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论文使用的工具

论文使用的工具

发布时间:

论文使用的工具

研究生写论文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研究生发表论文是非常常见的也是必须的一件事,但是很多研究生初次接触论文的时候难免会出很多错误导致投稿难。那么研究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总结了如下一些技巧。1、 注意语言表达虽然科研论文可以说是对他人“讲故事”。但与一般的故事不同之处,个人认为,主要在于逻辑性与连贯性。表达方式应以顺叙为佳,不宜像诗歌、散文、小说之类的文艺作品,使用倒叙、插叙等手法。内容详略得当。该简略之处就要言简意赅,该详尽之处就要清晰全面,不要写成“流水账”,也不要写成“意识流”。结构要合理。可以按“提出问题(立论)→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结论)”的总体思路来谋篇布局。摘要、正文和结论的相关内容,要前后呼应。语言通俗易懂。论文是给别人看的,不要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就一定知道。要使用书面语言,避免使用网络语言。语句长短合适,少用累赘的长句与跳跃的短句。遣词要恰当得体。比如,“推测”、“推断”与“推定”,语气是有所不同的(在英文文献中,常用的是suggest、indicate、maybe之类“容他性”的词语)。注意错别字。避免因一时的疏忽大意,而留下缺憾。比如,将“风云二号”写成“风韵二号”,“碳酸盐”写成“碳酸岩”。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要分号与顿号不分,一“逗(号)”到底等。建议同学们在闲暇时,可以多看看汉语言工具书。同时,也呼吁素质教育阶段,要切实重视母语—汉语的教学质量。2、数据、术语严谨规范严谨规范,是科研论文的主要特征之一。数据分析,避免“张冠李戴”。对数据进行判别时,不要将属性为A的对象,用B作为参照标准。计量单位,要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相关行业规范。注意有效数字的取舍。并不是小数点之后位数越多就越精确,而是要与获得数据的方法手段结合起来。比如,利用一台精度为5%的仪器进行观测,数据应写成“19”,而不是“2”。不能简单地照搬仪器报出值。高于检测上限、或低于检测下限的数据,应该用“>检测限”、“<检测限”、“未检出”或相应的英文缩写等表示。标注要详实。比如,采样位置图,应该有比例尺、方位、坐标、图例及说明等参数。图版中使用专业符号、代码表示对象时,应该附注相应的文字说明。

研究生读论文都用啥软件?学姐亲测这个好用!良心推荐+测评!

你是要在上面发文章的那种呢?还是帮助你写文章的呢?还是说需要编辑工具呢?如果是帮助快速写文章的,可以用下笔杆网的在线写作,很方便如果是要发文章,可以百度下呢,很多这种网站。如果是编辑工具,word用得最多了。

查重,早日找文倩论写作工具有哪些,作为早茶,早茶,虫藻纹的线论文的话,写作工具的话,他应该有这些 软件可以查重的这些有一些软件可以查充,比如那个查重软件都有这些的

学术期刊网站和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

建议下载安装EndNote XI ,已经集成了EndNote Web。2007年6月4日,Thomsom Scientific 发布了 EndNote for Windows 的一个重要升级 EndNote X1。 EndNote X1 引入了用于查看、管理参考信息的自定义组,与 Microsoft Word 2007 集成的新的 Cite While You Write(TM),与 EndNote Web 的无缝连接用于简化与同事的合作,等等。下载地址:EndNote X1新泽西大学大客户授权版

使用教程:由Thomson Corporation下属的Thomson ResearchSoft 开发。Thomson ResearchSoft是以学术信息市场化和开发学术软件为宗旨的子公司。Thomson Corporation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Stanford。优势⑴EndNote 是SCI(Thomson Scientific 公司)的官方软件,支持国际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有3776 种,写作模板几百种,涵盖各个领域的杂志。您可以方便地使用这些格式和模板,如果您准备写SCI 稿件,更有必要采用此软件。⑵EndNote 能直接连接上千个数据库,并提供通用的检索方式,为您提高了科技文献的检索效率。⑶EndNote 能管理的数据库没有上限,至少能管理数十万条参考文献。⑷EndNote 快捷工具嵌入到Word 编辑器中,您可以很方便地边书写论文边插入参考文献,书写过程中您不用担心插入的参考文献会发生格式错误或连接错误。⑸EndNote 的系统资源占用小,很少发生因EndNote 数据库过大发生计算机死机现象,这是EndNote 最重要的特色之一。⑹国外数据库下载数据时,均支持EndNote ,即使检索的机器上没有安装EndNote 您照样方便使用。⑺EndNote 有很强的功能扩展,如果默认安装的EndNote 不能满足您的要求,您能很方便地扩展其功能而不需要专业的编程知识。⑻EndNote 的应用不局限于投稿论文的写作,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也会起到很好的助手作用。⑼可以放心下载,但确保电脑没有病毒。

这个不是很清楚,我自己装的时候没有问题啊,而且你说的这些问题我都没有啊,不过我的0的,可能你的0的不是正版的把,或者你下载的软件不行,试试卸载掉然后重新下多一个,卸载的时候要将office的程序关了。要不你就下一个0的,其实两者没什么区别的。

硕士在读来答,经历过大大小小共六篇论文的写作。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论文写作中重要且必要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对了正确的方法和好的工具,论文写作也将事半功倍!一、文献下载工具说到文献下载工具,大家用得最多的应该是知网、万方和维普,不过一般都需要连接学校的校园网才能免费下载。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两款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工具。1、sci-hubSci-Hub几乎成为科研人员必备的网站之一,可以免费下载英文文献。方法很简单,进入sci-hub网站,输入文章的名称或者DOI号。DOI号是文章的专属编号,在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必应学术里输入文章名称均可找到。2、iDataSci-Hub网站为我们轻松搞定下载英文文献,那中文文献又该如何下载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免费下载知网文献的镜像站:iData(-/),打开的界面是这样的 你可以在网页中预览内容,也可以下载文档。每天最多下载5篇文档,不过你可以用父母的手机多注册几个号就好了~当然,也可以直接捐助网站,这样就没有限制了。二、文献管理工具1、EndNoteEndnote,老牌,文献管理工具中的王者。功能强大,用的人很多,讨论起来也很方便。但收费贼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下载个试用30天,看适不适合自己。2、NoteExpress说到文献管理工具,很多人都会首先推荐Endnote、Mendeley,但是如果是经常看中文文献,NoteExpress可能更加方便,体验感也不错。中文文献用的较多的伙伴不妨可以试试这款软件。三、文献翻译工具我用的最多的翻译工具Gramarlly是一款非常强大的语法改错软件,可以用来检测语法错误,拼写不规范,帮助润色英文表达。付费版的还可以找出更高级更好的词来代替你所用的低级的用词。另外,最便捷的一款翻译软件我首推知云,准确率最高的我则强烈推荐deepl。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

论文中研究工具的作用

博硕士论文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对研究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手段,又是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教育科研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精心探索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不仅对直接参加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而且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和发展都是十分宝贵的。不同的人发表论文的作用也不同: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 毕业需要;教师 、医护人员 、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 等 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2、申报基金、课题 :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 是作为 基金或课题 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 是对最新科技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

要写。论文研究工具就如实写,使用的是相机、录音笔或者其他器械等;研究工具一般放在论文的附件部分,将你是如何使用研究工具来收集数据,而且使用研究工具的方法很重要之类的信息包含在附录中。

药物的合理使用论文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摘要】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2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3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4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5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1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2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3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4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5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6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7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1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2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3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4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5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6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  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  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  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  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7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  8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  9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  10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  11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  12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作者:XXXXXXXXX【关键词】合理的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

抗菌兽药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是:(1)有严格的适应证不同的抗菌兽药各有其不同的适应证。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酰胺醇类、红霉素等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疾病,如猪丹毒、破伤风、炭疽、马腺疫、链球菌性炎症、败血症等有效;氨基糖苷类、酰胺醇类等对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如巴氏杆菌病、肠炎、泌尿道炎症的效果不错;耐酶青霉素对耐青霉素G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败血症为首选药物;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类等对绿脓杆菌引起的创面感染、尿路感染、肺炎、败血症等有效。磺胺类主要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阳性细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等均有较高的抑制作用。(2)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抗菌兽药在使用时,一定要选择好所用的剂量和适宜的疗程。一般开始治疗时可选用较大剂量,使血液药物浓度达到较高程度后,再根据病情酌减剂量。药物的疗程可视疾病类型和患畜病况而定。急性感染的病例其疗程不宜过长,可在感染控制后3日左右停药。对于一些慢性感染的则应适当延长疗程,以巩固疗效。否则盲目加大使用剂量会造成药物和经济上的损失,还可使患畜产生不良反应。若用量不足或疗程过短,则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3)联合应用的抗菌兽药之间可发生协同、累加或颉颃作用联合用药如果选择得好即可获得协同和累加作用,以提高疗效,减少抗菌药物用量、减小毒性反应;如果选择得不好则可能出现颉颃作用。所以,联合应用应选择最佳的药物联合。一般情况下应用两种抗菌兽药联合应用,特殊情况下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但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配伍禁忌:①在输液中,有些药物混合后常出现混浊、变色、沉淀及降低抗菌活性。如青霉素G不宜与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E、两性霉素B、磺胺药钠盐及碳酸氢钠、氨基酸、维生素C、去甲肾上腺素、氯丙嗪等联合静脉注射。②四环素类与多种药物都有配伍禁忌,适宜单独静脉注射给药。不宜与含铁、钙、铝、镁、铋等药物或饲料同服,因可形成不易溶解的复合体而影响吸收;也不宜与碳酸氢钠同服,因后者可使pH升高而降低其溶解度。③两种药物合用时,会引起毒性加剧。如氨基糖苷类与头孢菌素类联合,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庆大霉素与速尿合用,会增强耳毒性等。(4)要有明确的临床指征,避免滥用抗菌兽药根据临床的诊断、患畜的全身状况及感染的轻重选择合适的抗菌兽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诊断为病毒病或已被病毒感染者不宜应用。因一般抗菌兽药特别是抗生素都无抗病毒作用。②患畜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应用。因使用后可使病原微生物不易被检出,使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影响正确诊断或延误及时治疗。③尽量避免皮肤、黏膜等局部应用。防止发生过敏反应或引起耐药菌产生。(5)意外情况的处理如发生过敏反应等意外情况,应沉着冷静,选用适合的药物来解救。

情报学论文使用的理论

萨拉塞维克,T是情报学社会传播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首先,该派把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目标看作是情报的传播过程,把情报传播过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其次,在从社会角度研究情报传播的同时,此派学者都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控制情报传播过程以及与过程有关的情报系统的原理。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萨拉塞维克、哥夫曼、维克里等。萨拉塞维克的主要理论 :一、情报学学科体系   TSaracevic采用“四分法”,他认为情报学由四个主要知识领域组成:①资源:包括情报资源的结构、内容、类型、获取和评价,各学科的情报资源及情报传递的原理。②组织:包括情报智能化组织的原理和方法,高级主题分析方法,专门应用,计算机应用。③治理:包括治理学原理,情报系统的经营治理,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自动化,各类情报服务机构的治理,用户与效率研究,情报服务经销。④技术:包括影响图书馆和情报系统的现有技术和未来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基础,新技术应用。 二、通信观   萨拉赛维克是通信观的提出者,在1970年在其出版的论文集《情报科学引论》中,在借鉴信息论、控制论的基础上,认为情报学不同于文献学、图书馆学等学科,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认为情报学是专门研究人类通信现象和通信系统特性的科学。他把情报学分为两大分支--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理论情报学(情报特征、利用、评价等问题)主要研究情报以及作为一种过程的科学交流的特性、情报用户及其利用、情报系统的情报过程及评价、情报系统环境的各类问题。应用情报学(研究知识交流的技术问题)研究知识交流的技术问题、情报的表达(包括情报检索语言、各种文献情报存贮的逻辑原理与方法)、情报系统、情报产业的发展等等。该理论体系是把情报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学科来研究的,其理论情报学趋于社会科学,而应用情报学则趋于自然科学。他的理论情报学趋于社会传播科学,而应用情报学尽管趋于自然科学,但其理论体系大致包括交流问题、文献问题和情报系统问题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也基本属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三、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的区别   萨拉塞维克认为情报科学和图书馆学的社会作用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显著的,表现在:所探讨的问题的选取和确定这些问题的方式不同;理论问题和建立的框架不同;实验和经验发展的本质与程度,以及衍生出的实用知识不同;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所建立的跨学科关系的本质与强度,以及学科进步和演化对跨学科研究的依靠程度不同等。萨拉塞维克指出,这些方面的差异表明情报科学和图书馆学虽然相关,却是不同领域。 四、情报分析和情报检索   萨拉塞维克认为,情报学科分为两大块:情报分析和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是指:情报学家对文献和文献结构的分析研究,研究作为内容载体的文本;研究不同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科学传播;情报的社会背景;情报利用;情报搜寻和情报行为;关于情报和相关论题的各种理论。现在情报分析与情报检索之间存在鸿沟,情报学的任务就是填平这道鸿沟。他认为,“待这两端成功相连之际,便是情报学这门学科羽翼丰满之时”。 情报分析与情报检索即文献计量与检索两大领域之间以电子信息系统与服务及用户行为研究为中介,有关学者开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可以预料,随着两大领域的过渡与连接,情报学的核心知识范畴将逐渐形成。 五、交叉渗透是情报学的学科特点   萨拉赛维克认为,交叉渗透是情报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研究人员学科背景的多样化以及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促进了情报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和相互之间的交叉渗透。 目前只知道这么多,对于现有情报现象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

情报学研究生分很多方向的: 图书情报文献方向 ,这个跟图书馆学差不多。 信息系统分析方向 ,主要是做系统的,涉及了计算机 软件 数据库 方面。 竞争情报方向, 主要从事商业信息的分析 企业情报系统的建立等等,与企业管理 经济学 战略管理 相通。 国内主要就是这3个方面了。看你要从事哪些方面。 我个人认为 竞争情报 适合 以后从事企业情报获取;信息系统分析 适合有工科基础的;图书情报文献方向 是目前占很大江山的方向 主要还是图书馆的路

  • 索引序列
  • 论文使用的工具
  • 学术期刊网站和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
  • 论文中研究工具的作用
  • 药物的合理使用论文
  • 情报学论文使用的理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