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

他们有一个投稿入口的,你自己找找看。

个流程我知道哈,首先呢编辑审核文章(审核时间一般在1-2日,如果快的话当天也能审核完毕),然后审核通过后就接着安排论文发表的期刊了,同时杂志社会给你快递录取通知书了,拿到通知书了就可以和杂志社核实了。这方面壹品优刊网做的还是不错的,我朋友刚在那发表完文章,你要是有需要可以追问我,我帮你问问!

属于双核心期刊,应该还可以吧。如朋友有投稿的需求,可以到“杂志云”上面申请。杂志云可以对接全国8000多家杂志社。投稿,订杂志,上杂志云!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黑河红茶菌治疗高血压57例
黑河红茶菌治疗高血压病57例观察
上海徐汇区潜溪北路地段医院 王松青 金爱德
从去年八月起,我们在门诊先后对57例高血压患者试用红茶菌治疗。在随机选择的观察病例中,既有需经常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也有因高血压引起脑血管意外后的偏瘫患者。经3一6个月的临床观察,初步证实黑河红茶菌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和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
临床资料
以1979年4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心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淮,作为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57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其中30~40岁3例,41一50岁7例,51~60岁24例,61~70岁13例,71~50岁10例。病程2一30年不等,5年以上者48例。高血压一期5例,二期24例,三期28例。
观察方法
所有病例在给黑河红茶菌治疗前,经三次血压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依据。治疗中每周作2~3次血压测定,并根据三个不同日期的最大降压幅度(即最低血压),求共平均值作为治疗后的血压值。部分病例并观察了心电图和血脂变化。饮服黑河红茶菌剂量为每次50毫升,一日三次。一期和二期高血压患者在饮服黑河红茶菌的同时,加服维生素C200毫克,日服三次,停用降压药物。三期高血压伴有偏瘫的患者,加服
同剂量维生素C并给以针灸治疗,亦基本停服降压药物。
观察结果
经黑河红茶菌治疗二周后,57例患者中有20例降压效果较明显:收缩压降下30一4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
下16一20毫米汞柱。31例有一定降压效果:收缩压降下乳毫米汞柱左右,舒张压降下IQ毫米汞柱以上。最大降压幅度一般均出现在饮服黑河红茶菌后的第3一4周。明显有效率为9%,总有效率为理%。6例无效,但亦米见有副反应。
在其它症状方面,57例中有50例服黑河红茶菌一周以后,尖眠、烦燥、便秘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随后头晕、头胀、目眩等也相应减轻。有效率为7%。治疗前有14例曾作心电图检查,其中左心室肥厚劳损、心肌劳损、左心室高电压等异常者12例,治疗3一6个月后复查,有5例改善。
治疗前进行血脂检查,异常者18例,治疗后检查,有9例患者胆固醇、甘油三脂、月一脂蛋白下降至正常范围。血尿常规检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均未见不良反应;但停服黑河红茶菌10天左右,有15例已下降的血压又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病例介绍
范火,男,6G岁,导演。高血压病20多年,经常头晕、烦燥、失眠。收缩压常在170~180毫米汞柱,
舒张压在100一110毫米汞柱,内服降压药物已近20年,眼底动脉变狭窄,心电图与血脂检查在正常范围内。从1931年3月1日内服黑河红茶菌,加服维生素C200毫克,一日三次,观察六个月。经常检查血压
维持在15。/9。毫米汞柱,自觉头晕,头胀明显改善。王X,女,60岁,退休工人,高血压病十五年多,经常头胀、头晕,收缩压180~19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100~120毫米汞柱-1980年1月16日因高血压脑血管栓塞引起偏瘫,经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于1980年2月9日来我院治疗偏瘫,检查血压至18。/了昭毫米双柱,眼底动脉局部变窄,胸乙诊透i见见左心室扩大,心电图T波变化;血脂检查:胆固醇285毫克%,一甘油三醋215毫克%,召~脂旦自650毫克%。经针灸,内服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80/1。。毫米汞柱左右,于198。年n月初开始内服黑河红茶菌,加维生素C200毫克,一日三次,配合针炙治疗。一个月后血压在146/86毫米汞柱左右,血脂复查:胆固醇200毫克%,甘油三脂120寇克%;户一脂旦白570毫克%,王今随访血压至150/90毫米汞柱,头晕头胀明显减轻。
薛XX,男,65岁,退休工人。患高血压病十余年,血压经常在200/110毫米汞柱,于1980年4月15日因高血压脑血管栓塞偏瘫,言语不清。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于1980年6月25日来我院治疗偏瘫。检查;右侧偏瘫,右侧典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血压170/108毫米汞柱;心电图:T波变化;血脂检查:胆固醇245毫克%,甘油三脂93毫克%,β脂蛋自480毫克%;眼底动脉局部变狭,胸部透视左心室扩大。在治疗中曾内服降压药物,并进行针灸治疗。于1981年1月12日内服黑河红茶菌配合针灸治疗,经2个月观察血压维持在450/90毫米汞柱左右,睡眠佳,6个月观察,心电图和血脂复查在正常范围。
粗浅体会
,临床疗效初步观察证明,长期饮服红茶菌液有防治高血压病作用。分析认为,红茶菌中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脂多就糖等物质,具有营养机体和强健机能的作用;丰富的酸类物质,能保持高血压患者大小便通畅,增进睡眠,减少了患者的情绪波动,此外,红茶菌中的茶碱、烟酸和醋酸等,均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脑细胞代谢等作用。祖国医学早就阐述,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亢者多,而红茶菌液味甘酸性凉,具有清热泻火、平肝熄风、滋阴潜阳、养心安神、利尿通便及调理胃肠等功能,亦有舒经活血、利水消肿之作用。无论是从西医还是从中医角度看,红茶菌具有降血压效能都是有岁内在科学根据的。因此,高血压患者长

楼主想发表在医学类的核心期刊,确实是比较困难,是多重原因导致的:1、发表论文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审稿时间为1-7天,或者1个月-1年不等。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找些代理机构还是要快些。我去年评职称,就找了中文期刊在线,发了篇临床的,见刊还是蛮快的。

交钱也不行吧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介绍

《中华高血压杂志》 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双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

交钱也不行吧

黑河红茶菌治疗高血压57例
黑河红茶菌治疗高血压病57例观察
上海徐汇区潜溪北路地段医院 王松青 金爱德
从去年八月起,我们在门诊先后对57例高血压患者试用红茶菌治疗。在随机选择的观察病例中,既有需经常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也有因高血压引起脑血管意外后的偏瘫患者。经3一6个月的临床观察,初步证实黑河红茶菌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和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
临床资料
以1979年4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心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淮,作为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57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其中30~40岁3例,41一50岁7例,51~60岁24例,61~70岁13例,71~50岁10例。病程2一30年不等,5年以上者48例。高血压一期5例,二期24例,三期28例。
观察方法
所有病例在给黑河红茶菌治疗前,经三次血压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依据。治疗中每周作2~3次血压测定,并根据三个不同日期的最大降压幅度(即最低血压),求共平均值作为治疗后的血压值。部分病例并观察了心电图和血脂变化。饮服黑河红茶菌剂量为每次50毫升,一日三次。一期和二期高血压患者在饮服黑河红茶菌的同时,加服维生素C200毫克,日服三次,停用降压药物。三期高血压伴有偏瘫的患者,加服
同剂量维生素C并给以针灸治疗,亦基本停服降压药物。
观察结果
经黑河红茶菌治疗二周后,57例患者中有20例降压效果较明显:收缩压降下30一4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
下16一20毫米汞柱。31例有一定降压效果:收缩压降下乳毫米汞柱左右,舒张压降下IQ毫米汞柱以上。最大降压幅度一般均出现在饮服黑河红茶菌后的第3一4周。明显有效率为9%,总有效率为理%。6例无效,但亦米见有副反应。
在其它症状方面,57例中有50例服黑河红茶菌一周以后,尖眠、烦燥、便秘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随后头晕、头胀、目眩等也相应减轻。有效率为7%。治疗前有14例曾作心电图检查,其中左心室肥厚劳损、心肌劳损、左心室高电压等异常者12例,治疗3一6个月后复查,有5例改善。
治疗前进行血脂检查,异常者18例,治疗后检查,有9例患者胆固醇、甘油三脂、月一脂蛋白下降至正常范围。血尿常规检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均未见不良反应;但停服黑河红茶菌10天左右,有15例已下降的血压又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病例介绍
范火,男,6G岁,导演。高血压病20多年,经常头晕、烦燥、失眠。收缩压常在170~180毫米汞柱,
舒张压在100一110毫米汞柱,内服降压药物已近20年,眼底动脉变狭窄,心电图与血脂检查在正常范围内。从1931年3月1日内服黑河红茶菌,加服维生素C200毫克,一日三次,观察六个月。经常检查血压
维持在15。/9。毫米汞柱,自觉头晕,头胀明显改善。王X,女,60岁,退休工人,高血压病十五年多,经常头胀、头晕,收缩压180~19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100~120毫米汞柱-1980年1月16日因高血压脑血管栓塞引起偏瘫,经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于1980年2月9日来我院治疗偏瘫,检查血压至18。/了昭毫米双柱,眼底动脉局部变窄,胸乙诊透i见见左心室扩大,心电图T波变化;血脂检查:胆固醇285毫克%,一甘油三醋215毫克%,召~脂旦自650毫克%。经针灸,内服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80/1。。毫米汞柱左右,于198。年n月初开始内服黑河红茶菌,加维生素C200毫克,一日三次,配合针炙治疗。一个月后血压在146/86毫米汞柱左右,血脂复查:胆固醇200毫克%,甘油三脂120寇克%;户一脂旦白570毫克%,王今随访血压至150/90毫米汞柱,头晕头胀明显减轻。
薛XX,男,65岁,退休工人。患高血压病十余年,血压经常在200/110毫米汞柱,于1980年4月15日因高血压脑血管栓塞偏瘫,言语不清。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于1980年6月25日来我院治疗偏瘫。检查;右侧偏瘫,右侧典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血压170/108毫米汞柱;心电图:T波变化;血脂检查:胆固醇245毫克%,甘油三脂93毫克%,β脂蛋自480毫克%;眼底动脉局部变狭,胸部透视左心室扩大。在治疗中曾内服降压药物,并进行针灸治疗。于1981年1月12日内服黑河红茶菌配合针灸治疗,经2个月观察血压维持在450/90毫米汞柱左右,睡眠佳,6个月观察,心电图和血脂复查在正常范围。
粗浅体会
,临床疗效初步观察证明,长期饮服红茶菌液有防治高血压病作用。分析认为,红茶菌中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脂多就糖等物质,具有营养机体和强健机能的作用;丰富的酸类物质,能保持高血压患者大小便通畅,增进睡眠,减少了患者的情绪波动,此外,红茶菌中的茶碱、烟酸和醋酸等,均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脑细胞代谢等作用。祖国医学早就阐述,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亢者多,而红茶菌液味甘酸性凉,具有清热泻火、平肝熄风、滋阴潜阳、养心安神、利尿通便及调理胃肠等功能,亦有舒经活血、利水消肿之作用。无论是从西医还是从中医角度看,红茶菌具有降血压效能都是有岁内在科学根据的。因此,高血压患者长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

属于双核心期刊,应该还可以吧。如朋友有投稿的需求,可以到“杂志云”上面申请。杂志云可以对接全国8000多家杂志社。投稿,订杂志,上杂志云!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

1 我院内科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安徽医药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2003年~2005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 2003年~2005年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海峡药学 2007/01 5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7/02 6 我院门诊2003~2005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中国药房 2007/11 7 浅谈抗高血压药的应用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 2007/04 8 我院2003~2006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中国药房 2007/08 9 加强抗高血压药基因组学研究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03 10 我院2002~2005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中国药房 2007/17 11 2003—2005年太原市中心医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7/08 12 抗高血压药奥美沙坦酯 临床军医杂志 2007/04 13 我院门诊特保处方中抗高血压药使用分析 海峡药学 200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4 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应用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5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邹平县中医院2002~2004年度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 中国乡村医药 2006/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7 血压和抗高血压药的应用 医药产业资讯 2006/1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 2003~2005年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齐鲁药事 2006/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 2003~2005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 两种抗高血压药协同作用研究的方法学 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2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1 抗高血压药佐芬普利钙的合成研究 吉林大学 2007 22 抗高血压药奥美沙坦酯合成新路线和相关杂质的研究 药学学报 2006/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3 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 2006/1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4 联用缬沙坦及其它抗高血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中国医药导报 2006/1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5 比较我院干部科、内科住院病人抗高血压药应用趋势 海峡药学 2006/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6 中医辨证分型选用抗高血压药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7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 2006/1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8 提防抗高血压药引发的性功能障碍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6/1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9 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2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0 我院2005年度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分析 海峡药学 2006/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询不到,怀疑其为不正规刊物,建议换个杂志发表文章。

临床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

交钱也不行吧

hypertension,老牌SCI杂志,口碑声望极高,尤其适合心血管内科方面另外就是楼下的中华牌的杂志,都可以通过知网,推荐订阅中华心血管病另外就是NEJM,新英格兰,非常结合临床JAMA,美国医学会期刊,也是结合临床实际的刊物PNAS,还有Plos one(可供开拓眼界,实际论文质量略混杂)

1 我院内科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安徽医药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2003年~2005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 2003年~2005年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海峡药学 2007/01 5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7/02 6 我院门诊2003~2005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中国药房 2007/11 7 浅谈抗高血压药的应用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 2007/04 8 我院2003~2006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中国药房 2007/08 9 加强抗高血压药基因组学研究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03 10 我院2002~2005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中国药房 2007/17 11 2003—2005年太原市中心医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7/08 12 抗高血压药奥美沙坦酯 临床军医杂志 2007/04 13 我院门诊特保处方中抗高血压药使用分析 海峡药学 200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4 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应用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5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邹平县中医院2002~2004年度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 中国乡村医药 2006/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7 血压和抗高血压药的应用 医药产业资讯 2006/1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 2003~2005年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齐鲁药事 2006/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 2003~2005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 两种抗高血压药协同作用研究的方法学 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2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1 抗高血压药佐芬普利钙的合成研究 吉林大学 2007 22 抗高血压药奥美沙坦酯合成新路线和相关杂质的研究 药学学报 2006/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3 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 2006/1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4 联用缬沙坦及其它抗高血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中国医药导报 2006/1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5 比较我院干部科、内科住院病人抗高血压药应用趋势 海峡药学 2006/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6 中医辨证分型选用抗高血压药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7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 2006/1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8 提防抗高血压药引发的性功能障碍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6/1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9 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2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0 我院2005年度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分析 海峡药学 2006/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黑河红茶菌治疗高血压57例
黑河红茶菌治疗高血压病57例观察
上海徐汇区潜溪北路地段医院 王松青 金爱德
从去年八月起,我们在门诊先后对57例高血压患者试用红茶菌治疗。在随机选择的观察病例中,既有需经常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也有因高血压引起脑血管意外后的偏瘫患者。经3一6个月的临床观察,初步证实黑河红茶菌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和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
临床资料
以1979年4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心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淮,作为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57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其中30~40岁3例,41一50岁7例,51~60岁24例,61~70岁13例,71~50岁10例。病程2一30年不等,5年以上者48例。高血压一期5例,二期24例,三期28例。
观察方法
所有病例在给黑河红茶菌治疗前,经三次血压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依据。治疗中每周作2~3次血压测定,并根据三个不同日期的最大降压幅度(即最低血压),求共平均值作为治疗后的血压值。部分病例并观察了心电图和血脂变化。饮服黑河红茶菌剂量为每次50毫升,一日三次。一期和二期高血压患者在饮服黑河红茶菌的同时,加服维生素C200毫克,日服三次,停用降压药物。三期高血压伴有偏瘫的患者,加服
同剂量维生素C并给以针灸治疗,亦基本停服降压药物。
观察结果
经黑河红茶菌治疗二周后,57例患者中有20例降压效果较明显:收缩压降下30一4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
下16一20毫米汞柱。31例有一定降压效果:收缩压降下乳毫米汞柱左右,舒张压降下IQ毫米汞柱以上。最大降压幅度一般均出现在饮服黑河红茶菌后的第3一4周。明显有效率为9%,总有效率为理%。6例无效,但亦米见有副反应。
在其它症状方面,57例中有50例服黑河红茶菌一周以后,尖眠、烦燥、便秘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随后头晕、头胀、目眩等也相应减轻。有效率为7%。治疗前有14例曾作心电图检查,其中左心室肥厚劳损、心肌劳损、左心室高电压等异常者12例,治疗3一6个月后复查,有5例改善。
治疗前进行血脂检查,异常者18例,治疗后检查,有9例患者胆固醇、甘油三脂、月一脂蛋白下降至正常范围。血尿常规检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均未见不良反应;但停服黑河红茶菌10天左右,有15例已下降的血压又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病例介绍
范火,男,6G岁,导演。高血压病20多年,经常头晕、烦燥、失眠。收缩压常在170~180毫米汞柱,
舒张压在100一110毫米汞柱,内服降压药物已近20年,眼底动脉变狭窄,心电图与血脂检查在正常范围内。从1931年3月1日内服黑河红茶菌,加服维生素C200毫克,一日三次,观察六个月。经常检查血压
维持在15。/9。毫米汞柱,自觉头晕,头胀明显改善。王X,女,60岁,退休工人,高血压病十五年多,经常头胀、头晕,收缩压180~19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100~120毫米汞柱-1980年1月16日因高血压脑血管栓塞引起偏瘫,经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于1980年2月9日来我院治疗偏瘫,检查血压至18。/了昭毫米双柱,眼底动脉局部变窄,胸乙诊透i见见左心室扩大,心电图T波变化;血脂检查:胆固醇285毫克%,一甘油三醋215毫克%,召~脂旦自650毫克%。经针灸,内服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80/1。。毫米汞柱左右,于198。年n月初开始内服黑河红茶菌,加维生素C200毫克,一日三次,配合针炙治疗。一个月后血压在146/86毫米汞柱左右,血脂复查:胆固醇200毫克%,甘油三脂120寇克%;户一脂旦白570毫克%,王今随访血压至150/90毫米汞柱,头晕头胀明显减轻。
薛XX,男,65岁,退休工人。患高血压病十余年,血压经常在200/110毫米汞柱,于1980年4月15日因高血压脑血管栓塞偏瘫,言语不清。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于1980年6月25日来我院治疗偏瘫。检查;右侧偏瘫,右侧典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血压170/108毫米汞柱;心电图:T波变化;血脂检查:胆固醇245毫克%,甘油三脂93毫克%,β脂蛋自480毫克%;眼底动脉局部变狭,胸部透视左心室扩大。在治疗中曾内服降压药物,并进行针灸治疗。于1981年1月12日内服黑河红茶菌配合针灸治疗,经2个月观察血压维持在450/90毫米汞柱左右,睡眠佳,6个月观察,心电图和血脂复查在正常范围。
粗浅体会
,临床疗效初步观察证明,长期饮服红茶菌液有防治高血压病作用。分析认为,红茶菌中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脂多就糖等物质,具有营养机体和强健机能的作用;丰富的酸类物质,能保持高血压患者大小便通畅,增进睡眠,减少了患者的情绪波动,此外,红茶菌中的茶碱、烟酸和醋酸等,均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脑细胞代谢等作用。祖国医学早就阐述,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亢者多,而红茶菌液味甘酸性凉,具有清热泻火、平肝熄风、滋阴潜阳、养心安神、利尿通便及调理胃肠等功能,亦有舒经活血、利水消肿之作用。无论是从西医还是从中医角度看,红茶菌具有降血压效能都是有岁内在科学根据的。因此,高血压患者长

  • 索引序列
  •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
  •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介绍
  •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
  • 临床高血压杂志投稿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