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一,论片面共犯的理论基础  _36397_html  二,论片面共犯    三,论片面共犯的不存在    四,论我国刑法中的片面共犯  -sdkjdxxb-html  @@@@@@@@@@@@@  对补充问题的回答:  任何一个老师都不会弱智到不知道自己学生的能力范围,一个法本的学生是绝对不太可能只靠自己的那点可怜到极点的法理写出一篇滔滔不绝的大论的。  但是,抄归抄,必须抄的有才气,就是不能完全用相同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而且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去窜连。。。  不幸的是,我的篡改能力之强已经可以把5个人的论文合为一体,各有取舍,加上自己的一些法理认识(当然不是非常成熟,否则老师改什么),于是,我的毕业论文居然拿了一个优秀。。。。  不过建议你不要这么优秀,因为论文答辩的时候,优秀和良、及格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估计你没有像我这样的答辩能力。所以,混过去就好,不要太认真。  最好的方式是:你找5篇以上的相似论文,先搞懂其逻辑思路,然后整理出一个自己比较合适的逻辑套路(这样才能答辩),打乱引用的顺序即可。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论文:你上网用搜索引擎(如百度、雅虎、GOOGLE等)搜索这些论文名字即可找到。  论片面共犯 On the Unilateral Complicity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田鹏辉 , 荆轶  论片面共犯 On One-sided Accomplice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王祎敏 , 贾小龙  论片面共犯 On Unilateral Accomplice [青海社会科学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盛茵  论片面共犯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意义 One -sided Co -committed Crim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ern Liaod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王娟 , WANG Juan  片面共犯理论问题研究 Theoretical study of unilateral joint offender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何畔  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与处罚依据 Punishing Reliance and Its Workable Scope of Half Conspiracy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江伟  试论片面共犯 A Discussion on One- sided Accomplice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徐莹 , XU Ying  关于片面共犯探究 Study On One- sided Accomplice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黄继坤 , HUANG Ji-kun  片面共犯问题的理论缺陷与立法建议 Theoretical Defect of the Matter of Unilateral Accomplice &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Law Edition)] 左坚卫 , 周加海  试论共同犯罪中的片面共犯 On One-sided Accomplice in Joint Offense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Police Officer Academy] 黄斌  大陆法系共犯分类之比较 Comparison of Accomplice Classification in Civil Law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Law Edition)] 佴澎 , 贾凌  论我国刑法中的片面共犯 On One-sided Accomplice of Criminal Law in China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s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田鹏辉 , 吕晓辉  片面共犯问题的思考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许立颖  试析片面共犯的性质 On the Nature of the Unilateral Accomplice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an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路屹 , LU Yi  论片面帮助犯 On Partial Accessory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田鹏辉 , 宋东明 , 郭玥 , Tian Peng-hui , Song Dong-ming , Guo Yue

论汉语词汇的多元系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词价研究与汉语词汇知识的深度习得(与苏向丽合作)语言文字应用 2011年第2期从方言和地域文化看海峡两岸的文缘(与林天送合作)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学导入 国际汉语学报 2011年3月华语的研究和华语的教学 海外华文教育 2011年第1期从英汉词汇对比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于海阔合作)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谈规范意识——兼评两部规范性辞书 辞书研究 2011年第3期量词“片”的语法化(与孟繁杰合作) 语言研究 2011年第3期论混合型方言——兼谈湘粤桂土语群的性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5期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年第5期繁简字并非两岸语文鸿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09-10关于方言基本词汇的比较和方言语法的比较 汉语学报 2012年第3期论对外汉语的阅读教学 国际汉语学报 2012年第1期闽语的“卜”和“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黄典诚先生对音韵学的重要贡献 古汉语研究 2012年第4期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几个问题的探析(与于海阔合作) 民族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海外汉语方言研究的新视野——读《全球华语词典》辞书研究 2013年第1期 辞和辞的研究 李如龙 国际汉语学报 2013年第1期 论语言接触的类型、方式和过程 青海民族研究 2013年第4期 关于宾语前置 汉语学报 2013第4期 社会语言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 国际汉语学报 2013年第1期 汉语特征研究论纲 语言科学 2013年第5期 略论官话方言的词汇特征———官话方言词汇论著读书札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2期   衡山方言的轻重音及与其有关的变调 (与刘娟合作)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3期 论方言特征词的特征——以闽方言为例 方言 2014年第2期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光明日报 2014-12-08 略论汉语的字辞构造特征 李如龙 国际汉语学报 2014年第2期 新界客家话百年接触演变的启发 李如龙 龙岩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 从语音特征出发设计语音教学 李如龙; 陈瑶 学术研究 2015年第3期 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现实走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

否定说,认为不存在所谓片面共犯。如日本刑法学者植松正说:“共犯以共犯者间的意志联络为要件……所谓片面的共犯,由于欠缺共犯成立的重要条件,著者认为应当 完全否定它。”[1]又如西原春夫说:“因为作为共犯成立要件的意思疏通,必须是相 互的,例如甲知道乙的犯意,单方面参与乙的犯罪这种片面的共犯的场合,不成立共犯 ;从而甲的参与,除了其本身独立成为某些犯罪的场合外,甲为无罪。”[2](184)此 外,前苏联学者M·N·科瓦廖夫、我国学者何秉松等均持此说。何秉松教授指出:“关 于片面共犯是不是共犯,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论。我们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 应承认它是共犯。因为,他的故意和行为都是单方面的,而不是行为人相互之间的共同 故意和相互利用对方的行为,与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的概念不符合。片面共犯这概 念自身在逻辑上就是矛盾的。”[3] 肯定说,认为能够成立片面共犯。如日本著名刑法学者牧野英一说:“共同加功的意思属于犯罪人心理的事项,其互相交换或者共犯者的双方有此交换,不过是外界的事项。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共犯的主观要件的这种意思,即使在其片面的场合也可成立。在该场合,对于有这种意思的一方,产生共犯的效果。”[4]又如冈田朝太郎说:“于条文上曰共同(日刑第60条)、曰教唆(日刑第61条)、曰帮助(日刑第62条),对于仅一方有共同犯罪之观念之情形,非特未见任何加以排斥之文字,甚至对于具有共同犯罪之观念而共同者之罪恶,于他方已有辩识与未能辩识两情况,亦无差别或者差别甚微,故主义上赞成第三说(按:主张无论正规、教唆犯或从犯均能成立片面共犯)。”[5]此外, 前苏联学者特拉依宁、旧中国学者王觐、当代我国学者陈兴良等均持此说。 (二)片面共犯成立的范围。持肯定说者对片面共犯成立的范围,意见也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不同观点。 片面共犯存在范围无限制说,主张共同正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从犯)都能成立片面共犯。如旧中国学者王觐说:“余以为意思联络,属于犯人心理的事项,相互认识,乃外界之事项,意思联络,既为共犯之主观的要件,则以片面的合意,即生共犯之效果。申言之,有此共同犯罪之认识者,成立一方共犯,对于无此认识之犯罪者,以单独正犯处断。”[6]我国当代也有人认为:“在片面合意的共同犯罪中,不仅帮助犯和教唆犯可以构成片面共犯,实行犯也可以成为片面共犯。”[7] 片面共同正犯和片面从犯说,主张共同正犯与从犯都能成立片面共犯。如日本学者佐伯千仞、植田重正既肯定片面共同正犯存在,又肯定片面从犯存在[8]。 片面教唆犯和片面帮助犯说,主张教唆犯和帮助犯都能成立片面共犯。如前苏联学者特拉依宁说:“因此,必然得出如下结论,在每个共犯对其他共犯所参加的活动缺乏互相了解的场合,也完全可能有共同犯罪。只是必须注意只有在执行犯不了解其他参加人(教唆犯或帮助犯)的场合,缺乏互相了解才不排除共同犯罪。”[9] 片面从犯说,主张只有从犯才能够成立片面共犯。如日本学者大zhǒng@①仁说:“因为共同正犯是根据各共同者互相利用、互相补充其行为而行动,共同实现了犯罪 ,使负担‘皆为正犯’的责任,作为其主观方面的要件,各共同者间互相利用、互相补 充对方的意思的存在不可或缺;所以,共同实行的意思要在共同者间互相存在,片面共 同正犯的观念不应当被承认。与之相反,因为作为从犯的要件,刑法上一方面仅仅认为 帮助正犯的事实存在是必要的(刑法第62条),同时其处分不过是专门对帮助行为本身追 究罪责(刑法第63条)。所以,只要基于帮助意思的帮助事实存在就够了,与正犯者间的 意思联络不一定被认为必要,片面从犯的观念当能够肯定。这样,我认为通说、判例的 立场是妥当的。”[10] 片面有形从犯说,主张无形的从犯不成立片面从犯,而只有有形的从犯才成立片面从犯。如日本学者川端博说:“根据认为使正犯的实行行为容易,即使正犯者不具有获得帮助者的意识客观上也是可能的;第62条法律条文没有要求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有意思联络是自然的等,承认片面的从犯是妥当的。但是,精神帮助的场合,正犯如果没有认识帮助行为存在,就不能说犯行变得容易。应当认为片面从犯不成立。”[11]众所周知,帮助行为理论上分为有形的帮助或称物质的帮助与无形的帮助或称精神的帮助,前者例如提供犯罪工具,后者例如指认犯罪对象。此说只承认片面有形从犯,而不承认片面无形从犯。我国学者吴振兴教授亦持此说。 (三)对片面共犯争议的评价 如前所述,片面共犯否定说认为,共犯的成立以共犯者间有意思疏通为成立要件,单方面加功于他人犯罪,由于缺乏意思疏通,不成立共犯;笔者认为,就日本刑法来看,未必妥当。因为日本刑法规定:“帮助正犯的,是从犯”(第62条),并未要求必须是正犯者知道他人帮助,才构成从犯,因而在解释论上片面从犯能够成立。况且,如不承认片面从犯,主张在不能独立成为某些犯罪时,即认为犯罪,就会使帮助他人犯罪者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不利于对社会的保护。所以,此说在日本是非通说观点。就我国刑法来看,由于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25条),很容易使人认为“片面共犯这个概念自身在逻辑上就是矛盾的”,因而一些学者持片面共犯否定说。否定片面共犯的概念,不等于片面帮助他人犯罪的情况不存在,对此如何处理,持此说的学者意见不一:有的避而不谈,有的提出以间接正犯论处。避而不谈是回避矛盾;作为间接正犯处理,明显加重了帮助者的刑罚,并且片面从犯与间接正犯的概念不相符合。于是又有学者提出修改刑法,增加“帮助他人犯罪,他人不知帮助之情的,对帮助者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自然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但在刑法未 作规定之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然有待研究。在笔者看来,共同犯罪与共犯的概念有 所不同,应当加以区别:共同犯罪,指数人共同实施犯罪的现象;而共犯一词有时指共 同犯罪的现象,有时指加功于他人犯罪者,如帮助犯、教唆犯等,是与正犯相对应的概 念。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 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如帮助犯。所以,《德国刑法典》规定:“对他人故意实 施的违法行为故意予以帮助的,是帮助犯”(第27条第1款),据此,德国著名刑法学者 耶赛克等指出,对于帮助犯来说,“正犯甚至不需要知道他提供的帮助(所谓的秘密帮 助)”[12](837)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帮助犯,但刑法理论上承认这种共犯形式。笔者认 为,我国对帮助犯也应采用如同德、日等国刑法所作的规定和学者的解释。这样,承认 片面帮助犯,也就不会发生概念本身存在逻辑上的矛盾的问题。 至于片面共犯肯定说,内部意见颇不一致。如上所述,笔者赞同片面帮助犯(从犯)能够成立的观点,进而言之,认为片面有形帮助犯说更为适宜。理由是暗中给实行犯以有形帮助,如暗中提供犯罪工具、设置障碍防止被害人逃跑等,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少见,对帮助他人犯罪者不加处罚,会放纵犯罪;如要处罚,自然以片面帮助犯论处为宜,因为他毕竟只是给他人实行犯罪以帮助。至于片面共同正犯,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可以根据情况,对单方面故意与他人共同实行犯罪者,依单独实行犯论处,没有必要承认片面共同正犯。教唆者教唆他人实行犯罪,他人由于受到教唆而产生犯罪故意并实施了犯罪,即使被教唆者不知他人对其教唆,也无碍于教唆犯的成立。我国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并未规定必须被教唆人知道他人对其教唆,被教唆人不知道他人对其教唆,只要其确系由于教唆者唆使其犯罪的言词而引起犯意,教唆者就符合刑法关于教唆犯的规定,因而也不需要承认片面教唆犯。在立法例上,1912年《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第34条规定:“知本犯之情而共同者,虽本犯不知共同之情,仍以共犯论。”本条对片面共犯的范围未加限制。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第46条规定:“知正犯之情而帮助正犯者,虽正犯不知共同之情,仍以从犯论。”本条改正了暂行新刑律的有关规定,对片面共犯只限于片面从犯(帮助犯),这一精神也为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第30条所采用。此外,《泰国刑法》第86条规定:“于他人犯罪前或犯罪时,以任何方法帮助或便利其犯罪者,为从犯……犯罪人不知帮助或便利之情者,亦同。”本条只限于片面从犯(帮助犯)。这些立法例都是承认片面帮助犯(从犯)的,值得借鉴。笔者主张,在立法上可对片面帮助者的刑事责任加以规定,但认为实际上此情况只有在有形的帮助的场合才会存在,刑法未规定前,也可承认片面帮助犯。 二、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问题 我国刑法理论对共同犯罪人采用何种标准分类?如何分类?教唆犯是否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也是现在仍然存在争议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刑法采用了新的四分法,即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分类标准;同时,这种分类方法也照顾到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特别是刑法“划分出教唆犯这一类,有利于正确地定罪,而且该条又明确规定,对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样就将教唆犯这一分类,纳入以‘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分类标准的体系中,从而获得了分类的统一性。”[13](358)这一观点至今仍有相当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唆犯,根据情况分别归入主犯或从犯,因而不能与主犯、从犯并列成为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理由是:(1)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和帮助犯是在低层次上进行分类所得出的子项,而主犯、从犯、胁从犯是在高层次上进行分类所得出的子项,如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并列,就犯了超级划分的逻辑错误;(2)分类所得的子 项之和必须与被分的母项正好相等,共犯人是母项,主犯、从犯、胁从犯是分类所得的 子项,他们正好相等,把教唆犯加进去,就犯了分类过宽的逻辑错误;(3)不能因为刑 法中规定“教唆犯”这一名称,就认为它是共犯人的独立种类。如果是这样,刑法中规 定的“首要分子”也是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了,这难以令人赞同。[14][15](291- 293) 第三种观点:“主观、从犯、胁从犯是按作用分类的共同犯罪人的基本种类,而教唆犯则是按分工分类的共同犯罪人的特殊种类。……在理论上可将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人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分工为标准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第二类,以作用为标准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在以分工为标准的分类中,“除教唆犯外,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都不是法定的共同犯罪人种类”[16](540-541) 如何评价上述观点呢?笔者仍持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二者均有可取之处,但都值得商榷。 第一种观点肯定了教唆犯是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的种类,是正确的、可取的,但有两点值得商榷。其一,认为我国刑法将以分工为标准分类的教唆犯,纳入以作用为标准的分类体系中,从而获得了分类的统一性。这是将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混为一谈,须知教唆犯是以分工为标准分类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根据刑法规定对其按主犯处罚或者按从犯处罚,只是如何处罚问题,并未因而就将之纳入以“作用”为标准的分类体系中,从而也就谈不到“获得了分类的统一性”。其二,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并列。这是将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混为一谈的结果,根据逻辑规则,一种分类只能根据同一标准,不能根据两种不同的标准。共同犯罪人以分工为标准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以作用为标准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将教唆犯列入主犯、从犯、胁从犯的体系,就违反了上述逻辑规则,犯了逻辑错误。 第二种观点指出了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并列的失误,是应当肯定的;但也有两点值得研究。其一,将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只限于以“作用”为标准的一种,而否认以“分工”为标准的分类的存在,是不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实际的。这种观点认为,共犯人是母项,主犯、从犯、胁从犯是分类所得的子项,子项之和与母项正好相等,在子项中加进教唆犯,就犯了分类过宽的逻辑错误。我们认为,以此来批评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并列虽有道理,但这不符合第一种观点的本意。第一种观点并不认为教唆犯是按“作用”分类所得的子项,而认为是按“分工”为标准所得的子项。它不否定以“分工”为标准的分类的存在,其错误在于将两种不同的标准混为一谈。 上述的批评否定了教唆犯是以“分工”为标准的分类的子项之一,实际上也否定了以“ 分工”为标准的分类的存在。其二,否认教唆犯是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 的确,教唆犯不能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并列,但不能因而否定教唆犯是我国刑法中共 同犯罪人种类之一。我们认为,是不是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只能以法律规定为标准 。我国刑法第26条规定了主犯,第27条规定了从犯,第28条规定了胁从犯,第29条规定 了教唆犯。既然承认第26-28条规定的主犯、从犯、胁从犯为共同犯罪人的种类,有什 么理由否定第29条规定的教唆犯为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呢?第二种观点为自己的主张 论证说:不能因为刑法中规定“教唆犯”的名称,就认为是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如果是 这样,则刑法中规定的“首要分子”也可是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了。这种说法似乎有 理,实际上却犯了作者曾经指出的超级划分的逻辑错误。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是与主 犯、从犯、胁从犯处于相同地位的共同犯罪人的种类,而首要分子不过是主犯的种类之 一。根据刑法第26条规定,主犯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与首要分子以外的 主犯。可见首要分子只是主犯的一种,与教唆犯并不处于相同的地位,或者说处于较教 唆犯低一级的层次,所以刑法规定的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人的种类,而首要分子则不是共 同犯罪人的种类。这种观点的失误在于,只看刑法是否规定,而不看刑法如何规定。因 而所作论断,难以令人信服。 持上述观点的学者,在其所著刑法学教材中又宣称:“我国刑法仅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与胁从犯;至于组织犯、(共同)正犯、教唆犯与帮助犯,则只是理论上的分类。”[17]这里认为教唆犯是理论上共同犯罪人分类的一种,也就是仍然否认教唆犯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分类的一种。我们认为,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在我国确实是刑法理论上的分类,但其中教唆犯却不仅仅是理论上共同犯罪人分类的一种,而且也是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的特殊种类。认为教唆犯只是理论上的分类,也就是否认刑法上对它有规定,那么,它在刑法上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样有明文规定又该作何解释呢?该书作者随后将主犯、从犯、胁从犯列为“共犯人的法定分类”,“法定”这里自然是指刑法规定;刑法对教唆犯也作了规定,为什么被排除在“法定”之外呢?实在难以理解。 我们仍然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有的学者表示赞同这一观点时论述说:笔者认为前述第三种观点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持此观点的论者,一方面肯定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另一方面又坚持分类标准同一性的原则,只是认为教唆犯是以分工为标准分类的结果,主犯、从犯、胁从犯是以作用为标准分类的结果。两种分类结果虽不能并列合一,却可以同时存在。因为分类标准同一,并不意味着对一事物只能作一种分类,事实上,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标准分类是完全可能的。并且采用不同的标准所作的分类之间出现交叉重叠,也是极为普遍和正常的现象,如教唆犯,同时又可能是主犯或从犯,这并非是什么逻辑错误,而是体现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18]这一论述对第三种观点的正确性进一步作了说明。 三、教唆犯是否具有两重性 (一)问题的缘起 西方刑法学者在共犯理论中有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的争论。受这一争论的影响,我国有刑法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研究教唆犯的性质时,就曾提出教唆犯具有二重性的观点,认为教唆犯既有从属性,又有独立性。教唆犯的犯罪意图只有通过被教唆人的决意并实施所教唆的犯罪行为才能达到,所以就教唆犯与被教唆人的关系来讲,教唆犯处于从属地位,因而具有从属性。但是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本身已显示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无论被教唆人是否去实行犯罪,教唆行为本身就应该认为是犯罪,所以教唆犯在共犯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因而具有相对独立性[19]。随后,有学者提出我国刑法中的教唆只具有独立性的意见,认为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本身就是独立的犯罪,被教唆人是否实施犯罪,对教唆犯的成立不发生影响。教唆犯是被处罚的独立主体,并不从属于实行犯,而只具有独立性。[20]再后又有学者提出从属性、独立性、两重性否定说,认为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既无从属性,又无独立性,更无二重性可言。我国刑法对教唆犯的规定,完全摒弃了所谓二重性的结论,讨论我国刑法规定的教唆犯是否具有从属性、独立性或者二重性,没有任何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13](368)此后,两重性说得到一些学者的赞同,并在肯定两重性说的基础上提出修正意见:如有的学者提出,教唆犯是一个法律概念,论证教唆犯的独立性或从属性,必须结合一个国家的法律规定来进行。认为我国刑法第26条规定的教唆犯,确实具有两重性,但独立性是主要的。[21]还有学者提出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统一说,认为从属性与独立性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从属性是在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的从属性,而独立性是在相对从属性前提下的独立性。因 此,在共犯的这种二重性中,不存在孰主孰从的问题。[22]主张两重性否定说的学者, 看到两重性说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有所发展,于是在自己的新著中对两重性展开了 全面的评论。学术研究总是在不断争论中发展的,争论是好事不是坏事。基于此,笔者 对上述争议问题,愿意再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由于论争需要取得共同的标准,因此首 先将西方学者关于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的论述作一介绍。 (二)西方刑法学者关于共犯从属性与共犯独立性的学说 关于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的一般论述 日本学者西原春夫教授认为:“所谓共犯从属性说,指共犯为了成立犯罪要正犯者至 少着手实行犯罪的原理。主张共犯从属性的学说,叫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相 对应。共犯独立性说,指共犯的可罚性存在于共犯的行为本身中,共犯为了成立犯罪不 一定要正犯者着手实行犯罪,是主张共犯的独立性的,我国的通说立足于共犯从属性说 。”[2](377)需要说明,这里所说的共犯是指狭义的共犯,即仅指教唆和帮助犯(从 犯)。 日本学者大zhǒng@①仁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他指出:共犯独立性说,认为教唆犯、从犯也是行为人的反社会的征表,具有指向犯罪结果的原因力,其本身就应该是可罚的,因而是独立的、固有的犯罪。共犯从属性说,认为处于间接地位的教唆犯、从犯只有从属于处于直接地位的正犯才带有犯罪性,据此可称它们为“从属性共犯”。承认“从属性共犯”有其实质的和形式的理由:从实质的观点看,正犯行为本身具有实现犯罪的现实危险性、侵害性,而教唆犯、从犯行为所具有的实现某种犯罪的危险性、侵害性只有以正犯的存在为介体才表现出来;从形式的观点看,现行刑法明显是以共犯从属性说为基础的,即(日本)刑法第61条规定“教唆他人实行犯罪的”,可看成是规定了教唆犯从属于正犯而成立的旨意。[23] 德国学者耶赛克等在著作中写道:“共犯(教唆犯和帮助犯)是以依赖于故意之正犯的存在而存在的(从属性),因为只有实施了正犯行为,第26条和第27条规定的不法构成要件才得以实现。”[12](792)他们认为《德国刑法典》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是限制从属性的,同时指出:“在责任方面,第29条完全排除了从属性,这是第26条、第27条限制从属性的必然结果。责任独立性原则,意味着有多人参与犯罪的,每个参与人只按其自己的责任大小受处罚。”[12](800)《德国刑法典》第29条(对共犯处罚的独立性)规定:“数人共同犯罪的,各依自己的罪责受处罚,而对他人的处罚如何,对其无影响。”这里耶赛克等分别论述了共犯成立犯罪的从属性和责任非难即对共犯处罚的独立性。 关于理解“共犯从属性”的不同观点 日本学者齐藤金作认为:“从来上述共犯的从属性,被认为有两种意义。即:第一是成立上的从属性,教唆犯或从犯为了成立犯罪,至少要正犯着手于犯罪的实行;第二是 处罚上的从属性,为了教唆犯或从犯被处罚,必须要正犯被处罚,正犯被处罚,就意味 着教唆犯或从犯亦被处罚。”[24] 平野龙一博士“将共犯的从属性分为三种,分别命名为实行从属性、要素从属性以及罪名从属性。(1)实行从属性,是有关于作为共犯的成立要件,正犯的实行行为是否必要的问题;(2)要素从属性,是正犯的行为中,要求具备什么样的要素的问题;(3)罪名从属性,是共犯是否必须和正犯的罪名相同的问题。上述分类中,(1)是有无从属性的问题,(2)是从属性的程度问题,(3)是有关是犯罪共同还是行为共同的问题。”[25] 山中敬一则指出,共犯从属性的概念在如下4种意义上使用:(1)实行从属性 = 共犯的处罚从属于正犯的实行;(2)罪名从属性 = 共犯的罪名从属于正犯的罪名;(3)可罚从属性 = 共犯的处罚根据从属于正犯的犯罪;(4)要素从属性 = 共犯的处罚从属于正犯的构成要件或违法性或者责任[26]。 上述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都从不同方面阐明了共犯从属性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共犯从属性的含义和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究竟有无从属性与独立性。 (三)对异议的回应 笔者是主张教唆犯具有两重性的。具体论述是:“……要论证教唆犯的从属性或独立性,应当了解从属性指的是什么?从属性通常包括犯罪的从属性和处罚的从属性两个方面。前者指教唆犯因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而构成,被教唆人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即不成立。被教唆人犯罪既遂、未遂或预备,教唆犯也是犯罪既遂、未遂或预备。后者指对教唆 犯依照实行犯的刑罚处罚。刑法规定的教唆犯完全符合上述情况的,就是具有从属性, 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上述情况的,就是具有独立性或一定的独立性。据此,我们认为我 国刑法规定的教唆犯,确实具有两重性,但独立性是主要的。具体言之,刑法第29条第 1款规定的教唆犯,只有在被教唆人实施犯罪时才能成立。这时教唆人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关系,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是犯罪预备、未遂或既遂,教唆犯也是犯罪预 备、未遂或既遂,这就是教唆犯罪的从属性。但这一款规定的刑事责任,则是依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而不是依照实行犯的刑罚处罚,这就是教唆犯处罚的独立性。第 29条第2款规定的教唆犯,是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唆 犯与被教唆人根本不成立共同犯罪关系,刑法却仍然对之规定了刑事责任。这里的教唆 犯既无犯罪的从属性,也无刑罚的从属性,亦即只有独立性。[16](556)持两重性否 定说者对这一主张提出了异议,笔者尊重其学术讨论的自由权利,并感到有的提法能给 人以启发,但整体说来,认为其所提出的观点值得商榷。现对驳论观点依其顺序,逐一 予以论析。 首先,这里驳论有三点,其一说:“在教唆犯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只有被教唆的人犯被教唆的罪,才有共犯中的教唆犯可言,这显然是就共犯的成立条件而言的,而不能说明教唆犯的从属性。”[15](310-312)根据前面的介绍,日本学者齐藤金作将共犯的从属性分为两种,第一个便是成立上的从属性;大谷实介绍平野龙一所说的实行从属性,也解释为是关于共犯的成立要件问题。可见在日本学者看来,教唆犯、从犯的成立条件从属于正犯的实行犯罪,是从犯从属性的表现之一。笔者的论断正是意图从共犯成立条件上说明教唆犯的从属性的一面,根据也就是上述日本学者的理论。驳论者对此断然否认,显然与上述日本学者的理论相左。其二说:“只要是构成共同犯罪的,不管是教唆犯与实行犯构成共犯,还是教唆犯之间构成共犯,都应当运用第1款。而在教唆犯构成共犯的情况下,并没有实行犯,即没有实行犯的情况下,也应适用第1款,这说明第1款的规定只是与共同犯罪有关,而与从属性无关。”这一驳论也难以成立。如前所述,笔者将刑法第29条第1款分为两个方面论述,就“教唆他人犯罪”而言,只有在被教唆人实施犯罪时才能成立,这正是教唆犯构成共犯关系成立的条件,如同前面其一所说,它是成立上的从属性,并非与从属性无关。就教唆犯的刑事责任而言,由于刑法规定按照他所起的作用处罚,这表明了教唆犯的独立性。驳论者所举的例子,认为可以适用第1款,都是就刑事责任来说的,这当然没有从属性。说它没有从属性,不正好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的独立性吗?其三说:“第29条第1款并没有说明,在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时,教唆者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因而没有肯定教唆犯的从属性。”其实这种情况即“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已由第29条第2款作了构成犯罪的规定,这正说明了教唆犯的独立性。第1款未规定这种情况下教唆犯不成立犯罪,并不能否定教唆人与被教唆人是否成立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论汉语词汇的多元系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词价研究与汉语词汇知识的深度习得(与苏向丽合作)语言文字应用 2011年第2期从方言和地域文化看海峡两岸的文缘(与林天送合作)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学导入 国际汉语学报 2011年3月华语的研究和华语的教学 海外华文教育 2011年第1期从英汉词汇对比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于海阔合作)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谈规范意识——兼评两部规范性辞书 辞书研究 2011年第3期量词“片”的语法化(与孟繁杰合作) 语言研究 2011年第3期论混合型方言——兼谈湘粤桂土语群的性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5期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年第5期繁简字并非两岸语文鸿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09-10关于方言基本词汇的比较和方言语法的比较 汉语学报 2012年第3期论对外汉语的阅读教学 国际汉语学报 2012年第1期闽语的“卜”和“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黄典诚先生对音韵学的重要贡献 古汉语研究 2012年第4期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几个问题的探析(与于海阔合作) 民族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海外汉语方言研究的新视野——读《全球华语词典》辞书研究 2013年第1期 辞和辞的研究 李如龙 国际汉语学报 2013年第1期 论语言接触的类型、方式和过程 青海民族研究 2013年第4期 关于宾语前置 汉语学报 2013第4期 社会语言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 国际汉语学报 2013年第1期 汉语特征研究论纲 语言科学 2013年第5期 略论官话方言的词汇特征———官话方言词汇论著读书札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2期   衡山方言的轻重音及与其有关的变调 (与刘娟合作)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3期 论方言特征词的特征——以闽方言为例 方言 2014年第2期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光明日报 2014-12-08 略论汉语的字辞构造特征 李如龙 国际汉语学报 2014年第2期 新界客家话百年接触演变的启发 李如龙 龙岩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 从语音特征出发设计语音教学 李如龙; 陈瑶 学术研究 2015年第3期 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现实走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

1甘满堂简介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甘满堂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1]2主要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3主持的研究课题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2、 —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4、2—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13、11—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5万美元。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灵性资本与社会公益。16、2012年7-8月,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委托,开展福建省“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托,在福州市、长乐市等地开展“城乡居民互助与志愿服务”调查。4获奖情况学术成果类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论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个人荣誉类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5教学改革项目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 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1]6著作情况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学术期刊论文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福州“小小区” 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二)文集论文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三)报纸论文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 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8教学改革论文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否定说,认为不存在所谓片面共犯。如日本刑法学者植松正说:“共犯以共犯者间的意志联络为要件……所谓片面的共犯,由于欠缺共犯成立的重要条件,著者认为应当 完全否定它。”[1]又如西原春夫说:“因为作为共犯成立要件的意思疏通,必须是相 互的,例如甲知道乙的犯意,单方面参与乙的犯罪这种片面的共犯的场合,不成立共犯 ;从而甲的参与,除了其本身独立成为某些犯罪的场合外,甲为无罪。”[2](184)此 外,前苏联学者M·N·科瓦廖夫、我国学者何秉松等均持此说。何秉松教授指出:“关 于片面共犯是不是共犯,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论。我们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 应承认它是共犯。因为,他的故意和行为都是单方面的,而不是行为人相互之间的共同 故意和相互利用对方的行为,与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的概念不符合。片面共犯这概 念自身在逻辑上就是矛盾的。”[3] 肯定说,认为能够成立片面共犯。如日本著名刑法学者牧野英一说:“共同加功的意思属于犯罪人心理的事项,其互相交换或者共犯者的双方有此交换,不过是外界的事项。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共犯的主观要件的这种意思,即使在其片面的场合也可成立。在该场合,对于有这种意思的一方,产生共犯的效果。”[4]又如冈田朝太郎说:“于条文上曰共同(日刑第60条)、曰教唆(日刑第61条)、曰帮助(日刑第62条),对于仅一方有共同犯罪之观念之情形,非特未见任何加以排斥之文字,甚至对于具有共同犯罪之观念而共同者之罪恶,于他方已有辩识与未能辩识两情况,亦无差别或者差别甚微,故主义上赞成第三说(按:主张无论正规、教唆犯或从犯均能成立片面共犯)。”[5]此外, 前苏联学者特拉依宁、旧中国学者王觐、当代我国学者陈兴良等均持此说。 (二)片面共犯成立的范围。持肯定说者对片面共犯成立的范围,意见也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不同观点。 片面共犯存在范围无限制说,主张共同正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从犯)都能成立片面共犯。如旧中国学者王觐说:“余以为意思联络,属于犯人心理的事项,相互认识,乃外界之事项,意思联络,既为共犯之主观的要件,则以片面的合意,即生共犯之效果。申言之,有此共同犯罪之认识者,成立一方共犯,对于无此认识之犯罪者,以单独正犯处断。”[6]我国当代也有人认为:“在片面合意的共同犯罪中,不仅帮助犯和教唆犯可以构成片面共犯,实行犯也可以成为片面共犯。”[7] 片面共同正犯和片面从犯说,主张共同正犯与从犯都能成立片面共犯。如日本学者佐伯千仞、植田重正既肯定片面共同正犯存在,又肯定片面从犯存在[8]。 片面教唆犯和片面帮助犯说,主张教唆犯和帮助犯都能成立片面共犯。如前苏联学者特拉依宁说:“因此,必然得出如下结论,在每个共犯对其他共犯所参加的活动缺乏互相了解的场合,也完全可能有共同犯罪。只是必须注意只有在执行犯不了解其他参加人(教唆犯或帮助犯)的场合,缺乏互相了解才不排除共同犯罪。”[9] 片面从犯说,主张只有从犯才能够成立片面共犯。如日本学者大zhǒng@①仁说:“因为共同正犯是根据各共同者互相利用、互相补充其行为而行动,共同实现了犯罪 ,使负担‘皆为正犯’的责任,作为其主观方面的要件,各共同者间互相利用、互相补 充对方的意思的存在不可或缺;所以,共同实行的意思要在共同者间互相存在,片面共 同正犯的观念不应当被承认。与之相反,因为作为从犯的要件,刑法上一方面仅仅认为 帮助正犯的事实存在是必要的(刑法第62条),同时其处分不过是专门对帮助行为本身追 究罪责(刑法第63条)。所以,只要基于帮助意思的帮助事实存在就够了,与正犯者间的 意思联络不一定被认为必要,片面从犯的观念当能够肯定。这样,我认为通说、判例的 立场是妥当的。”[10] 片面有形从犯说,主张无形的从犯不成立片面从犯,而只有有形的从犯才成立片面从犯。如日本学者川端博说:“根据认为使正犯的实行行为容易,即使正犯者不具有获得帮助者的意识客观上也是可能的;第62条法律条文没有要求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有意思联络是自然的等,承认片面的从犯是妥当的。但是,精神帮助的场合,正犯如果没有认识帮助行为存在,就不能说犯行变得容易。应当认为片面从犯不成立。”[11]众所周知,帮助行为理论上分为有形的帮助或称物质的帮助与无形的帮助或称精神的帮助,前者例如提供犯罪工具,后者例如指认犯罪对象。此说只承认片面有形从犯,而不承认片面无形从犯。我国学者吴振兴教授亦持此说。 (三)对片面共犯争议的评价 如前所述,片面共犯否定说认为,共犯的成立以共犯者间有意思疏通为成立要件,单方面加功于他人犯罪,由于缺乏意思疏通,不成立共犯;笔者认为,就日本刑法来看,未必妥当。因为日本刑法规定:“帮助正犯的,是从犯”(第62条),并未要求必须是正犯者知道他人帮助,才构成从犯,因而在解释论上片面从犯能够成立。况且,如不承认片面从犯,主张在不能独立成为某些犯罪时,即认为犯罪,就会使帮助他人犯罪者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不利于对社会的保护。所以,此说在日本是非通说观点。就我国刑法来看,由于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25条),很容易使人认为“片面共犯这个概念自身在逻辑上就是矛盾的”,因而一些学者持片面共犯否定说。否定片面共犯的概念,不等于片面帮助他人犯罪的情况不存在,对此如何处理,持此说的学者意见不一:有的避而不谈,有的提出以间接正犯论处。避而不谈是回避矛盾;作为间接正犯处理,明显加重了帮助者的刑罚,并且片面从犯与间接正犯的概念不相符合。于是又有学者提出修改刑法,增加“帮助他人犯罪,他人不知帮助之情的,对帮助者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自然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但在刑法未 作规定之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然有待研究。在笔者看来,共同犯罪与共犯的概念有 所不同,应当加以区别:共同犯罪,指数人共同实施犯罪的现象;而共犯一词有时指共 同犯罪的现象,有时指加功于他人犯罪者,如帮助犯、教唆犯等,是与正犯相对应的概 念。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 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如帮助犯。所以,《德国刑法典》规定:“对他人故意实 施的违法行为故意予以帮助的,是帮助犯”(第27条第1款),据此,德国著名刑法学者 耶赛克等指出,对于帮助犯来说,“正犯甚至不需要知道他提供的帮助(所谓的秘密帮 助)”[12](837)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帮助犯,但刑法理论上承认这种共犯形式。笔者认 为,我国对帮助犯也应采用如同德、日等国刑法所作的规定和学者的解释。这样,承认 片面帮助犯,也就不会发生概念本身存在逻辑上的矛盾的问题。 至于片面共犯肯定说,内部意见颇不一致。如上所述,笔者赞同片面帮助犯(从犯)能够成立的观点,进而言之,认为片面有形帮助犯说更为适宜。理由是暗中给实行犯以有形帮助,如暗中提供犯罪工具、设置障碍防止被害人逃跑等,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少见,对帮助他人犯罪者不加处罚,会放纵犯罪;如要处罚,自然以片面帮助犯论处为宜,因为他毕竟只是给他人实行犯罪以帮助。至于片面共同正犯,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可以根据情况,对单方面故意与他人共同实行犯罪者,依单独实行犯论处,没有必要承认片面共同正犯。教唆者教唆他人实行犯罪,他人由于受到教唆而产生犯罪故意并实施了犯罪,即使被教唆者不知他人对其教唆,也无碍于教唆犯的成立。我国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并未规定必须被教唆人知道他人对其教唆,被教唆人不知道他人对其教唆,只要其确系由于教唆者唆使其犯罪的言词而引起犯意,教唆者就符合刑法关于教唆犯的规定,因而也不需要承认片面教唆犯。在立法例上,1912年《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第34条规定:“知本犯之情而共同者,虽本犯不知共同之情,仍以共犯论。”本条对片面共犯的范围未加限制。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第46条规定:“知正犯之情而帮助正犯者,虽正犯不知共同之情,仍以从犯论。”本条改正了暂行新刑律的有关规定,对片面共犯只限于片面从犯(帮助犯),这一精神也为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第30条所采用。此外,《泰国刑法》第86条规定:“于他人犯罪前或犯罪时,以任何方法帮助或便利其犯罪者,为从犯……犯罪人不知帮助或便利之情者,亦同。”本条只限于片面从犯(帮助犯)。这些立法例都是承认片面帮助犯(从犯)的,值得借鉴。笔者主张,在立法上可对片面帮助者的刑事责任加以规定,但认为实际上此情况只有在有形的帮助的场合才会存在,刑法未规定前,也可承认片面帮助犯。 二、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问题 我国刑法理论对共同犯罪人采用何种标准分类?如何分类?教唆犯是否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也是现在仍然存在争议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刑法采用了新的四分法,即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分类标准;同时,这种分类方法也照顾到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特别是刑法“划分出教唆犯这一类,有利于正确地定罪,而且该条又明确规定,对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样就将教唆犯这一分类,纳入以‘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分类标准的体系中,从而获得了分类的统一性。”[13](358)这一观点至今仍有相当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唆犯,根据情况分别归入主犯或从犯,因而不能与主犯、从犯并列成为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理由是:(1)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和帮助犯是在低层次上进行分类所得出的子项,而主犯、从犯、胁从犯是在高层次上进行分类所得出的子项,如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并列,就犯了超级划分的逻辑错误;(2)分类所得的子 项之和必须与被分的母项正好相等,共犯人是母项,主犯、从犯、胁从犯是分类所得的 子项,他们正好相等,把教唆犯加进去,就犯了分类过宽的逻辑错误;(3)不能因为刑 法中规定“教唆犯”这一名称,就认为它是共犯人的独立种类。如果是这样,刑法中规 定的“首要分子”也是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了,这难以令人赞同。[14][15](291- 293) 第三种观点:“主观、从犯、胁从犯是按作用分类的共同犯罪人的基本种类,而教唆犯则是按分工分类的共同犯罪人的特殊种类。……在理论上可将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人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分工为标准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第二类,以作用为标准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在以分工为标准的分类中,“除教唆犯外,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都不是法定的共同犯罪人种类”[16](540-541) 如何评价上述观点呢?笔者仍持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二者均有可取之处,但都值得商榷。 第一种观点肯定了教唆犯是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的种类,是正确的、可取的,但有两点值得商榷。其一,认为我国刑法将以分工为标准分类的教唆犯,纳入以作用为标准的分类体系中,从而获得了分类的统一性。这是将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混为一谈,须知教唆犯是以分工为标准分类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根据刑法规定对其按主犯处罚或者按从犯处罚,只是如何处罚问题,并未因而就将之纳入以“作用”为标准的分类体系中,从而也就谈不到“获得了分类的统一性”。其二,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并列。这是将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混为一谈的结果,根据逻辑规则,一种分类只能根据同一标准,不能根据两种不同的标准。共同犯罪人以分工为标准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以作用为标准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将教唆犯列入主犯、从犯、胁从犯的体系,就违反了上述逻辑规则,犯了逻辑错误。 第二种观点指出了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并列的失误,是应当肯定的;但也有两点值得研究。其一,将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只限于以“作用”为标准的一种,而否认以“分工”为标准的分类的存在,是不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实际的。这种观点认为,共犯人是母项,主犯、从犯、胁从犯是分类所得的子项,子项之和与母项正好相等,在子项中加进教唆犯,就犯了分类过宽的逻辑错误。我们认为,以此来批评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并列虽有道理,但这不符合第一种观点的本意。第一种观点并不认为教唆犯是按“作用”分类所得的子项,而认为是按“分工”为标准所得的子项。它不否定以“分工”为标准的分类的存在,其错误在于将两种不同的标准混为一谈。 上述的批评否定了教唆犯是以“分工”为标准的分类的子项之一,实际上也否定了以“ 分工”为标准的分类的存在。其二,否认教唆犯是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 的确,教唆犯不能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并列,但不能因而否定教唆犯是我国刑法中共 同犯罪人种类之一。我们认为,是不是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只能以法律规定为标准 。我国刑法第26条规定了主犯,第27条规定了从犯,第28条规定了胁从犯,第29条规定 了教唆犯。既然承认第26-28条规定的主犯、从犯、胁从犯为共同犯罪人的种类,有什 么理由否定第29条规定的教唆犯为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呢?第二种观点为自己的主张 论证说:不能因为刑法中规定“教唆犯”的名称,就认为是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如果是 这样,则刑法中规定的“首要分子”也可是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了。这种说法似乎有 理,实际上却犯了作者曾经指出的超级划分的逻辑错误。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是与主 犯、从犯、胁从犯处于相同地位的共同犯罪人的种类,而首要分子不过是主犯的种类之 一。根据刑法第26条规定,主犯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与首要分子以外的 主犯。可见首要分子只是主犯的一种,与教唆犯并不处于相同的地位,或者说处于较教 唆犯低一级的层次,所以刑法规定的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人的种类,而首要分子则不是共 同犯罪人的种类。这种观点的失误在于,只看刑法是否规定,而不看刑法如何规定。因 而所作论断,难以令人信服。 持上述观点的学者,在其所著刑法学教材中又宣称:“我国刑法仅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与胁从犯;至于组织犯、(共同)正犯、教唆犯与帮助犯,则只是理论上的分类。”[17]这里认为教唆犯是理论上共同犯罪人分类的一种,也就是仍然否认教唆犯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分类的一种。我们认为,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在我国确实是刑法理论上的分类,但其中教唆犯却不仅仅是理论上共同犯罪人分类的一种,而且也是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的特殊种类。认为教唆犯只是理论上的分类,也就是否认刑法上对它有规定,那么,它在刑法上与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样有明文规定又该作何解释呢?该书作者随后将主犯、从犯、胁从犯列为“共犯人的法定分类”,“法定”这里自然是指刑法规定;刑法对教唆犯也作了规定,为什么被排除在“法定”之外呢?实在难以理解。 我们仍然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有的学者表示赞同这一观点时论述说:笔者认为前述第三种观点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持此观点的论者,一方面肯定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人的独立种类,另一方面又坚持分类标准同一性的原则,只是认为教唆犯是以分工为标准分类的结果,主犯、从犯、胁从犯是以作用为标准分类的结果。两种分类结果虽不能并列合一,却可以同时存在。因为分类标准同一,并不意味着对一事物只能作一种分类,事实上,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标准分类是完全可能的。并且采用不同的标准所作的分类之间出现交叉重叠,也是极为普遍和正常的现象,如教唆犯,同时又可能是主犯或从犯,这并非是什么逻辑错误,而是体现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18]这一论述对第三种观点的正确性进一步作了说明。 三、教唆犯是否具有两重性 (一)问题的缘起 西方刑法学者在共犯理论中有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的争论。受这一争论的影响,我国有刑法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研究教唆犯的性质时,就曾提出教唆犯具有二重性的观点,认为教唆犯既有从属性,又有独立性。教唆犯的犯罪意图只有通过被教唆人的决意并实施所教唆的犯罪行为才能达到,所以就教唆犯与被教唆人的关系来讲,教唆犯处于从属地位,因而具有从属性。但是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本身已显示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无论被教唆人是否去实行犯罪,教唆行为本身就应该认为是犯罪,所以教唆犯在共犯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因而具有相对独立性[19]。随后,有学者提出我国刑法中的教唆只具有独立性的意见,认为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本身就是独立的犯罪,被教唆人是否实施犯罪,对教唆犯的成立不发生影响。教唆犯是被处罚的独立主体,并不从属于实行犯,而只具有独立性。[20]再后又有学者提出从属性、独立性、两重性否定说,认为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既无从属性,又无独立性,更无二重性可言。我国刑法对教唆犯的规定,完全摒弃了所谓二重性的结论,讨论我国刑法规定的教唆犯是否具有从属性、独立性或者二重性,没有任何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13](368)此后,两重性说得到一些学者的赞同,并在肯定两重性说的基础上提出修正意见:如有的学者提出,教唆犯是一个法律概念,论证教唆犯的独立性或从属性,必须结合一个国家的法律规定来进行。认为我国刑法第26条规定的教唆犯,确实具有两重性,但独立性是主要的。[21]还有学者提出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统一说,认为从属性与独立性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从属性是在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的从属性,而独立性是在相对从属性前提下的独立性。因 此,在共犯的这种二重性中,不存在孰主孰从的问题。[22]主张两重性否定说的学者, 看到两重性说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有所发展,于是在自己的新著中对两重性展开了 全面的评论。学术研究总是在不断争论中发展的,争论是好事不是坏事。基于此,笔者 对上述争议问题,愿意再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由于论争需要取得共同的标准,因此首 先将西方学者关于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的论述作一介绍。 (二)西方刑法学者关于共犯从属性与共犯独立性的学说 关于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的一般论述 日本学者西原春夫教授认为:“所谓共犯从属性说,指共犯为了成立犯罪要正犯者至 少着手实行犯罪的原理。主张共犯从属性的学说,叫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相 对应。共犯独立性说,指共犯的可罚性存在于共犯的行为本身中,共犯为了成立犯罪不 一定要正犯者着手实行犯罪,是主张共犯的独立性的,我国的通说立足于共犯从属性说 。”[2](377)需要说明,这里所说的共犯是指狭义的共犯,即仅指教唆和帮助犯(从 犯)。 日本学者大zhǒng@①仁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他指出:共犯独立性说,认为教唆犯、从犯也是行为人的反社会的征表,具有指向犯罪结果的原因力,其本身就应该是可罚的,因而是独立的、固有的犯罪。共犯从属性说,认为处于间接地位的教唆犯、从犯只有从属于处于直接地位的正犯才带有犯罪性,据此可称它们为“从属性共犯”。承认“从属性共犯”有其实质的和形式的理由:从实质的观点看,正犯行为本身具有实现犯罪的现实危险性、侵害性,而教唆犯、从犯行为所具有的实现某种犯罪的危险性、侵害性只有以正犯的存在为介体才表现出来;从形式的观点看,现行刑法明显是以共犯从属性说为基础的,即(日本)刑法第61条规定“教唆他人实行犯罪的”,可看成是规定了教唆犯从属于正犯而成立的旨意。[23] 德国学者耶赛克等在著作中写道:“共犯(教唆犯和帮助犯)是以依赖于故意之正犯的存在而存在的(从属性),因为只有实施了正犯行为,第26条和第27条规定的不法构成要件才得以实现。”[12](792)他们认为《德国刑法典》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是限制从属性的,同时指出:“在责任方面,第29条完全排除了从属性,这是第26条、第27条限制从属性的必然结果。责任独立性原则,意味着有多人参与犯罪的,每个参与人只按其自己的责任大小受处罚。”[12](800)《德国刑法典》第29条(对共犯处罚的独立性)规定:“数人共同犯罪的,各依自己的罪责受处罚,而对他人的处罚如何,对其无影响。”这里耶赛克等分别论述了共犯成立犯罪的从属性和责任非难即对共犯处罚的独立性。 关于理解“共犯从属性”的不同观点 日本学者齐藤金作认为:“从来上述共犯的从属性,被认为有两种意义。即:第一是成立上的从属性,教唆犯或从犯为了成立犯罪,至少要正犯着手于犯罪的实行;第二是 处罚上的从属性,为了教唆犯或从犯被处罚,必须要正犯被处罚,正犯被处罚,就意味 着教唆犯或从犯亦被处罚。”[24] 平野龙一博士“将共犯的从属性分为三种,分别命名为实行从属性、要素从属性以及罪名从属性。(1)实行从属性,是有关于作为共犯的成立要件,正犯的实行行为是否必要的问题;(2)要素从属性,是正犯的行为中,要求具备什么样的要素的问题;(3)罪名从属性,是共犯是否必须和正犯的罪名相同的问题。上述分类中,(1)是有无从属性的问题,(2)是从属性的程度问题,(3)是有关是犯罪共同还是行为共同的问题。”[25] 山中敬一则指出,共犯从属性的概念在如下4种意义上使用:(1)实行从属性 = 共犯的处罚从属于正犯的实行;(2)罪名从属性 = 共犯的罪名从属于正犯的罪名;(3)可罚从属性 = 共犯的处罚根据从属于正犯的犯罪;(4)要素从属性 = 共犯的处罚从属于正犯的构成要件或违法性或者责任[26]。 上述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都从不同方面阐明了共犯从属性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共犯从属性的含义和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究竟有无从属性与独立性。 (三)对异议的回应 笔者是主张教唆犯具有两重性的。具体论述是:“……要论证教唆犯的从属性或独立性,应当了解从属性指的是什么?从属性通常包括犯罪的从属性和处罚的从属性两个方面。前者指教唆犯因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而构成,被教唆人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即不成立。被教唆人犯罪既遂、未遂或预备,教唆犯也是犯罪既遂、未遂或预备。后者指对教唆 犯依照实行犯的刑罚处罚。刑法规定的教唆犯完全符合上述情况的,就是具有从属性, 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上述情况的,就是具有独立性或一定的独立性。据此,我们认为我 国刑法规定的教唆犯,确实具有两重性,但独立性是主要的。具体言之,刑法第29条第 1款规定的教唆犯,只有在被教唆人实施犯罪时才能成立。这时教唆人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关系,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是犯罪预备、未遂或既遂,教唆犯也是犯罪预 备、未遂或既遂,这就是教唆犯罪的从属性。但这一款规定的刑事责任,则是依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而不是依照实行犯的刑罚处罚,这就是教唆犯处罚的独立性。第 29条第2款规定的教唆犯,是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唆 犯与被教唆人根本不成立共同犯罪关系,刑法却仍然对之规定了刑事责任。这里的教唆 犯既无犯罪的从属性,也无刑罚的从属性,亦即只有独立性。[16](556)持两重性否 定说者对这一主张提出了异议,笔者尊重其学术讨论的自由权利,并感到有的提法能给 人以启发,但整体说来,认为其所提出的观点值得商榷。现对驳论观点依其顺序,逐一 予以论析。 首先,这里驳论有三点,其一说:“在教唆犯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只有被教唆的人犯被教唆的罪,才有共犯中的教唆犯可言,这显然是就共犯的成立条件而言的,而不能说明教唆犯的从属性。”[15](310-312)根据前面的介绍,日本学者齐藤金作将共犯的从属性分为两种,第一个便是成立上的从属性;大谷实介绍平野龙一所说的实行从属性,也解释为是关于共犯的成立要件问题。可见在日本学者看来,教唆犯、从犯的成立条件从属于正犯的实行犯罪,是从犯从属性的表现之一。笔者的论断正是意图从共犯成立条件上说明教唆犯的从属性的一面,根据也就是上述日本学者的理论。驳论者对此断然否认,显然与上述日本学者的理论相左。其二说:“只要是构成共同犯罪的,不管是教唆犯与实行犯构成共犯,还是教唆犯之间构成共犯,都应当运用第1款。而在教唆犯构成共犯的情况下,并没有实行犯,即没有实行犯的情况下,也应适用第1款,这说明第1款的规定只是与共同犯罪有关,而与从属性无关。”这一驳论也难以成立。如前所述,笔者将刑法第29条第1款分为两个方面论述,就“教唆他人犯罪”而言,只有在被教唆人实施犯罪时才能成立,这正是教唆犯构成共犯关系成立的条件,如同前面其一所说,它是成立上的从属性,并非与从属性无关。就教唆犯的刑事责任而言,由于刑法规定按照他所起的作用处罚,这表明了教唆犯的独立性。驳论者所举的例子,认为可以适用第1款,都是就刑事责任来说的,这当然没有从属性。说它没有从属性,不正好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的独立性吗?其三说:“第29条第1款并没有说明,在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时,教唆者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因而没有肯定教唆犯的从属性。”其实这种情况即“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已由第29条第2款作了构成犯罪的规定,这正说明了教唆犯的独立性。第1款未规定这种情况下教唆犯不成立犯罪,并不能否定教唆人与被教唆人是否成立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A、1984——1998年1、浅谈泉州人学习普通话语音的难点 《泉州师专学报》1984年1期2、造成泉州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的原因 《泉州师专学报》 1985年2期3、关于言语交际问题 《泉州师专学报》 1985年1期4、运用模糊理论 拓宽语法研究 《泉州师专学报》 1987年2期5、现代汉语课亟需改革 《语文建设》 1987年4期 第二作者6、模糊理论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汉语学习》 1988年1期7、新时期短语研究评略 《泉州师专学报》 1989年2期8、论汉语语法的弹性特征 《汉语学习》 1989年3期9、构成幽默语言的两种联想 《泉州师专学报》 1990年1期10、理解幽默语言的三个过程 《泉州师专学报》 1991年1期11、幽默审美中的定向注意 《修辞学习》 1991年3期12、闽南方言史话(12篇) 《泉州晚报》 1992年11月--12月13、关于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汉语史研究中的思考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35号 1993年 11月14、诗歌语言中的体词块状铺排 《修辞学习》第2期 1993年6月15、《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方法论析 《修辞学习》第4期 1993年8月 第一作者16、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泉州师专学报》第2期 1993年9月17、试谈幽默语言的理解 《语法修辞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4年3月18、闽南方言语气词探源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36号 1994年10月19、论闽南方言的形成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37号 1995年10月(本文1997年获泉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汉字与汉语语法的关系 《汉字文化》第4期 1995年11月(《语言文字学》 1996年第2期全文转载)21、汉字的表义性与汉语语法的弹性特征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第34期 1995年6月22、闽南方言史研究论纲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38号 1996年10月23、组合与创造:语言模糊性阐释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 47期 1998年9月24、安溪话物量词说略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40号 1998年10月25、泉州方言:上古汉语的活化石 《福建民族》第2期 1998年6月26、新时期的语法规范观 《泉州师专学报》第3期 1998年9月27、古汉语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留传 《古汉语研究》 1998年增刊28、合用:完句因素分析 《现代汉语专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B、1999——2008年29、安溪话物量词举要 《方言》第四期 1999年2月30、幽默语言的几种实现方式 《海外华文教育》 2001年2期31、闽南方言的形成及其源与流 《中国语文》 2001年5期32、关于闽南方言形成中的几点看法 《泉州学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33、关于闽语分区的历史思考 《泉州师院学报》 2002年 第3期34、逻辑错位:妙语的创造 《修辞学研究》第 9 辑 华星出版社 2002年6月35、开放的泉州、开放的经济需要开放的文化 《泉州学林》 2003年第1期36、从复合词的“异序”论汉语的类型学特征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语言文字学》 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入选2004年《中国学术年鉴》)37、闽语的形成及其与福建民系族群的关系 《东南学术》 2004年增刊38、介词虚化与“ V+ 介 +Np” 的述宾化趋势 《汉语学习》 2005年第1期39、全力“推普”之下的汉语方言前景 《泉州师院报》 2005年10月40、闽南方言成语简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6年第4期41、闽南方言成语及其特征 《泉州文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8月42、闽台方言与中华文化渊源《人民论坛》2007年第9期(p60-61)43、普通话与方言:现代汉语发展的前景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年第2期44、制约语言传播的几个因素——论汉语的国际推广《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45、闽南方言语气词研究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6、闽南方言句首语气词 《东南学术》 2007年第5期47、弘扬闽南方言文化的力作——林宝卿《普通话闽南方言常用词典》评析《闽台文化交流》CN35—0081Q,2008年第2期128-130 1、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华文教育与教学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5期2、高职教育:前瞻性、适应性、实用性 《教育理论与实践》增刊2001年5月 第一作者3、交流引导和创新:论为本科生设立导师制——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一《泉州师院学报》2002年 第2期4、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二《泉州师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与时俱进,开创泉州师院办学新局面——以质量为核心,实现专科到本 科的实质性提升《中国教育报》 2003年4月26日,第二作者6、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三《泉州师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学术团队:学科建设的关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四《泉州师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高等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策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五《泉州师院学报》 2005年第6期 第一作者9、积极推进泉州高教事业新发展《泉州学林》2005年第3期(总100期)10、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六《泉州师院学报》 2006年第5期以上六篇系列论文以“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为题,于2008年6月获得泉州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1、高等教育改革与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七《泉州师院学报》 2007年第2期 第一作者12、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评论》2007年第3期13、本科教学工作新一轮评估改革策略《泉州师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4、福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台湾高等教育交流研究《泉州师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二作者)

《易经古歌考释》(巴蜀书社1995)《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儒学与生活——“生活儒学”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生活儒学”论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生活儒学讲录》(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追寻中国精神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周易人生智慧丛书》(第一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现代新儒学的现代性哲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情与理:“情感儒学”与“新理学”研究——蒙培元先生70寿辰学术研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儒学中的情感与理性》(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庚寅“儒教”问题争鸣录》(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1.《汉字里的妇女观》:《分忧》1991年第9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汉字里的婚姻观》:《分忧》1991年第12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汉字里的家庭观》:《分忧》1992年第4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用韵考》:《杜甫研究学刊》1992年第1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杜诗和唐代韵书的关系》:《杜甫研究学刊》1993年第2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改革呼唤社会主义新闻市场》(四人笔谈):《新闻界》1993年第3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7.《〈尔雅〉释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8.《〈易传〉形训略说》:《淮阴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9.《杜诗古体叶韵考》:《杜甫研究学刊》1993年第4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0.《〈易经〉古歌的发现和开掘》:《文学遗产》1993年第5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1.《我想有个家》(学术散文):1994年1月14日《读者报》。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2.《爱的商量》(学术散文):1994年1月28日《读者报》。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3.《汉字里的女性崇拜》(学术散文):1994年2月18日《读者报》。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4.《汉字里的性别歧视》(学术散文):1994年3月4日《读者报》。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5.《杜诗仇注“叶音”考辨》:《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第1期。16.《男人咏叹调》(散文):1994年4月29日《读者报》。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7.《伟大的孤独者:为诗人杜甫诞生1282周年作》:《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第2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8.《报刊:怎样跳出“怪圈”?》:《新闻界》1995年第1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中国最古老的婚礼进行曲:〈易经〉中的几首婚俗歌谣》:《文史杂志》1995年第1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0.《撩开诗神面纱的一角:郭沫若对〈周易〉古诗的天才觉察》:《郭沫若学刊》1995年第2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1.《树编辑者之楷模 立出版家之丰碑:读〈编辑出版家叶圣陶〉感言》:《文史杂志》1995年第3期,《编辑学报》1996年第2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2.《杜诗疑义五则》:《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3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3.《新闻哲学导论》(上、下):《新闻界》1995年第6期、1996年第1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4《〈易经〉引用古歌的证明》:《羑里易学》第1卷第8辑,中州古籍1996年1月版。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5.《新闻传播的第三次媒介革命》(与肖娅曼合作):《新闻界》1996年第3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6.《电脑辅助编辑略谈》:《编辑学刊》1996年第3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7.《〈周易〉中〈既济〉〈未济〉的考释》:《周易研究》1997年第3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8.《生命结构与和合精神:周易哲学论》:《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1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9.《老子哲学:生存之道》:《四川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此文被光明日报《文摘报》摘登,并被收入《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宝典》团结出版社1998年9月版。30.《心灵的超越》(自传):收入《博士生谈自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版。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1.《诗与生命之悟》(学术散文):1998年8月2日《三峡工程报》。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2.《爱情是一道菜》(散文):《分忧》1998年第12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3.《“科玄之争”再评价》:《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1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国哲学》1999年第9期。此文获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三等奖(2001)。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4.《含英咀华 传道解惑:〈人类思想的精华〉读后》(书评):1999年4月10日《市场报》(1999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以《人类思想的精华》为题摘要发表)。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5.《重返中华文明“轴心时代”:高正先生〈诸子百家研究〉读后》(书评):《哲学研究》1999年第3期(1999年4月23日《光明日报》以《〈诸子百家研究〉简介》为题摘要发表)。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6.《一个“世纪之问”的探索:读张允熠博士的〈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书评):《学术界》1999年第4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7.《天人体用 贞一不二:新唯识论与周易哲学之比较》:《人文杂志》1999年第5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8.《儒家哲学的“三句真谛”:〈中庸〉开篇三句的释读》:《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9.《杜诗五首辩疑》:《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第3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0.《从认识论到意志论》:《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1.《心灵境界:中国哲学的超越阐释》(蒙先生《心灵超越与境界》书评):《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2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2.《不要忽视对人的终极关怀》(《笔谈传统文化与现代信仰》):《文史杂志》2000年第2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3.《拒斥“形而下学”:论哲学及其与科学的关系》:台湾《鹅湖》2000年第2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4.《追寻“现代性”之根》(《追寻中国精神丛书》总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5.《中国之自由精神·导言》: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46.《五四的自由理念》(《中国之自由精神》第一章):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7.《中国之自由精神·后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8.《儒学的德性价值论》:《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49.《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学术界》2000年第4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0.《实践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理解》:《理论学刊》2000年第4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1.《我为什么追寻?》(短论):2000年12月9日《文汇读书周报》。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2.《“自由”的歧路:五四自由主义的两大脱离》:台湾《鹅湖》2000年第12期;《学术界》2001年第3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3.《论西方近代哲学的转向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性质》:《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4.《“实事求是”命题的存在论意义:依据马克思“实践主义”哲学的考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5.《中国传统的自由精神:简论儒道释的自由观》:《理论学刊》2001年第4期。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6.《夸父精神与女娲精神:中国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的神话象征》:《中外文化与文论》第8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7.《周易人生智慧丛书·主编闲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58.《语言的牢笼:西方哲学根本传统的一种阐明》:《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2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6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哲学”能成立吗?》:《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0.《孔子之精神境界论》:《孔子研究》2002年第4期。61.《儒家心性论作为伦理学基础是否可能?》:《恒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2.《关于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3.《普遍伦理是先验理性的纯粹形式吗?》:《哲学动态》2002年第6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4.《周公“德治”思想简论》:《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5.《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3年第1期;方克立主编《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第1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6.《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7.《中西之间:轴心时代文化转型的比较——以〈周易〉为透视文本》:《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8.《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69.《中西之间:轴心时代文化转型的比较——以〈周易〉为透视文本》:《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3年第9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70.《重建第一实体——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的历时解读》:《泉州师院学报》2003年第3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71.《“伦理学的本体论”如何可能?——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批判》:《西南民院学报》2003年第7期。 Ekp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72.《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对〈尚书·洪范〉和〈工具论·范畴篇〉的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要求

在中国知网上下载,如果你是大学生的话,用校园网下载,不要钱的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说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一幅画,是王维的《雪中芭蕉》;说中国诗歌史上最大的一首诗,无疑非李商隐《锦瑟》莫属,二者足以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绝世双璧。要说《锦瑟》这首诗之大,大得足以使你瞠目结舌。据黄世中先生《论王蒙的李商隐研究》(《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统计:   李商隐《锦瑟》是中国诗歌史上(除作为经书的《诗三百》)解人最多、争论最大,聚讼最繁的一首诗。依笔者检索所列,自北宋刘攽至于清末民初之张采田,共七十余家、一百多条笺释文字,大别有十种解读。(《文史》第30辑)去年在《类纂李商隐诗校注笺评疏解》中又集腋新的资料,其诠释至少在十四解以上,一曰:“令狐青衣说”,有刘攽、李硕、计有功、洪迈、胡应麟、冯舒、施闰章等七家之解;二曰:“咏瑟”说,有邵博、苏轼、黄朝英、张邦基、胡仔、张侃、方回、姚隧、郎瑛、王世贞、冯班、吴景旭等十二家;三曰:“令狐青衣”和“咏瑟”调和合一之说,有许顗、刘克庄、都穆、屠隆四家;四曰:“咏瑟以自伤身世”说,有廖文炳、徐德泓二家;五曰:“情诗”说,有元好问、释圆至、胡震亨、周珽、钱龙惕、杜诏、胡以梅、陆鸣皋、纪昀等九家;六曰:“悼亡”说,有朱鹤龄、钱澄之、朱彝尊、王士祯、钱良择、查慎行、何焯(后转为“自伤身世”说)、杨守智、徐逢源、陆昆曾、孙洙、姚培谦、程梦星、袁枚、汪存宽、许昂霄、翁方纲、冯浩、梁章钜(后转入“自伤身世”说)、姚莹、陈婉俊、章夔、程韵篁、张采田(后转入“自伤身世”说)等共二十四家,为清代最多的一种解说;七曰:“自伤身世”说,有王清臣、陆贻典、何焯、徐燮、汪师韩、田同之、薛雷、姚燮、梁章钜、张采田等十家;八曰:“自伤兼悼亡”说,有杜庭珠、宋翔凤二家;九曰:“令狐恩怨”说,有吴乔、沈雄、史念祖三家;十曰:“诗序或自题其诗”说,有程湘衡、王应奎、纪昀(两说并存)、姜炳璋、宋于亭、邹弢、马长海等七家;十一曰:“伤唐祚或感国祚兴衰”说,有方文辀、吴汝纶二家;十二曰:“寄托君臣朋友”说,有屈复、林昌彝二家;十三曰:“情场忏悔”说,有叶矫然一家;十四曰:“无解”说,有孙绪、胡薇元二家。以上十四解八十八家,约二百条诠释,真是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想必就这还会有遗漏,谁知道那些老古董们还会在哪些老古董里“作郑笺”呢?老古董暂且搁置一边,新鉴赏家们也来胪列排个队:   程千帆《李商隐〈锦瑟〉诗张〈笺〉补正〈唐诗考素〉之一》,《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何林天《李商隐〈锦瑟〉诗解辨──义山诗研究之二》,《山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魏明安《评〈锦瑟〉诗的笺解》,《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周振甫《李商隐〈锦瑟〉诗初探》,《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张国光《试解〈锦瑟〉之谜──李商隐倾向李德裕党之一证》《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李文初《李商隐〈锦瑟〉诗颈联发微》,《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李固阳《就〈锦瑟〉解与周振甫先生商榷》,《山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阎 琦《〈锦瑟〉新解》,《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谢光龙《李商隐〈锦瑟〉赏析》,《文汇》1982年第8期   黄世中《〈锦瑟〉旧笺综述》,《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李商隐的无题诗和锦瑟诗讨论综述》,《文史知识》1983年第4期   梁 枢《〈锦瑟〉新论》,《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贾恩洪《考辩〈锦瑟〉 论笺〈无题〉》,《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4期   钟来因《〈锦瑟〉非音乐诗而是〈玉溪生诗集序〉──兼与梁枢同志商榷》,《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张昌余《〈锦瑟〉诗旧说新证》,《当代文坛》1985年第2期   钟来因《论〈锦瑟〉为〈玉溪生诗集〉序》,《艺谭》1985年第3期   刘若愚《关于李商隐的〈锦瑟〉诗》,《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   周圣伟《辞微意隐感慨深──李商隐〈锦瑟〉诗臆说 》,《中文自学指导》1986年第7期   邓韶玉《〈锦瑟〉而今得解人──欣读吴调公先生〈李商隐研究〉》,《上海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朱光潜《读李义山的“锦瑟”》,《美育》1987年第3期   李希炎《〈锦瑟〉·象征诗·朦胧诗》,《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周 蓉《李商隐〈锦瑟〉之我见》,《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张佐邦《李商隐〈锦瑟〉反思》,《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张迎胜《李商隐〈锦瑟〉诗臆解》,《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   田 谷《解铃还须系铃人──李商隐〈锦瑟〉诗臆说》,《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王福民《李义山〈锦瑟〉诗演义》,《文学遗产》1988年第5期   黄世中《〈锦瑟〉笺释述评及悼亡说新笺》,《文史》1988年总第30期 黄世中《〈谒山〉〈玉山〉诗解与千年〈锦瑟〉之迷》《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   张海鸥《从〈锦瑟〉诗看李商隐诗歌意象的凄幻特征》,《名作欣赏》1990年第4期 吴奔星《诗的明朗与含蓄──兼论李商隐的〈锦瑟〉》《文学评论》1990年第6期 王 蒙《一篇〈锦瑟〉解人难》《读书》1990年9期 王 蒙《再谈〈锦瑟〉》《读书》1990年10期 张中行《锦瑟无端》《读书》1991年4期 王 蒙《锦瑟的野狐禅》,《随笔》1991年第6期   萧传坤《李商隐〈锦瑟〉诗之我见》《阅读与写作 》,1992年第6期 阮永谦《李义山〈锦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3、4期 郑官柱《终身之困 难言之隐──李商隐〈锦瑟〉新释》《文史知识》1994年第10期 李永英《幽曲缥缈话〈锦瑟〉》《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01 陈之卓《李商隐〈锦瑟〉诗别解》《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02 郝 瀚《无端的思绪 无限的时空 无尽的惘然──李商隐诗〈锦瑟〉的又一种解读》《名作欣赏》1995/02 唐嘉荣《李商隐〈锦瑟〉诗审美论析》《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2期   钟来茵《〈谈艺录〉中〈锦瑟〉为诗集序说发凡》,《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史少青《李商隐〈锦瑟〉诗的艺术特色》,《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夏其模《我对〈锦瑟〉诗的理解》,《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刘 伟《禅说李商隐〈锦瑟〉诗》,《中国宗教》1996/02   王次澄《李义山〈锦瑟〉诗赏析》,《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3期   李 平《〈锦瑟〉难解──谈当代语义学几种理论在解读中的运用》,《徽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李固阳《为破译〈锦瑟〉进一解》《书屋》1997/01 祁晓辉《沧海月明珠有泪──我读〈锦瑟〉》《呼兰师专学报》1997/02 杨艳梅《〈锦瑟〉是悼亡诗新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04 刘玉峰《诗的明朗与含蓄──兼论李商隐的〈锦瑟〉》《濮阳教育学院学报》1998/02(抄袭吴奔星)   李永英《一曲〈锦瑟〉解人难》,《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宁德厚《一曲〈锦瑟〉咏终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2   田宝琴《我心目中的“锦瑟”──读李商隐〈锦瑟〉》,《名作欣赏》1999年第2期   蓝 柯《也谈李商隐的〈锦瑟〉诗》,《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3   孙明君《追忆与惘然:也谈李商隐的〈锦瑟〉》,《文史知识》1999年第5期 王铁麟《语境与诗解的多元性──李商隐诗〈锦瑟〉论例及其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李希炎《从〈锦瑟〉看李商隐的无题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栾英良《从意象组合方式解〈锦瑟〉诗》《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01 胡菁娜《复义和李商隐的〈锦瑟〉》《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1 张永礼《李商隐〈锦瑟〉诗试释》《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02   杨宪益《李义山〈锦瑟〉诗试解》,《燕京学报》2000年第8期 汪 权《“软焦点”建构典型──〈锦瑟〉解读》《阅读与写作》2000/09 林功成《关于语言、阐释和虚无主义──兼谈对〈锦瑟〉诗的解读》《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吴艳玲《〈锦瑟〉为“玉溪生诗集序”说质疑》,《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刘广涛《心有千千结 诗成千古谜──李商隐〈锦瑟〉创作心态管窥》《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罗 漫《锦瑟·日暖·春天之诗》《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6 何晓波《朦胧而悠美的锦瑟》《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06 徐克瑜《人生经验世界与艺术象征世界的统一──李商隐〈锦瑟〉诗的细读批评》《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杜 成、马万伦《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浅论李商隐的幕府生活与抒情诗创作》《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01 李希炎《从〈锦瑟〉看李商隐的无题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向树英《浅析〈锦瑟〉诗的情感内涵》《滁州师专学报》2002/02 黄维梁《迷惘的悲情──李商隐的〈锦瑟〉》《名作欣赏》2002/03 徐 艳《略析〈锦瑟〉的语言张力》《名作欣赏》2002/03 范晓燕《李商隐〈锦瑟〉诗再解读》《求索》2002/04   徐瑾琪《苍凉,荒谬的“真理”──也谈〈锦瑟〉》《唐都学刊》2002/04 骆冬青《〈锦瑟〉:情成于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2 彭国建《〈锦瑟〉解读及一种阅读经验之探析》《九江师专学报》2003/03 刘思湖《浅释李商隐〈锦瑟〉诗的艺术魅力》《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刘学锴《从纷歧走向融通──〈锦瑟〉阐释史所显示的客观趋势》《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孙桂平《〈锦瑟〉别解》《学术探索》2003/04 吴振华《朦胧歧解千古谜 空幻莫测通境情──李商隐〈锦瑟〉赏析》《名作欣赏》2003/04 戴永忠《以诗证诗 知人论世──李商隐〈锦瑟〉析疑》《学语文》2003/05 张 伟《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歌解读问题新证》《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王继尧《“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典故试析》《中华诗词》2003/08 骆冬青《〈锦瑟〉:情爱心音》《名作欣赏》2003/08 赵永江《众说纷纭话〈锦瑟〉》《名作欣赏》2003/08 李红春《徘徊于执著与超脱间的诗魂──李商隐〈锦瑟〉一诗的文化解读》《名作欣赏》2003/08 陆精康《聚讼纷纭说〈锦瑟〉》《语文天地》2003/15 李 陆《〈锦瑟〉新解》《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2003/22 沈时蓉《咏物诗的情节链与李商隐的〈锦瑟〉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张雪梅《〈锦瑟〉多重性主题解读》《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04 叶桂桐《李商隐〈锦瑟〉解谜》《名作欣赏》2004/08 曾炳衡《精彩的抒情诗 精简的回忆录──〈锦瑟〉一诗新读》《名作欣赏》2004/08 郭真义《〈锦瑟〉笺释又一说──介绍一篇新发现的黄遵宪佚文》《文教资料》(初中版) 2004/15 朱庆和《托意空灵 哀怨迷离──李商隐〈锦瑟〉赏析》《中学生读写》(高中) 2005/01 贺 灵《李商隐〈锦瑟〉考辩》《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李国文《因〈锦瑟〉而想起的》《文学自由谈》2005/01 李国文《梁启超读〈锦瑟〉》《神州》2005/02 张汝山《自弹锦瑟对潜意识心象的激活──〈锦瑟〉的别一种解读》《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陶晓跃《〈锦瑟〉:李商隐的“伤”隐之作》《师道》2005/04 萧 音《感受心灵深处幽微的情思──对李商隐〈锦瑟〉的再解读》《甘肃教育》2005/05 成 迅《李商隐〈锦瑟〉诗说》《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5   徐 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谈〈锦瑟〉中的用典》《语文教学之友》2005/07 杨芙蓉《“寄遥情于婉娈 传深怨于蹇修”——臆说李商隐〈锦瑟〉诗》《名作欣赏》2005/10 《徐复观说〈锦瑟〉的艺术性》《名作欣赏》2005/15摘自徐复观《环绕李义山(商隐)〈锦瑟〉诗的诸问题》 李国文《梁启超读〈锦瑟〉》《名作欣赏》2005/15 朱洪举《追体验、解码、暗道之寻找──对徐复观《环绕李义山(商隐)〈锦瑟〉诗的诸问题》一文之发微》《名作欣赏》2005/15 章 琪《〈锦瑟〉与李商隐》《初中生之友》2005/33   这还只是“文革”后刊物名目里有“锦瑟”的,也必定挂一漏万。至于很多很多篇名未用“锦瑟”而实际是谈论《锦瑟》或谈及《锦瑟》的,还有很多很多书籍著作里也都论及《锦瑟》的,这百十来篇也就只是《锦瑟》问题的冰山一角。   瞠目结舌也好,眼花缭乱亦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看来还得搬出青原惟信那句“见山是山”的老话:乍见《锦瑟》——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曲江对雨》),当然生“独恨无人作郑笺”之感;若得知以上如此之名目——解醉佳人锦瑟傍(陈师道《次韵夏日》),立马意识是“人人都在作郑笺”;等对上面各名目略知一二后——肯醉佳人锦瑟傍(朱熹《次韵刘秀野早梅》),自然又回到了“独恨无人作郑笺”。的的确确——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元好问) 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王士祯) 千年沧海遗珠泪,未许人笺锦瑟诗。(叶嘉莹) 这当然也叠现出《锦瑟》历程的三个境界。   场子拉开了,阵势架起了,龙门阵前还得挂出那幅曾经用过的对子: 佣耳赁目,未饮先醉,击节绝倒,自欺欺人。 不解翻空,务求坐实,尤而复效,通人之蔽。   横批是“为学知止”。再送上一份注解“以《诗》之喻视同《易》之象,等不离者于不即,于是持‘诗无达诂’之论,作‘求女思贤’之笺;忘言觅词外之意,超象揣形上之旨;丧所怀来,而亦无所得返。以深文周内为深识底蕴,索隐附会,穿凿罗织;匡鼎之说诗,几乎同管辂之射覆,绛帐之授经,甚且成乌台之勘案。”这些都是钱钟书先生的。为何都用钱钟书的言语,首先是钱先生的言语精到,其次谈《锦瑟》第一个绕不开的就是钱先生。钱钟书不世之鸿儒也,海阔天空话《中国诗与中国画》之大题,然亦高屋建瓴,醍醐灌顶;二川草根门外汉者,局天蹐地谈一首诗和一幅画之小目,还得画地作牢,步步为营。有一点是相似的——“我想探讨的,只是历史上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该话原为:我有兴趣的是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为众多“钱迷”所引用,钱先生将其作改,想必是有内中原委的。)   前者“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一幅画”,那是一盘“回锅肉”外加一碟“怪味拼盘”;今者“中国诗歌史上最大的一首诗”,则是新鲜烹制一盏“麻婆豆腐”。尽管敝乡有“豆腐不上席”的说法,但这“麻婆豆腐”虽先让你嘴唇跳舞、舌头打抟,实际带点“疫苗”性质,或许将来有人再来“麻”(敝乡土语,与东北土词“忽悠”同义)你时,多少有点预防抵抗力。   《锦瑟》是中国朦胧诗的鼻祖,同时也是这类诗不可超越的顶峰。多少学子殚精竭虑终无所获,几许雅士穷经极典不知所云;释惑者信誓旦旦而美言难信,解迷者确凿声声且欺世己;抉微钩沉与圆梦解谶难分泾渭,捉风捕影与穷幽洞玄堪称兄弟。《锦瑟》啊!《锦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大师与巫师齐飞,探赜共胡猜一色。   (记不得是《管锥编》多少页了)美食家们得出一条共识:最好的美食就是饥饿。这碟“麻婆豆腐”过两天再端上来,汉语的“两天”具体是多久呢?汉语自己都说不清楚。就美食的角度而言,哈拉子流到地上之日,就是“麻婆豆腐”上桌之时。

1甘满堂简介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甘满堂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1]2主要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3主持的研究课题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2、 —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4、2—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13、11—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5万美元。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灵性资本与社会公益。16、2012年7-8月,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委托,开展福建省“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托,在福州市、长乐市等地开展“城乡居民互助与志愿服务”调查。4获奖情况学术成果类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论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个人荣誉类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5教学改革项目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 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1]6著作情况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学术期刊论文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福州“小小区” 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二)文集论文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三)报纸论文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 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8教学改革论文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选什么

[1]张珍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D]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2]武宇林 回族民间剪纸及其艺术风格——以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为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何红一 南方民族民间剪纸对中国剪纸的特殊贡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段春华 中国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5]戴嘉艳 走过岁月,历久弥新——谈蔚县剪纸与时代发展的全新适应[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6]余晓红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访湖南望城第一家华夏剪纸博物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郭秀 民间剪纸造型手法研究[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8) [8]万炜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简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赵娅迪 山东民间剪纸的地域性文化特征[J] 美术大观,2010,(5) [10]王媛媛 中国民间剪纸中的牛文化[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2) [11]白航 柳林民间剪纸初探[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12]杨雨佳 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 艺术百家,2010,(4) [13]朱晓红 近现代以来中国民间剪纸研究发展变化思考[J] 装饰,2010,(11) [14]马安君 甘肃民间剪纸艺术及其旅游开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5]刘国武,刘贲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文化观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6]吕焰 论格式塔与民间剪纸的造型思维[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7]黄千,王晓华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8]黄千,李英睿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美术大观,2009,(8) [19]梅玉洁 从齐鲁文化角度看山东民间剪纸[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0]李晓丹 东西方造型基础的追溯——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平面构成之异同[J] 美术大观,2009,(11) [21]董喆 美在人间 贵在纯真——漫话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9,(11) [22]汪辉,肖琼娜 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装饰,2006,(2) [23]顾浩,周军 扬州民间剪纸在当下社会的命运[J] 装饰,2006,(7) [24]关健 谈民间剪纸的收藏[J] 装饰,2006,(9) [25]康小花,赵军 浅析民间剪纸的时空表达模式[J] 美术大观,2006,(10) [26]季玉民,殷晓克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6,(10) [27]许中美 浅析乡村女性对民间剪纸传承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06,(11) [28]尚军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J] 装饰,2007,(1) [29]黄坚 备极工巧:闽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0]陆蕾 浅谈民间剪纸的审美创造[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4) [31]许茵茵 金华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构想[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2]谢群 论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J] 美术大观,2007,(6) [33]王晓玲 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价值的探究[J] 美术大观,2007,(9) [34]王晓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象征体系架构[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9) [35]王继红 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几则断想[J] 淄博师专学报,2006,(2) [36]许中美 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寓意[J] 菏泽学院学报,2007,(4) [37]谭嫄嫄,宁绍强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族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8,(12) [38]陆序彦 民间剪纸的精神性及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9]王焰安 试论民间剪纸的版权主体及版权享有[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0]孙琳,陈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 [41]刘彩清 中阳民间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2]王景怡,王立秋 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J] 美术大观,2008,(5) [43]王立秋,董其志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师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 美术大观,2008,(5) [44]楼正国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设计语言[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7) [45]刘流,张展 毕加索的中国知音——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的直觉思维[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6]李志宏 民间剪纸艺术传达方式中的平面构成元素[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7]詹克兢 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J] 艺术百家,2005,(3) [48]何红一 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9]李滔 民间剪纸中的生活美[J] 装饰,2005,(9) [50]王焰安 对商业形态民间剪纸版权的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教学竞赛优胜者;主讲课程《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乐理与视唱练耳》分别被评为泉州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5月被学校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2010年11月在学校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参赛者均为正教授)及评选“示范教学奖”中,荣获一等奖。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6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项。其中《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获河南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二等奖;分别在《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艺术百家》、《音乐创作》、《郑州大学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福建论坛》、《电影评介》、《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殷都学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等国家权威、核心期刊及本科学报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元稹〈霓裳羽衣谱〉辨析》。2009年荣获福建省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泉州师范学院科研成果优秀奖;《音乐形象初探》和《国民音乐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分获全国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州论文评选三等奖。出版专著《音乐欣赏》、《怎样识简谱》两部;编写教程《音乐教程》、《键盘与弹唱》两部。其中《音乐欣赏》2009年获泉州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被文化部艺术教育司、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和团体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学术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其学术观点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 索引序列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要求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选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