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发布时间: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你大概要的是笔记类小说,给你推荐几部,都是比较有名的经典:一、<<世说新语》 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大。《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几如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二、《酉阳杂俎》前集20卷共30篇,续集10卷共6篇。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其所记述,或采缉旧闻,或出自己撰,“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徵引”(《四库全书总目》)。其中不少篇目颇为隐僻诡异,如记道术的叫《壶史》,钞佛书的叫《贝编》,述丧葬的叫《尸穸》,志怪异的叫《诺皋记》等等。续集中有《寺塔记》2卷,详述长安诸佛寺的建筑、壁画等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每为后代编长安史志者所取资。 三、《齐东野语》 20卷,宋周密撰。作者字公谨,自号草窗,又号弁阳啸翁、萧斋、泗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弁阳老人等。祖籍济南。其曾祖泌,自济南迁居吴兴,至密四世。其家世代为官,本人在宋宝佑年间任义乌令;入元不仕,寓杭,居癸辛街,以南宋遗老自居,交游很广,故见闻甚博。是书用《齐东野语》之名,乃作者不忘祖籍之意。书中所记,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多可补史籍之不足,如“李全始末”,“端平入洛”,“二张援襄”等,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本书以中华书局 1983年张茂鹏点校本最为方便。

前言第一章中华文化的起源与中华民族的形成第一节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含义及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第二节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起源第三节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章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第一节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少数民族对我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第二节西周春秋时期典型的宗法制度第三节封建社会中家族制度的演变第四章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一节汉字的起源第二节汉字形体的演变第三节汉字结构的主要变化第五章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的发展第一节简牍制度第二节卷轴制度第三节册页(叶)制度第六章儒家的经书和经学第一节什么是经和传第二节十三经及四书的形成第三节十三经及四书简介第四节早期儒家学派第五节经学在汉代的发展第六节魏晋玄学及唐代义疏之学第七节宋明理学的兴起与没落第八节清代的考据之学与新今文经学第七章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第一节地理知识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汉晋南北朝时期的地理知识第三节唐宋元时期的地理学第四节明清时期的地理学及近代地理学萌芽第八章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沿革第一节萌芽时期第二节郡县制时期第三节州制时期第四节道(路)制时期第五节省制时期第九章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第一节车第二节车具和马具的演变第三节舆轿第四节船第十章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第一节中国古代兵器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石器时代的兵器第三节青铜时代的兵器第四节铁器时代的兵器第五节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出现第六节火器的发展和枪炮的制作第十一章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第一节吉礼第二节嘉礼第三节宾礼第四节军礼第五节凶礼第十二章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第一节中国古代婚姻爱情观的特点第二节上古原始社会的婚姻礼俗第三节奴隶制的婚姻形式第四节封建制的聘娶婚及其仪式第十三章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发展第一节埋葬制度第二节丧礼制度第三节丧服制度第十四章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器物第一节日用器物和礼器的产生第二节礼器和日用器物类举及其演化第三节结语第十五章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第一节先秦时期的音乐第二节两汉时期的音乐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第四节隋唐时期的音乐第五节宋元时期的音乐第六节明清时期的音乐第十六章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第一节战国和汉代的帛画、壁画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第三节隋代的绘画第四节唐代的绘画第五节五代两宋的绘画第六节辽、金、元的绘画第七节明代的绘画第八节清代的绘画第十七章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第一节文字的孳乳与字体的演变第二节独特的艺术与独特的工具第三节书法辩证法与书法艺术美第四节继承传统与求变创新第十八章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第一节建筑与文化艺术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悠久历史第三节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第四节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第十九章中国古代的陶瓷工艺成就第一节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第二节奴隶社会的制陶成就和瓷器的发明第三节战国秦汉的陶瓷第四节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新成就第五节隋唐五代陶瓷工艺的全面发展第六节宋辽金时期艺术瓷的成就第七节元明清陶瓷工艺的高度成就第二十章中国古代的髹漆工艺成就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新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漆器第三节由盛至衰的明清漆器第二十一章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第一节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起源第二节贝币第三节早期的铜铸币第四节铜钱第五节金银和谷帛货币第六节钞币第二十二章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演变第一节测量的起源和度量衡制度的产生第二节度量衡制度逐步建立的夏商周时期第三节封建社会初期度量衡的发展第四节“汉承秦制”以及古代度量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度量衡第六节隋代的统一和度量衡大小制第七节唐宋时期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度量衡单位制的改进第八节元明清时期的度量衡第九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度量衡的改革以及万国公制的推行第二十三章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演变第一节西周以前的天文学知识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体系的奠基第三节秦汉魏晋时期天文历法体系的成熟第四节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天文历法体系的完善第五节宋元时期天文历法体系发展的高峰第六节明清时期传统天文历法的没落和中西天文学的融合第二十四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古代先进的农田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工具第三节科学灵活地掌握农时第四节充分利用土地第五节选种育种成就第六节蚕桑、园艺和畜牧兽医方面的特殊贡献第七节劝课农桑和古农书第二十五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第一节别树一帜的中国数学第二节指南针和其他物理学成就第三节火药及炼丹化学第四节生物学上的出色成就第五节自成体系的中医药学第六节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第七节矿物学和采矿技术成就第八节后来居上的冶金技术第九节举世瞩目的机械发明第十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古代科学第二十六章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沿革第一节先秦职官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第二节秦汉的三公九卿制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制的演变第四节隋唐五代的三省六部制第五节宋朝的二府制及辽金元官制第六节明朝的内阁制第七节清朝的职官制度第二十七章中国古代的选举和科举制度第一节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选举和“禅让”第二节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第三节封建社会初期选举制度的变革第四节两汉时期的察举和征辟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第六节科举制度在唐朝的确立第七节科举制度在宋朝的发展第八节元朝科举中的民族歧视政策第九节明清科举制度的三级考试第十节关于八股文和试帖诗第十一节明清的监生和贡生第十二节清末对科举制度的改良和废除第二十八章中国古代的神道观念和主要宗教第一节鬼神观念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中国古代的主要宗教第二十九章中国古代民间神鬼信仰第一节自然神信仰第二节人神、人鬼信仰第三节社会神信仰第四节神鬼信仰与民众的社会心态第三十章中国古代的禁忌习俗第一节禁忌概说第二节宗教信仰与禁忌第三节社会习惯与禁忌第四节综论第三十一章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第一节节日的内涵及中国传统节日的概貌第二节春节第三节寒食与清明第四节端午第五节七夕第六节重阳后记

相当难读,内容也很冗长。如果不是奔着peking 大学去的没必要读,别的学校也不用这个教材。个人觉得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加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就差不多了,然后狂背书名。

找历年的考试题 针对来复习 ,试题的话到北大中文论坛看看 有人发布的 或者加入古文献考研群 对你帮助很大,论坛上都有的。

中国古代文化史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分为两块:经和权。经:包括正统的儒家思想,《周易》、四书五经。没有好好研究过四书五经的人,不可能真正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但自从宋朱熹之后,儒家经典一直处于被误解、被误读的状态。当代能真正懂儒家文化的大儒并不多。二三人而已。介绍看南怀谨的讲绍四书五经的书。旁征博引,通俗易懂。权:在经之外关于变化和变通、权变的书。首推道德经。其次有反经、通鉴等。只有经权相济,才有可能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切忌本本主义,机械思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华文化史》 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的书 【作 者】: 冯天瑜等著 【丛书名】: 【页 数】: 2册(1180页) 【尺 寸】: 20厘米 【DU 号】: 000000254740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题词】: 文化史(地点: 中国) 【ISBN号】: 7-208-00876-0 【出版日期】: 1990 【原书定价】: $95 【中图法分类号】: K203 【参考文献格式】: 冯天瑜等著; 中华文化史 ;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积淀而成的,不仅以经典文献、风俗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而且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五千年的艰难历程,决定了其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就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的历史。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也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举世公认。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本土化和多元化特点。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逐渐呈现由多元化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传统史观认为,中华文明源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北方草原,是这三个区域文明彼此之间的互相渗透,反覆汇聚与辐射外延,最终形成为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在不断吸收、消化异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充满自信,大气磅礴,为异邦所敬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世界各种文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古至今,异邦宗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传播而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排除异端的宗教战争,乃中华文明的兼容性使然。不过历史上任何外来文化传入中国,最终还是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元帝国灭南宋,被中华文化同化;满清入关也被中华文化所同化。元、清两朝虽为异邦统治,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都在书写中华文明,他们成为了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五十六个民族地位平等,和睦相处,汉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则称之为少数民族,或称兄弟民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也是在不断兼收并蓄中辉煌灿烂的。 中华文明注重友邦善邻,讲求和睦相处。坚持“强不凌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强调以民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戏曲舞台上也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经典格言,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自强不息、发展壮大,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为贵”的思想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全中国人民至高无上的历史使命。任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伟大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史文献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陈高华、陈智超等著:《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杨宽:《战国史》林剑鸣:《秦汉史》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尚书》。

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2、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3、陈高华、陈智超等著:《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中华书局,2017年。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6、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7、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2014年5月。8、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9、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10、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6月。1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3月。12、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13、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14、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15、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9月。16、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17、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1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4月。19、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4月。20、[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21、王小甫:《中国中古的族群凝聚》,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8月。22、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1月。23、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24、王曾瑜:《大家说历史:王曾瑜说辽宋夏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25、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10月。26、刘浦江:《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月。27、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28、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29、吴晗:《朱元璋传》,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3月。3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6月。31、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3月。

甲骨文?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

而且文献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前后时代的文化的延续,就像今天习惯于阅读白话文的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会感到吃力、晦涩一样。当唐朝的人去阅读汉代的文学典籍例如史记的时候同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对前代的文章进行解释、注释等。而且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古典文献的载体大多是纸质书籍,但是作为文献的载体实则有过众多的变迁,因为纸张没发明之前,古人所采用的记录用品可谓多种多样,例如兽骨、竹简等,这些记录品各有优缺点,而且不易书写,极大的影响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学的传播。古典文献而且文献的发展以及应用一直都是由文人来攥写的,文献越往后期发展则越成熟,越来越标准化,但是也就造成了后面的编纂文献的人不得不按照前人已有的格式来进行攥写,但是有的人却觉得这样过于形式单一,过于单调,反而不愿意采用相同的格式。因此就有着众多的大学者开始想办法自创一种文献编纂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在文献的编纂中就出现了众多不同的文献类型。从甲骨文到纸质文献的演变甲骨文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古典文献以及较为成熟的系统文字,迄今为止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以及其上面所刻写的文字多达四千五百个,但是真正可以被解读的甲骨文字却不到一半,由此可见甲骨文的考证之艰难。但是通过已经解读出的文字依旧可以推算出甲骨文上面主要记载的是殷商时期的统治者进行占卜的相关事宜,一大部分是卜辞,有一部分也记载了当时的一些事件,对于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意义。之所以称其为甲骨文主要是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之上,主要是龟的腹板以及牛羊的肩胛骨等,这是我国最早的文献载体,而且甲骨相对之后的竹简等便于保存不易腐烂,但是却不容易获得,数量有限。甲骨文十二生肖而在甲骨文之后主要是将文学刻写于金石之上的,金,主要是指当时的青铜器皿,而且上面刻写的也大多是有关祭祀的事件,但是更为详尽,内容丰富;石,则是主要指雕刻于石头上的文字,例如秦刻石鼓文、曹魏时期的"三体石经"等皆是石刻文字,但是金石文字其最大的缺点就是难以刻写尤其是青铜器皿之上的文字,极为耗费人力,而石刻文字又极易磨损,而且重量太大,难以挪动,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风吹日晒中,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样子。青铜器皿在先秦以及汉代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书写物品乃是竹简以及帛书,但是其中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极为不便,而且价格昂贵,不易保存,哪怕其质

四书五经,二十四史,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四大名著

这可多了,中国的历史文献海量啊~《史记》这个没问题吧《资治通鉴》这个没异议吧《二十四史》这些书可是官方正史哟,其中首推《史记》和《三国志》~其他的神马《四库全书》啥的也挺厉害的~对了,倾情推荐春秋战国时期的书,像孔子、老子、韩非、墨子这些子写的书或写他们的书都是经典,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啊,影响了中国五千年呐,直到现在还在影响中国的书~

秦汉时期开始,在以记录王朝更替为主线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有关古代少数民族的记载就屡见不鲜了。匈奴、鲜卑、丁令、貉族、肃慎、羌族、藏族、苗族、越族、濮族、种诸族等古代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许多不同的角色,共同演绎出一部民族兴衰存亡、民族融合、民族大团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

中国古代文化史论文

你去参考下(社会科学前沿 )这本期刊,找一些自己想参考的论文,参考下吧

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密切相关。可以说,作为文学观念之理论化形态的文论话语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具体言之,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者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我们知道,西周是政文合一的社会,文化系统与政治系统密不可分,国家意识形态直接表现为政治的与文化的制度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诗歌在西周时期乃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与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尊崇的。 就现存《诗经》作品来看,西周诗歌的功能首先是沟通人与神的关系,那些以祭祀上帝、山川日月之神以及祖先神灵为目的的颂诗和部分“大雅”之作就属于这类作品。其意识形态功能在于:向天下诸侯证明周人统治的合法性,向周人证明贵族等级制的合法性。对神的祭祀从来都是一种特权,因此,祭祀活动本身就已经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了。西周诗歌的第二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个部分。“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根据郑玄《六艺论》和《毛诗序》等汉儒的记载我们知道,西周时期之所以采用诗歌的形式来沟通君臣关系,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比较委婉文雅,便于言说与倾听。现在看来,这大约是贵族社会一种言说的特殊方式或权力——可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根据《诗经》可以知道,在西周后期,诗的这种功能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实现。对于诗歌这种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意识形态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十分清楚,西周时期诗歌的这两种主要功能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这意味着,西周诗歌本来就是彼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这对于以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为天职的儒家思想家来说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诗歌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就像母鸡有下蛋的功能一样是天经地义的。 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动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 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任务的。他们的一切话语建构与阐释活动无不以这一目的为核心。对诗歌的阐释自然也不例外。从现存的《论语》、《孟子》、《荀子》和被定名为《孔子诗论》的楚简等涉及诗歌的论述来看,先秦儒家已经在诗歌阐释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的“诗言是,其志也”之说,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主流,其影响至为深远。汉代是儒家知识群体擎着儒学大旗与统治集团讨价还价、形成“共谋关系”,从而建立起新型官方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所谓经学,实际上乃是统治集团与知识阶层在政治上终于形成联盟关系的话语表征,是知识阶层进入权力系统的意识形态保证,也是权力集团获得合法性的直接产物。经学是政治权力正式承认知识阶层话语之权威性的标志,是“势”对“道”的妥协;经学也是知识阶层话语压制了其固有的乌托邦精神之后的结果,是“道”向“势”的让步。因此,经学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最终确定了中国主流文化始终在政治与知识之紧密联系中发展的基本格局,从而也决定了这种文化始终不能获得纯粹的知识形态而向自然领域拓展的命运。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诗歌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能在个体情感世界中去寻找,而必须在人伦关系,特别是君臣关系中去寻找。汉儒说诗,非美即刺。无论美或刺,都是一种具有明显政治性的话语建构,是对儒家给出的价值秩序的维护与阐扬。汉代《诗》学四家,无论存在怎样的差异,其主旨都是用工具主义的眼光来解说《诗经》作品,其目的都是借助于对古代诗歌的解说来实施对现实君主的约束与引导。总之,是出于现实的政治策略。手段是文化的,目的是政治的——这就是经学语境中文论话语的根本特征。 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但由于诗文自身的发展,文论话语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经过了魏晋六朝的诗文创作大繁荣局面之后,儒家文论家所面临的问题早已不再是如何阐释已有的诗文作品,而是如何创作新的作品。因此,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点。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乃是此期工具主义文论的典型口号。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文论观。在这时的价值坐标中,建功立业乃居于最高位置。因此,“有补时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工具主义文论的基本宗旨。 宋代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期的儒家已经不再把建功立业视为人生最高理想,因此也就不再满足于仅仅赋予诗文直接的政治功能。从社会地位看,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和依靠对象;而汉唐时代的功臣、外戚、宦官、世族才是君主集团最重要的依靠对象,文人士大夫常常处于被压制与被排挤的地位。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再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如此,则宋儒所主张的工具主义文论观也就有别于汉唐儒者。其根本之处是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政治,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宋儒的文论处处离不开对“道”的阐扬。这个“道”可以说乃是宋儒乌托邦精神的话语表征而不是现实社会秩序。这种将“道”视为“文”之本体、将“文”视为“道”之发用的观点,本来是唐代中后期韩愈等人提出来的,是所谓“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但是这种观点在唐代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而只是昙花一现。只是到了宋代,由于言说者的社会境遇发生了变化,才成为人人言之的普遍性的文论观点。 这样一来,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诗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为现实政治服务与为某种高远难达的理想服务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说,这种不同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差异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的发展即是这两种倾向的此消彼长。

那你直接去找下(社会科学前沿)上的文献吧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文化专制程度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统治者对学术文化领域的控制都是比较严密的。中国古代文化专制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两汉时期,文化专制初兴。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学术掌握在统治者与贵族手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结了中国历史上仅见的思想文化活跃时期,影响深远。第二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期文学、史学、玄学及佛学等发展蓬勃,可是也发生较多谏祸、史祸与诗祸、排佛之祸事件,这是文化专制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隋唐两宋时期,是文化专制的兴盛时期。除谏谤之祸、诗词文祸、学禁书禁等事件外,朝廷实行开科取仕,统治者以科举为手段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控制。两宋在变法及对金的和战问题上,掀起了激烈、频繁的党争。此外,这时期朝廷推动编纂的大部头类书,对于君主推行文化专制也起到很大作用。第四阶段是明清时期,这是文化专制的颠峰阶段,朝廷残酷迫害知识分子的程度,远超过去任何朝代。文字狱正是明清文化专制的高潮和典型。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专制是持久和严酷的,对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起重要作用。专制手段一:思想钳制专制手段二:官场垄断专制手段三:科场垄断专制手段四:言论禁忌专制手段五:宗教控制参考:

  • 索引序列
  •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 中国古代文化史参考文献
  • 中国古代史文献
  •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
  • 中国古代文化史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