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

发布时间: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主办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出版周期:双月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普通期刊,就是 最普通的 省级期刊。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译文10多篇。其中 AHCI、CSSCI检索论文8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EI检索论文一篇。中文及社科核心论文13篇,承担湖北省科教研项目5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1项,作为重要成员参加国家、教育部科教研项目2项。作为第一申报人获2009年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及2009年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论文)1)生命和谐之歌:《裂缝》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读解 《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CSSCI)2013年5期 第一作者2) 《又来了,爱情》:一个女性对男性中心社会的生态伦理思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CSSCI ) 2011年2期 独撰追寻生命和谐的精神家园 《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CSSCI )2012年1期 第一作者4)生态女权主义批评论对《简·爱》的重新读解《外国文学研究》(重点核心AHCI & CSSCI) 2008年1期 独撰5)《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延安大学学报》( CSSCI ) 2008年2期 第一作者6)男权、女性、自然——《简·爱》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解读《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3期 独撰7)在绝望中寻求解放--对“我”和蘩漪的女性解读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年3期 独撰8)背负着传统的反叛--从《简·爱》的“叙述声音”说开去《延安大学学报》(CSSCI ) 2007年7期 第一作者9)《简·爱》的双层文本读解 《外语研究》(外语类核心CSSCI )2006年1期 独撰10)汲取与改造《简爱》与哥特小说艺术 《民族论坛》(中文核心)2006年12期 独撰11)表面的安琪儿与拖着癫狂影子的“疯女人” 《名作欣赏》(中文核心)2005年12期 独撰12)Thinking on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2004) and the multimedia-aided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High Performanc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EI检索) 第一作者13)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的探索 《民族论坛》(中文核心)2007年6期 独撰14)英语经典诵读文(大学下卷)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副主编 1)多丽丝·莱辛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11年) 负责人2) 叙事形式政治潜素与意义及其生成模式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10年) 重要成员3)二十世纪欧美经典小说的生态文学批评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009年) 负责人4)英美现当代女权主义文学作品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007年) 负责人5)基于网络资源的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省教育厅重点教研课题(2009年) 负责人6)大学英语基础性课程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的探索 省教育厅教研课题(2007年) 负责人7)网络技术资源下的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省“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年) 负责人 1)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 负责人2)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 负责人

[1] Alter, Robert, The World of Biblical Literature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 Alter, Robert, The Art of Biblical Narrative [M] New York: Basic Books, [3] Auerbach, E Mimes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 translated, Willard R T Princeton,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4] Baker, C Hemingway: The Writer as Artist [M]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 Baker, C Ernest Hemingway: A Life Story [M] Great Britain: Penguin Books, [6] Baldic, C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7] Bar-Efrat, Shimon, Narrative Art in the Bible [M]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8] Booz, E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Modern Literature [M] Kunming: Yunnan University Press, [9] C Ernest H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 : Hemingway’s Style [EB/OL]. Cliffs /WileyCDA/LitNote/id-html[10] Donaldson, 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rnest Hemingway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1] Flora, Joseph M Hemingway's Nick Adams [M]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2] Frye, N The Great Code: the Bible and Literature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3] Frye, N Words with Power: The Bible and Literature [M] New York and Lond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4] Gerry K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5] Greene, A Christianity and Western Culture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6] Hemingway, E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7] Hemingway, E 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 [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8] Hemingway, E A Farewell to Arms[M] Xi'an: World Book Press Company, [19] Hemingway, E For Whom the Bell Tolls[M] World Book Press Company, [20] Hemingway, E Death in the Afternoon [M] Cleveland: Word Publishing C1956[21] Hemingway, E The Sun Also Rises[M] Nanjing: Yilin Publishing Press, [22] Leech, Geoffrey N, Michael H S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3] Martin, W 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 [M] Beijing: Peking Univesity Press, [24] Meyers, J Hemingway: The Critical Heritage [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2[25] Roberts, J Notes on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 Department of English University of N 1982[26] S Ernest Hemingway: A Farewell to Arms[EB/OL]. com/lit/farewell /html [27] Sternberg, M The Poetics of Biblical Narrative: Ideological Literature and the Drama of 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8] Wagner W Linda, Ernest H Six Decades of Criticism[M]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9] 阿尔伯特·甘霖(Albert Greene) 赵中辉 译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0] 贝克.林基海译 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31] 曹明伦 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宗教意识[J]《国外文学》,2004 (3) [32] 常耀信主编 美国文学研究评论选(上册) [C]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33]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4] 董衡巽 海明威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 董衡巽 海明威谈创作[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6] 杜昌忠 编著,圣经文学研究[C]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网址

“美国宗教世俗化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哲学战线》,1992年第1期“谈非语言交际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山东外语教学》, 1997年第4期“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浅议”,《外国语言研究》,1998年“Privacy.体距学.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障碍性模糊语与非语言语义定位”,《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试论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自我评价”,《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语法与词汇关系新探”,《国外外语教学》,1998年第3期“和谐与冲突─试论非语言暗示对词义的修饰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Nonverbal-‘非语言’抑或‘非言语’”,《外语教学》,1999年4期“论在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开设非言语交际课程的必要性”,《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增刊“‘电话恐惧症’对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英美文化学习与素质教育”,《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联想回指现象琐议”,《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间接回指的确认与语义网络激活扩散”,《外语学刊》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04年第二期全文转载)“论间接回指释义的基础”,《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论关联强度在间接回指释义中的主导作用”,《现代外语》2004年第3期“论常规关系在间接回指中的作用”,2004年上外《外语与文化》,吴友富主编“论汉语N+N结构中中心词的移位”,2005年上外《外语与文化》,吴友富主编“汉英间接回指形式对比初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框棂关系’对间接回指研究的启示”,《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论语言语境对回指的限定作用”,《外语学刊》2005年第5期“论汉语N+N结构中中心词的位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论篇章距离对回指先行语可及性的影响”,《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主题性:整体回指关系体现出的一种篇章属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7期 “直接回指与间接回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N1+N2结构中的意念焦点”,《外语教学》2008年第2期“英汉复合名词的非语义特征及相关认知阐释”,《外国语》2008年第2期“论回指词语之概念重现”,《外语学刊》2008年第3期 “英语指称词语与数量象似性原则”《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对英汉语N+N结构的认知诠释”,《语言研究的语用和认知视角》(论文集)束定芳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概念匹配、回指释义与概念转移:篇章回指研究的新思路”,《外语学刊》2009年第5期 “论代词的间接回指功能”,《东吴外语论丛》(论文集),200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模糊回指及其语用功能”,《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认知视角下转喻的修辞功能再考”,《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再论转喻的修辞功能”,《外语教学》,2011年第3期 “隐喻映射问题再考”,《外国语》,2011年第4期 “如何精确理解‘整体—部分”的优势顺序——兼论陆丙甫先生的分析方法,《外国语》,2012年第1期 “从演化指称看同指关系”,《外语学刊》,2012年第1期 “英汉有定与无定的图式特征”,《外语教学》,2013(1) “程式语与韵律”,《语言教育》,2013(1) “英语附着偏好影响性因素分析”,《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第5期 “国外传统韵律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思考”,《外国语》,2013年第6期 “关于纹理隐喻理解的一项神经科学发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错拼词及其基于能指所指关系的解读理据”,《外语教学》,2014年第4期 “认知语用视域下的概述回指分析”,《外语研究》,2014年第4期“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外语学刊》,2014年第6期

编著《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约40万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2.教程《商务英语翻译教程》(主编)(约22万字)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年8月出版。3.学术专著《奈达翻译理论研究》(约20万字)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4.学术译著《重塑梭罗》(约25万字),2002年1月东方出版社出版。5.编著 《<新编大学英语>同步辅导》(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6.编著 《破解大学英语四级新题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MTI学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探讨》载《上海翻译》2010年2期Representa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英文)Meta 2009年 4期《重释林译浮生六记》载《跨文化传播研究》2009年6月 (第1作者) 《当代西方翻译能力研究模式述评》载《北外外语学刊》2009年4月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of Jin Di’s Chinese Version of Ulysses(英文)载《认识爱尔兰:历史遗产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出版。 《Rosemary Arrojo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概述》(第2作者)载《外语教学》(增刊)2008年7.《论汉英翻译的标准:有条件的忠实》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2期。8.Expl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Jin Di’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Eugene A Nida’s Theory (英文)Babel Volume 53 No2 (2007)9.《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五十年的思考》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2期10.《对西方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1期11.《论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载《中国翻译》 2005年3期12.《一次商务翻译实习的启示》载《商务英语研究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3.《论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译<茶馆>中的应用》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5期14.《论汉语广告英译变通的必要性》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4年3期15.《译文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试析霍译<红楼梦>(第一卷)风格的走失》载《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6.《扩展比喻翻译探析》载《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年12期(第2作者)17.《试析霍译<红楼梦>(第一卷)不足之处》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1期(第2作者)18.《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概况》载《中国翻译》 2001年2期19.《中国翻译学论争根源之我见》载《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年9期20.《一部介绍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的书》载《福建外语》2001年3期21.《一个乐于汉译英的人》载《中国翻译》2000年4期22.《从符号学看商标词的翻译》载《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第4期(第2作者)23.《试论中国翻译学》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3期24.《霍译<红楼梦>中美学价值的再现》载《外语与翻译》 1999年3期25.《关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载《外语教学》 1999年4期26.《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载《外语研究》1999年3期 1.《个人资历与总统竞选有什么关系》(约2300)载《英语世界》2007年8期2.《他们为何挑战比尔·克林顿?》(2600)载《英语世界》2007年5期3. 《布什政权的阴霾》载(2700)《英语世界》2007年3期4.《美食天地》栏目翻译载《汉语世界》创刊号、1期、2期5.《胖子与瘦子》载《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刘士聪著)译林出版社2002年。 :1.参与2003年——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英语学习词典的研编》。该项目主持人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陈国华教授。2.已经完成的项目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十一五211工程”标志性项目“英语专业核心知识课程教材系列”立项项目《翻译理论入门》,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个人自选项目《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当前正在从事的研究课题为北京外国语大学211三期立项项目“汉译英能力研究”、“商务翻译理论与实践”目前负责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系的课程立项两项:应用文翻译、商务翻译正在从事的研究生教材项目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精品教材《汉英文化比较与翻译》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订阅

1“纳特女士介绍的一些教材编写原则和外语教学法”,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1, 1977 年 6 月。42-62页。2“论英语关系结构”,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 2, 1978 年 10 月。79-93页。3“澳大利亚语言学教学情况介绍”, 《语言学动态》, 1979 年第 5 期。37-38页。4“`语用学”, 《国外语言学》, 1980 年第3 期。1-10页。5“国外汉英对比研究杂谈”,《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 年 1/2 期。117-128页。6“Some 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the Written English of Chinese and Australia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V 1, N1, 39-7“系统语法, 生成语法和从属语法的大融合--赫德逊的子项从属语法简介”,《1983年哈尔滨生成语法讨论会论文集》。黑龙江大学。1993年。219-225页。8“韩礼德”,《国外语言学》, 1983年第2期。60-62页。9“浅谈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阅读课”,《教学研究》,1984年第1期。1-6页。10“韩礼德的语言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1期。23-29页。11“威廉哈斯”,《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4期。56-59页。12“Differences in Mode”, JOURNAL OF PRAGMATICS, N8, 595-13“谈康拉德的《黑暗的内心深处》中的库尔茨”《国外文学》,1984年第4期。18-26页。14“‘ 光明使者’与‘白人奴隶’--谈谈《黑暗的内心深处》中的库尔茨”,《福建外语》1985年第1期。42-45页。15“语言模式的全应效果--试析狄伦·托玛斯一诗的语音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2期。14-18页。16“英语应用文介绍”,《大学生》,1985年总第3期。148-163页。17“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现代英语研究》,1986年第1期。50-58页。18“语言学在英语系扎根”,《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2期。2-3页。19“《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简介和说明”,《外语界》,1988年第3期。40-44页。20“Working for an English Syllabus for English Majors in China's Tertiary Institutions”, APPLIED LINGUISTIC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N OCCASIONAL PAPERS N 16-21“韩礼德”(合著),《中国大百库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2月。127-128页。22“语用学”(合著), 《中国大百库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2月。496-497页。23“语言功能与汉语的语序和词序”,《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53-60页。24“第16届国际系统语法大会介绍”,《国外语言学》,1989年第4期。46页。25“韩礼德语言学的六个核心思想”,《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2-8页。26“语篇语用学札记”,《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英语语言文学专刊》。51-58页。27“现代汉语言语类型及其修辞功能”,《修辞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0年2月。173-183页。28“Speech at the Concluding Panel Discussio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INTENSIVE ENGLISH TRAINING IN CHINA (1987),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85-29“系统语言学在中国的进展》”(合著),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1-11页。30“语气与汉语的疑问语气系统”(合著),《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88-107页。31“小句与复句”,《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130-141页。3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讽刺诗四首”,罗绍书编:《外国百家讽刺诗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21-123,218-219,282页。33“澳大利亚文学”, 《文学百科大辞典》, 华龄出版社, 1991 年。803-807页。34“新西兰文学”, 《文学百科大辞典》, 华龄出版社, 1991 年。807-808页。35“王力与韩礼德”, 《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 年1期。4957页,收入 张谷,王辑国编:《龙虫并雕,一代宗师——中外学者论王力》,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16页。36“功能主义纵横谈”, 《外国语》, 1991 年 3 期。3-10页。37“有关日语主位的若干问题”,《外国语》1992 年1期 1-7 页。38“位与非位评介”, 《国外语言学》 1992 年 1 期 7-10 页。39“韩礼德——哈桑的接应模式和汉语话语接应问题”, 北京市语言学会编: 《语言研究与应用》。商务印书馆 1992 年。199-215页。40“九十年代的语篇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2年1期)。1-7页。41“大学外语教育”, 《学者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139-148页。42“Wallace Chafe” 《国外语言学》,1992年3期44-49页。43“Aspects of Present-day Australian English”, The First Conference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March 8-12, in Hu, Wenzhong COLLECTED PAPERS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Xiamen University P 249-44“评Pike的位学理论”,《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2年第2期),46-49页。45“语言规划”,《语言文字应用》, 1993年第1期,11-20页。46“认知与语篇产生”,《国外语言学》1993年第2期,2-6页。47“语音系统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2期,1-5页。48“美国的语言问题和语言政策”,《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3年,13-22页。49“第20届国际系统功能语法会议”,《国外语言学》,1993年,42-43页。50“A semantic-functional approach to word order in Chinese,” Hao Keqi et al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xts and Language Research, 29- March, 1989, Xi’a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29-51“入其门而得其道”,《英语函讯报》1994年2月15日。第1版。52“语言的可证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9-15页。53“英汉疑问语气系统的多层次和多元功能解释”,《外国语》,1994年第1期1-7页。54“巴赫金与社会符号学”,《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49-57页。55“美国的双语教育”,《外语与翻译》1994年第1期41-45页。56“可证性,新闻报导和论遍语体”,《外语研究》,1994年第2期22-28页。57“大学英语中的习得”, (与封宗信、罗郁合作), 《外语教学与研究》1944年第4期, 44- 49页。转载高远等编: 《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5年2月。58“Acquisition i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with Zongxin Feng, Yu Lu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REVIEW, N1, 1994, 15-59“Social and cultural ramification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ssoc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994 ELLA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60“An evidentalistic analysis of reported argumentatio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 A 102-61“英语专业精读教材评审工作的回顾”,《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5 年,115-121页。62“肯定成绩, 总结经验, 提高教材评估工作的科学方法”(合著),《外语界》1995年第1期,11-16页。63“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3-23页。64“Lyle Bachman谈语言测试的设计与开发”,《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10-16页。65“有关语篇衔接理论与多层次模式”,《外国语》1996年第1期,1-8页。66 “我国文体学研究现状”,许嘉璐等编: 《中国语言学现状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355-365页。67“语法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 1-7页。68“美国功能语言学家Givon的研究现状”,《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4期,1-10页。69“英汉对比研究的动向”,《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1月,55-62页。70“乔姆斯基语篇劝说力剖析”,《外语与翻译》1997年1月,1-6页。71“东亚人学英语(上)”,《福建外语》1997年2期,1-4 页。72“东亚人学英语(下)”,《福建外语》1997年3期7-11页。73“传统·创新·团结”,《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5-7页。74“高吉亚斯修辞学与柏拉图真修辞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4期,6-9页。75“语言·认知·隐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1997年第4期,49-57页。76“开发电子邮件的研究功能”,《现代外语》1997年增刊:《外语教师上网手册》,97-102页。77“有关语言教学的看法和信息”,《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增刊,65-68页。78“ELT Reform in China -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21st Century”in Lin Maosung & Leung Yaonam ()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Taipei: Lihe Publishing C 79“有关隐喻语用观的若干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期,7-11页。80“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况”,《外国语》1998年第1期,1-5页。81“一部用法与搭配相结合的新型词典”,《外语界》,1998年第2期,53-54页。82“语篇分析任重道远”,《外语研究》,1998年第2期,1-4页。83“英语改革势在必行”,王景和编《英语教学名家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52-53页。84“Between 用法众人谈”,《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7月, 20-21页。85“十年含辛,执著创新—评汪榕培卢晓燕编著的《英语词汇学教程》”,《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0月,28-30页。86“英语的最近变化”,《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1-7页。87“当代符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福建外语》,1999年第1期,1-9页。(收录于陈治安,刘家荣主编:《语言与符号学在中国的进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9月,i-)88 “反思与前瞻 - 纪念《马氏文通》发表一百周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5页。89 “系统功能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载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252-302页。90“《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评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 期,116-117页。91“四位中国学者关于《系统功能语法概论》的讨论:胡壮麟先生的答复”,《福建外语》1999年第3期,第6-8页。92“英语学习与电脑”,载李赋宁等主编:《英语学习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年7月,482-490页。93“科学理论新发现和语言学新思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1-6页;朱用生编:《世纪之交论功能》,上海外语教育研究社,2002年。94“隐喻与文体”,姜治文等主编:《外国语言文学研究》1999年9月,22-36页。95“关系”,载赵世开主编,《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9 月,254-291页。96“论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32卷2期,95-102页;黄国文主编、杨炳均副主编:《语篇·语言功能·语言教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5 月,95-102页。97“‘辨证施治’与‘唯物辩证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8期。98“博导访谈:访胡壮麟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456-460页。99 “功能语法导论”导读”,《功能语法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8 月,F13-100“中小学英语教材的新突破”,《中国教育报》,2000年12月19日。101“语篇分析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2001年1期3-9页。3-9页。102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ragmatics”, in Ren Shaozeng et al (eds) Grammar and 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course A The University of Macao P 23-103 “语言和计算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年1月,1-6页。104 “走近巴赫金的符号王国”,《外语研究》2001年2月;王铭玉、李经纬主编《符号学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2001年12月,10-15页。105 “为中学生量身定做”,《北京书讯》2001年5月。106 “关于英语语法教育的再认识”,《外语论坛》2001年1期。6-14页。107 “导读”,《英语语言学百科词典:语言教学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10月,F25-31。108 “漫话英语学习”,《专家学者谈如何学习英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112-122页。109 “语篇语言学”,杨自俭主编《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281-314页。110 “里查兹的互动理论”,《三峡大学学报》,2002年24卷1期,50-54页。111 “语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34卷3期,161-166页;转载于《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8期,104-109页。112 “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外语研究》,2002年第3期,2-5页。113 “计算符号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1-5页。114 “雷迪的传导隐喻”,《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6页。115 “‘如何操作’型语篇文体特征的变异”,《英语研究》2002年1卷1期,2-9页。116 “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3-7页。117 “在教育技术变革下的外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一书评介”,《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第6期,60-64页。118 “中国环境下说英语”,《大学英语》2003年第2期,2-4页。119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现代外语》2003年26卷第1期,85-92页。 论中国的双语教育,《中国外语》,2004年第2期。 Individualization, Collaboration, Modularization, and Hypertextualiz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中国外语》,2004年第1期。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关于《认知隐喻学》的对话(王宗炎; 胡壮麟),《中国外语》2005年第4期。 China's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 Trends and Issues,《中国外语》,2005年第6期。 习得与学得,《中国外语》,2007年第2期。 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解读韩礼德的Appliable Linguistics,《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PowerPoint——工具,语篇,语类,文体,《外语教学》,2007年第4期。 让巴赫金给巴赫金定位——谈巴赫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闲话“整合”,《中国外语》,2008年第5期。 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中国外语教育六十年有感,《中国外语》,2009年第5期。 语篇的评价研究,《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 Interviewing Professor MAK Halliday (韩礼德; 胡壮麟; 朱永生),《中国外语》,2010年第6期。 认知符号学,《外语学刊》,2010年第5期。 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外国语》,2011年第1期。 谈中国外语教育30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外语教学》,2011年第4期。

1.《关于翻译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权威期刊《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12.《关于双宾语及物补足关系的探讨》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1997/33.《输入新论》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外语界》1997/4 4.4.《英语阅读中的信息处理》《外语界》2000/《关于非自然输入促进输出能力的思辩与实验》《外语界》2002/5(第一作者)6.《输入与输出对口语的影响》《外语界》2003/2(第二作者)7.《法律文件中长句汉译英的若干技巧》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外语研究》(外语核心期刊),1996/18.《关于ALD词典动词句型的分类及其标准》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外语研究》,1997/《汉译英中连接词语的拖动力》西安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外语核心期刊),1999/ 《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语篇照应关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外语核心期刊),1998/111.《现场口译技巧探索:添加、重复与简化》《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312.《关于阅读理解中难句的认知研究》大连外国语学院《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核心期刊),1998/1113.《汉译英中信息处理的若干办法》《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14.《关于‘哑巴英语’的误解、起因及对策》《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多项选择题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16.《口译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上海科技翻译》(外语核心期刊),1997/417.《汉语多层次并列关系英译的三种技巧》《上海科技翻译》,1999/318.《汉译英中的若干特殊衔接手段》《上海科技翻译》,2000/219.《当前中国译学研究的几个误区》《上海科技翻译》,2001/《口译中的衔接与分流技巧》《上海科技翻译》,2002/121.《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三层关系》《上海科技翻译》,2003/222.《从翻译实践到翻译理论》《上海科技翻译》,2003/323.《关于当前外语教学研究方向的思考》福建师大《福建外语》1998/4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电话

_1_1

天津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方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天津,是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型的文科类高等院校,也是全国八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外语院校之一,并日益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外语、外向型人才培养、多元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是1964年5月成立的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1965年夏迁至河北省保定市,改名为河北外语专科学校。1966年7月,河北外语专科学校迁到天津市。1970年划归天津市领导。同年与天津师范学院合并。197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河北外语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北大学外语系与中文系以及原天津师范学院日语系、天津外国语学校日语、英语、俄语等专业的教师和学术力量,成立了天津外国语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英语和日语专业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天津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现有2个校区: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总占地面积 88亩。其中,马场道校区地处市中心,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占地面积209.88亩,校内建筑多为西欧古典风格,造型高雅,校园环境整洁幽静,是天津十景的标志性建筑群之一;滨海校区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高教生态园区内,东邻大港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995亩,校园宽阔,湖光映翠,景色秀丽。校园整体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 学校目前下设的教学单位有:研究生部、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亚非语学院、西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汉文化传播学院、涉外法政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教育技术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应用外语教学中心、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另外,学校还有按新机制办学独立设置的滨海外事学院,拥有两所附属中学、两所附属小学和一所附属幼儿园。学校在原有单一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了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的28个本科专业,即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朝鲜语(韩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教育技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学、行政管理、意大利语、汉语言文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广告学等专业。现有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等12个硕士点。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天津市“十五”重点建设学科;英语、日语为校级重点学科;法语、俄语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两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国际教育政策研究基地;校级研究机构有:翻译研究所、中外比较文化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美国黑人文学研究所、英语语言教学研究所、莎士比亚戏剧与诗歌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所等;学校编辑出版并公开发行的刊物有:《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和《世界文化》。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主办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出版周期:双月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普通期刊,就是 最普通的 省级期刊。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国语 教育部 /上外 核心2 外语界 教育部 /上外 核心3 中国翻译 译协 核心4 外语教学与研究 教育部 /北外 核心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洛外 核心6 外语教学 西外 核心7 外语学刊 教育部 /黑大 核心8 外语与外语教学 教育部 /大连外院 核心9 中国科技翻译* 中科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核心10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核心11 当代语言学 社科院 核心12 现代外语 广外 核心13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外研社 核心14 外语电化教学 上外/中国电教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 核心15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核心16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原名:国外外语教学) 教育部 /华东师大 一级17 外语研究 南京国关 一级18 山东外语教学 山东师大 一级19 上海科技翻译 上海市教委/上大、科译协 一级20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重庆市教委/川外 一级21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天外 一级22 外语与翻译 教育部 /中南_铁道 一级23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语文大 一级24 外语外贸高教研究 广外 一级25 外国文学评论 教育部 /社科院外文所 一级26 中国比较文学 教育部 /上外、中比 一级27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一级28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 一级29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外语学院 一级30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一级3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一级32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 一级33 俄罗斯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苏研究所联文学 一级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译文10多篇。其中 AHCI、CSSCI检索论文8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EI检索论文一篇。中文及社科核心论文13篇,承担湖北省科教研项目5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1项,作为重要成员参加国家、教育部科教研项目2项。作为第一申报人获2009年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及2009年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论文)1)生命和谐之歌:《裂缝》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读解 《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CSSCI)2013年5期 第一作者2) 《又来了,爱情》:一个女性对男性中心社会的生态伦理思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CSSCI ) 2011年2期 独撰追寻生命和谐的精神家园 《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CSSCI )2012年1期 第一作者4)生态女权主义批评论对《简·爱》的重新读解《外国文学研究》(重点核心AHCI & CSSCI) 2008年1期 独撰5)《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延安大学学报》( CSSCI ) 2008年2期 第一作者6)男权、女性、自然——《简·爱》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解读《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3期 独撰7)在绝望中寻求解放--对“我”和蘩漪的女性解读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年3期 独撰8)背负着传统的反叛--从《简·爱》的“叙述声音”说开去《延安大学学报》(CSSCI ) 2007年7期 第一作者9)《简·爱》的双层文本读解 《外语研究》(外语类核心CSSCI )2006年1期 独撰10)汲取与改造《简爱》与哥特小说艺术 《民族论坛》(中文核心)2006年12期 独撰11)表面的安琪儿与拖着癫狂影子的“疯女人” 《名作欣赏》(中文核心)2005年12期 独撰12)Thinking on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2004) and the multimedia-aided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High Performanc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EI检索) 第一作者13)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的探索 《民族论坛》(中文核心)2007年6期 独撰14)英语经典诵读文(大学下卷)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副主编 1)多丽丝·莱辛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11年) 负责人2) 叙事形式政治潜素与意义及其生成模式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10年) 重要成员3)二十世纪欧美经典小说的生态文学批评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009年) 负责人4)英美现当代女权主义文学作品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007年) 负责人5)基于网络资源的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省教育厅重点教研课题(2009年) 负责人6)大学英语基础性课程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的探索 省教育厅教研课题(2007年) 负责人7)网络技术资源下的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省“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年) 负责人 1)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 负责人2)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 负责人

  • 索引序列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网址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订阅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官网电话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