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文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40种,折合电子文献7万册。

扬州大学优秀论文选题

你的论文,我已经给你发到邮箱上了,注意查收

扬州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审批表学生姓名 班级 设计(论文)选题名称:选题理由及准备情况: 选题理由: 准备情况: 4月中旬,我在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确立了研究方向即选题结束。4月底我在选题范围内详细阅读了有关文献资料,收集了论据所需大量素材,并完成了开题报告。5月初,开始着手动笔,到5月中旬基本完成初稿。5月底,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打印成稿。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学院长或系主任意见:签字: 年 月 日 由于是表格形式,可能显示不出来,不过大体是这样的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

我这一生,最后悔读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读完三年,考试要你编程序。悲剧啊。老看见流氓来这里玩,什么哥都有。我的确是一个说实话的人。

王忠,顾蕴洁,李卫芳,陈刚,熊飞,研究生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开设成果获2000年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扬州大学,王忠,熊飞,顾蕴洁,陈刚,植物生理学网络课件获2001年度多媒体课件评比一等奖,农学院,熊飞,2001年到2002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扬州大学农学院 顾蕴洁,熊飞,王忠,1999-2001年度“水稻和小麦胚乳发育的比较”论文获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扬州市人民政府,熊飞,2002年度实验教学中荣获先进工作者,扬州大学农学院 王忠,顾蕴洁,宋平,陈刚,熊飞,2002年度植物生理学课程被一类优秀课程,江苏省教育厅,127.王忠,熊飞,陈刚,顾蕴洁,陈相辉,李运祥,植物生理学多媒体课件(网络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 “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好课件奖”,江苏省教育厅,熊飞,王忠,陈刚,植物生理学网络课件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优秀奖。中央电化教育馆,熊飞,王忠,顾蕴洁,陈刚,植物生理学网络课件的制作获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3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报告奖。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顾蕴洁,王忠,陈刚,熊飞,刘秀丽,吕冰,植物生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获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3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报告奖。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 熊飞,2003年度扬州大学工会积极分子,8,扬州大学工会委员会 熊飞,2003年度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奖三等奖,扬州大学,913.熊飞,在2002-2003学年获朱敬文奖学金,扬州大学, 熊飞,植物生理学多媒体课件获扬州大学多媒体课件竞赛一等奖, 熊飞,2004年度被评为院年度考核优秀,农学院, 熊飞,小麦胚乳结构性状的研究,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扬州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熊飞,不同品种玉米颖果主要品质性状比较 熊飞,王忠,陈刚,顾蕴洁,刘秀丽,植物生理学获江苏省高校第二届 “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好课件奖”,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组织工作委员会,王忠,顾蕴洁,陈刚,熊飞,宋平,植物生理学课程改革和创新获200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王忠,熊飞,杨伯群,金峰,陈刚,顾蕴洁,植物生理学课件在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高教组一等奖,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熊飞,陈刚,王忠,王珏,不同籼稻品种颖果发育及其品质性状的比较,获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报告奖,20,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刘秀丽,陈刚,熊飞,田舜,计算机在植物生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获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4

屁,哪有你说的那么差 我就是那个学校的 至少我知道09级的那个学生是死在宿舍楼旁边河里的。从失踪到发现尸体是一周。失踪原因不详,种种说法都有。整体我感觉还可以吧,不管是宿舍和食堂都比较满意 教育设施也行,专业也不少。化工系和建筑系是这个学校的大系。又在大学城中心 交通也便利 学校西门就有卖各种东西的。不懂再问

广陵的牛 逼可毛啊,生个本简单的很,还比报三本少交两年三本学费。别信丫的,关键选个好专业。

扬州大学优秀论文

学校简介学校位于素有“汉唐古郡 淮海名区”美誉的泰州市主城区,是经教育部批准,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由南京师范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普通本科院校。泰州市是江苏十三个地级市之一,位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长三角经济圈,东临南通,西接扬州,南与苏、锡、常地区隔江相望,高速公路连接大江南北,铁路贯通全国各大主要城市。●依托名校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举办者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1996年4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紧密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学校领导和各院、系部、处主要负责人均为校本部派出。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组织和管理,已形成以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师资为骨干、学校专任教师为基础的完整的教学队伍,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50%以上。●依靠政府 校园设施先进学校校区位于泰州市高教园区,占地面积1035亩,规划建设教学、办公、活动及生活用房30多万平米,已建成26万平米,并配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基本办学设施。一座融合泰州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信息化、现代化、生态化的花园式校园正拔地而起,届时可容纳12000名全日制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科齐全 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培养以文、理、哲、史、经、管、工、艺和中学优质师资为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现有在校生6024人,共设商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体育系、应用哲学系、应用物理系、机电工程系、强化培养部、历史学系、能源与环境工程系等16个院、系(部)。学校目前已设置31个专业和56个专业方向,涵盖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含体育)、文学(含艺术)、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11个专业可以招收培养师范类学生,大部分专业和专业方向都是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和方向。学校计划2008年面向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近3000名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颁发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机制创新 校风学风优良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积极弘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良教风;坚持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通过严格有序的学生管理、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笃学敏行、求索奋进的良好学风;坚持以人为本的厚生精神,努力营造和谐校园。学校拥有众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导师,并通过强化培养部,促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生源。●志存高远 奋斗目标坚定目前全校上下按照“高起点、规范化”和“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要求,“用心而尽心、用智而尽智、用力而尽力”地工作,着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力争2010年在校生规模在万名以上,为创建全国一流的有特色的综合性应用型的独立学院而努力奋斗!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08年答考生问1.请简要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现状和办学方针?学校自创建以来,按照高起点、规范化办学的要求,合作方泰州市人民政府负责提供学校办学所需的各项条件和设施,办学方南京师范大学负责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学校充分利用南京师范大学百年办学所积累的经验和无形资产、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从南京师范大学选派出三十余名教学和管理的优秀骨干担任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部负责人,严格按照“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要求和“用心而尽心、用智而尽智、用力而尽力”的工作要求,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为创建全国一流的有特色的综合性应用型的独立学院而努力奋斗。2.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学校始终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日益完善。除建立教学委员会、教学工作咨询委员会(校本部专家组成)外,学校聘任5位南师大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专家担任教学视导员(其中教授、博导4人),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学校还聘任了60余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对青年教师教学进行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坚持教授走上大一新生讲台,博导走上本科生讲台,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南师大、南大等高校来授课的教师一致认为我校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态度踏实认真。3.学校如何保证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学校建立了一支由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构成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学校制订和完善了学生管理工作条例及考核办法,并坚持学工例会制度,定期举办学生管理工作系列培训讲座,加强对学工人员的指导,及时通报、交流各院系(部)工作情况,促进全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并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坚持课堂教学秩序、自修秩序的督促抽查和考风考纪的严格检查,创建了一批学习型学生社团,并围绕学风建设开展“文化月”、外语节、创业计划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据南师大任课教师和前来讲学的教授一致反映,我校学生求知欲强,学习风气浓,难能可贵。2006年6月,我校学生首次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非理科专业第8届高等数学竞赛,荣获2等奖和3等奖。2007年4月,外语系04、05级学生在首次参加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成绩优异。2008年春季学生省级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的合格率高达49%。4.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学校已初步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逐步形成相对稳定、比较畅通的学生就业渠道。2008年初我校首创了电子简历制作及全体打包推荐服务;截止4月底,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呈现出就业范围较广,层次较高,渠道较宽的局面,其中在教师岗位、事业单位、银行系统范围内就业的居多,就业区域也多在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此外,我校法学院参加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70名学生中有20名笔试过线,到4月底已有9人接到面试通知。5.学校的考研环境、考研通过率如何?学校始终积极鼓励学生考研。由于我校各院系(部)主任多为教授和博士、硕士生导师,所以能够在考研方面给予专业的指导。另外学校还通过定期组织英语、政治、专业课考研培训,来强化学生研究能力。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我校报考地属江苏省的A类28个(包括11个照顾专业)学科门类(专业)中,共有12名考生达线。其中外国语学院徐晶以高于国家复试分数线82分的高分432分报考扬州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法学院陈烨以402分获取报考南京师范大学法理学专业的第一名。6.学校是如何创建校园文化的?学校秉承南京师范大学的厚生精神,以人文关怀和教育引导为主要手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重视学风建设、严抓考风考纪;落实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勤工助学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师生共建和谐校园五个一”工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稳步进行;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探索学生管理新思路;启动“大学生成长规划月”项目,推动学生素质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开展“五月文化月”系列活动、十佳歌手大赛、“五四”征文活动、“青春风采”辩论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社团巡礼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每年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定期开展学生“送文艺下乡”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特色品牌志愿者活动“扶苗行动”、“爱心文明示范车活动”、“阳光公益志愿服务行动”分别被泰州团市委评为“2006年全市共青团年度创新项目”、“泰州市年度优秀青年活动”、“2007年全市共青团年度创新项目奖”,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已申报团中央优秀志愿团队;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活动,在共青团泰州市委举办的首届“赢在大学”校园创意创业大赛、泰州市大学生艺术节、泰州电视台“K歌总动员”、泰州电视台主持人选拔大赛等比赛中我校学生均获得第一名。裴枫等多名同学的文章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7.关于强化培养部的问答。①强化培养部是一个什么样的部门?强化培养部是我校为贯彻因材施教办学理念,对优秀学生进行强化培养模式教学而独立设置的系级教学单位,是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实验特区。目前已有06、07两级在校学生共计128名。强化培养部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是针对文理科学生不同的特点,打造能够兼顾专业基础与开阔视野、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两个课程平台,结合滚动淘汰的竞争机制,配合优质的师资和特殊的教辅条件,旨在培养操守品行高尚、专业基础厚实、学识视野开阔、创新意识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国家研究生培养输送优质生源。②学生如何进入强化培养部学习?强化培养部学生来源有四种方式:a、强化培养部实行单独“专业”代码招生,填报我校“中国汉语言文学类(大文科类强化班)”或“数学类(理工科强化班)”专业志愿且当年高考成绩高于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15分以上的学生(其中报考理工科强化班的学生应当选测物理科目);b、在计划未录满情况下,根据学生高考录取成绩和进校后外语、数学等课程考试成绩选拔确定;c、在各院系各普通类专业班学习成绩优异者,二年级上学期经选拔(条件另制定)可进入强化培养部,每年每年级2-3人;d、学生实行滚动制,已进入强化培养部的学生,在学习期间成绩较差者(强化班学生的10%左右)将退出(条件另制定)强化班。③强化培养部学生的专业如何选择?强化培养部新生入校后,可以按照个人志趣、特长、职业追求在学校现有专业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音体美以及英语专业除外)。强化部按照特别制订的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前5年主要为通识课程学习阶段,后5年为研究性学习阶段。两阶段分别学生配备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课程安排、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指导以及考研专业辅导。④强化部部学生毕业时如何发放学位和毕业文凭?强化部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达到强化部学习标准和毕业要求,发给所选专业的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证书。8.学校的招生情况如何?学校的招生工作取得了一年比一年喜人的良好成绩:招生规模逐年增长。历年的招生均超额完成预定的招生任务,并于2007年秋学期实现了在校生规模超6000人的目标。经过今年招生2008年秋学期在校生人数可达8000人左右,为力争在2010年实现万人高校奠定基础。生源质量也在不断提高。2006年江苏省三本录取分数线480分,我校录取线489分,高出省控线9分,且全部是第一志愿录取;2007年江苏省三本录取分数线500分,我校录取线520分,高出省控线20分,且全部是第一志愿录取。近二年本省的生源构成为:苏南地区占61%左右,苏中地区占18%左右,苏北地区占21%左右。招生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6年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扩大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面向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9.学校2008年招生计划如何?2008年,学校面向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份招收近3000名学生,涉及31个专业和56个专业方向,涵盖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含体育)、文学(含艺术)、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11个专业可以招收培养师范类学生,大部分专业和专业方向都是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和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是全省本三类高校中具有招收师范生资格的独立学院。江苏省录取涉及三个报考科类,普通类专业在本科第三批次招生,艺术类和体育类在提前批次招生。欢迎广大考生报考!点击查看更多福建招生考试网信息()追问: 不对吖~~ 南通师范是09年初次招生的啊? 回答: 呵呵你上他网上看看不就ok了追问: 嗯 好吧

学校都有规定的

这个应该不在网上提供论文的。

扬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这个应该不在网上提供论文的。

学校简介学校位于素有“汉唐古郡 淮海名区”美誉的泰州市主城区,是经教育部批准,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由南京师范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普通本科院校。泰州市是江苏十三个地级市之一,位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长三角经济圈,东临南通,西接扬州,南与苏、锡、常地区隔江相望,高速公路连接大江南北,铁路贯通全国各大主要城市。●依托名校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举办者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1996年4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紧密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学校领导和各院、系部、处主要负责人均为校本部派出。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组织和管理,已形成以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师资为骨干、学校专任教师为基础的完整的教学队伍,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50%以上。●依靠政府 校园设施先进学校校区位于泰州市高教园区,占地面积1035亩,规划建设教学、办公、活动及生活用房30多万平米,已建成26万平米,并配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基本办学设施。一座融合泰州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信息化、现代化、生态化的花园式校园正拔地而起,届时可容纳12000名全日制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科齐全 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培养以文、理、哲、史、经、管、工、艺和中学优质师资为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现有在校生6024人,共设商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体育系、应用哲学系、应用物理系、机电工程系、强化培养部、历史学系、能源与环境工程系等16个院、系(部)。学校目前已设置31个专业和56个专业方向,涵盖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含体育)、文学(含艺术)、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11个专业可以招收培养师范类学生,大部分专业和专业方向都是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和方向。学校计划2008年面向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近3000名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颁发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机制创新 校风学风优良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积极弘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良教风;坚持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通过严格有序的学生管理、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笃学敏行、求索奋进的良好学风;坚持以人为本的厚生精神,努力营造和谐校园。学校拥有众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导师,并通过强化培养部,促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生源。●志存高远 奋斗目标坚定目前全校上下按照“高起点、规范化”和“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要求,“用心而尽心、用智而尽智、用力而尽力”地工作,着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力争2010年在校生规模在万名以上,为创建全国一流的有特色的综合性应用型的独立学院而努力奋斗!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08年答考生问1.请简要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现状和办学方针?学校自创建以来,按照高起点、规范化办学的要求,合作方泰州市人民政府负责提供学校办学所需的各项条件和设施,办学方南京师范大学负责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学校充分利用南京师范大学百年办学所积累的经验和无形资产、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从南京师范大学选派出三十余名教学和管理的优秀骨干担任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部负责人,严格按照“高水平、高质量”的办学要求和“用心而尽心、用智而尽智、用力而尽力”的工作要求,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为创建全国一流的有特色的综合性应用型的独立学院而努力奋斗。2.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学校始终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日益完善。除建立教学委员会、教学工作咨询委员会(校本部专家组成)外,学校聘任5位南师大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专家担任教学视导员(其中教授、博导4人),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学校还聘任了60余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对青年教师教学进行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坚持教授走上大一新生讲台,博导走上本科生讲台,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南师大、南大等高校来授课的教师一致认为我校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态度踏实认真。3.学校如何保证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学校建立了一支由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构成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学校制订和完善了学生管理工作条例及考核办法,并坚持学工例会制度,定期举办学生管理工作系列培训讲座,加强对学工人员的指导,及时通报、交流各院系(部)工作情况,促进全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并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坚持课堂教学秩序、自修秩序的督促抽查和考风考纪的严格检查,创建了一批学习型学生社团,并围绕学风建设开展“文化月”、外语节、创业计划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据南师大任课教师和前来讲学的教授一致反映,我校学生求知欲强,学习风气浓,难能可贵。2006年6月,我校学生首次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非理科专业第8届高等数学竞赛,荣获2等奖和3等奖。2007年4月,外语系04、05级学生在首次参加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成绩优异。2008年春季学生省级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的合格率高达49%。4.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学校已初步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逐步形成相对稳定、比较畅通的学生就业渠道。2008年初我校首创了电子简历制作及全体打包推荐服务;截止4月底,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呈现出就业范围较广,层次较高,渠道较宽的局面,其中在教师岗位、事业单位、银行系统范围内就业的居多,就业区域也多在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此外,我校法学院参加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70名学生中有20名笔试过线,到4月底已有9人接到面试通知。5.学校的考研环境、考研通过率如何?学校始终积极鼓励学生考研。由于我校各院系(部)主任多为教授和博士、硕士生导师,所以能够在考研方面给予专业的指导。另外学校还通过定期组织英语、政治、专业课考研培训,来强化学生研究能力。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我校报考地属江苏省的A类28个(包括11个照顾专业)学科门类(专业)中,共有12名考生达线。其中外国语学院徐晶以高于国家复试分数线82分的高分432分报考扬州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法学院陈烨以402分获取报考南京师范大学法理学专业的第一名。6.学校是如何创建校园文化的?学校秉承南京师范大学的厚生精神,以人文关怀和教育引导为主要手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重视学风建设、严抓考风考纪;落实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勤工助学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师生共建和谐校园五个一”工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稳步进行;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探索学生管理新思路;启动“大学生成长规划月”项目,推动学生素质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开展“五月文化月”系列活动、十佳歌手大赛、“五四”征文活动、“青春风采”辩论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社团巡礼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每年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定期开展学生“送文艺下乡”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特色品牌志愿者活动“扶苗行动”、“爱心文明示范车活动”、“阳光公益志愿服务行动”分别被泰州团市委评为“2006年全市共青团年度创新项目”、“泰州市年度优秀青年活动”、“2007年全市共青团年度创新项目奖”,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已申报团中央优秀志愿团队;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活动,在共青团泰州市委举办的首届“赢在大学”校园创意创业大赛、泰州市大学生艺术节、泰州电视台“K歌总动员”、泰州电视台主持人选拔大赛等比赛中我校学生均获得第一名。裴枫等多名同学的文章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7.关于强化培养部的问答。①强化培养部是一个什么样的部门?强化培养部是我校为贯彻因材施教办学理念,对优秀学生进行强化培养模式教学而独立设置的系级教学单位,是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实验特区。目前已有06、07两级在校学生共计128名。强化培养部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是针对文理科学生不同的特点,打造能够兼顾专业基础与开阔视野、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两个课程平台,结合滚动淘汰的竞争机制,配合优质的师资和特殊的教辅条件,旨在培养操守品行高尚、专业基础厚实、学识视野开阔、创新意识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国家研究生培养输送优质生源。②学生如何进入强化培养部学习?强化培养部学生来源有四种方式:a、强化培养部实行单独“专业”代码招生,填报我校“中国汉语言文学类(大文科类强化班)”或“数学类(理工科强化班)”专业志愿且当年高考成绩高于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15分以上的学生(其中报考理工科强化班的学生应当选测物理科目);b、在计划未录满情况下,根据学生高考录取成绩和进校后外语、数学等课程考试成绩选拔确定;c、在各院系各普通类专业班学习成绩优异者,二年级上学期经选拔(条件另制定)可进入强化培养部,每年每年级2-3人;d、学生实行滚动制,已进入强化培养部的学生,在学习期间成绩较差者(强化班学生的10%左右)将退出(条件另制定)强化班。③强化培养部学生的专业如何选择?强化培养部新生入校后,可以按照个人志趣、特长、职业追求在学校现有专业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音体美以及英语专业除外)。强化部按照特别制订的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前5年主要为通识课程学习阶段,后5年为研究性学习阶段。两阶段分别学生配备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课程安排、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指导以及考研专业辅导。④强化部部学生毕业时如何发放学位和毕业文凭?强化部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达到强化部学习标准和毕业要求,发给所选专业的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证书。8.学校的招生情况如何?学校的招生工作取得了一年比一年喜人的良好成绩:招生规模逐年增长。历年的招生均超额完成预定的招生任务,并于2007年秋学期实现了在校生规模超6000人的目标。经过今年招生2008年秋学期在校生人数可达8000人左右,为力争在2010年实现万人高校奠定基础。生源质量也在不断提高。2006年江苏省三本录取分数线480分,我校录取线489分,高出省控线9分,且全部是第一志愿录取;2007年江苏省三本录取分数线500分,我校录取线520分,高出省控线20分,且全部是第一志愿录取。近二年本省的生源构成为:苏南地区占61%左右,苏中地区占18%左右,苏北地区占21%左右。招生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6年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扩大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面向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9.学校2008年招生计划如何?2008年,学校面向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份招收近3000名学生,涉及31个专业和56个专业方向,涵盖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含体育)、文学(含艺术)、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11个专业可以招收培养师范类学生,大部分专业和专业方向都是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和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是全省本三类高校中具有招收师范生资格的独立学院。江苏省录取涉及三个报考科类,普通类专业在本科第三批次招生,艺术类和体育类在提前批次招生。欢迎广大考生报考!点击查看更多福建招生考试网信息()追问: 不对吖~~ 南通师范是09年初次招生的啊? 回答: 呵呵你上他网上看看不就ok了追问: 嗯 好吧

“时间就像一头野驴,生猛地扎进生活的泥坑里,我没想过拽住。我将以告别的形式适应我自己,成为我自己。”

  • 索引序列
  • 扬州大学优秀论文评选
  • 扬州大学优秀论文选题
  • 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
  • 扬州大学优秀论文
  • 扬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