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是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是

发布时间: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是

1.1980年9月~1985年7月,内蒙古医学院,中医专业,学士学位。2.1989年9月~1992年7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硕士学位。3.1994年9月~1997年7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妇科专业,博士学位。4.2004年12月~2007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学,博士后。 1989年~1992年,在导师们的指导下观察并报道了益气养阴、化瘀止血法治疗49例崩漏患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硕士学位。1994年~1997年从师傅方珍主任医师,重点研究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在国内首先将国际上临床医学采用的Logistic回归和CART树型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用于中医药的疗效评价,并证实这种多因素的统计学方法更适用于整体辨证分析,能更准确地、科学地、客观地说明中医疗效与辨证施治的关系,获博士学位。2004~2007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博士后流动站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成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及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的示范性研究”的部分工作。工作期间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课题的课题组长,完成“调经助卵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鉴定,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还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调经止血冲剂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胎宝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均按要求完成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鉴定,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培养硕士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和港澳台班的教学工作。2000年~2004年,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港澳台第二学位班“中医妇科学”每学年的授课工作。2001年~至今,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金匮要略》部分章节的授课工作。还不定期完成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的部分授课工作。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交流论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8篇;参加5部著作。中药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药杂志编委。“调经助卵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调经止血冲剂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胎宝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科研简况及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大会的交流座谈。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

1.1980年9月~1985年7月,内蒙古医学院,中医专业,学士学位。2.1989年9月~1992年7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硕士学位。3.1994年9月~1997年7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妇科专业,博士学位。4.2004年12月~2007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学,博士后。 1989年~1992年,在导师们的指导下观察并报道了益气养阴、化瘀止血法治疗49例崩漏患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硕士学位。1994年~1997年从师傅方珍主任医师,重点研究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在国内首先将国际上临床医学采用的Logistic回归和CART树型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用于中医药的疗效评价,并证实这种多因素的统计学方法更适用于整体辨证分析,能更准确地、科学地、客观地说明中医疗效与辨证施治的关系,获博士学位。2004~2007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博士后流动站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成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及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的示范性研究”的部分工作。工作期间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课题的课题组长,完成“调经助卵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鉴定,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还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调经止血冲剂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胎宝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均按要求完成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鉴定,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培养硕士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和港澳台班的教学工作。2000年~2004年,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港澳台第二学位班“中医妇科学”每学年的授课工作。2001年~至今,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金匮要略》部分章节的授课工作。还不定期完成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的部分授课工作。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交流论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8篇;参加5部著作。中药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药杂志编委。“调经助卵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调经止血冲剂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胎宝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科研简况及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大会的交流座谈。

张允岭,男,1963年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学术委员会常委、内科临床诊断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博士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痴呆科学家联盟理事,中国身心疾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药杂志编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天津中医药编委。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当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

香港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张大钊教授,于1997年6月29日接受查裏斯王子颁发英女王MBE勋衔,表彰他在中医学方面的成就,这是香港中医荣获此特殊的第一人。 香港特首董建华任命张大钊教授为香港中医药发展委员会主席。 高血压病是危害世界人民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各国的医学家都为防治本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治疗高血压病的西药很多,而采用纯天然品治疗高血压已日益引起各国专家的重视。 珠海市奇佳药业有限公司,走在这个研究的前列,他们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产品“脉舒平袋泡茶剂”已经广东省卫生厅批准生产。这个制剂完全由纯中草药制成,不含任何西药成份,组方依据符合中医理论。经过动物实验、药理实验研究,证实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长期服用安全。临床较大组病例验证,降压效果显著、稳定。 该药的开发成功,将给国内、外患者带来福音,并显示出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广阔前景。 张大钊 一九九八年五月於香港 中医学教授 香港中医药发展委员会 中药组主席 张大钊,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内科,1962年又于湖北中医学院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并获卫生部颁发奖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病、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曾任暨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和附属华侨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1989年退休回香港定居。

Liu JX(刘建勋),Yu Z,Li XZ,Fu JH,Shang XH,Yan AG,Shi Y,Ma YL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diltiazem re-evaluated by a novel myocardial ischemic model in Chinese miniature swine,Acta Pharmacol Sin,2007;28(1): 52- Liu JX(刘建勋),Li XZ,Ma XB,Lin CR,Wang YH,Ma XY,Wang M Cardio-protectvie effects of Corocalm o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Chin J Integr Med,2006,12(3): 199- Liu JX(刘建勋),Cong WH,Xu L,Wang JN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extracts of ginseng and ginkgo biloba on acetylcholine in amyloid beta-protein-treated rats determined by an improved HPLC Acta Pharmacol Sin 2004,25:1118- Liu JX(刘建勋),Shang XH,Fu JH,Li XZ,Wang G Effects of recombinant staphylokinase on coronary thrombosis in Chinese experimental miniature Acta Pharmacol S 2002,23(6): 509- Liu JX(刘建勋),Li XZ,Shang XH,Cong WH Effects of Shuguan Capsule on myocardial blood floow and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2007;29(8):1115- Zheng YQ,Liu JX(刘建勋),Wang JN,Xu L Effects of crocin on reperfusion-induced oxidative/nitrative injury to cerebral microvessels after global Brain Res,2007; 1138:86- Zeng GF,Liu JX(刘建勋),Wang LX,Xu Q,Xiao HB,Liang XM A uniform HPLC method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Salvia miltiorrhiza,Panax notoginseng,and Fufang D Journal of Chromtographic Science,2006,44(10): 591- 刘建勋,韩笑,孙宇扬 含药血清药理作用强度与体内给药的量效、时效关系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829- 刘建勋,韩笑,许勇刚,麻柔 双参通冠方药物血清抗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Ca2+超载的机制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2):995- 刘建勋,韩笑,马晓斌,王杨慧 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核因子-κB信号途径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 228- 刘建勋,于震,李欣志,付建华,尚晓泓,史跃,马彦雷 双参宁心胶囊对心导管介入血栓法制备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8):728- 刘建勋,李欣志 中药新药有效性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方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4):78- 刘建勋,吴晓阳 中药复方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思路与探讨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3(3):172- 丛伟红,刘建勋 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5):497- 于 震,刘建勋,李欣志,尚晓泓,闫爱国,冯新庆 双参宁心胶囊对小型猪介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6):1695- 李欣志,刘建勋,尚晓泓,付建华 重组纳豆激酶对小型猪冠状动脉血栓的溶解作用中国药学杂志,2006,41(8)589- 李欣志,刘建勋,尚晓泓 重组纳豆激酶重复给药对Beagle犬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0):777- 丛伟红,刘建勋,徐立 人参、银杏叶提取物对β-淀粉样蛋白1-40毒性损伤大鼠全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6):747- 韩 笑,刘建勋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4- 于 震,刘建勋 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3): 273-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是谁

武汉创业导师,任同济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物研究室暨中药研究室主任,主任药师,执业药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秘书,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武汉分会中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武汉分会常务理事。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审评专家,武汉市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中草药》杂志特邀编委,《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医药导报》等杂志常务编委。

王晞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院名医、省中年名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肠道灌疗重点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山西分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医学会副理事长、《山西中医》杂志主编。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工程优秀人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

翟章锁,河北省保定人,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并在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得到了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现任北京总院甲状腺中医诊疗中心专家组组长,荣获中国中医药协会甲状腺疾病临床研究三等奖。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2年,多次被邀请出席甲状腺疾病的学术交流活动,先后在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撰写著作两部,多次获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奖、省级科技成果奖、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多年来积累了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医术,并在治疗甲状腺疾病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为中医在甲状腺疾病领域的治疗作出了重大贡献。 擅长领域 对内分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治疗经验。外文名ZhaiZhangSuo主要成就荣获甲状腺疾病临床研究三等奖代表作品TH磁药免疫平衡疗法毕业院校河北中医学院中文名翟章锁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职业主任医师民族汉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56年8月11日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张天禄,汉族,1926年5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县龙泉镇(现划属成都市龙泉区)一个普通的农、商家庭,父亲经商,其兄务农。念初中时,一天,身体一贯康健的母亲突患腹泻病,找遍镇上名医用遍良药均不见效,拖延月余终因衰竭而亡。张天禄极为悲痛,从此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学习医药,为病患者和家人解除疾苦。1944年冬,高中毕业,因寒假各大学均不招生,他便报名参加了华西协和大学先修班学习(半年)。他学习用功,从未缺席一堂课,期终考试名列全班第二。当时,学校规定,凡先修班考试成绩前两名的学生有权选择学校的任何院系。张天禄起先自己选择了当时最为著名的医学院口腔系。后与家人商议,认为牙科学习年限较长,且无公费资助,当时家境不太好,恐难支撑常年的学、食费用,便在入学后转到惟一有公费资助的理学院药学系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学习医药的志愿。入学后不久,抗日战争胜利,全校同学无不欢欣鼓舞,喜形于色,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但这样美好的日子并不太久,国民党便发动了内战。爱国学子无不痛恨蒋介石大逆不道,不顾人民死活,重又点燃战火,把人民拖回到水深火热之中。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校园里反饥饿、反内战的浪潮,爱国学生纷纷上街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张天禄也不例外,类似这样的活动参加了3次。1949年夏大学毕业,随即于7月应聘于成都标准药房工作,任营业主任。12 月成都解放,便转入泽生药房工作,1950年5月又转到新建立的成都新药联合制药厂任技师工作。该厂生产的品种不多,只有注射用水、磺胺噻唑、维生素C、维生素B1及阿司匹林片等十几种产品。由于该厂产品质量好,故销路比一般老厂的要好,名声也较大,很快便成为成都地区有影响的药厂之一。1952年,张天禄经厂方同意外出学习,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学习的路线是北京、大连、上海。在北京除了参观数家药厂外,还拜访了当时中国药学会(以下简称药学会)的理事长孟目的老前辈及秘书魏鉴明同志。孟目的对他说学会缺人,正需要有志向的年轻人来创办刊物。并说:“学会是人才荟萃之地,专家教授云集,是年轻人学习最好的地方。另外学会要办的刊物是向广大会员、作者、读者传播药学新知识、新技术的媒体,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园地。”孟老的一席话,使爱学习的张天禄动了心,同时创办的刊物又是在北京出版,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人民最热爱、最向往的地方。1952年5月,在到北京工作是无上荣光的思想驱使下,张天禄舍下多年生活的故乡成都,舍下众多老师及亲朋好友,更重要的是舍下1951年当选为成都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职的机会,赴北京中国药学会工作。是年11月,学会在北京召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即第13届年会),张天禄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创办两种刊物,即《药学学报》和《药学通报》。张天禄有志于刊物的编辑工作,随即与陈新谦先生等共同筹划《药学通报》的创刊和出版,并担任该刊的专职编辑,从此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1953年《药学通报》正式出版发行,“文化大革命”期间,杂志停刊。1968年他和学会的同志一起到卫生部江西五七干校学习和劳动,后又调到干校五七医院药房工作。再后同五七医院一起下放在江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从事了近十年的中医临床工作。1978年7月《药学通报》复刊后才调回北京继续从事编辑工作。张天禄历任《药学通报》编辑、编委、编辑部主任、编审、《中国药学杂志》(药学通报易名)副主编、主编。他是新中国成立后,专门从事药学期刊编辑工作屈指可数的几位前辈之一。张天禄曾先后任成都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药学会代理副秘书长,中国药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国制药企业概况》、《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药学卷》、《中国新药杂志》等书刊副主编,《新编药物学》、《医院药物手册》、《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房》、《中国药学年鉴》、《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等书刊的编委及常务编委。还曾担任成都药业工会、中国药学会工会、中华医学会工会副主席及主席。张天禄事迹曾被载入中宣部出版局编、陈云同志题写书名的《编辑家列传》(1986)及《中国药学杂志》药学人物栏目中(1996)。由于他工作较突出,成果显著,曾多次获奖及先进工作者称号,如获卫生部先进工作者(1959),北京新闻出版局、北京科学技术编辑学会编辑金奖(1992)等。1995年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是的参考资料: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9--药学: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中国药理学通报 8、中国抗生素杂志 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1、中国新药杂志 12、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3、中国药房 14、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5、华西药学杂志 16、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事杂志编辑部主任

名字与漯河的名字很搭,清惠廉明,欢迎!

王意忠,男,46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航天中心医院)血液、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锦州医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中国保健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疼痛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编审。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编委。和患者王意忠,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锦州医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中国保健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疼痛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编审,《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编委。他热爱中医药事业,师承著名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周蔼祥研究员,从事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实践20余年,医术精湛,爱岗敬业,始终坚持以高尚医德立身,以高超医术济世。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白血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方法。通过这次评选,王意忠同志系统地梳理了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及资料,全面总结了自己创建的诊疗方法理论。他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之所痛,医德高尚,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 1968年3月出生※ 1993 年7 月硕士生毕业至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工作至今※ 1999 年9 月获得博士学位 导师:周后元院士※ 2002 年12 月晋升研究员※ 2004 年7 月担任化学制药部主任※ 2006 年6 月评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编委,浙江海正药业-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联合实验室主任,江苏康缘药业-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

  • 索引序列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是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是谁
  •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 中国药事杂志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