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文章体裁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文章体裁

发布时间: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文章体裁

叙事散文:从头到尾是抒情+叙事部分小小说: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瞬间中捕捉生活,表现新鲜的思想杂谈随感:快捷的对现实社会现象发表见解游记:旅行见闻的散文民间故事: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寓言故事

《现代苏州》杂志,是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苏州城市门户杂志,是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的“第四平面媒体”。 《现代苏州》杂志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现代苏州》杂志社编辑出版,全铜版纸,大16K彩印,半月刊,面向全国发行,邮发代号28-93,全年24期。

现代文学刊物。月刊,1932年 5月创刊于上海,现代书局发行。前两卷由施蛰存编辑,第 3卷起由施蛰存、杜衡合编。6卷1期出版后,改由汪馥泉接编。1935年5月出至6卷4期,因现代书局关闭而停刊。   在20世纪30年代激烈复杂的斗争中,《现代》杂志曾经采取比较超脱的中间路线。《创刊宣言》说:“本并不预备造成任何一种文学上的思潮,主义,或党派”;“本所载的文章”,以“文学作品的本身价值”为标准。杂志的作者队伍相当广泛,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冯雪峰、张天翼、周起应、沙汀、楼适夷、魏金枝、郁达夫、巴金、老舍、戴望舒、施蛰存、穆时英、杜衡、杨邨人、侍桁、沈从文、周作人、赵景深、李金发、苏雪林等不同倾向的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创作或论文。著名短篇小说如茅盾的《春蚕》、郁达夫的《迟桂花》、张天翼的《仇恨》、彭家煌的《喜讯》、沙汀的《土饼》、艾芜的《南国之夜》、杜衡的《人与女人》、穆时英的《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中长篇如巴金《海底梦》、老舍《猫城记》,话剧如欧阳予倩《同住的三家人》、杨晦的《伍子胥》,评论如茅盾的《徐志摩论》、侍桁的《文学上的新人》、苏雪林的《论闻一多的诗》、《王鲁彦与许钦文》,都发表于《现代》上。法国左翼作家伐扬·古久列来华参加远东反战大会后,他的《告中国知识阶级》一文也首先由该刊译载。此外,刊物上还有计划地发表过一批有关新文学社团与作家的重要史料。在“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后上海出版界一度比较沉寂萧条的情况下,《现代》杂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文学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文章

没听说过《嘉尚》。 在苏州,有两份杂志不可能不提,一本是《苏州杂志》,市文联办的,双月刊;一本是《现代苏州》杂志,苏州日报社办的,旬刊。 两份杂志均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有国内统一刊号的。

一、著作1.《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丁卯集笺证》,中华书局,2012年7月修订版,初版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3.《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晚唐诗歌格局中的许浑创作论》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8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5.《唐宋文学论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  6.《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7月  7.《海虞诗苑?海虞诗苑续编》(与他人合作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待刊)  8.《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2004年5月再版  9.《杜牧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10月  10.《山水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年5月  二、论文(一)国内发表:1.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迭合延展中的抒情与叙事:论唐代组诗的表达功能,《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  3.破立之际:韩愈“文人之诗”的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4.“前李杜时代”与“后李杜时代”,《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5.咸乾士风及其才调歌诗,《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6.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与他人合作,署名“于时”),《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7.地域社群:明清诗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  8.清代江南文化家族雅集与文学创作,《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9.唐代文学研究再拓展的空间,《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10.论许浑诗在晚唐的典型意义,《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  11.孤寂与熙悦:唐代寒食题材诗歌二重意趣阐释,《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  12.宋代诗歌研究的重要突破,《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  13.陈子龙《宋子九秋词稿序》“宋子考”(与他人合作),《文学遗产》 2005年第5期  14.日本寒山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渊源,《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15.松江宋氏家族与几社之关系(与他人合作),《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6.为宋代文学家建立翔实的谱系,《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7.晚唐诗人的仕隐矛盾与许浑隐逸诗,《文史哲》1997年第9期  18.许浑千首湿与他的佛教思想,《学术月刊》1983年第5期  19.许浑卒年再考辨,《学术月刊》1996年第8期  20.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21.原生态意识与时代性心理的交汇——宋代元宵词文化生成机制探讨,《江海学刊》1990年第4期  22.扬州诗局起讫时间考略,《江海学刊》1992年第4期  23.诗学大邦笺注绝唱:评钱仲联先生《沈曾植集校注》,《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24.寒山的身份与通俗诗叙述角色转换,《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25.明清之际江南文学版图中的诗歌流派,《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26.清代江南文学发展中的“舅权”影响,《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  27.晚唐诗人许浑卒年应如何考订:与吴在庆、高玮商榷,《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28.《寒食即事》诗寓意辨误:兼论唐代寒食清明风俗及其文化意义,《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29.杜牧《自撰墓志铭》探微:兼论作者卒年问题,《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  30.太湖环境对江南文学家族演变及其创作的影响,《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31.唐宋时文考论(与他人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7期  32.清代虞山派诗学分歧及其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33.唐代作家并称的语言符号秩序与文学评论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  34.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5.论辛弃疾的隐逸及其隐逸词,《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36.论八股文长期沿用的文化机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7.清代虞山诗派的创作气局,《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8.唐诗的哲理叙述(与他人合作),《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9.唐初弘文馆整合与文学建设(与他人合作),《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40.论晚唐诗之残缺美(与他人合作),《求是学刊》2006年第6期  41.清代阳湖骈文之兴盛及其原因(与他人合作),《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  42.情到狂时烧破眼:解读清初虞山派诗人钱曾,《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3.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与他人合作),《河北学刊》2013年第3期  44.日本金沢文库藏抄本《香严颂七十六首》,《中华文史论丛》第71辑(2004年)  45.宋存标《情种》资料渊源考辨(与他人合作),《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  46.《全唐诗》的缺憾和《全唐五代诗》的编纂(与他人合作),《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1992年第3期  47.唐初文馆与初唐诗风,《文学评论丛刊》第5卷第2期2002年  48.继承与背离:黄庭坚“渔父家风”词阐释(与他人合作),《古籍研究》2006年卷上  49.唐诗异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文学研究》第4辑(南京大学)1996年1月  50.八股文异名述论,《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51.天台智顗丑学流程解构(与他人合作),《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2.对陈子昂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唐代文学研究》第1辑 1988年3月  53.《全唐诗》编校者叙录,《唐代文学研究》第4辑 1993年11月  54.亦悲亦欢的寒食歌吟,《唐代文学研究》第6辑1995年10月  55.寒山生卒年新考,《唐代文学研究》2002年  56.在异质文化中探求和发现:评川合康三著《中国的自传文学》,《书品》,中华书局,1999年12月  57.唐末诗僧延寿传(与他人合作),《浙籍文化名人评传》(唐五代卷),2003年12月  58.以全部生命力量来忏悔:再论明清易代之际钱谦益其人,《中国诗学》第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  59.沈德潜江南园记的旨趣与品格,《清代文学研究集刊》(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辑2011年1月  60.初七亦是阳会日:释“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2期   61.李商隐对清初虞山诗派的影响,《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  62.陈璧诗在清初的特殊意义,《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3期  63.清编《全唐诗》与重编《全唐五代诗》,《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4期  64.明末清初江南三诗派,《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1期  6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文学文献建设,《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  66.重读台湾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  67.挥毫当得江山助: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演进与体格新议,《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5期  68.1988-1989年国内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7年4月  69.1992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3年12月  70.1993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5年 12月  71.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与他人合作),《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72.晚唐咏史诗的修辞策略,《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3.唐代宫怨诗繁荣原因探论(与他人合作),《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74.唐诗英译发轫期主要文本辨析(与他人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75.晚唐诗人许浑初莅察院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月  76.试论“许浑千首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77.许浑生年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78.来自建筑景观中的城市影像:论洛阳建筑景观上阳宫与唐代诗人创作的关系(与他人合作),《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79.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80.杨朔散文古典文学渊源蠡测,《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81.王昌龄与李益边塞诗的比较探析,《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82.生命运行的真实轨迹:简论范仲淹诗歌的伦理倾向,《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4月  83.晚唐诗人许浑宦游宣州考,《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84.一个罕见的女性形象:宋代作家朱淑真论略,《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85.蒋心余的情感心态及其诗歌艺术特征,《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86.清初虞山诗派及其诗文化圈,《苏州大学学报》2002第3期  87.晚清刘鹗《铁云诗存》的精神世界(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6第1期  88.论陆继辂古文婉挚多情的风格特征(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8第3期  89.清代吴地“九老会”文学活动探论(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9第1期  90.明清时期无锡家族文化探论(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91.论晚清语溪徐氏姊妹诗歌创作(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92.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93.吴文化的典范建立与知识建构,《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94.承变之际:晚唐诗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他人合作),《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5.清初诗人李沂及其昭阳李氏家族(与他人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6.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7.杨朔诗化散文继承问题简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98.唐代寒山诗的诗体特征及其传布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99.论“诗史”,《宁波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  100.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01.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清代诗风新变,《杭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02.唐代女权文学的神话:上官婉儿的宫廷诗歌创作及其文学史地位(与他人合作),《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03.论宋征舆与柳如是的情缘(与他人合作),《沈阳师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04.李白诗的自我确认意识与表现,《淮阴师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05.唐代送别诗的繁兴与许浑的创作,《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6期  106.寒天中高耸瘦骨的孤鹤:论孟郊诗骨寒神清的审美取向(与他人合作),《铁道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07.《唐才子传?许浑传》仕历辨误,《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08.陆游《游山西村》诗旨发微:兼说唐宋社日节俗,《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6期  109.关于新世纪高等院校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的思考,《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5期  110.常州庄氏之学与近代疑古思潮之发生(与他人合作),《衡阳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11.唐诗的传播媒介及其范式(与他人合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12.晚明诗人宋懋澄的情爱观及其创作(与他人合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13.江南文学家族学研究导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14.在地域和家族视野中展开清代江南文学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1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  116.八股文的消亡:时代必然取向与文体自我否定,《淮海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7.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18.南社:一段绵延百年的文脉(答《现代苏州》杂志记者),《现代苏州》2009年11月  119.有关《清诗纪事》研究与评论文献,《清诗纪事》凤凰出版社2004年4 月 再版本  120.《登幽州台歌》献疑,《陈子昂研究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121.清代吴地文化家族文献建设的环境与成就,《吴文化与创新文化》,凤凰出版社,2009年9月  122.笔蘸惊涛倩写愁——论清初遗民诗人陆贻典,《天中学刊》2002年第1期  123.历代“诗眼”说述评,《镇江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  124.晚唐诗人许浑家世籍贯考,《镇江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  125.晚唐诗人许浑论略,《咸宁师专学报》1996年第11期  126.晚唐诗人许浑南海之行考,《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127.关于唐代诗人许浑生平的六个问题,《苏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128.取精用宏 辨析真义:评《刘禹锡研究》,《太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129.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新著《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30.评《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6日,《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辑  131.文学家族学: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  132.南社虎丘雅集中的两个公案,《东方早报》2009年11月21日  (二)海外发表:1.八十年来中国寒山诗集的整理和研究,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60册,2000年4月  2.有关寒山生平若干问题探考,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中国文化论丛》2000年7月  3.建构寒山文化研究的学术之厦(与日本学者合作),日本《人间文化研究年报》2002年3月  4.论中国明清时代的八股文:对八股文形成、承传及其衰亡缘由的考察,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1999年3月  5.夏丏尊中文教育思想概论,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1999年3月  6.宋代诗词民俗事象释义,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2000年3月  7.虞山诗歌流派研究:以流派规模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心的探讨,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2000年3月  8.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文学家族学的建构,(俄罗斯圣彼得堡)远东文学研究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010年6月29日  9.小说家诗歌的另一种风采——刘鹗《铁云诗存》诗学审美生态(与他人合作),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4期,2008年  10.丁卯诗选,台湾《国语日报》1997年7月5日  11.放翁诗选,台湾《国语日报》1998年3月28日  (三)其他评论:1.《东亚学术文化交流》发刊词,《东亚学术文化交流》第1辑卷首,(韩国)新星出版社,2004年12月  2.《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发刊词:交流——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卷首,(韩国)青铜出版社,2004年3月  3.唐诗承传通变中的深度记忆(代序),李正春《唐代组诗研究》卷首,凤凰出版社,2010年12月  4.跨文化视野中的唐诗传播与接收——《唐诗西传史》代序,江岚《唐诗西传史》卷首,学苑出版社,2009年9月  5.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序,朱丽霞著作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6.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序,米彦青著作卷首,中华书局,2007年7月  7.湖湘诗派研究序,萧晓阳著作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4月  8.王昌龄诗歌及诗学研究序,毕士奎著作卷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9.论唐诗中的洛阳城市景观序,陈燕妮著作卷首,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10.情志吟序,陈慰《情志吟》卷首,长征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1.钱仲联先生与《海日楼诗注》,《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7月26日  12.《清明》并非唐人诗,《新民晚报》1994年10月30日10版文史新说  13.唐时苏州诗景好,《现代苏州杂志》2007年10月试刊号  14.选择·证据·积累——古典文学学习和研究随笔,《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2期  15.作为一面镜子的民国教材,《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13日  16.重提才女周炼霞,《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18日  17.拾甓取椽续红楼,《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25日  18.《文学评论》:小变即成大雅,《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9月16日  19.“膨化”的纸质媒体,《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7月13日  20.博士教育:用什么来保证质量,《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9日  21.教材增删,应该缓行,《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3日  22.学位制度改革,路向何方?,《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26日  23.人文学科应是一种天然的存在,《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4日  24.大学:谁是常来客,谁为座上宾? 《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  25.事件折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5日  26.“真正的学术如何得到辩护”,《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12日  27.去除竞争性科研的幻影光圈,《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6日  28.学术媒体是学术良知的收藏者,《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8日(说明:以上篇目不包括本人参编的著作,以及图书情报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

《现代苏州》杂志,是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苏州城市门户杂志,是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的“第四平面媒体”。 《现代苏州》杂志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现代苏州》杂志社编辑出版,全铜版纸,大16K彩印,半月刊,面向全国发行,邮发代号28-93,全年24期。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文章类型

应该属于期刊文章吧,用J表示 期刊文章(Journal) J 专著(Monograph) M 论文集(Conferennce Prceeding) C 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D 标准(Standard) S 报纸文章(Newspaper) N 报告(Report) R 资料汇编(General) G 专利(Patent)P 其它文献 Z

记不得哪个餐厅看过,翻了几本《嘉尚》、《发现》、《OPEN》都感觉蛮好的,《嘉尚》介绍的比较详细、比较全面、比较准确些。介绍了很多关于苏州旅游、饮食、住房、娱乐等一些方面的情况。呵呵~这个要看个人的爱好了。我是比较喜欢看苏州杂志《嘉尚》的~

《现代苏州》杂志,是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苏州城市门户杂志,是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的“第四平面媒体”。 《现代苏州》杂志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现代苏州》杂志社编辑出版,全铜版纸,大16K彩印,半月刊,面向全国发行,邮发代号28-93,全年24期。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

一、著作1.《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丁卯集笺证》,中华书局,2012年7月修订版,初版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3.《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晚唐诗歌格局中的许浑创作论》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8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5.《唐宋文学论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  6.《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7月  7.《海虞诗苑?海虞诗苑续编》(与他人合作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待刊)  8.《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2004年5月再版  9.《杜牧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10月  10.《山水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年5月  二、论文(一)国内发表:1.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迭合延展中的抒情与叙事:论唐代组诗的表达功能,《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  3.破立之际:韩愈“文人之诗”的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4.“前李杜时代”与“后李杜时代”,《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5.咸乾士风及其才调歌诗,《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6.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与他人合作,署名“于时”),《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7.地域社群:明清诗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  8.清代江南文化家族雅集与文学创作,《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9.唐代文学研究再拓展的空间,《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10.论许浑诗在晚唐的典型意义,《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  11.孤寂与熙悦:唐代寒食题材诗歌二重意趣阐释,《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  12.宋代诗歌研究的重要突破,《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  13.陈子龙《宋子九秋词稿序》“宋子考”(与他人合作),《文学遗产》 2005年第5期  14.日本寒山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渊源,《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15.松江宋氏家族与几社之关系(与他人合作),《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6.为宋代文学家建立翔实的谱系,《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7.晚唐诗人的仕隐矛盾与许浑隐逸诗,《文史哲》1997年第9期  18.许浑千首湿与他的佛教思想,《学术月刊》1983年第5期  19.许浑卒年再考辨,《学术月刊》1996年第8期  20.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21.原生态意识与时代性心理的交汇——宋代元宵词文化生成机制探讨,《江海学刊》1990年第4期  22.扬州诗局起讫时间考略,《江海学刊》1992年第4期  23.诗学大邦笺注绝唱:评钱仲联先生《沈曾植集校注》,《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24.寒山的身份与通俗诗叙述角色转换,《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25.明清之际江南文学版图中的诗歌流派,《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26.清代江南文学发展中的“舅权”影响,《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  27.晚唐诗人许浑卒年应如何考订:与吴在庆、高玮商榷,《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28.《寒食即事》诗寓意辨误:兼论唐代寒食清明风俗及其文化意义,《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29.杜牧《自撰墓志铭》探微:兼论作者卒年问题,《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  30.太湖环境对江南文学家族演变及其创作的影响,《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31.唐宋时文考论(与他人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7期  32.清代虞山派诗学分歧及其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33.唐代作家并称的语言符号秩序与文学评论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  34.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5.论辛弃疾的隐逸及其隐逸词,《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36.论八股文长期沿用的文化机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7.清代虞山诗派的创作气局,《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8.唐诗的哲理叙述(与他人合作),《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9.唐初弘文馆整合与文学建设(与他人合作),《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40.论晚唐诗之残缺美(与他人合作),《求是学刊》2006年第6期  41.清代阳湖骈文之兴盛及其原因(与他人合作),《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  42.情到狂时烧破眼:解读清初虞山派诗人钱曾,《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3.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与他人合作),《河北学刊》2013年第3期  44.日本金沢文库藏抄本《香严颂七十六首》,《中华文史论丛》第71辑(2004年)  45.宋存标《情种》资料渊源考辨(与他人合作),《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  46.《全唐诗》的缺憾和《全唐五代诗》的编纂(与他人合作),《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1992年第3期  47.唐初文馆与初唐诗风,《文学评论丛刊》第5卷第2期2002年  48.继承与背离:黄庭坚“渔父家风”词阐释(与他人合作),《古籍研究》2006年卷上  49.唐诗异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文学研究》第4辑(南京大学)1996年1月  50.八股文异名述论,《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51.天台智顗丑学流程解构(与他人合作),《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2.对陈子昂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唐代文学研究》第1辑 1988年3月  53.《全唐诗》编校者叙录,《唐代文学研究》第4辑 1993年11月  54.亦悲亦欢的寒食歌吟,《唐代文学研究》第6辑1995年10月  55.寒山生卒年新考,《唐代文学研究》2002年  56.在异质文化中探求和发现:评川合康三著《中国的自传文学》,《书品》,中华书局,1999年12月  57.唐末诗僧延寿传(与他人合作),《浙籍文化名人评传》(唐五代卷),2003年12月  58.以全部生命力量来忏悔:再论明清易代之际钱谦益其人,《中国诗学》第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  59.沈德潜江南园记的旨趣与品格,《清代文学研究集刊》(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辑2011年1月  60.初七亦是阳会日:释“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2期   61.李商隐对清初虞山诗派的影响,《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  62.陈璧诗在清初的特殊意义,《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3期  63.清编《全唐诗》与重编《全唐五代诗》,《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4期  64.明末清初江南三诗派,《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1期  6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文学文献建设,《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  66.重读台湾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  67.挥毫当得江山助: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演进与体格新议,《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5期  68.1988-1989年国内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7年4月  69.1992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3年12月  70.1993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5年 12月  71.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与他人合作),《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72.晚唐咏史诗的修辞策略,《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3.唐代宫怨诗繁荣原因探论(与他人合作),《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74.唐诗英译发轫期主要文本辨析(与他人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75.晚唐诗人许浑初莅察院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月  76.试论“许浑千首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77.许浑生年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78.来自建筑景观中的城市影像:论洛阳建筑景观上阳宫与唐代诗人创作的关系(与他人合作),《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79.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80.杨朔散文古典文学渊源蠡测,《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81.王昌龄与李益边塞诗的比较探析,《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82.生命运行的真实轨迹:简论范仲淹诗歌的伦理倾向,《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4月  83.晚唐诗人许浑宦游宣州考,《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84.一个罕见的女性形象:宋代作家朱淑真论略,《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85.蒋心余的情感心态及其诗歌艺术特征,《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86.清初虞山诗派及其诗文化圈,《苏州大学学报》2002第3期  87.晚清刘鹗《铁云诗存》的精神世界(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6第1期  88.论陆继辂古文婉挚多情的风格特征(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8第3期  89.清代吴地“九老会”文学活动探论(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9第1期  90.明清时期无锡家族文化探论(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91.论晚清语溪徐氏姊妹诗歌创作(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92.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93.吴文化的典范建立与知识建构,《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94.承变之际:晚唐诗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他人合作),《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5.清初诗人李沂及其昭阳李氏家族(与他人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6.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7.杨朔诗化散文继承问题简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98.唐代寒山诗的诗体特征及其传布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99.论“诗史”,《宁波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  100.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01.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清代诗风新变,《杭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02.唐代女权文学的神话:上官婉儿的宫廷诗歌创作及其文学史地位(与他人合作),《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03.论宋征舆与柳如是的情缘(与他人合作),《沈阳师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04.李白诗的自我确认意识与表现,《淮阴师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05.唐代送别诗的繁兴与许浑的创作,《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6期  106.寒天中高耸瘦骨的孤鹤:论孟郊诗骨寒神清的审美取向(与他人合作),《铁道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07.《唐才子传?许浑传》仕历辨误,《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08.陆游《游山西村》诗旨发微:兼说唐宋社日节俗,《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6期  109.关于新世纪高等院校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的思考,《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5期  110.常州庄氏之学与近代疑古思潮之发生(与他人合作),《衡阳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11.唐诗的传播媒介及其范式(与他人合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12.晚明诗人宋懋澄的情爱观及其创作(与他人合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13.江南文学家族学研究导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14.在地域和家族视野中展开清代江南文学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1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  116.八股文的消亡:时代必然取向与文体自我否定,《淮海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7.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18.南社:一段绵延百年的文脉(答《现代苏州》杂志记者),《现代苏州》2009年11月  119.有关《清诗纪事》研究与评论文献,《清诗纪事》凤凰出版社2004年4 月 再版本  120.《登幽州台歌》献疑,《陈子昂研究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121.清代吴地文化家族文献建设的环境与成就,《吴文化与创新文化》,凤凰出版社,2009年9月  122.笔蘸惊涛倩写愁——论清初遗民诗人陆贻典,《天中学刊》2002年第1期  123.历代“诗眼”说述评,《镇江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  124.晚唐诗人许浑家世籍贯考,《镇江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  125.晚唐诗人许浑论略,《咸宁师专学报》1996年第11期  126.晚唐诗人许浑南海之行考,《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127.关于唐代诗人许浑生平的六个问题,《苏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128.取精用宏 辨析真义:评《刘禹锡研究》,《太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129.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新著《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30.评《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6日,《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辑  131.文学家族学: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  132.南社虎丘雅集中的两个公案,《东方早报》2009年11月21日  (二)海外发表:1.八十年来中国寒山诗集的整理和研究,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60册,2000年4月  2.有关寒山生平若干问题探考,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中国文化论丛》2000年7月  3.建构寒山文化研究的学术之厦(与日本学者合作),日本《人间文化研究年报》2002年3月  4.论中国明清时代的八股文:对八股文形成、承传及其衰亡缘由的考察,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1999年3月  5.夏丏尊中文教育思想概论,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1999年3月  6.宋代诗词民俗事象释义,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2000年3月  7.虞山诗歌流派研究:以流派规模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心的探讨,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2000年3月  8.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文学家族学的建构,(俄罗斯圣彼得堡)远东文学研究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010年6月29日  9.小说家诗歌的另一种风采——刘鹗《铁云诗存》诗学审美生态(与他人合作),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4期,2008年  10.丁卯诗选,台湾《国语日报》1997年7月5日  11.放翁诗选,台湾《国语日报》1998年3月28日  (三)其他评论:1.《东亚学术文化交流》发刊词,《东亚学术文化交流》第1辑卷首,(韩国)新星出版社,2004年12月  2.《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发刊词:交流——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卷首,(韩国)青铜出版社,2004年3月  3.唐诗承传通变中的深度记忆(代序),李正春《唐代组诗研究》卷首,凤凰出版社,2010年12月  4.跨文化视野中的唐诗传播与接收——《唐诗西传史》代序,江岚《唐诗西传史》卷首,学苑出版社,2009年9月  5.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序,朱丽霞著作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6.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序,米彦青著作卷首,中华书局,2007年7月  7.湖湘诗派研究序,萧晓阳著作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4月  8.王昌龄诗歌及诗学研究序,毕士奎著作卷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9.论唐诗中的洛阳城市景观序,陈燕妮著作卷首,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10.情志吟序,陈慰《情志吟》卷首,长征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1.钱仲联先生与《海日楼诗注》,《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7月26日  12.《清明》并非唐人诗,《新民晚报》1994年10月30日10版文史新说  13.唐时苏州诗景好,《现代苏州杂志》2007年10月试刊号  14.选择·证据·积累——古典文学学习和研究随笔,《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2期  15.作为一面镜子的民国教材,《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13日  16.重提才女周炼霞,《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18日  17.拾甓取椽续红楼,《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25日  18.《文学评论》:小变即成大雅,《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9月16日  19.“膨化”的纸质媒体,《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7月13日  20.博士教育:用什么来保证质量,《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9日  21.教材增删,应该缓行,《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3日  22.学位制度改革,路向何方?,《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26日  23.人文学科应是一种天然的存在,《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4日  24.大学:谁是常来客,谁为座上宾? 《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  25.事件折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5日  26.“真正的学术如何得到辩护”,《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12日  27.去除竞争性科研的幻影光圈,《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6日  28.学术媒体是学术良知的收藏者,《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8日(说明:以上篇目不包括本人参编的著作,以及图书情报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

没听说过《嘉尚》。 在苏州,有两份杂志不可能不提,一本是《苏州杂志》,市文联办的,双月刊;一本是《现代苏州》杂志,苏州日报社办的,旬刊。 两份杂志均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有国内统一刊号的。

理论文章是什么体裁

新闻的结构: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可有可无通常省略背景可以包括在导语里结语可以在主题中暗示)   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常见的新闻体裁有三大类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品格。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有赖于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 索引序列
  •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文章体裁
  •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文章
  •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文章类型
  • 现代苏州杂志是什么
  • 理论文章是什么体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