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农业食品科学杂志

农业食品科学杂志

发布时间:

农业食品科学杂志

食品类的SCI期刊有:食品科学与营养、农业与食品科学等。《食品与营养科学》是一本关注食品与营养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主要刊登饮食与疾病、动植物营养学、食品安全与卫生、营养与社会经济等相关内容的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了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食品与营养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相关信息期刊的状况是与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还不够成熟,同其相联系,期刊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期刊市场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期刊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的期刊虽然有八千多种,但是办得好的并不多。许多党政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都有自己的期刊,但是办刊专业人员缺乏、财政支持力度不大,有些期刊仅靠收取作者的版面费生存。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食品与营养科学

中国食品 中国冰淇淋 中国糖果 中国酿造 食品科学 乳业科学与技术 等等

食品和农业科学杂志

中国食品 中国冰淇淋 中国糖果 中国酿造 食品科学 乳业科学与技术 等等

肝脏,还有胃。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各类啤酒含有原硅酸,其中或多或少的硅元素有益强健骨骼。研究结果刊登于英国《食品与农业科学杂志》2月刊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选取市面上100种不同类别的啤酒,检测分析其中硅元素含量。先前研究显示,硅元素有益强健骨骼,但未指明不同啤酒的含量差别。加州大学食物科学与技术系研究员查尔斯班福思与同事特洛伊凯西得出结论,这些啤酒硅元素含量在每升4毫克至每升5毫克之间,平均每升啤酒含硅30毫克。其中,无醇啤酒每升含硅3毫克、小麦啤酒每升含硅9毫克、印度淡啤酒每升含硅2毫克。研究未提及每日最佳硅摄入量。眼下,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20毫克至50毫克。

农业科学,国际中文期刊,食品与营养科学

食品与农业科学杂志

肝 酒精直接作用于肝

有机食品这一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目前经认证的有机食品主要包括一般的有机农作物产品(例如粮食、水果、蔬菜等)、有机茶产品、有机食用菌产品、有机畜禽产品、有机水产品、有机蜂产品、采集的野生产品以及用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国内市场销售的有机食品主要是蔬菜、大米、茶叶、蜂蜜等。 如果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来到超市,贵一些的有机苹果和较为便宜的普通苹果让你犯了难? 随着消费者追求更加绿色营养选择,有机食物市场逐年增长起来,超市里有机产品也越来越多。英国土地协会(Soil Association)的一份报告指出,2006年有机产品,包括食物、饮料以及卫生美容等产品,在英国的销售额创37亿美元的纪录,比2005增长20%以上。美国的情况也同样。根据有机贸易协会(Organic Trade Association)统计,各连锁超级市场,如全食超市(Whole Foods),推动了有机食物及饮料的市场增长,从1990年大概10亿美元的销售额,增加到2007年的200亿美元左右;而预测今年美国各种有机食品及非食品的销售额会超过250亿美元。   有机是否更营养?   看这那些较普通食品贵些的食品,你是否会考虑过这个问题:是不是有机食品比普通的更营养、更绿色呢?你不是唯一为此苦恼的人。据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有机食品相比用农药的非有机食品,并不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这项新研究有可能会破坏有机产品的产销。 研究者们对5种作物进行研究,分别是胡萝卜、甘蓝、成熟的豌豆,苹果和土豆,各分有机栽培(不含农药)和传统栽培(用农药)两类,实验发现有机栽培作物所含的微量元素并没有比传统作物高。 这项研究的带头人苏撒尼�6�1布果(Susanne Bügel)说:“通过对这五种作物的研究,并未发现有机栽培和传统栽培方法有任何系统上的不同,所有此项研究不支持,有机栽培食物总体比传统食物含有更多主要和微量元素的说法。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由化学工业协会(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出版的《食品与农业科学》杂志上,它是最早对有机水果及蔬菜进营养评估的研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并没有将两种方法培养的食物,进行农药及化学物含量的对比,也没有对食用这些化学物质对健康产生哪些影响作出结论。 因此,研究成果可看成对这种观点的支持:购买有机产品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2007年英国环境部长大卫�6�1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对购买有机产品的生活方式推崇备至,很多有机产品的支持者反响热烈,包括有机产品生产的代表土地协会。 米利班德在2007年1月接受英国Sunday Times采访时说,有机食物代表着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暗示道非有机食物使用化学药品和杀虫剂,并不意味着其质量比有机产品差。那么,如果有机食物并非一定更加营养,那它们是否更环保呢?   有机是否更环保? 据气候变化政府专题小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结论,传统农业制造了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1%,而这其中各种肥料中的二氧化氮占大多数。即使如此,2006年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进行了食品生产及食用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结论是:如果一辆车上装满有机食品,另一辆同样的车上装满非有机食品,两者对环境的影响哪个更大,并无明确的判断界限。 然而,土地协会对此结论的回应是:并非如此。总体上,有机农业,相比工业农业方法,更有利于处理气候变化。同时,有机农业品均使用能量较低,还避免了使用肥料带来的大量二氧化氮排放。除此之外,有机农业还从大气中吸走碳,形成固态土壤碳。有机农业也推动地方食物市场,减少了食品运输。也许到现在,我们还是难以判断有机农业到底是否更环保,然而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有机农业正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   地球上的有机农田 据联合国食品与农业组织(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估计,亚洲国家,如印度,中国,俄罗斯,大约有410万公顷有机农田。 印度经1940年的绿色革命后,转变成了一个农业密集地,有机农业正缓慢扩张,主要是在茶叶及香料种植上。威尔士王子2008年底希望扩大他在印度次大陆市场上有机食品的生意。 印度的能量研究学院(The Energy and Research Institue),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指示,在印度Uttarkhand一个叫Supi的小村庄里开发了一片有机农田。这里的农民教授会原理及技巧,发展自己的有机企业。 “当地的农民种植牛至,荷兰芹,百里香,薄荷,迷迭香,天竺葵,柠檬草以及其他植物其草药,”能量研究学院的玛度(Madhu Singh Sirohi)说。这些药草卖给当地的酒店及饭店。希尔顿酒店的住处库塔(Kuntal Kumar)对其质量非常称赞,他出了一本有机烹饪书,原料就包括这些药草。 卡塔主厨表示,印度有机水果和蔬菜大概是14000吨,而印度食品总产量大概是200万吨,不过他认为采取一些方法,比如他的《纯正有机烹饪书》就可以帮助宣传,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有机食品的存在。 “我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是努力提高大众对有机种植的意识,因为有机种植在印度还在初级阶段;第二是通过印度烹饪领域建立这种意识。” 库玛特别喜欢他厨房里那些有机食品的绝佳口感、色泽以及质地,他还说食客的反应也非常的好。“他们反应非常积极;大家都很着迷于接近自然,自己的食物是新鲜的,直接从农田搬上了饭桌。” 随着消费者这种意识的增强,也许不久以后,,印度就会在有机苹果和非有机苹果间做出选择。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联合国家级食品专业检测机构的专家,比较使用微波与使用明火烹饪食物后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等。结果表明,微波炉烹饪并不会比传统烹饪使营养成分损失更快、更严重。有研究证明,蔬菜、水果等食物在用微波烹调时,因为加热时间短,达到同样中心温度时,其维生素C、类黄酮和叶绿素的损失较小。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的流失与烹调方式中加水量有关,微波烹调因无需加水或只加少量水,可以较好地保留食物中水溶性维生素。

我们在使用微波炉的时候,还是会破坏食物的营养的。因为微波炉所生成的食物,那是快速的把食物给弄成熟,所以总体而言微波炉对食物进行加热的话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我建议大家最好在加热食物的时候选择是电磁炉,或者专门的炒锅进行加热,这样会有利于保存食物中的营养。所以我在这里不建议大家使用微波炉进行食物的加热。

农业与食品科学杂志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科技报》、《中国乳业》、《甘肃畜牧兽医》、《中国畜牧兽医》、《吉林畜牧兽医》  园艺花卉类  《中国蔬菜》 《蔬菜》 《中国园艺文摘》 《温室园艺》  农学农作物类  《中国农业气象》 《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 《云南植物研究》  粮油食品类  《农产品加工》 《绿色食品》 《食品科学》 《中国食物与营养》  林业类  《中国林业教育》 《林业科技开发》 《中国城市林业》 《世界竹藤通讯》  农资农机类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包装与食品机械》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  水产渔业海洋类  《中国水产文摘》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观赏鱼》 《北京水产》  农业报纸、杂志、农书  报纸  《农学报》  《农学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报社地址在上海。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的第一份报纸。初为半月刊,翌年改为旬刊,每卷(期)25~30页,用连史纸石印。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共出315卷。该报主持者有罗振玉、蒋伯斧等人。报道内容涉及农、林、牧、渔等,尤以蚕桑和茶叶的篇幅较大。  《沪郊农民报》、《农民日报》  《沪郊农民报》创刊于1950年初,1951年底停刊,1958年初复刊。四开四版,五天一期,后改每周出两期。由中共上海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主办;主编田野。报道内容主要是上海市农村工作及农业生产等。数月后该报改名为《农民日报》,发行量10万份。由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总编许思潮、副总编田野。1960年上半年停刊,转办内部刊物《农村工作》。  《解放日报市郊版》  《解放日报市郊版》试刊于1978年7月1日,10月1日起正式出版,1987年底停刊。四开四版,周二发行。由解放日报社主办,历届负责人有贾安坤、龚心瀚、宋超等。报道内容有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郊区农村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典型;农民群众的关心热点和农事动态等。  《上海农垦报》  《上海农垦报》创刊于1982年。由中共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委员会、上海市农场管理局主办。主编纪少华。该报四开四版、周报。主要反映上海农垦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信息、经验等。  《上海郊区报》  《上海郊区报》创刊于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总编朱振天。该报四开四版,每周刊出两次。主要反映郊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重要农事活动的动态等。1990年7月1日改名为《东方城乡报》。  《上海科技报农村版》  《上海科技报农村版》创办于1987年,由市农业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科协联合主办,主编姜聚光。主要内容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报道农业科技新闻。1988年因《上海郊区报》创办而停办。  杂志  《农村改进》  《农村改进》杂志创刊于民国23年(1934年)11月2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漕河泾农学团编印。创刊号刊出了《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感想》、《沪西农村未来的危机》、《高桥农村改进区实习工作报告》、《沪西园艺场实习工作报告》等文章。只出刊一期。  《土壤肥料与农业》  《土壤肥料与农业》杂志创刊于民国32年(1943年)11月。季刊。该杂志为中国肥料普及会主办的农业学术性刊物,着重登载土壤、肥料方面的科技论文。主编铁明。刊出四期后停办。  《化肥工业》  《化肥工业》杂志初名《化学肥料》,创刊于1958年10月。月刊。1959年改名为《化工研究技术》,1960年又改名为《化学肥料技术指导》。1963~1965年,改名为《化工技术资料化肥专业分册》,双月刊。1966年起,又改名为《化学肥料工业》。1974年,定名为《化肥工业》。该杂志报道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微肥、叶面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同时介绍国外化肥工业的现代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所主办。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科技》创刊于1971年5月。原名《农业科技简报》,半月刊。1973年3月,改名为《农业科技通讯》,月刊。1977年1月,定名为《上海农业科技》。1980年2月,改为双月刊。该杂志坚持普及与提高、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上海地区农业科技成果。由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主编徐开智。  《科学种田》、《当代农业》  《科学种田》,创刊于1972年2月,月刊。是一本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绍上海郊区及长江三角洲农村实行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介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和基本知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7年,改名为《当代农业》。历任主编有施正书、黄彰栋、王模。1989年起转给江苏省农林厅编辑出版。  《农药译丛》  《农药译丛》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农药研究所主办。主要介绍国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动态和技术。主编王能五。  《食用菌》  《食用菌》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部农业局、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集团联合主办。该杂志着重报道食用菌生产、科研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主编张甫安。  《上海农村经济》  《上海农村经济》创刊1979年,季刊。1986年公开发行后改为双月刊。由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主编陈锡根。该杂志主要介绍上海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的动态和经验。  《上海农学院学报》  《上海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5月,季刊。该刊是由上海农学院在编辑出版《上海农学院科技资料》的基础上办起来的,主要报道上海农业高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农业学报》创刊于1985年2月,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主办。主编徐新春。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科研和生产领域的科技论文,反映农业科研和生产的新成果。  《杂草学报》  《杂草学报》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张泽溥。该杂志主要刊出上海及全国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农田杂草的防除经验、化学除草剂新品种介绍等。  《上海蔬菜》  《上海蔬菜》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陈恩平。该杂志报道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科技和生产流通领域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指导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  《上海农业》  《上海农业》创刊于1988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局主办。主编先后由王祖德、陈正玄担任。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生产的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经营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适度规模与农田设施建设、农林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新经验,指导郊区农业生产。  国内相关刊物  《大豆科学》   《分子植物育种》   《麦类作物学报》   《棉花学报》《中国棉花》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遗传学报》《遗传》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  《杂交水稻》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植物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比较多的了。

CA

这个可以到国家新闻总署去看看的,这个是有很多的。不过过核心类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就是先要把自己的文章先写好。

农业与食品科学杂志社

热带农业工程。投稿邮箱:

《现代农业科学》投稿须知  《现代农业科学》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原《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改名, 11月首刊。  国内统一刊号 :CN42-135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4650 邮发 :38-185  本刊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农业科学,相关栏目设置有:畜牧兽医、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园林科学、食品加工、水产养殖、植物保护、生态农业;第二部分是农业教育教学,相关栏目设置有:教育教学管理、教育发展研究、高校领导论坛、比较教育、学生工作;第三部分是三农问题研究,相关栏目设置有:农业农村经济、农村法制进程、农村金融、农民素质、农村城镇化、粮食安全与农业补贴、农业科技进步。  *来稿要求  一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二 论文3500—5000字符数为宜,来稿请使用word排版,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  三 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关键词、摘要(中英文)、结语、参考文献等。  四 本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收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收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收据库全文收录。若不愿收录的作者请在文章注明。  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来稿请通过邮箱发送,我们将在一周内给您答复,请您及时打开邮箱查看回复及修改意见。  *本刊现特邀一些高校老师为特约编辑,负责文章初审和杂志发行工作 ,有意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经审核合格者,可设为当地工作站负责人(需寄申请书)欢迎高校老师推荐、自荐。  作者自留底稿。  6、 投稿信箱:  通信地址:湖北武昌(华中农业大学院内)《现代农业科学》杂志社  邮编:430064

农业类从业人员在评职称时需要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而大多数的农业作者对于期刊级别,期刊种类知识掌握的并不牢靠,选择的期刊如果有误,那么对于评职是毫无用处的,学术堂在这里介绍:农业类的国家级期刊主要指的是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主办的期刊,国家级期刊发表相对普刊来说会难一点,下面学术堂就给大家推荐几本好投稿的农业类国家级期刊  《草业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0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农学、林学、经济学等领域的高水平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发表国内外草业领域创新性的研究论文,刊载学术价值较高的草业科学专论、综述、评论等,探讨草业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构思,是草业新秀成长的园地,推动草业科学发展的论坛  《农业机械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唯一综合性学术期刊,专业范围:农业装备、农业工程、农用能源动力和车辆工程、农业自动化与环境控制工程、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工程、农机化研究以及有关边缘学科的基础理论、设计制造、材料工艺、测试仪器与手段的综合性论述、研究成果、发展动向研究等  另外,林业科学,农业工程学报,水产学报,水土保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都是优秀的农业类国家级期刊

《农业与技术》杂志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农业与技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农业综合性刊物。

  • 索引序列
  • 农业食品科学杂志
  • 食品和农业科学杂志
  • 食品与农业科学杂志
  • 农业与食品科学杂志
  • 农业与食品科学杂志社
  • 返回顶部