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局部解剖学论文范文模板

局部解剖学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

局部解剖学论文范文模板

这方面的论文好多的,在网上好好的搜搜看吧!

1946年秋,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在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的基础上成立,但未建立解剖学教研室。解剖课由中央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李武功副教授等兼任。当时有助教1人,技术员2人。教学设备简陋,仅有少量尸体标本。1949年8月兰州市解放,同年9月,兰州大学医学院首届毕业生曾俊三留校任解剖学教师。至1953年,兰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科分为两个教学组:大体解剖学组由曾俊三同志负责;组织胚胎学组由张爱诚同志负责,并领导全学科工作。两个组共有副教授1人,助教4人,技术员2人,工人2人。教学设备和标本有所增加。1954年9月,原兰州医学院独立建院,并设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曾俊三主任领导下,开始编写解剖学教材,进行实验室建设。1956—1962年,宫敬忠,黄志霖,陈浩德等同志先后调来解剖教研室工作,又有本院毕业生留校任解剖学教学工作,教师队伍逐渐扩大。在此期间,解剖教研室共有教师11人。宫敬忠任教研室主任,曾俊三、陈浩德任副主任。教研室开设了3个实验室,教学设备和尸体标本都有明显改善。曾经受卫生厅委托,解剖教研室举办过3期中级解剖师资班,学制一年,为省内各卫校培训师资队伍。1961年宫敬忠招收了我省第一个解剖专业研究生(刘恩芝,西北师大体育系退休),并创建了神经解剖学研究室,为教研室开展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创造了良好条件。1966—1976年,文革期间,解剖教研室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合并,组建教学分队,进行开门办学。1977—1985年,1977年高考统一招生的77级开始,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又增设局部解剖学,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很高,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979年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成为学院最早具备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的硕士点之一。1980年后,教研室将局部解剖学由教师示教标本,改为学生自己解剖操作尸体,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1982年后,学校实行多层次办学,招生规模扩大,解剖学教研室承担有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解剖课。据1985年统计,教研室开设有5个实验室,每年承担约1081人次的授课任务,课时数达到3200学时以上。在此期间,教研室共有教师17人,技术员6人,工人1人,宫敬忠任教研室主任,宋景民、冯慎远任教研室副主任。改革开放20年来,解剖教研室的教职员工在教学设备较简陋,教学条件较差,教学与科研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克服了许多困难,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尤其在九十年代后解剖学教研室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实验室建设更趋完善,同时加大了科研工作力度,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据1997年统计,该年度共完成了14种层次专业44个班次3722学时的解剖学教学任务,学生人数达到1144人次。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成立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是学院最大的所,共有教师及教辅人员18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5人,中级教辅人员3人,初级教辅人员2人; 10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博士学位。有中共党员13人。宋焱峰教授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拥有10个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承担着全校各系各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神经科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人体解剖组织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医学科学研究与论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04年统计85个班,9678学时。学生人数达2300人次。同时,承接全省遗体捐献者的接待任务和尸体收集工作。每年收集25具左右尸体。解剖学教研室共有5个科研方向: 睡眠-觉醒周期变化的中枢调控。睡眠在学习、记忆中作用。神经毒-肉毒毒素临床应用的机理。脑疾病与神经营养。心脑血管疾病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从建院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先后共有50多位教师在本教研室工作。五十多年来教研室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0多名,各类本、专科学生数万名,学员遍布世界各地,为祖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疫学研究所历史已逾半个世纪,属校内成立最早的基层教学与科研组织之一。1946年,由兰州大学医学系“细菌科”筹备成立微生物学教研室,当时教师只有沈彤笙教授、王文义教授、梁大伟助教三位教师,采用油印的由王文义教授主编的微生物学教材,这是我国西北地区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的开始。1950年增加车鸿德、邵明德二位技术人员,1951年赵紫绡老师来校任教,1953年刘文老师、王良明老师来校任教,1954年,兰州大学的医学系独立建院为兰州医学院,教研室命名为“兰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1954年以前,每年级的学生为25-40人,由于学生人数少,教研室的职工人数少,完成的教学工作量也少。1970年以后,教研室的教学编制一直保持在10人左右,教学的工作量和教学水平逐年不断地有增加和提高。2003学年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层次的教学工作量约120个教学班,理论和实验年教学学时达4000学时。198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病原生物学硕士点,并招收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承担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本专科、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的教学,于2000年更名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研室,2004年随着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教研室改制为免疫学研究所,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从教研室分出,并入寄生虫教研室成立了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主要承担本专科、研究生的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的教学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默默耕耘,几度春秋, 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断地走向成熟和发展,200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免疫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医学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 在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现有4个教学实验室,另外有预备室、技术室、动物室及研究生科研实验室各1个。一次可接受4个教学实验班的教学任务。研究所有普通显微镜、冰箱、离心机、恒温箱、超净台等教学仪器和TC1825双层CO2孵箱、EF-4冷冻菌种干燥机、荧光显微镜、-20℃冰箱、酶联仪等专用仪器,科研实验室配备有相应的设备,具有细胞、分子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这篇可以不呢?楼主加分,留个邮箱我给你传。 麻醉术后急性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作者:唐春,李 云 【摘要】 目的 了解大蒜泥治疗因麻醉后患者出现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大蒜捣成泥状敷于患者的肚脐上, 5~20min后尿潴留症状解除。结果 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都能顺利地排出小便。结论 及时有效地解除了因麻醉术后出现的尿潴留。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原因;护理;大蒜泥 我院2009年1—5月共收治了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患者397例,手术中行臂丛麻醉231例,硬腰联合麻醉160例,全身麻醉6例。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共15例。其中硬腰联合麻醉中有12例,臂丛麻醉3例。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全部采用大蒜泥敷肚脐之后均顺利排尿,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法治疗急性尿潴留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5例, 男13例, 女2例;年龄20~60岁,平均40岁。其中硬腰联合麻醉男10例,女2例;臂丛麻醉男2例,女1例。 2 结果 本组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全部采用大蒜泥敷于肚脐之后都顺利排出了小便,成功率为100%。 2 护理特点 1 尿潴留的原因 因麻醉术后尤其是在硬腰联合麻醉后脊髓排尿反射受到暂时的阻断,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致使膀胱过度膨胀,逼尿肌张力松弛或消失,膀胱内压持续升高,以致不能自行排尿。再加上术后患者卧床,环境的改变,不习惯在病床上排尿,引起会阴部肌肉紧张,影响膀胱括约肌的放松和收缩,从而导致了尿潴留的发生。 患者表现为下腹胀满疼痛,情绪紧张,烦躁不安,又进一步加重了尿道括约肌的痉挛,使排尿更加困难,术中、术后输液速度过快,量过多,也是导致尿潴留的重要因素。 2 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因患者担心术后疼痛,产生恐惧心理,护士应多安慰病人,让患者情绪稳定,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以利于排尿。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嘱患者取仰卧位,将捣成泥状的大蒜敷于患者的肚脐上,观察5~20min,促使患者身体发汗,排除寒气。因肚脐在中医学里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络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主要通行三焦,通过肚脐能治疗脏腑之疾病。解剖结构因肚脐的表皮角质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皮下又无脂肪组织,皮肤与筋膜直接相连,药物最容易渗透通达,并且渗透力极强。所以脐部敷药优于其他任何部位。 3 操作中注意事项 《本草纲目》介绍大蒜性温,味辛辣,入脾、胃、肺经。具有行气滞,暖脾胃的功效。又有利尿,消炎,杀菌,止泻,降压,祛痰,防癌的作用,又称为天然的抗生素。临床上在敷大蒜泥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局部皮肤,如果出现皮肤发红,灼热等情况应立即将大蒜撤走,用冷水毛巾敷于肚脐上,嘱咐患者千万不要抓挠肚脐,以免损伤皮肤。如遇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通过蒜泥敷于肚脐的处理后在患者有尿意感时护士应帮助患者排尿,护理人员用双手从患者腹部的左边向右边轻轻地推揉膨胀的膀胱10~20次,使患者腹肌松弛,一般情况下1~3min即可顺利排尿。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让其能够顺利排尿。 3 讨论 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大多数都是急诊手术患者,病人入院时没有思想准备,术前亦未在床上进行排尿训练,再加上病人术后的紧张心理,环境及排尿方式改变等各种因素都会对术后尿潴留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在这时就应针对性开展护理工作,术前应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术后及时督促患者尽早排尿,尽量做到改善排尿环境,减轻手术后病人的痛苦,这样有利于术后的健康恢复。我们在临床上采取非导尿的措施,解除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因导尿而引起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用大蒜泥敷于肚脐上的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方便患者而又没有大的风险,通过在临床上的实践,效果非常满意。也为患者减轻了因导尿而产生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现在学习的网站这么多,怎么会不可能有免费学习的网站呢,我也相信有免费学习的网站,楼上说的创新医学网,我去看了,就是免费的,挺好的,怎么会不可能有呢

局部解剖学论文范文

科目挺多的!解剖学,生理学,西医诊断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急诊医学,卫生法学,这些科目,无论中医、临床,都得学!临床的话,还要学医用高等数学,医学物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学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局部解剖学,生物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众多科目;中医的话,要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医古文,中医各家学说,医学史,内经选读,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急诊学等众多科目。医科大学,是比医学院整体实力更高的医学院校的命名,一般当一所医学院达到或超过医科大学的条件要求可以向当地教育厅和教育部申请升格为医科大学中国大陆境内的医科大学全日制在校生基本要求是规模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高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在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其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覆盖了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全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普通本科专业总数在20个以上。专任教师总数一般应使生师比不高于18∶1;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4。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不低于100人。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应达到“良好”以上,学校应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有2个国家级奖励;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一般至少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普通本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80册,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100册,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80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拥有相应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至少应当有一所直属附属医院和适用需要的教学医院。办学经费普通本科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领导班子具备《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关于高等学校领导任职条件要求,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有高等教育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领导班子。

先写

解剖学知识总结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 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 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 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 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 深——距体表较远近侧——近肢根 远侧——距肢根较远第一篇 运动系统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第一章 骨 学第一节 总 论 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部分。 由骨组织等构成的骨,坚硬而有弹性,并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活体骨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的器官,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有修复和改建的能力。正常的体力劳动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的良好发育。掌握骨的分类:分 类 形 态 功 能 分 布长 骨短 骨扁 骨不规则骨 长管状立方形板 状不规则形 在肌肉牵引下,起杠杆作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围成骨腔,保护器官某些头骨内部形成充满空气的腔,起共鸣作用(含气骨) 四肢,如肱骨、股骨。腕、踝部,如腕骨、跗骨等。头、胸部,如顶骨、肋骨。脊柱、颅底如椎骨、颞骨、上颌骨掌握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神经、血管等构成。 骨质----是骨的主要成份,分二部: 1、密质 由紧密排列的骨板层构成,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分布于骨的表层。长骨的骨干(中间较细的部分)由密质构成。在颅盖骨,密质构成内板与外板。 2、松质 由交织成网的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如长骨两端(称骺)及其它类型骨的内部,颅盖骨的松质称为板障。骨小梁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骨膜——是纤维组织构成的膜,新鲜骨的表面(除关节面的部分外)都覆有骨膜。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的营养、新生、修复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髓——分红、黄二种: 1.红骨髓 具有造血作用,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成人仅含于松质腔隙内。 2.黄骨髓 为脂肪组织,无造血作用,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内。 血管、神经 长骨的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骨干与骺之间有骺软骨,通过软骨细 胞的分裂、繁殖、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停止生长,并被骨化,在干骺结合处形 成骺线。 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有机物占骨重量的1/3,它作成骨的支架,赋予骨的弹性及韧性;无机物占2/3,使骨挺硬坚实,注意幼儿和老年人骨的特点。 骨的X线象的基本特征: 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骺软骨和骺线。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骺软骨 2,骺线 3.骨膜 4.含气骨 5.红骨髓 二、问答题 1.骨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一根长骨从幼年到成年是怎样增长和增粗的? 2.老年人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容易发生骨折? 3.骨膜的主要功能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中 轴 骨 一、躯干骨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躯干骨包括七个颈椎、十二个胸椎、五个腰椎、一块骶骨、一块尾骨、十二对肋及一块胸 骨。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内为松质,表面为密质。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份。 椎弓根 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参与构成椎间孔。椎弓椎弓板 由此发出七个突起:横突、上、下关节突各一对和一个棘突。椎孔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各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及其被膜。掌握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取典型的颈、胸、腰椎各一,进行比较,然后完成下列表格。名 称 椎 体 椎 孔 横 突 棘 突 肋凹颈 椎胸 椎腰 椎 特殊颈椎的特征: 第1颈椎:又名寰椎,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第2颈椎:又名枢椎,自椎体向上有一突起,称齿突。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骶骨的形态特点: 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背面隆凸。骶骨岬、骶前孔、骶正中嵴、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上份有耳状面(与髋骨相关节)、骶粗隆。 尾骨的形态特点: 仅第一尾椎还有横突和上关节突的痕迹。 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形态:长形扁骨,上宽下窄。 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胸骨剑突。 重要标志: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柄的上缘)、胸骨角(在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其两侧连接第2肋软骨)。 掌握肋的一般形态: 分类 真肋(1—7)、假肋(8—10)、浮肋(11—12)。肋 骨 结构 肋头、肋颈、肋结节、肋角、肋体、肋沟。肋 第1肋软骨与胸骨之间为软骨结合。肋软骨 第2—7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 第8—10肋软骨各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一肋的特点 宽、短,没有肋沟和肋角,分上、下二面及内、外二缘。内缘前份有前斜角肌结节,上面,在前斜角肌结节的前、后方,各有一浅沟,前方为锁骨下静脉沟,后方为锁骨下动脉沟。掌握躯干部的骨性标志: 颈静脉切迹:胸前上部胸骨柄上缘凹陷处。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胸骨角,第2肋软骨连于此角的两侧,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剑突:在胸骨下端,两侧肋弓构成的胸骨下角内。 肋弓:为胸廓前壁的下缘,由内上斜向外下,其下方为腹壁。 第七颈椎棘突:低头时平肩处最显著的突起。 第四腰椎棘突:与髂嵴最高点相平,(共他腰椎棘突可依此计数) 骶角:是第五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位置。二、颅骨 颅由23块形状、大小不一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除下颌骨和舌骨以外,彼此以缝或软骨牢固连结成一体。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脑颅——位于后上部,组成颅腔,容纳脑,对脑有保护、支持作用。颅 面颅——位于前下部,组成面部支架,保护、支持感觉器官及消化、呼吸系统的起始部。 (一)脑颅骨: 在整颅上辨认构成脑颅的八块颅骨: 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一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颞骨、筛骨、蝶骨的分部及各部可见的主要结构:颞 骨鳞 部——位于外耳门的前上方。乳突部——位于外耳门的后方,内含乳突小房。鼓 部——位于外耳门下方。岩 部——内含内耳及属于中耳的鼓室。筛 骨筛 板——呈水平位,构成鼻腔的顶,板上有许多小孔,称筛孔。垂直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一部分。筛骨迷路——内含筛窦,迷路内侧壁上有二个向下卷曲的小骨片,即上鼻甲的中鼻甲。 蝶 骨蝶骨体——位居中央,内含蝶窦,上面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蝶骨小翼——自蝶骨体向两侧伸展,构成颅前窝的后缘。蝶骨大翼——位于小翼后方,在大翼的根部有三个孔,自前向后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翼 突——向下的一对突起,根部有一矢状方向的翼管。颅盖骨的特点:密质构成颅盖骨的外板和内板(较外板薄,弧度又显著,当颅顶受暴力时,内板易发生骨折)。两板之间的松质、称为板障,内有静脉通过。

局部解剖学论文

一、论文 李 奎, 康相涛, 刘 英, 孙桂荣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5):1489~ 李 奎,谢定秦,李育良,庄志业,高亚林 狗肾上腺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脊髓内的定位及节段性分布-HRP法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1994,25(3):256~ 李 奎, 康相涛, 刘 英,李 明, 孙桂荣 固始鸡中枢免疫器官细胞和自然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2007,38(1):89~ 李 奎, 李 明, 康相涛, 刘 英, 孙桂荣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动态表达[J] 畜牧兽医学报,2008,39(7):967~ 李 奎, 孙桂荣, 康相涛, 刘 英, 刘忠虎, 李春丽, 李 明, 王永才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 胞增殖动态变化[J] 中国兽医学报,2008,28(8):953~ 李 奎, 王永才, 康相涛, 刘忠虎, 李春丽, 李 明, 孙桂荣, 刘 英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兽医学报,2009,29(10):1315~ 李 奎, 李 明, 康相涛, 刘 英 固始鸡脾脏内淋巴细胞自然凋亡超微结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5(8):55~ 李 奎, 刘 英, 康相涛 主要凋亡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J] 解剖科学进展,2007,13(1):62~65, 李 奎, 方丽云, 李建华, 刘 英, 康相涛 家禽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研究进展[J] 畜牧与兽医,2007,39(5):58~ 李 奎, 李建华, 方丽云, 王 超, 刘 英, 康相涛 细胞凋亡基因p53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及其生理意义[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1~ 李 奎,谢定秦,李育良,庄志业,高亚林 狗肾上腺交感节后神经元的定位研究[J] 解剖学杂志,1993,16(4):357~ 李 奎,肖传斌,张书松等 投射于肾上腺神经元的定位研究[J] 解剖科学进展,1996,2(1):66~ 李 奎,张书松,肖传斌,靳向阳,刘 英 狗肾脏感觉神经的来源[J] 解剖科学进展,2005,11(3):220~ 李 奎,谢定秦,李育良,庄志业,高亚林 狗肾上腺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定位(HRP法)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26(4):392~394, 李 奎,肖传斌,张书松等 山羊肝外胆道和十二指肠局部解剖学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6,30(3):261~ 李 奎,肖传斌,张书松,张龙现,刘 英 狗肾脏交感节后纤维来源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6):643~ 李 奎,刘 英 肾上腺,肾脏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及外周神经元定位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05,26(8):16~ 李 奎,褚雪吟,康相涛,孙桂荣,靳向阳 固始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发育规律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1):54~ 李 奎,肖传斌,张书松,刘忠虎,靳向阳 家畜解剖学本科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 解剖科学进展,2011,17(3):54~56二、著作 畜禽解剖学[M]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11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副主编 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M] 2001年1月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主编 家畜解剖学[M] 1993年4月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编 畜禽解剖学[M] 2005年7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编 动物病理学[M] 2001年1月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编 新编实用兽医手册[M] 2002年1月 中原农民出版社 参编 猪病诊断与防治[M] 2000年5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编 动物生物学野外实习指导[M] 2007年6月 郑州大学出版社 参编

1文体设计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论著、综述等不超过6 000字(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经验交流、教学研究、个案与短篇等不超过2 000字。2 文 题 力求简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3 摘 要 论著须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与之相对应,字数300字左右。英文摘要请译出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等。摘要请按目的 (Objective)、方法 (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 (Conclusion)四层次结构写,具体要求:①目的:需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②方法:需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病例(动物)数和必要的分组情况。③结果: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并与文内核实无误。④结论:需与研究目的相呼应。4 关键词 关键词为3~5个,采用最新版《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中文名用《医学主题记号注释字顺表》中的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肝炎表面抗原,乙型”。关键词之间用“;”分隔。5 统计学符号 应以国家标准GB335-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例如: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表示;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④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⑤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⑥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⑦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⑧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6 图 表 图应有图序、图题和图注,表应有表序和表题,在文中出现处留出位置。显微照片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中注释符号请用“a、b、c、d ……”等英文字母标注。图的大小通常以9 cm×6 cm为宜。横纵坐标标目应简明,且必须标注量和单位的国际符号。坐标上的量与单位的符号和缩略词应与正文一致。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并与正文相符。表中已列数据正文中不必赘述。7 计量单位 采用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pH用正体),例如:m(质量),t(时间),λ(波长)等;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计量单位之前空半格。8 数字用法 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温度30~40 ℃,角度25°~30°,(1°±5°),百分数40%~50%,(2±2) %,(6±5) mg ,3~4 cm,5万~10万;一组计量单位相同的量值可只在最后写出单位,如5、7、2、3 mL/kg。4位数以上用三分节法,每三位间隔半个字符,如 2 000万,23 456 245,141 592 6 (年份、部分番号、仪器型号、参考文献中的页码等除外)。甲状腺II度肿大、心功能II级,不能写成甲状腺II°肿大、心功能II°9 参考文献 作者亲自阅读过的(5年内为宜)主要文献为限,在文内用角码标注(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参考文献论著以10~15篇为宜,综述不多于20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作者(三位以内者全部列出,超过三位作者的只列前三位,后缀“等“).文题[J].刊名,年份,卷(期):起页-止页.10 其 它 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请用Word文档格式,用附件形式通过E-mail网上投稿,来稿请保证无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署名无争议等问题。论文如属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请在文稿首页注明“基金项目:……基金(编号)”。编委会对来稿有删改权,一经刊用酌致稿酬,另赠本刊1~2册。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第三军医大学《局解手术学杂志》编辑部,邮编:400038。

局部解剖学论文范文大全

1946年秋,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在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的基础上成立,但未建立解剖学教研室。解剖课由中央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李武功副教授等兼任。当时有助教1人,技术员2人。教学设备简陋,仅有少量尸体标本。1949年8月兰州市解放,同年9月,兰州大学医学院首届毕业生曾俊三留校任解剖学教师。至1953年,兰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科分为两个教学组:大体解剖学组由曾俊三同志负责;组织胚胎学组由张爱诚同志负责,并领导全学科工作。两个组共有副教授1人,助教4人,技术员2人,工人2人。教学设备和标本有所增加。1954年9月,原兰州医学院独立建院,并设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曾俊三主任领导下,开始编写解剖学教材,进行实验室建设。1956—1962年,宫敬忠,黄志霖,陈浩德等同志先后调来解剖教研室工作,又有本院毕业生留校任解剖学教学工作,教师队伍逐渐扩大。在此期间,解剖教研室共有教师11人。宫敬忠任教研室主任,曾俊三、陈浩德任副主任。教研室开设了3个实验室,教学设备和尸体标本都有明显改善。曾经受卫生厅委托,解剖教研室举办过3期中级解剖师资班,学制一年,为省内各卫校培训师资队伍。1961年宫敬忠招收了我省第一个解剖专业研究生(刘恩芝,西北师大体育系退休),并创建了神经解剖学研究室,为教研室开展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创造了良好条件。1966—1976年,文革期间,解剖教研室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合并,组建教学分队,进行开门办学。1977—1985年,1977年高考统一招生的77级开始,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又增设局部解剖学,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很高,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979年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成为学院最早具备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的硕士点之一。1980年后,教研室将局部解剖学由教师示教标本,改为学生自己解剖操作尸体,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1982年后,学校实行多层次办学,招生规模扩大,解剖学教研室承担有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解剖课。据1985年统计,教研室开设有5个实验室,每年承担约1081人次的授课任务,课时数达到3200学时以上。在此期间,教研室共有教师17人,技术员6人,工人1人,宫敬忠任教研室主任,宋景民、冯慎远任教研室副主任。改革开放20年来,解剖教研室的教职员工在教学设备较简陋,教学条件较差,教学与科研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克服了许多困难,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尤其在九十年代后解剖学教研室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实验室建设更趋完善,同时加大了科研工作力度,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据1997年统计,该年度共完成了14种层次专业44个班次3722学时的解剖学教学任务,学生人数达到1144人次。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成立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是学院最大的所,共有教师及教辅人员18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5人,中级教辅人员3人,初级教辅人员2人; 10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博士学位。有中共党员13人。宋焱峰教授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拥有10个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承担着全校各系各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神经科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人体解剖组织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医学科学研究与论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04年统计85个班,9678学时。学生人数达2300人次。同时,承接全省遗体捐献者的接待任务和尸体收集工作。每年收集25具左右尸体。解剖学教研室共有5个科研方向: 睡眠-觉醒周期变化的中枢调控。睡眠在学习、记忆中作用。神经毒-肉毒毒素临床应用的机理。脑疾病与神经营养。心脑血管疾病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从建院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先后共有50多位教师在本教研室工作。五十多年来教研室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0多名,各类本、专科学生数万名,学员遍布世界各地,为祖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疫学研究所历史已逾半个世纪,属校内成立最早的基层教学与科研组织之一。1946年,由兰州大学医学系“细菌科”筹备成立微生物学教研室,当时教师只有沈彤笙教授、王文义教授、梁大伟助教三位教师,采用油印的由王文义教授主编的微生物学教材,这是我国西北地区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的开始。1950年增加车鸿德、邵明德二位技术人员,1951年赵紫绡老师来校任教,1953年刘文老师、王良明老师来校任教,1954年,兰州大学的医学系独立建院为兰州医学院,教研室命名为“兰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1954年以前,每年级的学生为25-40人,由于学生人数少,教研室的职工人数少,完成的教学工作量也少。1970年以后,教研室的教学编制一直保持在10人左右,教学的工作量和教学水平逐年不断地有增加和提高。2003学年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层次的教学工作量约120个教学班,理论和实验年教学学时达4000学时。198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病原生物学硕士点,并招收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承担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本专科、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的教学,于2000年更名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研室,2004年随着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教研室改制为免疫学研究所,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从教研室分出,并入寄生虫教研室成立了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主要承担本专科、研究生的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的教学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默默耕耘,几度春秋, 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断地走向成熟和发展,200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免疫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医学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 在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现有4个教学实验室,另外有预备室、技术室、动物室及研究生科研实验室各1个。一次可接受4个教学实验班的教学任务。研究所有普通显微镜、冰箱、离心机、恒温箱、超净台等教学仪器和TC1825双层CO2孵箱、EF-4冷冻菌种干燥机、荧光显微镜、-20℃冰箱、酶联仪等专用仪器,科研实验室配备有相应的设备,具有细胞、分子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解剖学知识总结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 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 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 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 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 深——距体表较远近侧——近肢根 远侧——距肢根较远第一篇 运动系统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第一章 骨 学第一节 总 论 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部分。 由骨组织等构成的骨,坚硬而有弹性,并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活体骨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的器官,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有修复和改建的能力。正常的体力劳动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的良好发育。掌握骨的分类:分 类 形 态 功 能 分 布长 骨短 骨扁 骨不规则骨 长管状立方形板 状不规则形 在肌肉牵引下,起杠杆作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围成骨腔,保护器官某些头骨内部形成充满空气的腔,起共鸣作用(含气骨) 四肢,如肱骨、股骨。腕、踝部,如腕骨、跗骨等。头、胸部,如顶骨、肋骨。脊柱、颅底如椎骨、颞骨、上颌骨掌握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神经、血管等构成。 骨质----是骨的主要成份,分二部: 1、密质 由紧密排列的骨板层构成,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分布于骨的表层。长骨的骨干(中间较细的部分)由密质构成。在颅盖骨,密质构成内板与外板。 2、松质 由交织成网的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如长骨两端(称骺)及其它类型骨的内部,颅盖骨的松质称为板障。骨小梁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骨膜——是纤维组织构成的膜,新鲜骨的表面(除关节面的部分外)都覆有骨膜。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的营养、新生、修复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髓——分红、黄二种: 1.红骨髓 具有造血作用,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成人仅含于松质腔隙内。 2.黄骨髓 为脂肪组织,无造血作用,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内。 血管、神经 长骨的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骨干与骺之间有骺软骨,通过软骨细 胞的分裂、繁殖、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停止生长,并被骨化,在干骺结合处形 成骺线。 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有机物占骨重量的1/3,它作成骨的支架,赋予骨的弹性及韧性;无机物占2/3,使骨挺硬坚实,注意幼儿和老年人骨的特点。 骨的X线象的基本特征: 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骺软骨和骺线。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骺软骨 2,骺线 3.骨膜 4.含气骨 5.红骨髓 二、问答题 1.骨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一根长骨从幼年到成年是怎样增长和增粗的? 2.老年人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容易发生骨折? 3.骨膜的主要功能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中 轴 骨 一、躯干骨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躯干骨包括七个颈椎、十二个胸椎、五个腰椎、一块骶骨、一块尾骨、十二对肋及一块胸 骨。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内为松质,表面为密质。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份。 椎弓根 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参与构成椎间孔。椎弓椎弓板 由此发出七个突起:横突、上、下关节突各一对和一个棘突。椎孔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各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及其被膜。掌握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取典型的颈、胸、腰椎各一,进行比较,然后完成下列表格。名 称 椎 体 椎 孔 横 突 棘 突 肋凹颈 椎胸 椎腰 椎 特殊颈椎的特征: 第1颈椎:又名寰椎,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第2颈椎:又名枢椎,自椎体向上有一突起,称齿突。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骶骨的形态特点: 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背面隆凸。骶骨岬、骶前孔、骶正中嵴、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上份有耳状面(与髋骨相关节)、骶粗隆。 尾骨的形态特点: 仅第一尾椎还有横突和上关节突的痕迹。 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形态:长形扁骨,上宽下窄。 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胸骨剑突。 重要标志: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柄的上缘)、胸骨角(在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其两侧连接第2肋软骨)。 掌握肋的一般形态: 分类 真肋(1—7)、假肋(8—10)、浮肋(11—12)。肋 骨 结构 肋头、肋颈、肋结节、肋角、肋体、肋沟。肋 第1肋软骨与胸骨之间为软骨结合。肋软骨 第2—7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 第8—10肋软骨各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一肋的特点 宽、短,没有肋沟和肋角,分上、下二面及内、外二缘。内缘前份有前斜角肌结节,上面,在前斜角肌结节的前、后方,各有一浅沟,前方为锁骨下静脉沟,后方为锁骨下动脉沟。掌握躯干部的骨性标志: 颈静脉切迹:胸前上部胸骨柄上缘凹陷处。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胸骨角,第2肋软骨连于此角的两侧,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剑突:在胸骨下端,两侧肋弓构成的胸骨下角内。 肋弓:为胸廓前壁的下缘,由内上斜向外下,其下方为腹壁。 第七颈椎棘突:低头时平肩处最显著的突起。 第四腰椎棘突:与髂嵴最高点相平,(共他腰椎棘突可依此计数) 骶角:是第五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位置。二、颅骨 颅由23块形状、大小不一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除下颌骨和舌骨以外,彼此以缝或软骨牢固连结成一体。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脑颅——位于后上部,组成颅腔,容纳脑,对脑有保护、支持作用。颅 面颅——位于前下部,组成面部支架,保护、支持感觉器官及消化、呼吸系统的起始部。 (一)脑颅骨: 在整颅上辨认构成脑颅的八块颅骨: 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一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颞骨、筛骨、蝶骨的分部及各部可见的主要结构:颞 骨鳞 部——位于外耳门的前上方。乳突部——位于外耳门的后方,内含乳突小房。鼓 部——位于外耳门下方。岩 部——内含内耳及属于中耳的鼓室。筛 骨筛 板——呈水平位,构成鼻腔的顶,板上有许多小孔,称筛孔。垂直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一部分。筛骨迷路——内含筛窦,迷路内侧壁上有二个向下卷曲的小骨片,即上鼻甲的中鼻甲。 蝶 骨蝶骨体——位居中央,内含蝶窦,上面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蝶骨小翼——自蝶骨体向两侧伸展,构成颅前窝的后缘。蝶骨大翼——位于小翼后方,在大翼的根部有三个孔,自前向后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翼 突——向下的一对突起,根部有一矢状方向的翼管。颅盖骨的特点:密质构成颅盖骨的外板和内板(较外板薄,弧度又显著,当颅顶受暴力时,内板易发生骨折)。两板之间的松质、称为板障,内有静脉通过。

李春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导。 【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肛肠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肛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医学会肛肠学组主任委员;13辽宁省免疫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14.沈阳市医师协会肛肠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15.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肛肠外科学》主编;16.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肛肠病学》主编。主编出版《肛肠外科学》等大学教材、专著20部。 【出版教材、专著】主要有:(共29部,教材7部,专著22部)(一)大学教材: 主编《肛肠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 主编《肛肠病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肛肠病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编《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外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外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局部解剖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0(二)肛肠专著: 主编《肛肠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肛肠外科手术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实用肛肠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实用肛门手术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肛肠外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肛肠科护士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实用盆底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临床解剖学彩色挂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新编肛肠病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编《中华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译《腹腔镜下大肠癌手术》(张宏,刘金钢主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译《腹腔镜下大肠切除术》(张宏主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6(三)肛肠科普: 主编《肛肠病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结肠炎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大肠癌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便秘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主编《痔疮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肛裂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肛周脓肿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肛瘘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便秘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结肠炎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结直肠肿瘤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6

局部解剖学论文方向

解剖学知识总结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 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 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 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 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 深——距体表较远近侧——近肢根 远侧——距肢根较远第一篇 运动系统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第一章 骨 学第一节 总 论 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部分。 由骨组织等构成的骨,坚硬而有弹性,并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活体骨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的器官,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有修复和改建的能力。正常的体力劳动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的良好发育。掌握骨的分类:分 类 形 态 功 能 分 布长 骨短 骨扁 骨不规则骨 长管状立方形板 状不规则形 在肌肉牵引下,起杠杆作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围成骨腔,保护器官某些头骨内部形成充满空气的腔,起共鸣作用(含气骨) 四肢,如肱骨、股骨。腕、踝部,如腕骨、跗骨等。头、胸部,如顶骨、肋骨。脊柱、颅底如椎骨、颞骨、上颌骨掌握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神经、血管等构成。 骨质----是骨的主要成份,分二部: 1、密质 由紧密排列的骨板层构成,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分布于骨的表层。长骨的骨干(中间较细的部分)由密质构成。在颅盖骨,密质构成内板与外板。 2、松质 由交织成网的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如长骨两端(称骺)及其它类型骨的内部,颅盖骨的松质称为板障。骨小梁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骨膜——是纤维组织构成的膜,新鲜骨的表面(除关节面的部分外)都覆有骨膜。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的营养、新生、修复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髓——分红、黄二种: 1.红骨髓 具有造血作用,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成人仅含于松质腔隙内。 2.黄骨髓 为脂肪组织,无造血作用,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内。 血管、神经 长骨的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骨干与骺之间有骺软骨,通过软骨细 胞的分裂、繁殖、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停止生长,并被骨化,在干骺结合处形 成骺线。 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有机物占骨重量的1/3,它作成骨的支架,赋予骨的弹性及韧性;无机物占2/3,使骨挺硬坚实,注意幼儿和老年人骨的特点。 骨的X线象的基本特征: 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骺软骨和骺线。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骺软骨 2,骺线 3.骨膜 4.含气骨 5.红骨髓 二、问答题 1.骨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一根长骨从幼年到成年是怎样增长和增粗的? 2.老年人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容易发生骨折? 3.骨膜的主要功能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中 轴 骨 一、躯干骨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躯干骨包括七个颈椎、十二个胸椎、五个腰椎、一块骶骨、一块尾骨、十二对肋及一块胸 骨。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内为松质,表面为密质。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份。 椎弓根 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参与构成椎间孔。椎弓椎弓板 由此发出七个突起:横突、上、下关节突各一对和一个棘突。椎孔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各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及其被膜。掌握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取典型的颈、胸、腰椎各一,进行比较,然后完成下列表格。名 称 椎 体 椎 孔 横 突 棘 突 肋凹颈 椎胸 椎腰 椎 特殊颈椎的特征: 第1颈椎:又名寰椎,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第2颈椎:又名枢椎,自椎体向上有一突起,称齿突。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骶骨的形态特点: 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背面隆凸。骶骨岬、骶前孔、骶正中嵴、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上份有耳状面(与髋骨相关节)、骶粗隆。 尾骨的形态特点: 仅第一尾椎还有横突和上关节突的痕迹。 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形态:长形扁骨,上宽下窄。 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胸骨剑突。 重要标志: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柄的上缘)、胸骨角(在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其两侧连接第2肋软骨)。 掌握肋的一般形态: 分类 真肋(1—7)、假肋(8—10)、浮肋(11—12)。肋 骨 结构 肋头、肋颈、肋结节、肋角、肋体、肋沟。肋 第1肋软骨与胸骨之间为软骨结合。肋软骨 第2—7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 第8—10肋软骨各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一肋的特点 宽、短,没有肋沟和肋角,分上、下二面及内、外二缘。内缘前份有前斜角肌结节,上面,在前斜角肌结节的前、后方,各有一浅沟,前方为锁骨下静脉沟,后方为锁骨下动脉沟。掌握躯干部的骨性标志: 颈静脉切迹:胸前上部胸骨柄上缘凹陷处。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胸骨角,第2肋软骨连于此角的两侧,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剑突:在胸骨下端,两侧肋弓构成的胸骨下角内。 肋弓:为胸廓前壁的下缘,由内上斜向外下,其下方为腹壁。 第七颈椎棘突:低头时平肩处最显著的突起。 第四腰椎棘突:与髂嵴最高点相平,(共他腰椎棘突可依此计数) 骶角:是第五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位置。二、颅骨 颅由23块形状、大小不一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除下颌骨和舌骨以外,彼此以缝或软骨牢固连结成一体。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脑颅——位于后上部,组成颅腔,容纳脑,对脑有保护、支持作用。颅 面颅——位于前下部,组成面部支架,保护、支持感觉器官及消化、呼吸系统的起始部。 (一)脑颅骨: 在整颅上辨认构成脑颅的八块颅骨: 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一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颞骨、筛骨、蝶骨的分部及各部可见的主要结构:颞 骨鳞 部——位于外耳门的前上方。乳突部——位于外耳门的后方,内含乳突小房。鼓 部——位于外耳门下方。岩 部——内含内耳及属于中耳的鼓室。筛 骨筛 板——呈水平位,构成鼻腔的顶,板上有许多小孔,称筛孔。垂直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一部分。筛骨迷路——内含筛窦,迷路内侧壁上有二个向下卷曲的小骨片,即上鼻甲的中鼻甲。 蝶 骨蝶骨体——位居中央,内含蝶窦,上面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蝶骨小翼——自蝶骨体向两侧伸展,构成颅前窝的后缘。蝶骨大翼——位于小翼后方,在大翼的根部有三个孔,自前向后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翼 突——向下的一对突起,根部有一矢状方向的翼管。颅盖骨的特点:密质构成颅盖骨的外板和内板(较外板薄,弧度又显著,当颅顶受暴力时,内板易发生骨折)。两板之间的松质、称为板障,内有静脉通过。

没有哪个详细这一说吧……教学的角度不一样。一个是“系统”解剖学,以系统为单位,比如脉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等,讲每个系统的每个器官的解剖位置、形态和功能,比如食管下面接的是胃,再下面接的是十二指肠; 一个是“局部”解剖学,讲人体特定部位的器官分布,比如讲解剖上肢会讲上肢哪些地方会有哪些骨、神经、血管、肌肉,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形态,又比如颈部解剖,会讲食管、气管、颈总动脉,会讲甲状腺旁边有个甲状旁腺,甲状腺手术时要小心保护等等。系解提过的基础知识局解可能不会再提,所以局解学习是要建立在良好的系解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无法将肢解出来的部位再有机地联系形成整体。

不如动手解剖动物。

时间:月黑风高的晚上地点: 人迹罕至的郊外人物: 你和受害者工具: 电锯\解剖刀\菜刀\剪刀只要你找的到时间和地点想解剖谁你说了算

  • 索引序列
  • 局部解剖学论文范文模板
  • 局部解剖学论文范文
  • 局部解剖学论文
  • 局部解剖学论文范文大全
  • 局部解剖学论文方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