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是属于什么杂志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是属于什么杂志

发布时间: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是属于什么杂志

不是科技核心期刊。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中华医学会的电子版杂志,这个跟中华医学会无关,跟电子版也无关,主办单位和办刊形式都是灵活的,最主要还是需要自身的文章学术水平高,素质过硬,电子刊也可以是核心,中华牌也可能不是核心

最好是具体到刊物,才能知道是不是核心而且电子版的刊物,北大核心没有收录,统计源里面收录了,所以你还要弄清楚你们单位认可哪个核心数据库才行

去年开始是核心了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出版周期:双月什么核心期刊都不是的,就是个普通期刊!!连核心期刊都不是,更不可能是SCI,也没有所谓的影响因子!!只是在中文类医学期刊中(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684

吴孟超的得意门生有谁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孔子是老子的得意门生。李可染是齐白石的得意门生;黄泽金是吴冠中的得意门生;靳尚谊是徐悲鸿的得意门生;史国良是黄胄的得意门生。

该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统计源核心期刊、内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以从事肝病研究与治疗的研究生和医务人员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栏目包括专家论坛、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其它肝病、短篇论著、综述等。该刊采用三审一定的审稿制度,择优录用原创度高、科学性和技术性强、课题新颖的文章,退稿率在40%左右

去年开始是核心了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怎么样

不是科技核心期刊。

去年开始是核心了

中华系列的好些吧

该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国家统计源核心期刊、内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以从事肝病研究与治疗的研究生和医务人员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栏目包括专家论坛、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其它肝病、短篇论著、综述等。该刊采用三审一定的审稿制度,择优录用原创度高、科学性和技术性强、课题新颖的文章,退稿率在40%左右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罗晓峰

吴孟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福建闽清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2019年1月14日,吴孟超院士退休。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论文220余篇。2020年10月18日,吴孟超院士馆在福州闽清县落成开馆。

不是科技核心期刊。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作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王宝恩教授高瞻远瞩,为肝病学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放眼国外,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成立于1949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成立于1966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成立于1978年。再看国内,与肝脏病学密切相关的中华消化病学会和中华感染病学会均成立于1980年。同以上学会的历史相比,成立于1992年的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尚显年轻,但不到20年的发展,中华肝脏病学分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肝病学会在最初成立时,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曾有人说,我们国家已经有感染病学会和消化病学会了,为什么还要成立肝病学会?这是不是一种重复?王宝恩教授则不这样认为。首先,他看到美国、欧洲和亚太国家都有自己的肝病学会,而且这些学会均具有重要影响力,是成功的例子。其次,王教授也很有远见地认识到,我国是乙肝大国,众多的乙肝患者需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此外,从长远看,肝脏疾病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中国必须有一批素质高、专业强的肝病医师,而肝病医师必须有自己的学会!而且,这个学会绝不是传染病学会或消化学会的翻版。带着满腔热情,王宝恩教授联合田庚善、庄辉、叶应妩、张定凤等教授积极筹备学会的成立。1992年11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正式成立,学会首任主任委员为王宝恩教授。 谈起肝病学会最初的创办,今年已84岁高龄的王宝恩教授仍思路清晰,记忆犹新。肝脏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及中毒性肝损害等,近年来,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以及肝移植的内科学问题等也成为肝病学的重要范畴,引起肝病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肝病学的内容广泛,多学科交叉,涉及病毒学、流行病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内科学、外科学、小儿科学、感染病学、寄生虫病学、诊断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及生物制品学等。王宝恩教授认为,肝病学会应吸纳多个学科的医生,因此在第一届学会委员中就包括了基础、流行病学、诊断、消化科、传染科、中医科、外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还聘请了汤钊猷和吴孟超教授作顾问。当时学会下设3个学组,分别为病毒性肝炎学组、肝癌学组和肝纤维化学组。 王宝恩教授借鉴国外学会的经验,认为肝病学会必须要有自己的杂志。199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创办了《肝脏病杂志》,张定凤教授担任杂志主编。对于王宝恩教授开展学会工作的理念,中华肝病学会第二任主任委员庄辉院士概括为两点。一是“有远见”。庄院士说,王宝恩教授构建肝病学会框架时充分考虑到多方需求,吸收了多学科专家,为肝病学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肝病学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二是“注重学术交流”。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医师能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了解学科前沿进展的机会少之又少。肝病学分会自成立以来,曾单独或与兄弟学会合作,先后举办了多次大型国际和全国性肝病学术会议,如1994年9月在黄山举办的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1997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1997年10月,肝病学会联合消化学会和消化内镜学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周,这些会议大大推动了我国肝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扩大了国际影响。

这要看你们学校怎么样了,差一点的学校SCI能不能发表都是个问题,有的学校高IF的一年有几十篇。 SCI一般是收录理工科的较多,我是学化学的,以化学为例,化学的论文明显要比物理什么的好发,IF小于3的就很一般,5左右的算是你那个小专业优秀的杂志了,10左右就是你整个一级学科十分优秀的杂志,10以上的一般都是综述类杂志,一般为约稿,很难投,20以上的cell,science,nature什么的大多为跨学科的,全国每年都没多少。我们学院硕士生毕业是要求有一篇3以上的才能毕业,硕博连读是3篇,也就是说其实3以上就算不错了。因为化学是个大门类,一般二级学科的专门杂志IF都不会太高,最好的也就是5左右,比如有机里面的JOC也就是3点多。影响因子不是越高就说明杂志越好,美国化学会的JACS也就是在8,比ANGEW10点多要少不少,但是其公认要比angew难接收,只是在评奖的时候遇到些外行的评委可能会吃亏,因为他们可能会注重IF。 具体还是要看你们学校的科研水平了,如果要稳拿奖项,即使你们是牛校,能发表到JACS等级的也就可以了,因为全国一年也就几十篇。

医学学术期刊的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主要包括三个等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很多省份会划分自己的一类,二类期刊标准,核心期刊大概就有1000多种,其中中文核心200多个,科技核心900多个,学术期刊又根据医学的分类细分为很多类别,比如护理的有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泌尿外科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其它专业亦是如此,发表一篇跟专业相关的医学论文,可以适当提高职称晋升几率,具体的也可以跟专业机构咨询,希望能为您提供到帮助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 索引序列
  •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是属于什么杂志
  •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怎么样
  •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罗晓峰
  •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