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

发布时间: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横向激励与纵向发展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集体精神与发展个体 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美国人强调个性差异,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虽然家庭教育在我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教育仍存在着误区,它甚至成为一种顽疾,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良好素质的形成。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走出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将有很好的启发和警醒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相关方面的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对我国家庭教育改革的启示。我们不能断言美国家庭培养的人就是理想中的现代人,但他们国家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因此,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结果比较 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我们可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结果的比较中略见一斑: 一般而言,美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以下特点: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开朗、胆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自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他们18岁开始不依靠家庭,多数打工补贴自身的消费需用;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他们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一句话,美国孩子的特点就是非智因素成熟,能力强,能较为顺利地适应社会。 而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做事被动、胆怯,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不太会“当家理财”,独立生活能力差。一句话,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现代社会更能接纳哪一种教育结果呢?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求人性的充分解放。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因此,中国家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过程比较 从家庭教育的结果反观家庭教育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虽然是非制度化的教育,父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同学校教育一样,也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中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都是依据目的确定的。 1、教育目的的比较 家庭教育目的制约了家庭教育的方向,决定其总体效果,所以家庭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决定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一旦目的确定,教育内容、方式都据之选择。那么,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或者两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有什么差异呢?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的期望值不高。“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就算达到目的,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职业,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产生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天才产生在不经意中。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指引下,确实能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看看各个阶段的美国孩子:他们从小就独立睡;当会行走时,就自己玩耍,很少父母抱着玩;再大些时,就有自己的空间,房间内的摆设、布置和清理全由小孩负责;他们从小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如做清洁、帮人看小孩、送报纸等,到了高中或大学后就勒工俭学,换取生活费。 相比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首先,这个目的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强,因为“有出息”、“好职业”、“顺境”不是一个一般的目的,较难实现。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孩子的天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产生许多“有心栽花花不发”的效应。而且由于很少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即使学业成绩好,将来也未必能顺利地立足社会,有时候,还会使父母的期望完全落空。 2、教育内容的比较 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意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可称之为“素质教育”。在促进体力的增强上,重视开展幼儿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如在庭院里荡秋千,野外远足等;在认知的发展上,重视训练孩子的各种感官,注意开拓孩子的文化、审美视野,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父母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愿望;在社会性的培养上,教育孩子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孩子学会具有与同伴合作、分享、互助的行为;在情感的陶冶上,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如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展品,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创作活动,让孩子亲身接触、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如带孩子到森林公园旅游,海浪中游泳、攀登岩壁等。 中国的家庭教育内容虽然也可以分为德、智、体、美几方面,但往往是当孩子进入了学龄期(有的甚至在学龄前期)就开始将智育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使得教育内容出现不平衡的倾向。在体育上,中国的家庭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保护孩子的安全,注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与美国对比起来,这种教育是一种防御性的、静态的、消极的保护,温室培育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智育上,向孩子传授知识、技能,如为孩子购置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训练孩子朗读、书写、计算等技能,当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教育出现学校化倾向,父母监督学习、检查作业、购买习题集、实行题海战,应付永无休止的考试;在美育上,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因而盲目培养孩子特殊艺术才能,如把孩子送入绘画班、歌舞班学习,聘请家庭教师教孩子学拉小提琴、学弹电子琴等,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一方面无视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相对丰富和科学,而我国家庭教育的内容狭窄,不够科学。比如家庭教育中的体育,中国的父母往往比较在意孩子的体形、体态这些体育中低层次的内容,重视保证孩子的营养、注意疾病预防,却容易忽略体能锻炼,孩子的户外运动少,多呆在家里看电视,肥胖症增多。智能可以分为实能和潜能,实能即实际能力,即你知道什么,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我国家庭教育忽略的是技能,如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工作技能等等,而美国在社会性的培养上特别重视这些技能,在他们看来,这些技能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智育上忽略了一部分实能的同时,更加忽略的是潜能,潜能分为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表面上我国父母很重视知识的学习,空际上只注重认知能力中的低层次部分,这部分可以应付考试,但始终不能构成未来社会的创造力量。《全国青少年创造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问,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家长会有什么反应。40%的家长对孩子“训斥”、“警告”,48%的家长以“不耐烦”、“不屑于”或“敷衍”的方式对待,可见我国父母对创造力培养的认识还需要提高。相比之下,美国家长在认知发展上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爱好,重视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许多专家不主张过早地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他们并不理解的知识。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多是:“老师教你的知识记住了吗?”,“今天得了多少分?”,而美国父母第一句则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今天的课有意思吗?”。这就反映了中美父母对智能的不同理解。 3、教育方式的比较 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格习惯、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而且受教育目的制约。反过来,能不能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关系到家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内容的完成。 一般而言,美国家庭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为主,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和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而中国家庭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相对欠缺,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与父母平等的人来尊重。 美国家庭民主的教育方式表现在:(1)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保留意见”、“固执”、“不听话”,允许孩子“不听话”主要是指思维上的“不听话”,据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孩子特点之一就是淘气、处世固执。(2)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游戏、图书,长大了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结婚时间。美国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用你的眼睛去观察”。(3)美国父母如朋友,他们可以平等的交流,关系比较密切。(4)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 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表现在:(1)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守规矩、服劝导、不要有异见。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从小灌输要听大人的话的思想,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像爱因斯坦自称的‘离经叛道’,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2)中国孩子的选择权、自主权较小,许多事情都按父母的意愿去办或由父母包办代替。(3)中国父母在家庭里往往以权威出现,因此与孩子的距离较远。(4)中国孩子的隐私常常受到侵害,书包被搜查,日记被偷看,行动被跟踪。 美国父母主张开放式教育:(1)重视实际锻炼,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而不是说教。美国人认为,凡是孩子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掌握技术、增强能力、培养兴趣特长,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可以说,美国父母“给孩子开门的钥匙”而不是“替孩子开门”。(2)看重玩耍游戏,美国人认为玩才是孩子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事。在美国,孩子进行各项兴趣活动、体育活动的时间都比较充裕,活动场所到处都有。父母经常利用节假日、周末带领孩子外出游玩,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能如感知、想象、判断、推理和人的交际和情绪的调节等。 中国父母多是封闭式教育:(1)以说教为主,轻视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读书,连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都由父母包办,导致许多中国孩子学了许多知识都没用,走上社会后就什么也不会。(2)户外活动少,因为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有学不完的功课做不完的作业,被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有时即使想活动一下也很难找到好场地。 民主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一种宽松教育,优点很多:首先,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宽松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高压下孩子的创造精神将受到压抑,只有在平和、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才能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而创造宽松的环境,必须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其次,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孩子在家有发言权、参与权、选择权以后,主动性强、自主意识强、胆子大、有自信心和责任心。另外,亲情关系和睦使孩子愿意把秘密告诉父母,父母也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这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而专制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一种管束教育,压抑创造性,束缚了个性的发展。 三、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同是现代社会,同样有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为什么美国家庭教育和中国家庭教育有以上的差异?综合来看,造成不同教育的原因是: 首先,历史背景的差异。 美国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有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更多的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而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同时所受旧有的约束也较多,特别是封建小农意识长期的影响太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比较内敛和保守的,缺少冒险精神和创造意识,顺从、听话教育被从小就灌输着,相对而言,在整体上也缺少一种接受新思想的环境。 其次,经济形态的差异。 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跳槽机会多,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父母认为孩子将来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职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当然要合法)。另外,“商品经济使生产关系总处于躁动不安的变化之中”,职业更换不断,所以父母不企求子女一生顺境。因此,美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育“人”,更为宏观、宽泛,以不变应万变。而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一生的幸福都压在某种职业上,选择面窄。中国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找到好工作,求得一生安稳,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因此,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成“才”(“才”就是学业成绩优秀,能考上好学校,能获得高学历)。 再次,社会条件的差异。 美国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障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自己老了可以进养老院,无后顾之忧。因而把孩子培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考虑并不多。而中国则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障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来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因而在教养的方式和方法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少家长把打骂孩子看作是家庭内部私事,任何人无权干涉,更谈不上法律约束了。 最后,文化传统的差异。 1、价值取向不同 美国人重个性,价值取向是以个人为本的个体主义,注重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这是美国文化核心。美国一个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民主的社会,每个公民习惯地琢磨一个很小的目标,那就是他自己。在家庭中,个人是本位,个体具有最高价值,不依赖他人存在,独立于家庭关系中。所以在美国家庭中,父母倾向于把自身与孩子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自我”包括父母自我和子女自我。首先,子女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要尊重子女的意愿、兴趣和爱好,因人而异,美国父母比较重个人生活享受,平时决不会为了孩子而放弃去听音乐会、看电影、跳舞或约会。 中国人讲共性,有整体至上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中国人认为人的确立方式是在“二人”对立关系中生成的。从古至今,“自我”这个概念总是与他人相伴而生,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在中国家庭中,父母丧失自我,也不尊重子女的自我,我国父母丧失自我的表现就是存在严重的“亲子一体感”,父母把孩子视为自身价值的延续,将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和人生的希望,具有和孩子不可分割的一体化感觉。这样父母会以自己的意志替代孩子的兴趣,站在成人的角度设计孩子的未来,所以中国父母的期望相对于孩子的能力是过高的。 美国重个性,中国讲共性的价值取向是有其经济背景的。美国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充满活力的商品经济过早排斥了自然经济,独占鳌头近百年。个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相对独立,个人只有提高自我、扩展自我,才能在商品经济竞争中立足和发展,所以养成了重视自我的传统。而中国自然经济延续数千年,中国人习惯性地束缚在土地上,个人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也未能让中国人摆脱依赖性。个人的发展常需要“走关系”,对个人的评价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进行的,所以喜欢融入集体,以免被孤立。 2、思维风格不同 美国人是理性主义,美国的家庭教育推崇以理性的基本原则对待家庭成员和家庭事务。美国父母多是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样看待,这是超越个人的立场,而不是完全从家庭本身或父母自身的利益来看待家庭教育。既然他们认为抚育子女是义务,也就不图养儿防老,不图回报,自己老了进养老院是一个人应有的归宿(当然,这些中国人视为不道德的做法源于美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文化习惯)。 中国人是情意至上,我国的家庭教育以人伦为基础,以情感情理为法则,来处理家庭人际关系。我国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子女教育,在无微不至的父母爱怜中隐含着较为浓厚的“投桃报李”的私情。由此说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远胜于美国,往往把家庭教育目的功利化。 四、结语 本文是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作一般性的比较,两国家庭教育中肯定存在着个别的特殊性,而且,事实上与中国比较,美国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过于放任造成儿童青少年诸多社会问题;过于理性,使孩子对赡养老人的责任感较为缺乏;过于重视“乐学”,使得儿童青少年学习水平下降等)。显然,本文并不是要全盘肯定美国的家庭教育,也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国的家庭教育。笔者试图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引发对我国的家庭教育的改革思路: 1、教育目的——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总体而言,美国家庭的教育目的,更能产生创新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可否认,我国的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出现了误区,教育目的短期化、功利化,扼杀了不少天才。要改变现状,需要家庭内外的努力。宏观上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强,人们择业观的开放,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这种综合素质事实上就是最基本的“成人”教育。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就会使我国的家庭教育走出误区,使得青少年的成长更切合自身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育内容——变“片面”教育为“全面”教育,目前的家庭教育,由于教育目的是“成才”教育,造成在教育内容方面的误区就是智育压倒一切。这样的教育,会使孩子片面、畸形地发展,成为只会“死读书”人,这样的人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因此,确立了“成人”教育的目的,在家庭中,父母应当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要提高综合素质,就必然要变片面的教育为全面的教育,尤其不能忽略潜能、道德、性情的培育。 3、教育方式——变“管束”教育为“宽松”教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应该提倡“宽松”教育、“开放”教育。

截至2015年11月,太原师范学院设有新校区、中校区、南校区、北校区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太原师范学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太原师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太原师范学院于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分别成立于1988年、1958年、1929年的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扩展资料:太原师范学院的学校文化传统:1、校徽太原师范学院校徽标识设计是以汉字“太”、“师”为基本设计元素,进行篆体与宋体变形组合,体现学校全称属性意义缩写;同时相互缠绕的线条又构成三个“人”形,象征新校是由三校合并而来,也传达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深刻教育理念。变化丰富具有动势的线条又寓意出生命的价值含义,如颗颗绿芽生机勃勃、茁壮成长,又如一团充满活力、燃烧不止的红烛烈焰,表达出人民教师勇于奉献的高尚品德2、校训崇德、博学、团结、创新崇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崇德”即传承优良教育传统,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彰显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宗旨。博学: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团结:强调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意味着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襟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境界。创新:旨在与时偕行,面向未来。对于教师而言,是日新月异的期许;对于学子而言,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激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原师范学院

不错的

(一)著作1、《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参加编辑。2、《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参加编辑。3、《教育大词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4、《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合著,主编(3),撰写3万字。5、《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独立,8万字。1996年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6、《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近6万字。1999年4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7、《女童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作,主编(3)。2000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8、《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9、《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3万字。1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3万字。11、《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任执行副主编(3),参加撰写5万余字。12、《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约5万字。13、《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1)。2001年5月获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2万字。15、《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近8万字。16、《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2),参加撰写2万余字。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7、《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独著,7万字。2002年7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8、《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参加撰写2万字。19、《外国女子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独著,6万字。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称号。2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5万字。21、《杨贤江年谱长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合作撰写(1),撰著12万字。该书收入潘懋元、华长慧、宋恩荣主编,喻立森执行主编的《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22、《戴续威教育论著选》,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撰(1),全书21万字。(二)论文◆1986年1、《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问题》,熊明安、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1986年第1、2合期◆1989年2、《试论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第59—65页。◆1991年3、《浅谈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25—30页。◆1996年4、《浅谈<福翁百话>的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18—124页。5、《浅谈雷培鸿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载广西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三)》,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7年6、《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82—88页。7、《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9—91页。8、《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川北地区农村女童入学及辍学问题的研究》,川北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1—55页。9、《发展女童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大巴山、米仓山地带女童教育研究》,冉元辉、汤泽生、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6—59页。◆1998年10、《对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报告》,《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56—59页。11、《对川北某重点师范学校女生素质的调查》,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84—90页◆1999年12、《试论中日近现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及其成因》,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29页。13、《近代广西壮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署名“杜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56—61页14、《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5、《试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6、主持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研究”1999年3月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年17、《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6页。◆2001年18、《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女童失学原因调查与对策》,洪显利、刘电芝、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003年19、《贫困山区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刘伟斌、杜学元、黄魁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20、《老年女性教育问题研究——四川省南充市老年大学的调查分析》,范琐哲、杜学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1、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enlightenmen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 Xueyuan,Contemporary Education (HK),2003(16)22、《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杜学元、贾贵州,载叶上雄主编《教育强省——科教兴川的必由之路》,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4年23、《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杜学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第36—39页。24、《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9—102页。25、《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建构》,吴立保、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4年第 12期第66—69页。26、《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4期,90—93页。27、《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窥》,孙刚成、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月(中),第75—77页。28、《简论网络教育与教育机会平等》,何岸、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月(下),第7—8页。29、《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何岸、杜学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93—97页。30、《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伟斌、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6—148页。31、《张澜教育思想评析》,杜学元、龚波,《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39页。32、《新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曾庆红、杜学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54—156页。33、《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卢长娥、杜学元,《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34、《略谈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刘伟斌、杜学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35、《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王勇、杜学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5页。36、《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王小红、杜学元,载刘重来主编《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37、《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学元、沈堰奇,《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4—78、89页。38、《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9、《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张晓琳、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9—101页。40、《论我国助学贷款的改革与发展展望》,曾庆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3—105页。41、《建立在生活平台上的德育模式》,郑利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8页。42、《从人的主体性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吴薇、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5—127页。4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王勇、杜学元,《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4—26页。44、《教育劳动及其生产性投资》,郑海波、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第29—32页。45、《浅谈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范琐哲、杜学元、肖韵,《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60页。46、《中学生学习压力源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合作(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53—56页。47、《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杜学元、范琐哲,载杨孔炽主编、黄仁贤副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版。48、《异曲同工——庄子与卢梭人文教育思想的契合》,孙刚成、杜学元,《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8—79页。49、《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延安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5期。第118—121页。5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张军、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5年第12期。第137—138页。51、《小城镇初中女童的同伴同伴交往观探析》,刘青秀、贾云鹏、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12期。第50—53页。52、《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杜学元、杜永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77页5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低教育探究》,严敏、杜学元、金珺,《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5—96页。54、《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蔡文君、杜学元,《贵州民族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5年第6期。第197—202页。55、《欧阳修教育思想探微》,陈元、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89—92页。◆2006年56、《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王新兵、杜学元,《教师教育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6年第1期,第66—70页。57、《试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观》,王新兵、杜学元,《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48—50页。58、《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格完善》,张忻、杜学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4—137页。59、《试论我国观念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吴薇、杜学元,《教育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30—31页。60、《浅谈民俗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杜学元、吴立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2期。第29—32页61、《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上)。第120—121页。62、《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杜永红、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2页。63、《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初探》,严敏、杜学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第155—156页。64、《荀子和亚里斯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张忻、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20页。6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1—123页。66、《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反思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郑海波、杜学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118页。67、《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刘继强、杜学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114页。68、《试论农村中学债务问题》,周兰英、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下),第14—15页。69、《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杜学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5—90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52页。70、《曾国藩教育思想探析》,杜学元、王新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42页。7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张丽、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9页。72、《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周兰英、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0页。73、《试论我国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曹兆文、杜学元、苏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7—30页。74、《凸现教师魅力型权威,构建和谐教育》,杜学元、张忻,《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页。75、《论胡宏的教育哲学思想》,陈小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6期,第51—53页。76、《行政导向下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陈小明、杜学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4—156页。77、《论大学校训》,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34 —136页;《高等教育研究》(西华大学),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2006年第2期,第16—19页。78、《论高收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市场化运作》,赵秋、杜学元,《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55—57页。79、《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李敏敏、杜学元、赵秋、李江淘,《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年第6期,第6—7页。80、《对现行高校生师比要求一致性的质疑》,易莉、杜学元,《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第70—72页。81、《徐特立教师论及其当代价值》,周兰英、杜学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164—167页。82、《唐君毅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杜学元、张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3—15页。83、《试论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周兰英、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68—71页。84、《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高建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30—33页。85、《经济转型时期确定教师合理报酬初探》,刘飞燕、杜学元、徐安兴,《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上),第93—94页。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稿

(一)著作1、《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参加编辑。2、《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参加编辑。3、《教育大词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4、《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合著,主编(3),撰写3万字。5、《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独立,8万字。1996年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6、《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近6万字。1999年4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7、《女童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作,主编(3)。2000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8、《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9、《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3万字。1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3万字。11、《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任执行副主编(3),参加撰写5万余字。12、《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约5万字。13、《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1)。2001年5月获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2万字。15、《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近8万字。16、《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2),参加撰写2万余字。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7、《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独著,7万字。2002年7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8、《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参加撰写2万字。19、《外国女子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独著,6万字。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称号。2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5万字。21、《杨贤江年谱长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合作撰写(1),撰著12万字。该书收入潘懋元、华长慧、宋恩荣主编,喻立森执行主编的《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22、《戴续威教育论著选》,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撰(1),全书21万字。(二)论文◆1986年1、《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问题》,熊明安、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1986年第1、2合期◆1989年2、《试论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第59—65页。◆1991年3、《浅谈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25—30页。◆1996年4、《浅谈<福翁百话>的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18—124页。5、《浅谈雷培鸿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载广西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三)》,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7年6、《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82—88页。7、《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9—91页。8、《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川北地区农村女童入学及辍学问题的研究》,川北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1—55页。9、《发展女童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大巴山、米仓山地带女童教育研究》,冉元辉、汤泽生、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6—59页。◆1998年10、《对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报告》,《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56—59页。11、《对川北某重点师范学校女生素质的调查》,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84—90页◆1999年12、《试论中日近现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及其成因》,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29页。13、《近代广西壮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署名“杜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56—61页14、《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5、《试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6、主持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研究”1999年3月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年17、《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6页。◆2001年18、《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女童失学原因调查与对策》,洪显利、刘电芝、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003年19、《贫困山区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刘伟斌、杜学元、黄魁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20、《老年女性教育问题研究——四川省南充市老年大学的调查分析》,范琐哲、杜学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1、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enlightenmen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 Xueyuan,Contemporary Education (HK),2003(16)22、《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杜学元、贾贵州,载叶上雄主编《教育强省——科教兴川的必由之路》,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4年23、《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杜学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第36—39页。24、《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9—102页。25、《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建构》,吴立保、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4年第 12期第66—69页。26、《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4期,90—93页。27、《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窥》,孙刚成、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月(中),第75—77页。28、《简论网络教育与教育机会平等》,何岸、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月(下),第7—8页。29、《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何岸、杜学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93—97页。30、《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伟斌、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6—148页。31、《张澜教育思想评析》,杜学元、龚波,《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39页。32、《新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曾庆红、杜学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54—156页。33、《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卢长娥、杜学元,《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34、《略谈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刘伟斌、杜学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35、《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王勇、杜学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5页。36、《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王小红、杜学元,载刘重来主编《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37、《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学元、沈堰奇,《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4—78、89页。38、《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9、《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张晓琳、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9—101页。40、《论我国助学贷款的改革与发展展望》,曾庆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3—105页。41、《建立在生活平台上的德育模式》,郑利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8页。42、《从人的主体性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吴薇、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5—127页。4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王勇、杜学元,《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4—26页。44、《教育劳动及其生产性投资》,郑海波、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第29—32页。45、《浅谈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范琐哲、杜学元、肖韵,《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60页。46、《中学生学习压力源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合作(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53—56页。47、《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杜学元、范琐哲,载杨孔炽主编、黄仁贤副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版。48、《异曲同工——庄子与卢梭人文教育思想的契合》,孙刚成、杜学元,《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8—79页。49、《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延安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5期。第118—121页。5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张军、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5年第12期。第137—138页。51、《小城镇初中女童的同伴同伴交往观探析》,刘青秀、贾云鹏、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12期。第50—53页。52、《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杜学元、杜永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77页5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低教育探究》,严敏、杜学元、金珺,《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5—96页。54、《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蔡文君、杜学元,《贵州民族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5年第6期。第197—202页。55、《欧阳修教育思想探微》,陈元、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89—92页。◆2006年56、《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王新兵、杜学元,《教师教育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6年第1期,第66—70页。57、《试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观》,王新兵、杜学元,《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48—50页。58、《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格完善》,张忻、杜学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4—137页。59、《试论我国观念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吴薇、杜学元,《教育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30—31页。60、《浅谈民俗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杜学元、吴立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2期。第29—32页61、《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上)。第120—121页。62、《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杜永红、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2页。63、《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初探》,严敏、杜学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第155—156页。64、《荀子和亚里斯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张忻、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20页。6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1—123页。66、《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反思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郑海波、杜学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118页。67、《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刘继强、杜学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114页。68、《试论农村中学债务问题》,周兰英、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下),第14—15页。69、《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杜学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5—90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52页。70、《曾国藩教育思想探析》,杜学元、王新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42页。7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张丽、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9页。72、《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周兰英、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0页。73、《试论我国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曹兆文、杜学元、苏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7—30页。74、《凸现教师魅力型权威,构建和谐教育》,杜学元、张忻,《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页。75、《论胡宏的教育哲学思想》,陈小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6期,第51—53页。76、《行政导向下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陈小明、杜学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4—156页。77、《论大学校训》,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34 —136页;《高等教育研究》(西华大学),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2006年第2期,第16—19页。78、《论高收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市场化运作》,赵秋、杜学元,《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55—57页。79、《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李敏敏、杜学元、赵秋、李江淘,《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年第6期,第6—7页。80、《对现行高校生师比要求一致性的质疑》,易莉、杜学元,《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第70—72页。81、《徐特立教师论及其当代价值》,周兰英、杜学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164—167页。82、《唐君毅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杜学元、张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3—15页。83、《试论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周兰英、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68—71页。84、《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高建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30—33页。85、《经济转型时期确定教师合理报酬初探》,刘飞燕、杜学元、徐安兴,《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上),第93—94页。

上网去查

不是核心期刊!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Taiyu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主办:太原师范学院学报周期:季刊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2027CN:14-1304/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98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文章

2007-2-2 作者:曾芝兰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月 [摘要]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对其日后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家庭教育;育儿观;传统;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看过《刮痧》这部影片的观众一定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场景:一位中国父亲在看到自己儿子丹尼斯与他的外国老板的儿子打架时,让丹尼斯向老板的儿子道歉,遭到拒绝后给了自己儿子一个耳光。这位父亲这样做是出于对他老板的尊敬,隐含的意思就是“因为你的缘故我才惩罚我的儿子”。但这一幕却让他的老板感到特别吃惊,很迷惑为什么一个父亲要通过打自己的儿子来表示对别人的歉意?这就是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的一个明显差异。[1]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仁爱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通常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可以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逻辑中有这么一条,即“长者恒为师”,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儿童也由此学会了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懂得了父母比朋友重要,长者是权威的象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并加以重点保护,孩子成了中心人。对孩子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好吃的让孩子独享,该让孩子做的却由父母包办代替了。他们过分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生活上过分优待孩子,经济上过多偏重孩子,这就造成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而在美国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言有独到之处,父母还会给以适当的奖励。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职业,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期盼,很多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父母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愿意。为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2]与此相比,美国家庭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注重培养锻炼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意志的锻炼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劳动,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自身的能力特长,增长才智,并养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差别,使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不让孩子沾家务活的边。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于是出现了小学生还要家长接送,中学生还要家长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还要家长护送。 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 经济上的放任。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裤带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3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学习上的过于严厉。与生活、经济、社交上的纵容相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却要求很高,甚至达到一种苛刻的程度。古往今来,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当孩子出生后就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孩子。[3]平时,孩子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让孩子再做一套同步练习题,以求巩固。弄得孩子精疲力尽,一旦孩子辜负了他们的期望,那只能通过打骂这一招来解“恨铁不成钢”之怒。 而美国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父母除了照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如游玩、学习都让孩子自主选择。如让他们从小就有存放个人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整理房间,布置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包办,顶多在一旁提醒参谋。[4]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许多家庭,对孩子的零花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基本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此外,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太多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对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为什么要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人生道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育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来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花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让人觉得无能。所以必须工作,才能做到经济上独立。(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美国不少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深知金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好习惯。(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美国孩子更能吃苦,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综上不难看出,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无论从家长的价值观、育儿观看,还是从家庭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看,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然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也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自觉转变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扩展家庭教育的领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横向激励与纵向发展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集体精神与发展个体 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美国人强调个性差异,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虽然家庭教育在我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教育仍存在着误区,它甚至成为一种顽疾,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良好素质的形成。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走出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将有很好的启发和警醒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相关方面的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对我国家庭教育改革的启示。我们不能断言美国家庭培养的人就是理想中的现代人,但他们国家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因此,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结果比较 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我们可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结果的比较中略见一斑: 一般而言,美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以下特点: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开朗、胆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自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他们18岁开始不依靠家庭,多数打工补贴自身的消费需用;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他们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一句话,美国孩子的特点就是非智因素成熟,能力强,能较为顺利地适应社会。 而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做事被动、胆怯,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不太会“当家理财”,独立生活能力差。一句话,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现代社会更能接纳哪一种教育结果呢?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求人性的充分解放。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因此,中国家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过程比较 从家庭教育的结果反观家庭教育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虽然是非制度化的教育,父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同学校教育一样,也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中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都是依据目的确定的。 1、教育目的的比较 家庭教育目的制约了家庭教育的方向,决定其总体效果,所以家庭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决定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一旦目的确定,教育内容、方式都据之选择。那么,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或者两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有什么差异呢?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的期望值不高。“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就算达到目的,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职业,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产生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天才产生在不经意中。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指引下,确实能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看看各个阶段的美国孩子:他们从小就独立睡;当会行走时,就自己玩耍,很少父母抱着玩;再大些时,就有自己的空间,房间内的摆设、布置和清理全由小孩负责;他们从小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如做清洁、帮人看小孩、送报纸等,到了高中或大学后就勒工俭学,换取生活费。 相比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首先,这个目的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强,因为“有出息”、“好职业”、“顺境”不是一个一般的目的,较难实现。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孩子的天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产生许多“有心栽花花不发”的效应。而且由于很少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即使学业成绩好,将来也未必能顺利地立足社会,有时候,还会使父母的期望完全落空。 2、教育内容的比较 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意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可称之为“素质教育”。在促进体力的增强上,重视开展幼儿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如在庭院里荡秋千,野外远足等;在认知的发展上,重视训练孩子的各种感官,注意开拓孩子的文化、审美视野,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父母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愿望;在社会性的培养上,教育孩子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孩子学会具有与同伴合作、分享、互助的行为;在情感的陶冶上,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如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展品,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创作活动,让孩子亲身接触、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如带孩子到森林公园旅游,海浪中游泳、攀登岩壁等。 中国的家庭教育内容虽然也可以分为德、智、体、美几方面,但往往是当孩子进入了学龄期(有的甚至在学龄前期)就开始将智育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使得教育内容出现不平衡的倾向。在体育上,中国的家庭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保护孩子的安全,注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与美国对比起来,这种教育是一种防御性的、静态的、消极的保护,温室培育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智育上,向孩子传授知识、技能,如为孩子购置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训练孩子朗读、书写、计算等技能,当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教育出现学校化倾向,父母监督学习、检查作业、购买习题集、实行题海战,应付永无休止的考试;在美育上,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因而盲目培养孩子特殊艺术才能,如把孩子送入绘画班、歌舞班学习,聘请家庭教师教孩子学拉小提琴、学弹电子琴等,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一方面无视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相对丰富和科学,而我国家庭教育的内容狭窄,不够科学。比如家庭教育中的体育,中国的父母往往比较在意孩子的体形、体态这些体育中低层次的内容,重视保证孩子的营养、注意疾病预防,却容易忽略体能锻炼,孩子的户外运动少,多呆在家里看电视,肥胖症增多。智能可以分为实能和潜能,实能即实际能力,即你知道什么,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我国家庭教育忽略的是技能,如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工作技能等等,而美国在社会性的培养上特别重视这些技能,在他们看来,这些技能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智育上忽略了一部分实能的同时,更加忽略的是潜能,潜能分为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表面上我国父母很重视知识的学习,空际上只注重认知能力中的低层次部分,这部分可以应付考试,但始终不能构成未来社会的创造力量。《全国青少年创造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问,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家长会有什么反应。40%的家长对孩子“训斥”、“警告”,48%的家长以“不耐烦”、“不屑于”或“敷衍”的方式对待,可见我国父母对创造力培养的认识还需要提高。相比之下,美国家长在认知发展上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爱好,重视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许多专家不主张过早地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他们并不理解的知识。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多是:“老师教你的知识记住了吗?”,“今天得了多少分?”,而美国父母第一句则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今天的课有意思吗?”。这就反映了中美父母对智能的不同理解。 3、教育方式的比较 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格习惯、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而且受教育目的制约。反过来,能不能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关系到家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内容的完成。 一般而言,美国家庭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为主,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和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而中国家庭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相对欠缺,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与父母平等的人来尊重。 美国家庭民主的教育方式表现在:(1)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保留意见”、“固执”、“不听话”,允许孩子“不听话”主要是指思维上的“不听话”,据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孩子特点之一就是淘气、处世固执。(2)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游戏、图书,长大了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结婚时间。美国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用你的眼睛去观察”。(3)美国父母如朋友,他们可以平等的交流,关系比较密切。(4)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 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表现在:(1)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守规矩、服劝导、不要有异见。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从小灌输要听大人的话的思想,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像爱因斯坦自称的‘离经叛道’,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2)中国孩子的选择权、自主权较小,许多事情都按父母的意愿去办或由父母包办代替。(3)中国父母在家庭里往往以权威出现,因此与孩子的距离较远。(4)中国孩子的隐私常常受到侵害,书包被搜查,日记被偷看,行动被跟踪。 美国父母主张开放式教育:(1)重视实际锻炼,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而不是说教。美国人认为,凡是孩子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掌握技术、增强能力、培养兴趣特长,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可以说,美国父母“给孩子开门的钥匙”而不是“替孩子开门”。(2)看重玩耍游戏,美国人认为玩才是孩子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事。在美国,孩子进行各项兴趣活动、体育活动的时间都比较充裕,活动场所到处都有。父母经常利用节假日、周末带领孩子外出游玩,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能如感知、想象、判断、推理和人的交际和情绪的调节等。 中国父母多是封闭式教育:(1)以说教为主,轻视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读书,连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都由父母包办,导致许多中国孩子学了许多知识都没用,走上社会后就什么也不会。(2)户外活动少,因为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有学不完的功课做不完的作业,被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有时即使想活动一下也很难找到好场地。 民主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一种宽松教育,优点很多:首先,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宽松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高压下孩子的创造精神将受到压抑,只有在平和、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才能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而创造宽松的环境,必须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其次,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孩子在家有发言权、参与权、选择权以后,主动性强、自主意识强、胆子大、有自信心和责任心。另外,亲情关系和睦使孩子愿意把秘密告诉父母,父母也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这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而专制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一种管束教育,压抑创造性,束缚了个性的发展。 三、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同是现代社会,同样有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为什么美国家庭教育和中国家庭教育有以上的差异?综合来看,造成不同教育的原因是: 首先,历史背景的差异。 美国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有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更多的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而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同时所受旧有的约束也较多,特别是封建小农意识长期的影响太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比较内敛和保守的,缺少冒险精神和创造意识,顺从、听话教育被从小就灌输着,相对而言,在整体上也缺少一种接受新思想的环境。 其次,经济形态的差异。 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跳槽机会多,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父母认为孩子将来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职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当然要合法)。另外,“商品经济使生产关系总处于躁动不安的变化之中”,职业更换不断,所以父母不企求子女一生顺境。因此,美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育“人”,更为宏观、宽泛,以不变应万变。而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一生的幸福都压在某种职业上,选择面窄。中国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找到好工作,求得一生安稳,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因此,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成“才”(“才”就是学业成绩优秀,能考上好学校,能获得高学历)。 再次,社会条件的差异。 美国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障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自己老了可以进养老院,无后顾之忧。因而把孩子培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考虑并不多。而中国则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障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来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因而在教养的方式和方法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少家长把打骂孩子看作是家庭内部私事,任何人无权干涉,更谈不上法律约束了。 最后,文化传统的差异。 1、价值取向不同 美国人重个性,价值取向是以个人为本的个体主义,注重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这是美国文化核心。美国一个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民主的社会,每个公民习惯地琢磨一个很小的目标,那就是他自己。在家庭中,个人是本位,个体具有最高价值,不依赖他人存在,独立于家庭关系中。所以在美国家庭中,父母倾向于把自身与孩子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自我”包括父母自我和子女自我。首先,子女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要尊重子女的意愿、兴趣和爱好,因人而异,美国父母比较重个人生活享受,平时决不会为了孩子而放弃去听音乐会、看电影、跳舞或约会。 中国人讲共性,有整体至上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中国人认为人的确立方式是在“二人”对立关系中生成的。从古至今,“自我”这个概念总是与他人相伴而生,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在中国家庭中,父母丧失自我,也不尊重子女的自我,我国父母丧失自我的表现就是存在严重的“亲子一体感”,父母把孩子视为自身价值的延续,将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和人生的希望,具有和孩子不可分割的一体化感觉。这样父母会以自己的意志替代孩子的兴趣,站在成人的角度设计孩子的未来,所以中国父母的期望相对于孩子的能力是过高的。 美国重个性,中国讲共性的价值取向是有其经济背景的。美国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充满活力的商品经济过早排斥了自然经济,独占鳌头近百年。个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相对独立,个人只有提高自我、扩展自我,才能在商品经济竞争中立足和发展,所以养成了重视自我的传统。而中国自然经济延续数千年,中国人习惯性地束缚在土地上,个人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也未能让中国人摆脱依赖性。个人的发展常需要“走关系”,对个人的评价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进行的,所以喜欢融入集体,以免被孤立。 2、思维风格不同 美国人是理性主义,美国的家庭教育推崇以理性的基本原则对待家庭成员和家庭事务。美国父母多是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样看待,这是超越个人的立场,而不是完全从家庭本身或父母自身的利益来看待家庭教育。既然他们认为抚育子女是义务,也就不图养儿防老,不图回报,自己老了进养老院是一个人应有的归宿(当然,这些中国人视为不道德的做法源于美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文化习惯)。 中国人是情意至上,我国的家庭教育以人伦为基础,以情感情理为法则,来处理家庭人际关系。我国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子女教育,在无微不至的父母爱怜中隐含着较为浓厚的“投桃报李”的私情。由此说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远胜于美国,往往把家庭教育目的功利化。 四、结语 本文是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作一般性的比较,两国家庭教育中肯定存在着个别的特殊性,而且,事实上与中国比较,美国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过于放任造成儿童青少年诸多社会问题;过于理性,使孩子对赡养老人的责任感较为缺乏;过于重视“乐学”,使得儿童青少年学习水平下降等)。显然,本文并不是要全盘肯定美国的家庭教育,也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国的家庭教育。笔者试图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引发对我国的家庭教育的改革思路: 1、教育目的——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总体而言,美国家庭的教育目的,更能产生创新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可否认,我国的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出现了误区,教育目的短期化、功利化,扼杀了不少天才。要改变现状,需要家庭内外的努力。宏观上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强,人们择业观的开放,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这种综合素质事实上就是最基本的“成人”教育。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就会使我国的家庭教育走出误区,使得青少年的成长更切合自身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育内容——变“片面”教育为“全面”教育,目前的家庭教育,由于教育目的是“成才”教育,造成在教育内容方面的误区就是智育压倒一切。这样的教育,会使孩子片面、畸形地发展,成为只会“死读书”人,这样的人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因此,确立了“成人”教育的目的,在家庭中,父母应当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要提高综合素质,就必然要变片面的教育为全面的教育,尤其不能忽略潜能、道德、性情的培育。 3、教育方式——变“管束”教育为“宽松”教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应该提倡“宽松”教育、“开放”教育。

2007-2-2 作者:曾芝兰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月 [摘要]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对其日后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家庭教育;育儿观;传统;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看过《刮痧》这部影片的观众一定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场景:一位中国父亲在看到自己儿子丹尼斯与他的外国老板的儿子打架时,让丹尼斯向老板的儿子道歉,遭到拒绝后给了自己儿子一个耳光。这位父亲这样做是出于对他老板的尊敬,隐含的意思就是“因为你的缘故我才惩罚我的儿子”。但这一幕却让他的老板感到特别吃惊,很迷惑为什么一个父亲要通过打自己的儿子来表示对别人的歉意?这就是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的一个明显差异。[1]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仁爱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通常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可以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逻辑中有这么一条,即“长者恒为师”,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儿童也由此学会了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懂得了父母比朋友重要,长者是权威的象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并加以重点保护,孩子成了中心人。对孩子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好吃的让孩子独享,该让孩子做的却由父母包办代替了。他们过分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生活上过分优待孩子,经济上过多偏重孩子,这就造成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而在美国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言有独到之处,父母还会给以适当的奖励。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职业,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期盼,很多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父母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愿意。为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2]与此相比,美国家庭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注重培养锻炼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意志的锻炼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劳动,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自身的能力特长,增长才智,并养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差别,使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不让孩子沾家务活的边。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于是出现了小学生还要家长接送,中学生还要家长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还要家长护送。 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 经济上的放任。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裤带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3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学习上的过于严厉。与生活、经济、社交上的纵容相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却要求很高,甚至达到一种苛刻的程度。古往今来,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当孩子出生后就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孩子。[3]平时,孩子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让孩子再做一套同步练习题,以求巩固。弄得孩子精疲力尽,一旦孩子辜负了他们的期望,那只能通过打骂这一招来解“恨铁不成钢”之怒。 而美国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父母除了照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如游玩、学习都让孩子自主选择。如让他们从小就有存放个人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整理房间,布置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包办,顶多在一旁提醒参谋。[4]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许多家庭,对孩子的零花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基本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此外,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太多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对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为什么要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人生道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育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来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花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让人觉得无能。所以必须工作,才能做到经济上独立。(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美国不少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深知金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好习惯。(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美国孩子更能吃苦,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综上不难看出,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无论从家长的价值观、育儿观看,还是从家庭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看,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然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也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自觉转变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扩展家庭教育的领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稿怎么写

《中国社会科学》

一千多的,很大的新校区,位于榆次大学城内,有空可以自己坐公交去看看

不是核心期刊!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Taiyu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主办:太原师范学院学报周期:季刊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2027CN:14-1304/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98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一)著作1、《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参加编辑。2、《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参加编辑。3、《教育大词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4、《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合著,主编(3),撰写3万字。5、《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独立,8万字。1996年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6、《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近6万字。1999年4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7、《女童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作,主编(3)。2000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8、《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9、《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3万字。1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3万字。11、《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任执行副主编(3),参加撰写5万余字。12、《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约5万字。13、《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1)。2001年5月获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2万字。15、《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近8万字。16、《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2),参加撰写2万余字。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7、《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独著,7万字。2002年7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8、《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参加撰写2万字。19、《外国女子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独著,6万字。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称号。2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5万字。21、《杨贤江年谱长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合作撰写(1),撰著12万字。该书收入潘懋元、华长慧、宋恩荣主编,喻立森执行主编的《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22、《戴续威教育论著选》,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撰(1),全书21万字。(二)论文◆1986年1、《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问题》,熊明安、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1986年第1、2合期◆1989年2、《试论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第59—65页。◆1991年3、《浅谈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25—30页。◆1996年4、《浅谈<福翁百话>的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18—124页。5、《浅谈雷培鸿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载广西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三)》,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7年6、《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82—88页。7、《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9—91页。8、《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川北地区农村女童入学及辍学问题的研究》,川北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1—55页。9、《发展女童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大巴山、米仓山地带女童教育研究》,冉元辉、汤泽生、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6—59页。◆1998年10、《对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报告》,《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56—59页。11、《对川北某重点师范学校女生素质的调查》,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84—90页◆1999年12、《试论中日近现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及其成因》,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29页。13、《近代广西壮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署名“杜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56—61页14、《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5、《试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6、主持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研究”1999年3月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年17、《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6页。◆2001年18、《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女童失学原因调查与对策》,洪显利、刘电芝、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003年19、《贫困山区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刘伟斌、杜学元、黄魁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20、《老年女性教育问题研究——四川省南充市老年大学的调查分析》,范琐哲、杜学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1、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enlightenmen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 Xueyuan,Contemporary Education (HK),2003(16)22、《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杜学元、贾贵州,载叶上雄主编《教育强省——科教兴川的必由之路》,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4年23、《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杜学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第36—39页。24、《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9—102页。25、《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建构》,吴立保、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4年第 12期第66—69页。26、《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4期,90—93页。27、《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窥》,孙刚成、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月(中),第75—77页。28、《简论网络教育与教育机会平等》,何岸、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月(下),第7—8页。29、《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何岸、杜学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93—97页。30、《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伟斌、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6—148页。31、《张澜教育思想评析》,杜学元、龚波,《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39页。32、《新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曾庆红、杜学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54—156页。33、《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卢长娥、杜学元,《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34、《略谈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刘伟斌、杜学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35、《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王勇、杜学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5页。36、《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王小红、杜学元,载刘重来主编《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37、《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学元、沈堰奇,《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4—78、89页。38、《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9、《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张晓琳、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9—101页。40、《论我国助学贷款的改革与发展展望》,曾庆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3—105页。41、《建立在生活平台上的德育模式》,郑利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8页。42、《从人的主体性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吴薇、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5—127页。4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王勇、杜学元,《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4—26页。44、《教育劳动及其生产性投资》,郑海波、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第29—32页。45、《浅谈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范琐哲、杜学元、肖韵,《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60页。46、《中学生学习压力源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合作(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53—56页。47、《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杜学元、范琐哲,载杨孔炽主编、黄仁贤副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版。48、《异曲同工——庄子与卢梭人文教育思想的契合》,孙刚成、杜学元,《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8—79页。49、《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延安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5期。第118—121页。5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张军、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5年第12期。第137—138页。51、《小城镇初中女童的同伴同伴交往观探析》,刘青秀、贾云鹏、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12期。第50—53页。52、《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杜学元、杜永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77页5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低教育探究》,严敏、杜学元、金珺,《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5—96页。54、《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蔡文君、杜学元,《贵州民族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5年第6期。第197—202页。55、《欧阳修教育思想探微》,陈元、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89—92页。◆2006年56、《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王新兵、杜学元,《教师教育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6年第1期,第66—70页。57、《试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观》,王新兵、杜学元,《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48—50页。58、《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格完善》,张忻、杜学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4—137页。59、《试论我国观念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吴薇、杜学元,《教育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30—31页。60、《浅谈民俗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杜学元、吴立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2期。第29—32页61、《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上)。第120—121页。62、《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杜永红、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2页。63、《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初探》,严敏、杜学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第155—156页。64、《荀子和亚里斯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张忻、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20页。6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1—123页。66、《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反思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郑海波、杜学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118页。67、《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刘继强、杜学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114页。68、《试论农村中学债务问题》,周兰英、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下),第14—15页。69、《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杜学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5—90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52页。70、《曾国藩教育思想探析》,杜学元、王新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42页。7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张丽、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9页。72、《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周兰英、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0页。73、《试论我国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曹兆文、杜学元、苏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7—30页。74、《凸现教师魅力型权威,构建和谐教育》,杜学元、张忻,《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页。75、《论胡宏的教育哲学思想》,陈小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6期,第51—53页。76、《行政导向下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陈小明、杜学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4—156页。77、《论大学校训》,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34 —136页;《高等教育研究》(西华大学),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2006年第2期,第16—19页。78、《论高收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市场化运作》,赵秋、杜学元,《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55—57页。79、《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李敏敏、杜学元、赵秋、李江淘,《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年第6期,第6—7页。80、《对现行高校生师比要求一致性的质疑》,易莉、杜学元,《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第70—72页。81、《徐特立教师论及其当代价值》,周兰英、杜学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164—167页。82、《唐君毅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杜学元、张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3—15页。83、《试论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周兰英、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68—71页。84、《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高建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30—33页。85、《经济转型时期确定教师合理报酬初探》,刘飞燕、杜学元、徐安兴,《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上),第93—94页。

《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知识——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解读》,作者 陈中雨,发表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本号经作者授权首发。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知识

  • 索引序列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稿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文章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稿怎么写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