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SCI收录的中文期刊

SCI收录的中文期刊

发布时间:

SCI收录的中文期刊

你可以看看小木虫这里有讨论是有中文期刊的,比如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这个现在好像改成英文版了)、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新型炭材料其中我只查了下化学学报,链接如下:确实是中文期刊,而且被国外SCI检索。日本貌似也有的SCI期刊是日语的所以说中文期刊是有的,但估计影响因子不是很高吧

SCI都是英文的杂志,没有中文,但是国内也有SCI的期刊的 辑文编译老师非常了得,知道得很多,可以去问问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简称。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其中以SCI最为重要。主要收录理工科医学等方向的论文,期刊比较多,可根据你的研究方向选择适合的期刊。

说到发英文文章,就不得不说到几个文献索引,比如SCI,EI,SSCI等。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也导致了现在一些院校对硕士、博士的论文要求就是SCI文章多少多少篇。SCI 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于1960年出版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以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可以对某篇文章、某篇作者所收录的文章、某篇科研单位、某篇期刊,甚至是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被分析对象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一般来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越高,说明该文章在所在的研究领域里产生的影响越大,被国际同行的关注程度越高,从而说明文章作者的学术水平越高。而某个期刊整体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也说明了该期刊在所在的研究领域内的水平越高,就体现在影响因子越高。把期刊、文章的指标进行量化的结果,在现实中就成了把文章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跟文章的被引用次数成为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水平的标准了。在web of knowledge上,通过论文检索功能可以查到相关研究课题各个阶段的文章发表状况以及文章的摘要,还可以交叉索引,得到该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及被引用状况等各种非常有用的信息。SCI收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论文,所以它的指标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的成果。这样就对偏向工程的科研人员很不公平,因为即使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应用工作,但是发表的文章很可能不被SCI收录。所以,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 就成了另外一个评价标准。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工程技术类检索工具。1998年的时候被Elsevier购买。它收录了大量工程技术类期刊,范围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国内的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不是很多,但是给EI收录的期刊就不少了。由于EI收录的期刊量比较大,间接也导致EI文章比较容易发表。所以,很多院校并没有把EI文章当作一个评判标准。除了期刊之外,会议是文章的另外一个来源。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 就是用来收录检索会议文章。它成立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在笔者所在的领域里,会议文章要比期刊文章容易发表的多,而且会议文章基本上是不经过同行评议的,所以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在个人简历基本上是不把会议文章列入的。

被sci收录的中文期刊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如下图:

中文有SCI期刊,但是领域是不多的,一般只有与实验相关的领域才会有中文的SCI,而且中文的SCI非常难录用,竞争度不是一般的激烈,所以建议你如果论文实力不够不建议去投,你投国外的SCI难度都要小点,实在不行你就发EI会议论文吧,你可以百度搜下:EI学术会议中心,上面有专门的知识模块讲解这个,可以学习下

如图:由于按照专业建所建学协会的原因,科研院所和学协会,在拥有一两种顶级期刊后,一般没有动力创办更多的期刊了。大学则不然,尤其是综合性大学。一旦A学院创办SCI期刊成功,BCD等学院很可能会积极跟进的。好的学院,有比较强的多个系,足以支撑更多的期刊。比如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现在就支撑5种左右英文期刊,上表中的Underground Space,是其地下系的。同济大学作为第三主办单位参与的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也在土木学院;2020年高起点新刊《智能建造》也在土木学院(2021年Launch);还有两种好像还没有CN号。不少双一流大学,已经意识到创建世界一流期刊,对双一流建设的促进作用,陆陆续续行动中啦。可以预期,这一趋势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中文

SCI都是英文的杂志,没有中文,但是国内也有SCI的期刊的 辑文编译老师非常了得,知道得很多,可以去问问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个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为避免引起误会,确切的说,不应该叫做“SCI期刊”,因为它是一个科学引文检索模式 。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7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截止至2006年6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SCI期刊共收录30种,其中核心期刊(印刷版/光盘版)16种。被耳鼻喉科专业这30种SCI-E杂志收录都可以称作被SCI收录。

在知网有sci分类栏目。栏目下就显示名字和影响因子。望采纳@

有的,但是不多。也不是每个领域都有,有的只是;化学学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之类的。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中国工程院院刊是sci。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正式收录,标志着《Engineering》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已经获得了国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认可,进入了全新的国际平台。《Engineering》已于2016年末入选中国科协首批“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成为我国“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影响因子快速提升中新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工程院1日通过官网发布消息说,根据科睿唯安《2020年期刊引证报告》最新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19年影响因子达495,在工程综合类期刊Q1区排名由上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4位,在SCI收录的中国大陆253种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达到第18位。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工程院-《Engineering》期刊被SCI正式收录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如下图:

中医的sci收录期刊

CHINESEMEDICAL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2113(英文5261版)月刊ISSN:0366-6999影响因子393CELL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1653版)双月刊1001-729中西医版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医杂志(英文版)中国权药理学杂志

1、中医杂志英文版《Journa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2、中国结合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sci,中华医学杂志是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之分的,英文版名为ChineseMedicalJournal,CN:11-2154/R,ISSN:0366-699,是中华医学会会刊,创刊于1887年,半月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中华医学杂志》设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临床、基础研究)、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学术争鸣、循证医学、病例报告、技术交流、临床医学影像、药物与临床、标准与规范、会议纪要、专题笔谈、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动态、读者来信、书评(或书讯)、人才交流与招聘以及学术活动预告等栏目。中华医学杂志投稿要求《中华医学杂志》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当报道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地区、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500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一、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 索引序列
  • SCI收录的中文期刊
  • 被sci收录的中文期刊
  •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中文
  •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 中医的sci收录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