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怎么写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怎么写

发布时间: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怎么写

编辑部主任岗位职责(1)全面负责期刊编辑部工作,按时按期完成期刊编辑出版任务,并确保期刊质量。(2)负责编制编辑部年度计划(包括报道重点、组稿、会议、经费等)和起草年终工作总结。(3)组织、主持编辑部会议,讨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审核编辑部经费(包括版面费、稿费、审稿费以及其它费用)的收支和使用情况。(5)负责样刊的质量检查。(6)组织好编辑部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学习提高工作。(7)协助主编做好编委会交办的事项。(8)保持与中科院出版委、科学出版社以及省新闻出版局的业务联系,填写有关编辑出版业务报表。专职副主编岗位职责(1) 坚持贯彻办刊方针,负责刊物的学术、编辑和出版质量。(2) 协助主编做好编委会工作。(3) 协助并指导编辑部制定工作规划,做好总体设计和导向,并检查执行情况。(4) 负责期刊二校样的复核工作。(5) 关注期刊工作的发展动向,加强信息反馈,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刊方法,注意提高刊物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责任编辑岗位职责(1) 责任编辑是当期刊物编辑出版质量的主要责任者。(2) 负责当期稿件内容的审核和编排;栏目的确定;编辑规范的检查和统一;中英文目录的编定;封面及封底版权页的核准;校样的审阅、统编、统校、核红。(3) 校样排出后,将校样分发给学科编辑校阅,编辑对校样的修改如有不妥或因版式需要,责任编辑有权删改,但应尽可能征得学科编辑同意。(4) 负责协调学科编辑之间在编辑工作中出现的不同意见。(5) 对样刊的编校、印装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编辑部主任。摄影编辑岗位职责 (一)、 主动为本报拍摄新闻图片,及时保证报纸的需要。 (二)、 承担胶卷的冲洗、图片的制作和初审责任,提出意见,供主编(或副主编)选定,并提供图片说明和做好校对工作。 (三)、 及时完成制版、取片和有关经费的结帐工作。 (四)、 为本报提供摄影用费的预算计划,期末和年终向主编、副主编报告经费开支情况。 (五)、 建立图片资料档案。 (六)、 建立摄影器材登记册。 报纸编辑四项基本业务和基本功一、选择稿件(稿件是报纸组织宣传的基础) 主要矛盾是“取”与“舍”,解决关键是“掂”字上。“掂”,分析综合能力,能对稿件的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优与劣,一分为二,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二、修改稿件 主要矛盾是“增”与“删”,解决关键是“修”字上。“修”,包括修补(填平补齐,鲜明突出)、修正(去误剔谬,严格把关)、修饰(梳妆打扮,锦上添花)。三、制作标题 主要矛盾是“显”与“隐”,解决关键是“点”字上。“点”,指点、评点、点化、点染。四、组织版面 主要矛盾是“合”与“分”,解决关键是“组”字上。“组”,把稿件组织成版面。

在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分工各有不同。首先是监测人员,他们每天的工作应该就是观察测量各种数据。然后把数据发给分析人员,经过分析人员的分析,得出结论。然后交给电视台,这就是我们收听到的天气预报。

1,平常都干啥?气象部门是业务部门,所以单位人员可以分为业务值班人员和行政人员。那我们分开来说,业务人员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各气象台的预报员,一类是县市级测站的观测人员。预报员的工作就是预报天气啦,现在科技发达了,天气预报主要是参照数值预报来的,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天气预报是计算机算出来的,而预报员所做的就是对这个计算机的结果进行把关和修正,预报员值班情况视其单位不尽相同,这个后面略微有些提到。值班之余,预报员还承担着一些气象方面的科研任务,有时候是兴趣爱好使然,有时候则是必须要进行科研工作,毕竟单位的发展、个人评职称、上级领导的任务等等都要求你必须要做这些。说到值班,有一点比较特殊的就是节假日(尤其是春节)的值班,我们的天气预报一年365天每天都不能少啊,那就要求每天都要有人值班做预报,所以春节没法回家过年那是经常的,也是我们快要习以为常的了。另一类的测报员,主要任务就是观测实时数据,虽然我们预报了明天下雨,温度15-30℃,但实际上到底下了多少雨,温度到底几何呢?这都得靠我们的测报员来给出结果,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他们观测的内容还有其他的很多,不过现在随着自动观测站的推广应用,观测人员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现在的很多观测人员主要是负责自动站仪器的维护工作。那还有一类的就是行政人员。这部分人员和我们国家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行政人员差不多。说通俗点儿就是坐办公室,不做预报。但是你可别觉得这些人是尸位素餐、混吃等死的,一个台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得有他们来协调处理,什么安排采访、接待参观、举办研讨会、审核上报科研项目等等,好多人一天忙到晚没一点儿休息的空儿,有什么材料需要预报员来提供的话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的跑来跑去,还不讨好,唯一的好处就是一周上五天班,周末可以休息,节假日也可以休息。2,压力大吗?平常没天气过程的时候没压力,一旦来了天气过程,那压力可是相当大啊。一般单位或者公司,做的不好了,自己不说可能没多少人知道。可是刮风下雨你要是预报错了,第二天全国(或者说全省)人民都帮你检验准确性啊,你说压力大不大?人民群众不高兴了,大领导就会不太高兴,大领导不高兴了,就得找手下的领导谈谈啊,一级一级下来,你说最前线的预报员压力大不大?最可怕的是碰上重大事件,比如阅个兵啊,奥个运啊啥的,那可真是全国人民都看着呢,来不得半点马虎。据说99年阅兵之前,长者曾亲自打电话到中央台值班办公室,问预报结论,你说压力大不大?好多预报员未老先衰,早先很多老预报员才六十多岁就患绝症病逝,我也不知道和这份工作有没有关系。3,和媒体的关系我们和媒体的关系,可以说相当的紧密,毕竟各类媒体是我们的预报产品最终发布的渠道。不过媒体嘛,总是想着搞个大新闻,他们不管你说的气象专业术语,不写的耸人听闻一点儿没人关注啊。所以他们关注的一定是“最强寒潮”“最强台风”“突破历史极值”之类的,没有个“最”字他们就不知道这篇新闻稿的点在哪儿。可是这怪他们吗?也不能怪,因为人家写稿子的记者学的专业和气象八竿子打不着,你说一大堆,人家根本不知道你在说啥,都没理解你的意思,最后出来的稿子能对么?其实老的气象新闻记者因为耳濡目染也都能懂一些基本的气象知识,可是每次新来的记者都是啥都不懂的类型,而且采访之前也不做功课,首席说一堆,新记者明显就是没听懂,最后只能从记录的话里断章取义。其实长者说的没错,新闻工作者真的得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来之前随手百度一下,有那么难么?另外,现在随着自媒体的加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使得一些消息的传播更加迅速,但这里面就出现了新的问题,以2016年1月下旬这次寒潮过程为例,我在朋友圈最先看到的一篇文章是中山大学一个学生的公众号发布的,仔细看了之后感觉确实有理有据,图文并茂,不失为一篇科普佳作,随后天气网的公众号跟进也发布了一篇,基本上属于比较官方的解读,还顺便给自己前几天的一些小纠结正名,后来又看到了某爱好者的公众号发的一篇文章,虽然三篇文章内容大同小异,但是某爱好者,您把“华南特别湿,江南太阳不爽快,广东接二连三的下雨”这都能说成寒潮的前兆,不说您误导群众,也有点“民科”了吧……而麻烦的就是这类公众号的文章转发量一旦变大了,就会有好多群众那这种被误导的问题来问气象局……4,民众的态度如何?以前我们刚入职的时候,领导给我们介绍,就说我们预报员和医生很像啊,医生给人看病,我们是给天把脉。说到这个话题才觉得还真像啊,我们平时的生活都离不开天气预报,每天的预报报对了,大家觉得理所应当,报错了就是我们无能。民众说起天气预报,永远只有俩字——“不准”。虽然我们也经常自己调侃自己报的不准,可我们确实是在为了报得更准而一步一步努力着的啊。说预报员的工作累,工资低,其实这些我觉得都能接受,毕竟工资高的人是因为他们的贡献更大,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更多,可是这个行业最让人憋屈的就是自己的劳动自己的付出从来都是被误解、被曲解,从身边也好、网络上也好、领导也好、服务对象也好,从来得不到应有的理解,这才是最让人觉得无奈的。5,个人前途前途,有吗?如果是走行政,那就是科长-处级-中心的领导,干好了可能提拔到局里,但是气象局这个大环境,又是清水衙门,又无权无势,有什么意思呢?如果是走业务,那就是值班、写文章、评高工、评正研,当首席,就算当上了首席当上了正研,只不过是工资多了一点,还是买不起房呀【笑】。工资的部分下面我原来的答案里已经写了,可以说现在我已经能看到将来十年二十年的自己的样子,这算有前途吗?另外可以参考下这个匿名回答,参考参考,呵呵了,以下是当年我刚来知乎的时候的回答,现在看来似乎和问题“什么样的体验”关系不是很大,只是介绍了各气象部门的业务和工资情况(分明就是嫌工资低)==========由于全国气象部门的特殊性,而题主没有明确说是哪里的气象部门,所以下面我分情况说明一下。首先,国家局(中国气象局)。首先,国家局大院里单位非常多,除了局机关是公务员,华风,华云和出版社之类的是公司之外,其他都是国家事业单位,而且大部分有自己的业务。局机关的工作应该和其他国家机关差不多,工作比较清闲,工资低,琐事比较多。华风华云公司的工作比较忙一些,制度和其他单位不一样,类似于国企吧,工资在大院里算是比较高的了。国家气象中心,俗称“中央气象台”,是大院里业务最多、社会上名气最响、实际上最苦逼的单位。说起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员,好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天气预报的播音主持。。。。其实我们跟她们真的不熟。。。。说说值班:主班每隔3天值三天班,周末无例外,看起来一个月只上15天班,实际上周一到周五如果不值业务班,是需要值行政班的,周末如果有轮到值业务班也是照常,所以哥曾经有连续三个月每月只有两天休息的情况,满眼都是泪啊!领班好一些,每五天值一个24小时的班。首席每个月有十天左右的24小时班。科研:上面说了,不值业务班的时候要坐办公室的,那干啥呢,搞科研啊,每年中心都有大量的科研任务。。。。工资:按说这么辛苦的工作应该工资不低吧,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中央台的工资低于全国大部分省台(这个问问各省来交流的首席就知道了),新员工入职第一年月工资不足3000,还不如我读研时的补助高,主班年收入大概在七万(无灰色收入,无年终奖),领班稍微高一点,副首席年收入大概12万左右。气候中心和卫星中心,相比之下业务比较少,值班比较轻松,有双休日,但科研任务相对就重一些,工资与气象中心差不多。气科院,完全的科研单位,有科研经费,工资可能稍低。说完国家局说一下省台,相比于中央台一年四季都有关注点,省台的忙闲时间是分开的,汛期的时候省台应该比中央台要忙,主要原因是省台人手少,事儿多,忙不过来,但非汛期则比较清闲,不像中央台一年四季都很忙,有的省台非汛期一周只值一天班。工资的话,各省差异很大,西南、西北和青藏是比较低的,因为省里没钱。。。。其他省都比中央台要要高一些。地市台:这是目前吸收我国气象专业学生最多的地方,既要和省台一起做预报,又要自己在市里创收,所以也是汛期忙,非汛期闲。工资更是随地区不同而相差巨大,深圳的新入职员工就可以到月工资一万左右,而落后地区的也就3000-4000,这个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县台:预报主要参考市台,自己做预报的比较少,主要是监测和台站维护为主,但也有一些区县台预报员很牛的,但这都是少数。。。。工资的话一般是低于其所在市台的,除了江浙一带的某些县。。。。。观测站:除了预报员,气象部门还有一大批测报员,他们分布在祖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观测站,每天进行高空观测地面观测,为我们提供海量的观测数据。他们工作的环境有的在高山、戈壁、海岛等人迹罕至的地方,条件非常艰苦,工资相对于预报员也是少的多的,但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预报的初始数据,也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预报,向他们致敬。

其实现在检测气象都有专门的仪器,他们要做的就是从仪器上去数据,然后分析数据,然后把数据转换成大家都能看懂的天气预报,我们之前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气象局看过,大体也只了解这些。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

简单,有业务的,有专业服务的,有行政,的有创收的。

地市级气象部门 除了机关工作(行政、业务科技管理、政策法规、人事等)以外,业务工作有:地面观测、高空探测、雷达、预报、人工影响天气、防雷、通讯网络、科技服务等 工资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挂钩,普遍是东南沿海高于西部。气象局的公务员最多也是参照公务员管理。

在气象局工作,肯定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他们的分工不一样,做的事情肯定也不一样,有的人是记录数据的,有的人是做气象测试的,也有的人是打杂的。哪个工位就做哪一件事吧。和其他的上班是一样的回事,只是单位不一样而已。

补充一下一楼的 气象局还有个单位叫人影办 专门人影作业 即人工增雨方面的 另外气象台的工作很多 除了天气预报外像业务软件开发呀 还有课题项目等非常多 级别越高 项目基金也就越多 一般市县局的工作就清闲很多 省级以及以上很忙的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和职责

负责辖区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各类气象活动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气象局以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资源、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各地都不怎么样,但差不多都是这几种  办公室  1、组织协调全局工作和会议安排、接待工作,兼管局后勤工作。  2、组织目标管理、制度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其他全局性工作。  3、负责文秘、机要、保密工作,组织调查研究,草拟综合性文件、报告、总结、事业发展规划、计划、规  章制度并负责监督、检查、催办。负责气象宣传工作,报送政务信息,编写大事记、组织沿革及年鉴。  4、负责“富阳农网”网站的信息采集、发布及运行维护。  5、负责综合档案工作并对全局各科室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6、组织管理办公自动化工作。  7、负责干部职工的假期审批和考勤考核工作。  气象台  1、负责气象测报、预报、农气、网络、科技等工作;组织灾情调查及决策、公益服务效益收集工作。  2、监测天气和气候变化;为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防灾减灾气象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制作发布短、  中、长期天气预报;负责气象预报技术研究、服务产品开发和系统软件开发。  3、承担气象影视节目及广告制作任务。  4、负责气象台的系统维护管理、影视设备的管理维护;负责通信网络的运行保障及机房管理。  5、组织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  6、编写气候评价。  7、负责农业气象服务。  8、负责地面测报及报表制作、预审。  9、负责提供实时气象资料服务。  10、负责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11、负责全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监视、维护、数据预审等工作。  信息中心  1、负责财务管理。组织企事业单位年检工作。  2、负责管理劳动工资、医疗保健、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3、负责建立健全和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工作。  4、负责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5、负责会计核算、票据管理工作。  6、负责各类媒体的气象信息传播的市场开拓工作。  7、负责科技服务及广告工作。  8、负责各类专业专项气象用户的联络工作。  9、对气象信息传播实施监控,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10、负责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的效益收集工作。  11、开发应用气象服务传播的新技术和新领域。  12、生产、销售气球、施放气球。  防雷所  1、负责全市防雷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防雷安全档案,雷击事故调查、鉴定、证明。  3、办理建设项目防雷设施图纸的审核,参与建筑物、防雷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  4、依据规定定期检测各类防雷装置。  5、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进入我市的防雷产品。  6、承接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安装施工与验收,参与环境检测,气球施放等工作。  办公室  文秘、行政后勤管理等  人事政工科  人事、政工、精神文明建设等  业务管理科  气象业务管理  产业科  气象产业管理  气象台  制作、发布天气预报,政府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  气象观测站  本市地面气象资料观测、发报  气象服务中心  各行业的有偿专业气象服务  气象影视中心  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经营电视天气预报广告  防雷检测中心  防雷、避雷装置的检测、设计、安装和技术咨询  气球广告服务部  经营广告气球、彩拱门等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有哪些

简单,有业务的,有专业服务的,有行政,的有创收的。

其实现在检测气象都有专门的仪器,他们要做的就是从仪器上去数据,然后分析数据,然后把数据转换成大家都能看懂的天气预报,我们之前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气象局看过,大体也只了解这些。

编辑出版没什么好学的,老师也不是很熟悉,我学了四年这个专业。虽然现在在一家大型出版社,但其他人没有这个专业毕业的,本科没专业,出版社一般都要研究生了,但基本要的是有专业背景的,劝你别学。浪费时间

气象工作者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大体可为:天气预报员、地面测报员、农业气象工作者、防雷工作者、科技服务工作者及人影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各不相同。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

提高员工工资就可以了

气象部门的业务其实很多,而且不同级别业务也是不同的。国家、省、市等多以管理为主,县局具体业务较多,业务最杂。以一个市级气象局为例,科室包括业务科(管理县局具体业务工作)、人事科(人事、工资)、法规科(法律法规贯彻、执法检查)、人影办公室(人工增雨雪)、财务中心(财务工作)、办公室、气象台(气象测报、预报)、专业气象台或科技服务中心(专业服务)、防雷减灾科(雷电防护管理)、后勤、档案管理等。

负责辖区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各类气象活动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中国气象学会章程(2010年10月19日第二十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团体定名为中国气象学会(以下简称“本会”),英文全称是CHINESE METEOROLOGICAL SOCIETY,缩写为CMS。第二条本会是由气象科学技术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注册、具有公益性的以促进气象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学术性、科普性、全国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气象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气象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条本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四条本会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学会工作在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促进气象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气象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气象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气象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反映气象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气象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持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和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服务,为气象及相关学科科技工作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第五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办事机构挂靠在中国气象局,并接受其领导。第六条本会会址设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政编码:100081。第二章业务范围和主要任务第七条本会的主要业务范围是:(一)开展气象科技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三)组织会员和气象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为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与气象有关的决策咨询、提出政策建议、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四)接受有关部门委托进行气象科技政策、规划、科研项目的论证和评估,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气象科技成果的鉴定,评奖以及承担气象及相关专业资格认证、面向社会的技术职务(称)资格的评审和科技标准的制定等(五)举办气象科技展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兴办与气象科技有关的实体,增强学会经济活力(六)面向社会(会员)开展气象科技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培训,帮助会员充实新知识(七)开展青少年气象科技活动,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八)推动气象科技的交流、协作,组织气象技能竞赛,支持科学研究,发挥学会在气象行业内外的纽带作用(九)加强同相关学会间的联系,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协作(十)开展民间国际气象科技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气象合作,发展同国外有关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十一)组织海峡两岸气象界的学术交流、学者互访,推动科技合作,促进两岸大气科学的发展(十二)编辑、出版、发行气象科技文献、气象学术刊物和科普刊物及相关的音像制品(十三)向有关部门反映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举办为气象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和举荐人才,表彰奖励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气象科技工作者;提倡并鼓励会员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遵守科学道德,发扬协作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十四)加强学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使其适应工作的需要和学会的发展。第三章会员第八条本会会员分为个人会员、资深会员、荣誉会员、学生会员和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是学会组织的主体。本会遵循中国科协制定的统一编码原则,对个人会员进行全国统一编码。第九条申请加入本会必须承认本会章程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个人会员:(1)担任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专业编辑及其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气象或与气象科技有关专业的科技人员(2)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气象或与气象科技有关专业的科技人员(3)气象或与气象科技有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在科研、教学、生产、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工作三年以上,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4)虽非高等院校本科毕业,但已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学术水平的气象或与气象科技有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工作者以及热心并积极支持本会工作的领导干部(5)符合上述条件的外籍或定居国外的中国籍气象科技人员。(二)资深会员从事气象或与气象科技有关的业务、科研、教学、管理工作30年以上,且具有正研究员级职称,对气象科技有重要贡献,具有较高学术威望,热心参加学会活动者可申请为资深会员。(三)荣誉会员对本会或对气象科技有重大贡献的国内外著名气象专家、学者或热心本会活动的知名人士,可授予荣誉会员。(四)学生会员气象或与气象科技有关专业的在校学生,经所在学校或系证明可申请为学生会员。学生会员的会籍与学籍相同。(五)单位会员凡依法登记并与本会专业有关,并具备一定数量科技人员的科研、教学、管理、企事业单位以及依法成立的有关学术性团体,愿意参加本会举办的活动,支持本会工作,可申请为单位会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气象学会为本会基本单位会员单位。第十条会员入会程序:(一)个人会员:由本人提出申请,并由两名以上本会会员介绍,经本会批准后发给会员证。定居国外的中国籍和外籍气象科技工作者,由本人向本会提出申请,或经本会会员、学科(工作)委员会推荐并征得本人同意,经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报中国科协备案。(二)资深会员:由本人向本会提出申请,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三)荣誉会员:经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名授予。(四)学生会员:由本人向本会提出申请注册。(五)单位会员:由申请单位向本会提出申请,经本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第十一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和义务:(一)个人会员(1)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对本会工作有建议权、批评权和监督权(3)优先参加本会举办的学术、科普及其他活动(4)受聘担任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委员以上学会职务(5)优惠订阅本会所有编印的出版物(6)遵守本会章程(7)执行本会决议,维护本会合法权益,完成本会委托工作(8)按规定缴纳会费。(二)资深会员(1)履行个人会员的各项权利和义务(2)赠阅本会所有编印的出版物(3)享有本会推荐院士候选人的提名资格。(三)学生会员(1)无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对本会工作有建议权、批评权和监督权(3)减或免交参加本会举办的学术交流会注册费(4)减或免收在本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合著为第一作者,且作者均为学生)的版面费(5)按规定缴纳会费。(四)单位会员(1)优先参加本会组织的有关活动(2)优惠订阅本会所有编印的出版物(3)可要求本会优先给予技术咨询(4)可要求本会协助举办培训班等(5)执行本会决议、接受本会委托的工作(6)协助开展有关的学术、科普及其他活动(7)按规定交纳会费。第十二条各类会员的会籍由本会秘书处管理。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可委托会员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气象学会协助管理,会费缴纳数额及管理办法按理事会制订的实施细则执行。第十三条本会会员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会员如一年不缴纳会费,经本会通知补交仍不履行章程规定的缴纳会费义务,视为自动退会,并追回已发的会员证。再次申请入会需重新审批。不交纳会费者,不能担任学会职务。第十四条凡触犯刑律或有严重违反本会章程行为的会员,经本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或其委托的机构决定予以除名,由本会秘书处在有关刊物、报纸和网站上公告。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的产生、罢免第十五条本会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责是:(一)决定工作方针和任务,审议批准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二)制定和修改章程(三)选举和罢免理事(四)报告近期内各分支学科的进展(五)决定终止事宜(六)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十六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会员代表的半数以上通过方能生效;制定和修改章程,须经到会会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第十七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四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经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作出决议,报中国科协批准。但提前或延期换届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在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按照本会章程和民主程序进行。第十八条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通过充分酝酿、民主协商,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选举产生。具体选举办法由常务理事会确定。第十九条理事会行使以下职权:(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二)选举、罢免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选举(或聘任)、罢免(或解聘)秘书长(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实体机构(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八)审定学会活动计划,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十)筹集活动经费,监督经费的管理及使用(十一)进行奖励、表彰和授予荣誉称号(十二)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二十条理事会原则上需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的三分之二以上理事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不能到会,可委托代表参加,并有委托投票权。第二十一条理事会每年一般应召开一次,也可采取通信方式召开。第二十二条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在理事会休会期间行使第十九条(一)、(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第二十三条常务理事会原则上需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需有到会的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通过方能生效。常务理事不能到会,本人申明并经同意后,可委托代表参加,并有委托投票权。第二十四条常务理事会每年一般应召开二次会议,也可采取通信形式召开。第二十五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组成原则:(一)理事会人数原则上根据本会会员数量按一定比例确定;常务理事会人数不得超过理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二)理事、常务理事会组成要体现专业、地区、部门分布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合理的年龄结构(三)专家、学者、在产学研第一线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与管理人员比例适当(四)每届成员调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造成理事职务空缺时,可由原推荐单位向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更换理事的申请,常务理事会应受理并以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同意决定更替。第二十六条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热爱祖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三)理事长、副理事长任职时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任职时年龄一般不超过62周岁(四)热心学会工作、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七)工作作风民主、团队精神强。第二十七条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候选人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规定的须经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提议,报中国科协书记处同意后方可选举;报民政部批准后方可任职。第二十八条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对任期内业绩突出,会员认可度高的秘书长,经常务理事会提名,理事会三分之二以上理事表决通过,学会内公示后,报经中国科协书记处审批同意,并履行民主选举程序后,可再延长一届任期。第二十九条本会理事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如因特殊情况需由副理事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应报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第三十条本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一)召开和主持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二)检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理事长因故不能履行职权,由理事长委派或常务理事会指定一位副理事长或秘书长代行职权。第三十一条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任(五)受理事长委托签署有关文件(六)处理其他日常事务。第三十二条对本会有重大贡献的著名专家、学者,可由理事会聘请担任本会名誉理事长、名誉理事,任期与理事会相同。第三十三条理事会下设若干工作委员会和分支学科委员会。为加强对各委员会的领导和便于开展活动,应分别挂靠在某一业务、科研或教学单位,主任委员人选由挂靠单位提名,并指派学术秘书,给予经费资助。各委员会由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二到四人、委员若干人组成。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委员分工成立若干学组。各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聘任,任期与理事会相同,可连聘连任。各学科委员会是理事会领导下的具有学科代表性的工作机构,行使以下职权:(一)制定本学科的学术活动计划(二)召开本学科的学术会议和组织其他科技活动(三)提出本学科发展情况的报告和建议(四)评选本学科的优秀论文,推荐本学科的科技成果(五)承办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交办的其他工作。第三十四条本会常设办事机构为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由若干专职干部组成。秘书长负责主持秘书处日常工作,受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中国气象局领导。学会办事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由挂靠单位按其编制管理权限进行管理,执行国家关于干部工资、福利以及离退休制度的规定。第三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气象学会业务上受本会指导。第五章经费及资产管理第三十六条本会经费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由秘书处负责管理和使用。经费来源:(一)国家资助(由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局资助)(二)理事单位资助(三)国内外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捐赠资助(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五)会员会费、学会基金及其他收入。第三十七条 本会的所有资产为公有资产,受法律保护。本会的资产管理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并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督。第六章章程修改程序第三十八条 本会章程依据中国科协章程和民政部有关规定制订。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第三十九条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有10名以上会员联名提议,经理事会同意后提交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修改后的本会章程,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的15天内,报请中国科协审查同意,并由本会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第七章终止程序及善后处理第四十条在本会10名以上(含10名)理事或5名以上(含5名)常务理事提出终止本会活动的建议时,经召开理事会全体会议讨论决定,以到会的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同意确定本会继续或终止活动,并报业务主管部门审定。终止活动需在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第四十一条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第八章会徽第四十二条本会会徽由长城、卫星、太阳、云、雨图案、1924(本会成立年份)以及中国气象学会中英文名称组成。第四十三条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悬挂,在出版物上印制,也可作为徽章佩戴。第九章附则第四十四条本章程经2010年10月19日本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第四十五条本章程解释权属本会常务理事会。

  • 索引序列
  •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怎么写
  •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
  •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和职责
  •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内容有哪些
  •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工作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